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仙饶命,西游记第十一回梗概?
唐僧师徒四人忙着赶路,吃不好、睡不好,走了几天,来到一个景色迷
人的万寿山五庄观,见天色不早,就想在五庄观里住上一晚。五庄观里的两
个童子听说他们是来自东土大唐要到西天取经的,连忙说∶“我家师父到元
始天尊那里讲经去了,让我们在这里等您,请快快进屋。”
原来,这童子的师父是镇元子,在五百年前的兰盆会上认识了唐僧前世
金蝉子。临走时曾告诉两个童子要好好对待唐僧,并交待童子用观里的两颗
宝贝人参果招待他。两个童子安排好唐僧师徒后,就忙着到果园内去摘人参
果。
两人摘了人参果,趁着唐僧的徒弟不在,偷偷拿来给唐僧吃。唐僧看见
人参果就好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吓得浑身发抖,使劲摇手不敢吃。两个童
子越是解释说∶“这是仙果,不是人!”唐僧仍是不信,让他们赶快端走。
两个童子没有办法,只好端着人参果,回到房里。因为那人参果不能久
放,否则吃下也不能长寿,于是两童子一人一个,分着吃了。说来也巧,这
间房子正好和厨房挨着,两童子分吃人参果的事,八戒听得明明白白,看得
清清楚楚,馋得直流口水,恨不得立刻吃一个。
一会儿,悟空放马回来,八戒连忙把刚才的事情告诉了师兄。悟空早就
听说过人参果,只是没有吃过,于是就按照八戒说的,用了一个隐身的法术
,偷偷溜进道房,拿走了二童子摘果用的金击子,跑到后园去摘人参果。
这人参果树有一千多尺高,非常茂盛,朝南的枝头上,露出了一颗人参
果。悟空轻轻一跳,跳上树枝,用金击子一敲,那果子就掉下来,悟空紧跟
着跳下来,可是却找不到那果子。悟空把果园里的土地神抓来,问他为什么
把人参果偷走。
土地神告诉孙悟空,这宝贝树三千年开一次花,过三千年才结一次果,
再过三千年才成熟,而且只结三十个果子,这果子很奇怪,碰到金属就从枝
头落下,遇到土就钻进土里,打它时要用绸子接。悟空送走土地神后,一手
拿金击子敲,一手扯着自己的衣服接了三个果子。
悟空回到厨房后,让八戒把沙僧叫来,三个人每人分一个。猪八戒性急
,一口把果子吞下去,什么味道也没有尝出来,就想让悟空再去偷几个。悟
空告诉他这人参果是一万年才结三十个果子,能吃到一个,就应该满足了,
说完就把金击子放回了原处。
猪八戒心里不高兴,嘴里不停地说,要是能再吃一个该有多好,不巧被
两童子听见了,慌忙跑到园子里去数,发现少了四个果子,想一定是被唐僧
师徒四人偷吃了,就怒气冲冲地来找唐僧讲理,说∶“你这些和尚,叫你吃
,你不吃,为什么偏偏偷着吃?”
刚开始,悟空师兄三人怎么也不承认偷吃了人参果,后来,经唐僧的一
番开导,觉得确实是自己不对,就承认偷吃了三个。两个童子却说是四个,
还骂了许多难听的话。悟空火了,拔了一根毫毛变成一个假悟空站在那挨骂
,自己跳上云头向后园飞去。
悟空一进果园,就拿出金箍棒一阵乱打,又使出自己的神力,把树连根
拔出,摔在地上,仙果从树上掉下来,又碰到了土就全部钻到土里去了。
悟空回到房中,收回毫毛,让两个童子随便骂,也不还口。两个童子见
唐僧他们一句话也不说,就想,是不是树太高,叶子太密,自己数不清,又
回到果园仔细看看。一到果园,见那情景,吓得他们半死,趴在地上,放声
大哭∶“师父回来,可怎么说呀!”
