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猜成语木行,怎么样才是落地的职业规划呢?
读大学的时候以及毕业后的前几年,我特别热衷于各种职业规划理论和职场技巧。工作几年后,我想说:见鬼去吧!
当然一些经典理论还是有道理的,但大多数人除了做做测试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解读外,缺乏理论指导实际的能力,也就无法把这些经典的好东西用于指导我们的人生。
不过我要推荐《好工作是设计出来的》这本书。虽然名字鸡汤得想让人吐槽,但的的确确是适合普罗大众的真东西。
这本书的作者是成长分子,嗯,不算自媒体崛起后的头部名人,但提到他十多年前的经典帖子“如何在三个月内获得三年的工作经验”,可能很多人都有印象,至今网上都有转载和笔记。他对职场,对工作技能的认识,毋庸置疑。
之所以说这本书是接地气的干货,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作者成长分子的资历和职业成长路线,是普通人完全可以复制的成功案例。
很多职业规划理论,那就不是给普通人做的。我也知道考一个好学校,选一个好专业,北上广深各个大公司跳来跳去,title越来越高——绝对清晰的成长路线,金光闪闪的职场履历,但是很多人第一步都做不到,对不?就算勉强制定了一个方案,几年后就发现,根本没法按照计划的来,陷入瓶颈了。
无法执行的规划,就是个P。
大多数人面对的职场,可能是在一个二三线城市,在一家不知名的民营公司,小小的规模,你的上司就是老板或者老板娘,和你谈笑风声的只有身边小猫三两只,公司在居民楼里,一年的总利润抵不上传说中互联网人的年薪,让你觉得这工作环境都配不上叫“职场”。
这个时候,那些高大上的职业规划就是失效的。
但是成长分子自己就是一个从民营企业成长起来的行业专家,他所说的,所写的,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东西分析所得,不光是理论,还有最真实的经验和教训,看的时候会觉得身边很多东西都有了答案,或者至少是一些启迪。
第二,不煲鸡汤,帮你调整思路,拟定职业目标
有些的职业规划理论就不断地煲鸡汤,要认识你自己,激发你自己,如何如何。
这都近乎哲学终极问题了……
这本《好工作是设计出来的》,只谈具体的事情。作者以自己的职场智慧和经验,从思想上帮你拟定目标:不是一线城市风口行业那些虚幻的东西,而是我如何在现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一个好的职场位置和收入,去赢取生活的幸福。
通俗地说,就是老子不混那些高大上啦,就想过过滋润的小日子,有不错的收入,有获得稳定获得收入的能力,咋个搞。
他非常详细地解析把我们所说的“职业”解析为七个层面:
岗位——工作中具体要做的事情,对应的是职务。
工作——一个人在某一领域或者机构从事的活动,由岗位组成。
专业——你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
行业——这个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意思,没有区别。
职业——个人参与的社会分工。
事业——你的奋斗目标,包括金钱、精神上的获得。
志业——马斯洛需求的最高层次,即不为物质回报而心甘情愿投入的事情。
而职业规划,就是要拟定一个个清晰的职业目标,即时间+地点+行业+企业+职业+职务。
你所做的,所想的,究竟是不是职业规划,用这几项去套,套不进去,就说明有问题。能按这些要点说清楚,才有可执行性。
而这些目标一列清楚,很多事情就清楚了:你在哪个阶段、要达到你想要的目标还需要什么,还有多少 时间,达到的目标能不能满足你的需求,你真正想要什么……
第三、帮助提高专业能力,保证规划的可操作性
全书前三分之一都是在讲如何拟定职业目标,内在决定方向,外在决定路径。
决定之后,就要看操作了——也就是很多鸡汤不给的勺子,他给你了。
整本书的后半部分,都在讲如何提升专业能力,以及如何用专业能力去推进职业阶段目标的实现。
这些技能包括:
职业基本功:谈吐说话、文档制作、更高层次的做事逻辑……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技能,却是很多人都没打好的基本功。我们身边,高手其实并不多,这些小事做好了很容易脱颖而出。
