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三国,你有没有夜晚走过农村乱葬岗的经历?
上世紀八十年代交通还没有如今这么便利,风雪交加的日子里,不要说公路出行困难重重,就是铁路也有时被大雪阻断。这种现象在东北时有发生,就是今天也常常出现。
过年了七大姑八大姨都要不辞辛苦去拜年,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很少有人敢公然违背,我也是如此。
谁知道那一年赶上了暴风雪,火车都总是晚点,县级公路上积雪厚处有将近一尺,除了农村的马拉雪撬,没有轮式车辆可以通行的路。那时信息交流也极其落后,除了路上投递半年送到也属正常的信件,只有长途电话最方便,却由于信号太弱通话变的时断时续,哪有今天手机在手越洋打电话犹如对面讲话,更没有今天红包一发礼到人情到。
连续接了乡下两个电话只好顶风踏雪走亲访友,为了走的快一些骑了一辆自行车,雪厚的地方或推或扛上自行车,雪薄的地方就骑上走,那天虽然零下三十多度,楞是没觉冷,还冒了一身汗。
六十多里路走了七八个小时,到了乡下天已经擦黑,虽然浑身散了架的酸痛却捞了顿喝得昏天黑地的好酒,顿时忘了一天的劳累。
第二天本打算返城,却不料当晚雪下的更大了,农村人都足不出户,心里虽然急的要命,也只好接受现实,早上起来继续上酒场,到了下午四点钟长途电话打来找我,因为我拿了单位一把至关重要的钥匙 ,必须在明早上班时赶到单位,没办法不顾亲友挽留,我决定顶风冒雪走夜路回城。
走大路绕远安全些,走村道难行但可以近上十里路,仗着一肚子烧酒御寒壮胆,牙一咬我就走上了乡道,连拖带扛自行车我一个人走在旷野里,周围除了白雪远处村里的狗也被冻的停止了叫声。心中空虚却退无可退,因为你只有向前走。
越着急越出错,在一个叉路口上向左走穿过一个村子就拐上了大路,谁知我走向了右边,虽然殊途同归,但却要穿过一片一里多远的坟地,偏偏路从坟地中间穿过,黑鸦鸦的坟包中还有几口棺材没有下葬,把坟地中的弯弯曲曲小路挤的不到一米宽,白天我都不愿从这里走,想不到为了一场酒我要夜闯幽冥之地。
蒙蒙胧胧中在棺材头上摔了个跟头才明白自己走错了路,并且错的离谱,瞬间脑袋里一片空白,不知是走还是爬我沿着小路跑出了坟地。为了壮胆我真想念上一篇驱魔咒语,可惜一个字也不会。
不知道怎么想起了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跑出了坟地回头忘向累累千坟,虚脱的想坐在地上,脸上豆粒大汗珠往下滚 ,零下三四十度的坟地里我仿佛洗了桑拿浴,一看自行车还在手中,我心里明白,如果跑出坟地时不小心弄丢了自行车,虽然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象征,但我肯定我不敢走回那段亡命奔逃的路,后半夜才回到了家,这件事让我一辈子挥之不去, , ,,
三尺有多高古时候的尺码?
商代:三尺合今50.85cm;
周代秦时:三尺合今69.3cm;
汉时:三尺大约64.05——71.25cm;
三国:三尺合今72.6cm;
南朝:三尺约77.4cm;
北魏:三尺合今92.7cm;
隋代:三尺合今88.8cm;
唐代:三尺合今92.1cm;
宋元时:三尺合今95.04cm;
明清时:三尺合今93.3cm。
古时候每个朝代一丈、一尺、一寸的长度都不一样,分别是:
1、商
一丈=158CM,1尺=15.8CM,1寸=1.58CM
2、战国
1丈=231CM,1尺=23.1CM,1寸=2.31CM
3、秦
1丈=231CM,1尺=23.1CM,1寸=2.31CM
我国历史上还有哪些未解之谜?
