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三国 维基,少年三国志2逆转三国怎么到1500?
1.
首先进入游戏,在少年庆典页面里选择点击逆转三国
2.
在逆转三国地图中与荀彧对话接取任务并触发战斗
3.
然后进入战斗使用技能击败所有敌人就可以完成任务获得奖励了
波兰在近代为何屡遭瓜分?
提起波兰这个中欧国家,朋友们或许并不熟悉,但这个国家却诞生了肖邦等音乐大师和哥白尼、居里夫人这样的著名科学家。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波兰在近代欧洲史上是罕见的三度被瓜分的国家,这一切又是为什么呢?(末尾有彩蛋)波兰人的辉煌800-900年,波兰人正式定居。波兰人的主体民族是西斯拉夫人,从公元10世纪起开始独立建国,波兰人可追溯的有文献记载的历史也从这一时期开始。早期的波兰是以格涅兹诺为中心的波兰部落逐渐统一了其它部落。皮亚斯特王朝的大公梅什科一世(约10世纪后期在位)建立了早期封建国家。公元966年,波兰接受了基督教。1025年,博莱斯瓦夫一世(992年至1025年在位)加冕为波兰国王,波兰日渐成为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国家。接受天主教作为国教的波兰大公梅什科一世966年,波兰大公梅什科一世(Mieszko)接受天主教为国教,建立皮亚斯特王朝。然而波兰人最辉煌的时期是在从15世纪开始,持续至18世纪中期的300余年。15世纪时,当时的波兰与立陶宛合并,成为欧洲的一个大国,也是东欧最为强大的国家,这是一段被波兰史学家成为“黄金时期”的极盛时期。这就是波兰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卢布林合并(立陶宛语:Liublino unija;波兰语:Unia lubelska),卢布林合并的基础是建立在波兰和立陶宛大公国文化、语言上的共同性的。因为中世纪之后,立陶宛开始逐渐接受了波兰语,并使本国农民渐沦为波兰国农奴,为了应对东方日益强大的莫斯科大公国和西方的条顿骑士团联盟的建立也就不足为奇了。 波立联盟一度是东欧大国,但到16世纪后开始衰落,终于被俄罗斯、普鲁士和奥地利三国瓜分。欧洲史上著名的条顿骑士团,其由辉煌走向没落的重要标志,就是被波兰—立陶宛的骑兵击败,从而结束了条顿骑士团的辉煌历史。随后,波兰军队又在1613年兵围莫斯科。在17世纪的许多波兰取得辉煌胜利的战役中,翼骑兵都扮演了决定性力量,例如1683年维也纳城下之战。波兰人重创了包围维亚纳的奥斯曼土耳其人,拯救了整个欧洲的命运。1683年,维也纳战役爆发,约翰三世指挥波兰、奥地利等国联军击败奥斯曼土耳其因此17世纪前的波兰是一个强大的帝国,疆域辽阔,鼎盛时期的疆域面积达100万平方公里,是一个多民族的农奴制国家,统治着东欧的波兰——立陶宛、捷克-摩拉维亚人、瓦拉几压人、马扎儿人、鞑靼人、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捷克等诸多民族。但也正是历史上与德意志人和俄罗斯人的战争的冤仇使得波兰人的前程蒙上了一层阴影。干预俄国内政,入侵莫斯科如果说波兰人与俄国人的恩怨最深的话,最为显著的例子毫无疑问是16世纪初干预莫斯科内政并包围莫斯科。当时沙皇费奥多尔·伊凡诺维奇去世,留里克王朝终结。1601年,在波兰控制的乌克兰领地上,有人自称是伊凡雷帝的皇太子德米特里,他获得了波兰大小贵族的支持,成为波兰人干涉俄国的一个傀儡沙皇继承人。1604年,伪德米特里向莫斯科推进,获得盼望好沙皇出现的俄国农民的支持,莫斯科内部也发生造反。第二年,他顺利地进入莫斯科。1606年,不满伪德米特里的瓦西里王公发动兵变,杀死伪德米特里,自己加冕为沙皇。农奴出身的伊凡·鲍洛特尼科夫领导的起义军包围了莫斯科,但被击败,1607年10月起义军投降。不甘心失败的波兰封建主又找出了第二个伪德米特里,到1608年已经控制了俄罗斯大部,打算赖着不走了。