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龙腾,你的老家有哪些有趣的习俗?
广东茂名吾家乡,
年例习俗誉岭南。
我来自广东茂名,家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南中国的一颗璀璨明珠。
炎黄子孙认识茂名,应该是因: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而引起兴趣的吧!
荔枝,岭南佳果,盛唐贡品,驰名中外。
各位看官,不过今日我想表表家乡的响誉神州的驰名习俗:
《茂名年例》
茂名年例,以岭南祭祀文化为核心,在粤西茂名市及附近湛江吴川市丶廉江市等地盛行。以冼夫人文化为主体,以宗教文化为维系,受高凉文化丶潘茂名文化,诸神信仰,祖宗崇拜的影响。
茂名年例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年例大过年。
年例习俗,是粤西人民最为隆重的节日庆典。
春节过后,从正月初二起,便开始了热闹非凡的年例盛典。以茂名地区各条自然村为单位,每条自然村的年例日期尽不相同,从年初二起,一直排期至二月底。(有个别的村落可排期贯穿全年的)
年例当日,亲朋戚友,四邻八乡都兴高采烈地蜂涌而至,开启狂欢模式。
主欢客喜,彩旗招展,锣鼓喧天,龙腾狮舞,盛世升平。
敬神,摆宗,打醮,祭祀,挂花灯,游神,放鞭炮,舞狮,舞龙,舞春牛,八音,做大戏,木偶戏(又称鬼仔戏),现代大型歌舞,真是热闹非凡,人声鼎沸。
当然,重中之重的高潮,主角便是《食年例》咯。
每家每户,都大摆筵席,款待来客。
一般家庭都会有十围丶八围,
土豪的则有几十围,甚至超过百围的。
我老家有一富豪甚至有一年竟然摆了整整五百围的流水席。名动江南,一度成为佳话。
茂名年例菜谱略鉴:
茂名籺丶年例鸡:三丝炒米粉丶
香芋扣肉丶荔枝脆皮烧鹅丶深薯萝卜糕丶化州香油鸡丶信宜蕉芋粉、镇隆五栏子鸡、岭山大杂烩、电城鱼炸丶干煎墨鱼饼丶鲍汁扣海参丶白灼水东芥菜丶清蒸石斑鱼丶蒜蓉蒸大虾……
山珍海味,琼浆玉液,应有尽有,真正的豪宴。
欢迎你到茂名来,
来到茂名食年例。
三国演义中如若庞统不那么早死?
首先明确几点,第一,庞统善奇谋,曾自我评价“论帝王之密策,揽倚扶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第二,庞统在蜀汉的地位以及对刘备的影响力与诸葛亮、法正相比尚有一段距离。第三,庞统的才干不输他人,尤其在战术之类的谋略上。第四,庞统的性格,怎么说呢,恃才傲物吧,很有点关老爷蔑视天下英雄的样子。而且心眼比较小,喜欢争长短。
那么,庞统不早死的话,就要估算他在以后的作用了。我想到了以下几点,第一,刘备因关张之死对东吴发兵的可能性有所降低,但估计刘备一样会发兵,毕竟那时法正不在了。就算刘备发兵了,那有了庞统,卧龙凤雏二人必有一人待在刘备身边。有了这样的一个谋士,说不定刘备不会大败,一战让蜀汉二十年缓不过劲来。不过要说灭了东吴就没什么可能性了,真当孙权和曹丕是傻子啊,三足鼎立一旦变成两足,曹魏的压力就不是一丁点的大了。
第二,朝政权力。庞统可能成为刘备托孤大臣之一辅助刘禅,但其权利地位不可能比得过诸葛亮。因为,论功绩,诸葛亮比庞统高,论治国才能,庞统就更比不上了。
第三,北伐成败。有了庞统,北伐和司马懿干架还真有可能赢。庞统有奇谋,卧龙凤雏两者合一还怕干不过司马仲达吗?就算司马懿再能守,蜀汉也不怕耗。
第四,诸葛亮可能会活得更久,毕竟有人帮他分担一些事务了。
但曹魏占据北方中原大地,只要有十来年的时间休养生息,人口增长,经济恢复。其实力会远超东吴和蜀汉二者国力之和。而这样的实力差不是靠什么谋略能够改变的。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无妄。
综上,如果庞统不早死,可能会让蜀汉有一段很好的发展机会,国力损失较少,有机会与曹魏较量。但这一切要看蜀汉在这段时间发展的怎样与曹魏内部有无混乱。如果发展的慢了,只要十来年,则蜀汉无望中原。简单来说,庞统不死,蜀汉有机会逐鹿中原(虽然还是很难),即使不成,也能延长蜀汉生存时间。
你身边有哪些幽默的小故事?