历史上的未解之谜很多,宋太祖的死因,到现在也是个未解之谜。
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宋太祖赵匡胤
一、正史说法赵匡胤和赵光义
1、金匮之盟宋太宗赵光义登基的第6年,即太平兴国六年九月,宰相赵普从一个金匮(通“柜”)拿出一份遗昭说,太祖和太宗的母亲杜太后病重的时候,把太祖叫到跟前,杜太后对太祖说:“ 你之所以能夺得天下,是因为后周的小皇帝年纪太小,不能服众,所以你才会有机会,你可不能再重蹈前朝的覆辙啊!现在你的孩子很小,跟前朝的情况很像啊,为了不让赵家的江山才不会旁落,还是让你的亲弟弟光义来继承皇位吧!”
宋太祖太宗之母 杜太后
太祖至孝,并觉得母亲说得有道理,就遵从母亲遗愿,让赵普将遗嘱记录下来,放于金匮之内保存。
2、疑点
杜太后去世时,赵匡胤才34岁,他最大的儿子赵德昭已经14岁了,杜太后怎么可能对自己正值壮年的儿子,这么没有信心,会觉得赵匡胤会活不了多久?这显然说不过去!
再说,即使杜太后真说过这话,赵匡胤能同意么?
他这么辛苦得来的江山,会心甘情愿送给三弟,这也太不合乎情理了。
上为赵德昭,下为赵德芳
除非像有的人写的那样,说这个赵德昭从小就是个大笨蛋。
可老二大笨蛋,还有个比这个老二小8岁的四子赵德芳,就是评书里说的那个八贤王赵德芳,这也是大笨蛋?
赵匡胤公元976年去世时,赵德昭25周岁了,赵德芳也已经17周岁了。
有两个已经成年的儿子,还传位给弟弟,这除非说,赵老大认为,他这两个儿子,是一对窝囊废,可他怎么可能在他妈去世的时候,就能看出14岁的老二和6岁的老二全是窝囊废,那么早就定下来,让他弟来继承皇位,这怎么想都说不通。
二、野史的说法1、著名的“烛光斧影”说这个传得最邪乎的说法,主要来自于北宋僧人文莹撰写的一部笔记体野史 ——《湘山野录》。
书中言,开宝九年(976年)的一个雪夜,太祖邀三弟晋王赵光义到寝宫里,两个人一起对饮,喝罢酒已经是深夜了,太祖用玉斧在雪地上刺,同时说:“好做好做!”
当夜,赵光义留宿寝宫,第二天,天刚亮,太祖就莫名其妙地死了,太宗受遗昭,于太祖灵柩前继位。
还有一种说法,更离谱,来自于宋末元初人徐大焯所著的《烬馀录》,说晋王垂涎太祖宠妃花蕊夫人的美貌,太祖此时有病,昏昏沉沉之间,见赵光义正在调戏花蕊夫人,就想用玉斧去砍晋王,没想玉斧反被晋王赵光义夺过来,把太祖给劈死了。
2、疑点首先要说,晋王赵光义夜宿皇宫,在重视儒生,重用言官,封建等级森严的宋朝就不可能出现。
那位要说了,不是吧,三国的时候刘备不经常和关羽、张飞、赵云同榻而眠么,皇帝不是可以和臣子一起睡么。
大哥,如果真有这事,那也刘备在当皇帝之前的事了,当皇帝后,《三国志》或《三国演义》有过这样的记载么?
既然,夜宿皇宫这事不存在,那后面的事也更不存在了。
还有,靠“黄袍加身”这种非正常手段登基的太祖可能这么不小心么?
如果真有这种夜宿皇宫的事情发生,除非此时的太祖已经病得糊涂了,太宗又提前买通了宫里的太监、宫女等所有人,真如此,那就是一场天衣无缝的谋杀案了。
最关键是的这本书的作者文莹和尚,虽然也是北宋的,但他活动的时间是公元1060年的仁宗年间,也就是太祖死后80多年以后了,他是怎么能将80多年发生在皇宫的事,了解得这么清楚呢,难道是当时的太监、宫女有活上百岁的,还是有人将这事传给了后人,他又听来的,总之野史就是野史,很难说从哪里搜来的,也许就是自己杜撰的。
还有那个《烬馀录》的“见色起意”的说法,就更没边儿了,这位三百多年以后的作者,更是从哪来得到的这个素材呢?
