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封冻土,北极冬季比夏季适合能源开采的原因?
地理上北极位于地球北纬66°34'(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也叫做北极地区。根据最新勘测显示,北极圈以内的北冰洋海底的石油储量超过900亿桶,占到整个地球总储量的13%。
北极能源开采是冬季比夏季更合适。
原因:
1、北极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
2、冬季寒冷,大地冰封,汽车等交通工具可以在地面行驶。
3、夏季冻土消融,地面变得泥泞,甚至变为沼泽,施工、交通困难。
被世人谓之强大如斯的唐朝帝国在与吐蕃百年战争中为何败多胜少?
人认为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吐蕃兵力和战斗力不容小视。第二,吐蕃占据高原地利。第三,大唐帝国内部争斗太厉害,许多名将都死在自己人手里。
一提起吐蕃,就必须提到文成公主。简单介绍一下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这段千古佳话的由来——打出来的因缘。
贞观八年(634年),松赞干布派使臣来唐向唐帝国示好,带了很多珠宝和古玩,唐太宗也礼节性的回礼。但松赞干布与唐帝国和亲的要求被唐太宗拒绝。从此,两国开始正式“邦交”,贞观十年(636年),松赞干布找借口向吐谷浑、党项、白兰羌发起进攻,并且取得胜利。
贞观十二年(638年),松赞干布兵锋直逼松州(四川松潘)。威胁唐帝国,若不和亲大军直逼长安。但此时正是唐帝国名将如云、兵强马壮之时。大唐军神李靖率侯君集等名将到达主战场前,牛进达的先锋部队已经提前一步战败吐蕃。
松赞干布比较识相,还没等侯君集的主力大军到来,就收兵退出吐谷浑、党项、白兰羌,并且向唐太宗请罪,同时再次提出和亲。唐太宗为了安抚松赞干布,把一位宗室女子封为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唐太宗之所以没让侯君集一鼓作气拿下吐蕃,是因为薛仁贵、李绩等人此时正在东线战场上征讨高句丽,不想两路分兵作战。
贞观十五年(641年),李道宗持节护送文成公主入蕃。按照史料记载推算,这一路走了近三年。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当时入藏的路途十分艰难。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公元680年去世。
唐太宗和松赞干布死后,两国开始兵戎相见。
公元649年,唐太宗去世。松赞干布派使臣来京吊祭。唐高宗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 。
公元650年,松赞干布去世,芒松芒赞继位,噶尔东赞域宋辅政。芒松芒赞经过20年的内治,使吐蕃实力大增,又开始不安分起来。
公元670年,吐蕃再次出兵吐谷浑,唐帝国坚决支持吐谷浑,出兵五万帮助吐谷浑。得知唐军出兵的消息,吐蕃调集20万大军前往主战场(《新唐书》记载的是20万,《旧唐书本纪第五》记载的是40万大军,吐蕃到底出兵多少笔者也弄不明白)。
大非川战役, 一代战神走下神坛。
这次唐军主帅是大名鼎鼎的薛仁贵,副手郭侍封相对能力较差。吐蕃军知道薛仁贵的厉害,不敢和唐军精锐正面交锋,而是发挥兵力优势,避实就虚断薛仁贵粮草。唐军兵力处于绝对劣势,如果大规模决战,凭借强悍的战斗力和精良的武器装备还有取胜机会。但吐蕃在占据绝对兵力优势的情况下,还和唐军打游击,这让唐军十分头痛,因为唐军本来兵少,如果再分兵出击,只能被吐蕃各个击破。
让薛仁贵更头疼的是,很多将士出现高原反应,非战斗减员严重。凭借我们现代科技,坐飞机、火车、汽车上高原后都会出现高原反应,更何况当时的唐军是靠双腿一步步走上去的。随然主战场大非川(今青海共和西南切吉旷原)不是海拔最高的地势,但是中原人走上去,产生不适感也是正常的。兵力相差悬殊,再加上不占地利,这是大非川战役失败的两个主要原因。
