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空战操作,能否实现与F22同等的超机动性?
什么是“超机动性”,“超机动性”在作战中有什么作用,影响“超机动性”的因素超机动性,顾名思义就是指超越平凡的“机动性”,说具体点就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快速改变飞行姿态的能力。在作战中,超机动性可以增加近距空战获胜概率。因为,两架战斗机在进行近距离格斗(狗斗)时,机动性越强的飞机也就显得越灵活,在空中作战中就越容易占据有利地位,比对手拥有更多的攻击机会。影响“超机动性”的因素主要有三点:气动布局、发动机、飞行操纵系统
气动布局与飞机的动态特性及所受到的空气动力密切相关,关系到飞机的飞行特征及性能,对飞机的机动性能影响很大。
发动机为飞机飞行提供能量动力,是飞机上天并能够做出机动动作的基础。
飞行操纵系统,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用来传递操纵信号,控制飞机改变飞机状态、轨迹的重要系统。超机动性动作的难度都不小,要是飞行操纵系统不行,飞行员无法有效掌控飞机,机毁人亡将是大概率事件
歼-20不用换装WS-15发动机,也具有不输于F-22的超机动性1.歼-20的鸭式气动布局对飞机机动性的增幅大于F-22的常规气动布局
采用鸭式布局的飞机在正常飞行状态下并没有多少优越性,但是当飞机需做大强度的机动如上仰、小半径盘旋等动作时,鸭式布局的飞机的前翼和主翼上都会产生强大的涡流,两股涡流之间的相互偶合和增强,产生比常规布局更强的升力。因此在同等条件下鸭式布局的飞机比常规布局的飞机具有更好的机动性。
2.歼-20目前配备的涡扇-10G发动机性能与F-22装备的F119-PW-100涡扇发动机相比相差不大
涡扇-10G(WS-10G)发动机最大加力推力达155千牛,采用先进的数字控制系统和矢量喷管技术,推重比8~9。
F119-PW-100涡扇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104千牛,加力推力156千牛,推重比超过10,并采用了矢量喷管技术。
涡扇-10G在推力方面与F119-PW-100已经是相差无几,只是在推重比上稍逊一筹。
3.歼-20与F-22装备的飞行操纵系统,单就有效控制飞机而言没有显著差距
歼-20采用的是光传操纵系统;而F-22采用的则是电传操纵系统。光传操纵系统是在电传操纵系统上发展起来的;以光代替电作为传输载体,以光导纤维作为物理传输媒质,在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远距离终端之间传递指令和反馈信息的飞行控制系统;解决了电传操纵系统易受电磁干扰的致命弱点,是未来飞行操纵系统的发展趋势。
不过,单就有效控制飞机飞行和做机动动作而言,两者并没有显著差距。
总的来看,歼-20气动布局占优一些;而F-22发动机略胜一筹;飞行操纵系统控制飞机的能力 差异不是非常显著。所以,歼-20在不换装WS-15的情况下,其机动性能与F-22机动性能大体相当。
换装WS-15,歼-20机动性将超过F-22WS-15发动机,是为我国第五代重型/中型战斗机而研制的小涵道比推力矢量涡扇发动机;最大推力可达到171.47 千牛~181.37 千牛,推重比能达到 9.7~10.87;是世界上除F-35装备的F-135发动机(F-135最大推力为191.3千牛)以外供战斗机使用的推力最大的发动机。性能压过F-22使用的F119-PW-100涡扇发动机。
歼-20若是换装WS-15发动机,在动力方面会反超F-22;再配上本就在机动性方面占优的鸭式气动布局。歼-20的机动性能将会超过F-22,近距离格斗(狗斗)时的胜算也将更大。
总的来说,WS-15发动机将会给歼-20的机动性能带来质的提升。同时我国在这一领域将不再受制于人。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现代空战3d平民买啥飞机?
回答:1、在1-10级的时候,推荐的飞机有J-10,幻影2000这两架,如果有钱也可以买F16
2、在11-25级的时候,推荐的飞机有F14,F35闪电这两架,如果有钱也可以买F22
3、在26级之后,推荐的飞机有F22、SU47闹翻天这两架,如果躲避技术厉害推荐YF23小王。
4、如果打竞技场推荐大家选择J-31,御天敌,F22或者飞火,T50,J-31这两种阵容。
空空导弹的点火就几秒钟?
哨兵小虎第820条回答。
恰巧你问了,恰巧我知道,我是哨兵小虎,为你解答。
空空导弹主要有两种制导样式,分别是红外制导导弹和雷达制导导弹。一、红外制导导弹。红外制导导弹是利用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通过导弹的红外导引头探测目标红外特性,进行寻的制导。
(目标飞机的红外特性↑↑↑)
红外制导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红外成像制导,通常用于对地攻击,适用于固定目标;一种是点源(非成像)制导,通常用于近距格斗、直升机攻击坦克等近距攻击行动。
在近距攻击中,飞行员首先操纵光学雷达对目标进行锁定,之后将锁定的目标红外特性通过火控系统传给导弹导引头(主要是将红外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进行放大),之后导弹离机。
导弹的发动机点火工作,红外导引头捕控目标并自动寻的(导弹上的计算机不断测量导弹和目标的相对位置,并形成控制信号,操纵舵面偏转,控制导弹飞向目标)。
(红外空空导弹发射↑↑↑)
二、雷达制导导弹。雷达制导导弹有4种样式,分别是驾束制导、指令制导、半主动雷达制导和主动雷达制导。
其中,驾束制导和指令制导上世纪60年代就淘汰了,目前的空空导弹主要是半主动制导和主动制导。
二者的区别是:
①半主动只有雷达接受机天线,没有发射机,而主动雷达,不仅有接受机也有发射机。
②而半主动雷达弹之所以叫“半主动”,就是因为其需要载机(战斗机)时刻保持目标照射,而主动雷达在导弹雷达发射机(雷达导引头)锁定目标后(俗称开眼),就可以自主寻的了(不需要载机照射)。
那么这两种导弹的制导过程是如何呢?
