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道六道轮回,为什么商朝之后神仙都不干预人间了?
这个问题提的很好,很哲学。
无论是神仙,还是上帝的观念,都来自于人类的婴儿时期,对天地宇宙来源的一种追问,这是人类好奇的天性,同时也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关键所在。因为我们需要知道,我们到底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我们未来的彼岸在哪里。这就是哲学的来源,也是我们人类终极追问。
在中国人的婴儿时期,我们首先是多神论或者说是泛神论,古人认为万物有灵,一切的动物、植物和大自然的种种现象,背后都有神灵的存在,他们在冥冥中保佑或者监视我们,我们的祖先其实也是用另外一种方式,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
随着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王权的产生的同时,出现了垄断神权的现象,夏商的统治者们,开始垄断了神和人相通的权力,他们有解释神的一切的权力。所以这个时候,我们的信仰体系就开始发生了变化,从多神论、泛神论演变成一神论,天地间至高无上的神,就是天,或者叫帝。他们对人间有绝对的权力,但他们不直接发号施令,而是通过在人间的代理人,也是天子来行使权力。在那个时期,特别是商朝时期,是一个巫风浓厚,无论什么事情都要祭祀的时代,所以历史学家称之为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商朝的统治者坚信,他们是天帝的儿子,天帝是无所不在的,会保佑他们。所以商纣王在西周的军队兵临城下的时候,还坚信自己不会死,因为天帝会保佑他。然而,商纣王没有了然后。
商朝的快速覆灭,也改变了人们对天、对神仙的看法。新建立起来的周朝统治者认识到,原来以为可以统治一切的上天和神仙们,并不是想象的那样,真正起作用的还是人。在民间,人们对天的怀疑也开始出现。
按照人们崇信的宗教理论,“天”是一切的主宰,天是全知全能全善的,他保佑人民,为人类赐福。但是,随着人类思维能力的深化,人们发现天好像也并不怎么靠谱。除了洪水、干旱等天灾之外,他在人间的儿子——那些统治者们,好像并不是那么善良。
西周末期,各种矛盾累积,周王朝与各诸侯国之间,各诸侯国与家臣之间,平民百姓与奴隶主之间,华夏民族与西方的戎、狄等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而不可调和,战争频发生灵涂炭。人们认为,上天变了,变得不再那么公正与友好。在《诗经》中,出现了大量骂天、骂人的诗歌。让我们来看看,西周人们是怎么用优美的诗歌咒骂上天的吧。
“瞻仰昊天,则我不惠,孔填不宁,降此大厉”,意思是说:我仰望苍天充满崇拜,
苍天对我却是很坏。
我们盼望天下太平,
苍天却降下大祸世不宁。
这个是怨恨,还有更大胆的,简直就是怀疑上天是否存在。
黾勉从事,不敢告劳。
无罪无辜,谗口嚣嚣。
下民之孽,匪降自天。
翻译过来就是:
“尽心竭力做公事,辛苦劳烦不敢言。
本来无错更无罪,众口喧嚣将我谗。
黎民百姓受灾难,灾难并非降自天。”
当然,西周的诗人们,除了咒骂上天,怀疑上天之外,人间的统治者也在他们痛骂之列。比如在著名的诗歌《硕鼠》中,诗人这样骂道: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意思是:
“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要偷吃我的黍。
多年一直侍奉你,你却从不顾怜我。
我发誓要离开你,去那安逸的乐土。
乐土乐土真安逸, 是我理想栖身处。”
除了怀疑上天的神权和权威,诗人已经开始萌发了反抗意识,准备离开奴隶主,去寻找心中的乐土了。
这种怨天尤人的思潮,是一种巨大的进步。第一是天的权威开始坠落,人们不再唯“天”而马首是瞻,人的价值开始日益凸显。二是人们开始逐步剥离笼罩在“天”身上的宗教神话意义,人格神意义上的天的色彩逐渐淡化,开始出现更加抽象化的具有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天。这种思潮,为西周以后的先秦诸子百家关于天人关系的突破,创造了条件。第三,人的价值开始逐渐凸显,鬼神的观念开始动摇,天赋神权的学说逐步让位于人本主义思潮,这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这种人本主义思潮的萌芽,从一滴泉水开始,经过数百年的酝酿与汇聚,最终成为浩荡的河流,推动了我国先秦时代诸子百家百花争放百家争鸣的“文化轴心时代”的到来。
概言之,三代文化思想的基本特征是从以神为本到以人为本,从尊命尊神走向人文主义的崇礼尚德,这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被扔下天庭为什么连阎王都不敢收?
在看《西游记》的时候,我们一定会被猪八戒这个人物吸引,他看起来憨厚老实,实际上内心有很多花花肠子,法力一般却喜欢吹牛,在取经的路上一遇到危险就容易打退堂鼓,总感觉在唐僧师徒当中,猪八戒就是用来搞笑的。
很多人不清楚为何猪八戒会被安排在取经队伍中,一直到看完西游记之后,才从一些细节之中明白一二,比如说猪八戒在见到阎王爷或者寿星以及福禄寿星等人时表现出一种傲慢态度,甚至阎王爷的生死簿上都没有猪八戒的名字,这是为何呢?
生死簿上为何没有猪八戒名字想要搞清楚猪八戒为何出现在取经队伍中,我想我们首先就需要搞清楚为何生死簿上会没有猪八戒的名字。想必喜欢看西游记的人一定会发现一个问题,孙悟空靠着大闹地府才换来长生不老,而猪八戒这个家伙似乎一生下来就是长生不老的,在生死簿上压根就没有猪八戒名字,这是为何呢?
