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防御,英雄连2防御工事有哪些?
在英雄连2中,防御工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玩家在战斗中更好地防守和抵御敌人的攻击。以下是英雄连2中常见的防御工事:
战壕:战壕是一种常见的防御工事,可以为士兵提供掩护和保护。在战斗中,玩家可以让士兵进入战壕中,以避免被敌人的火力打击。
铁丝网:铁丝网可以阻挡敌人的前进,同时也可以为己方部队提供掩护。在游戏中,玩家可以将铁丝网设置在敌人可能出现的位置,以阻止敌人的前进。
障碍物:障碍物可以阻挡敌人的前进,并为己方部队提供掩护。在游戏中,玩家可以利用障碍物来限制敌人的行动,并为己方部队创造更好的防御条件。
炮台:炮台是一种强大的防御工事,可以对敌人造成巨大的伤害。在游戏中,玩家可以将炮台设置在制高点上,以掌握更好的战局,并对敌人进行有效的打击。
地雷:地雷可以在敌人行进的路线上设置,以阻止敌人的前进。在游戏中,玩家可以利用地雷来限制敌人的行动,并为己方部队创造更好的防御条件。
以上是英雄连2中常见的防御工事,玩家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图和战术选择合适的防御工事,以提高自己的防御能力。
通常我们所说的加农炮加榴炮榴弹炮是怎么区分的?
先说什么是火炮吧。火炮是一种利用化学能、电磁能等能源抛射弹丸的武器。一般以20毫米口径为标准,低于此口径的称枪,高于此口径的称炮。
火炮的分类多种多样,加农炮、榴弹炮等就是以火炮弹道分类的来的名称。
榴弹炮的特点是火炮身管短,火炮射角高,炮弹飞行弹道弯曲,能够打击隐藏在工事后方的目标。榴弹炮出现在17世纪,名称来源已不可考,但有一种解释是早期榴弹炮的为了增大杀伤力在炮弹内装满了石块和弹子,就像一颗石榴一样,所以给起了个“榴霰弹”的名字。而发射这种炮弹的火炮就被叫做榴弹炮。 榴弹炮
加农炮的特点的身管长,炮弹弹道低伸平直,射程远,可直瞄射击,通常用于打击坚固目标或装甲战斗车辆。加农炮最早出现在14世纪,加农是拉丁文Canna的音译名,原文即管子的意思。加农炮是类直瞄火炮的统称,现在的坦克炮、高射炮、航空机炮等都具有加农炮的弹道特性。 二战中的加农炮
迫击炮的火炮身管更短,射角更高,弹道的弧度更大,大多从炮口装填,可以看作是一种异化后的榴弹炮。由于迫击炮的弹道更加弯曲,弹丸落地时几乎垂直于地面,更适合打击躲在遮蔽物后方的目标。迫击炮起源于日俄战争期间,俄军为了打击堑壕中的日军用,用改装后的火炮大仰角发射炮弹,产生了意料不到的后果,从而诞生了迫击炮这一新型火炮。
迫击炮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携带方面,中小口径的迫击炮可以随同步兵一同行动,在山地、在丛林迫击炮是步兵最佳的伴随火力支援,这种便携性是其他火炮无可比拟的。
迫击炮可以很方便的组装和发射
三种火炮的弹道比较
二战后,随着科技发展,军工人员将加农炮和榴弹炮的技术逐渐合二为一,就出现了现在的加农榴弹炮,简称加榴炮。加榴炮,射击角度大,射程远,既可以曲射有能够直射,可以根据目标的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弹道,既节省了成本又提升了效率,一举两得。 国产PLZ05式自行加榴炮
除此之外,迫榴炮是近些年来发展的另一种新型火炮,根据命名就可以知道迫榴炮兼有迫击炮和榴弹炮弹道性能的双用途火炮,具有很强的作战灵活性。
自行迫榴炮
除了按照弹道来划分种类外,还可以按运动方式来区分,如牵引式和自行式火炮。
牵引式火炮是依靠车辆牵引而运动的火炮,火炮本身没有机动能力,最大的优点是便宜。在一二战期间,大部分支援火炮都属于牵引火炮,需要设置专门的阵地用于火炮的安放和准备。但牵引式火炮的准备时间长,行动不便,容易受到对方的火力反击,尤其当反炮兵雷达出现后,火炮一发射就会被雷达侦测定位遭到对方的炮火覆盖。 牵引式火炮发射场面很壮观
如果把火炮安装在车辆底盘上能够迅速机动,就称为自行火炮。
自行火炮按照具体分类又可以分为履带式和轮式自行火炮
履带式自行火炮就是将火炮安装在履带车辆上,这种自行火炮的机动性好,开火后能迅速转移阵地,躲避对手反击,同时性能先进,越野能力强,防护能力好,但价格昂贵,维护和保养繁琐,因此履带式自行火炮专门装备于主力部队中。而为了降低成本,各种又发展出了轮式自行火炮,即以轮式装甲车辆为底盘的火炮。 德制雷神155毫米履带式自行火炮
捷克达纳152毫米轮式自行火炮
轮式自行火炮的另一种设计时将火炮与卡车相结合,一般称作车载式自行火炮或叫做卡车炮。这种设计不仅保证了自行火炮原有的战场机动性,同时战略机动能力也明显提高,而且价格也便宜得多,是目前大多数国家的主流装备之一。
法国凯撒155毫米车载轮式自行火炮 荷兰105毫米卡车炮
还有一种独特的自行火炮,这种炮是在普通牵引火炮的基础上安装了一套辅助动力装置,能够使火炮具备短途机动能力,达到开火后就跑的目的,但效果比较鸡肋,主要是长距离行军中仍然需要牵引车辆,整体效率不高,因此在短短的流行一段时间后就被自行式火炮全面替代了。
瑞典FH77B火炮安装有辅助动力装置,印度曾大批量进口,至今仍在服役。
哪些坦克上装有榴弹炮?
