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全面战争国家全开,所以人都会觉得你行?
首先不谈论别人怎么看你先。
自信这东西一定要有。
当然有自信的前提下,一定是你自己自身有这个能力。比如说你自身有某项强项,或者有某项技能,那你就应该保持自信,不要妄自菲薄。有些人明明就非常有能力,因为过分谦虚,或者内敛所以导致自身散发不了自信出来,周围的气场就会过弱,别人看起来就觉得你是个做不出什么大事来的人。如果你保持自信,昂首挺胸,眼睛发亮,一半周围的人多半会为你折服。
另外一种自信就是,自大。就是本来自身就没有什么能力,吹耍嘴皮有一手的,吹得自己上天下地的,做起事情来却什么都不成的。
这种自信就要不得了。
所以总结是,我个人认为自信也是自身的能力所表现出来的。别人的看法不是最重要的,别人觉得你行不行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自己,自己觉得自己行不行,只有突破自己才能解锁其他更好的东西。
大家加油,一起努力,让自己超越自己更上一层楼。
这点我就要像孩子学习,每天都解锁新技能
世界为啥不喜欢俄罗斯?
日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召开了年度记者会,其间来自库尔斯克地区的一个10岁的俄罗斯小男孩向他提出这样的问题:俄罗斯没有做错任何事,为什么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不喜欢俄罗斯呢?
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世界民众和俄罗斯民众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对此普京总统的回答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都非常喜欢俄罗斯。当我们和一些叔叔阿姨吵架时,他们通常是我们的同僚。事实上,所谓的吵架其实是一群成年人想厘清彼此之间以及大家所代表的人民之间的关系,但在国家和人民层面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普通公民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稳定、友好和相互尊重的。”
普京的回答是非常正确的,那就是各个国家之间、政府之间确实是有矛盾的,但是在经济交往和民众情感方面,俄罗斯人民还是普遍受到了世界人民的欢迎。
其实,这个问题对美国同样是合适的,全世界人民也不怎么喜欢美国,因为美国和俄罗斯都是很强大的国家,而世界其他国家并不喜欢如此强大的国家。因为强大的国家会对弱小的国家进行欺凌,况且今年美国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死亡30多万人,在国际形象上表现得非常差。
当然对于一个10岁儿童来说并不能理解世界政治问题。俄罗斯总统普京只是在安慰他,不用担心国家之间的事,俄罗斯民众和世界民众交往并不受影响。普京总统给予一个10岁儿童的解释是非常合理的,这是小男孩能够理解的深度。
波兰副总理最近表示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无法逃脱地缘政治博弈的宿命其实这个情况也普遍存在于伊朗。众所周知,伊朗是非常讨厌美国的,但是经过调查发现,伊朗人民只是讨厌美国的政客。伊朗人还是非常热爱学习英语的,并欢迎美国人到伊朗旅游。可见民众之间、政府之间完全是两码事。
最近,波兰副总理雅罗斯瓦夫·戈文在接受华沙媒体采访时表示,波兰的地理位置非常不利,既然和俄罗斯做邻居,就没有办法摆脱地缘竞争的宿命。他表示波兰所拥有的欧盟成员国身份以及与欧洲主流国家进行的合作,有利于波兰主权的维护,在欧盟资金的支持下,波兰可以实现经济现代化,改善民生。
另外波兰副总理强调,自己的祖国和俄罗斯之间存在先天的地理竞争宿命。因为如果要对俄罗斯的核心地域发动攻击,既不能从南部的高加索地区,也不能从东部的西伯利亚地区,更不能从北冰洋出击,自然因素阻止了这一切,而最适合向俄罗斯发动攻击的是西方。
他说历史上无论拿破仑还是希特勒都要穿过波兰和乌克兰平原向俄罗斯进军。俄罗斯当然也明白这个软肋所在,所以无论哪一代俄罗斯领导人,都试图将波兰和乌克兰以不同形式留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
从较深刻的层面来讲,波兰副总理说的已经足够了,那就是自然因素和地缘政治格局博弈,导致欧洲国家不喜欢俄罗斯。也就是说美国和俄罗斯一直在进行博弈,欧洲国家有可能会受到连累。现在美国的实力比较强,所以大多数国家都在指责俄罗斯。
美国一直在试图分化俄罗斯和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实际上现在俄罗斯和欧洲国家的关系已经缓和了很多,主要是德国现在已经基本掌控了欧洲。德国方面和俄罗斯的合作非常广泛,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本次记者会上也对此进行了赞扬,他表示德国正在给予俄罗斯很多实业投资,特别是对俄罗斯一些重工业的投资,这对俄罗斯帮助很大。