结合孙悟空在大闹地府之前与通背猿猴的一番话语,我们可以明白其中一些秘密。孙悟空担心猴子猴孙们的生命问题,就和通背猿猴交谈,通背猿猴告诉孙悟空,这个世间只有佛、仙与神圣三者可以逃离生死簿的约束,换言之也就是这三类人是可以得到长生不老的。
听了通背猿猴的话语之后,孙悟空去到地府才会大闹一场。在孙悟空看来,自己师从菩提祖师,早已经算是修成正道,与神圣没有区别,应该是逃离了生死簿束缚的了,但是阎王居然还把孙悟空弄到地府去,这明显不符合制度与规定。
后来孙悟空把自己的猴子猴孙们很多都在生死簿上进行改变,一直到后来阎王等人重新修订,才更正了一些错误,但是依旧没有完全更正,由此可见,生死簿实际上也没有那么严谨,出现一些漏洞也是常有的事情。
猪八戒的投胎,就应该算是一个漏洞,因为猪八戒当年投胎,没有走正常程序,而是直接插队就投胎下去了,由于当时猪八戒被打和责罚,十分虚弱,因此看错了投胎路线,最终投胎到母猪肚子里,变成人模猪样。
按照这样的安排来看,猪八戒自然是不会出现在生死簿上的了,因为他没有走正常投胎程序,自然没有备案,没有备案,生死簿上找不到他也完全属于正常,就类似于猪八戒的投胎是一个漏洞,刚好与生死簿的一些不严谨有关系。
当然了,除了钻了漏洞之外,猪八戒本来的身份也是不该出现在生死簿上的,因为猪八戒师从太上老君,原本就已经是修炼成正道的,算得上是神圣之流,当然逃离了生死簿束缚,此外猪八戒还是神仙,更加不可能出现在生死簿上了。
整体而言,阎王的权力,或者说是生死簿上能够约束的群体,还是十分有限的,主要就是管理一些普通凡人以及妖怪而已,只要稍微厉害一些的妖怪或者修成正道的凡人(后来的唐僧),生死簿都没有权力去约束。
猪八戒不管从自身身份还是能力而言,都不在生死簿所能约束的范围之内,在生死簿上当然不允许出现猪八戒的名字,可是这似乎还不足以说明猪八戒的厉害之处,因为猪八戒还敢公然辱骂阎王以及寿星、福禄寿星等人,这就让人更加奇怪了。
为何阎王不敢收猪八戒要说到猪八戒敢于辱骂阎王爷,而阎王在猪八戒投胎之后也不敢收猪八戒的原因,我们就不得不提到猪八戒在天庭上的那个耀眼职位天蓬元帅了。也许很多人听说过天蓬元帅,也大概知道这是天庭中一个重要职位,但是不明白这个职位到底有多大权力,下边我们就一起来讲一讲。
从身份背景来说,猪八戒当年能够当上天蓬元帅,是太上老君保举的,天蓬元帅属于四圣真君之首,地位基本是无可撼动的,在天庭中也没有几个人敢得罪猪八戒,这就是当年猪八戒那么威风的主要原因。
从军权而言,猪八戒当时在天庭负责管理8万水军,这些水军可都是天兵天将,能力不能与凡人相比,拥有这样的权力,猪八戒在天庭乃至三界当中,都是相当有分量的。
刚好地府属于天庭管理的一个分支,地府的主要领导就是阎王,阎王属于天庭来管理,猪八戒的权力范围中,有一个权限就是负责地府的治理,他拥有一道咒语,只要地府里边的鬼神不听安排,他就会念咒语,这样一来这些不听安排的鬼神就会瞬间灰飞烟灭。
阎王虽然是地府的老大,一样属于猪八戒的管辖范围之内,换言之在猪八戒当天蓬元帅的那些岁月里,阎王也是自己的手下,猪八戒可是名正言顺的阎王顶头上司,试问一下有谁敢于得罪顶头上司的,就算是顶头上司虎落咸阳,想必也没有几个人敢得罪。
寿星与福禄寿星是联合阎王一起来管理人的寿命以及命运的,按照规则来看,当年都属于猪八戒的下属,所以当后来猪八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之后,见到寿星等人十分鄙视,在他看来,这些都是自己下属,完全没有必要放在眼里。
阎王属于猪八戒下属,虽然猪八戒后来投胎转世,但是猪八戒保留了前世记忆以及各种能力,去取经就是为了历练一番,只要接受惩罚之后,猪八戒回到天庭说不定还能官复原职,一旦官复原职,将还是阎王上司,阎王深谙官场之道,当然不敢收猪八戒,生怕得罪了猪八戒,自己以后吃不了兜着走。
可以说猪八戒之所以能够出现在唐僧的取经队伍中,就是因为猪八戒身份地位足够高,天庭虽然想要惩罚猪八戒,可是在他接受惩罚之后,还是有很大机会重新走上人生巅峰的。
用现在的话来讲,猪八戒就相当于是暂时犯错,停薪留职查看,让他到乡下去历练一下,同时也审查他一番,一旦一切结束,发现猪八戒确实已经改过自新,官复原职甚至继续升官都是有可能的,对待这样的大咖,没有人敢轻易得罪,更不用说还是自己曾经的下属了。
结语猪八戒在西游记中看似是一个多余的角色,可是从猪八戒的人生阅历当中,我们更加能够看清当时天庭的很多问题,同时也把官场的一些问题暴露出来,他的名字不可能出现在生死簿上,因为他早已脱离生死簿束缚,阎王也不敢收他,因为猪八戒背景太强,一旦猪八戒官复原职,那事情就不一样了,关键官复原职的概率很大,只是需要时间历练而已!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谁知道封神英雄榜的主题曲歌词啊?
