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错核心,电影误杀讲述了什么故事?
一场误杀,一个小学学历电影爱好者与警察老手的较量。
误杀翻拍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高分悬疑电影,尽管剧情上与《嫌疑人的献身》里有很多近似点,但是仍然有其独到之处。
故事简介是这样的:
李维杰与妻子阿玉来泰打拼17年,育有两个女儿,年届四十的他靠开设网络公司为生,为人也颇得小镇居民的好感。这个边陲小镇各种权力交织碾压公平正义。李维杰的大女儿被督察长的儿子强暴,因反抗误杀对方。李维杰为了维护女儿,捍卫家人,李维杰埋尸掩盖一切证据,在时间与空间的交错缝隙中,与警方在身心层面,展开了殊死一搏的较量。提炼一下就是一个农民家庭错杀了地主家的傻儿子,为了躲过傻儿子的侦探妈妈的追查,农民根据电影中的知识,处理各种线索并隐瞒真相的故事。
《误杀》与原片主线剧情几乎一致,但是部分故事细节、故事背景以及叙事方式做了较多调整。比如真相揭露的时间节点,比如影片的结局。
肖央在本部电影中的表现相当不错,大量的特写镜头,人物的层次表现得极其丰满。
第一层面上他是一个学历不高生活艰难的通讯店主,同时热心肠,愿意帮助别人,面对坏警察的威胁,也会害怕。在被坏警察威胁时,那个下嘴唇微微抖动的镜头我记得非常深刻。第二层面上他是一家之主,要扛起整个家庭的生活,大女儿的不理解是他非常难过,但是他仍然深深的爱着他的家人。第三层面上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有信仰,他三次布施。他懂得利用别人的信任,但是利用完别人他也会感到愧疚,犯下了错误他会反省也会选择去承担责任。其中有很多地方体现肖央用眼神完成了人物情绪的转变,当他开着被害人的车出城时的冷静,事发后背对着家里人眼神中的恍惚,当尘埃落定后望向佛塔的释然,对人物的诠释可以说是相当到位。
其中两个母亲对峙的这部戏真的非常精彩陈冲与谭卓饰演的两个母亲形象则相当的对立,一个跋扈且张扬,一个隐忍又克制。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就是个禽兽事发以后,谭卓表现了一个深深恐惧但又想保护女儿的母亲形象;全家出门去看泰拳时谭卓的眼神木讷,一边喘粗气;当肖央嘱咐她留好所有票据的时候,她不相信不理解。当小女儿问爸爸「他们会打疼你吗?」,谭卓眼角突然划过一滴泪水。
当面对警察局长的胁迫时,当涉及到保护孩子,眼神里凶狠用力。在有限的空间里表现出了人物的张力。
陈冲饰演的母亲,当她强硬的时候,她可以对一个小女孩进行威胁,当她疯狂的时候,她可以随便动用手里的诠释,她精明干练,一眼便能看穿李家人的伪装。但是母亲的身份是她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当最后抛下浮华,她只是个母亲。本片小女孩的表现亦相当精彩,当小女孩目睹母亲埋下尸体的时候那个表情,我真的鸡皮疙瘩都出来了。这个小女孩是真的聪明,面对审问的淡定和清澈的眼神都足以体现。仔细回过神想想,这么聪明的小女孩,真的会被米饭做成的奶油蛋糕蒙骗吗?这场雨中戏真的非常精彩这部电影想传达的东西有很多:一方面毫无疑问是在家庭层面的,一个中年男人已经竭尽全力去维持一个家庭的生活,但是当他的能力逐渐无法满足女儿需要,他只能默默付出,但是当他需要站出来的时候,他永远是这个家庭最坚实的臂弯。
我是一个没有什么本事的男人,也没能让你们过得好一点,能做的只有挡在你们前面。平平,是爸爸对不起你,丢失了你的信任,希望之后你不再惧怕生活里的任何经历,爸爸爱你。所谓担当,责任,大致如此。一度怀疑这个暴乱的场景是想影射什么另一方面大概是社会层面上的,当民怨沸腾的时候,其实不过是少数人在推动而已。就好像某个角落里,某些青年所造成的满目疮痍,又有谁能承担这个责任?最后又是谁来付出代价呢?即使影片的最后,一家人都选择了自首,又能挽回什么呢?影片最后留下的发散性的镜头,当“韩商言爷爷”饰演的「颂叔」在被问到你怎样看待主角一家人时,相当复杂的表情里到底蕴含了多少种情绪?值得好好的品味一下。
值得一提的还有影片大量致敬了经典的悬疑电影,除了《蒙太奇》之外还有很多经典片段闪回出现,资深悬疑迷可以盘点一下。从彩蛋来看,《误杀》这部电影也可能还有续集。导演柯汶利曾经也是唐探1的导演,再加上陈思诚担纲监制,是不是代表着这部电影及其续作很有可能被打造成为唐探电影宇宙的某一个章节的呢?我们拭目以待。现在,推荐各位热爱悬疑电影的朋友到电影院去观看这部电影。
为什么土耳其天不怕地不怕要成立三国联盟呢?
