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行动3,闪电行动歌曲原唱?
热血颂是廖昌永演唱歌曲,出自《山丹丹花开》专辑。《热血颂》原唱为八十年代红极一时的实力歌手王虹,后在很多晚会中与老山前线一级战斗英雄徐良合唱。
这首原唱的《热血颂》令人亢奋,带你重温《闪电行动》的热血片段
一首悲壮的经典歌曲,回顾电影《闪电行动》,不可忘记的旋律。
闪电侠结尾什么意思?
电影《闪电侠》(The Flash)的结尾是一个开放性的结局,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和可能的续集。以下是电影结尾的一些可能的解释:
闪电侠的身份揭晓:电影最后没有明确地告诉观众闪电侠的真实身份。这为续集留下了可能性,可能会揭示闪电侠的真实身份。
闪电侠的任务完成:电影中,闪电侠必须阻止一次大规模的犯罪行动。虽然电影最后没有明确表明闪电侠是否成功,但是他已经尽力而为了。
闪电侠和蝙蝠侠的联手:电影中,闪电侠和蝙蝠侠(Batman)一起合作打击犯罪。虽然电影结尾没有明确表明这两个角色是否会在未来的续集中再次合作,但是这为可能的联手埋下了伏笔。
闪电侠的能力限制:电影中,闪电侠的超能力使他变得十分强大,但也有一些限制。最后的场景暗示着,闪电侠的能力可能会有一些新的限制出现。
闪电侠中拿着冰冻枪的冰冻队长为何可以成为闪电侠的大敌?
我们能说这就是编剧故意设计的吗?冰冻队长这个角色就是为了制衡闪电侠而来的。
闪电侠的超能力是什么?速度,只有速度。闪电侠用速度完成一切,包括回到过去。
而速度的本质是什么,物质的运动,只要停止了这运动,闪电侠就再也没有风骚的走位了,除了那身结实耐磨的战衣,他就和普通人没有区别了。
这敌人其实还是闪电侠自己造出来的。话说有那么一天还不是冰冻队长的冰冻队长正在和自己的兄弟一起抢劫银行,却闪电侠碰见了,然后他们就被光速抓到了警察局,关紧了监狱。
冰冻队长就很气,我差一点点就成功了,结果被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闪电侠搅了好事,要是我不抢银行,怎么供妹妹读书?这是我唯一的一个正经工作啊!而且让他始终耿耿于怀的是闪电侠那嚣张的态度:
“你有被光速踢过吗?”
从此杀死闪电侠就成为冰冻队长最大的人生目标,冰冻队长就在监狱里拼命读书,结果掌握了丰富的科学知识。然后他看了一篇报道了解到“回旋加速器”的辐射可能会影响到闪电侠的速度,看到能杀死闪电侠的希望,他再也忍不住了。
他选择立即越狱,到报道中的那个实验室去偷加速器,毕竟越狱在他眼里并不是难事,而且他也不想负越狱的法律责任,这就更容易了。
他顺利潜入实验室,拿到了回旋加速器,可是改装没有完成的时候就被保安发现了,粗忙中出了差错,本来应该只减慢速度的机器变成了一个冷冻枪!可以把射中的物体降到绝对零度,而物体被降低到绝对零度的时候,甚至原子都会停止运动。如果原子都被冻住了,身体自然也不能运动了。而且绝对零度哎,早就该死透了,还动什么东?
真是阴差阳错、一举两得啊!
被这把枪射中肯定是死了,而且会比玻璃还要脆弱,一碰就碎,保安就是那第一个被试枪的人。
闪电侠即使再快,被这把枪射中,也会死透,不过冰冻队长并没有杀心,他只是想出气而已,毕竟他是个有良心的抢劫犯,只抢劫,不杀人。
但如果只是枪而已,对闪电侠应该是没有威胁的,漫画里对闪电侠的能力进行了弱化,毕竟还有拔枪和扣动扳机的动作,而且也不一定打得准。
难道他是本•贝克曼吗?
显然他不是,但是漫画就是设定冰冻队长有这个能力,可能是和五五开一样挂了自瞄吧。
所以他甚至说和闪电侠打架是过家家。
但是自从新52之后,他就全面升级了,自身拥有了绝对冷冻的能力,不再完全依靠冷冻枪。为什么会有这样改变?我想大概是和青雉一样吃了冰冰果实吧。
总之这之后他就好像开了挂一样,甚至可以用能够运用自身的“寒冷力场”冻结一定范围内的所有物体,到达一种凝固时间的效果,大致效果等于迟钝光线,不一定有冰冻现象。
所以不光是子弹,就是闪电侠靠近他都会变慢,如果闪电侠变慢了,只要身体素质够强,谁都可以吊打闪电侠,况且冷冻队长手里还有冷冻枪,一枪打过去,就是透心凉。
不过这个角色也不是绝对的反派,不然一定会让人很头疼。有时他也会帮助正义联盟的人打打反派,冰冻枪还是很好用的。
这还是一个很可爱的反派,有良心有底线,没野心不害人(绝不准伤害女人和孩子),也不会吸毒,目标只有赚钱和给闪电侠找麻烦,才不会有统治世界这种无聊的想法。
你爱上这样的反派了吗?