最关键的是,俄罗斯和德国还达成了“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项目合作协议。所以俄罗斯和德国的关系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欧洲和俄罗斯的交往也会不断的加深。
如今俄罗斯东部地区的一些优秀年轻人都会到欧洲就业,这种情况对俄罗斯而言并不是太好,因为这会造成俄罗斯人口流失,不过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强了欧洲和俄罗斯之间的联系。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俄罗斯还是一个广义上的欧洲国家。只要和欧洲国家搞好关系,俄罗斯就能受到欢迎。但问题是美国一直在俄罗斯周边进行挑衅,试图分化俄罗斯和欧洲的关系。
当然美国总统特朗普没有这样的能力,毕竟德国总理默克尔和俄罗斯总统普京都是非常有经验的成熟的政治家,不会轻易受到特朗普的挑衅。诚然美国前副总统拜登上台之后,势必会发起下一轮的挑衅,不过拜登的方式会变成拉拢欧洲国家,然后孤立俄罗斯。
联合舰队从相对优势打到全军覆没?
对于一支军队而言,他们不仅仅需要优秀的指挥将领,敢于冲锋陷阵的士兵,他们更加需要一个英雄,令这一支军队的拥有灵魂、拥有精神,更加有力地支撑战争走向胜利。而对于日本海军而言,这样的一个英雄人物就是带领日本海军曾经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取得胜利的山本五十六。
山本五十六,作为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其军事指挥才能是值得肯定的。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山本五十六就清醒的认识到,日本联合舰队与美国海军相比,或是与美国太平洋舰队相比,都没有取得完全胜利的可能。但在当时的背景之下,山本五十六却必须做这件不可能成功的事。
山本五十六知道与美国太平洋舰队作战,尤其是从长期来看,日本根本就没有取得胜利的可能。这时的山本五十六就充分的发挥了他的军事指挥才能,制定了偷袭珍珠港,覆灭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这招险棋。只要行动获得完全胜利,日本就有机会在太平洋战场上取得暂时的胜利,才能有和美国谈判的资本。
而事实证明,山本五十六偷袭珍珠港的计划,的确获得了成功,但是没有获得完全成功。但他派出执行这项任务的指挥官南云忠一在这件事上过于谨慎,为保证舰队不受损失,在完成第一轮对珍珠港的偷袭之后,没有命令第二波次战机起飞,错过了完全摧毁珍珠港的机会。
山本五十六的军事才能,如果遇见稍稍弱一点的国家,都会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但是山本五十六面对的对手却是军事实力强大的美国,一个强大到靠优秀的军事指挥根本无法击败的强大战争机器。换做同样是岛国的英国,若两个爆发全面战争,胜负真的很难预料。
日本联合舰队在战争开始,拥有一定的优势是肯定的,但这是日本经过多年的全国努力才完成的,但也就是比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占据一点点优势。但此时的美国,尚未全国动员,只是略微增加战备,这样的比较只能是暂时的优势,长久看来日本根本没有任何优势。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拥有六艘舰队航空母舰,而美国全军拥有7艘舰队航空母舰,在太平洋方向上也保持着六艘左右舰队航母的规模。两军之间实力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日本曾有短暂的领先,但同样是南云忠一,将整个航母舰队葬送。此后美国又开足马力,仅仅埃塞克斯级舰队航母就建造了24艘,这是日本无论如何也赶不上的。
在绝对的军事实力面前,任何优秀的指挥官都无济于事,就算山本五十六再优秀,指挥能力再强,他也不可能指挥一支帆船舰队打赢美国的航母舰队。但在如此的实力差距之下,山本五十六仍敢挑战美国。作为一名军人,服从国家命令,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就是一名优秀的军人。
而美国不仅仅有强大的军事潜力和军事能力,在战争过程中,也拥有着非常好的运气。在日军偷袭珍珠港时,原本美军的航空母舰也被当做攻击重点,可恰巧在遭受偷袭那天,所有的航空母舰都不在港内,也使得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保存下了反击的力量。中途岛海战还是运气,美军一群新手飞行员,硬生生赢过了身经百战的日本,取得了关键性胜利。
所以山本五十六,并不是指挥能力不足,而是挑错了对手。如果他的对手不是美国,那么他最终所能取得的成绩,绝对能够在历史写下浓重的一笔。但话说回来,为军国主义效命,残害他国人民,军队败北也是罪有应得。
以上为狼君个人见解,如果您有不一样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讨论。
我是狼君,喜欢狼君的观点欢迎评论、点赞,转发加关注
日本二战凭借刺刀术亚洲横行?
