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服冲锋岛,日本如何对待负伤不能走路的士兵?
战争前期,鬼子精气旺,接连胜仗,所以受伤的士兵都能拖回去得到不错的救治。
日本其实非常注重战伤疗养,他们相信被救回去的士兵能成为更好的战士。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日本军队,步兵一个大队配有两名军医。
如果即将发生战斗,2个军医的其中1人会在前线附近适合的位置开设“队绷带所”,作为野战医院。另1位军医则会负责“火线救护”,进行前线的抢救工作。
不过,日军也有腐败的一面,有些大队长怕死,会干脆将1名军医留在大队本部,“队绷带所”也就跟着指挥机构移动,前线状况实际非常的捉襟见肘。
再加上这些军医的素质良莠不齐,部队在日军中的待遇也都不一样,因此日军大队的军医实际上没法做到1队2配,有的部队连1个军医都配不上,有的却可以通过走关系,搞到一堆“实习研究”的医生。
医生太少,那就只能靠卫生兵来扛活儿,这些卫生兵有的是专职,但大部分是兼职。日军普通士兵按正常装备的话,每人有1个绷带包。而卫生兵会携带一个专门的医疗包,里面通常配备1块三角巾和2块消毒纱布,以及碘酒、酒精等消毒药品。
军医的包比卫生兵的规格要高,军医带的叫“军医携带囊”,除了绷带外,里面还有外科工具、强心剂、镇痛剂和消毒药品,以及为骨折伤患配备的“辅助木”(其实就是夹板)。
按照标准流程,前线受伤的士兵会被拖到遮蔽处由卫生兵或军医进行应急处置,然后他们会被拖下去送到临时的“队绷带所”,由另一名军医救治。
临时的绷带所是不收容伤员的,所以基本是治过一个抬走一个,日军要求这些人要尽快被送往后方野战医院。
日军野战医院的军医就多了,他们将对伤者进行真正的外科手术处理。此外内科疾病也会在野战医院休养。条件允许的话,他们会继续转往条件更好的大医院治疗。
日军一个师团最多会拥有4个野战医院的编制,每个野战医院的收容数字约500人。为了不超过规定的收治人数,野战医院会以重症患者为主,向后方的兵站医院、陆军医院、陆军医院转移,有的幸运儿还能得到被送回本土医疗的待遇。
通常在中国战场上日军还能通过这个流程不断的救治伤员,以致于出现“鬼子今天被穿了个洞,过段时间养好了又回到战场”的情况。
但在太平洋的那些岛屿丛林战中,这一套可就不顶用了,在盟军强大的海空攻击面前,困兽之斗的日军根本没有一处安全的地域。
如《军医战记生与死亡的新几内亚战》中记载了日本军医柳泽玄一郎在绷带所救治伤员的事迹。
在马来半岛行军的时候,柳泽玄一郎的部队遭遇了英国飞机的轰炸,他描述:
我趴在一棵橡胶木旁,机枪扫来的子弹一下子打在树根上,那个冲击非常厉害,仿佛身体的内脏都被挖了出来,头部神经受到强烈的冲击,眼前一下子变暗了,我向后仰倒了下去。
岛田战车队的一个士兵被敌机的机枪扫到,他左大腿根部受到贯穿枪伤,皮肤也严重受损,骨头复杂性骨折,大量的肉片飞溅,大血管破裂,大出血,有急性失血死亡的危险。
我迅速地拿起了止血钳钳,对准夹断了的血管进行止血。士兵们各自收集了随身携带的消毒纱布、三角布包,竭尽全力地进行了处理。似乎保住了士兵的一条命呢,那时我的双臂通红,浑身是血。
很多人可能非常想看日军拿空气针打死战友的场面,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日军的军医和鬼子兵还是在努力拯救袍泽的性命的。
上图.昭和12年(1937年)时鬼子佩戴的红十字章
战争前期的日本军医素质非常高,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大学生。要当军医,就必须毕业于大学医学部或医学专门学校并取得执照。
但中后期就不行了,因为军医数量不够,日军搞了个“短期现役军医”制度,不同于以前那种先下联队,再分配成中尉,继而派遣深造再分配的做法,短期制度直接从医学院毕业生中招人,培训2个月,也只需服役2年,非常的受欢迎。
再往后,日军将只要有行医经历或者医师执照的人全都用“召集令”往部队里面拉,不答应召集怎么办?部队会再给你发个征召士兵的“惩罚召集令”,意思是你不军医就当士兵上前线吧!
