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了个羊脚本,听过哪些相声作品惊为神作?
什么叫“惊为神作”?
第一,你可能之前没听过类似的相声,这段相声的新颖程度让你惊奇不已。
第二,你可能之前听过类似的相声,但这段相声的表现力之强让你赞叹不已。
第三,这段相声你会听很多遍都不腻烦。
优秀的相声作品有很多,但大部分相声都可以用优秀、精彩或者凑合、还行来形容,能让笔者产生“神作”之感的并不算太多,谨列出六段来以供参考:
一、郭荣起,朱相臣/张振圻/马志存《打牌论》
这段相声创作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曾在北京天津一带轰动一时,解放后也说了几十年,可谓是经典流传经久不息。
这段相声改编自《赌论》,但比《赌论》结构更为集中,节奏更快,其正活是描写两个人,一个是打麻将的赌徒,另一个是玩“斗十和”的家庭妇女,郭荣起将这两个人的心理、语言、动作、表情描绘得淋漓尽致。据说郭荣起为了创作这段相声深入麻将社和老太太群体里观察了很多天,有时候带着水萝卜当礼物,就为了能蹲在老太天跟前看她们打牌听她们说话。
笔者第一次听到这段相声时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行云流水如入化境”,
二、侯宝林、郭启儒《三棒鼓》
侯宝林传世的经典作品有很多,比如《空城计》《关公战秦琼》之类都无比经典,但笔者对侯大师的作品能有“惊为神作”感觉的则是不那么知名的《三棒鼓》,不过虽然该段相声名气不算太大,也被侯大师列入个人最满意的七段作品之中。
《三棒鼓》也是改编作品,原型是《学评戏》,在《三棒鼓》中有两个地方值得一提,一个是保留了比较早期状态的评戏唱段,比方说花莲舫的《刘公案》和老白玉霜的《玉堂春》选段,还有两个大妈听的《老妈开磅》。
另外一个则是侯宝林学老太太和零打钱的人,如果说学天津老太太最好的是郭荣起,学北京老太太最好的就是侯宝林。这段零打钱的人和老太太之间的对话切换自如画面感十足,不用看相声TV你都能感觉到那个尴尬的场面,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段子。
笔者对这段相声的评价是“惟妙惟肖身临其境”。
三、马志明、谢天顺《纠纷》
《纠纷》是马志明自己在派出所办事时偶尔看到的一件小事改编而来,这段相声本身几乎没有包袱,就是描述两个人从纠纷的展开到化解的过程,说单口相声吧也不像,但谢天顺还确实没几句词,是一个比较另类的相声作品。
这段相声妙就妙在马志明的台词毫无破绽,和侯宝林《三棒鼓》类似,你不用看画面,光听相声就能看到三个人丁文元、王德成和派出所民警置身在你面前,除了派出所民警是马志明的本声之外,丁文元和王德成都是他用嗓子演绎出来的。
笔者对这段相声的评价是“个性鲜明过耳不忘”。
四、李金斗、陈涌泉《武松打虎》
这是李金斗和陈涌泉的成名作,凭借该段相声他们斩获了一系列奖项,相声作者是廉春明,排练过程中又得到京剧名家李万春的指点,因此该段相声一经问世就火了。
《武松打虎》强在表演内容的丰富上,中间有纯正的京剧,有搞笑的调侃,有时代的现实还有辛辣的讽刺。
李金斗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首先说他在其中是一赶四,一个人饰演四个角色。此外,他不光有唱段抖包袱,还有精彩的动作戏,该段相声唯一的遗憾是你不能光听还得看,这也是新时代电视相声的特点。
笔者对这段相声的评价是“新老合璧多彩绚丽”。
五、姜昆、唐杰忠《虎口遐想》
不管多少人诟病姜昆,但姜昆确实在相声上有独树一帜的贡献,电视相声不是从姜昆开始的,但奠定电视相声标杆和风格的则是姜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虎口遐想》。
《虎口遐想》的作者是梁左和姜昆,其原型取自梁左的小说《虎口余生》,在这个小说基础上姜昆将其变成相声语言形成《虎口遐想》。
《虎口遐想》在内容上是偏荒诞的,采用的是主题是“现实生活中没有发生过的但并非绝对不会发生的事”,不过那是在八十年代没发生的事情,近几十年来游客拿自己喂老虎的事情还真发生过好几次。
这段相声强就强在节奏极快的同时包袱全都跟得上,几乎是一句一个包袱,让你耳不暇接,刚刚还在为上一个包袱会心一笑马上下一包袱又出来了,因此现场可以形成连续的爆笑,效果极好。笔者第一次听的时候真的是傻掉了,只顾跟着笑都来不及思考,就感觉跟第一次吃自助餐一样,哎呀,怎么那么多好吃的,这不是梦吧。
可以说,《虎口遐想》为之后的电视相声发展树立了一个极高的标杆,能达到该相声水准的作品并不多,同样是梁左、姜昆、唐杰忠合作的《电梯奇遇》也有类似的效果,梁左写给牛群冯巩的《小偷公司》也类似。
笔者对这段相声的评价是“全程高能无人可及”。
六、郭德纲、于谦《西征梦》
《西征梦》改编自传统相声《得胜图》,最早叫《堆儿兵做梦》,后来张寿臣改编成《打白朗》,这也是传统相声中改编比较成熟的一段作品。
郭德纲在2004-2005年成名时的代表作就是《西征梦》,这也是他当年成名的法宝,那就是改编传统相声,融入新时代的玩意儿。笔者当年第一次听到这段相声时立刻被吸引住了,原来相声还能这么说?!