正所谓武功再高,也怕菜刀;功夫再好,一砖撂倒。
拼刺刀这种东西在二战本身就已经落伍于时代,在当时世界上的主流军事思想中,白刃战都是属于被摒弃的战术。所有的枪械都开始朝着短型化、自动化发展,如何保证子弹的输出,才是最为重要的。毕竟在枪炮这些远程攻击武器面前,任你的刺刀如何锋利,刀法如何高超,那都没有用武之地,也就是一梭子的事情。如果不行,那就再来一梭子。
所以,二战日本所谓的刺刀术,并不是什么神乎其技。其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战场上横行,主要是咱们落后的军事水平,给予了日军刺刀用武之地。
二战中的日军确实是非常热衷于白刃战,在那个以远程火力进行杀伤的热兵器时代,日军依然是刀不离身。其不管军事装备如何发展,都会为白刃战留有一席之地。我们可以看到,二战日军往往会在步枪上安装一把长长的刺刀,这种操作其实是不太科学的。
因为安装刺刀不但影响射击的稳定性,在行军携行时,过长的刺刀还容易刺伤和割伤战友。所以其他国家的军队,就算有刺刀,一般也是装在刀鞘里面,等到需要白刃战的时候才会装上。其装备的制式步枪三八大盖,全长达 1.28 米,乃是二战中最长的步枪。其之所以这么长,除了是考虑到射击距离和精确度以外,还有就是白刃战的使用了。三八大盖装上刺刀后,全长可以达到1.65米,超过当时大部分日军的身高。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这样的长度,能让日军在白刃战中占尽优势,是故三八大盖也被称为一支能发射子弹的长矛。
据统计,二战中日本的刺刀产量是全世界最高的,多达680万把。其不仅步枪上会装刺刀,连机枪上面都会装一把。很显然,抱着机枪去拼刺刀不太现实,着更多的是心理暗示。美国人曾开玩笑说,如果大和号战列舰能够开到陆地上来,那日本人也一定会给它装上刺刀的。
当然了,日本不仅仅是在装备上下功夫,他们对于实战技能的训练也是非常注重的。
刺刀的拼刺技术在日本被称为铳剑术,其乃是日本陆军训练的必修科目。铳剑术非常简单,但却很实用,攻击全部针对人体要害,可谓招招致命。其简洁凌厉,易学易会的特点,可以帮助日军士兵在最短的时间里,具备一定的白刃战技能,换句话讲就是基本功过硬。
在这种科学而严格的白刃战训练之下,日军的白刃战水平在当时是比较可以的,毕竟那是在热兵器时代,玩儿刺刀的军队可不多了。尤其是在中国战场上,那更是无往而不利。众所周知,二战时期中国的军队,武器装备水平普遍低下,缺乏密集且持续的远程火力支撑。
在战斗过程中,日军往往会利用掷弹筒、迫击炮等武器拔掉对面阵地的机枪火力,然后在发起冲锋,进行白刃战。当然了,日军的这种战法表面上看并不科学。因为一般来讲,日军作为占据火力优势的一方,不应该主动卷入白刃战,这等于是自动放弃了火力优势。
然而在中国战场上,日军的这种战术却屡试不爽。日军在战争中发现,相比于阵地战的互相对峙,当时的国民党军队面对白刃战更容易被击溃。首先,日军占据火力优势,所以不用太担心白刃战冲锋时受到的火力阻击。其次,日军从白刃战装备和拼刺技能而言,都要普遍优于对方。国民党军队因为在步枪长度上吃亏,加上又缺乏系统的白刃战训练,在与日军的白刃战中往往伤亡惨重。
事实上,体格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百姓吃不饱,士兵后勤也跟不上。所以士兵的身体素质普遍不如日军,甚至于很多时候都是在食不果腹的饥饿状态下去和日军拼刺刀。陆军是靠肚子打仗的,这可不是一句玩笑话。要知道这可是肉搏战啊,饿着肚子和人家打,怎么能赢?