当时的“国民全兵”风潮谁也无法抗拒,结果,除了女医生、高龄医生和身体有问题的医生以外,大家都不得不成为军医。有的女人还被拉去做了“従軍看護婦”,冲绳战役期间,还有不少少女变成了随军护士。
这种制度确实弥补了日军的军医数量,但也让不少厌战、反战人士迫不得已的上了战场,他们往往成了战争受害方的同情者。
上图.一个叫照屋喜代的冲绳县人回忆的日军野战医院情景。她被驻糸满市的日军拉去当护士,负责照顾腿部生蛆的士兵,帮助医生在无麻药的情况下截肢,还要捆绑住因疼痛而发狂的伤病。
可以说,医疗水平上日军并不差,有机会救他们一定会不遗余力的救,除非是走到绝境。
比如镇守父岛的立花芳夫,它就命令过军医去割取过美国俘虏身上的肉。
太平洋战场上日军最常见的其实不是战伤,而是疾病和饥饿,这也使得许多以外科为主的医生手足无措。疟疾、登革热、霍乱等传染病非常猖獗,日军准备的奎宁和霍乱疫苗根本供应不上。
原军医《所罗门军医战记》的作者平尾正治留下过一段文字,称“因为食物不足导致营养失调,全身抵抗力下降的话,被蚊虫叮咬后的划伤或小擦伤、刺伤就会开始腐烂。”这种病被称为热带性小腿溃疡。
因为是行军中所患的疾病,因此日军并不会抛弃走不动的伤员,而是背着他们继续行军,许多人最后严重到肌肉和骨头都被烂出来,于是其他人便只好用治烫伤的鱼肝油氧化锌和绷带为他们疗伤,这样居然还活下了不少人。
如瓜岛那样的岛屿血战就是另一回事儿了,日军基本没有什么药物,岛屿范围也就那么大,所以伤员很难被拯救,甚至部队都“不鼓励返回治疗”。当然,“不鼓励”的多半指的是重伤员,他们通常会被发给一颗手榴弹。可笑的是,有的人最后连敲手榴弹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躺在地上乱骂。
即便能拖到“绷带所”和“野战医院”,等待伤病的也不一定是什么好日子,因为没有药,没有任何治疗手段,军医们自己都濒临崩溃。如果患者还有一身热带病的话,那么他还有可能被扔到专门的隔离区等死。
在瓜岛被俘虏的日军士兵后来对美军声称,他们的野战医院就是地狱。
受伤的日军官兵表示:“没有合适的治疗设施,雨经常渗入绷带,因为疟疾、脚气、肠炎等疫病流行,伤兵的死亡率应该超过80%。瓜岛前方转来的伤兵数量很少,大多数伤兵都认为还是死了比较妥当”。
二战结束后,日本的期刊《日本的军阵医学》在1946年3月号上评价了自己的失利,对医疗体制进行了抨击:
“伴随着军事作战压力的日军医疗崩溃,是日本军败退西南太平洋上联合军飞行石作战的一个原因”,也就是“医疗决定战争的胜负”。
“在加达卢卡纳尔有4万2000名日军,其中一半以上是因生病或饥饿而死亡,80%以上的伤员是由于不适当的治疗、医疗材料不足、缺乏运输意识和能力而死亡的。”
“科科达小道作战中,很多人在登山期间因饥饿和脚气而死,因为医疗保障的缺失,完成了这个困难的行军的人不足一只手。部队全体幸存者不足50人。大部分的人都是脚气病和饥饿,多少死于疟疾,在战斗中倒下的人比较少。”
正是在这种残酷的绝望的环境中,日本的医疗体系崩溃了,拯救无望,还拖累部队的重伤员们被抛弃,轻伤且还能赶得上部队的则自生自灭。类似的情况从巴布亚新几内亚到英帕尔的战场上比比皆是,日军只有抛弃无法行动的战友,才能博取一丝生机。
无论说是人性自私也好,还是为了战略大局也好,战争的残酷性确实在这帮日本鬼子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日本军医和卫生员们给伤员打空气针也并非是件值得抨击到底的行为,鬼子已经穷途末路,他们当真是连困兽之斗的能耐都没有了,倒不如图个痛快。
这时候,人们肯塞给伤员一颗手榴弹已经很不错了,这种东方式的成仁思想美国人永远不会懂。
我们只需要明白,鬼子也是人,他们固然有禽兽的一面,却总是不免会落入人的穷途。没必要过度渲染日本人是多么喜欢残害战友,在条件保障做的好的时候,中国士兵可没有日本兵那样的待遇。
鬼子之后遭遇的一切,纯粹是法西斯末路的报应!
日本战国都有哪些主要的家族?