《西征梦》在结构上和《得胜图》是一样的,郭德纲将其内容更加荒诞化,达到了“无厘头”的效果,这也是该作品能够迅速俘获大批新老相声迷的魅力所在,老听户能听到里面的传统相声味道,新相声迷能够听到新时代的搞笑方式。郭德纲后来的相声作品也有不少,但不少都在模仿《西征梦》,也没有哪段在艺术上能超过《西征梦》。
笔者对这段相声的评价是“古为今用时代潮流”。
当然,各花入个眼,以上六段相声仅仅是笔者心目中惊为神作的作品,确实是第一次听就有耳目一新之感的好相声,每个人听相声习惯不同,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听好相声。
一路陪伴你成长的动画片?
曾经的我们已经长大,或许我们不再适合过儿童节,但我们却一直保持着一颗童心。
我的童年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如此之多的通信设备。那个时候,知道新闻的方式是新闻联播和每天的报纸,而不像今天,打开手机,就能看到整个世界。在我看来,发达与否,各有各的好。
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一下90后的专属童年记忆——陪伴我们成长的动画片。(顺序不分先后,不是排名,只是回忆)
第一个我想说的是《成龙历险记》
记得小时候每到中午12点,端着碗坐在电视机前,然后《动漫世界》就开始了,当然还有熟悉的鞠萍姐姐和顽皮。
之所以把这个作为第一项,是因为到现在为止我还在看。依然是中午,偶尔在吃饭的时候,打开b站,上面就有,吃着看着还是蛮有感觉的。
《成龙历险记》讲述了成龙一家有趣的历险故事,成龙和小玉在世界各地探索各种神秘悬疑的谜团,生活和经历中充满着许多奇幻色彩,其中有关武功和魔法,包含了亲情和友情,以及中国文化的元素。
从符咒到魔气,从动物到面具,从圣主到恶魔,从刀龙到小龙,还有各种各样的魔法,龙小组,黑手帮,一切历历在目。个人还是认为圣主的十二符咒最强。
这部动画片因为某个人物又火了一把,没错,就是黑虎阿福
作为唯一一个可以把普通攻击当成技能的人,在下佩服。
再说说《神厨小福贵》
我认为这是一部十分悲情的动画片。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在14年才看的大结局,故事的最后小福贵的爷爷和太医死了,小飞蝶走了,小蜜蜂死了,小福贵喊着“真情在民间”就结束了。其实到现在我都认为主角是死不了的。
剧情大概是这样的:本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小福贵的爷爷有一手好厨艺,被小李子选为慈禧的御用厨师。一帮以老K为首的守旧派大臣要借给太后下毒一事,促使慈禧下决心废黜光绪,小福贵的爷爷不幸成为小李公公的下毒人选,被认定是下毒凶手,判处秋后问斩。身手不凡的神厨小福贵苦练十八般厨艺,就在他成为首席御膳大厨时却又被卷入了一场政治斗争的漩涡中。
在小福贵百般努力下,他终于得到了十八把金厨具,完成了爷爷的心愿,把洪家菜发扬天下!