通过专业能力的提升塑造核心竞争力——学校学的是专业?你的经验是专业?如果不能将你的能力打造成核心竞争力,你在老板眼里就是一个可以被被取代的“干活的”。
如何建立真正有用的行业人脉——不是乱发名片、乱加微信、在行业群里BB,而是你能从一个公司或者一个职位上,得到什么真正属于你的,能带走的东西;
大量的信息处理,保证自己知道、先知道、知道得比其他人多且对——流行的话来说,叫认知升级;
站在更高的层次看自己所在的行业,以此来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做事方式。
这些技能都和职业规划息息相关,专业能力是职业规划实施的保证。作为一个实战派,作者对待工作的思路层次是非常高的,哪怕不是要进行职业规划,只是看书的同时复盘自己的工作和过去,都会有很大提升。
最后,作者还把他经典的“如何在三个月内获得三年的工作经验”整理了放在正文后面。对于想转行跳槽,或者职场新人刚进入一个行业,也非常有参考意义。
这本书出版有好几年了,实体书估计不好买,好在还有Kindle版和豆瓣电子版可以看。
为什么阴阳五行学说这么难懂?
题主是个喜爱研究学问的人,可你忘记了“大道至简”,因此我用简单方式说,希望能帮到你。
两个标准:1.用古代人的认识去想通;2.同时用古代人的想法去看懂。
先背背口诀,记住金、木、水、火、土。
木生火 → 火生土 → 土生金 → 金生水 → 水生木想一想。
木为什么生火:古人既然知道钻木取火,木头可生起火堆就是古人的认识。
火为什么生土:大火将木头烧为灰烬,自然变成了一堆土。土为什么生金:古人的认识中,所有的宝贝、宝藏都是从土里刨出来的。
金为什么生水:好喝、好用的水常从有矿的地方出来,比如矿水,这是古人的认识。
水为什么生木:通常有生长在水里的植物,没有不需要喝水的植物。
这就是五行相生的道理。
再了解金、木、水、火、土到底为何物。水=滋润
火=毁灭、破坏
金=敛聚、聚合
木=生长
土=融合
这五个东西就是构成宇宙万物,以及各种自然现象,包括人类变化的基础,科学用语称为“物质”。
五行之间的规律。⑴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个东西需要相互支撑,方可使宇宙万事万物持续生长。
⑵ 五行相克:相互约束和相互克制,保持平行线来同生同张,否则缺失一个就会失去平衡,无法正常生长和发展。
排位编号:1木 2火 3土 4金 5水
1木◆3土 3土◆5水 5水◆2火 2火◆4金 4金◆1木
五行相克可这样去记住:一木克三土;三土克五水;五水克二火;二火克四金;四金克一木。试一下,多读几遍看看有效果吗?
⑶ 五行相乘:如果五行中的一行对另一行压制太过,就会出现五行相乘的情况。
比如五行相克中本来是金克木,但是木过于亢盛,金克制不了,谁遭殃?这里要参考五行相克的关系,木克土,所以遭殃的还是土,这就是五行相乘中的木乘土。
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⑷ 五行相侮:五行中的一行对克己者反克。比如在正常情况下水克火,但当水太少或者火过盛时,水不但不能克火,反而会被火烧干,这就是火反克或者反侮水。
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五行学说:事物有五种基本属性—木有生长发育之性;火有炎热、向上之性;土有和平、存实之性;金有肃杀收敛之性;水有寒凉、滋润之性。《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易经》说:“一阴一阳谓之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任何事情都可以一分为二,这就是阴阳,属于宇宙中的形式;而将阴阳所要反映出来,则需要存在的内容,五行就是体现阴阳的内容。
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运转着,同时生长、发展着,最终目的是平衡阴阳两极,并使宇宙万物得以生存。
五行学说,你要想得复杂就复杂,简单也跟着简单,就是如此的道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