薛仁贵知道吐蕃良将众多,且以逸待劳,只有速战速决才能取胜。所以,薛仁贵率领主力部队轻装速行,留给郭侍封不足两万辎重部队守护粮草。
薛仁贵率军轻装奔袭,在河口(今青海玛多)杀的吐蕃措手不及,吐蕃损失惨重,之后一鼓作气攻占乌海城,等待郭侍封后援。但此时郭侍封不听薛仁贵将令,没有和主力大军合并一处。吐蕃抓住战机,以20万大军之众猛攻郭侍封的辎重部队,导致唐军粮草尽失。无奈之下,薛仁贵被迫退守大非川。
四个月后,吐蕃调集全部数十万主力于大非川和唐军决战。此时,唐军以饿了四个月,而且无险可守,战斗结果唐军惨败。就这样,大破高句丽,三箭定天山的大唐战神薛白袍从此走下神坛。
大非川战役是从李渊开国以来,唐帝国对外作战最大的一次惨败,整个青海西部落入吐蕃之手。
在此之后,唐帝国陷入内部争斗,开始了中国历史上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红妆时代。武则天、太平公主、韦皇后、安乐公主这些女人先后登上历史舞台。程务挺、黑齿常之等大唐名将都死在皇族内斗中了。因此,在战场上唐军再也没能找回当年“玄甲军”的雄风。
文章作者:冲仔学历史
今年春节想去西藏旅游?
有人说:"自驾游不去西藏,不会理解自驾的真正涵义",开车进藏也是很多人的梦想。开什么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自驾的乐趣、沿途的风景以及陪你看风景的人!实际以现在的路况,走青藏线,QQ也能到西藏!但别误会,绝不建议!风险太大!尤其是你还要冬季进藏!如果要去西线、南线非好车、越野车不行!
因工作原因,个人在西藏待了8年,戍边卫国。一直也有个想法,想回到曾经战斗的地方看看,但遗憾到目前未能成行,对自驾仅以个人经验提点意见,仅供参考。
进藏季节:西藏最好的旅游季节是8、9、10月,这个时节气候适宜、植被丰富,道路状况良好。如果你要春节进藏,在拉萨及周边玩玩没有太大问题,但想去玩更远更美的景点就有点不合季节了。
一是部分景点会封山、封湖,如纳木错、神山、圣湖、鬼湖等,因为旅游局或当地限制或是大雪封路。
二是道路状况危险。除了大雪封路,还可能碰到冰雪搓板路、冻裂、冻土等复杂路况,有一定危险。
三是冰天雪地,吃住行都不方便,早晚温差大,冬季室外干冷、风大,室外根本待不住;去一些小地方,做生意的大多休假回家了,吃住维修都会相当麻烦。
四是可能遇到雪灾,如樟木、普兰等口岸经常冬季会有雪灾,断路、断水、断电一困就是1月以上,我们也组织过好多次抢险抗灾。
五是冬季含氧量更低,对身体是一个考验。
当然,冬季遇到泥石流、塌方的情况会减少,也有不一样的风景,如可以远远看到珠峰、南迦巴瓦峰、神山等雪山奇景,也可以看到湖面河流千里冰封的景象,还可试试冰河上自驾。
车辆:除了川藏线相对险峻外,不遇到断路、塌方等,一般车辆进藏都没太大问题。你所说的普拉多,应付缺氧、极限路况等还是很有优势,底盘也足够高。实际在西藏各单位用车标配基本都是普拉多、陆巡或更高配置越野车型。西藏境内大部分地区都是高原地貌,车好还是很好开。我们曾在去阿里的大草原连续开了8个小时,除了动物和极少的牧羊人,一望无际,开到怀疑人生!所以西藏开车不但要有好的身体,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几点建议:
1、保证车况良好,油料充足,备胎必备,防止抛锚。最好带上加气泵、补胎设备、防滑链、铁锹等必要工具。
2、每到有修理点的地方,注意检查车况和油料,因为冬季大部分单位、个体会回内地休假,开放的修理点、商店等会相对很少。
3、提前计划好行程和住宿,不要想在外露营,一个是零下几十度的寒冷,另外会有狼、豹子等野生动物。尤其是北线,人烟更少。
4、到西线南线等地,过高山、峡谷、弯道、冰雪路面、非铺装路面等对驾驶有一定技术要求(一些好的风景并不通路),比如到与尼泊尔接壤的吉隆口岸,过大山海拔会从5000多米直降几百米,全是陡急弯,还要开几个小时。
5、去边境地区,带好车辆及个人边境通行证等,注意尊重当地民风民俗,注意不要破坏自然环境和打猎。
6、最好与有经验的车队组团,相互照应。
俄罗斯的基础交通建设如何?
