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吴国太,三国杀逐鹿天下武将搭配?
一、江东氏族6人:陆逊、二张、顾雍、陆抗、虞翻、朱桓(凑不齐话,上朱然凑6人)+吴国3人:鲁肃、周瑜或甘宁、吕蒙或凌统。+神吕蒙或神周瑜或神诸葛,凑刺客、水军、军师的兵种羁绊。主要效果是杀无数量限制。
二、5蜀国:关羽、马超、诸葛亮、张飞、刘禅、关兴&张苞 后3人中选2个。凑不齐,上个黄忠也行。+2董军:董卓、李肃中的1个,吕布、李儒中的1个,能凑弓箭手的上貂蝉也行。+3吴国:鲁肃、吴国太、徐盛、孙策、孙权,后4个里上2个。+神刘备或没有。主要组成3骑兵或5骑兵,2长枪兵或4长枪兵、2军师或3军师、2弓箭手或没有。常规打法:神刘备放2号位,鲁肃放3号位。神刘备死亡,后排放0牌董卓,在用鲁肃一换很爽。2020年下半年,鲁肃技能大削,上不上鲁肃无所谓了。
吴国太交换人家装备时?
香香的枭姬可以选择发动,如果是多张装备,还可以每件装备摸2张牌凌统的旋风也可以发动,不过凌统的旋风是每次失去装备发动一次,无论由于吴国太的换装备失去多少装备,这都算一次失去,不能多次发动旋风,只能发动一次
三国杀拼点大小一样怎么算?
拼点相同 根据技能描述决定。例如荀彧驱虎要求点数大过对方 所以平点算输甘宁不能拆徐庶 徐庶无视任何锦囊牌 甘宁的黑牌视为过河拆桥,当甘宁打出时这张已经是过河拆桥了。目前OL上只有孙坚的英魂可以强制徐庶弃牌,寒冰剑可以强制去徐庶的装备。还有吴国太可以换走他的装备 徐庶穿的装备 其他人无法拿下
相传孙坚在孙权9岁时过世?
题目有误,有误,有误。先说三遍重要的。
为何说有误呢?
题目所要表达的孙尚香是孙坚的女儿,和孙权系兄妹关系。
其实,正史上根本没有孙尚香这个名字,史官吝啬的只给了个孙夫人的称号。
(孙夫人剧照)
这个女人在史料里的记载属于三无少女:无名字,无年龄,无结局。 孙尚香这个称呼,最早系出现于戏剧《甘露寺》中。
她初次登上历史舞台是在《三国志》里:
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初,孙权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侍婢百馀人,皆亲执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亮又知先主雅爱信正,故言如此。——《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这位孙夫人按咱们的话说,就是个男人婆,不爱红妆爱武装的那种。
(刘备怕死了)
她既有才华性格又刚硬,还自己练了一队女兵,舞刀弄枪的。典型的一个母老虎,搞得刘备晚晚都怕得不得了。
史料并无记载孙夫人的年龄,而题目一口咬定她的年龄是错误的。但既然是孙权的妹妹,那么就有一个推测范围了。
因为孙权是公元182年出生的。 所以她必须是182年以后生的。(或许跟孙权同年,但小)
而孙坚是公元191年,攻打刘表的时候战死的。当时孙权才9岁,所以孙夫人必须小于9岁。
且孙坚以初平(191)二年卒。——《三国志裴松注—卷五十一 吴书六 宗室传第六》好了,接下来就是八卦孙坚一家了。
孙坚是孙武后人,有一妻一妾。正妻是吴夫人。妾室某氏:一说丁氏,孙朗之母。
孙权在正史中总共被提及有两姐一妹。
说明孙坚至少有三个女儿,吴夫人为正室,产有一女四子。
(吴夫人)
这个一女就是嫡出。
从史料记载看,孙夫人”以权妹骄豪““侍婢百余人”。保镖多,排场大,性子骄横。
以及孙权疼爱度上“大遣舟船迎妹”的举动来看,显然属于混世小魔女级别。极有可能就系吴夫人的那一女。
权闻备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内欲将后主还吴,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阿斗)还。——《三国志裴松注》由上梳理所得孙坚一家关系图:
孙权29岁时,是公元211年,刚好在这一年,刘备进军益州。
孙夫人要回东吴,顺手带了阿斗回去,后来被赵云、张飞夺回了阿斗。
