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风云人物,对依旧活着的威廉二世是什么样的态度?
一
威廉二世的爷爷威廉一世是德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国王,在他统治的年代,铁血宰相俾斯麦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击败了欧洲大陆自己的老对手法国。
威廉一世去世后,皇太子卡尔登基,被称为菲特烈三世。因为当时的德国刚刚走上工业化和统一的道路,医学技术不发达。身染重疾的卡尔就找了英国的医生帮他治病,几个月后就不幸去世了。
这时威廉二世正式登基,他亲手组织了对父亲死因的调查,发现是误诊。于是他高声怒吼:英国人杀死了我的父亲,直接表达出了对老对手英国的仇恨。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德国崛起的比较晚,全球的殖民地基本上都被其他国家瓜分完毕了。用威廉二世的话说就是,我们也要要求自己阳光下的地盘,我们要用刀和剑去完成它。实际上就是要找一个理由和借口,把枪口瞄准殖民地最多的英帝国。
二
这也是威廉二世策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他非常渴望能够击败英法两国,实现德国称霸欧洲大陆,争夺更多的海外殖民地。
在一战中,希特勒是德国的低级军官。后来他自称曾经一个人俘虏了敌军一个排,成为德国的战斗英雄。后来希特勒因为伤病退出了军队,慢慢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1918年11月,德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威廉二世被迫退位。11月10日,威廉二世逃亡荷兰,荷兰的女王威廉米娜是他的亲戚,愿意收留和庇护他。
梁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威廉二世心中还有很多大事没有完成,他非常渴望能够回到自己的祖国,重新实现祖先的荣光。然而他不知道,民主共和的旗帜已经在欧洲大陆高高飘扬,帝国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了。
三
远在荷兰的威廉二世时刻都关注着德国,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后,威廉二世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他基本上拿出了自己的全部家当,200万马克资助希特勒的纳粹党,并让自己的儿子也回国参加了纳粹。
当时的希特勒在德国的地位并不稳固,他和威廉二世都有相互借助的地方,他们可以在报纸上相互声援。但希特勒绝对不希望威廉二世重新回到德国,更加无法容忍一个过气的皇帝对自己指手画脚。
知道真相的威廉二世眼泪都掉了下来,从此以后就把希特勒当成了自己的仇敌。当希特勒在德国大肆屠杀和迫害犹太人时,威廉二世公开表态:希特勒是德国的耻辱。德国发生了这些耸人听闻的事,我为德国感到耻辱。
希特勒考虑到威廉二世在欧洲多少还是有些影响力的,不希望他对自己的大业造成任何危害。希特勒和戈培尔就为威廉二世送了不少封口费,但非常有贵族气质的威廉二世,却拒绝接收这些资金上的帮助。
四
1939年9月,希特勒指挥德军攻入波兰。第二年的5月,德军又占领了荷兰。英国首相丘吉尔邀请威廉二世前往英国避难,威廉二世认为丘吉尔不配和他对话,拒绝在曾经敌人的庇护下苟延残喘。
鉴于威廉二世曾经是德国的皇帝,德国的陆军为威廉二世在荷兰的居住地提供了一支仪仗队和保安部队。但希特勒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愤怒,撤出了这些军队,并且严厉要求他们不准进入威廉二世的庄园。
1940年6月5日,失望的威廉二世在荷兰去世,他拒绝很多人包括德国政府,把他的遗体运回德国安葬的计划。在他的遗书中这样写道:在他死后,葬礼上不能出现任何纳粹的标志。在自己的家族没有恢复在德国的统治前,他的遗体不允许运回德国。
在威廉二世的墓碑上刻有:“无需赞扬我,因为我无需赞扬。不要给我荣誉,因为我不要荣誉。不要制裁我,因为我即将受难。”这句话中有太多的贵族式的骄傲,也有很多破落贵族的无奈,但同样彰显了他张扬的气质。
空战之王上映时间?
2015年9月底正式上线。念反法西斯70周年之际,由无忧互通倾情打造的全新幻3D策略手游《空战之王》预计2015年9月底正式上线。重温热血岁月,再现二战风云!
二战时期的文学作品有哪些?
