神仙道黄飞虎,伙伴成仙需要多少黄玉牌?
伙伴成仙需要多少黄玉牌魔王刑天:50孟婆:340聂小倩:40万妖皇:480杨戬:650(成神再加1000)铁扇公主:340后羿:500黄飞虎:400何仙姑:840天师钟馗:840飞卫:840妲己:840金吒:840荆轲:840
后期应该带什么样的伙伴?
87级声望目测10不到一点,估计在V4以下,后期伙伴最好是后羿,嫦娥,巨灵神,牡丹。但是以你的声望速度我建议你可以用,杨戬(升仙,神),沉香(听说很给力),万妖皇,龅牙要是以后声望高了可以换黄飞虎(初始属性很高)和巨灵神命格最好配一些天命,没有的话先用万寿(120以后考虑不用)飞仙(必须的,6级就够)真龙破碎,百步,斗转,诛仙,霸者(110以后换真霸者)真轩可以考虑不用,竞技场和摘桃子的时候都用处不大,出了天命之后,并且120级,可以加一个真千惊万喜
为什么比干听了卖无心菜的人说人无心即死后就死了?
因为这是比干的命数,女娲娘娘曾经告诉过比干,如果自己的心没了,遇到一个卖空心菜的人,问她人无心能不能存活,如果对方说能够存活,那么比干就不会死,如果对方说“人无心即死”,那么自己的寿命就到头了。其实这也就是比干自己的命数吧,比干没有心其实还是可以活下来的,但是回想了之前女娲娘娘的话,再加上对方真的是回答了“人无心即死”,导致比干的意志力被摧毁的,所以倒地而亡。
比干挖心一、历史上的比干挖心
比干挖心,是发生在殷商时期商朝的一段故事,中心人物为比干和纣王,比干自幼聪慧过人,勤奋好学,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
比干尽心尽力辅佐纣王,因纣王在位期间荒淫无度、荒废政事而多次向其进谏,并痛斥纣王杀皇后、诛大臣,直指纣王的暴政,纣王自觉理亏,无言以对,比干罗列纣王的条条罪状,引得纣王勃然大怒,终以挖心之刑杀了他。
二、封神榜中的比干挖心
作为狐妖化身的妲己假装自己有心疼病,于是跟纣王声称,只有比干的心可以医治自己的病。为什么偏偏是比干,而不是随便哪个人的心脏呢?
原来比干的这个心脏是不同于常人的,而是一颗世间罕见的七窍玲珑心,这也是比干非常自豪的一件事。某天,就像往常一样,比干被纣王召见。在此之前,比干也听闻妲己想要自己这颗心脏,于是事先吃下了姜子牙给他的一颗仙丹,这是能在关键时候保住他一条性命的宝物。想着此去凶多吉少,比干就吃了那个宝贵的仙丹,希望能够帮助自己化险为夷。
果然,纣王这次召见比干,就是要取他的七窍玲珑心。正可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当场剖开心脏的比干竟然没有死。献出自己的心脏后,这事还没完,还要一直往南走,出了城才算躲过一劫。比干找来一匹马,驾马而去。
正巧路过路边有个妇人卖菜,关键是卖的无心菜。因为是无心菜,这个妇人的吆喝声成功地引起了比干的注意。比干就此下马,仿佛是要求得什么,问妇人,菜无心能活,那人无心能不能活?其实不知道那个妇人其实就是妲己化身变的。妇人笑道,人无心当然活不了。话音刚落,比干就吐了一口老血,死了。
为什么比干听了卖无心菜的人说“人无心即死”后就死了?这应该就是对比干的最后一击,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草。