雨落长安作词:吴嘉伦郑楠作曲:闫泽编曲:杨昊东演唱:金琳十里寒塘红楼灯火阑珊晓风残月思念醒了一半晨钟催落月淑气催黄鸟而花千树而你还未还三月烟花只剩远影孤帆珠箔飘灯大雁独自来返柳絮铺地桃花落了晼晚琴声弹起雨落长安长夜漫漫细雨漫过河岸谁的情思琴声日夜窥探愁重流水载不动只想陪你再游一回江南长夜漫漫今夜雨落长安谁的情思纸上被风吹乱天涯凭栏望不穿谁来书信和我说洛阳牡丹——电视剧《封神英雄榜》片尾曲《雨落长安》《神仙道》作词:荷蕊作曲:林禾编曲:林铭心演唱:张倬闻念唱:丘晋宇王振鸿混沌初始乱坤仪盘古论道辟天地泰平盛世见尽期纣王无道毁乾坤人心本善懂礼仪正邪相争不两立妖魔浊世万民怨子牙出世人中仙争争斗斗邪与正风风雨雨千年困生生世世缘未了死死生生仙轮回纷纷攘攘扰尘世善善恶恶瞬念间真真假假魔与道幽幽暧暧终能见似神似仙幻影如烟乾坤日月风雨雷电是奸是贤天意如坚千古流转封神定谳正义德奸能辨忠奸呼风唤雨法力无边似神似仙是忠是奸千古流转封神定谳天元太一精司主兵卫护世土保合生精华衣绣裙衣冠青巾青龙左列白虎右宾飞天欺火神极威雷上下太极周遍四维翻天倒效海沸山摧六龙鼓震令下速追混沌初始乱坤仪盘古论道辟天地泰平盛世见尽期纣王无道毁乾坤人心本善懂礼仪正邪相争不两立妖魔浊世万民怨子牙出世人中仙似神似仙幻影如烟乾坤日月风雨雷电是奸是贤天意如坚千古流转封神定谳
神仙道高清重制版六道轮回技巧?
以下是《神仙道》高清重制版中六道轮回的几个技巧:
1. 建议合理搭配技能:在六道轮回的战斗中,建议玩家合理搭配自己的技能,不同技能的组合可以产生不同效果,比如可以通过组合多个技能来增强队伍的攻击力、防御力或恢复力等。
2. 选对队伍:在选择队伍时,需要根据对手的属性来进行选择。比如对付火属性的怪物,就应该选择水属性的队员,而对付土属性的怪物,则应该选择木属性的队员,以此类推。
3. 合理使用道具:在战斗中,合理使用道具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些道具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攻击力、防御力、回复生命值等,所以需要及时使用。
4. 关注敌人的弱点:在战斗中,需要时刻关注敌人的弱点,以便于采取相应的战术。比如某些敌人可能对火属性的攻击免疫或者抵抗力较强,而对其他属性的攻击则比较脆弱,这时我们就需要选择相应的技能或队员进行攻击。
5. 多练习:最后,养成多练习的习惯,只有通过不断的战斗练习和尝试,才能更好地掌握战斗技巧,并在六道轮回中赢得胜利。
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与二郎神的天眼相比?
这个问题其实分两个问题来讲,一个问题是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究竟是啥原理,厉害不厉害?第二个问题是,二郎神有没有天眼,他的能力跟孙悟空比,谁更厉害?
先说第一个火眼金睛:
我们平时看西游记,会存在一个固定的印象,那就是唐僧师徒四人中,外加白龙马,就只有孙悟空能识别妖怪。
而孙悟空能识别妖怪的关键点,就在于他有着一双火眼金睛,只要双眼发出金光,就没有妖怪能伪装逃过他的眼皮。甚至于在儿歌《白龙马》中,也有唱:“什么妖魔鬼怪,什么美女画皮。什么刀山火海,什么陷阱诡计。都挡不住火眼金睛的如意棒……”那么,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究竟是啥原理,真的有这么大的威力,能识别妖怪吗?一、关于孙悟空火眼金睛的由来,其实在原著中是有明确记载的,当时孙悟空被太上老君关进了八卦炉,炼了七七四十九天,练就了火眼金睛:“巽乃风也,有风则无火。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熏红了,弄做个老害眼病,故唤作‘火眼金睛’”从字面意思上来看,火眼,就是被熏红的眼,金睛嘛,难道孙悟空的瞳孔是金黄色的?貌似是太上老君的八卦炉,成就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而且威力十足。在央视西游记中,孙悟空从八卦炉蹦出来后,眼睛一眨一眨的,放出万道金光,把大家吓得屁滚尿流。事实上,孙悟空的眼睛能放光,并非是太上老君的功劳,而是天生的,一出生的时候就有。当时孕育孙悟空的石卵炸开,从里面蹦出来一只石猴,他干的第一件事便是拜四方,双目放光:“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玉皇大帝就是因为看到了凡间金光闪闪,才命令千里眼和顺风耳去打探一下,究竟是何方神圣在运用法力啊?所以,孙悟空的眼睛本来就可以放光的,并非是八卦炉的功劳,八卦炉反而害得孙悟空得了眼病,迎风(烟)流泪:“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侮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二、本来孙悟空躲在八卦炉巽位,这里没火,但有风,熏得孙悟空一直捂着眼揉眼泪呢,突然一睁眼就见了光,不害眼病才怪呢。