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猛追击,水浒传里征方腊一战?
《水浒传》宋江,占领了水泊梁山,称王称霸,带领一百单八将,所向披靡,最终由于宋江个人的私心,接受了朝廷的诏安,朝廷又岂容猛虎睡于卧榻之侧?于是利用宋江南征北战,消耗梁山一伙的有生力量,在最终一战“征方腊”,梁山军队成功捉拿方腊,自身也被方腊打的残缺不全,最终两败俱伤。
这是《水浒传》中的桥段,情节跌宕起伏,然而却与历史事实相距千里。那么,真实历史上的“方腊”是如何被灭的呢?又与宋江有多大关系呢?下面让我给大家讲解一下。
当时的皇帝叫赵佶。这位皇帝赵佶了不得,和别的皇帝不一样,别的皇帝都喜欢文治武功,标榜自己。皇帝赵佶不同,他喜欢逍遥自在,为人随性,一生追求艺术,不追求帝王成就。
皇帝赵佶
皇帝赵佶都喜欢玩什么呢?琴棋书画、女艺歌舞只要是能寻开心的事情,他啥都喜爱。不过,只要是人都有玩腻的时候,皇帝赵佶也是人,所以他也玩腻了宫廷中的这些事情,整体闷闷不乐,于是身边谄媚之人献计,对皇帝赵佶说,皇上,要不您试试玩石头如何?皇帝赵佶纳闷:“石头有啥好玩的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皇帝赵佶开始玩起了石头,那些投其所好之人,看到了皇帝赵佶的新喜好,开始搜集各式各样的石头给皇帝赵佶,一时间皇宫之中堆满了石头,五花八门,样式繁多,颜色各异。
皇帝赵佶十分欣喜,于是沉浸其中,时间一久,皇帝赵佶开始对这些石头也失去了兴趣,他想找到更多更奇特的石头,于是童贯和蔡京两位太监亲自出马,给皇帝寻找石头。
朱冲和朱勔
童贯和蔡京都不是一般的人,他们很快打听到了一种奇特的石头,形状怪异,石头上全是洞,而且有的石头非常巨大。
于是童贯和蔡京直奔苏州,在这里见到了“太湖石”,取回给皇帝看后,龙颜大悦,这样一来,苏州热闹起来,成立了一个“苏杭应奉局”,专门负责为皇帝寻找好玩有趣儿的石头。
徽宗颇垂意花石,京讽勔语其父,密取浙中珍异以进。初致黄杨三本,帝嘉之。后岁岁增加,然岁率不过再三贡,贡物裁五七品。至政和中始极盛,舳舻相衔于淮、汴,号"花石纲",置应奉局于苏,指取内帑如囊中物,每取以数十百万计。——《宋史》当时负责“苏杭应奉局”的人是一个叫朱冲的人,他本是农民出身,但是却有商人的伶俐,于是童贯和蔡京认可他,让他帮忙办差。朱冲虽然是穷人乍富,但是朱冲毕竟是农民出身,守得住自己的本分,尽管没少赚钱,但是并不欺压他人。
不过朱冲的儿子朱勔可不是一个省油得灯,身为富二代的朱勔不管那许多,欺压百姓,鱼肉乡里,这些损事儿他没少干。当地官府也不敢管他,毕竟他可是为皇帝办差的人,得罪不起呀!
