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cj,中国宽体大飞机CR929还要等多久?
我觉得虽然我们跟俄罗斯的关系很友好,但是在研究CR929方面,还是要拿出研究C919的那种魄力,最终CR929还得由中国主导,甚至由自己承担研究和生产。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CR929的相关背景。
大家知道C919作为国产第1款大型客机,一直以来都非常受到大家的关注。
但除了C919之外,实际上中国商飞还有另外两款飞机,一款是支线客机ARJ21,目前这款支线客机已经投入运营,累计交付量已经达到50架以上,累计运送乘客数量超过500万人次。
另外还有一款更大的飞机,是CR929飞机。
2014年,在俄总统普京访华时,俄罗斯与中国签署了一系列航空合作项目,其中就包括中俄CR929大型宽体客机项目。
到了2016年6月,中国商飞与UAC签署了项目合资合同,中俄两国企业就研制宽体客机正式建立合作关系。
到了2017年5月份,中俄国际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揭牌成立。
CR929远程宽体客机采用双通道客舱布局,基本型命名为CR929-600,航程为12000公里,座级280座,此外还有缩短型和加长型,分别命名为CR929-500和CR929-700。
按照原来的规划,CR929项目将由俄罗斯联合飞机公司及中国商飞的合资公司承担。
其中俄罗斯方面主要负责将建立一个特别工程中心,进行技术研发及电子系统生产,复合材料机翼、增升装置和航空电子设备将在俄罗斯生产。
而机身的生产及飞机的总装将在中国进行。
如果一切顺利,这个项目从启动到实现首飞大概需要7年左右的时间,这意味着最早在2022年就可以实现首飞;而实现产品交付大概需要10年左右时间,也就是最早到2026年左右就可以投入运营了。
在CR929项目出来之后,刚开始时候一切都挺顺利的,在2016年珠海航展上,中国商会还首次尝试出了1:10比例的C2929客机模型。
2018年1月份,CR929飞机全尺寸复合材料机身壁板工艺件试制成功;2018年6月份,CR929远程宽体客机整体外形和尺寸正式确定;2021年9月份CR929原型机机身开始生产,2021年11月份机翼部分开始生产等等。
但是在双方合作的过程当中还发生了一些变数,如在2022年6月份,俄罗斯副总理尤里·鲍里索夫在“未来工程师”论坛上说,俄罗斯目前正在减少参与CR929项目,在与中国联合制造远程宽体飞机CR929中,俄罗斯的参与度越来越少。
看到这个消息之后,很多人都理解为俄罗斯将退出CR929的联合研制。
但截至目前,俄罗斯并没有明确提到要退出CR929的联合研制,只是说有可能减少参与,而俄罗斯之所以有可能减少CR929的研制,估计也有他们的苦衷。
在今年2月份发生俄乌克冲突之后,俄罗斯就受到了西方众多国家的制裁,很多零部件都不能向俄罗斯出口,比如提供航空操控软件的霍尼韦尔就宣布不再向俄罗斯提供任何航空操控软件,这将导致俄罗斯在研制和生产电子系统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
对此俄罗斯曾经建议要减少对欧美国家的依赖,采用更多的俄罗斯设备和中国设备,比如对于发动机,俄罗斯建议使用俄罗斯Aviadvigatel公司的;提供航空电子设备的霍尼韦尔和负责起落架的利勃海尔等公司则或将被俄罗斯航空起落架与液压系统制造商Hydromash和俄罗斯无线电子设备制造商“无线电电子技术”联合集团(KRET)等制造商取代。
如果一些关键零部件都转成由俄罗斯提供,那CR929的研制时间肯定会进一步延长,而且按照目前俄罗斯的处境来看,能否正常推进CR929的研制,一切都是未知数。
而且很多核心零部件换成俄罗斯供应商提供,中国也不一定同意,毕竟CR929本身是一个商业化飞机,肯定要充分考虑成本问题,如果采用俄罗斯的相关设备,不仅研制时间会延长,成本也有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到时研制出来的飞机就没有竞争力了。
也正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按照CR929目前的进度来看,基本上不可能在2022年首飞了,2026年也不可能投入运营了,至于什么时候会首飞,这个很难给出判断。
不过按照目前俄罗斯的处境来看,未来他们对CR929的参与度有可能会进一步降低,主导权很有可能从俄罗斯转向中国,甚至最终由中国完全自主研发。
这个可能性并不是没有,目前中国已经成功研发出C919,而且预计2022年底将投入商业运营。
这说明中国完全有能力自主研发、生产大型飞机,虽然CR929的研制会比C919更难,但凭借着C919的技术积累以及技术团队,我相信由中国自主去攻克相关技术难题也并不是不可能。
这么做尽管时间长,但是由中国完全主导CR929的研制以及生产,这样我们就有更多的自主权,这样CR929的推进或许会更顺利一些。
我不投科技股就是怕被骗?