当然,孙悟空的迎风流泪,也并非是遇到所有的风都会流泪,自然风还是不怕的,不然他岂不是寸步难行了?但若是遇到了其他妖怪使出来的风,那就不行了,轻则让他眼部不适,重则,则会让他眼睛酸痛难忍,泪流不止。比如黄风大王,央视西游记中,为了让他的吹风技能可观,硬生生给弄了碗金沙。实际上,人家吹的就是风,并没有借助什么道具,而且跟八卦炉中巽位风性质相同:“急回头,望着巽地上把口张了三张,呼的一口气,吹将出去,忽然间,一阵黄风,从空刮起。”这风吹出来,瞬间就让孙悟空招架不住了,眼睛也睁不开,落荒而逃。后来他遇到猪八戒,救师父的事都得放一边,让猪八戒快给自己找个医生看看眼睛,面对猪八戒的疑问,直喊:“我被那怪一口风喷将来,吹得我眼珠酸痛,这会子冷泪常流。”除了怪风以外,孙悟空的眼睛还怕烟,当初在火云洞大战红孩儿的时候,他其实并不怕红孩儿的三昧真火,只要念着避火诀,还是可以防的,他真正怕的是烟:“那妖见他来到,将一口烟,劈脸喷来。行者急回头,煼得眼花雀乱,忍不住泪落如雨。”三、因为被红孩儿吹了一口烟,导致孙悟空眼睛睁不开,慌了手脚,这才没能念好避火诀,被火烧又被冷水激,差点没了命:“这大圣一身烟火,炮燥难禁,径投于涧水内救火。怎知被冷水一逼,弄得火气攻心,三魂出舍,可怜气塞胸膛喉舌冷,魂飞魄散丧残生!”正是因为孙悟空有这个弱点,所以后来的金毛吼下凡,就带着观音菩萨的紫金铃,又能吹风,又能吹火,又能吹烟,连菩萨都对孙悟空说了:“你这贼猴!若不是你偷了这铃,莫说一个悟空,就是十个,也不敢近身!”为啥孙悟空这么尊敬观音菩萨啊,为啥降服红孩儿得靠观音菩萨啊,就是因为观音菩萨有大能啊。孙悟空最怕的东西,偏偏她不怕,比如紫金铃喷出来的烟火,她就轻轻一下:“那菩萨将柳枝连拂几点甘露,霎时间,烟火俱无,黄沙绝迹。”这一招,瞬间就让孙悟空叩头,迎接菩萨大驾光临,还说有失回避。当然,任何技能嘛,都是有利有弊嘛,虽然孙悟空的眼睛怕风怕烟,但好歹能识别妖怪嘛。像三打白骨精那里,不就是孙悟空睁开了火眼金睛,才识别出妖怪嘛:“睁火眼金睛观看,认得那女子是个妖精,放下钵盂,掣铁棒,当头就打。”那么,疑问就来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真的能识别妖怪吗,它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有些妖怪却识别不出来,这背后究竟有何隐情?四、其实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跟唐僧的肉眼,并无明显的区别,如果非要说区别的话,可能猴子的眼神比较犀利吧。比如唐僧师徒好不容易凑齐之后,就到了四圣试禅心,当时唐僧发现前面有一座庄园,感觉有点奇怪,孙悟空就急忙查看:“行者闻言,急抬头举目而看,果见那半空中庆云笼罩,瑞霭遮盈,情知定是佛仙点化……”孙悟空其实并无法识别一个寡妇带着三个女儿,究竟每个人是哪个菩萨所化,只因为这座庄园上方有祥云,有瑞霭。后来孙悟空为了探寻真相,还特意变成小昆虫去偷听猪八戒和这一家四口的谈话,想搞清楚这究竟是哪个菩萨所化。但直到菩萨们试探结束,他也没有看出来,究竟是谁来试探他们,这也是他一直没有轻举妄动的原因所在,事后他还解释:“昨日这家子娘女们,不知是那里菩萨,在此显化我等,想是半夜里去了,只苦了猪八戒受罪。”其实,若是多读几遍西游记,会发现,凡是大神们,尤其是灵山仙佛,他们的庄园都会带瑞霭的,比如小雷音寺:“行过岭头,下西平处,忽见祥光霭霭,彩雾纷纷,有一所楼台殿阁,隐隐的钟磬悠扬。”这种征兆呢,有点类似于祭赛国的金光寺佛宝,只是佛宝发出来的光更强烈一些,大家都能注意到,而这里的光不太明显,眼尖的才能看到。五、而相对于妖怪的洞府来讲,除非是那种自带黑云的,不然,孙悟空是识别不出来的。比如蜘蛛精的庄园,还有蜈蚣精的庄园,孙悟空就没有发现异常,前者没有阻拦唐僧自己去化斋,后者也没有发现这是妖怪窝点。之所以后来识破了蜈蚣精,并非是靠火眼金睛认出来道士是妖怪所化,而是因为道士送上来的茶有问题:“行者眼乖,接了茶钟,早已见盘子里那茶钟是两个黑枣儿……”因为疑惑,他才没喝,但并没有阻止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等人喝,直到他们都肚子痛地倒地,他才确定面前的道士不是好人。孙悟空识别妖怪的第二种方法是闻风,若风不是自然风的话,他的眼睛会不舒服,这就是前面提到他识别白骨精的一个原因:“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果然这山上有一个妖精,孙大圣去时,惊动那怪。他在云端里,踏着阴风……”本身这里山高人稀,乍一出现个女子,大概率是妖怪,再加上这个白骨精是踩着阴风来的,冷飕飕的,让人不由得警觉起来。