一些得罪了朱勔的百姓,可就遭殃了,朱勔利用手中的职权,到得罪他的人家中溜达,看到家中有什么好看的石头,就下令拿走,如果不给,就将主人抓起来治罪。如果房子是石头盖的咋办呢?好办,直接拆了就行了,毕竟办的是皇差,一时间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除了朱勔的祸害之外,太湖巨石的运输也成了苏州百姓的一大劫难,从苏州运往京城,这段漕运路程不短,在百姓的生活区,有许多的建筑和桥梁成了漕运巨石到京城的阻碍。
巨石必须得运,因为这是当地官员升官发财的敲门砖,一切都得给漕运巨石开路,那些阻挡了去路的建筑和桥梁直接被拆除,当地的百姓成了苦力,生活也受到极大的影响,一不小心没能按期完工,等待他们的就是流放。
方腊起义
本来方腊的家庭还算富裕,衣食无忧,他的家乡清溪县,特产一种竹木漆。正是因为竹木漆,招来了“苏杭应奉局”的人,一下子打破了方腊的小日子,从生活滋润到生不如死,方腊决定造反。
花石纲是中国历史上专门运送奇花异石以满足皇帝喜好的特殊运输交通名称。久受花石纲之苦的苏州百姓,在方腊登高一呼之后,一呼百应,纷纷响应了方腊的造反行动。一时间呼声满天,官府衙门被打砸无数,造反的队伍也迅速扩大到了百万以上,过了一个多月,皇帝赵佶才知道这件事儿,为啥啊?因为当地官府隐瞒不报,想自己压下去,结果造反未平,等到皇帝赵佶知道的时候,方腊已经有了百万之众,这时候皇帝赵佶也有点蒙,赶紧派童贯去镇压。
童贯虽然是太监,但是打仗贼猛,尽管如此,童贯来到江浙的时候也有点头大,这地方与其说是造反,不如说是国中国,宋朝的货币都不流通了,宋朝的官府也不好使了。在深入了解之后,童贯决定攻心为上。
童贯代皇帝写了一份“罪己诏”,先和广大百姓认个错儿,然后又表明了一下态度,意思是大家不造反的话,之前所犯之过全都一笔勾销,而且“花石纲”的事情是有补贴的,之前都是这群贪官给贪污了,以后会给大家补贴。
大家一听没事儿了,也不用打仗也不用死,还给钱,那还造反干啥?于是方腊的起义军纷纷瓦解,从归宋朝管辖了。
但是童贯可没打算放过方腊,最终将方腊围在了他老家的山上,最终在一个山洞内,被韩世忠给活捉了。
宋江咋回事?历史上真实的宋江,是一位起义军首领,有勇有谋,攻城略地,但是他的规模不大,和方腊完全不是一个级别,方腊是猛虎,宋江的最多算是毒蛇吧。
《宋史·侯蒙传》载:“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在方腊百万大军作乱期间,曾有侯蒙提出招降宋江,再派宋江的三十六人去征讨方腊,是的,你没看错,只有三十六人。不过侯蒙的计划被打乱,他在准备去招降的时候,突然死了,这件事儿也就搁置了。
后来宋江攻打大宋城池的时候,让宋将张叔夜用一千多人给收拾了,宋江一看大事不妙啊,赶紧表示愿意接受招降。只不过真实的宋江可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后来时机一到,他又带人起义了。
“有赤身为国,不避凶锋,拿获宋江者,赏钱万万贯,双执花红;拿获李进羲者,赏钱百万贯,双花红:拿获关胜、呼延绰、柴进、武松、张清等,赏钱十万贯,花红;拿获董平、李进者,赏钱五万贯,有差。”(王士祯《居易录》卷二四)这是张叔夜当时征讨宋江时发的榜文,里面确实有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可见《水浒传》中宋江的原型确实是他。
不过,在征讨方腊的宋军中,真的有一个宋江出现,不过,很可能与起义军首领宋江不是一个人,应该是宋军中另有一位宋江。当然了,此事没有确凿的证据,都是学者们的猜想。
历史上真实的宋江不可能率领梁山起义军去征讨方腊,因为宋江的队伍三十六人,方腊的队伍百万。宋江接受招安是在被打败的情况下,至于被招安期间,是否随军去征讨过方腊,就不得而知了。
▲文/野史日记 欢迎大家关注!
农村山上看到一条近十米长的过山峰蛇死掉了?