对于日本战国的这段历史,我也是通过《幕府将军全面战争》这个游戏了解到的,出名的家族有以下几个:
1.织田家族:这个家族最出名的应该算是织田信长吧,在战国时期,他控制了日本的政治文化核心地带,使织田家成为了日本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家族,后来织田信长被部将明智光秀的背叛,死在了本能寺,使得织田家族一蹶不振。
2.武田家族:武田家的代表人物是武田信玄,他是日本战国时代的名将,具有非常卓越的军事才能,可以与上衫谦信媲美。
3.德川家族:德川家族的代表人物是德川家康,日本战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江户幕府的第一代将军。
4.今川家族:代表人物金川义元,日本战国时期大名,经过多年征战,成为一位强势大名,后在桶狭间被织田信长奇袭而死。
5.北条家族:北条早云攻入小田原城,借此地为立足之地,并开始进行扩张。
6.毛利家族:代表人物毛利元就,日本战国时代著名的大名,他非常善于使用离间计,被称为日本战国时代第一智将。
7.上衫家族:代表人物上衫谦信,为上衫家家督及关东管领。
8.丰臣家族:代表人物丰臣秀吉,步兵出身,后追随织田信长而崛起,他在幕府瓦解后再次统一了日本,并且发动了对朝鲜的战争,后被大明与朝鲜的联军打败。
9.朝仓家族:代表人物朝仓孝景,应仁、文明之乱爆发后,他加入西军取代了斯波氏控制了越前,成为了战国大名。
大致比较出名的家族就这些,还有很多比较小的家族就不在这里进行赘述了,欢迎大家进行补充讨论。
世纪天成是哪个国家的公司?
世纪天成是中国一家网络游戏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游戏的开发、运营和发行。从公司的发展情况来看,世纪天成在游戏行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旗下的《洛奇》游戏在韩国和中国取得了相当高的收入和用户口碑;《洛奇英雄传》在欧美市场也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此外,世纪天成还代理了多个海外游戏的发行,其中包括《刀塔2》和《CS:GO》等。
世纪天成的发展也得到了资本的支持,公司于2016年在新三板上市,市值一度超过100亿元。然而,随着新三板市场整体下跌,世纪天成市值也缩水至25亿元左右,目前公司市值约为35亿元。
综合来看,世纪天成是一家在游戏行业具有影响力的公司,其凭借优秀的游戏产品和强大的运营能力,赢得了广大玩家的信任和支持。同时,公司也面临着游戏行业激烈竞争和政策监管等挑战,未来发展情况还需观察和评估。
苏联出动150万大军击败日本70万关东军?
人好凑,装备和经验,短时间内是凑不来的!苏联和日本,在二战中虽然一直处于两个阵营,可双方一直没有宣战。那么是什么时候开始宣战的呢?时间到了1945年8月8日晚上,苏联才正式对日本宣战。
好家伙,7天以后,也就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就宣布无条件投降了。这是什么情况?苏联是来捡漏的吗?当时苏联出动了150万大军,直奔中国的东北。而东北当时还有70万日本关东军,号称百万之众。真要动起手来,日军也不是好惹的。其实早在1945年春天,德军快不行的时候,斯大林就在雅尔塔会议上承诺过,对德战争结束后的两到三个月内,苏军便会对日本宣战。那么这次他们是动真格的吗?苏军的战斗力如何呢?一、苏联的这150万大军,我们也能凑齐?二战期间,日本一边侵华,一边想要占领外蒙和西伯利亚的地盘。不过日本多次进攻苏联的地盘,都被顺利击退了。不过苏联当时陷入了对德作战的麻烦中,为了防止两线作战,只好和日本签订了中立条约,承诺不会对日本宣战。这么一来,日本就可以肆无忌惮地侵华了。此外日本也有了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底气,只要没有同时对付美苏两大国,那日本还是有机会的。可日本的盟友德国,在1945年5月8日,宣布投降了。这对日本来说,绝对是晴空霹雳,因为苏联没有了德军的掣肘,势必会将目标对准日本。这下完犊子了!果不其然,在西方没了压力以后,苏联将大军都集结到了远东地区。在亚洲占便宜的时候终于到了。那么苏联动用了哪些部队呢?苏联统帅部,将后贝加尔方面军、远东方面军、滨海集群、太平洋舰队、红旗阿穆尔区舰队、国土防空军等,共计60个师左右的兵力,全部集结到了关东军周围。150多万大军,乌压压一大片,这气势的确吓人得很。此外,这些部队,全都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T34坦克,坦克和自行火炮,达到了5000辆,各类大炮达到了3万多门,战斗机也有5000多架,可谓是装备精良。说实话,当时苏军出动的,的确是最为精锐的部队。至少从装备上来说,是当时我们无法企及的。我们可以凑齐150多万大军,这问题不大,可想要凑齐这么多装备,实在是难上加难。而且,这些最先进的装备,都需要一定的实操经验。苏军在苏德战场上积累了不少经验,这也是我们所欠缺的。因此我们很难在当时凑齐150多万这种装备精良的精锐部队。