两个童子商量,先把唐僧留住,师父回来也好说一些,于是回到房中,
假说果子一个也没有少,是自己刚才数错了,请唐僧他们原谅。接着,他们
给唐僧师徒们准备了很多饭菜,趁他们吃饭时,关上门,又用一把大铜锁,
把门锁上。
孙悟空早就有了主意,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用开锁法术,将一道道紧
锁的大门都打开,拔毫毛变成两个瞌睡虫,扔在童子脸上,两童子便呼噜地
睡着了。唐僧师徒四人这才趁着黑夜逃出来,向西天赶路去了。
天亮时镇元子回到五庄观,发现两个童子被人施了法术,躺在那里睡大
觉,连忙运用神功把他们叫醒。二童子一见师父回来了,便急忙跪下,请师
父原谅他们,并把唐僧师徒偷吃仙果,毁坏仙树的事情告诉了师父。镇元子
想这一定是孙悟空干的,便去找孙悟空讲理。
镇元子驾着云,眨眼功夫就追上唐僧师徒,让他们赔树。孙悟空看见情
况不妙,拿出金箍棒就打。镇元子是地仙老祖,法力无穷,轻轻一闪,躲过
棒子,将袍袖一张,把唐僧师徒连人带马一起吸了进去,就算孙悟空本事再
大,也没法出来。
大仙回到五庄观,叫小童们把唐僧师徒一个个绑在正殿的柱子上,要先
打唐僧。悟空担心师父可能受不住打,就要求先打自己。大仙见悟空倒还有
些孝心,让童子打他三十鞭。悟空看见童子举着鞭往腿上打,就把双腿变成
了铁腿。
晚上,孙悟空看镇元子和众仙都回自己的房中睡觉去了,就把身子一缩
,从绳索中钻了出来,又放了其他三个人,然后叫八戒到后花园搬来四枝柳
条干,施了法术变成他们四人的样子,按照原样绑在柱子上,然后偷偷溜出
五庄观,向西边逃去。
第二天早上,镇元子又带人来打唐僧他们。可是打来打去,也不见他们
喊饶命,镇元子觉得奇怪,仔细一看,竟然是四根木头。于是,他又驾云追
赶唐僧他们。悟空、八戒、沙僧见镇元子追来了,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
和镇元子打,大仙张开了袍袖,把他们又装了进去。
这回大仙不再打他们了,把他们绑在殿前的树干上,要用油锅炸。镇元
子让人在院子中央支起一口油锅,要先炸悟空,悟空害怕大仙在油锅里做手
脚,于是念动咒语,把殿前的石狮子变成他的替身,绑在树上,自己则偷偷
跳到空中。
油烧开了,用了二十个仙童,才把孙悟空的替身抬起来,扔到油锅里,
不料油锅被砸坏了,还把好几个仙童给烫伤了。大仙走上前,看见是一只石
狮子,非常生气,让手下人再准备一口锅,这回要先炸唐僧。悟空在空中听
见后,赶快落下来说∶“别,别,还是先炸我吧!”
大仙知道孙悟空的本领高强,也就不再为难他,只要求他能把树救活。
悟空点头答应,但条件是得先放了唐僧他们。于是达成协议,一个放人,一
个治树。八戒却不相信树死了还能治活,怀疑悟空想一个人溜走,唐僧也相
信了八戒的话,只给悟空三天时间。
悟空到蓬莱仙境、方丈仙山、赢洲海岛等地,问遍各路神仙,都没有治
活人参果树的好办法,急得孙悟空一会儿抓抓头,一会儿挠挠腮,不知道该
怎么办。最后,只好翻个筋斗云到南海落伽山去找观音菩萨,求他把人参果
树救活。
幸运的是观音手中净瓶里的甘露水正好能医治仙树仙草。于是,悟空和
观音菩萨来一起驾云来到五庄观。镇元子看,知是观音菩萨来了,赶忙亲自
带着全观人的人出来迎接,然后让人把后院打扫干净,摆上作法用的桌子,
请观音到后院医树。
观音让悟空、八戒、沙僧把树扛起来,扶正,用土把根埋上,然后一边
念动咒语,一边用杨柳枝沾些露水,洒在树上。没过多久,那树的叶子也绿
了,果子也长出来了,和原来一样茂盛。两个仙童再数树上的人参果,却变
成了二十三个,证明孙悟空原来没有撒谎。
镇元子大仙看见树被救活了,高兴得不得了,立即让仙童敲下十个人参
果来,请大家一起参加“人参果大会”。唐僧这时才明白这确实是果子,也
吃了一个。散席后,镇元子大仙先送走了观音菩萨,然后送唐僧师徒上路西
去。
连云港有哪些神话传说?
老家根在山东蓬莱仙岛,居住在连云港南部小城六十年,这也是个神奇古怪的地方!
当然,有关她的美丽神话很不少!
可惜本人人笨手拙,不能把那么多精美故事,一一奉献给各地朋友,恕我对不起您了!
感谢悟空友邀请回答问题,连云港有哪些神话故事?
四大名著中《西游记》的故事是家喻户晓的,咱也不多讲了。
但是,其中有不少故事,还是要涉及到《西游记》,因为大作家吴承恩老先生多年就住在我们小城,多少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今天,就讲几个小城比较有名的故事吧!
