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信 磁暴步兵,历史上有哪些臭名昭著的实验?
那当然是凯洛格实验,把自己10个月大的儿子和黑猩猩放在一起,以相同的方式进行抚养会发生什么?结局让人很心酸。
凯洛格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后,开始从事教育工作。他在职业早期十分地沉迷于野孩子的研究。那时候听说有人在城外发现了两个狼女孩,但她们最终没有被人类社会同化,分别在1921年和1929年去世。
由此他就有一个想法,“要是没有衣服,没有人类的语言,没有与其他同类的人交往,那么成熟个体的本质是什么?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自然养成和后天养育哪个更重要?”
要是把一个婴儿扔到荒郊野外去让它自生自灭,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会违背人道,所以凯洛格就反过来想“如果一个动物生长在人类的环境里呢?”
为此他专门做了个实验,但是这动物好找,人类婴儿就难找了,毕竟没有哪个父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接受实验,最终他决定用自己10个月大的儿子唐纳德作为实验对象。
1931年6月26日,瓜娅作为“养女”来到凯洛格的家里,这个瓜娅并不是人,而是一只七个月大的黑猩猩,让她跟着唐纳德一起生活。
凯洛格夫妇和研究人员像对待正常孩子一样对待瓜娅,给她穿上婴儿的衣服,带上餐巾,让她坐在玩具马车或高脚椅上,还让她在床上睡觉,睡觉前也会亲吻她,轻轻地对她说晚安,在这个家庭里,瓜娅完完全全就被当成一个正常的女孩。
这些人每天都会对唐纳德和瓜娅进行观察和测试,并拍摄记录下来。
实验发现,同生活在一个空间里的人类和黑猩猩进化完全不同。瓜娅长得很快,而且比唐纳德更早地学会了用勺子吃饭,还会用玻璃杯喝水和开门,还会模仿人类的手势和动作来表达爱意,比如拥抱和亲吻。
黑猩猩表现得越来越像个人类,甚至拥有了人类的情感,但是不会说话,它每次都是用低吼和尖叫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她上厕所的训练也比唐纳德慢了很多。
原本五年的实验进行到9个月的时候,不得不终止了,因为凯洛格发现,瓜娅越来越像是一个人,而自己的儿子唐纳德却越来越像一只黑猩猩一样,他会像瓜娅一样咬人,想要食物的时候发出咆哮声,而且语言能力发育缓慢。
实验结束后,两者也有了不同的命运。
瓜娅被迫离开这个家,被送回了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但此时的瓜娅已经无法适应原本黑猩猩的生活了,它认为自己不属于这里,情绪低落表现出极大的痛苦,年仅3岁就因肺炎去世。而正常黑猩猩的寿命大约是60年。
黑猩猩被送走后,凯洛格夫妇努力地帮唐纳德去除黑猩猩的习性,19岁时唐纳德考上了哈佛大学,似乎童年的实验并没有对唐纳德造成多大的影响,然后就在42岁那年,唐纳德突然抑郁症发作,自杀身亡。
凯洛格的实验遭受到了许多人的抨击,说他这样做是不道德的行为,既不尊重自己的儿子唐纳德,同时也是对动物的虐待,甚至还有人以此为论据来证明达尔文进化论是错误的。
人们在深思,究竟是人类在影响大自然,还是大自然在影响人类?
对于网传的13号室事件?