说到底,土、巴、阿三国打着“对抗以色列、帮助巴勒斯坦人”旗帜,然而却各怀鬼胎;土耳其希望拉拢阿塞拜疆提供陆地能源和商务通道——希腊、埃及、塞浦路斯在法国支援下结成三国联盟制衡土耳其、封锁土耳其海岸线;巴基斯坦希望借助土耳其“强大”的国防力量阻挡以色列、印度的军事/政治压力;阿塞拜疆则希望土耳其阻击俄罗斯/亚美尼亚的军事打击…这三位没有一个真正为巴勒斯坦国着想!
土耳其作为北约重要国家,它却无法享受欧盟待遇:希腊持续反对!美国则对它既遏制又利用政策,一不顺眼就制裁——借着土耳其外债高企严厉制裁!土耳其的地区野心极度膨胀,东杀西砍貌似威风,其实国运和国力被逐渐消耗——不向外扩张就无法平息国内极端宗教主义!结果,土耳其被主要伊斯兰国家、犹太国视为敌人:不但经济制裁,还出现军事博弈——阿联酋的无人机多次空袭利比亚的土耳其军队;
正是因为土耳其的倒行逆施,周边国家乃至欧盟等组织对其戒备森严;土耳其不得不另辟空间:找到了借口介入阿塞拜疆和巴基斯坦。阿塞拜疆刚刚打赢了纳——卡冲突却被俄罗斯驻军本土——仿佛这场战役就是为俄罗斯正式进入纳—卡地区准备的:它只好引入土耳其抵御!
巴基斯坦则对以色列积极援助印度恨之入骨:病急乱投医找到土耳其——它以为土耳其有能力牵制以色列!于是,三国联盟的框架搭建完毕;只不过,这个小联盟极其脆弱:按照印度的经济体量、以色列的国防实力、希腊/法国的戒备心、俄罗斯的勃勃雄心——它的寿命随时会被终结!
日本为什么不学德国用坦克进行闪电战?