精卫填海!
太阳神有两个女儿,小女叫作女娃。因久居天宮无聊,有一天,女娃私自驾船游览东海。
不料风浪骤起,不幸溺水身亡。化作奇秀之鸟,不断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此鸟每日衔石填海不止,故后人称为精卫填海。
原来,花果山远出东海,山南礁岭绵延,数百里皆在大海之中。经过精卫鸟千万年叨石填海,终成现在的黄淮海大平原东端。
二郎神老家在这儿!
在连云港南部城区灌南,那是二郎神在人间的老家。
玉皇大帝张老儿妹妹,与凡人书生杨郎私通,生下儿子杨二郎。二郎拜真人为师,学的惊天动地本领,欲上天庭拜请舅父封神。
其舅母王母娘娘,不喜欢外甥是私生子。无奈杨二郎本领高强,遂命丈夫张玉皇封其外甥为地神,统领梅山六兄弟,在灌河口筑庙,享受人间八方烟火。
在灌河流域,有几处二郎神活动过的遗址。说起灌河,其实是条江,它的入海口比黄河宽多了,大浪滔滔不输长江。所以,灌河口也称为灌江口。
在灌河上游,有个地方叫做五龙口,五条大河汇集于此。夕阳西下,旖旎风光。
二郎神见此地风光甚佳,故点化凡人在此修建庙宇。时至今日,二郎神庙遗址公园即建于此地, 游人络绎不绝!
在灌南陈集镇旗杆村,那儿是孙大圣与二郎神在人间打仗的地方。孙大圣在大闹王母娘娘蟠桃会以后,冲出南天门,一个筋头翻回花果山。
玉皇大帝派出天平兵天将征战孙悟空,孙悟空逃出花果山,来到灌河之畔。
孙大圣运用七十二变,同二郎神斗阵。无奈二郎神比他多一变术,又有哮天犬为虎作伥,天上天兵天将助阵。情急之中在灌河旁变作土地庙,尾巴收不回,只好把猴尾巴变成旗杆,竖立在小庙后边!
三圣母沐浴小西湖!
二郎神建功立业后,玉皇大帝委其重任,他就把杨家的人搬来花果山南灌河畔,众享人间烟火。
二郎神的妹妹三圣母外出游玩,看到灌河前硕象湖波涛滚滚,洗浴甚为不便。
她的丫鬟眼尖,一眼瞄见大湖东南紧贴有一小湖,湖水清涟,湖光碧影。湖边树木葱葱,正中三圣母意,于是主仆二人下水沐浴。
适逢江南秀才刘彦昌北上赶考,见此处景色秀美,遂弃舟登岸观赏。
后来,便上演了一出《宝莲灯》爱情大戏!
小西湖位于县城原中部,经历代演变,终变成几个大水塘,现存于此。
白皂沟老街曾有个小石山!
孙大圣从天宫逃回花果山,十万天兵天将追赶他。众神打不过他,玉皇大帝只好派出托塔李天王和哪吒三太子。
打来打去,眼看孙悟空就要逃走,哪吒脚踩风火轮,扔下金刚圈,孙猴子没砸倒,倒把花果山崩掉了一个小山角。
那块小山,一下子飞出一百里,落到山南硕象湖旁白皂沟。
砸出了一个大泥塘,足足有五百米深,方圆能有五六里。这块大石头有仙气,天长日久竟然和地面长得一样,它还在照样长不停。
又过了二百年,山的附近聚集了不少人家。有一家人家娶新娘,那时候新娘子一直到入洞房后,是不准解小便的,如果早早解了,对婆家不吉利。
到了半夜时分,新娘子再也憋不住了,偷偷摸到房后的小土堆上,慌慌张张在上面尿了泡尿。
人们都说黄毛丫头的尿最毒怪,从此这个小山就不长了!
有关连云港的神话故事很多,今天就讲到这里。
书有南北二版,各不词同!
如果朋友你也有连云港的神话故事,就请你到头条上来讲一讲吧。谢谢你!
(欢迎评论互动!图片摘自网络,感谢朋友提供!谢谢!)@邹思聪 @狼主8768349 @漫漫漫小贱 @凯德印象 @银率网
(如果转载其他自媒体平台,必须征得作者同意!)
为什么中国神话山海经西游记镜花缘都与连云港有关系?