谁也没有想到,一段“十三号室”的短视频在上传网络之后,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再一次揭开了十几年前“网瘾少年”的伤疤。
“磁暴步兵、雷电法王”这些看似戏谑的名号,都被冠在一个名叫杨永信的医生身上。这位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医生数十年来饱受舆论争议。
争论最大的焦点就是其所用的“电击疗法”。在众多曾经接受过治疗的未成年人当中那是一个极其恐怖的刑罚,“像无数根针从脑子里往外扎”、“好像有把巨大的铁锤在不停的敲打自己的脑袋”。
其所在的医院甚至成为曾经接受治疗者眼中的奥斯维辛。
然而,把所有问题和错误简单归纳到一个人身上虽然简单却不科学,因此我们更应该了解多方面的意见,尽可能全方位的还原事情的本来面貌。
关于杨永信、关于所谓的“电击疗法”,早在2009年时就曾饱受舆论质疑,甚至惊动了中央电视台。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当年三联生活周刊记者所采访的一段报道:
“送孩子来的父母呈现出两级分化状态,一类是商业上的成功人士,夫妻不睦,家庭关系支离破碎,对孩子除了金钱从未给予过交流和关心。一类是农村父母,同样为了生存忽略了亲情,孩子长期在网络社会里寻找身份认同,没有得到过价值观的教导。”(原文较长,文末我会附上原文链接)
这一切的一切,起源于仅仅是一个所谓的“网瘾少年”的说法。在电子竞技早已成为运动会比赛项目的今天,“网瘾少年”这个词汇显然已经不合时宜。而在当年,包括现在很多自闭症少年、叛逆少年等等等等都会被其家长亲自送到杨永信这里来。
在每人一个疗程长达四个半月、花费数万元的医院里,让自己孩子接受令其毛骨悚然的所谓“电击疗法”,如果没有孩子家长的极力配合,很难说的过去。
“痛苦触目,幸福脆弱。网络只不过是青少年躲避现实,反叛社会的一个工具而已。而所谓戒网瘾树立那70多条“军规”,仔细看看,其实是家长们的支持和作为。很多去求助的家庭都无法归入网瘾范畴,“性格缺陷”和“问题家庭”是网瘾以外的另两大诊疗目标。”
在情绪冷静下来之后,我们就能看到,问题既不是出在那些网瘾少年身上,也不是出在杨永信身上,而是出在那些“问题少年”的家长身上。
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早年间的豆瓣曾有一个“父母皆祸害”的论坛,论坛里是全国各地吐槽自己父母的网友。
记得高晓松曾经说过,什么地方能深刻的观察人性?只有小地方可以。因为小地方的人际关系相对稳定,不会像大城市一样流动性那么大。
一旦人员流动性大了,大家都是泛泛之交,根本谈不上深入了解,也无从探究其内心的真实想法,更无法见证一个人的心路历程和思想变化。
只有长期、细致的观察一个人、几个人、一群人——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变化,才能真正深刻认识人性的复杂性,而不仅仅是流于表象。
很多社会上的年轻人,在生完孩子之后,在工作问题、事业发展问题等众多因素的作用之下,导致自己不可能亲自带孩子,必须要把孩子交给家里的老人来带,因此和孩子在感情上的疏远就是必然的,随之而来的亲情淡漠和隔阂也是不可避免的。而这种看似简单的小问题小矛盾,在生活中日积月累之后、在孩子的青春期和家长的更年期这两个放大器的共同作用之下、在某些男女双方都很强势的家长身上,很可能会出现问题的集中爆发,并造成孩子和家长的严重对立,发展到后期极有可能会以所谓“网瘾少年”、“问题少年”的形式爆发出来。
事情一旦发展到那个地步,就无法挽回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不信任感、隔阂感、冷漠感,长时间的缺乏交流,长时间的情感得不到沟通所造成的矛盾,通通会以家长和孩子都最不愿意见到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日常生活当中,茶叔见到过不少性格强势的家长,性格脾气极为执拗,甚至夫妻两人因为一件屁大的小事就能闹到水火不容的地步。
结果他们的孩子从小就唯唯诺诺、胆小怕事,幼小的眼睛里写满了恐惧。而他们两人不但不觉得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孩子,甚至在孩子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把孩子扔到了寄宿学校,美其名曰“锻炼他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茶叔看来,这不是锻炼而是折磨。
把一个幼小的孩子扔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强行逼迫他接受自己这个年龄段本不该接受的压力和负担,远离父母亲情,远离家庭的温暖,远离自己熟悉的同学和小伙伴。这不是爱,这是害,这根本就是父母双方的自私自利和极其不负责任。
很多人以为这和家长受教育程度及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有关系,但通过茶叔十几二十年来的观察,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纯属个人性格使然。
而各种五花八门、自以为是的教育方式和悲剧还在我们身边不停的上演。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
(茶叔原创作品,严禁任何形式的抄袭和音视频的转换,违者必究)
【13号室】#三联生活周刊# :9年前,我在杨永信“13号室”见到的绝望少年和电击疗法 https://mp.weixin.qq.com/s/N_WsmihWH9NGRBk7sARFMA
打游戏荒废了年轻人的时间?