《战争与回忆》(共四册) [美] 赫尔曼·沃克
《战争风云》(1-3)[美] 赫尔曼·沃克
《二战三巨头》(共三册)【苏】 解力夫
《二战三元凶》(共三册)【苏】 解力夫,英雄人物有很多
美国:艾森豪威尔 麦克阿瑟 巴顿 布莱德雷 尼米茨
苏联:朱可夫 崔可夫 华西列夫斯基 罗科索夫斯基
德国:隆美尔,曼施坦因,古德里安
中国:毛主席、周总理、十大元帅,十大将军。
其中沙漠之狐埃尔温·隆美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璀璨将星中,能做到生前显赫,死后殊荣不断,特别是被敌对双方都认可的,惟有隆美尔一人而已。对其的评价也渐渐趋于两极化,支持的人将其称为纳粹的战神,其高超的军事素质和出色战术才能受到了许多军事爱好者,甚至是著名军事家的尊敬和崇拜。反对的人根据其战略错误称之为“战术上的巨人,战略上的矮子”,又鉴于隆美尔曾经是希特勒的爱将,是纳粹最得力的侵略工具,因此被称为“二战纵火犯”。在铁血有很多战友对其顶礼膜拜,也有很多人对其不屑一顾。这其实不奇怪,因为隆美尔本身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人。
有“沙漠之狐”称号的艾尔温·隆美尔元帅,是轴心国在北非战场的陆军元帅,他所率领的北非军团兵如有神助,看似不可战胜,令同盟国备感困扰。在1942年6月的利比亚冈卜鲁克战役中,德军以15,000名的弱势俘虏了33,000名英军,令隆美尔声名大噪。
一生铁腕的撒切尔夫人?
作为20世纪最杰出的权力女性,知道她是因为回归的谈判问题,两国之间的交锋,这是那个时间段里留给我印象较深的了。后来,权力更迭变换,撒切尔退休,新首相上台,她也就慢慢退出了公众视线。
赞美她的人,称她是捍卫自由世界,振兴英国经济的英雄;诅咒她的人,说她是镇压罢工民众,摧毁福利制度的恶魔。这就是撒切尔夫人。
那么,一生铁腕的撒切尔,晚景是过得什么样的生活,又是如何的“凄凉”呢?
这个问题,我们分几部分来做了解,了解完后大概也就知道了为什么她的晚景生活了。
一、撒切尔生平简述果然,优秀的人真的是早早便开始优秀。
撒切尔夫人,全名玛格丽特丶希尔达丶撒切尔,英国右翼政治家,第49任英国首相,1979年-1990年在任,她是至今为止英国唯一一位女首相,也是自19世纪初利物浦伯爵以来连任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
简单介绍下她的生平履历:
1925年10月13日,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瑟姆市。
1943年,进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女子学院攻读化学。大学时代参加保守党,并担任牛津大学保守党协会主席。
1947年至1951年,任两家化学公司的化学研究员,利用业余时间攻读法律,1953年林肯律师协会批准她为律师。
1951年,玛格丽特与丹尼斯·撒切尔结婚。
1970-74年任教育科学大臣。
1975年2月,撒切尔夫人当选为保守党领袖,成为政党里第一位女领袖。
1979年5月,大选获胜撒切尔夫人出任首相,为英国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1983年6月和1987年6月,两次连任成为英国19世纪初以来执政最长首相,打破历史记录。
1990年11月,撒切尔夫人辞去首相职务。
1992年6月,被封为终身贵-族。
1984年12月,撒切尔夫人访华期间,中英两国签署关于香港的联合声明。
2013年4月8日,撒切尔夫人中风病逝,骨灰安葬在亡夫丹尼斯坟墓旁边。
二、强硬作风,铁腕女性代表
她以强硬的姿势当上首相;坚决地打赢了马岛战争;果断地削减福利推动自由经济;针锋相对地对付苏联和伊拉克;最终因武断推行人头税而下台。
在英国《金融时报》媒体的评论中提及:撒切尔夫人改变了所有人。从一个自认为处在永恒下滑道路上的民族,变成一个重新为做英国人而骄傲的民族。在世界舞台上,让英国再次变得举足轻重。不仅改变英国本国的社会秩序,也在苏联帝国瓦解后重塑了国际政治。改变了英国经济,制服了共UI,努力“推回政府的边界”。发动马岛战争,推行“撒切尔主义”政治哲学。