连云港,别名海州、郁洲、港城,江苏省下辖地级市,是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东海水晶之都。 连云港是《镜花缘》《西游记》的文化起源地,夏商时代属徐州人方东夷。连云港属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有花果山
东西连岛
孔望山
连云港水系基本属于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境内探明矿产资源40余种,有磷、蛇纹石、水晶、石英等。
《山海经》中提到羲和之国的“羲”指的是伏羲,“和”指的是女娲,传说他们是夫妻关系,也许是指两个部落的通婚,他们带领各自的部落结成一个部落联盟,就成了“羲和之国”。国内有女子,名叫羲和,相传她是帝俊的妻子,共生了十个儿子,羲和常常带他们到汤谷下的甘渊沐浴。据《尚书·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可知,羲和浴日的汤谷(又叫旸谷)是一个叫嵎夷的地方,《尚书·禹贡》将东夷分为莱夷、鸟夷(岛夷)、嵎夷、淮夷等,嵎同郁,故嵎夷又称郁夷。《海内东经》说“都州在海中,一曰郁州(洲)”,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东北海中有大洲,谓之郁洲”,郭璞《山海经注》“郁州(洲)今在东海朐县界”,清许乔林所编《海州文献录》记载:“东磊面东为谷,四时旭日所照,奇峰怪壑,异草仙花,必羲和所居之汤谷也”,这说明“羲和之国”的“汤谷”就在现在连云港市东磊风景区。
《山海经。海内经》中记载:“都州在海中,一曰郁州”。在《东夷源流史》中认为郁州(江苏连云港附近云台山,古称郁州)大部分为郁夷(嵎夷)人所居。这就是说,隅夷的南部边界在江苏灌云县一带。这不但与禹贡九州图相符,也得到地下考古结果的佐证。而这一疆域内的文化恰恰就是龙山文化尧王城类型的范围。
由此可以推断,《山海经》中所说的少昊之国和羲和之国应在古称朐县现为连云港市的郁洲无疑,云台山古称郁洲,后来少昊迁都山东曲阜,羲和之国直到夏仲康率队讨伐才宣告灭亡
《西游记》中,花果山就都在连云港,连云港宛如仙境的地方很多,西游记又是神话小说,连云港自然是最好的境地。
《镜花缘》
《镜花缘》是由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所创作的百回长篇小说,是与《西游记》《封神榜》《聊斋志异》齐名的作品。 作者以神幻诙谐的笔法描绘出了一幅绚丽斑斓的天伦彩图,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整个故事主要描写了百花仙子因女皇武则天在严冬乘醉下诏要百花齐放,被罚贬到人世间,从而在人间发生了 一些委婉曲折的故事。
有关连云港的传说1、连云港地名
云台山座落在江苏北部,是全省最高的一座山峰。屹立在黄海之滨,对岸是连岛山,两山之间有个小港,可以停靠船员,人们就以两座山名的头一个字取名为连云港。很早以前,当地人又叫这小港为“老窑”,追其来历,其中有神奇的传说。
东海龙王敖广的小女儿——白龙公主,久居水晶宫,寂寞难熬。听说人间有座花果山福地,犹如仙境,她就私自偷出龙宫,跃出水面,看到山清水秀,奇花异草,高兴得摇头摆尾、翻滚跳跃。霎时,海面上飓风骤起,恶浪如山,海水咆哮,暴雨倾盆,刮得船翻人亡,浮尸满海。山上的大树东倒西歪,小树连根拔起、飘上天空,山上的民房被风雨摧毁,变成一片废墟,到处闻听凄凉的哭声,急得山神束手无策,急上天奏请玉皇大帝派清风大仙下山,镇锁孽龙。
小白龙来到花果山,饿了吃仙桃,渴了饮泉水,大小山头游玩一遍,窜入水帘洞里洗个澡,顿觉心旷神怡,饱览了人间仙境。正欲返回时,撞遇清风大仙骑白鹿,乘清风,驾祥云飘然而来,挡住了白龙归路。小白龙见势不妙,吐出一团白气,隐形逃遁。清风大仙放出一道金光,跟踪追拿,又对坐骑白鹿耳语几句,白鹿会意化作小僧而去。