孙悟空跟唐僧是有共同点的,那就是只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东西,当然,判断白骨精是妖怪,他也并非全靠猜测,而是看到了白骨精变化的人衣服里面藏着粉骷髅:“我是个做虎的祖宗,你怎么袖子里笼了个鬼儿来哄我?你瞒了诸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是个妖精!”六、一般妖怪出没啊,要么起风,要么起雾,要么起云,总之绝不会是自然现象,这也是孙悟空判断是否会有妖怪出没的一条经验。比如红孩儿被捆在树上迷惑唐僧之前,山中是起了异象了:“师徒们正当悚惧,又只见那山凹里有一朵红云,直冒到九霄空内,结聚了一团火气,行者大惊……”再比如在黑松林,那个金鼻白毛老鼠精出现之前,山林中同样是起了黑气的:“忽然见林南下有一股子黑气,骨都都的冒将上来,行者大惊……”还有雾隐山的豹子精出现之前,山中又起风,又起雾,连肉眼凡胎的唐僧都能识别这天象不正常,肯定前面有妖怪:“师徒们怯怯惊惊,正行之时,只听得呼呼一阵风起,三藏害怕道……”除了看天象异常识别将遇到妖怪之外,孙悟空识别妖怪的另一种方式,则是闻味道了。这个呢,其实是跟生活环境相关的,比如常年打渔的,身上肯定有鱼腥味,常年杀猪的,身上肯定有生肉味,常年种地的,身上的味道又不一样了。比如狗,若是前面的人是狗贩子,它离老远闻到味就跑了。举个例子,像两界山附近的刘伯钦,豺狼虎豹见到他就绕着走,就是因为他身上有味道,动物们都怕他:“我在这里住人,专倚打些狼虎为生,捉些蛇虫过活,故此众兽怕我走了。”甚至他还想让唐僧吃虎肉,还说只要吃了老虎肉,以后老虎遇到你都得绕着走,道理嘛,类似。七、妖怪也是一样的,只要是动物成精,它自身都会带着这种动物所特有的味道,挥之不尽,这就是孙悟空常说的妖气。其实这些都是跟妖怪的生活习性相关,若是遇到长时期脱离妖怪环境,又比较爱干净的妖怪,孙悟空就识别不出来了。像小雷音寺的黄眉怪,其实孙悟空是识别不出他的,面对唐僧的疑问,他也只能回答是感觉到一丝凶气:“师父,那去处是便是座寺院,却不知禅光瑞霭之中,又有些凶气何也。”其实这里的凶气并非是孙悟空看出来,或者是察觉出来的,而是闻出来的,毕竟这里面除了黄眉怪以外,其他的都是货真价实的小妖怪:“原来那莲花座上装佛祖者乃是个妖王,众阿罗等都是些小怪。”而乌鸡国的青狮精,就没有手下,再加上他当国王很久了,孙悟空就识别不出来。若不是老国王托梦给唐僧,让孙悟空先入为主,确定自己面对的是妖怪,不然他真会错过去。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后来青狮精变作唐僧之后,孙悟空就识别不出来,还到处搬救兵:“老孙至此降妖,妖魔变作我师父,气体相同,实难辨认。汝等暗中知会者,请师父上殿,让我擒魔。”这里孙悟空就明确说了,自己判断这个妖魔的方法,就是闻气味,可惜呢,他的气味跟唐僧的相同,所以就识别不出来了。八、而妖气这个东西,确实是跟生活环境有关,别说妖怪们了,就连孙悟空自己,在花果山待久了,身上也会有妖气。三打白骨精之后,孙悟空被唐僧赶回了花果山,后来猪八戒前来求助,本来十万火急的事,但孙悟空临走了却要去洗个澡。弄得猪八戒很疑惑,为此孙悟空特意解释了一下:“你那里知道,我自从回来,这几日弄得身上有些妖精气了。师父是个爱干净的,恐怕嫌我。”这里所谓的妖精气,就是指猴精身上特有的味道,孙悟空身上可能少,但是他的那群猴子猴孙们味道铁定浓烈,跟他们在一起,身上没有味道才怪呢。再比如在金平府,有三只犀牛精变作的佛祖来骗香油,孙悟空也不是靠火眼金睛识别的,而是靠味道,一股子腥味,后来也是循着味道找上的洞府:“好大圣,急纵筋斗云,起在半空,闻着那腥风之气,往东北上径赶。”但是靠闻妖气来识别妖怪的方法,也不是特别准,要是遇到大神,他们变化的妖怪就自带妖气,孙悟空就识别不出来了。比如观音菩萨跟孙悟空去降服黑熊精的时候,菩萨就变做了一条蛇精,当时孙悟空就傻了:“妙啊!妙啊!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之所以他发出这样的感慨,就是因为,观音菩萨变作的蛇精,不仅样子像,连气味都一样了,弄得孙悟空都搞不清自己面对的是菩萨还是妖精了。九、所以,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根本就无法识别妖怪,如果非说有点作用,那也就相当于老寒腿的作用。老寒腿嘛,大家都懂的,湿气一重,就腿疼,腿一疼,就能预测要下雨。他识别妖怪,真正靠的就是一看,二闻,三揣摩,不仅他,观音菩萨这种大神去识别妖怪,也是一样的。至于火眼金睛,就是一个迎风(烟)流泪的老害眼病,实在不是什么特异功能啊,毕竟孙悟空出生的时候,就可以目运金光,跟眼睛红不红,没啥关系。说完火眼金睛,咱们再谈一谈二郎神的天眼,其实在西游记中,没有任何文字提到,二郎神是有天眼的,所以,这个问题是个伪命题。
虽然是伪命题,但不妨碍我们把孙悟空跟二郎神的本事拿出来对比,那么他俩谁更厉害呢?