世界上最长的毒蛇是眼镜王蛇。这是一种让许多人害怕的蛇,因为它们的样子和毒液。它们也要为许多生灵死亡负责。题主遇到一条十米长的眼镜王蛇,这绝对是眼镜王蛇中的霸主,王中王。
首先排除题主喝醉吹牛的可能,题主是个老实人,一看就不会撒谎。这条蛇即便死了,只要不是几天,是可以吃的,但吃了长生不老、百毒不侵的可能性不大,科研价值是很大的,做成标本,当个镇馆之宝也是没有问题的。毕竟这种蛇不容易饲养,应该是野生的,属于林业部门管辖,你擅自处理可能惹上官司,不如交给国家,给你发个锦旗和500块钱。
这条蛇竟然可以长到10米!然而,在大多数地方,它们大约有四五米长。当它们完全长大后,体重将重约10公斤,不知道这条蛇是不是有四五十公斤重。
眼镜王蛇别看又长又重,却是敏捷得惊人的动物,至于这条10米的蛇肯定不寻常,是笨死的。题主要是吃了,是不是吃啥补啥?
幸亏题主遇到的是死蛇,说到眼镜王蛇咬人,这可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之一。被咬中疼痛是无法忍受的,有必要立即就医,因为毒液会迅速扩散。咬伤发生后一两个小时内,可能会中毒很深。
重要的是要理解眼镜王蛇有很远的攻击距离。几秒钟之内,它们就能从几米外所在的地方发动攻击。另一个因素是它们可能只咬一次,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会在几秒钟内一次又一次地咬撒谎吹牛的人,题主怕吗?
德军哪个集团军突破能力最强?
二战德军贝克重装甲团
二战中有这样一支部队,他们同时装备了大名鼎鼎的虎式坦克、黑豹坦克,步兵部队是精锐的山地猎兵与装甲工兵,全装甲的自行火炮与防空炮。而其作为临时拼凑的作战单位,在其短短5个月不到的存在时间中在1944年年初的东线战场,多次突破苏军的包围圈,将友军解救出来。这就是贝克重装甲团。
一.成立:在1943年库尔斯克会战失利后,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正面临着严酷的考验。随着苏军解放路哈尔科夫、基辅,并跨越了第聂伯河,德军意识到了苏军会在南线发起一次大的攻势。面对敌我悬殊的兵力,曼施坦因元帅意识到他需要更多的机动预备队。于是德军总参谋部再次证明了它的组织能力与灵活性,将第503重装甲营(装备34辆虎式重型坦克)、第23装甲师第23装甲团的第1坦克营(装备46辆黑豹坦克)与1个装甲炮兵营(装备黄蜂、胡峰自行火炮)、1个装甲工兵营、1个山地猎兵营拼凑成了1个全新的重装甲团,指挥官是经验丰富的第6装甲师装甲团团长,贝克上校。
二.首战:贝克重装甲团的第一次战斗是在1944年1月份,在巴拉勃诺夫卡包围圈附近的战斗。在第1和第4装甲军的交界处,苏联第一坦克军突破了德军防线并到达了文尼察,德军需要立刻进行反击来阻止苏军继续的突破。在布格河与第聂伯河中间的草原,贝克重装甲团开始了第一次与苏军装甲部队的战斗。贝克的虎式与豹式共摧毁了超过250辆苏军坦克,而己方仅损失了4辆坦克。战斗中,贝克亲自用铁拳反坦克火箭筒干掉了三辆苏联坦克。
三.鏖战切卡瑟包围圈:经历了较为轻松的首次战斗后,贝克重装甲团被选为解围切卡瑟包围圈的先头部队,为解围主力的第3装甲军与第37装甲军打开通往包围圈的道路。在突破了2个苏联步兵集团军的防线,击退了装备有斯大林2型重型坦克的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后,贝克重装甲团的位置距离包围圈内的友军只有10公里。但是经过了多次激烈的战斗,此时的贝克重装甲团只保有6辆虎式坦克与5辆黑豹坦克,无力再进一步解围,不过也摧毁了超过100辆苏联坦克。不过此时包围圈中的第11军、第42军的部队也尽力突围,最终突围人数也达到了近4万人,没有再次上演斯大林格勒包围圈的悲剧。