但是,最后老K的暗中操控下,小福贵的所有对他最好的朋友都离开了他。小福贵听了小飞蝶和豆芽菜的话,离开宫廷,回到民间寻找真情……
这个结局,总感觉有些心塞。
再说说空调上的两个小孩的故事——《海尔兄弟》
这两个只穿裤衩的小孩,教导了我们很多自然科学知识。说实话我都不知道竟然有212集。
《海尔兄弟》主要讲述一对由智慧老人所创造的海尔兄弟和他们的朋友,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灾难和解开无尽的自然之谜而环游世界,最后回到他们的诞生地太平洋的神奇历险故事。该部动画片通过描述海尔兄弟的探险经历,向人们传递了科学与人文知识。
到现在我依然记得主题曲
打雷要下雨 雷欧什么下雨要打伞 雷欧这我也知道天冷穿棉袄 雷欧雷诶欧天热扇扇子
但我并不知道这首歌叫《雷欧之歌》。
说到科普的话,就不得不提《蓝猫淘气三千问》了
当然它没有三千集,但是也有恐怖的2041集,疫情在家无聊的话可以追一追,应该挺有收获的。
它以“知识卡通”的艺术创意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它通过主角“蓝猫”和伙伴们的历险过程,以及途中遇到的问题,向小朋友提供宇宙星空、生态环境、人文历史、生物百观等方面的知识,既有人类几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又有当代高新科技知识的概览,是知识经济时代电子版的青少年百科全书。
来看看每集的目录
这不比吃不到羊的狼和抓不到熊的人更能引领少年成长么
对于孩子来说,童真当然是好的,但是现实还是很残酷的,《神厨小福贵》就很说明问题嘛。
蓝猫说完了,就到了虹猫了。
《虹猫蓝兔七侠传》主要讲述了以虹猫蓝兔等为主的七位侠士与坏人魔教教主斗争的侠义故事。
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相当精彩,毕竟一部“谍战”大作,当时人们认为马三娘真是可恶啊。
还有虹猫的长虹剑,蓝兔的冰魄剑,莎丽的紫云剑等等好听的名字,真是令人上瘾啊。记得黑虎掏心也是我曾经使用过的技能。
说起这种励志、战斗的动画片,我认为《神兵小将》就是神作。
问天多帅哦,铁心多漂亮哦
天地盟主多黄哦
这部动画片讲述了少年南宫问天与他的同伴们除暴安良为民除害、经过正邪斗争,成为小英雄的历险故事。剧情还是很精彩的,比较喜欢这个画风吧,而且主题曲《梦的光点》还是很好听的。
传销洗脑的原理是什么?
传销 一种很奇怪的行为 ,它之所以能够吸引很多人 ,是因为:人人都想赚钱 ,人人都想不劳而获 ,这是对人性“恶”的具体释放!
至于传销的原理是什么 ?我来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
第一,合理利用人性的“贪”!
贪婪是人类的最大本能 ;常常有 :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说法 ,也是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即欲壑难填!
人性是逐利的 ,人人都希望升官发财 ,特别是穷人更渴望一夜暴富 ,于是 买彩票的穷人特别多 ,做传销的人也特别多 。因为这些人都没有自己的价值观,也没有自己的追求,所以 不能做出自己的判断 ,往往被物质利益所蒙蔽 而走向传销的道理。
加入传销的人一般对自己不太相信,又没有自信和太大的才能,做事往往都不顺利 ,但又不甘心 ,所以只能寄希望于此!正所谓:心比天高 ,命比纸薄!他们总是感觉希望很大,但能力很弱 ;他们虚荣心特别的强 ,可是自身的能量支持不了这种 行为,所以只能铤而走险 ,或者破罐子破摔 ,听凭命运的摆布 !
第二,利用人性的“愚痴”!
加入传销的人,往往分不清真相假象 ,所以经常被假相迷惑;因为对自己的不自信 ,所以总是相信别人 ;他们总是幻想着美好的未来 ,总是漂浮在云里雾里 ,分不清东西南北 ,更是找不到自己的价值 ,只能像墙头的草一样随风 摇摆!
加入传销的人 ,为了一心想赚大钱 ,不知道真正赚钱的是什么 ?更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别人赚钱的工具 ;他们总是很单纯 ,也很幼稚 ;他们总以为天上会掉馅饼 ,相信有一天也会砸到自己的头上 ;他们从来就没有心 也不用心 ,只会任人摆布 ,毫无自己的主张和主见 ,这样的人实在可怜 、可恨!