俄罗斯国土面积1700平方公里,由于国土面积庞大,所以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长的铁路,但也是全世界最罕见的几乎没有告诉公路的国家。并且由于俄罗斯人口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所以俄罗斯的陆路交通主要集中于欧洲,而亚洲部分的远东地区,交通条件是相对落后的。
俄罗斯著名的西伯利亚铁路总里程超过9200公里,在全世界现有的铁路排名上;正是有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加持,使得俄罗斯铁路总里程超过12万公里,位居世界各国铁路总里程第三。西伯利亚大铁路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陆路通道,因此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铁路之一。
俄罗斯的公路就比铁路落后得多,由于国土面积庞大,俄罗斯的运营公路里程,在全世界也是位居前列,但公路等级却与众多的欠发达国家同级,几乎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高速公路。
俄罗斯也是世界上河流较多的国家之一,但是由于俄罗斯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其大多数河流是无法通航的,内河航运不到其国内航运的2%而且俄罗斯的内河航运主要集中在伏尔加河,航运量占据了70%。伏尔加河是欧洲最大河流,也是全球最大内流河,通过运河建设,伏尔加河号称“五海通航”,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内河航运枢纽。
同时,俄罗斯也是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但由于绝大数国土面积处于高纬度地区,非常缺乏终年不冻港,俄罗斯的港口航运主要集中在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和海参崴三个港口。
人类消失的三个阶段?
1、气候危机
人类的生存与气候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我们想要在地球上稳定的生存下去,对温度是有一定要求的。这几年相信大家肯定都听过全球气候变暖的说法了,从进入工业革命开始,气温的升高就越来越明显。
虽然短时间内人类的生存还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可这种变暖趋势如果长期发展下去,人类将有可能面临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一系列影响,破坏的是自然环境,不管是海平面上升还是冰川融化,最终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
人类在短期内还可以适应气温的上升,然而地球上有很多的生物却因为气温的升高而灭绝。在2014年的时候就有科学家对地球上的生物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40年的时间内地球上灭绝的野生动物数量达到了50%。
每个物种在地球上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物种的大量灭绝必然会引起生态链失衡,生物的多样性也会遭到严重破坏,到最后人类也会从生态链当中消失。
2、核战争
核武器是一种杀伤力非常大的武器,现在已经有好几个国家掌握了关于核武器的研究,然而这种武器并不能用于作战。
在抗战时期,美国曾经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这两颗原子弹毁灭了两座城市,它们带来的污染到现在都没有处理完。
现如今人类研究出来的核武器越来越高级,未来如果用这种武器来作战,只要发射几枚,马上就能毁灭一个国家。如果所有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都不考虑后果,互相进行核战争,那人类很有可能在这样的战争中灭绝。
3、流行病毒
虽然现在人类的医术越来越发达,可还是有很多疾病没有办法治疗。相比于那些疑难杂症,流行病毒对人类的打击才是最大的。
地球上一旦暴发流行性病毒,在短时间内会迅速传播,现在人们正处于全球一体化的环境下,一个地方发生了流行病毒,如果没有控制好就有可能传播到世界各地。
有些流行病毒不仅传播的速度很快,而且致死概率也非常高,人们在短时间内很难研究出疫苗。不管是此次的新冠病毒,还是历史上记载的鼠疫、瘟疫,都曾给人类带来不小的影响。
现在北极的冻土层正在融化,在冻土层里面就有很多冰封的病毒。如果这些病毒扩散开来,对人类来说同样是毁灭性的打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