比干当时候被挖了心,能从皇宫中走出来,证明是有继续活下去的可能的,可是他在宫外碰到了一个老妇,比干就下马问老妇在卖什么,老妇说是无心菜。比干又接着问:“菜可以没有心,那人要是没有心会怎样呢?”老妇脱口而出:“那当然是死了”,比干听了后最后一口气也上不来了,即刻倒地身亡。
我们在很多恐怖电影里都会发现一个桥段,那就是死了的人不觉得自己死了,还跟活人生活在一起,只有给他情景重现,让他看到自己一命呜呼的样子的时候他才会恍然大悟,这是很悲哀的一个设定。而比干当时已经没有了心,脸色蜡黄,虽然有姜子牙仙符保命,他也是非常惶然的,所以老妇这一句话等于就是给他一个会心一击。
比干是一个忠臣,是纣王的叔叔,他看不下去纣王的荒淫无道,就以死相谏,可惜纣王眼里只有风情万种的妲己,哪还有这个呕心沥血的叔叔,所以他就因为妲己的一句似是而非的话就挖了比干的心给她治病,比干也是个狠角色,深感纣王无药可救,就将心剖出以表明心志,然后骑马离去。
直到他碰到卖菜老妇,两人对话,他是彻底绝望了。的确,人没有心是万万不可活的,江山没有一个好君主也是不行的,纣王无道至此,就算剖心剖肺给他,他也不会浪子回头,这商朝怕是气数已尽,所以比干虽然没有了心,依然可以感受到那股绝望,而老妇看破又说破,对他身上的法术也是一种破解,所以他最后死了。
结语作为一代忠臣,最关心国家的是国家的命运。因此,如果听到老太太卖菜,会有癫痫和吐血的情况。这也给了我们一个现实的启示:当别人心情不好的时候,一句好话可以温暖人,一句坏话可以伤害人。如果你总是说脏话,伤害别人,恐怕比挖苦还要深!
九尾狐苏妲己完成了女娲交代的任务后?
三妖领命前往朝歌,完成女娲娘娘交代的任务!九尾狐妖是妲己,九头雉鸡精就是胡喜媚,玉石琵琶精是玉贵人,三妖都成为皇亲国戚!三妖恶贯满盈,终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后变成一件件灵石落入人间,有图如下!供网友们共同分享评论!
姜子牙为何连自己的师兄都不敢指挥?
江河横溢,方显英雄本色。作为《封神演义》中两军对垒的主帅,姜子牙和闻仲无疑是绝对的两大亮点,一个要一心扶周灭商,一个则是要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都是双方妥妥的架海紫金梁,擎天白玉柱。
临阵对敌,各有不同。姜子牙的实际作用似乎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明显,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西岐一方的军政主导大权,从始至终,都没有完全落实到姜尚身上,他要听元始天尊的背后操控,同时掣肘于燃灯道人的权威,就是在同门师兄弟十二金仙面前,姜尚也是小心翼翼,恭敬有加;反过来,闻太师闻仲则稳如泰山,面对各路山关总兵和截教大佬,闻仲面不改色心不跳,指挥调度从容不迫,三军威仪真本色。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都是双方的主帅,在调兵遣将压阵脚上,为什么闻仲能够游刃有余,就是对神仙也无所忌惮,而姜子牙就不行了呢?按照通常的世俗观念,闻仲与殷商是逆天道而行之,闻太师就是”助纣为虐“的典型啊!姜子牙手握封神榜,这等于是拿到了所谓的”天书“,道义,天道,人心,好像都在这个半仙身上,他又有什么难言之隐呢?