嚯,我在这里说说戒网瘾第一人,雷电法王杨永信!
他,曾经是个王者。
天空加身,
魔剑在手。
权倾一方,
点草全服。
强打红字,
挥金如土。
装备牛逼,
瞎人狗眼。
风流潇洒,
妻妾成林。
言必黄字,
万众瞩目。
只是,后来遇到了雷电法王杨永信......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杨永信,是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临沂市网络成瘾戒治中心主任,被称为“全国戒网瘾专家”。
2006年1月,成立了由他担任主任的“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网络成瘾戒治中心”,2008年因央视开始播出的刘明银制作的7集电视纪录片《战网魔》成为一群无知家长心目中的救世主,并且使用用电击“治疗”,同时对“病人”进行各种精神洗脑,其网戒中心被称为是新时代的“集中营”,而这种一边“痛苦打击”一边给“光明出路”的做法,被认为颇似邪教,采用这样极端的方式,是对孩子的二次伤害。
同时,游戏玩家反应强烈,甚至对其大加讽刺。网络上常见人称呼其“羊叫兽”、“羊叔”、“电击狂人杨永信”、“磁暴步兵杨永信”、“雷霆萨满杨永信”、“十万伏特杨永信”等等。
2009年起逐渐淡出媒体视野,经过7年的潜修,2016年8月,从磁爆步兵进化到雷电法王的杨永信王者归来。
杨永信的“电击治网瘾”被很多出院的前盟友认为带来了无法忘却的痛苦,在网戒中心的经历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部分曾经被他治疗过的少年已经长大成之后大多数选择封存过去,他们不愿意对任何人提起这段往事,只有少部分人愿意站出来发出声音,有的充满愤怒,有的试图反思,有的只有淡漠和疲倦。
虽然杨永信自称治愈率90%,并且拥有“长效机制”,但相当多的“盟友”在出院之后性格出现扭曲,有的对所有人包括亲生父母都失去信任,睡觉时枕头下藏刀;有的离家出走和家人基本断绝联系,甚至彻底失踪。
那么问题来了,从操作雷电元素的能力来看,杨永信和萨尔这两位萨满谁更强?
忘了它曾经还是沉迷网游的罪魁祸首?
编者语:这篇文章只是客观讲述当年魔兽世界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力。在如今魔兽世界怀旧服将要来临前,无数媒体叫着情怀的时候,我们应该记住,每一个游戏都不是完美的。当你接受魔兽世界,也要正视他的不完美。这也是魔兽为何如此在国内深入人心的原因。
魔兽世界为何对中国玩家如此重要?2016年6月8日,由魔兽系列游戏改编的电影《魔兽》提前欧美两天在中国上映。这部讲述魔兽系列游戏的电影,在国内和欧美却遭遇了不一样的待遇。在欧美反响平平的《魔兽》,北美影评站烂番茄的新鲜度只有26%,而在国内不但影评网站网友打出了8分的高分。魔兽全球总票房4.3亿美元,其中中国贡献了一半的收入,达到了2.21亿美元。
为何国内《魔兽》的票房远远超过海外?据调查,在观看《魔兽》电影的观众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魔兽世界玩家,甚至部分玩家还一度认为这款电影是以魔兽世界为背景改编的。许多观众都是因为对魔兽世界的喜爱,而去观看了这部电影。用网络流行的话来说,是为情怀买单。
为何一个游戏,在国内玩家心中和情怀扯上了关系。魔兽世界到底在中国玩家心中有着怎样不同的地位?其实魔兽世界在国内玩家眼中,远远超过了一款网游的定义。