在英国的这份报道中,对撒切尔夫人还是以推崇居多,这可能也就是她平素强硬的铁腕作风给民众带来的信念感。具体来回顾一下:
在维护国家主权上:当时英国国防部长诺特向撒切尔夫人报告说:马岛被阿根廷占领,无法夺回。撒切尔决定为维护英国尊严,不惜一切代价去赢得战争胜利。这种坚强的意志,被她直接贯彻到军队作战中,尽管她从没有当过兵。
在经济发展上:坚决推行自由市场改革。英国是个资本主义国家,通货膨胀情况也是有目共睹的。撒切尔上台后实行货币紧缩政策,以牺牲失业率的代价来控制通胀,这一点至今仍被褒贬不一。同时还采用了系列举措,推行国企私有化改革,减税、放松管制、消减工会力量等等,让经济进入新一轮的发展。
在外交上:跟我们国家的交锋就不用多说了,还有个很出名的就是舌战欧盟。以前是诸葛了舌战群儒,现有撒切尔舌战欧盟,与当时欧洲的主要领导人展开论战,痛斥他们:
你们希望建立人为的乌托邦式超级国家将是由德国主宰、为经济危机所累的“巴别塔”。【巴别塔,出自《圣经·旧约》,意思是通天塔,也引申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在撒切尔执政下的英国经济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重工业被取代,紫的自由市场经济诞生。但批评者则认为:哲别变化的代价是加速社会的分裂和传统工人阶级的崩溃。但不可否认的是,撒切尔的执政理念,让英国经济有了较大转变,是国际政治的标志人物。
三、个人生活&晚景撒切尔改革后遗症:传统社会开始瓦解,严重犯罪率等指标均为欧洲第一;瑛姑离婚率,欧洲第一;失业率全国飙升;犯罪率飙升,监押率高于欧洲平均水平。甚至,在2004年的BBC民调中,在“英国人最痛恨的坏人”中,排到了第三名。很多人认为:她辜负了英国人。
因此,有位撒切尔夫人的老朋友这样写:
“玛格丽特·撒切尔的大名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报纸、杂志和电视屏幕上,但这个名字的主人却极少地被人关注,人们只是用它来代指‘撒切尔主义’,或者代指以她的名字命名的那段历史时期……撒切尔夫人虽然被奉为大众偶像,但真正的撒切尔夫人却早已被人们遗忘了。”那个已经被遗忘的撒切尔夫人,一生为了信念的一意孤行,都如老狮子丘吉尔所说,为了“保卫人民有罢免我的权利”。
被遗忘的撒切尔夫人在离退休后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
工作如此强势的人,如此政务繁忙的一个人,在家庭上又能付出多少时间呢?就算有心,估计也没有那个时间和条件。
或许她真正能够开始享受的生活是在1990年以后,在这一年11月她辞去首相职务,正式宣告退休。只是此时的她,儿子女儿都已长大成人,也不再需要她陪伴了。
结婚两年后,撒切尔夫人生下了一堆龙凤胎。可初为人母的撒切尔并没有对一对龙凤胎有过多留恋,两个多星期后,就继续工作狂事业了。说实话,这种魄力真不是几个人能有的。
在感情婚姻上,丈夫丹尼斯一直在撒切尔的身后默默的支持着她,然而在亲子关系上,却是一位失败的母亲。或许婚姻上的幸福,多少能弥补一些亲子关系上带来的遗憾。
在结婚50年纪念日时,撒切尔因轻度中锋失去部分记忆,此时,她已76岁。
两年后,她丈夫去世,失忆更加严重。77岁生日时候,只收到4张贺卡。
平时,儿子居住西班牙,女儿在瑞士,孙子在美国,英国对她来说就只有她、仅仅她自己而已。
弥留之际,房间里放满了丈夫、儿子、女儿、孙女和孙子的照片,却没有一位至亲陪在身边,陪伴她的只有医生和护士。
这样的生活让撒切尔发出了感慨: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绝不会步入政坛,因为我的家庭已经为我的从政之路付出了过高的代价。
人到暮年,卸下外界的名声、地位和盔甲,撒切尔夫人的感触如此之深,对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有点启发呢!
她是英国第一位女首相,英国最高权位的铁娘子,不论功过如何,从女性角度来看,确实是值得钦佩的。俄军空降部队20年前突袭科索沃?