小白龙被金光追得满山乱窜,无处躲藏,从南云台窜到北云台,想从鹰游门处入海,不料此处烈火熊熊、浓烟滚滚,小白龙双眼熏朦了,看不清东南西北,只好伏地就擒,头在海边西山坡,尾巴还在山顶上,虽有白气护身,但被大仙的金光团团围住。清风大仙怒指白龙说:“孽畜,你残害生灵,可知罪?”小白龙那能料到清风大仙派白鹿小僧在此掘土烧窑熏阻它,后悔莫及,连连点头哀求道:“大仙饶命,我只因羡慕花果山美景,出于好奇,玩得尽兴忘形,残害生灵本非我意。”清风大仙说:“念你幼稚,放你一条生路,必须做到一点:一要虔诚修善,二要改邪归正,三要重犯定斩不饶,若能做到,立即放你回龙宫。”小白龙一一答应。清风大仙收回金光,小白龙随着白气逃回龙宫。
后来当地人就用这个窑烧炭营生。一年是新窑,二年称旧窑,年代变了,本地人就把连云港称作“老窑”,但在新社会,政府仍把“老窑”改称“连云港”。
2、白虎山
白虎山,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城南,形状像只白虎伏在那里,因以得名。山上有自唐至清历代游人的留名勒石,形成一处有价值的小碑林,其中以宋代海州长官张叔夜的题名碑最为显要,是反映当地古事的珍贵文物。自秦以来,流传着,“东海黄公”在这里“登山御虎”的故事。
海州锦屏山西北坡有条青龙涧,涧西有座白虎山。相传秦朝时候,东海有一个会仙术的人,人们都叫他黄公。黄公身上经常佩着一把赤金刀,是在深山学艺时,师父送给他的一把降龙伏虎的宝刀。
黄公光听师父讲过这刀的厉害,可他还一回没有用过。他真想试一试,看看这刀究竟有多大法力。
那时,锦屏山叫朐山,朐山上有一个龙洞,住着一条大青龙。据说,大青龙本来是天池里的神龙,因它调戏去天池洗澡的仙女,触犯了天条,被罚到人间。哪知这大青龙秉性难移,虽被罚下人间,但毫无悔改的念头,只见谁家姑娘长得漂亮,就难逃它的魔爪。黄公决心为民除害,就去朐山寻找那条大青龙。
这天,黄公头扎红绸,身披皂衣,来到朐山下。黄公刚要上山,远远望见一片青云从朐山半腰垂下,正是那条大青龙把头伸到山下的涧里喝水。这时,黄公一面舞着赤金刀,一面“咕咕哝哝”念着咒语。霎时间,天上滚下来三声响雷,地上冒起三道电光,海上刮过来三股神风。不一会儿,那条大青龙就不见了。大青龙挣扎过的地方,出现了一条很深很深的大涧沟。
黄公高兴,以为降住大青龙,全是宝刀的威力,只要有了这把宝刀,就可以降住任何毒龙恶虎。从此,他就把师父交代的话丢到了脑后,武功和仙术也不练了,整天喝酒寻欢。时间不长,黄公的仙术就渐渐荒疏,身体也渐渐衰弱下来。
不知过了多少年,东海又闹起了虎害。朐山上有一只大白虎,经常下山来吃人家的牲口。牲口吃光了,就吃人。据说皇帝派到东海来寻找长生不死仙药的人,也被吃了七七四十九个。连仙人安期生也吓得跑回老家琅琊去了,再也不敢到东海边来采药。
皇帝听说黄公神通广大,能够降龙伏虎,就下了一道圣旨,叫黄公去降那白虎。黄公接了圣旨,照样是头扎红绸,身披皂衣,来到朐山下。
这天,大白虎又到山下来寻找食物,刚下山,就碰上了黄公。黄公忙从身上取下那把赤金刀,试着很沉很沉,怎么也舞不起来,咒语也念得上气不接下气。天上听不见那三声响雷,地上看不见那三道电光,海上也不见有三股神风刮来。这时,黄公才想起师父的话,后悔也来不及了。那大白虎长啸一声,向黄公扑了过来,把黄公吃掉了。
皇帝听说大白虎吃掉了黄公,就派大将带兵去东海擒那白虎。结果呢,不但没有捉住那大白虎,又白白地断送三十条人命。
这一天,皇帝正犯愁。传说琅琊来了一个方士,自称能降白虎。皇帝问他伏虎的良策。方士说,只要在朐山下修筑一座刀形的城池,再把姓丁的人家赶迁到那里去居住,就能降伏白虎。皇帝就派他去监工修城,另派一个大臣去办理迁移的事情。
不久,城池修筑起来了,朐山西北侧也增加了一个新的庄子,庄上住的都是从外地迁来的姓丁的人家。
一天深夜,大白虎又蹿下山来找食吃,看见一把寒光闪闪的大刀横对着它,吓得掉头就跑,但刚跑到丁庄村东就被钉住了,变成了一座小山。在州西南一里,高三十五丈,周围二里,形如虎踞。后来,人们就把这山叫做白虎山,把山东边的涧沟叫青龙涧。这里还有“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那白虎山下姓丁的住户也果然特别多。从高处看那海州城,还真像一把横对白虎山的刀头呢!