从现在的认知来说,坦克炮都是主要用来对付敌方的坦克,需要高初速,弹道低伸的火炮,这些性能要求比较符合加农炮的性能特征,所以现在来看坦克炮如果分类的话,应该被归于加农炮的大类中去。
但是,坦克使用榴弹炮也不是没有,而且在二战前还是十分常见,比如德国的4号坦克初期型都是使用的75毫米榴弹炮,苏联的KB2使用152毫米的榴弹炮,这些坦克设计时,他们的任务是支援步兵突破坚固的防御阵地,这种情况下使用榴弹炮比加农炮威力要大,对了还有丘吉尔的一种型号也是使用152榴弹炮,这种坦克专门就是用来支援步兵的,但是这一型坦克就是用这门榴弹炮轰掉了一辆黑豹。
在苏德战场上,双方的重装甲对抗中一直是沿着装甲更厚,炮口更粗的规律来演进,在德军推出来虎,黑豹这样的重型坦克以后,苏军出了把T34的主炮改成了85高炮以外,象斯大林2这样的重型坦克就是用122榴弹炮作为主炮,不过这样的榴弹炮就已经和传统的榴弹炮很不一样了。
在二战中,坦克在确定了自己陆战之王地位的同时也确定了自己最大的敌人是敌方的坦克,在明确了最主要的敌人以后,坦克的主炮也就明确了发展方向,坦克炮的主流就是加农炮了,并且现在的坦克炮都开始使用滑膛炮了。
在二战后使用榴弹炮的坦克主要是苏联的重型坦克T10这样的,它们继承了斯大林的那门122榴弹炮。还有美国的M60A3,M551这两种坦克使用152榴弹炮,不过美国的门榴弹炮叫榴弹炮十分勉强,这门榴弹炮应该算是152炮射导弹的专用发射管比较合适。
突袭2里面用什么攻击房子里面的敌人?
消灭房子最好还是用迫击炮或者自走炮好一些,如果没有的话重机枪和速射炮也可以,或者是高炮?至少反坦克炮绝对不行。定时炸弹还是别用了,这还不如进去肉搏损失小…如果没有重武器掩护的话,最好还是不要用喷火兵的好,机枪一样可以摧毁建筑物,非要用的话如果建筑物内敌军较多,就别上了,不如其他士兵直接摧毁建筑,来个一窝端,敌军少的话就得用人肉盾牌顶上去,但是喷火兵从来都是被用来进行城市扫尾的工作的专职扫大道员工…如果敌人的炮被判定为榴弹炮或者自走炮,那么坦克手探头,(轻坦好一些),与步兵等速推进,发现一个消灭一个(注意:清理沿途建筑物以及小心地雷)如果敌人是坐地炮,没有运输工具,没有机枪掩护,那么步兵直接冲。如果敌人的炮有机枪掩护,装甲车部队上,发现了敌人也不立刻攻击,不停地冲,边走边打。如果敌人的是炮群,而且防护设施完备,那么就只有野猪式万岁冲锋了——这是最难办的东西,但是一旦突破,必定会对敌军造成极大损失,除非旁边有一个更大的炮群甚至是坦克队(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做好侦查吧,放弃少数高机动车,每辆车上坐最低限度的乘员,直接冲上去,抓紧时间记住敌人的防御状况,然后用远程火力解决他们)
近防炮炮管如何冷却?
近防炮,堪称射速最高的炮!可以轻松在空中编织出一层弹雨!
话说在世界水面作战舰艇的水面主战兵器从火炮发展为导弹以后,军舰装备舰对舰导弹成为主流。当时的反舰导弹命中率很高,这样,一艘几十吨的导弹艇,就能对大型军舰构成很大的威胁。
代表战例: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使用75吨的“蚊子”导弹艇,发射冥河(SS-N-2)反舰导弹,把以色列1700吨的驱逐舰埃拉特号击沉。
75吨的小艇,打掉1700吨的大舰,这个交换比,简直太值了!