1.半主动雷达。
当载机雷达锁定目标后,导弹头部接收机接收目标回波信号,而尾部接收火控系统传来的机载雷达样本,再经导弹上的计算机(信号/数据处理器)计算,得出制导信息,然后不断修正飞行姿态,直至符合引信爆炸条件。当然这需要载机雷达始终保持边扫描边跟踪(TWS)模式。
2.主动雷达。
主动雷达由于具备发射机,所以其具备(发射→接收)回路。其前部接受机在收到目标回波后,仍要由机载雷达提供目标的大致信息进行飞行,只待弹上雷达开眼(锁定目标),载机即可脱离,从而由导弹主动寻的。
所以,对于导弹来说,只要目标的回波信号和雷达发射(载机和导弹雷达)的样本信号有差值,导弹就会不断修正航姿,飞向目标,只致弹目遭遇!我是哨兵小虎,一名退役老兵,谢谢你的阅读和支持!介绍几部现代空战类电影?
绝密飞行,不能完全算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空战电影,因为它是一部科幻电影
如果科幻的也算,那么“独立日”里F18战斗机大战外星人,也应该能算吧,呵呵
我来说十部吧:
壮志凌云——汤姆克鲁斯驾驶的F14战斗机,迷倒了万千影迷
冲天飞豹——国产战斗机飞豹的研制和试飞电影,国产里的难得的佳片
空中决战——法国幻影2000战斗机的完美展现,空战场景极佳
捍卫入侵者—— 美国的A-6攻击机在越战中的暴力表现
惊瀑九重天—— 美国的F16VF14战斗机,核弹危机,空中猎杀
空中阻击——美国的F117战斗机的空战大片,追击和格斗场面使得影片给观众更具视觉冲击
飞向太阳 ——F16VS幻影2000,主人公的战斗机被击落两次!
红色围巾——韩国空战电影,F15战斗机的绝佳表现
返回基地——韩国空战电影,rain出演,F15VS米格29,视觉效果很震撼
歼十出击——国产歼十战斗机的最新电影,也算的上是国产空战电影的最佳展现
现代战斗机飞到2万米高空是否还具有实战意义?
飞到2万米高空进行高空高速飞行,对于现在的先进战斗机而言已经不具备技术优势了。
二战之后战斗机由传统的活塞式动力进入到喷气式动力时代,在过去的六十多年喷气式战斗机按技术性能差异可以划分成四个代级(苏/俄式划分成五代):
第一代机:初期的喷气式战斗机,主要是进行动力系统升级,典型产品就是米格15/17,F80/84等,速度依然是亚音速的,空战武器基本上以机枪和机炮为主,少数后期改进过程中会配置空空导弹,而且也是近距红外空空导弹。这一时期的战斗机基本上升限在12000左右,算是飞的比活塞式战斗机要高,速度也相对较快。
地面防空火力当时还是以高射炮为主,地空导弹还未研制出来和大量装备部队。
第二代机:两倍音速的高空高速超音速战斗机,典型产品如米格21、F4等。
这一时期之所以要追求高空高速(两万米以上升限、2倍以上超音速)就是面对配置防空雷达和地空导弹的防空火力时,可以依靠高空高速进行突防,打完就跑以提高战场生存能力。
第三代机:超机动+超音速+电传操作系统战斗机,比如F15/16,苏27.
随着地面防空雷达探测性能和探测距离的提升,以及地面防空导弹的射程和速度的提高,二代机那样高空高速突防已经没有意义了。高空高速飞行,很容易就被敌方雷达远程探测,及早就可以发射远程防空导弹,比如S300,200km距离就可以发射了。所以面对这种作战环境,战斗机开始转向了依靠电传操作系统追求超机动飞行能力,速度只需要1.8倍音速就差不多了,升限基本上15000-18000m足够了。
第四代机:超音速巡航+隐身+信息化+网络化能力战斗机,比如F22/35。
要想突破现在的防空雷达监控+防卫网络,就需要战斗机提升自己的雷达隐身能力和信息网络化作战水平,依靠超音速巡航能力,凭借己方预警机或者卫星的情报支持,朝向目标采取无线电静默下的超音速巡航突击飞行,进入到武器射程之后发射,然后全身而退。在此过程中如果遇到敌方战机拦截,则提前发射中距空空导弹或者远距空空导弹将其击落。
所以,从现代航空技术和地面防空技术两者之间一矛一盾的进化演变过程中就可以发现,不是现在的航空技术做不到高空高速,而是比起高空高速,现代战斗机更关注隐身性能。
ok,问题就回答到这里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