有关神话故事,必然是离不开连云港的了。
洪教头如果挑衅武松会怎样?
在柴进的庄子里,林冲受到柴进的热情款待,柴进也仰慕这位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所以热情之至,安排好酒好菜,视为上宾。但是柴进这么做,有人不高兴了,那就是洪教头。
洪教头是柴进庄子里的教师,负责教习其他庄客的武功,柴进也得尊称他一声师父。他见柴进如此重视林冲,心中有点不忿,认为林冲没有真功夫,是来骗吃骗喝的。
柴进生气,安排林冲和洪教头比武,结果可想而知,林冲一棒就打翻了洪教头。
众所周知,武松也曾因为官司,在柴进庄子里躲过一年多时间。那么,林冲棒打洪教头时,武松是否也在柴进庄子里呢?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从两方面来回答,一个是情节方面,一个是时间方面。
首先,从情节来看
我们都知道,武松出场时很年轻,即便他后来和哥哥重逢,那时也不过25岁。而他又在柴进庄子里待过一年多时间,所以可知他初到柴进庄子里时,不过23岁多。
年轻人血气方刚,喜欢喝酒打架,武松就是这样。武松之所以会到柴进庄子里,也是因为他喝酒打死人(后来得知是打晕了)。这个毛病,武大郎说过,柴进也说过。
武松刚到柴进庄子里时,颇受柴进重视。但是,武松经常喝醉酒,一喝醉酒就喜欢打人,导致所有庄客都不喜欢他,连柴进后来也不管他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武松在柴进庄子里是没有对手的。否则,早就有庄客出手教训武松了。其实别说在柴进庄子里,就是整本水浒,可能也没多少人能赤手空拳打败武松。
如果洪教头在,他肯定也会被武松揍。如果挨了武松的打,又怎么可能在庄里做师父呢?那样柴进只会让武松来做师父了。所以,既然洪教头能在柴进庄子里混,就说明武松不在。武松在,洪教头就不在,两个人不可能同时在柴进庄子里。
据此可知,林冲棒打洪教头时,武松不在柴进庄子里。
其次,从时间来看
水浒中,除了宋徽宗登基、梁山好汉受招安以及征方腊凯旋等几件大事,有明确的时间外,其他时间都不太确定,一些好汉的年龄也因此模糊不清。但根据何心的《水浒编年》,我们可以推测。
从史进出场,梁山好汉的故事正是开始,这一年是公元1112年。林冲和鲁智深结交时,大概是1114年3月底,两个月后,林冲被高俅陷害,误入白虎堂,发配沧州。在柴进的庄子棒打洪教头时,时间差不多是6月中旬。
第二年,杨志为梁中书押送生辰纲。书中明确交代,蔡京的生日是六月十五日。而杨志出发时,提前了一个月。后面晁盖劫取生辰纲,宋江报信,晁盖等人上梁山,刘唐送信和金子,引发宋江杀阎婆惜、逃到柴进庄子的事。
等宋江在柴进的庄子里时,已经是秋末冬初。武松打虎时,有一首长诗,诗中有两句“焰焰满川枫叶赤,纷纷遍地草芽黄”,交代了时间。等武松打虎回家,做了都头,与哥哥相聚,搬到哥哥家住时,书中也说“不觉过了一月有余,看看是十一月天气”。
考虑到武松回家路上耽搁几天,做都头几天,推测武松在柴进家时,大概是1115年9月份。
而在柴进庄子里时,武松说自己来了一年有余,而柴进则说“今在此间一年也”。不管是一年,还是一年有余,都说明武松在柴进的庄子里,最少有一年了。但余多久呢?我以为最多一两个月。如果一年半甚至快两年,一般会说“一年半矣”或者说“将近两年”。古人说有余,不会多很多。
也就是说,武松到柴进家时,大概是1115年9月;往前推一年两个月的话,正好是1114年7月份。而林冲棒打洪教头,发生在是6月份。显然,武松和林冲没有机会见面。所以,林冲棒打洪教头时,武松不在柴进的庄子里。
也即是:林冲前脚刚走,武松就来了。洪教头进入柴进庄子里的时间,则是在林冲之前。
所以,无论从情节来看,还是从时间来推算,林冲棒打洪教头时,武松都不在。如果武松在,根本轮不到林冲教训洪教头,武松一只拳头也够了。
为何不找结拜大哥镇元子帮忙?