本公子认为,这个问题涉及到的,主要是怎么几个方面:将帅的权力来源,主帅的根基与威望,个人的人格魅力等等。我们一起来看个究竟——莫以成败论英雄。
第一、主帅的授权背景:人皇与天子权限的迥然不同。姜子牙和闻仲作为三军统帅的权限大小,追根溯源,这就要把周武王姬发和商纣王帝辛摆一块来做个比较。
(一)人皇的无上权威与人间天子的君权神授。
在封神大战的神仙道历史大背景下,所谓阐教、截教和人道,就是三教,包括了神仙界和人间道,阐教方面,前任教尊是太上老君,现任教主是元始天尊;截教则由通天教主所掌控。而人道,实际的大局主持者则是人皇商纣王。
这就是当时的真实大格局,也就是说,无论从整体天道的角度讲,还是从实际的权力把控上看,神仙,巫妖,人皇,都是妥妥的三足鼎立的存在,彼时还不存在谁碾压谁的概念。
所以你看,尽管纣王已经被预定为一个将要被天道所抛弃的倒霉蛋,他的人皇的地位还是不可轻易撼动的,紫薇真气不是盖的,就是女娲娘娘也不得不仔细斟酌,再等28年。
纣王见到神仙是什么态度呢?很平常,并不会特意给多大的面子,姜子牙好歹也算个半仙,师从昆仑山玉虚宫掌教元始天尊,纣王也要看他本事给饭吃,干不好就得卷铺盖走人;福德之仙云中子也去朝歌城走了一遭,纣王也是一般款待,至于闻仲召集来的一干截教大佬,你比如魔家四将,纣王也不过是夸他们”好高好大“,然后就闪人,叫闻仲接待了。
神仙在人皇面前也不过如此,纣王作为最后一个人皇,他有这个资格,他摆得起这个谱,也就是说,当时的人皇商纣王,他本身就是神格化的治世者,”天命玄鸟“,他的历代祖上,包括商汤,都是人皇,具有无上的权威,就是跟一般神仙较劲,也不算什么太过分的事情。
而周武王姬发,包括他老爹周文王姬昌,作为西伯侯,一个是天下800路诸侯之一,一个是后来所谓的人间天子,他已经丧失了人皇的资格,彻底失去了跟神仙平起平坐的权利——这也是封神大战的一个秘密,女娲主导封神计划,就是要彻底划分清楚人道、神仙和巫妖的界限,做一个最终了了断。从此以后,神仙上天,凡人落地,所谓妖魔要受诛,人间王者彻底沦落为天子,天之子,受命于昊天。
所以你看,姬昌姬发父子对姜子牙这样一个仙道未成的半仙简直太好了,后面十二金仙就更不用说了,都是座上宾,高规格接待的贵客,一句话,西岐的江山要靠人家,得看神仙大佬的脸色行事,受制于人了。
(二)人皇之帅与天子之师: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从两位的权力来源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其中端倪了。
1、人皇纣王如日中天,文治武功,功名赫赫,他的权威是毋庸置疑的,无论从人皇、神仙和巫妖鼎足三分的格局看,还是从800路诸侯的治世角度讲,商纣王上承天命,承接商汤三十余代人皇,下启征伐威服四海的模式,这都是无人企及的。
也就是说,纣王对闻仲的授命,是具有至高威信的,是非常全面的,就是神仙,也得俯首受命,不存在什么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你来朝歌,来商汤大营,主动来帮忙的也好,被邀请的也好,都要受到闻仲的节制,这是没任何问题的,因为,他的权力直接来自于人皇。
2、武王姬发明日之星,人间天子,此时的西岐,虽然也是蓄谋已久,不是个善茬,历经了数代的努力和准备,不过,跟人皇比,可真就爆弱了。也就是说,武王姬发的王者权力,此时此刻,还是相当有限的。一句话,他靠的就是神仙,用的就是借力打力的手段。
所以,与其说姜子牙的权力来自于西岐,倒不如直接说来自于玉虚宫元始天尊,西岐本身实力不够,那只有神仙代劳了,这样才具有跟人皇纣王一拼的可能性。
如此,闻仲受命于人皇,可以直接约束节制神仙,也是自然的事情;姜子牙的实际权力来源指向,则是神仙界的大佬元始天尊,那他就不得不听命于各路神圣了。
第二、阐教和截教制定的游戏规则不同:阐教深度参与,截教属于零星凑数玩法。在封神大战的大格局下,作为互殴内斗的主要参与方,阐教和截教的游戏玩法不太一样。
(一)阐教主导。
神仙红尘杀劫,封神大战,鸿钧老祖一心要死保阐教十二金仙,所以,就把元始天尊推到了台前。
元始天尊成了实际的封神大战主导者,他钦点姜子牙下山主持封神计划,赐给姜尚打神鞭和四不像,主动把十二金仙一一打发去西岐助战,而且预先多少年就埋伏了灵珠子哪吒、雷震子、杨戬等先行官。
纵观整个封神大战,阐教是深度参与的,起先就有整体计划和预谋的,这也是截教吃亏的原因所在。
在神仙大战模式下,整个玉虚宫等于是被搬空了,各路神仙你来我往,络绎不绝,就是南极仙翁,玄都大法师也得去,太上老君都不能幸免。
所以你看,姜子牙一个40年修道的凡人,他可不得不看各种神仙的脸色嘛!嗯,阐教有特色,自视清高,论资排辈现象非常严重,在固化的玉虚宫梯队里,姜子牙又算老几?