二战时的日本确实是一个工业国家,它可以自己制造海陆空三军的装备,包括军舰、飞机、坦克等,但是作为岛国它的资源是有限的,它只能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它最需要生产的东西上面去,这就意味着日本不可能生产出很厉害的坦克,因为那需要大量的钢铁资源,而这正是日本最紧缺的资源之一。况且日本也没有像德国那样拥有高明坦克战术的指挥官,它制造的很多坦克只能称得上是个铁质移动盒子,离真正作战的坦克还有一定差距。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被击毁的日军坦克(侧面薄弱)
日本的坦克日本虽然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明白了坦克的重要性,但仍然没有摆在很重要的位置,依然把坦克作为步兵的协助工具,而不是担任主攻的武器,坦克的型号各异,且因为资源在二战爆发后越来越来越紧张,只能以建造轻型坦克为主。现在来介绍几款在战斗中主要使用的坦克:
89乙轻型坦克
89乙轻型坦克:战斗全重只有12.1吨,乘员为4人,主要武器是一门57毫米短身管榴弹炮,主要用于支援步兵作战。它是世界上最早装上柴油机的坦克之一,最大功率为120马力,坦克的最大速度为25千米/小时。车体和炮塔为钢装甲铆接结构。在二战初期,89乙坦克充当了侵略中国的急先锋。
94式超轻型坦克
94式超轻型坦克:于1934年定型,总生产量为750辆,在二战中广泛运用。其战斗全重只有3.45吨,乘员为2人,装一挺7.7毫米重机枪,动力装置为35马力的汽油机。坦克的最大速度为40千米/小时。
95式轻型坦克
95式轻型坦克:95式轻型坦克于1935年定型,总生产量达到了1 250辆,一直使用到二战结束。该轻型坦克的战斗全重为7.4吨,乘员为3人,主要武器是一门37毫米坦克炮。辅助武器为两挺7.7毫米机枪,一挺是前机枪,一挺是炮塔后机枪。动力装置为135马力的柴油机。坦克的最大速度为40千米/小时。
97式中型坦克
97式中型坦克:1937年研制成功,日本人称之为“得意之作”,总生产量达到了2 400辆。其战斗全重为15吨,乘员4人,主要武器是一门97式57毫米短身管火炮,其威力比89乙坦克上的57毫米火炮增大约20%。动力装置为一台170马力的柴油机。坦克的最大速度为38千米/小时。97式中型坦克的改进型坦克较多,主要有97改中型坦克、一式中型坦克等。其中,一式中型坦克于1941年研制成功,战斗全重增加到17.2吨,换装了长身管的47毫米加农炮,主要部位的装甲厚度加厚。一式中型坦克本来是作为“本土决战”的主力来使用的,共生产了587辆。
3式中型坦克
3式中型坦克:是为了对付美军的M4“谢尔曼”坦克而研制的,1944年初定型。它仍然采用97式中型坦克为底盘,但外观上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变化。其战斗全重为18.8吨,乘员为5人,主要武器是一门长身管75毫米加农炮。辅助武器为一挺7.7毫米前机枪,没有并列机枪。动力装置为240马力的柴油机。坦克的最大速度为38.8千米/小时。生产数量约为100辆。
以上几种坦克就是日本在二战中使用的主要坦克,依然以轻型坦克为主,虽然它重量轻、装甲薄、武器活力不强,但是在侵略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中依然取得了很大的战果,在战斗中损失也不少,很多日本轻型坦克被击毁后就变成了铁棺材,坦克乘员很少能够逃脱的。
日军坦克作战思想日本陆军的作战思想和德国相比,差距太大了,日军一般把坦克作为辅助步兵攻击的工具,而不是把坦克作为陆地作战的主要手段,坦克部队都是分散在各个师团、旅团中,基本没有建立专门的坦克装甲军把所有坦克集中在一起使用,这样就导致了日本不可能像德国那样用坦克来发动闪电战。
在日军坦克部队作战中,除了大规模的战斗会使用部分坦克部队冲锋外,一般坦克部队都用于防御为主。日本很少有能够使用坦克大规模作战的指挥官,军队中等级森严,有的时候坦克部队还必须听从步兵部队的命令。这也使得坦克部队和普通步兵部队中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特别是涉及到坦克的给养,需要大量的油,在二战中后期,资源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很多坦克都没有充足的燃料,根本无法和美军正面对抗。
另一方面日军的坦克因为主要是轻型坦克,在战斗中很容易被反坦克武器击毁,甚至口径大一点的重机枪都能击毁日军的轻型坦克,这些轻型坦克的故障率也比较高,一场战斗中能正常留存下来的并不多。日军也没有步、坦协同作战的经验。一般作战都是坦克在前冲锋,步兵在坦克后面跟着,没有步兵保护坦克的侧翼,致使轻型坦克的击毁率很高。这就更使得,日军不愿意轻易使用坦克作战。坦克在后期完全就成为防御的工具,类似于一个装甲堡垒,这更不能发挥它的长处了。
综上所述,日军之所以不能像德国一样用坦克发动闪电战,就是因为坦克本身很弱,没有相应的作战思想作为指导,再加上高层的不重视,都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大家对于这个问题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
(参考资料:《装甲坦克车辆》)
有哪些狙击题材的电影?