被反坦克地雷炸断履带的虎式坦克
四.身陷重围:在切卡瑟解围战后,贝克重装甲团只得到了很少的休整时间。在三月份时,贝克与手下们被包围在了胡贝口袋中。在这里,朱可夫与科涅夫发动了另一场大的攻势,将汉斯胡贝将军的第一装甲军包围在了第聂伯河与布格河间。此时的曼施坦因与胡贝无法再等待命令,二人决定依靠胡贝将军的装甲力量自行突围。曼施坦因命令胡贝从苏军防御力量薄弱的边路突围。再一次,贝克重装甲团充当了突围部队的先锋。血战之后,在4月5日,第一装甲军成功突围,与德军部队会和。
前线的黑豹坦克
五.尾声:在多场大型会战后,南线的苏德两军都疲惫不堪。在苏军没有再次发动攻势时,德军获得了难得的喘息机会,在此期间进行了部队的整编并稳固了防线。而多次作为先头部队的贝克重装甲团也随之解散,下属部队返回了原作战部队编制。至此,贝克重装甲团的历史戛然而止。
六.装备:
坦克:贝克重装甲团的坦克为虎式E型(多称为虎式后期型)与黑豹A型,均为成熟的批量投产型号,机械故障率与出勤率都是较为稳定的。虎式与豹式的参数想必大家都十分清楚。
炮兵:贝克重装甲团的火炮为黄蜂自行火炮与胡峰自行火炮的搭配。
黄蜂自行火炮是采用二号坦克底盘,去除炮塔后加装一门105mm leFH18M L/28榴弹炮,备弹量32发,最大速度/越野速度40/20公里每小时。装甲厚度为10~30毫米。主炮性能基本与leFH18式拖拽式榴弹炮相同,最大射程12公里,爆发射速7发每分钟;
黄蜂自行火炮
胡蜂自行火炮是采用三号或四号坦克底盘,去除炮塔后加装一门150mm sFH18 150mm L30榴弹炮,,备弹量18发,最大速度/越野速度42/20公里每小时。装甲厚度为10~30毫米。主炮射程达到13.4公里。
行驶中的胡蜂自行火炮
防空兵:贝克重装甲团的防空兵力为Sd Kfz 7/1型装甲防空车与Sd Kfz 10/5型装甲防空车2种。
Sd Kfz 7/1型装甲防空车是在Sd Kfz 7型装甲半履带车基础上,加装了Flak 38型4联装20mm机炮。Sd Kfz 7型装甲半履带车全重11.5吨,长6.8米,驾驶室及引擎附带8mm装甲的运输型半履带车,最大速度50公里,单次加油后行程为250公里,主要作为运载步兵用,可搭载11名成员。Flak 38型4联装20mm机炮,全重450公斤,65倍径,射速为550~900发每分钟,对空射程达到2400米。
休整中的Sd Kfz 7/1型装甲防空车
Sd Kfz 10/5型装甲防空车是在Sd Kfz 10型装甲半履带车基础上,加装了Flak 38型单管20mm机炮。Sd Kfz 10型装甲半履带车全重3.4吨,长4.5米,驾驶室及引擎附带8mm装甲的运输型半履带车,最大速度65公里,单次加油后行程为300公里,主要作为运载步兵用,可搭载6名成员。Flak 38型单管20mm机炮,65倍径,射速为120~180发每分钟,对空射程达到2400米。
行进中的Sd Kfz 10/5型装甲防空车
步兵:贝克重装甲团的步兵为1个营的山地猎兵与1个营的装备了Sd Kfz /1C型工兵半履带车的装甲工兵。
作为一只完全实现了机械化的装甲团,其突破能力与机动能力在当时的德军中是十分强大的。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军事重镇?
