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房,如果没有誉王自行实施的私炮房爆炸一案?
小兮先来给太子和誉王两边的势力做一下划分吧,其实这个,在剧中也有划分,梅长苏和蒙挚一起拿出牌子区分的。
太子这边的人马,主要还是,兵部、户部、礼部以及一个宁国侯谢玉以及一个江湖中势力天泉山庄;
誉王这边的人马,则是吏部、刑部、工部,庆国公,还有一个情报机构红袖招;
可以说,他们基本上处于互相平衡的一个状态,也都握有对方一定的把柄在手上,只不过,这把柄如何运用而已。
如果没有誉王策划的私炮房爆炸这个案子,太子也是注定要倒台的。
来说说原因:
太子无能无德,这是事实,背后有个太狠辣强大的母亲,养成了太子这样的个性,这也是越贵妃的失败,可毕竟,要上位,做决定的,是太子,而不是越贵妃,很多下面的人也只是仗着太子的名头在作威作福,可太子却始终忽略掉了这一点,把关注点集中在誉王上面,忘了管理好自己底下的人。所以,当别人揪住太子自己的人马的时候,他压根是没有还手之力的。而他很失败的点,还有一个,那就是过于依赖于谢玉,没有多方培养势力,一旦谢玉倒台,那么太子也就不成什么气候了。
梅长苏回金陵之前,对于太子和誉王两个派系的人,都作了详尽的调查,所有人的把柄都在他手上,所有人都离不开他的情报掌控,这也是秦般弱在梅长苏那里发现的事实,他是有备而来的。整垮太子的第一步,就是拔除太子的羽翼,首当其冲的,我们看到,剧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太子的户部尚书楼之敬,那个兰园藏尸案,可不是偶然翻出来的,后面童路也提到了这一点。、
要动太子,首先就得动他身边的智囊团,梅长苏很清楚这点,但不能一下子做的太明显,所以他原本就是从楼之敬入手的,可偏偏,越贵妃和太子自己撞到梅长苏的枪口上,通过霓凰郡主这件事,梅长苏成功打压了太子的气焰,表面上让誉王占了上风,这时候的太子就已经在错误的路上开始狂奔了。
之后爆发了楼之敬的事,再接着,太子和谢玉都太着急,急着要让越贵妃复位,以至于澡朝堂辩礼上,整垮了太子的礼部尚书,而越贵妃这时候虽然复位了,却已经开始逐渐地失宠了。太子在这种时候,仍然不知反省,不懂得收敛,自检,明明自己有众多把柄容易出事,却没有意识到要赶紧清除掉这些痕迹,以致于私炮房一下子露出了痕迹,关键是,还被沈追查了出来,被江左盟察觉了出来,这是太子情报网的失败,也是太子处事的错误。直到私炮房爆炸了,他都没有意识到是自己的问题,只是想着要保命,保全自己,而不是反省自己。
这时候,太子已经是基本上失势了,越贵妃失宠,自己的羽翼被一一剪除,甚至自己还被责令反省思过。
等到景睿的生日,谢玉的倒台,天泉山庄庄主的指控,尽管这些没有跟太子直接拉上关系,可梁帝到底是知道了谢玉一直就是太子的人,也就是太子培植的势力,这个举动,在梁帝的眼中,是不比当年的祁王好多少的,祁王处处顶撞,身后有林府,有赤焰军,而太子处处失德,身后不仅有江湖势力,还有宁国侯,一方军侯,大权在握,金陵城中的巡防营还在谢玉名下,怎么能让梁帝安心,太子这样的行为,无疑是把自己推上了死路,只不过这时候的梁帝年纪大了,心软了,加上一直特别疼爱太子和越贵妃,对太子也有不忍,有不舍,所以梁帝并没有对太子做过多的处置,甚至暗示别人不要让谢玉牵扯多余的人进去,这就是不想对太子做出什么处理,更不想谢玉牵连出太子了。
到了这个时候,梁帝其实还是对太子有所期待的,甚至还没有想过要换一个储君的,可是太子不懂这些为君之道,还在太皇太后的孝期做出违背人伦道德的事,想想,梁帝自己都要为太皇太后守孝,太子凭什么仍旧吃喝玩乐,不知反省,重点是,还被发现了,不懂得掩饰自己的行为过错,这才是太子的死局,扳倒太子的最后稻草呀。
基本上可以说,太子下台,是必然的事情,并不是誉王依靠一个私炮房就能解决的事。算是应了那句话:不作死就不会死了。太子的种种,其实都是他自找的。
小兮比较奇怪的是,这样的太子,居然也需要誉王花费了10多年去斗吗?难道是因为谢玉掣肘了誉王吗?
河南农业大学炮房?
只是在炮院有教学区而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