1991年,苏联风雨飘摇,9月6日,波罗的海三小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脱离苏联独立;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国领导人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架空了苏联和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
12月25日,苏联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总统戈尔巴乔夫辞职,次日,红旗落地,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给世界带来强烈震撼!失去了苏联这个靠山,影响最大的就是南斯拉夫的解体!南斯拉夫本意是斯拉夫人在欧洲南部的亲戚,但南斯拉夫这个国家一战以前本来是不存在的,一战打垮了奥匈帝国,将南欧几个小国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捏到一起,1918年,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组成联邦,后来改名为南斯拉夫王国;
真正让临时捏在一起的国家团结成一个国家的关键人物是铁托,二战时候,铁托带领南斯拉夫各族兄弟抵抗入侵的德军,一直延续到二战结束,成为欧洲抵抗德国的一面旗帜!
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战后将各民族的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联合起来,成立了南斯拉夫联邦,这个从一战以后临时捏在一起的国家确实很复杂,三个官方语言(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斯洛文尼亚语,马其顿语),四种不同宗教(东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五个主体民族(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黑山);
南斯拉夫因为铁托凝聚在一起,也因为铁托的离世而逐渐分离,1980年5月4日铁托去世之后,南斯拉夫内部矛盾和复杂性显露出来:
铁托本人是克罗地亚人,南斯拉夫最大民族是俄罗斯的斯拉夫兄弟塞尔维亚人,超过45%的人口比例,铁托实行的是抬高克罗地亚,打压塞尔维亚的政策,最后塞尔维亚人口比例降低到30%左右,引发最大民族塞尔维亚的强烈不满!
铁托去世之后,各民族在南斯拉夫中央和地方的争权夺利就开始了,终于在苏联解体,失去最大靠山之后的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联邦解体;南斯拉夫分成了六个国家: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马其顿,以及以塞尔维亚为主体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留着南斯拉夫名字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由三部分组成:塞尔维亚共和国,黑山共和国,科索沃自治省;
因为塞尔维亚是真正的南斯拉夫人,俄罗斯的亲戚,自然南斯拉夫联盟也就成了欧美的眼中钉!欲置死地而后快!美国打击南联盟的突破口是科索沃问题,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科索沃这地方本来是南斯拉夫人的发祥地,后来信奉东正教的塞尔维亚人被驱赶到别处,信奉伊斯兰教的阿尔巴尼亚人占据了这个地方,从而形成长久的纠纷;
1999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就以塞尔维亚人打击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的人权为由,举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招牌,对塞尔维亚进行了76天的空袭!
而南斯拉夫人的兄弟俄罗斯还处在经济崩溃的烂泥潭里,无力阻止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轰炸南联盟!叶利钦甚至喊出了要用核武器反击的愤怒话语,没用,美国才不相信你敢用核武器保卫南联盟!(那时普京还没上台)
眼看南联盟在七十多天的轰炸下屈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要进驻科索沃,即将把塞尔维亚人发祥地科索沃分离出去的时候,俄罗斯驻北约代表扎瓦尔金冒着引发世界大战的风险,背着叶利钦出了个奇招!(据说是得到时任国家安全秘书普京的授意)
调动远在500公里以外正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的俄罗斯空降兵,一个加强连,一共200人,6月11日乘坐15辆BTR-90轮式装甲车,35辆军用卡车,闯过美国人把守的边境哨卡,急行军直奔科索沃首府的普利什蒂那机场!
沿途塞尔维亚人得知后,纷纷拿出鲜花和礼物,他们知道,这是在拯救塞尔维亚!
6月12日,顺利抵达普利什蒂那机场!抢在北约先头部队7000名英国军人的前面一个小时!
英国部队随即包围了这支小分队!形成对峙局面;
北约总部总司令克拉克上将得知这一情况后,下令前线指挥官向这支小分队发起攻击,拿下普利什蒂那机场!
但英国军官拒绝了!谁也不想打第三次世界大战!就这样,英国指挥官的冷静,避免了一场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冲突!
200人的小分队改变了科索沃的命运!俄罗斯人获得难得的话语权,阻止了科索沃独立!为塞尔维亚保住了自身的发祥地。叶利钦得知这一情况后,非常高兴:我终于弹了一下北约的鼻子!
“不,你何止弹了北约的鼻子,而是打了他们的脸!”
你对此有何看法?期待你的观点留言:
老金看世界,揭秘国际风云背后的故事!期待你的关注,点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