孙悟空大闹蟠桃会后,逃到花果山,玉帝一怒之下派出了十万天兵天将,除了几个太上皇之外,整个天庭的武装力量几乎倾巢而出。即使李天王在花果山布了十八架天罗地网,将花果山围了个水泄不通,但初战也并不顺利。第二天观音菩萨派出了惠岸行者前来助战,也是败下阵来,一时间李天王不敢再轻举妄动,只能向玉帝再请增兵。也就在这种情况下,观音菩萨向玉皇大帝举荐了小圣二郎神,并信誓旦旦地保证,只要二郎神一到,必将手到擒来,一举拿下孙悟空。那么观音菩萨哪来的信心,敢这样向玉皇大帝保证呢?十、《西游记》中的二郎神,跟其他神话演义版本的二郎神是有所不同的,至少有几点不同!确实,二郎神这个称号是通用的,但是他的真实姓名却不一定都是杨戬。事实上,书中只提到二郎神的母亲嫁给了杨君,所以二郎神姓杨是不存疑的,但并没有提到他名字叫杨戬。其次,二郎神并没有三只眼,在书中他出场的时候,介绍容貌时,也没有提到第三只眼:“仪容清俊貌堂堂,两耳垂肩目有光。头戴三山飞凤帽,身穿一领淡鹅黄。”我们不要看央视西游记中,他睁开第三只眼来分辨变成动物的孙悟空,其实在书中也并没有提到:“二郎圆睁凤目观看,见大圣变了麻雀儿,钉在树上……”再有,二郎神确实养了一条细犬,这只狗平时也都跟他去打猎,只是它并不叫哮天犬。关于养狗这件事,村里的老人曾经跟我说过一个俗语,其中就提到养狗之人:“钓鱼穷三年,玩鸟毁一生,一朝学会狗撵兔,从此踏上不归路。”狗撵兔,其实就是指主人带狗去赌博,哈哈,说跑题了,回归正题,二郎神养狗,其实是为了打猎。比如他后来经过碧波潭,帮助孙悟空围攻九头虫,这条狗还咬掉了九头虫的一颗头,当时他就是打猎路过。包括去花果山围剿猴子,他也是带着狗的,后来还咬住了孙悟空,立了大功,其实在他眼中,也是在打猎,猎猴嘛。十一、观音菩萨之所以举荐二郎神前来猎猴,除了有解决问题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是体制外的神仙。“乃陛下令甥显圣二郎真君,见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他昔日曾力诛六怪,又有梅山兄弟与帐前一千二百草头神,神通广大。奈他只是听调不听宣,陛下可降一道调兵旨意,着他助力,便可擒也。”通过观音菩萨的话,我们可以得知,二郎神跟玉帝有亲属关系,正所谓“举贤不避亲”,玉帝就算不想启用这个外甥,也得同意。其次,二郎神是有自己的属地的,也有自己的武装力量,而且不用天庭财政支持,自己收税,自己花,有独立的香火来源。这也表明,他跟天庭其他吃俸禄的神仙不同,是脱离朝廷的地方割据势力,俗称藩镇势力。再有,平时他是不用上朝的,也不接受玉帝的召见,就跟清初的吴三桂一样,康熙帝真把他召到京城了,他还怎么脱身回藩属?当然,名义上,二郎神还是玉帝的臣属,若爆发战事,他还是得听从调令,去打仗。不过在对二郎神的安排上,玉帝也确实非常为难,二郎神的母亲确实违背了天条,被处罚理所当然。二郎神刀劈桃山,于情于理也说得过去,自古忠孝两难全嘛,一边是母亲,一边是天条:“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赤城昭惠英灵圣,显化无边号二郎。”十二、从二郎神出场的诗中也能看出来,是二郎神从情感上过不去,不愿意认玉帝当舅舅,甘愿住在灌江口。不过二郎神此举也算是帮了玉帝,要是将他弄到天庭当官,其他神仙必然说三道四,难以服众。可是要继续治二郎神的罪,玉帝又于心不忍,最终还是封了他为昭惠灵显王,默许了他在灌江口居住。关于这一点,二郎神还是亲口对孙悟空说的:“吾乃玉帝外甥,敕封昭惠灵显王二郎是也。”正因为二郎神跟玉帝这种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当玉帝召唤他前往花果山降妖时。二郎神大喜,迅速带着自己的武装力量,还有那条细犬,出发猎猴:“即点本部神兵,驾鹰牵犬,搭弩张弓,纵狂风,霎时过了东洋大海,径至花果山。”看到这个驾鹰牵犬,我又想起那个老人说的话了,其实那个“狗撵兔”的俗语还有下半句,叫:“万一有天恋上鹰,两眼含泪望天空。”看到了没,二郎神多牛,又养狗又驾鹰的,既没有踏上不归路,也没有含泪望天空,实力真不是盖的。二郎神跟巨灵神、哪吒、九耀星等神仙不同,他们对战孙悟空,要么轻敌,要么一上来就放大招,毫无针对性。二郎神前来降服孙悟空,则是先打听一下他的本事,并最终确定作战方案:“小圣来此,必须与他斗个变化……若我输与他,不必列公相助,我自有兄弟扶持;若赢了他,也不必列公绑缚,我自有兄弟动手。”十三、二郎神很清楚,若论单打独斗,自己可能不是孙悟空的对手,但是若比变化,他还是胸有成竹的。同样,他也想好了若是打输了,该怎么办,以及打赢了又该怎么办,可谓做足了预案。