感谢邀请
恕我孤落寡闻这位股神我没有听说过。就算听说过,我这个人是无神论者。
牛市尚在确认中:这一点同我的观点是相同的。但任何走势都是在走完之后才得到确认的。没有走完之前都是“预期”。顶部预期,底部预期,破位的预期。作为分析师说到这里也就停下来。预期有可能成真,有可能走坏。但对于交易员:如何将预期变为交易?而且不管预期是不是真的你都要拿出真金白银去试错。
关于今年春节过后的小牛市,虽然所有的指标都指向了多头,上涨的700点空间的确不足以支撑当下行情为牛市,而且整理越来越弱,偏向空头的。上证通过回踩能够继续上攻破3129点牛市的意味就更强了。
关于科技股:这个观点有些太保守了吧。你说科技股风险大,不投资我能理解,但是“被骗”的词实在有失公允。对科技股实在不公平。2018年3月全球股票市值最高的公司前5名分布是: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腾讯。
你说贵州茅台没有风险吗?还是中石化没有风险?
再说科创板:最近公布的科创板公司的确没有特别优秀的公司,但成熟优秀的公司怎么会去科创板,科创板之所以有投资门槛,恰恰是因为风险太大。但科技公司的特点当属爆发力强,科技公司前期投入大,风险大,回报率也高。在股市中风险换利润很合理。
炒股的朋友谁没有被市场骗过?谁没有被庄家骗过?
总结:有多大碗,吃多大饭,股市投资量力而行。
外汇期货全职交易员,资管团队创始人。欢迎留言交流。
詹姆斯需要吗?
现在湖人队已经有中锋考辛斯和麦基了,湖人队是不可能招募霍华德的。签下布拉德利之后,湖人队大名单已经增加至14人,而且签布拉德利的时候,湖人还动用了空间特例,也就是说湖人只能用老将底薪再引进一名球员。目前湖人队的中锋两位就已经够用了,签下霍华德也只能充当饮水机管理员。
湖人1年350万美元签下考辛斯,两年820万美元签下麦基,霍华德老将底薪最多就是260万美元。这一分价钱一分货,肯定是考辛斯首发,麦基替补,然后霍华德第三中锋。这对于目前的霍华德而言,显然不够公平,所以霍华德肯定是不会加盟湖人队的。
霍华德已经被奇才队交易至灰熊,灰熊也预计裁掉霍华德,之前霍华德向洛杉矶快船队表达了加盟的想法。所以下赛季霍华德有可能会加盟快船,而并非湖人。快船目前的首发中锋是祖巴茨,祖巴茨的篮下终结能力虽然好,但就是防守不太行,容易成为快船首发最弱的一环,被人针对。而这时霍华德加盟快船的话,他只需镇守篮下就好了。
外线有顶级防守球员贝弗利、泡椒,侧翼防守有死亡缠绕的伦纳德,霍华德待在内线等待补防就可以了。霍华德待在快船队才能有更大的用处,而且之前霍华德加盟过湖人队,在湖人待得并不开心。湖人管理层对霍华德一直心生芥蒂,不太可能招募他。湖人目前最好一个名额应该会留给锋线球员,现在湖人锋线不太行。
湖人首发詹姆斯打控卫,库兹马打小前锋,湖人替补锋线就只剩下布拉德利和杜德利了,布拉德利身高太矮,防守锋线有些困难。所以这时湖人务必需要一名防守极强的锋线球员,被灰熊裁掉的伊戈达拉或许是不错的选择,只不过目前快船、独行侠和火箭等球队也对伊戈达拉感兴趣,就看湖人管理层的操作了。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 如有不同意见,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
鬼鬼吴映洁资料?