个人觉得下面几部电影不错
1、《锅盖头》
20世纪90年代初,中东战火一触即发,著名的“沙漠风暴”正在酝酿之中。20岁的小伙子安东尼·斯沃福德出身于军人世家,他的祖父父亲、叔父是历次战场上走下来的英雄。安东尼从小耳濡目染,立志成为一名在战场上立下莫大功勋的光荣军人。经过无数残酷训练,他终于被派往海军陆战队第七陆战远征旅第二营,正式投身中东战场。安东尼踌躇满志,却发现战争的残酷远远出乎他的意料。在此期间,家乡的女友不忠出轨,恐惧、空虚、压抑则时刻折磨他的神经,战争的真正意义更令他陷入沉思与矛盾之中……
2、《生死狙击》
这是一部谍中谍式的电影,不过主角换成了狙击手。 美国退役优秀狙击手鲍勃(马克沃尔伯格 饰)正在阿肯色州享受退役后的休闲时光,不料,平地生波,他的前上司前来拜访他,希望他重出江湖,却没想到这是一个陷阱……
3、《兵临城下》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瓦西里是一个威震部队的神枪手。他的好枪法百发百中,令敌人闻风丧胆。 为了激励士气,树立榜样,瓦西里的战友——苏军文宣部军官丹尼洛夫而,坦妮娅的出现,让瓦西里和丹尼洛夫都同时迷恋上了这个飒爽女兵。但塔妮娅喜欢的是瓦西里,这让丹尼洛夫大为妒忌。 另一方面,德军派出了他们的狙击手康尼,让同是神枪手的他抗衡瓦西里。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瓦西里和康尼开始了斗智斗勇的决斗……
4、《美国狙击手》
克里斯·凯尔原本是一名普通美国牛仔,“911”事件以后他以30岁的高龄参加了海豹突击队,并成为了伊拉克战场上的一名优秀狙击手。参军之后克里斯认识了塔雅,两人很快结婚生子,但是随着克里斯的多次出征伊拉克,两人的家庭发生了很多问题。战场上的克里斯十分优秀,被队友称呼为“传奇”,恐怖分子以高额奖金请职业狙击手猎杀他,但屡次都未得手,可是身边的队友却一个个遭遇不测,虽然妻子三番五次恳求他退伍,但是他抱着为队友复仇的信念最后一次出征……
5、《女狙击手》
影片说的是苏联女学生琳达无意间发现了自己的狙击天赋,她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开始狙击训练。就在即将结婚的前期,德国入侵苏联,拥有狙击天赋的他的她决定奔赴前线,好似我们的巾帼英雄木兰……
有哪些剧情反转的令人万万想不到的电影?
《国产凌凌漆》吧!三分钟十几个反转,个个经典,星爷就是星爷。
在凌凌漆被骗,在签署了那份诬陷了自己的文件之后,马上被安排了行刑,此时的星爷还蒙在鼓里。
后来有个人对星爷说:“看什么看,就等你了”此时星爷心里就开始有些打鼓了,想要绕路过去
没想到他被直接留在了法场,宣布了他的罪行,凌凌漆以为他们是搞错了,于是马上要为自己申冤。
但没想到的是旁边那个货也是被冤枉的,每个人都知道他不认识字,但却诬陷他窃取国家机密,刚说了一半就被突突了,这是星爷才反应过来,我这是被栽赃了啊!
于是凌凌漆开始拉关系,想看看拉上陈局长这个后台能不能救自己一命,但转眼一看,陈局长两个儿子也在里面。
没办法了,提人不好使,那就看看能不能靠自用轻功逃走,结果旁边来了个铁腿水上漂。
三十年的苦练今天终于派上用场了,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战绩0-5,就被人一炮轰下来了
此时的星爷给了一个绝望的表情,画面就切换了。
再次出场的时候本以为还是会套路出场,
没想到让达文西先出来得瑟一圈。
然后才是星爷出场,大家还很疑惑他是怎么跑出来的呢?原来是他花了一百块钱[捂脸][捂脸]
剧情一松一紧,像是在钓鱼,看的观众又紧张又想笑,不愧是星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