但是在1609年,第二个伪德米特里的部队失败,他在次年被杀。波兰人手上的筹码再度失效,他们不得不撕下了所有伪善的面具开始亲自武力干涉。波兰正规军攻入俄国。美国学者马克·斯坦伯格在《俄罗斯史》中认为,从介入俄国内政伊始,波兰国王西吉斯孟德三世就下了很高的赌注,力图从行将分崩离析的俄国获取最大的收益。他的主要目标是使自己同时成为俄罗斯和波兰两国的君主,实现波兰独霸中东欧的野心。1611年6月,波军主力攻克了斯摩棱斯克。围城战使城市的人口由8万锐减到不到7000人。波兰和俄国的拉锯战异常激烈,直到1612年,俄国义勇军击败波兰军队,夺回莫斯科。1613年2月,俄国缙绅会议选举了莫斯科旧领主米哈伊尔·费奥尔多罗维奇·罗曼诺夫出任沙皇,俄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罗曼诺夫王朝开始。1618年,波兰军队再次逼近莫斯科,但被俄军击退。咄咄逼人的波兰大肆掠夺俄国的人口、物产,侵占土地,并一次次逼近莫斯科,给17世纪早期的俄国经济社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苏联时期的历史学者称:“17世纪初期外国干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使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时人称之为‘莫斯科的浩劫’。大量耕地草木丛生,许多村庄荒无人烟。俄罗斯中部不少县在17世纪20年代前,荒芜的土地竟达60%。”可以说17世纪波兰干涉俄国君主继承人的系列战争不但没有实现波兰独霸的目的,反而极大地破坏了波兰语俄国的关系,使得东欧多地经济社会发生倒退现象,更加刺激了俄国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报仇情节。而且波军在俄国的长期暴行,引起俄国从普通农奴到上层贵族的普遍反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此后波俄两国长期敌对的民意基础。换句话说波兰人的祖辈们在自己作死,给后辈们挖坑。长期战争后衰落的波兰长期的参与对外争霸战争使得波兰的经济开始枯竭,在17世纪后期出现了大范围的农奴制危机。波兰人引以为豪的粮食生产也逐渐销路减小,被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削弱利润。更糟糕的是波兰国家的中央集权程度越来越削弱,政策的执行力大打折扣。这一切都与波兰特色的民主制度有关。因为在1652年,波兰的贵族共和制由于自由否决权的确立,全国走向了一种小政府状态,国家对外防御力量极大削弱。遭到了周边邻国如瑞典、俄国、土耳其帝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的疯狂围攻。波兰的这种民主制度有两根支柱,一个叫自由选王制,国王由贵族选举,只要不是贵族就没有民主权力(有些类似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一个叫自由否决权,只要有一个议员反对,这项议案就不能通过。波兰史研究者刘祖熙认为:真正的民主是基于少数服从多数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这种贵族民主造成了波兰极端的民主和无政府状态。这也导致了在有争议的议题上往往议而不决,从而导致国家意志得不到体现,这也是波兰最后因被邻近专制帝国瓜分而亡的一个重要因素。换言之在周边多国加强建立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型的近代国家的历史转型期,波兰人却发生了历史逆转,甚至开了倒车,造成了政府为众多贵族操控,任何决议都很难落实和得到全票支持,这样的历史悲剧从反面也教育了后人民主的真正含义。