哥们义气害死人,结拜大哥靠不住。
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
孙悟空遇到困难不找结拜大哥镇元子,至少有三个原因。
一来是孙悟空认为自己本事大,可以自己解决困难,没考虑这茬。孙悟空为人是比较自傲的,对自己的本事还是十分在意的,不论是大闹天宫还是西天取经,时不时还要吹嘘一下自己的本事,自己的名头。
孙悟空确实有自傲的本事,他菩提祖师那里学的了七十二变,筋斗云,入龙宫,闯地府,甚至打退天庭的征讨。
所以天庭封他做弼马温,他知道弼马温是不入流的小官,就立马跑到花果山去了。在别人的怂恿下自称齐天大圣,主要还是在于他的本事大,手段高强。
虽然孙悟空被如来压在了五行山下五百年,还是唐僧将孙悟空救出来的。可是孙悟空仍旧没有改变自己自傲的性格。
刚出来就打死了一头猛虎,唐僧问起来的时候,孙悟空开始吹嘘自己的本事,可以降龙伏虎,翻江倒海。
三藏闻言暗喜。又问道:“方才那只虎见了你,怎么就不动动,让自在打他,何说?悟空道:“不瞒师父说,莫道是只虎,就是一条龙,见了我也不敢无礼。我老孙,颇有降龙伏虎的手段,翻江搅海的神通,见貌辨色,聆音察理,大之则量于宇宙,小之则摄于毫毛!变化无端,隐显莫测。剥这个虎皮,何为稀罕?见到那疑难处,看展本事么!”
就算孙悟空打死白骨精,被唐僧赶出来的时候,孙悟空还是没改变他自傲的本色,仍旧嘱咐猪八戒,沙和尚,如果西天路上遇到了妖魔鬼怪,就说孙悟空的名号,妖魔鬼怪就不敢伤害唐僧。
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
孙悟空这么自傲的人,就算遇到困难也是想着自己处理,西天路上也是如此,并不是他一遇到妖怪就去天庭搬救兵,去到如来哪里,去请菩萨。
很多妖怪都是自己去解决,比如朱紫国遇到赛太岁,也没请观音菩萨,反而自己降伏了金毛吼,乌鸡国降伏了狮子精。当然遇到水里的妖怪只能请救兵了。
就算是在狮驼国,进了妖怪大本营,遇到三个魔头,也还是自己想办法救唐僧。只有扛不住的时候,才搬救兵。
就算是搬救兵,孙悟空也是去天庭,要么去灵山,说明孙悟空压根就忘了这件事,遇到困难时也没想起来。
二来是结拜大哥有点靠不住,如果不来帮忙,反而丢了面子。孙悟空在结拜大哥这件事上是经历过深刻教训的,尤其是结拜大哥靠不住的情况,孙悟空是一清二楚。
孙悟空从灵台方寸山学艺归来,认识了六个魔头,乃是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禺狨王,然后跟这几个魔头结拜成了兄弟。
可是孙悟空自己遇到困难时,这几个魔头竟然没有出来帮忙。当时天庭派了托塔天王前来围剿孙悟空,这几个魔头不见踪影。
天庭十万天兵天将没打过孙悟空,就开始诏安,孙悟空也接受了诏安,上天当了弼马温,孙悟空做人也不咋地,自己当了神仙,也忘记了六个结拜兄弟,没做到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甚至连花果山的猴子猴孙都忘记了。
孙悟空反下天庭后,自称齐天大圣,也怂恿六个魔头称大圣,实际上也是想着拉这几个魔头下水,壮大自己的声势。
这几个魔头也就当面各自起了个大圣的称号,也没当回事儿。孙悟空被天庭封了齐天大圣,这几个魔头啥也没有。
他却对六弟兄说:“小弟既称齐天大圣,你们亦可以大圣称之。”内有牛魔王忽然高声叫道:“贤弟言之有理,我即称做个平天大圣。”蛟魔王道:“我称覆海大圣。”鹏魔王道:“我称混天大圣。”狮驼王道:“我称移山大圣。”猕猴王道:“我称通风大圣。”狻狨王道:“我称驱神大圣。”此时七大圣自作自为,自称自号,耍乐一日,各散讫。
孙悟空自己打翻蟠桃树,盗了老君仙丹,搅了玉帝盛会,闯下大祸,和天庭势不两立的时候。这几个魔头也没有来帮忙,反而不知所踪了。
