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写网文怎样避免xxx说和xxx道的重复使用?
昨天才写了一篇写小说注意的细节,里面就有关于描写对话的。今天就再来讲一讲吧。
以前我们经常写某某说,某某说道,但一部小说读久了总觉得这个“说”和“道”有些多余,所以作者渐渐用其他方法代替这两个字,能不用就不用。
不想用要怎么做?方法有几个,可以根据情况作用或相互交替使用:
①人说话之前有动作,直接动作后面加上说话的内容。例如:他捏了捏女朋友的脸,“就知道你会这样想。”
②说话人的情绪后面直接加上说话内容。例如:他嗔怒,“我说了不是我就不是我,你为什么就是不相信!”
③先说话后点出说话人。例如:“这么说,还是我的错了?”他嘲讽一笑。
④先说话后点出说话人,之后再继续说话。例如:“是吗?”他估摸着就救援的人就快到了立刻冷下脸,“动手,一个都不留。”
以上四点可以一起用,一段对话里面,如果单调的都是下面这个模式:
他冷冷笑,“行啊,比就比,谁怕谁。”
她恼怒,“我也绝不会怕你。”
这样的模式,会显得很生硬,可以适当作用上面四个方法。结合平时我们的日常,在对话中也会出现上面四种情况,在小说中多作用会让读者更有代入感。
如果说西游记团队成员含白龙马代表几种生活方式的话?
感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西游记》中的取经团队成员包括师父唐僧,和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他们每个都代表着相应的生活方式。
唐僧唐僧是取经团队里的领头人物,被徒弟们亲切地称为师父。唐僧一心向佛,拥有菩萨般心肠,从人品而言,确实不错。作为师父,就要做好身为师父的本内之事。徒弟之间有了矛盾,师父应该第一时间出面化解。比如有一次孙悟空想让猪八戒到远处寻食,以懒为特征的猪八戒硬是不想接下这个活儿。就在孙悟空和猪八戒争吵之际,唐僧经过思量后便令二徒弟猪八戒去寻找食物,虽然猪八戒不乐意,但是也化解了这场不必要的纠葛。其实唐僧是个明事理的师父,取经路上但凡碰着妖怪,哪一次不是大徒弟孙悟空发挥的作用最大,所谓“杀猪焉用宰牛刀”,外出寻食这种小case又焉劳烦孙悟空呢?这样做,也正好改改猪八戒的惰性,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然而有时唐僧也是个不明事理,不分青红皂白的师父。譬如三打白骨精那回,唐僧误会了孙悟空,并且对孙悟空的解释一概不相信,最终以一纸贬书赶走了孙悟空。看来想当好一位称职的师父,一点都不简单。
孙悟空孙悟空可以说得上是《西游记》里的主角,他由天地孕育而生,自带灵性,在菩提祖师的教育下学会了七十二般变化和腾云驾雾的本领,通过修改生死簿获得了长生不老的权限,在太上老君的辅助下练就了火眼金睛的本事。自称“齐天大圣”的他在三界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竟栽到了如来佛祖的手里,一手压了他五百年。孙悟空是自由,无所畏惧的代名词,谁人不称赞呢?
猪八戒天蓬元帅误投在了畜生道而成为猪八戒。一想到猪八戒,脑海里就会有这么几个形容词在来回的旋转:好吃懒做,贪财好色,等等。动不动就分行李,扬言要回高老庄。其实这也是会享受生活的体现,干嘛一天天地打妖怪,一个劲儿地朝前赶路,停下来歇歇不好么?妖怪们安份点不行么?
沙僧沙和尚因在天庭打破了琉璃盏而被玉皇大帝赶下凡间。做了唐僧的徒弟后,沙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挑着担子,不辞辛劳,兢兢业业,和犹好耍赖皮的猪八戒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众所周知,沙僧的口头禅是“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捉走了!二师兄,师父被妖怪捉走了!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捉走了!大师兄,师父和二师兄被妖怪捉走了!”
白龙马西海龙太子化身白龙马成为了唐僧取经路上的代步工具,一声不吭,默默无闻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精神可嘉。和沙僧一样,都是劳碌命。
在这几种生活方式中,我当然喜欢美猴王的生活方式了,谁人不羡慕呢?