说明这位孙夫人早已嫁给了刘备。而她此时的年龄就有个范围:28岁以下。
(早就嫁了)
史料记载道此处嘎然而止,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这位孙夫人,所以很少人知道她的结局如何。
关于孙夫人的结局,有史料记载的,只是些当地的传闻:
夫人还省母,过滦江,闻先主崩蜀,摧哭自沉。又曰刘孙有郤,夫人归吴,舟舣矶侧,不忍见仲谋遂歾于矶(地名:蟂虮山,芜湖县西南七里大江中蟂矶)——《江南通志之4》翻译的意思是:孙夫人回家探望老母亲,坐船过滦江,听说刘备在白帝城挂掉,放声大哭,跳进江里自杀殉情了。
(自杀)
然而,又有传言说。因为孙夫人跟刘备夫妻不和,孙夫人想回吴国娘家,船停在蟂虮山旁边,因为无脸见自己的哥哥孙权,遂自杀而死。
据查,第一个说法不成立,第二个说法可信度高。
(公安县下孱陵县旧址)刘备孙夫人,权妹也。又更修之,其城背油向泽——《水经注》卷三十七水经注记载,湖北公安县内原来是有个孱陵县的 ,而这个县里东边方向5里处,原来是有个孙夫人城的。
据当地传闻,刘备和孙夫人感情不和,所以孙夫人自己在外筑城住。
以上史料均可扣合。所以不难断定,孙夫人(后世称呼孙尚香)就是孙坚亲生女儿。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梁生
三国杀中如何把握韩浩史涣勇略的使用时机?
首先要明确的是勇略这个技能的目的,其次就可以把握住他如何发动。在我看来勇略的目的无非是两个:第一是解延时锦囊,防止队友被一个延时贴住特别是魏国卖血将们,以及无伤对沮授的一刀(前提是自己不在自己回合作死);第二是补刀,有三种可能,第一是对残血补刀一击致命,第二是与武将配合典型如张角,第三种是由于自己出牌阶段没有杀,实际上是弃牌转化为杀用。
那我们接下来就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1.如果界司马(司马)是队友判乐、兵、闪电,张角是队友判兵、闪电,张鲁是队友有米,张宝贴的咒可以改判,诸葛瑾有手牌且可以改判,上述情况下,一般不宜发动勇略,因为完全可以通过改判来完成。但是有例外,由于司马张角和诸葛瑾的改判是通过手牌(当然如果有可以改过来的装备就不考虑),倘若手牌不多或者偶然性较大(例如诸葛瑾一牌是刚刚明哲摸来的、鲁肃进行过换牌)的情况,直接一刀下去更加安全。当然如果上述是对面的或者依照改判顺序对面的改判武将顺序在后的,直接一刀就别考虑了。
2.如果贴的是兵:对于摸牌(特别是摸牌控场和摸牌爆发)类武将,例如:袁术(庸肆)、孙皓、张辽、张郃、鲁肃等,除非有改判或者无懈的可能,不然就让他们贴着吧。与上述类似,但是是因为回合内的控制或辅助,典型如刘备、鲁肃(不好施时缔盟牌量不够)、甘宁、华佗等武将,还有大乔、小乔这种需要用牌的武将,依旧是贴着。
3.如果贴的是乐:大部分武将都可以贴的(除非有改判),碰到界陆逊被贴甚至都可以让他判,除非他有明确的回合内输出。
4.补刀问题:第一,原则上非残血不补,一血换两牌从理论上说不会亏而且摸到的两牌偶然性太大,补刀可能还是负收益,没有必要,例外情况是改判和被贴锦囊的都是对面,一般可以补一下(但是碰到一些卖血流还是可以克制一下);第二,残血不是一定补,在以下情况下最好别补(特别是补刀对象是郭嘉荀彧曹丕曹冲一类):对面有武将牌量很多闷声不吭气的,魏国卖血将被乐控制时手里很多牌的,对面有可以回血的武将如华佗吴国太的。很多时候要么补刀是确定外面救不回来一刀带走(或是自己回合内没杀用这种方式转化杀),或者就是赌一把因为确定这个延时贴不住。
5.对于队友:第一,回合内有输出或者重要辅助的时候一定给刀比较稳妥,他可能还会有闪。如果装了藤甲就直接一刀别想了;第二,残血的时候处理与上一点相反,只要能救的起就给刀,但是如果救不起还有可能被对面的收割,补刀换三张牌也是不亏;第三,挂着锦囊可以明确地认定肯定会执行效果的,给一刀,不管是不是残血都是划来的,除非无懈够多但这个你也无法确定。
时间仓促,可能不到位,还请指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