也表明,他其实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能拿下孙悟空,毕竟他跟孙悟空比起来,其实是个小辈。孙悟空刚遇见二郎神的时候,他是这样说的:“你这郎君小辈,可急急回去,唤你四大天王出来。”如果不是孙悟空故意贬低对方的话,那就说明,二郎神的年龄应该小于孙悟空。但即使这样,二郎神一开始的计划里,也并不想让李天王的十万天兵天将相助,还是想凭借自己的武装力量拿下孙悟空。那么,他们俩真正干起来后,究竟谁更胜一筹呢?首先我们看他们单纯地比试武艺:“两个钢刀有见机,一来一往无丝缝。金箍棒是海中珍,变化飞腾能取胜。”从这个描述中,可以看出,二郎神的武器以防守为主,没有防御漏洞。而孙悟空的武器以进攻为主,看得出可以取胜,这也证明了我们前面的分析,二郎神要是跟孙悟空单打独斗的话,略逊一筹。当然,这种情况,二郎真君也已经预料到了,所以在打了三百回合之后,他就知道不能取胜,于是迅速转变了策略,开始跟孙悟空比变化之术。当然,并不是说二郎神这时候感觉到要败了,事实上他之前就对李天王说了,让他的十八架天罗地网的顶部别防着,以免后面他跟孙悟空比试变化之术时,伤到天兵天将:“小圣来此,必须与他斗个变化,列公将天罗地网,不要幔了顶上。”十四、这也说明,比试法天象地,本就在二郎神的计划之中,所以在确定单打独斗无法取胜后,他改变了策略。先是比法天象地,二郎神变成了个巨人,猴子也变成了只巨猴,俩人还是不分胜负。这时候,二郎神的安排就奏效了,他之前一直强调过,若是不能取胜,自然有列公会助他,这个列公,就是指他带来的梅山兄弟,还有一千草头神。在孙悟空跟二郎神比试法天象地之时,正难解难分呢,结果后路被抄了:“这阵上,康、张、姚、李、郭申、直健,传号令,撒放草头神,向他那水帘洞外,纵着鹰犬,搭弩张弓,一齐掩杀。”这句话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词,“传号令”,那么是传谁的号令呢,当然是二郎神的啊!也就是说,不管是比武艺,还是比法天象地,二郎神都感觉有点吃力,不动用点策略,还真不行,于是下达了命令,派草头神抄了孙悟空的老巢。果然,在灌江口武装力量的冲击下,孙悟空的那群猴子兵一冲击溃,被抓得抓,逃得逃,一片狼藉。因为孙悟空有后顾之忧,他急于回水帘洞保护众猴,这才收了法象,想逃:“正斗时,大圣忽见本营中妖猴惊散,自觉心慌,收了法象,掣棒抽身就走。”这时,二郎神最引以为傲的变化之术派上用场了,若不是孙悟空先变,他还真不好施展。当然,有人说,二郎神有七十三变,比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多一变,所以才能略胜一筹。十五、这其实是胡说八道,书中可没有提到过二郎神比孙悟空多一变,其实他们的变化之术差不多。唯一的差别在于,二郎神的眼睛有时候能识别出孙悟空的变化之术。当时梅山六兄弟找不到孙悟空了,二郎神却能看出来,孙猴子跑哪去了:“二郎圆睁凤目观看,见大圣变了麻雀儿,钉在树上。”就变化之术来言,因为二郎神有后变的优势,且属于观察方,孙悟空属于变化方,自然也就落了下风。当然,如果仔细读原著的话,会发现,不管是二郎神,还是孙悟空,他们的变化之术都有缺陷。而他们识别对方的方法,也并非是全靠眼睛看,主要还是靠分析。比如孙悟空识别二郎神变的鱼鹰,靠的就是分析:“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同样二郎神分辨孙悟空,虽然也用眼睛看,但主要还是靠分析:“打花的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鱼,鳃上无针。”为什么一开始二郎神都能识别孙悟空所变的动物啊,就是因为孙悟空当时一心想回花果山水帘洞,所以变成动物后,也是往那个方向跑。二郎神因为心中有数,自然也是多方注意那个方向上有没有奇怪的动物或物件出现,这才能准确识别孙悟空。十六、等到孙悟空发现此计不成之后,不再往水帘洞跑,而是走了反方向,直接去抄二郎神老巢去了,二郎神就没有发现:“我正要捣他窗棂,踢他门扇,他就纵一纵,又渺无踪迹。可怪,可怪!”他奇怪的不是孙悟空的变化之术强大,而是奇怪,这猴子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啊,我明明是盯着去水帘洞的路的。到此为止,孙悟空跟二郎神的对战其实是不分胜负的,也是他们俩单打独斗的阶段。后续的战斗,二郎神已经是力不从心,开始寻求外援了,甚至连李天王都求上了:“天王,曾见那猴王么?”如果大家仔细读原著的话,二郎神一开始是称呼孙悟空为“妖猴”、“猢狲”、“泼猴”、“弼马温”的。比如刚领了圣旨之后,他跟自己的梅山兄弟们讲的便是去收服妖猴,到了花果山对李天王说的也是奉旨抓妖猴。