二师兄幽默语?
大师兄, 师傅被妖怪抓走了 大师兄, 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 二师兄, 师傅被抓走了 大师兄, 二师兄和师傅被妖怪抓走了 师傅,大师兄说的对 大师兄,二师兄说的对 二师兄,大师兄说的对 二师兄,你怎么又要分行李? 师傅放心吧,大师兄会来救我们的 师傅,不能赶大师兄走啊 二师兄,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二师兄 你就少说两句吧
西游记中的唐僧沙僧八戒悟空白龙马?
谢谢邀答,你提的这个问题,我在头条有过类似答案。
《西游记》作者"不专鬼神,专寓人间″他杜撰的取经团队是一个社会主要成员的大组合:孙悟空是帝王、圣君、英雄人物之魂,典型的代表是唐太宗李世民。猪八戒是官宦、能臣、清官之形。沙僧是衙役、洁吏。唐僧是芸芸众生劳苦民众的化身。白龙马是中华文化的图腾与象征。
这个组合,有帝王,官吏,人民,文化。构成了一幅封建社会人类生存的大画面。
孙悟空为金,猪八戒为木,唐僧为水,白龙马为火,沙僧为土。构成了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属行。
欲知详情可读《也说西游》山西侯荃著有详解!
沙僧在取经队伍里面是不是可有可无?
可以没有猪八戒,但是不能没有沙僧。
沙僧是什么角色,他是唐僧坚定不移的追随者,观音菩萨教诲的坚定不移的信仰者,无论孙悟空、猪八戒有什么想法,沙僧始终相信能够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沙僧的得到历练和犯错后的惩罚要比孙悟空、猪八戒严重的多,因此沙僧对道家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对佛教有着一种自我解脱的追求。我们看下原文对沙僧的介绍
自小生来神气壮,乾坤万里曾游荡。英雄天下显威名,豪杰人家做模样。 万国九州任我行,五湖四海从吾撞。皆因学道荡天涯,只为寻师游地旷。 常年衣钵谨随身,每日心神不可放。沿地云游数十遭,到处闲行百余趟。 因此才得遇真人,引开大道金光亮。先将婴儿姹女收,后把木母金公放。 明堂肾水入华池,重楼肝火投心脏。三千功满拜天颜,志心朝礼明华向。 玉皇大帝便加升,亲口封为卷帘将。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 腰间悬挂虎头牌,手中执定降妖杖。头顶金盔晃日光,身披铠甲明霞亮。 往来护驾我当先,出入随朝予在上。只因王母降蟠桃,设宴瑶池邀众将。 失手打破玉玻璃,天神个个魂飞丧。玉皇即便怒生嗔,却令掌朝左辅相。 卸冠脱甲摘官衔,将身推在杀场上。多亏赤脚大天仙,越班启奏将吾放。 饶死回生不典刑,遭贬流沙东岸上。饱时困卧此山中,饿去翻波寻食饷。 樵子逢吾命不存,渔翁见我身皆丧。来来往往吃人多,翻翻复复伤生瘴。 你敢行凶到我门,今日肚皮有所望。莫言粗糙不堪尝,拿住消停剁鲊酱!沙僧的得道之路是一步步修炼而来,坐满了三千功德,得到了真人的点化才得到成仙,封了个卷帘大将。猪八戒是直接吃了九转大还丹就成了神仙,上天封了个元帅;孙悟空那是天生灵猴,不用修练直接成仙,闹腾一番,封了个齐天大圣。沙僧打破了琉璃盏,直接打下了凡间,还要受飞剑穿身之苦;猪八戒动了色心,调戏的还是嫦娥,打入了凡间,过的还悠哉自在;谁犯错有孙悟空的大,只在五指山下压了五百年。所以说,沙僧对于天庭秩序有着自己的理解,对得道之途存在了怀疑心态,渴望通过其他途径来印证修炼之路,从而获得修炼的真谛,所以,他对西方佛教的宣传和教化充满了渴望,这也是他一路能够坚定西天取经的信心来源。平时他知道孙悟空在取经途中的重要作用,孙悟空是西天取经的途中安全保障,仅靠他和猪八戒,是到达不了西天的。从前面九个取经人的遭遇就可想而知,连他这里都过不去,何况后面还有超级大妖的存在。但是在面对真假孙悟空的时候,当看到孙悟空另起了一套取经班子后,勃然大怒,直接与孙悟空翻脸,这也是唯一一次和孙悟空闹翻。足可见沙僧对取经的重视。