最后一点,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纪律上的差距。白刃战是极其血腥而且残忍的,那种面对面的刺刀见红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对士兵心理的影响远超阵地上的子弹横飞。想要士兵不在残忍程度不亚于中古冷兵器战争的刺刀白刃战中开溜,纪律的要求比排队枪毙更高。所以越是远距离对抗,军队的伤亡耐受力越大,越是白刃格斗,军队的伤亡耐受力越小。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国民党的军队因为训练程度低、心理素质差,加上战场形势一边倒,那么很容易就在白刃战中崩溃。
事实上,这种情况早在百年前的鸦片战争中就出现过。清军的溃败往往都不是英军的炮火打击,而是英军的刺刀冲锋。
所以,有着士气和实力的双重优势,日军自然就赢得比较轻松。但是,到了太平洋战场上面对美军,这些优势就不复存了。美国人可没有武士道那一套,白刃战这种东西,他们从立国一来都没用多少。更为关键的是,人家美国人有装备优势啊,手中自动化武器一大堆,火力密集且持续,根本就不给你日军近身搏斗的机会。
当时日军因为在火力上出于劣势,其实是比较希望和美军进行白刃战的。毕竟这样一来,美军的火力优势就没有了。而在战争前期,美军也确实吃了不少亏,毕竟更多时候是开枪作战,近距离直接面对敌人的时候少,并不像古代人那样对白刃血腥场面习以为常。
而后来总结经验教训之后,问题就不大了。看到日军冲上来,子弹招呼即可。即便是不可避免的转入近战,美军依然可以凭借冲锋枪、手枪等武器,解决掉身边的敌人。总而言之,能用枪解决的战斗,绝对不用拳头。其实就算是肉搏,美军的劣势也不大,毕竟人家的体格摆在那里。
事实上,不仅仅是在太平洋战场,随着战火的磨炼,武器装备的更新,加上物资补给的改观,中国面对日本的白刃战劣势越来越小。比如国民党的军队拿到了国际援助,大量的自动化武器装备之后,日军根本就不敢上来打白刃战了。面对着密集的火力封锁,日军估计还没冲上阵地,就先倒了一般。而我军在大练兵之后,对于日军白刃战也不再那么头疼。
更为重要的是,日军在经历了战争的不断消耗之后,不论是新兵的身体素质,战斗意识,还是营养补给,都在不断的下滑。此消彼长之下,他们的白刃战优势也就不复存在了。
所以,总结来讲,二战日军的白刃战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战场上横行,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身手了得。而是当时的战场形势,或者说战争水平,给他们创造了进行白刃战的战场,并且让他们占尽优势。后来战争水平提升了,其优势也就不复存在了。
有什么好玩的回合制单机游戏?