还有,阐教看起来其乐融融,实际上小集团多多,也是山头林立,各有打算。按说都是鸿钧老祖玄门三圣,应该都是读黄庭经的呀!实则不然。燃灯道人就是个最明显的例子,他修的是三乘佛法,他有心要借助封神大战立威,为未来西方世界做谋划。
所以,燃灯道人就抓住了机会,屡屡恩威并施,逼迫姜子牙就范,把指导权收到他的手中。
(二)截教无视。
通天教主是个性情中人,认死理,真把封神计划当做了一个游戏,老师鸿钧道人点头的事情,什么阐教截教,大家都是自己人,玩一玩,闹一闹,把事情交代过去就算完事了,怎么个意思。
所以,从始至终,通天教主都没有提及过要截教去帮助殷商这样的事情,就是诛仙阵和万仙阵,他也只是针对阐教神仙,要争个面子。
一句话,通天教主根本就无心恋战,没想过去叫截教深度参与商周互伐的事情,不然,阐教还真拼不过截教。碧游宫里随便掂一个出来,玉虚宫门人都受不了。
在没有通天教主出面的情况下,闻仲自然就能够更好地放手干了,闻太师打着人皇的旗号就足够了。
第三、将帅的根基:闻仲的军威与姜子牙的临危受命。三军统帅的威名都是实打实地拼出来的,这跟其他工作还真不太一样。商周大营里不也是论军功资历的吗?不然,何以服众?
(一)闻仲三朝元老,武功赫赫。
我们来看下闻仲的名号:他是殷商四世三公,辅佐了商汤三代人皇,他是殷商的当朝太师,具有统帅三军的权力,他是纣王的老师,帝王师。
闻仲跟姜子牙一样,都是修仙未成,没有成为大罗金仙的选手,不过呢,他的实际能力可不是姜子牙可以比拟的。闻仲被商纣王成为国之柱石,殷商的顶梁柱,他可是拿脑袋换来的,都是靠东征西讨,从刀山血海里拼出来的。这样的统帅,在军队才有威信,更能”以德服人“。不信你看,就是武成王黄飞虎这种五代为将的彪悍之人都对闻仲顶礼膜拜,还有谁可以做到这样?北海72路诸侯造反,闻太师三年搞定,真是神人也。
如此,闻太师在殷商三军之中具有极高的威信,随之而来的则是无与伦比的号召力,不要说其他人了,假如孔宣遇到闻仲,估计也是俯首听命的份,赵公明在闻仲军营里,也得听安排啊!准圣尚且如此,你像陈塘关总兵李靖那样的,在闻仲面前也得乖如猫鼠。三宵仙姑摆九曲黄河阵,跟闻仲要了600名军士,请注意,云霄用的是一个“借”字,很客气,不是说随便就指使闻仲的。
(二)姜子牙临危受命,寸功未立的新手。
姜子牙的资历就浅薄得不得了了。
同样都是人,都是只有人间富贵命,修不成大罗金仙的肉胎凡身,闻仲修道50年,只不过比姜子牙多了区区10年,他就稳坐朝歌,辅佐三代君王,在商汤军队中树立了巨大威望,建树了不世之功。
姜子牙可就暗淡多了。
在兵发朝歌之前,姜子牙被文王姬昌背了800步,在渭水河畔垂钓,钓到了怎么一条大鱼。之后呢,姜子牙多半是跟姬昌坐而论道,谈理想,谈人生,画大饼,并没有什么实际作为,更谈不上在军队中有什么威望了。
所以你看,不管你姜子牙有真本事也好,是假把式也好,是骡子是马。得出来溜溜。
从封神大战的实际战果来看,姜子牙的表现也确实有点名不副实,差强人意。两军对垒,初次交锋,作为西岐统帅的姜子牙就被对面所骑的神兽给吓尿了,实在很没面子。多次上昆仑山,姜子牙拿到了封神榜和打神鞭,还有了元始天尊四不像,就这样,姜尚都被殷商秒杀了好几次,死了好几回。
先行官们是做什么用的?原来,他们最大的作用,就是保护,救主帅姜子牙,而不是冲锋陷阵。
这样,也难怪姜子牙会被燃灯道人夺权,被阐教金仙们训斥了。能力不够,这也是关键啊!