在这种情况下,大型水面舰艇的出路在何方?要么是放下身段全部小型化,以导弹艇对导弹艇;要么是,找出一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把来袭的反舰导弹打掉!
怎么办?要不,用一发专用拦截导弹打掉来袭的导弹?开玩笑,以1960年代的技术,要做反导的活儿,根本不可能。
或者,用高射炮发射高速弹丸,来打掉导弹?可是,这需要形成高速弹幕才可以,普通的高射炮,根本无法完成这样的发射密度。
研发专家们从一种老爷爷级别的兵器中吸取了灵感,旧瓶装新酒,老树开新花,成功研发出了这种拦截导弹的炮,近防炮!
这种老爷爷级别的兵器,就是加特林机枪。加特林是18世纪美国的一个医生,业余时间喜欢研究枪械。他看到当时步枪发射繁琐,火力密度低,就鼓捣出了一款可以连发的高射速手动机枪,加特林机枪。
该枪的原理,简单粗暴,直接采用多根枪管排列成一个圆周,然后摇动一个手柄,这些枪管就围绕中心轴转动。每次转动到特定位置,就自动装填一发子弹,然后击发,继续转,则击发过的枪管去完成抽壳,下一发子弹开始射击!
于是,只要有人不断转动手柄,有足够的子弹,就能源源不断地打出子弹!这个枪,射速可达250发每分钟。注意这个枪诞生的年代,1862年,此时,大清还在和太平天国打仗呢!
在那个年代,加特林机枪就是妥妥的大杀器啊!射速无敌!
后来加特林机枪为何没落了呢?原来,是被另一种神器,马克沁重机枪给取代了。
两者的区别在于,加特林机枪的自动方式,是依赖一种外来能源(人力),来实现枪弹的上膛,击发,抽壳。而马克沁重机枪则是依赖于枪弹的后坐力来实现这些,马克沁的发射速度,能达到600发每分钟。
射速如此之高,就带来了枪管过热的问题。先前的加特林机枪,采用人力转动机关,最大射速250发每分钟,就会导致这个问题。但是人家加特林机枪枪管多啊,多根枪管分担250发的热量,还可以勉强承受。射击过后,只要慢慢放置,自然风冷,枪管的热量也就散去了。
到了马克沁重机枪,是一根枪管来完成600发每分钟的射速,连续射击,真的会把枪管打红。
马克沁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简单粗暴,直接设计了一个大水套,枪管搁里面,用水来降温,水温最高100度嘛,这样,只要有水来降温,枪管的温度就始终不会过热。注意看下图,地上那个方盒箱子不是弹药箱,而是水箱,用水管和水冷套管相连接。
到了一百年之后,面临反舰导弹的威胁的时候,武器专家们又想起了加特林机枪。于是,经过改头换面,采用加特林机枪原理的舰载速射小口径拦截反舰导弹的近防炮诞生了!
需要高射速?没问题!多枚炮管齐上阵,维持火炮自动射击的能量,并不依赖炮弹的后坐力,而是采用外接电源驱动电动马达,美国的密集阵采用了630方案,也就是6根炮管,30毫米口径,射速可达4300发每分钟。
俄罗斯的AK630,也是采用了6根炮管。后来我们的1130,更是采用了11根炮管,射速可达每分钟万发!
除了打得快,还要打得准!于是,近防炮还安装了计算机,雷达,以及驱动电机。雷达截获目标之后,计算机自动计算弹道,然后驱动炮身转到合适位置,发射炮弹,击落目标,全程不需要人员干预。也就是说,只要装好炮弹,插上插头,打开电脑,自检完毕,就行啦。
近防炮不但能打反舰导弹,还能打低空目标,担负着现代舰艇防御圈中最内层防守的任务,故而又有个绰号,守门员。
近防炮如此高的射速,动不动就数千发上万发每分钟,必然带来炮管过热的问题。那么,近防炮是如何避免炮管过热的呢?
这个,答案依然是,各有各的高招。有的近防炮系统,采用了水冷方案,比如俄罗斯的AK630系统,就是做了个套筒,把6根30炮管泡在水中,其实这跟马克沁重机枪的冷却方式一样一样的。
而我们的1130近防炮,则直接采用风冷方案。11根炮管暴露在空气之中,让流动的空气带走炮管发射的热量。当然,可以增加吹风,提高散热效率。
而风冷,才是世界上大多数近防炮系统采用的炮管冷却方式。
因为近防炮射速虽然很快,每分钟可破万发,但是实战中可不是真的去打一分钟,打出去一万发炮弹啊。近防炮的拦截每次需要消耗200发左右的炮弹,1130炮的备弹是1280发,大概能拦截7次,这7次,肯定有火力间歇期,在这个期间,火炮炮管就能有足够的时间冷却了。
毕竟,每次开火打200发,平均每个炮管才打出20发炮弹,带来的热量远远不到炮管打红的程度。
最后,有谁想要上面那堆弹壳的,报名,自带簸箕麻袋!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
文字原创,配图来自公共网络,侵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