我在少年时期,在上学之余,星期天,大雨大雪上不成学的闲余时间,常跑到生产队牛屋草窝内听成年人讲故事。其中涉及豫南浪荡才子厐振坤刁钻捁笑段子特感兴奋,且记忆犹新,现凭记忆分享两段:
—,相石磙
说的是时年皇上开科,厐振坤等一行举子进京赶考。都是穷秀才出身,沿途身无盘缠,手无分文,不说晚上住店,就连一日三歺都是困难。可厐振坤深谙当时社会落后,人们对进京举子的聪明才智精通万物,还是比较迷信。一天中午时近午歺,厐振坤一行奔波一晌,又渴又饿,饥肠辘辘,正为填饱子发愁。可到村头见一打谷场上,几个给财主家种地模样的中年男子正在翻晒陈粮。厐振坤顿时眼前一亮,两手一拍,对同伙说:有了!您几个跟着我,我咋行您咋行就行!还没等同伙完全明白过来!厐振坤就径直向辗场的石磙走去,并神秘兮兮的围着石磙转来转去,还不时对同伙窃窃私语。在场的财主晒粮人,对厐振坤一伙的神秘举动,既感诧异又不敢问,就急忙跑回告诉了财主。财主一听大喜,急忙分吩咐按贵客标准置办酒席,并更衣整冠亲自前往打谷场上迎接。席间推杯换盞,敬茶敬酒,恭维言欢,气氛甚是亲切活跃。酒足饭饱待厐振坤一行辞行时,财主为探究石磙的“贵”处,又备送些钱亲自送行。走了一程又一程,厐振坤等举子还不开口,还对财主抱拳辞谢越走越快,财主才不得已而问:几位贵人如此慎重抬赏我家晒谷场上的石磙,请指教鄙人家的石滚究竞有啥“主贵”之处?厐振坤才俯首贴耳回敬说:从中间锯开能凿两个《舂谷凹》。顿时财主摇头,同伙大笑。
二,卖跳蚤药
庞振坤一行举子徒步进京赶考,辛累出汗在所难免。尤其天热赶路,汗浸身粘,弄得个个不断从身上搓灰,搓下的“灰扑皱”厐振坤不叫同伙扔掉,反用纸分小份包好。同行举子知道厐振坤鬼点子多,所以只管照办都不过问。一天走到一个村子,他吩咐同伙在人多处高声叫喊“卖跳蚤药”。当时农村各家各户居住简陋,臭虱、跳蚤到处都是,若被其咬骚痒难忍。村中老汉老太一听有灭害虫的药,都偎了上来。厐振坤涛涛不绝,一个劲的讲解臭虱、跳蚤的危害,并煽情形象的反复讲:劳动累一天,晚睡难入眠。被咬肉挠烂,人人心里烦。仿佛说到了在场人的心坎里,除点头拍手外都主动伸手讨要,给我一包;给我一包!在热闹的讨要中,有头脑冷静的要求介绍下药的使用方法。厐振坤的同伙因知道所谓的跳蚤药是从身上搓下的“灰扑皱”,都感到亏心尴尬面面相觑。唯有庞振坤冷静振作,在收完卖药钱后,大声对在场的人说:大家静一静,听我介绍此药如何使用,场内顿时静了下来。厐振坤接着讲结:此药使用分三个步骤,一是先把跳蚤逮着;二是薅根头发把跳蚤拴着;三是把跳蚤嘴掰开,把药抠点填进去。在场的人听到这里顿时象炸了锅一样,纷纷报怨议论:尤其恁麻烦,啥胜俺
捉到就把它挤死!
用一句诗来推广家乡的旅游?
我的家乡大广安:今日广安大不同,各景各点醉其中。小平故里人山海,华蓥游击双枪太。八大佛地有宝鼎,九六考古安丙墓。寻找邓小平足迹,得走进多彩广安。有名山名鼎名人,天安地安此广安。魅力才是硬道理,旅游广安欢迎您。
你觉得谁最名不副实?