第三,重复是成功之母!
传销,总是给别人画大饼充饥;看一些虚假的 事实,而你却以为留下的都是希望 ;仿佛自己就是下一个暴发户 ,其实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别人的韭菜 ,正在被别人收割 !
其实,任何的洗脑都是重复的结果 ;天天听 天天讲 ,让你没有时间了解其他的事物 ,把他们封闭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 ,让他们失去了思考 ,这样导致的结果只能是盲从 !
洗脑都是潜移默化的 ,就像《春夜喜雨》那样: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这里的好雨 ,指的是他们的大饼可以填饱你空虚的心;这里的好时间节,正是我们对金钱、成功无知的渴望 ,得到了所谓春雨的滋润 ;所以他们的理念就慢慢的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了 ;关键的是他们是慢慢的潜入你的生活,慢慢的潜入你的意识 , 慢慢的让你形成了习惯 ,失去了反抗 的警觉;就像拴在柱子上的牛一下样,时间久了 ,就算把绳子去掉 他们也会绕着树桩在打转,因为他们的思维已经被固化 ,他们的潜意思在束缚着他们 ,让他们走不出自己的圈子 !
第四,环境影响人的意识和行为!
什么样的环境造成什么样的人 ,什么样的人产生什么样的行为 ,这就是环境同化的作用,就像:“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一样。长期生长得传销环境里的人 ,在这个封闭的狭小空间里 ,我们每天的耳濡目染 的都是那一套千年不变的话题和成功的模型 ,慢慢的让我们也同化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 !这就是洗脑 !
成功的洗脑就是同化的一部分 ,更是日复一日的 不断重复,逐渐的深入他们的灵魂 ,固化他们的思维 !
传销的最大特点 ,就是不断地给你希望 ,但是永远都让你够不着 ;所以,需要他们不停地努力着、为所谓的希望 奋斗着!因为得不到的,永远都是最好的 !也是为什么传销总是上瘾的道理 之一。
想要改变这种无知行为 ,我们就要到外面多走走、多看看 ,以提高自己的眼界 、扩大自己的认知 ,从而发现不一样的天地 !
想要走出自我 ,首先要提高自我 ,我们的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让我们的价值变得越来越大 ,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 ,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
想要走出自我 ,就要做自己能力范围的之内的事,且不可好高骛远 、贪大求全;更不要抱着天上会掉馅儿饼的幻想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不劳而获的 东西!
堂堂正正做人 ,踏踏实实做事 !
实实在在提高 ,大大方方赚钱 !
怎么拍游戏视频?
大家好!你是不是有时候很苦恼。有时候自己感觉制作的很好,但是播放出来的数据就惨不忍睹。但是就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所以特意来向大家交流一下怎么拍游戏视频。那么我说下三点我的一些看法。如果大家有补充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第一大点:明确观众受众:
首先你要知道自己的头条观众他喜欢什么样的视频。像我经常关注的有四个视频作者。突击手蜜獾(粉丝提出挑战类),狙击手麦克(五背景音乐纯解说),板娘小薇(真人露脸失败惩罚加游戏解说)陈大白(实力比较强带点经典语录我妈说……)个人感觉的话在游戏视频制作中,挑战类的视频应该比较受欢迎。大部分的头部作者都是接受粉丝的挑战。
第二大点视频质量。
那么在制作视频的时候,我们最基本的点就是要保证视频的一个高清程度。在我们录屏的过程中,有些软件它会有录屏悬浮窗。这个东西一定要关掉。因为在录屏的过程中会把悬浮窗也录进去。在这里我推荐录屏大师和录屏精灵这两款软件。接下来就是视频中的制作。我推荐的是用剪映。在剪辑视频的过程中,我尤其推崇视频长度在两分钟到五分钟之内。尤其是在游戏过程中的一些配乐包括一些搞笑的点。配上相应的音效。在视频剪好之后,我们就要开始着手写文案。录音保持自己的声音清晰。在创建字幕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错别字,我们一定要改回来。避免影响一些观看体验。
第三大点标题和封面。
在我看来,标题和封面就相当于你这个视频的一张脸。我们要知道,看一个人好不好?我们第一印象绝对是看他的外貌,那么一个视频的外貌就是它的标题和封面。决定了会不会有人去点击它。在标题的一个启发上,我有一个公式。视屏主题+感受+引发好奇。但是一定不能做标题党,比如带上最强,巅峰非常夸张的标题。因为你做标题党一旦观众点进去看。视频并不是像你所说的,那么夸张。那么受众就会第一时间对你产生反感。下一次他再看到你的视频,很难再点进去了。更不用说会成为你的粉丝。
综上所述,这就是目前我对于这个游戏视频制作的理解。如果还有哪位小伙伴,能够有更好的方法。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当然也希望已经回答问题的那些小伙伴。也可以在我的回答下面留言。所以说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山海经何人所著?