二、日本可谓是四面楚歌了。日本当时的处境,相当不好。首先,日本的盟友德国、意大利等国,都已经没戏可唱了。世界上只剩下日本一个国家在那儿唱独角戏了。其次,日本在中国泥足深陷了8年之久,早就把自身的各类资源给消耗干净了。这个时候的日本,甚至已经无法继续补充兵员了。再者,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也是节节败退。吕宋岛之战中,日本海军损失殆尽。硫磺岛海战中,日军守岛将士全军覆没,美国自此将日本本土纳入了轰炸范围之内。此外,接下来的冲绳战役中,日本最后一艘超级舰大和号,被美军的500架飞机打成了筛子,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自此退出历史舞台,冲绳岛上9万多名守军全军覆没。而且,由于美国的经济封锁,日本的经济已经快要垮了。比如说钢产量,到了1945年时,已经下降到了年产量50万吨的局面。这点钢,说实话,造几个钢铁侠就用完了。石油运输基本被美国切断,那点自己炼制的油,压根不顶事儿。当时美英等国,打算出动1万架飞机、200万军队、1千艘军舰,强行登陆日本本土。即使日本当局,打算采取以战议和的方式,来结束战争,可似乎已经不具备条件了。因此,日本当局甚至打算拉拢苏联,打算和苏联成为同盟关系,一起对抗美苏。这事儿苏联一直没有答应,因为在雅尔塔会议上,苏联已经承诺对日宣战了,只是时间没有确定而已。苏联是在考虑,等到西边的局面稳住了,再对日宣战。所以说,日本当局的幻想,真心只能是幻想而已。当时日本国内不断遭到轰炸,裕仁天皇也有投降的想法了,日本内部分成了主战和主降两大派系,早就乱成了一团。这个时候你觉得日本那70万关东军,还有什么战斗的想法吗?即使他们得到的命令是坚持到底,这些人也没有高昂的斗志了。三、70万关东军,被苏军全歼。关东军的局面显然不容乐观,当时关东军的主要战斗机,都被抽调到了日本本土和太平洋战场上,他们只剩下了不到400架飞机,所以他们在空中压根就没有和苏军抗衡的力量。而且,关东军储存了大量粮食,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也陆续被调拨走了。当时连关东军本部的人,都吃不饱饭。此外,关东军的装备虽然齐全,可弹药和燃料不足,这是一件要命的事情。日本当局已经没有能力继续支援关东军了。而且苏联的太平洋舰队,一直在日本海骚扰日军的补给线,因此关东军基本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了。所以说,双方开打以后,日本非常凄凉。苏军采取的是德军闪电战的方式,先出动战机轰炸一遍,随后立马派出大量装甲部队,一路向前推进。说实话,失去士气的关东军,压根就无法阻挡如此强大的装甲部队。仅仅6天时间,苏军已经突破了满洲筑垒防线,关东军基本失去了有效的抵抗,被歼灭也只是时间问题了。总结:我们当时的确无法组织这么一支强有力的军队。论人数,我们谁也不怕,组织一支150万人的军队,那根本就不是事儿。但是无论是装备还是经验,我们当时都和苏军有很大差距,完全撑不住场面。关东军相对苏军,的确差得很,可跟咱们比起来,那还是城里人。他们手里的装备,还是比我们先进。他们的训练方式以及实战经验,也比我们丰富。这是必须要承认的。苏军瓦解70万关东军,使得亚洲战场的未来,不再是美国一家说了算,这才是事情的关键。而且实话实说,关东军留下的那些装备,落在谁手里,谁就掌握了我们的未来。当你做自媒体感觉特别疲惫的时候?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成都花花姐。
做自媒体经常会感觉特别疲惫,特别是初期,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要学,在这个时候还要不断跟新作品。总感觉身体被掏空、但是成年人世界里就没有容易2字。
我是2020年2月1号开始做头条自媒体,也只做这一个平台。
第一阶段:从零开始,剪切、拍摄、标题、内容、统统一点点都不懂,第一个视频还是竖屏拍摄,拍完后发出来我就没有搞懂、我的怎么和人家的不一样,而且非常模糊还好头条上交了几个自媒体朋友,不懂的可以像他们学习,他们也很愿意帮忙。
第二阶段;才开始进入这个职业,一天除了睡觉那几个小时外,其余时间都是拿着手机的,睡觉都放旁边,半也会点开看几次、流量量怎么样了,推荐量怎么样了。真的是瞌睡都没有睡醒。
第三阶段:到处看题材、找创作灵感、上西瓜大学看视频、找自己定位、各种忙
第四阶段;习惯和接受了这种模式、当粉丝不断增加、收益从1块到几十,就比较欣慰了。
第五阶段;把做自媒体变成爱好,就会做得相对好一点了。
当我每次想放弃、特别疲惫时,我就在西瓜视频里喝点其它自媒体的鸡汤、看一下他们的发展情况和收益、再刷刷抖音、看看粉丝给我的留言,看一下粉丝数,就又开始新的视频创作了,这个就是我坚持下来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一起加油吧。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很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