吴映洁,1989年8月11日出生于台湾,中国影视演员、歌手、主持人。
2005年参加电视节目《我爱黑涩会》而出道。 2006年7月加入黑Girl组合并出唱片专辑。2008年拍摄第一部主演电视剧《霹雳MIT》。2009年4月离开黑Girl单独发展。 2010年获得《星周刊》年度盘点十大港台最受欢迎女艺人第二名。2011年参演电视剧《陆贞传奇》,凭借塑造的“何丹娘”一角受到关注。
2012年主演偶像剧《恋夏38℃》并演唱电视剧主题曲以及片尾曲。2013年参与韩国综艺节目《我们结婚了》世界版。2013年主演电视剧《少年四大名捕》《犀利仁师》《懒人美食日记》;2014年主演的电视剧《深圳合租记》《不一样的美男子》于湖南卫视播出;9月参演电影《我们的十年》。2015年3月17日,参演的古装剧《少年四大名捕》在湖南卫视播出;同年主演民国爱情剧《戴流苏耳环的少女》。2016年3月7日,与韩国娱乐公司CJ E&M正式签约,成为韩国娱乐圈第一位成熟非练习生艺人;10月7日,发行首张音乐专辑《GEMMA》。
2018年8月10日,参加综艺节目《勇敢的世界》第三期。
075国产两栖攻击机舰何时才能现身?
近段时间关于075型两栖攻击舰的建造图片大量出现在网络上,
早在2014年,就有消息称075型两栖攻击舰已经开建,在“开工建造”多年后,中国海军首款两栖攻击舰——075型两栖攻击舰终于出现在国人面前。
综合目前曝光的卫星图片、航拍图片以及附近“热心群众”拍摄的图片,已经可以对075型两栖攻击舰形成一个大致的概念,起码对075型两栖攻击舰的坞舱设计、升降机布置、舰载自卫武器配置等情况有基本了解。
和美国同行的比较
如今中国军迷已经养成一种习惯,那就是中国无论发展什么武器装备,都习惯于将它和西方同类武器,特别是美国的同类武器进行比较。
而目前075型两栖攻击舰比较对标的目标,就是“黄蜂”级两栖攻击舰。那么,075型两栖攻击舰和“黄蜂”级比较起来究竟如何?
如果是单纯比较舰体设计的话,那么075型两栖攻击舰肯定是不落下风的。毕竟“黄蜂”级的首舰“黄蜂”号早在1985年就开始建造了,最后一艘“黄蜂”级“马金岛”号也在2009年就服役了,075型两栖攻击舰的设计建造时间比“黄蜂”级晚上30多年,所以即使是中国第一次设计建造两栖攻击舰,凭借着后发优势,075型两栖攻击舰在舰体平台性能上不会明显低于“黄蜂”级。
075型两栖攻击舰在舰载自卫武器、船电等方面的配置均不会低于“黄蜂”级。
075型两栖攻击舰未来的最大短板
075型两栖攻击舰唯一明显落后于“黄蜂”级的地方,可能就是舰载直升机,这也是目前中国海军的一个明显短板之处,目前中国海军缺乏舰载武装直升机和舰载重型运输直升机。
中国海军缺乏舰载武装直升机
“黄蜂”级搭载有AH-1系列武装直升机,目前美海军陆战队已经用最新研发制造的AH-1Z“蝰蛇”武装直升机替换了AH-1W“超级眼镜蛇”武装直升机。
AH-1Z“蝰蛇”武装直升机采用新的旋翼系统、动力系统以及先进的航电系统,部分观瞄设备的综合性能甚至超过美陆军的AH-64“阿帕奇”系列武装直升机。
在武器挂载、综合火力对比上,AH-1Z“蝰蛇”和AH-64“阿帕奇”比起来也完全不落下风,它机头装备有3管 20毫米加特林机炮,机身两侧的短翼拥有6个挂点,翼尖还可以挂载AIM-9“响尾蛇”导弹。
而中国海军目前仍然没有专门的舰载武装直升机,武直-10是目前上舰成为舰载武装直升机的最佳人选,陆航部队的武直-10已经和海军的登陆舰进行过多次协同训练,进行过多次舰上起降。
不过,这些起降都是试验性的,和真正舰载直升机在舰艇上的常驻训练有明显不同。由于海上的使用环境和陆地非常不同,舰上的维护保养和陆地站场的维护保养也存在工作地点、工作重心等方面的诸多不同。武直-10未来如果想要成为一款真正的舰载直升机,需要进行专门的改进设计才能满足海上使用需要。
中国海军缺乏舰载重型运输直升机
在舰载运输直升机领域,中美两国更是差距明显。两栖攻击舰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强大的垂直登陆能力,而要拥有强大的垂直登陆能力依靠的是大量搭载舰载运输直升机。“黄蜂”级搭载有CH-46“海骑士”、CH-53“超级种马”两款重型运输直升机,特殊情况下“黄蜂”级可以搭载多达42架CH-46“海骑士”或者是12架MV-22B“鱼鹰”倾转旋翼机或者是10多架CH-53“超级种马”,