说些西域的重镇
1、星星峡
河西走廊入东疆头号重镇,无数征西士卒,无数西行旅者都都经过此地进入西域,尤其丝路南线逐渐沙漠化后,该地成为近代入疆唯一通道,白彦虎的溃兵走过,左宗棠的湘军走过,共产党的西路军走过。中原控制新疆的咽喉,新疆军阀独立的资本。星星峡东200公里为瓜州,西150公里为哈密。
2、铁门关
南北疆天险要冲,丝路中段重镇,历来北疆游牧民族南下征服南疆西域诸国,西域势力抵抗北疆进攻皆需于此囤积重兵。张骞两度经过这里。唐代这里便是军事要塞, 岑参在这里留下了的名诗“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关门一小吏,终日对石壁。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 光绪十三年,湘军刘锦堂率部攻克铁门关,敲响阿古柏丧钟。
3、明铁盖达坂
印度次大陆进入塔里木盆地最近的山口,历代为西域重要口岸,汉代称其为玄渡岭,唐玄奘即于此南下进入天竺。尤其在唐与吐蕃争夺西域期间,这里是吐蕃大军数次袭扰西域的必经之路,唐军于明铁盖达坂外设立大名鼎鼎的葱岭守捉以防备吐蕃北上。近代以后冰川侵蚀,渐被红其拉普取代
4、连云堡
位于今阿富汗瓦罕走廊,为丝路要隘,北通费尔干纳谷地,西至阿富汗,东至西域喀什,南抵次大陆。唐与吐蕃争夺西域时其地位极其重要,天宝六年唐将高仙芝、李嗣业、边令诚等人征服小勃律之战就是以奇袭连云堡为标志。控制此地就彻底堵死了吐蕃北进通道。 是时,唐军“登山挑击,从辰至巳,大破之。至夜奔逐,杀五千人,生擒千人,馀并走散。得马千馀匹,军资器械不可胜数。”
5、喀喇昆仑山口
大名鼎鼎的神仙湾哨所就在山口中国侧,自古为克什米尔地区勾连新疆与西藏的要道,夏季时新疆穆斯林由此前往麦加朝圣,近代更是成为英国渗透疆藏的口岸,1962年此地成为中印双方争夺的一个焦点。
6、阿拉山口
“准噶尔大门”,草原丝绸之路要隘,蒙古崛起后一跃成为勾连四大汗国的重镇。丘处机自此回到中原,蒙哥在此会盟诸王成为大汗,17世纪后准噶尔部多次从此进入哈萨克草原扫荡。
7、铁门
西域通往波斯吐火罗的最后一道关卡,紧邻阿姆河。玄奘西行时便描述过此地,新唐书载 “怛满,或曰怛没,东陀拔斯,南大食, 皆一月” 。13世纪被成吉思汗攻破,屠城。旋即又建新城。帖木儿帝国时期又成为沟通南北的要道,明朝访帖木儿的使臣皆来过这里。苏联入侵阿富汗期间又称为苏军前线指挥部,为侵阿主要陆上通道。
8、吐尔尕特达坂
因为相对海拔较低,积雪时间短,成为新疆通往费尔干纳盆地的最佳路线之一,古称托云多拜故道,李广利第一次征大宛就在这里被阻击,同时也是唐军西进怛罗斯的必经之路。后逐渐被更加便利的伊尔克什坦取代。
9、伊尔克什坦道
张骞经此抵达大月氏,距离奥什城(贰师)直线距离只有100多公里,相比吐尔尕特,沿着克孜勒河谷前行的伊尔克什坦道更加安全,李广利二征大宛就由此突破。清军西进追击大小和卓便通过这条道进入费尔干纳。斯坦因考察后认为这里是从塔里木盆地通向中亚阿姆河流域最方便的一条交通路线。
10、克里雅山口
新疆联通西藏最艰险的通道,北接和田,南入藏北无人区,唐时为吐蕃进击西域的主要通道之一,唐军在山口修有城堡。这里发生的更有名的事件就是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帅6千精骑从这里潜入西藏,奇袭拉藏汗得手,准部势力达到最大的同时,也为清军彻底控制西藏提供了由头,可谓是日后西藏直接受中央控制的缘起。青海罗卜藏丹津自这里逃入新疆。近代左宗棠部队将该道彻底毁坏。
11、叶尔羌之路
又称克里阳道,为距离和田最近的一条疆藏通道,南口外就是快成段子的赛图拉哨所,北口外不远就是和田,相对于克里雅道的艰险,这条通道相对容易,在吐蕃未征服克什米尔地区之前,曾是其北上勾连西突厥余部的常走路线之一
12、桑株古道
中古时期疆藏连接最常用的一条通道,也是南北方食盐流转的重要商道,很多来自波斯的元素都通过这里进入吐蕃控制下的羊同、象雄地区,进而影响整个西藏。抗战时期,缅甸通道被日军封锁后,国民政府交通部的陆振轩将这条古道重新开辟为通往印度的重要通道。建国后新藏公路修通,该道遂废。