电影毒角兽独家胡诌,如有雷同必是小号。
拒绝抄袭,脑洞越用才越大。
希特勒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说到二战时期德国为什么要“闪击波兰”这个问题,就要先问一下德国人为什么要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了。“闪击波兰”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德国与波兰的军事同盟英国和法国同时宣战,也就意味着二战正式爆发。
那么战争为什么会爆发呢?其实还是要从1929年的经济危机说起。
1929年经济危机1929年10月份,美国股市崩盘,史上最大的经济危机开始爆发,一时间这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全球,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都遭受了严重破坏,一时间大量工厂、企业、银行倒闭,大量人员失业,生活毫无着落,世界一片萧条。
1929-1932年,德国的煤炭产量下降32.7%,生铁产量下降70.3%,发电量下降23.4%,大量的人员失业,1930年德国失业人口达到了300万,1931年失业人口为450万,到了1932年德国失业人口就达到了800万。
▲经济危机使当时大量的德国人流离失所,食不果腹
面对着严重的经济危机,当时的德国人不知所措,他们希望政府能出面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当时的德国政府却无能为力。由此德国国内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主义开始抬头。希特勒宣扬纳粹主义、反共产主义、反资本主义、反犹教主义,他认为德国人所遭受的灾难都是别的国家强加给德国人,德国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把其他国家从德国抢走的夺回来。
希特勒认为,一战是德国的屈辱,强加给德国的不平等条约要逐步废除,他许诺德国民众只要他能上台就会让每个人都有工作,有饭吃,有衣穿。只要他能上台,就能让德国重新走向辉煌,成为伟大的国家。
▲鼓吹民族主义的希特勒在经济危机中迅速上台
天生就有着极高演讲天赋的希特勒很快就得到了德国民众的拥护,并在1933年成为了德国总理,由此开始执掌德国。
希特勒上台后的举措希特勒上台后,主要政策有:
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税收、扩大国债和实行通货膨胀,这种举措类似于凯恩斯主义,就是通过国家投资刺激经济发展,同时通过大量的政府建设吸纳大量人员就业;
大力发展军事工业,1932年德国军费开支只有6.7亿马克,而1933-1939年期间德国的装备购买就达到了600亿马克,大量的军工订单使德国军工生产企业大发横财,也使得大量德国人得以进入军工厂找到工作岗位;
▲希特勒把大量犹太人抓进军工厂做苦力
剥夺犹太人资本。当时的犹太人是欧洲最有钱的民族,希特勒通过“排犹行动”大量剥夺了犹太人的财产,用以充实国库,维持财政和军事开始以及社会福利。
在希特勒及纳粹的这些政策下,德国经济迅速复苏,成功摆脱了经济危机。
走向战争之路一战后德国与协约国集团签订了《凡尔赛合约》,在德国走出经济危机后,希特勒开始逐步废除《凡尔赛合约》,给德国人找到了自信。在一战后,捷克斯洛伐克境内有部分德国民族居住地,是为苏台德地区,希特勒以苏台德为题不断地向一战战胜国发起挑战,当时主持国际联盟的英法不断地向希特勒妥协,希望能够通过妥协换取与德国的和平。在当时绥靖政策的影响下,1938年英法默许德国吞并了苏台德地区及捷克斯洛伐克,更是助长了纳粹的嚣张气焰。
▲进攻波兰之前德国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
在吞并了包括苏台德在内的捷克斯洛伐克后,希特勒的野心迅速膨胀,想要获得更多的地盘,按照希特勒的说法就是“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争取土地”,不久后吞并了奥地利。
其实这个时候的德国已经不能停下继续扩张的脚步了。接下来与德国领土争议最多的就是波兰了,一战之前波兰有大片土地是属于德国的,尤其是旦泽走廊在内的波兰西部地区。
▲一战期间大量波兰领土属于德国
以为德国民族开阔更多生存空间为口号的希特勒自然是要收复原先“属于”德国的领土,于是对波兰的战争其实就不可避免了。
而波兰与英国、法国是军事同盟,德国对波兰开战就等于同时对英法开战。而德国之所以敢进攻波兰,一是战前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一旦德国进攻波兰,苏联会从东面对波兰发动进攻,希特勒对德国的军事能力非常自信,在两大国的打击下,拿下波兰不成问题;其次希特勒认为英法比较软弱,一旦德军主力在东线对波兰进攻,英法不会在西线进攻德国,德国可以放心地进攻波兰。
▲德国闪击波兰
由此,德国在1939年9月1日发动了对波兰的闪击战,自此二战正式爆发。
三国杀三人玩法规则详细介绍?
答:三国杀三人玩法:
首先,三人玩不用身份牌。游戏方式是杀下家,保上家。这和多人局前位忠不明身份时往下打的潜规则是一样的。就是说按照逆时针的方式行动,行动顺序依次定为A、B、C。若A让下家B的血量变为0,且B、C无桃、酒救,就算A赢,B、C都算输,所以该种游戏方式只有一个赢家。游戏开始先选将,然后翻3张牌,比大小,从最大点数的玩家逆时针依次抓4张牌,然后最大点数的玩家抓2牌开始出牌...
判定:是指在需要“判定”的时候,翻开牌堆最上面的一张牌,根据其花色或者点数来决定判定结果。除了闪电之外的锦囊牌,都是一次判定后就失效。闪电未判出黑桃2~9,就传到下一家,轮到下家行动前再判定。
过河插桥就是弃对方一张牌,可以是手上的牌,也可以是对方装备区的牌。
距离问题:A、B、C三人,两两之间距离为1,若A有+1马,则A到B、C距离依然为1,B、C到A的距离为2。也就是说,若3人都没武器,A可以对B、C出杀或者顺手牵羊,而B、C不能对A使用。若此时B装备了一个-1马,B就可以对A出杀或者顺手牵羊,C仍不能对A出杀或者顺手牵羊。而B、C两者之间的距离仍为1,任何事件不受影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