但无论怎么讲“兄终弟及”这种在古代皇家传位制度里很少见的情况确实发生了,且又让觉得那么不合理,所以才又那么多令人生疑的揣测。
三、登基后的不正常手段1、皇帝当年更换年号这个很不正常,一般情况下,即使新皇登基,出于对先皇的尊敬,新皇都是在先皇死后的第二年正式改年号的,只有极少数的皇帝是当年就改年号的,这位宋太宗就是当年改年号。
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他是因得位不正心虚,提前改年号,为自己正名。
2、猝亡的四弟赵廷美说好的“兄终弟及”,可就是没有魏王赵廷美什么事,还搭上了性命
太祖共兄弟五个,太祖是老二,大哥和五弟早亡,只有三弟赵光义和四弟魏王赵廷美在世。
赵光义登基后不久,魏王就被贬为涪陵县公,不久就“抑郁而亡”了。
好了,能“兄终弟及”的,世上就只有我赵光义了,别人就别想了。
3、太祖两个儿子接连离奇死亡死后未得到正常对待的宋皇后
有一次,在征讨北汉之后,被封为武功郡王的太祖在世的时年28岁的长子赵德昭向皇帝请命,为出征有功将士讨封赏,太宗赵光义却说:“等你当了皇帝,再赏也不迟吗!”
赵德昭回去之后,明白皇帝这是对他不放心,故意让他自我了断,于是自刎而死了。
《包青天》里的八贤王赵德芳
赵德昭是公元979年去世的,两年以后,年仅22周岁的赵德芳也暴病而亡,可能是觉得他死得太怨了吧,评书里的八贤王活了好久,杨家将、包青天、三侠五义等故事里全有他,他手持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是一位正义凛然的英雄形象。
北宋太宗至道元年(乙未, 995年)四月,太祖的正妻宋皇后去世,年仅四十三岁,有司为其上谥号为“孝章皇后”。然而,太宗却不为皇嫂成服,亦不令群臣临丧,完全不合宋氏身为前朝皇后应享的礼仪。翰林学士王禹偁对宾客说:“后尝母仪天下,当遵用旧礼!”结果被讪谤遭贬,降为滁州知府。
北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正月,宋皇后的遗体在普济佛舍停放近三年才归葬于太祖永昌陵之北,后一直到太宗的玄孙神宗继位之时,方升位衬太庙。
四、总结宋高宗和宋孝宗
无论是否真有“烛光斧影”这件事,从赵光义登基后杀弟弟,杀太祖的两个儿子,不给嫂子正常下葬,这一系列异常的举动来看,赵光义这个皇位得位不正是必然的,只是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这一直是个难解的历史之谜。
无论怎样,在宋太宗赵光义逝后190年后,他这一脉的后世子孙,终生无子的南宋高宗赵构,出于怕父亲徽宗和兄长钦宗一脉夺去他好不容易得来的也是得位不正的皇位的考量,将皇位重新传给了太祖四子赵德芳一枝的后世子孙赵眘,史称宋孝宗,是宋朝历史上的第12位皇帝,两宋共有18位皇帝,太祖一脉有8位,太宗一脉有10位。
你最喜欢谁写的词?
我是比较喜欢毛泽东的词。
我喜欢毛泽东的词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词,有几个方面。
1、因为他是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领袖,拯救了我们中华民族。
2、他的词更近代一些,符合现代人的思想,当然我是很喜欢的。
3、喜欢一个企业有可能喜欢这个企业的领导人或企业文化,比如华为任正非,小米雷军,我喜欢毛泽东诗词是因为中华民族。
哪些游戏刷新了你对游戏的认识?
《狂野飙车9》成功的刷新我对手机赛车游戏的刷新
作为一个能让 牛顿 飞起来的游戏,画质更是逆天。
而飙车9传奇和飙车8差别也是非常大的,狂野飙车8的玩法太单一,但飙车8是在几年前发售的,画质在当时可是逆天。飙车9不仅延续了画质上的升级,更一步的把游戏的剧情地图做的更完美,狂野飙车9被很多人称为 牛顿飞棺9 毕竟这个才是游戏最大的玩法。
感谢观看点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