MV-22B“鱼鹰”可同时搭载24名作战人员或是超过9000千克的作战物资;
CH-46“海骑士”一次可运送25名全副武装的陆战队士兵,
CH-53“超级种马”运力更为恐怖,目前最新的CH-53K“种马王”重型直升机可同时搭载55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是13.5吨物资,而且它的最大外挂载荷超过16吨。
而目前中国海军最大型的舰载直升机就是直-18系列舰载机,起飞重量约为13吨,和“黄蜂”级搭载的运输直升机运输能力差距非常大,而且目前出现的直-18A/F/Y都是航母专用的。
未来最早出现在075上面的大型直升机很可能是中国海军的直8C/CJ、直8J这两款运输直升机。
直-8J
直8C
直8C
无论是直8C/CJ、直-8J还是直-18,它们的运输能力均不及“黄蜂”级上的同类直升机。
不仅如此,它们的装备数量也偏。外界估计直-8J的装备数量只有14架,而直8C/CJ直升机的装备数量还要明显更少。目前这些运输直升机都基本被补给舰、071型船坞登陆舰瓜分完毕,数量上都还存在缺口。
未来一艘075型两栖攻击舰可能需要10~20架直-8系列运输机,目前075型2号舰似乎已经开工,未来几年内中国海军可能将拥有2~3艘075型两栖攻击舰,这意味着中国海军的舰载大型运输机的缺口还将越来越大。
可望不可即的40吨级重型直升机
中俄两国合作研发的40吨级重型直升机是中国海军未来唯一有可能装备的、可以和“黄蜂”级上的CH-53重型直升机相提并论的重型运输直升机,假如075型两栖攻击舰可以搭载一批该型直升机,那么航空运输能力将有巨大跃升。
问题是目前该项目仍处于商谈阶段,按照计划,该机要到2032年才能完成取证交付,未来等它进行大规模成熟量产阶段,轮到为中国海军供货时,可能已经到2035年以后了,实在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075型两栖攻击舰上出现的最大型国产运输直升机将很可能是直-8宽体运输直升机。
直-20能否“江湖救急”?
舰载版的直-20通用直升机未来可以大规模登上075型两栖攻击舰,填补大型/重型运输直升机的空白吗?
答案恐怕是不能。首先,未来最初量产服役的舰载版直-20很可能优先配备给055型大型驱逐舰和延长航空甲板的052D驱逐舰,以便让它们尽快形成完整的作战能力。
其次,舰载版的直-20的确是一个优秀的“多面手”,反潜、反舰、运输等任务“样样都行”。不过它还只是一款中型运输直升机,运输能力还不及直-8系列运输直升机,用它来执行垂直登陆任务是比较勉强的。
美国没有为它的两栖攻击舰、船坞登陆舰配备“海鹰”系列直升机就可以知道“黑鹰”、直-20这种构型、级别、性质的直升机不是执行大规模专业运输任务的直升机。当然,因为中国大型舰载运输直升机缺口一时无法补上,舰载版的直-20还是可以“江湖救急”的,未来舰载版的直-20出现在075上应该是毫无疑问的,不过它可能不是075最需要一款舰载直升机。
075两栖攻击舰为何姗姗来迟
关于中国海军075两栖攻击舰的建造传闻已经流传近10年时间了,可是直到今年下半年,外界才确切发现075两栖攻击舰真正在建造中,这又是为何呢?
075两栖攻击舰技术太复杂?
不太可能,要知道,排水量更大、更为复杂的002航母都接近完成海试服役了,075两栖攻击舰才露面,这是为何呢?
难道是075两栖攻击舰太过复杂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075是在071船坞登陆舰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主要是放大吨位、采用直通甲板、在航空甲板下增加一层直升机机库、增加一个舰岛罢了,其技术难度相对较低。
深究其原因,可能不是中国海军之前没有能力建造075型两栖攻击舰,而是不想建075型两栖攻击舰,为何呢?因为舰载直升机特别是舰载运输直升机数量少、性能也不足。如果在此时建造075型两栖攻击舰,它至多就是大号的071船坞登陆舰,没有足够的、优秀的舰载运输直升机,它的作战性能提升非常有限。
如今075型两栖攻击舰终于开建了,它的2号舰也疑似在建中,这或许说明中国海军的舰载直升机在数量、型号、编制上都可能有了突破,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