“武庙”,本是与祭祀文宣王孔子的“文庙”相对应,专为祭祀“武圣”姜太公。自唐高宗起,又供奉了: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绩、张良、司马穰苴、孙武、吴起、乐毅十位亚圣,作为陪祀也进入了“武庙”,俗称“武庙十哲”,但其中一位本已进了武庙,但却又被请了出来。
白起,战国时期的军事家、秦国名将。
白起是继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位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他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白起一生善于用兵,自秦昭王时期征战六国,为秦国的最终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曾在伊阕之战大破了魏韩联军,攻陷过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又重创赵国主力,白起为秦国征战30年,陷城70余座,拓地千里,灭敌百万。
韩信,江苏淮阴人,西汉的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
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誉为"国士无双",被奉为"兵仙"、"战神",集"王侯将相"于一身,刘邦曾评价: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作为统帅,韩信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灭楚,直至垓下全歼楚军,韩信用兵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
诸葛亮被誉为“贤相的典范,智慧的化身”,他曾发明过木牛流马、孔明灯、诸葛连弩,其《八阵图》、《出师表》、《诫子书》更是名震千古。诸葛亮为了北伐曹魏而六出祁山,最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病逝于五丈原,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李靖,字药师,雍州三原人,隋末唐初时期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李靖原为隋将,后效力于李唐,由于他长于谋略,善于用兵,因此为李唐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李靖一生的戎马生涯之中,在他所指挥的几场重大战役,都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并且他还根据自己一生的实战经验,著有兵书多部。
李绩原名徐世绩,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因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而改名为李绩,他是与李靖齐名的唐初名将。
李绩曾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一生出将入相,深得李唐朝廷的信任,被朝廷倚之为长城。李绩早年从李世民征战四方,曾平王世充,灭窦建德,伐刘黑闼,大破东突厥、征服高句丽,为唐王朝开疆拓土数千里,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张良,字子房,颍川城父人,汉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与萧何、韩信同为汉初三杰。
张良本是名门之后,其祖先五代相韩,他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果后,逃亡至下邳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成为刘邦的“智囊”。在楚汉战争中,张良为刘邦谋划了“聚集三王,方可与霸王一战”的计策,最终助刘邦击败了强绝一时的西楚霸王项羽,因此,刘邦才会称他是“运筹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司马穰苴本名田穰苴,因为他被封为大司马,故后世也称其为司马穰苴。
田穰苴是继姜子牙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位承上启下的著名军事家,他曾率齐军击退晋、燕国的联手入侵,由于年代久远,有关他的战绩流传不多,但他的军事思想却影响巨大,并著有一部兵书《司马法》。唐朝开元十九年,唐玄宗为了祭祀历代名将而设置武庙,司马穰苴名列其中。
孙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人,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被后世尊称为“兵圣”。
孙武本是齐国人,后来到了吴国,经吴国重臣伍员的举荐,更因其所著的兵法十三篇而受到吴王阖闾的重用,与伍子胥率吴军征讨强大的楚国,孙武五战五捷,只用3万吴军就打败了楚国的60万大军,并攻入了楚国的国都。随后孙武又北败齐、晋,南服百越,因此,他被后人尊称为孙子、孙武子。
吴起,战国初期的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的代表人物。
吴起出生于富足人家,年轻时期因为在外求官而耗尽了全部家产,他在遭到乡邻的嘲笑之时,一怒之下就杀掉了三十多个讥笑他的乡邻。吴起一生历侍过鲁、魏、楚三国,仕鲁时曾击退了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大破秦军,尽得秦国的河西之地。由此可见,吴起在军事上有极高的成就,所以,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而他所著的《吴子》兵法,也在中国古代军事名著中占有极高的地位。
乐毅,字永霸,中山灵寿人,魏国名将乐羊的后裔,官拜燕过上将军,受封昌国君。
乐毅是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他曾辅佐燕昭王振兴了垂危的燕国,公元前284年,当时的齐国非常强大,于是燕昭王动员了全国的兵力,派乐毅担任上将军,指挥着赵、楚、韩、魏、燕五国联军攻打齐国。乐毅在齐国作战五年,攻下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也使燕国出现了前所未有之强盛。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堪称是名帅如云、猛将如雨,能挤进“武庙”享受祭祀者,更属凤毛麟角。有一位名将本已进入了“武庙”,却又被请了出来,他就是“杀神”白起。
宋朝建国之初,宋太祖赵匡胤去祭祀“武庙”。或许是他的江山来的过于容易,也可能是他的为人过于仁慈,当他看到白起的塑像之后,便指着白起的塑像说"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为何受享于此?",随后他就命人把白起的塑像抬出了“武庙”。
“武庙十哲”变成了“武庙九哲”,虽然后来又补上了郭子仪,但除去“杀神”白起之外,历史上还有哪位名将该配享“武庙十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