等到面对孙悟空的时候,他嘴里喊得是“泼猴”、“猢狲”、“弼马温”,包括整个战斗过程中,也是以“泼猴”为主。但是等打完上半场后,他就不这么称呼了,开始称孙悟空为猴王,这也从侧面证明,孙悟空的武艺是获得了二郎神的肯定。由于孙悟空想救小猴们,书中用了“真君见他败走”这句话,这也就说明,在其他人看来,孙悟空败逃了。十七、因为二郎神之前有吩咐,不管是自己败了,还是胜了,众兄弟们都要出来相助,这在其他人看来,已经到了收网捉猴的阶段了,这才有了群起而围之:“这康、张太尉等迎着真君,合心努力,把那美猴王围绕不题。”其他人负责围,这跟打猎是很像的,将猎物围到一个小小的圈子里,然后二郎神前往猎杀或猎捕。但在这种情况下,孙悟空并没有落于下风,二郎神也并没有真正拿住孙悟空,关于这个情况,观音菩萨也对太上老君讲了:“贫僧所举二郎神如何?果有神通,已把那大圣围困,只是未得擒拿。”毕竟二郎神是自己举荐之人,观音菩萨也早在心中定下了到时候帮一手的准备,这才有了她提议玉帝跟太上老君,他们三人去南天门观战:“贫僧请陛下同道祖出南天门外,亲去看看虚实如何?”因为早有准备,她才敢向玉帝保证,二郎神只要来了,肯定能擒住孙悟空。一方面她知道大力鬼王就是独角鬼王,曾经跟孙悟空交往密切,也见识过孙悟空的本事,这些都会告知二郎神,让二郎神提前定好猎猴方案。另一方面,自己也会在二郎神有需要的时候,暗中下黑手,助力二郎神擒拿孙悟空。只是,当观音菩萨打算丢玉净瓶砸猴子的时候,太上老君看不过去,拦住后,扔了自己的金刚镯。十八、我们再看孙悟空被二郎神擒住的过程,也就是整个花果山猎猴的结局,究竟如何?当时观音菩萨提议用玉净瓶,通过高空抛物的形势削猴子,但太上老君不同意,说她这玩意是瓷儿的,扔下去碰到金箍棒就碎了,还是扔金刚镯吧,这玩意不怕摔。就这样,金刚镯砸到了孙悟空的头上,将他砸了一个跟头,正要爬起来,结果二郎神的细犬跟上来,一口咬住了孙悟空的大腿:“跌了一跤,爬将起来就跑,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按理说,孙悟空刀枪不入的,为什么会被一条狗咬住腿呢?其实,孙悟空貌似铜头铁臂,但他也是有缺点的,这个缺点就在腿上,他的腿并非是刀枪不入的。在五庄观的时候,镇元子曾经用七星鞭抽他,他就怕自己的腿被抽坏,而变成了两条铁腿:“原来打腿,行者就把腰扭一扭,叫声‘变!’变作两条熟铁腿,看他怎么打。”而且在狮驼岭的时候,孙悟空曾经被金翅大鹏鸟的阴阳二气瓶装进去,不一会儿大腿孤拐处就化了:“说不了,孤拐上有些疼痛,急伸手摸摸,却被火烧软了,自己心焦道……”看得出,二郎神这次捉拿孙悟空,确实做足了功课,这条细犬就是冲着腿肚子去的。当然,狗这种动物,确实喜欢咬人的腿肚子,或许也算是凑巧吧。十九、因为狗咬住了孙悟空的弱点,导致他跌了一跤,这下子是站不起来,于是急了开口大骂:“这个亡人!你不去妨家长,却来咬老孙!”这句话咋理解呢?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孙悟空觉得自己跟细犬是同类,毕竟都不是人嘛,一个是狗,一个是猴。而且,他们俩都是被欺压的那种,狗嘛,被主人克制,不自由。意思就是说,你这个笨蛋,不去对抗你的主人,却跑过来咬我老孙?由此可见,孙悟空跟二郎神单打独斗,并没有分出胜负。若不是冷不丁被太上老君的法宝砸了一下,又被细犬一口咬住了大腿,他也不至于被擒。事实上,后来的取经路上,孙悟空分析这场战斗失利的原因,也在于此:“两家对敌分高下,他有梅山兄弟侪;老君丢了金钢套,众神擒我到金阶。”也就是,自己跟二郎神对战失利的主要原因,一个是人家有兄弟们帮忙。而自己的那六个结拜兄弟却不在,一方面他们并没有来,另一方面就算他们来了,也没办法冲破李天王设下的十八架天罗地网。若是自己也有六兄弟助战,不需要对战二郎神,只需要防住水帘洞,自己就不会分心了,可以专心跟二郎神斗,胜败未知。另一个原因就是太上老君的金刚镯丢得实在太准了,自己被砸了猴头,脑袋瓜子嗡嗡的,一时不慎又被狗咬,才被众神擒住。这一点也从玉帝后来对二郎神的封赏中看得出来,本来他下的圣旨是,若是擒住了猴子,高升封赏。可是等到后来却只给了二郎神这么点东西,升官的事只字没提:“赏赐金花百朵,御酒百瓶,还丹百粒,异宝明珠,锦绣等件,教与义兄弟分享。”二郎神也自知自己胜得不光彩,面对众神的祝贺他一个小圣擒住了大圣,也只能苦笑着应酬:“此乃天尊洪福,众神威权,我何功之有?”最终面对玉帝的赏赐,也只能谢恩撤退了……至于为什么后来取经路上,孙悟空再次见到二郎神,称呼他为大哥,还说自己曾经被降服过,这是后话了。毕竟一篇问答,我能扯出这么多字来,能看完的都是英雄,评个论说你看完了,我给你点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