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兹拉庞德的预知,苏东坡的书法成就高是沾了他文学成就高的光?
苏东坡是大文豪,他的文学成就高对书法作品内涵的提升起了很大作用,因为书法作品是讲究有书卷气的。但文学作品的意境通通过书法这一载体来表现需要很高超的技法。二者相辅相成。
苏东坡所书的行楷书法作品《前赤壁赋》,文学内容也是由他创作的。可从说是诗词、书法双绝。
文中主要写了遥想八百多年前三国时代赤壁之战场境,表达对宇宙人生看法。
苏东坡的书法得力于"二王″、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杨凝式、李北海等名家。在继承传统书法的基础上自出新意。
他所书行楷《前赤壁赋》结字宽扁,笔墨丰腴,纵情豪迈。书意文意融为一体。董其昌跋称:"此赤壁庶几所谓欲透纸背者,乃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下图为苏东坡所书《前赤壁赋》局部,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你认为哪些获奖者是过誉的?
诺贝尔文学奖从1901年开始颁奖。评选标准是五点:第一是要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第二个标准是作品的提名人在前一年有举世瞩目的创作成就;第三是不必考虑获奖者的国籍;第四点是获奖作品必须在文学上有极其出色的贡献;第五点获奖作品必须是趋向于理想主义色彩的作品。
在诺贝尔文学奖刚刚颁发时,由于评委对“富于理想”理解过于狭隘,很多伟大作家的作品都以这一点被排斥在外,所以早期的诺奖评选结果被很多人诟病。现在普遍认为达不到标准的的作家有:
1901年,法国诗人苏利·普吕多姆;
1902年,德国历史学家蒙森;
1904年,法国诗人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
1904年,西班牙戏剧家、诗人何塞·埃切加赖;
1906年,意大利诗人乔祖埃·卡尔杜齐;
1908年,德国哲学家鲁道夫·奥伊肯;
1909年,瑞典小说家塞尔玛·拉格洛夫;
1910年,德国作家约翰·路德维希·海泽;
1917年,丹麦作家阿道夫·吉勒鲁普;
1922年,西班牙作家哈辛特·贝纳文特;
1927年,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
1932年,英国小说家约翰·高尔斯华绥;
1938年,美国小说家赛珍珠;
1933年,俄国诗人、小说家伊凡·亚历克塞耶维奇·布宁;
1937年,法国小说家马丹·杜伽尔;
1939年,芬兰小说家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帕;
1953年,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温斯顿·丘吉尔(表彰他二战中的贡献也不能廉价赠送文学奖啊)。
而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获奖者则大放异彩,他们是:纪德、艾略特、福克纳、莫利亚克、海明威、加缪、帕斯捷尔纳克、圣-琼·佩斯和萨特,他们构成了当时最优秀的作家群体。
后来,诺奖的在地域的丰富性上日渐突出:1986年,非洲的尼日利亚作家沃莱·索因卡获奖;1988年,埃及作家马哈福兹获奖;1991年,南非作家纳丁·戈迪默获奖;1992年,圣卢西亚诗人德里克·沃尔科特获奖;1994年,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获奖;1998年,葡萄牙作家若泽·萨拉马戈获奖;2000、2012年,中文作家高先生、莫言获奖。在十几年间,这种地域的丰富性,超过了前80年,使得获奖者真正遍布了全球。
当然,由于评委的遗漏,也有一些世界级的作家被这个名单错过,比如:普鲁斯特、卡夫卡、里尔克、穆西尔、卡瓦菲斯、D·H·劳伦斯、曼德尔施塔姆、加西亚·洛尔加、佩索阿、博尔赫斯和科塔萨尔。
当然,被遗漏的名单还可以开列长长的一串:
贝尔托·布莱希特,德国剧作家;
赫尔曼·布洛赫,奥地利小说家;
安德烈·马尔罗,法国小说家;
詹姆斯·乔伊斯,爱尔兰小说家;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意大利小说家;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美籍俄裔小说家;
格雷厄姆·格林,英国小说家;
埃兹拉·庞德,美国诗人;
华莱士·史蒂文斯,美国诗人;
安娜·阿赫玛托娃,俄罗斯诗人
尼科斯·卡赞扎基斯,希腊小说家;
W·H·奥登,英国诗人;
保尔·策兰,奥地利诗人。
这是一个无可挽回的名单,只能让我们记住他们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世界上最简单的诗是哪一首?
世界上最简单的诗应该是由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创作的一首两行诗,名为《在车站》(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这首诗非常简短,只有两行,但却表达了作者在地铁站看到人群和树枝上的花瓣时的感受和印象。这首诗也被认为是现代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日本人为什么那么崇拜鲁迅?
谢邀。
实话实说,日本人是很看重个人素质的,他们的“耻感文化”监督着每一个人的生存,感到耻辱就应该去自杀。
在厚颜无耻唯利是图的人看来,疯子傻瓜神经病!
可是,厚颜无耻蔓延到民族那就糟糕了。
鲁迅终身揭发自己民族的丑。
丑到什么程度?
用生命拯救自己的英雄被杀害,就去吃人血馒头。
成天自高自大、自欺欺人。
对宗教没有敬畏,连尼姑都敢调戏。
而在日本,得了很多国际国内奖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在国际国内有着很多荣誉和职务的川端康成是有着“物哀”精神,是信奉佛教的。
他说过“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果然他没留遗书就自杀了。
有些人又会说,疯子傻瓜神经病。
是不是鲁迅的写作让日本人更加感受到民族优越感呢?
犹太人也非常优秀,以致遭受屠杀。
究其实,中国人是非常优秀的。
“中国人的道德,是基于审美的道德”。
“中国的《诗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歌”。
西方精英中的精英、海明威的偶像和精神导师埃兹拉•庞德这样说,五体投地。
只不过中国人的智商,没有用于功利。
如鲁迅所言,中国人虽然发明了火药,但别人拿火药做武器,中国人拿火药做鞭炮。
是对还是错?
从精神层面评价,对;从物质层面评价,错。
鲁迅认为错。看来他务实,他从日本人那里感染了务实。
日本入侵,鲁迅对于民族的号召力是巨大的,所以有人怀疑鲁迅的死是被暗杀。
具有社会意义的诗词?
古典诗词的确是我中华文化中的明珠瑰宝,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值得每个诗歌爱好者研究和学习。即使是外国文学家,也曾从中华古典诗词中汲取过丰富营养。
埃兹拉·庞德是意象派的鼻祖,开英美诗歌意象派风气之先。
他青年时代就对中国古典诗词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大为推崇,曾将陶渊明、李白、李清照等诗词大家的作品译成英文,在西方诗歌界颇有影响。
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大胆吸收了中国古典诗词赋、比、兴的手法,从而极大地开拓了西方诗歌的创作领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