1772年,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对波兰进行了第一次瓜分。波兰人民在法国革命的影响下,把革新运动推向高潮。1791年5月3日,波兰四年议会通过了《五三宪法》,取消自由否决权,这也是欧洲最早的宪法。但一切已经太晚,俄国人并不希望看到自己的西邻再次强大,因而他们决定一劳永逸的解决波兰问题。叶卡捷琳娜二世再次对波兰进行武装干涉。1793年,俄普两国对波兰进行了第二次瓜分。1794年,波兰人民在民族英雄科希丘什科领导下举行起义,后被俄国镇压下去。1795年,俄、普、奥三国对波兰进行了第三次瓜分。波兰不会亡波兰人的国歌《波兰没有灭亡》唱出了与中国《义勇军进行曲》一样的悲壮豪迈,坚强不屈,这也是波兰民族的民族魂。但在欧洲近代史上波兰被三次瓜分,几度王国的悲剧历史也告诫后人关于民主、关于国家间关系的很多至理良言。1797年,波兰国歌『波兰没有灭亡』诞生,创作者是随拿破仑远赴意大利参战的波兰军团将士Józef Wybicki,此歌也是波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波兰人并不是无辜的,波兰的悲惨遭遇也与历史上他们对乌克兰、俄罗斯等国的残酷掠夺杀戮有关。国家之间应当遵守一定的准则而不是一味趁火打劫,否则难免类似的遭遇落到自己身上。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去聆听这首震撼人心的国歌。彩蛋:(波兰历史动画)http://video.mtime.com/31879/?mid=147577解读请参看:https://www.douban.com/note/88057731/这段8分多钟的动画短片勾勒了波兰人波澜壮阔的历史,从9世纪开始到20世纪。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波兰馆的宣传片。参考资料:1、《波兰通史》,刘祖熙,商务印书馆2、《波兰史》 ,耶日·卢克瓦斯基 / 赫伯特·扎瓦德斯基 ,世界历史文库,东方出版中心3、波兰悲情历史:三次被强邻瓜分灭国4、图片来自维基百科和《Historia POlska》
为什么香港不大规模填海造陆?
为什么香港不大规模填海造陆?
第一,香港已经大规模填海造地,而且香港不缺地。第二,香港的土地困境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和什么房地产、地产寡头、李嘉诚的关系八竿子打不着。
对于第一点,不少高赞回答都提到;对于第二点,却有不少高赞回答将香港土地问题归咎于李嘉诚等地产商的控制,这完全是拿民粹思维看待市场经济香港所面临的政治困局。
香港一直在填海,一百多年来从填海获得的土地有75平方公里,占香港陆地面积的6.7%,相当两个澳门的大小。
香港填海造地历史
很多人以为香港地少人多,其实香港可开发土地并不少,香港只开发了1100平方公里土地面积中的40%的用地。更重要的是,某些香港人似乎并不赞同开发那剩下的60%的用地,理由千奇百怪。
首先,占了香港土地40%郊野公园动不了。一些香港人说要香港要有“后花园”,要绿色,要生态环保。可问题是,有些郊野公园的边缘地带,只有一些杂草,没有多少生态和观赏价值,为什么也不能动?
新界有大量杂草荒地只有流浪牛出没
自梁振英上台以来,就将发展新界土地作为重中之重,因为新界拥有大量未开发的乡村山野空地,如充分利用无疑能大大缓解香港土地问题,可惜梁振英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操作时寸步难行。
梁振英主导的新界东北开发计划
新界有些土地的使用权掌握在具有丁权的新界居民手中,难开发也就罢了。可是很多不是这种情况,依然面临各种非议:郊野公园附近不能开发,要绿色、环保;农业用地不能开发,因为要保护农业;水塘河流附近不能开发,需要保护水鸟;有蝴蝶的地方不能开发,蝴蝶多可爱啊;原居民的土地使用权被地产商买下总可以开发吧?不能开发,这是改变土地用途,赤裸裸向地产商输送利益啊(香港和内地一样有民粹)。