沙僧知道只有唐僧才能取得真经,他们才有可能跟随唐僧修的正果,得到西方佛教修炼的真谛。我们先看下原文中惠安行者收伏沙僧时的描写。
五行匹配合天真,认得从前旧主人。炼已立基为妙用,辨明邪正见原因。 金来归性还同类,木去求情共复沦。二土全功成寂寞,调和水火没纤尘。沙僧得到观音菩萨点化,在流沙河等待取经人,一直等到第十个,也就是唐僧,终成圆满之数。第二句大家可以想一下,辨明邪正见原因,观音菩萨的点化可不是普通的点化,而是对修炼途中个人心得的传授,这足以让沙僧对原来修炼的途径产生了困惑。我们再看最后一句,本来沙僧是贬到沙河东岸的,吃人行凶,后来占据流沙河,吃掉取经人,这很有可能也是观音菩萨的指点,一方面等待取经人,并测试取经人是否有能力到达西天取经。另一方面在流沙河修炼,调和水火,修炼土性。我们也可以看出,沙僧的修炼和别的还不一样,他很有可能修炼的是五行之体,是日后修为不可限量的人物。而且观音菩萨也有意让他向这方面修炼,可以从后两句里面看出来,金是本性,木溶其中,调和水火,双土功成。但是沙僧如果想修炼成功,仅靠流沙河是不行的,还需要得到修炼的法门和更为高深的见解。这就需要得到西天佛教的指点或者从佛教修炼法门中得到领悟,而唐僧是唯一能够打开他和西天佛教大门的机会。本来取经的目的就是渡化唐僧,重新恢复金蝉子的身份,来震慑蟠桃盛会。保护唐僧到达西天,顺利取得真经,这就是沙僧的一大功德,靠此功德,足可以得到如来的说法。最后沙僧被封为“金身罗汉”,可能大家都觉得是个罗汉算不了佛界的高层,其实沙僧封的是“南无八宝金身罗汉菩萨”,属于菩萨行列,有资格随时听到如来的说法。
沙僧在路上进行调和和化解孙悟空、猪八戒、唐僧之间的矛盾,保证了取经队伍团队的一致性。在取经途中,无论什么时候,沙僧都是站在了唐僧的一边,支持唐僧的决定。尤其是在“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一回中,孙悟空、猪八戒都要散伙,只有沙僧力劝两人要保持取经的信心。
沙僧闻言,打了一个失惊,浑身麻木道:“师兄,你都说的是那里话。我等因为前生有罪,感蒙观世音菩萨劝化,与我们摩顶受戒,改换法名,皈依佛果,情愿保护唐僧上西方拜佛求经,将功折罪。今日到此,一旦俱休,说出这等各寻头路的话来,可不违了菩萨的善果,坏了自己的德行,惹人耻笑,说我们有始无终也!”在取经的途中,无微不至的照顾唐僧的正是沙僧,想想唐僧乃是肉体凡胎,哪能经得住长途跋涉,路上必有人照顾方可。沙僧一路上任劳任怨,完全负起了队伍的后勤保障工作。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来做,他总是最后可以收底的人。
至于说沙僧在途中的作用不大,主要是从降妖除怪方面上说。降妖除怪不是沙僧不出力,而是沙僧却是没有这样的实力。沙僧是一步一步修炼上来的,而碰到的这些妖怪不仅是自己刻苦修炼出来,而且还是一刀一枪的拼杀出来的,才有了各自的势力和地盘。所以说,沙僧指导孙悟空的重要性,在取经途中一直调解孙悟空,因为只要孙悟空在,妖魔鬼怪就伤不了他们,最不济,孙悟空也能去搬个救兵什么的,也要比他们快得多。
所以说,无论是从取经的决心上还是路途中生活的需要,都离不开沙僧。如果没有沙僧,孙悟空很有可能在抱怨中、在猪八戒的煽风点火下,就会离开唐僧。取经能够成功,沙僧在途中至少有一半的功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