第四、人格魅力与朋友圈子:闻仲是一盏明灯,姜子牙是一座孤岛。我们现在看神魔小说或是影视剧,为什么会有颠覆性的看法呢?《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包括《封神演义》,我们原先以为的所谓正道与邪道,正义与邪恶,现在,剧情大反转了,多数是对另一方的同情。你比如,封神大战中的截教一方,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真实,更符合普世的人性。
(一)闻仲的人格魅力。
1、闻仲跟朝歌城的同僚们关系亲密。
作为纣王麾下的权臣,闻仲并没有居功自傲,而是非常的亲民。
丞相商容,亚相比干,上大夫梅伯,武成王黄飞虎,等等,都跟闻仲关系相当好,朝堂之事,复杂玄妙,闻仲能做到这样,可见真不一般,绝对的高人。
2、更重要的是,闻仲有一张大大的神仙关系网。
闻仲遇到麻烦,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会出马请高人,而这些神仙也都很给闻太师面子。
峨眉山找赵公明,赵公明是通天教主的得意弟子,跟金灵圣母是一个辈分的,闻仲是金灵圣母的弟子,可是呢,俩人感情深,好得不得了,见面互称“道兄”,拍肩膀称兄道弟,就差个西式拥抱了。
闻仲去碧游宫找通天教主,半道上就有十天君,四大魔王等主动帮忙。
这是什么?这就是朋友。平日里不见得会经常走动,可是呢,关键时刻,他会站出来帮助你解困,解围。朋友是怎么来的呢?有某种共同的爱好,兴致,谈得来,互相认可,吸引,这就是所谓的人格魅力。
《与山巨源绝交书》很出名,说的是嵇康与好朋友山涛为某事绝交的事情。魏晋时期,这两人是一对好基友,后来由于某种误会,或者说是不得已,嵇康赌气跟山涛绝交了,还写了绝交书。可是呢,当嵇康被处死的时候,除了一首《广陵散》,慰藉他的,还有他的另一个唯一冀盼——他把儿子交给了山涛抚养,后来山涛对老朋友的子孙后代也是关照有加。这就是各自的人格魅力,肝胆相照,两面青山。
.闻仲的人格魅力最终折服了元始天尊,姜子牙给这个老对手封神,也是褒扬有加,大为赞许。
(二)姜子牙的“富贵险中求”。
姜子牙下山是无奈的选择,元始天尊吩咐的,没办法。
姜子牙在玉虚宫修道40年,他到底都干了些什么呢?扫水扫地擦桌子,砍柴烧火做早餐,只学了些皮毛,大罗金仙的边都没摸着。也是,师弟申公豹都是千年修行的老妖,十二金仙更是阐教的宝贝疙瘩,在论资排辈非常严重的玉虚宫里,姜子牙本身也够郁闷的了,不开心,也没交到真正的朋友。
所以你看,玄都大法师来了,直呼其名“姜尚”,南极仙翁叫“子牙”,燃灯道人干脆就叫“小姜”了,姜子牙心里也是郁闷啊!
姜子牙能请动哪个大仙?还不都是元始天尊指派,或是其他十二金仙主动来的。
闻太师可以号令自己的师叔乃至各种截教神仙大佬,而同样是三军主帅的姜子牙则畏首畏尾,听命于燃灯道人乃至十二金仙,一个是权力来源不同,闻仲直接受命于人皇纣王,具有与神仙对等的地位,姜子牙背靠的西岐,武王姬发不过是未来的一位人间天子,权力大大受限,也就很难直接号令阐教神仙了;姜子牙的终极权力,更像是受命于元始天尊,那玉虚宫中神仙论资排辈是免不了的,姜子牙一个半仙,确实不够看的,通天教主没有深度参与的意思,闻仲作为截教三代弟子,自然更容易放开手脚干一场,而且,截教似乎更有人情味,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再者,从人格魅力和实际掌军威信上看,闻仲属于佼佼者,而姜子牙就爆弱了。总结性一句话:闻仲受命人皇,足以号令天下,包括神仙,姜子牙实际受命于元始天尊,受各种金仙、师兄们的约束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