孙悟空自己在天庭也结识了不少朋友,可是这些人没一个靠得住,天庭办蟠桃会,也没有通知孙悟空,也没有告诉玉帝重视孙悟空。
闲时节会友游宫,交朋结义。见三清,称个“老”字;逢四帝,道个“陛下”。与那九曜星、五方将、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汉群神,俱只以弟兄相待,彼此称呼。
这让孙悟空很尴尬的,不论是妖魔鬼怪,还是各路神仙都没有将孙悟空放在心上,结拜大哥是靠不住的。当然了孙悟空也没将他们放在心上,也认识到他们靠不住。
当然连结拜大哥镇元子也是靠不住的。这是因为镇元子和孙悟空结拜,是想跟西天佛家搭上关系,尤其是和观音。
镇元子虽然是地仙之祖,但是在仙界混的不怎么样,天庭也不拿他当根葱。孙悟空在天庭混了这么久,也没听过他的名号。
镇元子通过救人参果树一事,来拉开自己知名度。而且让观音菩萨亲自前来,这让镇元子很高兴,最起码跟佛界大佬碰头了。跟孙悟空结拜,也是向西天低头,摆明自己态度。
行者道:“你解了我师父,我还你一颗活树如何?”大仙道:“你若有此神通,医得树活,我与你八拜为交,结为兄弟。”行者道:“不打紧,放了他们,老孙管教还你活树。”
当然镇元子和孙悟空结拜兄弟,那也是镇元子打发了福禄寿三星,观音菩萨等人,然后才和孙悟空结拜的。
镇元子也是不想让人知道自己和孙悟空结拜过,否则让观音菩萨,福禄寿三星共同见证不久好了。
行者才谢了菩萨回上普陀岩,送三星径转蓬莱岛。镇元子却又安排蔬酒,与行者结为兄弟。这才是不打不成相识,两家合了一家。
孙悟空也知道这里的道道,和镇元子结拜兄弟也不过是走个过场,当不得真。
三是孙悟空自己人脉大,遇到困难可以用自己人脉摆平,结拜大哥用不上。孙悟空自己的人脉还是挺大的,不论是天庭的神仙,还是水里的龙王,各处的菩萨,都得给孙悟空面子。
尤其是唐僧被妖怪捉住后,只要孙悟空来求救,没有人不帮忙的。很多时候,孙悟空靠这些人脉就解决了自己遇到的困难,比如灭法国战胜虎鹿羊三仙。
当然遇到难以对付的妖魔鬼怪,孙悟空也认识到这并不是凡间的妖怪,有强大的背景,这是镇元子也搞不定的。
所以还不如直接去请如来,或者求救于玉帝,让如来玉帝出面亲自收拾。
孙悟空曾经也用过结拜大哥的名头去跟妖魔斗,结果妖魔鬼怪根本不理会这茬。
尤其是在遇到红孩儿时,孙悟空打着牛魔王的旗号去认亲,可是红孩儿根本不认他这个亲戚。
反而挺着火尖枪前来收拾孙悟空,一把火将孙悟空烧了透心凉,差一点就魂归西天了。
行者道:“哥哥,是你也不晓得。当年我与你令尊做弟兄时,你还不知在那里哩。”那怪道:“这猴子一发胡说!你是那里人,我是那里人,怎么得与我父亲做兄弟?”行者道:“你是不知,我乃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是也。我当初未闹天宫时,遍游海角天涯,四大部洲,无方不到。那时节,专慕豪杰,你令尊叫做牛魔王,称为平天大圣,与我老孙结为七弟兄,让他做了大哥;还有个蛟魔王,称为复海大圣,做了二哥;又有个大鹏魔王,称为混天大圣,做了三哥;又有个狮狔王,称为移山大圣,做了四哥;又有个猕猴王,称为通风大圣,做了五哥;又有个獝狨王,称为驱神大圣,做了六哥;惟有老孙身小,称为齐天大圣,排行第七。我老弟兄们那时节耍子时,还不曾生你哩!”
那怪物闻言,那里肯信,举起火尖枪就刺。
还有求人是门学问,求朋友比求什么结拜兄弟,酒肉兄弟要好的多,求朋友要么人家看在朋友情分帮你一把,要么婉言拒绝。
而求结拜大哥酒肉兄弟这些人,有关系好的,人家爽快就帮忙了。当然还会劈头盖脸数落你一顿,让你心里不舒服。
也有的人,他们可不会直接说帮不帮你,首先上来就是一顿数落,说你这个,说你那个,总之怎么难听怎么说。然后你自己听着就滚蛋了。
孙悟空虽然是个猴子,这件事情上,还是很有头脑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