《山海经》是《山海图》的解说词。最初的《山海图》已经失传。《山海经》的文字作者,大约是先秦战国时期的佚名人士。并且,整部《山海经》绝非一人所作。
先有图,后有文。就像先有八卦卦象,再有相应的卦辞一样,《山海经》是《山海图》的解说词。我们现在常说的图书,乃是图与文字的结合,就反映了最初的图与书的相互关系。
相传,中华始祖伏羲上观天,下察地,中间审视自己,从而创造了八卦。可以想象,由于《山海图》比八卦的图形复杂得多,因此,《山海图》必是继伏羲之后若干世纪的先人们绘制的。
凭借亲眼目睹,凭借道听途说,凭借口耳相传,甚至再凭借恣意的想象,就这样,在古人的心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五彩斑斓、光怪陆离的世界。
把它随手画下来,甚至刻在墙壁上、崖壁上还有金石、砖块之上,就可以长久保留这美好的记忆了。为了便于当时的人们的理解,再增加一些文字的解释,显然也是必要的。这一推论,与图形和文字起源的先后顺序,也是不谋而合的。
图已佚,文留存。很遗憾,到了魏晋时期,《山海图》就基本上散失殆尽了。现今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上,还有部分反映各地风物以及奇珍异兽的内容。这些内容,除了残存在青铜器上的古老纹饰以外,是最接近最初的《山海图》的描述的。
在《汉书·艺文志》中,有关于《山海经》13篇的记载,而现存的《山海经》共有15篇。如何多出这两篇?现在学界普遍认为,是没有将汉代以后才编撰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的缘故。可见,《山海经》13篇出自汉代以前,另外2篇,可能出自汉代以后的文人之手。
那么,《山海经》到底是什么年代写成的呢?东汉学者王充认为,起始于大禹的时代。他在《论衡》中说:
禹、益并治洪水,禹主治水,益主记异物,海外山表,无远不至,以所闻见作《山海经》。非禹、益不能行远,《山海》不造。他的说法是有道理的。没有大禹时代的大规模的山河治理,我们的先人,就不可能那么见多识广,也就描绘不出《山海图》了。
战国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写出了《离骚》、《九歌》和《天问》等等脍炙人口的诗篇。在屈原的笔下,描绘了许多的珍禽异兽和其他各种奇异的想象。他完全是凭借想象创作的吗?肯定不是。他的创作,应深受当时还部分可见的《山海图》的影响。
总之,最初的《山海图》很有可能出现于大禹时代;而《山海经》的出现,不晚于屈原所处的战国时代。
魏晋时期,名士郭璞对《山海经》和《山海图》做了详尽的注释。郭璞的注释,是我们正确理解《山海经》的最重要的文字资料之一。也许,在那时,《山海图》与《山海经》就已经合二为一了。
东晋诗人陶渊明,除了采菊东篱下之外,也十分喜欢《山海图》。他在诗中云: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到了宋代,又有人根据《山海经》的记述,重新绘制了《山海图》10卷。不过,经过与郭璞注释的文字进行比对,我们发现,宋代的《山海图》与郭璞和陶渊明看到的《山海图》,已经具有明显的差异了。
我们现在看到的《山海经》中的配图,大多是明清时期的画师补画的。那么,与前人的描绘相比,哪一个时期的绘画,更接近最初的《山海图》呢?
只能说,由图而经,再由经而图,经犹存而图已经被描摹了无数次了。从这个出发点来看,肯定是越画越不像那么回事儿了。
不过,越往后,人们的见识越多,想象力也越丰富。所以,后人甚至当代的人描绘的《山海图》,有可能超越前人的水平。这一说法,也不应当做是天方夜谭吧?
从这个意义上说,《山海经》这本千年奇书,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写完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