最奇葩的是,香港的反对派声称:开发新界会使得新界成为“深圳的后花园”、内地的桥头堡,梁振英开发新界是“割地卖港“,所以新界不能开发。
开发新界都面临反对派“割地卖港”的指责
还有无休止的拆迁争议,新界居民对于土地开发,喜欢提出一个词“不拆不迁”,我住在这里几十年,街坊邻居都很熟悉,我不想拆掉我的房子,不想搬走。梁振英说的好:“如果以前在将军澳、屯门、沙田居住、工作的市民,他们坚持不迁不拆,我们今日就没有屯门、沙田、将军澳这些新市镇。香港人的居住和整个生活环境会比我们今天实际的环境差很多。”
新界玩不转,就向海上发展吧,继续用填海圈地的老招。香港周边能用于填海的离岛多的是,根本用不着填平维多利亚港这个东方明珠。
从梁振英到林郑月娥,都提出开发香港最大的离岛大屿山。林郑月娥还提出了一个“明日大屿”的计划,不需要破坏郊野公园,只需要填海,就能够获得2000多公顷的居住用地,满足40万住宅单位的需要。
“明日大屿”填海造地计划
可是,不出所料,又遇到了反对派和一些团体的反对。
环保团体说大屿山水域内的天然海岸线有珊瑚群落,还有渔民反映那是他们的重要渔场。泛民更扬言“填海将要浪费一万亿元,花光香港财政储备”云云,发起舆论攻势和民粹情绪。巨星刘德华因为为宣传计划的《东大屿都会》电视短片担任旁白,结果遭到反对派各种人身攻击及侮辱。
一百多年来,香港填海得来的土地已达7000公顷,约200万人口因而得享安居。从历史看,填海绝对是解决香港人居住问题的长久之计。政府填海并不容易亏本,填海每平方呎成本介乎1300至1500元,扣除交通基建配套及社区设施用地后,整体仍有一半土地可用作建屋,只要每平方卖地呎价达4000元,便稳赚不赔钱。
填海对香港土地供应的缓解显而易见
在住房土地供应方面,特区政府和房地产商不应该承担最主要的责任。
真正应该对此承担责任的,是泛民等反对派,激进环保组织,不为社会整体考量的某些利益团体。在反对派方面,他们并不真心支持特区政府解决香港住房问题,而是希望让这个问题长期存在,借此绑架整个社会的不满情绪,最终达到他们能够上台执政、远离内地、甚至割裂香港的政治图谋。
而对于香港人来说,要认真思考的是: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如果需要广袤的郊野公园,原生态的海岸线,享受新界的田园风光、水鸟和蝴蝶,拒绝任何来自资本的土地计划。那就或租或购,安心住在三五百尺的小居室,不要再有非分之想。
少年三国志2逆转三国魏延结局?
第一天:
府邸:明日继续做
别院:清洁窗槛
街道:就选对称的
内城街道:贴整齐
第二天
繁华内城:让魏延自己处理
街道:去山林
内城街道:劝他别去
郊外:临溪处
第三天
街道:精致可把玩的小玉雕
内城街道:赶紧追上魏延
城门:去诡异庙宇处寻
魏延出游,主线都选1
第一天:清洁,对称,贴整齐
第二天:让魏延处理,劝他别去,临溪处
第三天:精致可玩,追上魏延,去诡异
少年三国志2周年庆逆转三国教程?
参加逆转三国玩法能获得邮分,邮分达到要求可以贴在邮票处,发出去达到指定时间后就可以领取周念念奖励,获得的邮分越多奖励越好,其中包括赤金武将宝箱,下面是逆转三国具体玩法:
第一、逆转三国有不同结局,一共有五章,前面一章完成后,并且指定要求的“事务”数量完成后,才可以进入下一章,只要达成条件,玩家就可以随便探索体验不同剧情。这个副本有主角属性,需要靠事务获取以及提升属性,属性满足要求就可以去体验部分副本剧情,然后解锁各种结局。
第二、逆转三国活动界面右下角就是事务处理,每天零点会刷新事务,使用事务令进行处理,不同方式获得的属性点不同,这其中还有备忘,备忘和副本剧情有关系,会提示一些结局线索,根据这个可以更快解锁别的结局。
其实这个副本没难度的,没什么高难度战斗,不像以前会出时空外传活动副本,重点就是做事务加属性,解锁各种结局领奖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