推荐一个回合制战棋游戏《Wargroove/战律》
像素风的SRPG并不鲜见,作为与《星露谷物语》同出一门的游戏《战纹》,也在通过像素风格的使用与打造,尽可能的为玩家营造出一种复古、轻松和有趣的游戏环境。
足够有趣,足够挑战
作为一款SRPG,《战纹》用一个“悲惨”的故事拉开了游戏的大幕,玩家所扮演的公主与自己的导师一同在野外训练时,就接到了父王被刺杀的消息,匆忙之间登基的新女王还没来得及将刺客捉拿归案,就受到了亡灵大军的大举进犯。在这样的故事线的引导之下,玩家们逐步完成了游戏从战斗、兵种设计、生产建造以及英雄属性技能了解等多个层面的新手教学内容。
在游戏中,玩家将有机会控制包括指挥官、剑士、长矛兵、弓箭手、骑兵、马车、投石车、狗、法师等多种战斗单位,每个单位的进攻距离和伤害能力各有不同的同时,游戏中更加强调了“暴击”这个属性的重要程度,在某种程度上玩家只要合理运用暴击属性,就能做到在战场上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游戏设定当长矛兵与长矛兵相邻时就会触发暴击属性,骑兵则是在远距离冲锋攻击某个敌方单位时就会触发暴击效果,而弓箭手就更简单了只需要在原地攻击范围内的敌人,就会造成成吨的暴击伤害。所以在这里我们也能看到,开发者通过这种固定的设计,引导在玩家做出每一个决定前就需要顾全大局,分析每个兵种的占位、与敌人之间的距离、暴击触发的条件等等因素,尽可能的保证己方生存的前提下,激发各个兵种最大的攻击效能。
除了指挥官外,一般每个作战部队都由4人构成,共有十格血量,在战斗界面玩家可以看到己方部队与敌方部队的血量和战斗动画,在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我们前面所提及的暴击状态下,玩家的部队就会对敌方造成大量伤害。与此同时,在每次玩家攻击对方时,对方也会随机形成反击并造成伤害,所以玩家在每一次选择攻击时一定要考虑当前部队的状态,虽然你是主动攻击,但仍然有可能会被对方反杀。除此之外,《战纹》中还强调玩家对于地形系统的合理使用,比如当玩家的部队所处的环境为河流时,部队就会受到防御减益的效果,此时攻击或被攻击状态下都会受到更大的伤害,而如果你的部队在山地或森林中作战,那么相应的也会获得防御增益的效果,这也就是说,游戏中的地形并非只是装饰,玩家需要随时注意自己移动的目标位置的属性,以免在战斗中陷入更大的被动。
另外一个极具特色的玩法,就是在《战纹》中玩家一共可以选择使用超过12名个性与技能特色不同的指挥官,其中就包括了游戏剧情中的主要角色们。指挥官们的作用除了可以影响一些作战单位的暴击属性的触发外,最为重要的就是每个人特殊技能在战斗时的作用。比如玩家们在游戏中一开始使用的女王,她可以为身边一定范围内的己方单位回复血量,而在中后期玩家遇到的一些更厉害的指挥官,更是可以不需要进入战斗画面直接杀入敌阵对地图上的敌人造成伤害,所以合理的利用指挥官系统,往往会令玩家的战斗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同模式,更多欢乐
对于SRPG而言,兵种的互相配合是核心玩法之一,在《战纹》中,游戏开发者同时更看重一场比赛中玩家对战局的把握和策略的使用。所以玩家在《战纹》中,除了要注意兵种单位之间的配合和指挥官系统的使用之外,游戏中所重点打造的生产运营系统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剧情关卡还是在联机对战模式中,玩家在每场战斗中都可以通过占领城镇的方式来获取金币收益,并且在基地中生产不同的兵种单位,并在每个回合中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自由选择建造的种类,除此之外城镇也可以提供付费回复单位血量的功能,于是在《战纹》中敌我双方对战的焦点除了消灭对方这一任务之外,合理的夺取对方的城镇来掐灭对方的经济来源,也成为了游戏中部分关卡的任务或者取得胜利的途径之一。
所以从整个《战纹》的玩法体系来看,它既拥有传统SRPG诸多设定的传承,也在包括生产运营等其他游戏特点的融合。再加上游戏剧情设置的切入点选择了比较中规中矩的“王子复仇记”,作为一款新游戏无论从引导玩家熟悉玩法到加强代入感都做的比较到位。
除了单机模式之外,《战纹》提供了多人联机模式,最多有四名玩家玩家可以选择在同一台电脑上进行捉对厮杀,或者玩家也可以选择通过在线联网的形式进行一场自定义比赛,不过目前看来选择在网络上联机的玩家并不多,所以经常会遇到没有人开组或者没有人进入你的房间的情况。由于游戏本身在PC、PS4、Xbox One和Switch四个平台上线,同时也支持PC、Xbox One、Switch三大平台跨平台联机模式,或许在后期更多玩家在尝试过《战纹》的单机模式后这一情况就会有所改善。不过即使你不喜欢与其他人联机,游戏还提供了一个功能非常丰富的地图编辑器供你使用,以便你在通关单机模式后能够有更多的游戏内容。
《战纹》这款带着经典元素和融合气息的作品,为这些期待SRPG新作的玩家们提供了又一个娱乐的好去处,希望你喜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