13、吐蕃-大食之门
该地长期是伊斯兰和非伊斯兰文化的分界,在唐军重兵驻守南四镇后,吐蕃开辟的新道路就是从这里北上进入西突厥十姓之地,再与唐军争夺西域。中唐后吐蕃完全控制西域,这里又称为大食和吐蕃边境摩擦的焦点。故而在史料中记载其为大食之门or吐蕃之门。值得一提的是,在近代西方探险家在这里孜孜不倦的考察测绘后,于阿富汗巴达赫尚瓦罕走廊到印巴克什米尔这条世界屋脊上共发现唐与吐蕃时期兴建的碉楼城堡达400多处,可见旧日这里鼓角争鸣。
14、辛滚山口
呼罗珊大道的支线,位于塔什库尔干县城(唐葱岭镇)西北,从这里一路向西就可以直抵巴格达,是丝绸之路的辅道,进入后就可以登上大帕米尔谷地( 古称播蜜川 )。呼罗珊大道,8-10世纪起于木鹿,终于唐境。玄奘、慧超、高仙芝都走过这条道路。
15、 上努舍疆
位于今伊塞克湖南岸,从8世纪起就被认为是伊斯兰世界的终点,从这里向西商队15天,驿马3天就到李白故里、安西都护府驻地碎叶镇。这里也是呼罗珊大道的终点,唐代官道起点,古丝绸之路的主干道。伊塞克湖不仅地处要冲,而且水草肥美,自古是西北游牧民族的最爱,从乌孙到喀喇汗、从西辽到浩罕,长期是首都区。帖木儿东征大军原定从此进入中原。
最后一个、怛罗斯
怛罗斯城在哪众说纷纭,但至少在今哈萨克的塔拉兹和塔拉斯之间是肯定的,此地在汉代尚不显名,进入唐代开始因丝绸之路十字路口而成为军事和经济双要地,故而高仙芝宁愿冒险帅3万军队轻入此地与大食军队决战,如果放弃该地,至少北线草原丝绸之路不保。南线定居城邦也无缓冲地可辗转。
看完球补个大图~
军训战术连的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教官和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军训战术连活动。作为一名军训解说员,我将为大家详细解说我们在这里进行的各种战术连训练。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战术连的编制。战术连由数个小组组成,每个小组拥有自己的指挥官和干事。各小组之间需要密切协作,相互配合以完成各项任务。这样的组织架构能够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战术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战术连训练。第一种是攻坚战术。这种训练主要针对团队在迅猛地攻击、突击对方据点时的表现和配合能力。在这个环节中,指挥官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指挥,我们需要积极行动、快速反应,以最快的速度攻下目标。第二种是防御战术。在这个环节中,我们需要守住阵地,保卫已经攻下的据点。防御战术要求我们高度警惕、严密部署,有效地阻止对方的进攻,并及时做出反应。第三种是追击战术。追击战术要求我们在攻下敌人触角后,进行迅猛的追击,尽可能消灭敌人的残余势力,确保战斗的胜利。第四种是突袭战术。突袭战术为我们提供了发起意外袭击的机会,我们需要在被敌人察觉之前,迅速行动,给予敌人沉重打击。除了以上所述的战术连训练,我们还会进行一系列的战术课目训练,如擒敌拳术、格斗术和枪械使用等。这些训练将全面提高我们的战斗力与协作能力。最后,我要强调的是军训战术连的训练目的是培养我们的纪律意识、团队协作和战斗力。通过这些训练,我们将学会更好地发挥个人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融入团队,并在高度压力下保持冷静。感谢大家对我们的训练活动的支持与关注!相信通过这些战术连训练,我们将成为更加优秀的军事人才!谢谢大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