在2005年魔兽世界进入中国前,国内玩家已经对这款游戏有了了解。在九城在国内开启限量的小范围测试时,甚至许多玩家直接聚集了到了九城公司门口,要求尽早公测。果然,魔兽世界公测后在国内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碾压了国内所有的网游。国内游戏市场,进入了魔兽世界时代。
而魔兽在爆火的同时,负面新闻也不断涌现出来,甚至形成了社会事件。魔兽玩家为此也做出了许多努力,魔兽世界玩家和社会的矛盾,也是当时国内网游和社会矛盾的缩影,这造成魔兽世界在许多玩家心中,远远超出了一般的网游,让许多玩家在多年后,甘愿为情怀买单。
魔兽世界到底有哪些负面的影响呢?魔兽世界的爆火,让无数玩家为魔兽世界疯狂。在当时,网吧还是国内玩家玩游戏的主场战,魔兽世界要求的电脑配置,在当时来说是比较高的。魔兽世界的火爆,甚至逼迫国内网吧行业的更新换代。
但在魔兽世界收获了无数玩家的时候,其网游的负面新闻也开始显现出来。许多沉迷游戏的例子被新闻媒体不断曝光,而这些玩家中很大部分都是玩的魔兽世界。而其中学生、未成年玩家的沉迷让其成为社会焦点问题。
这其中催生出了魔兽世界玩家最大的“反派”杨永信。许多年后,杨永信依旧在临沂市的医院上班,但其段子已经在网络风靡了数年。“雷电法王”“羊叫兽”、“羊叔”、“电击狂人杨永信”、“磁暴步兵杨永信”、“雷霆萨满杨永信”、“十万伏特杨永信”等外号被按在了杨永信的身上。
而杨永信的成名,是因为其在2006年1月成立了由他担任主任的“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网络成瘾戒治中心”,并在2008年由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战网魔》系列片中,被玩家所知晓。家长将杨永信视为拯救孩子的救世主,而魔兽世界玩家,却对杨永信大加讽刺。
双方的对错再次不用争论,但魔兽世界却因此不但陷入了负面新闻。
2008年央视新闻以“谁把孩子变成了魔兽”公开点名魔兽世界。2009年新闻出版总署发出通知,终止《魔兽世界》(燃烧的远征)审批。这对国内玩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其中还牵扯进了网易、九城的代理权之争。
除了杨永信,在魔兽玩家心中,还有一个名字也同样记忆犹新。这便是在2009年在电视节目中公开宣称“网络游戏是毒品”的教授陶宏开。魔兽玩家甚至因此成立了“反陶联盟”。在当年双方吵得不可开交。
不管是杨永信,还是陶宏开,还是央视的报道。魔兽世界都处于舆论的中心。但这并不是因为魔兽世界的错,而只是魔兽世界几乎便代表了当时的国内网游圈。魔兽世界和社会主流的矛盾,便是国内社会对网游认知和游戏玩家的矛盾。
魔兽世界已经不是一款游戏魔兽世界因为其在国内庞大的影响力,成为玩物丧志的典型代表。也正是以为魔兽世界的坎坷命运,让魔兽世界玩家更加珍惜这款进入国内唯一爆红的网游。2018年暴雪宣布,正式启动魔兽世界怀旧服。消息一出,让许多老玩家,纷纷表示将要回归。其中许多玩家已经是afk了几年的老玩家了,如今早已经成家立业,但依然想回归魔兽世界怀旧服。
其中原因,正是因为魔兽世界在国内一路走过来,经历了太多事件,有社会主流的敌视、有代理商的相互争斗,有版本一直落后国外的无奈,有“贾君鹏喊你回家吃饭”的回忆。当一款网游成为一个社会现象,便注定了魔兽世界在国内不同的地位。
正如许多玩家所说,魔兽世界已经不是一款网游,他某种程度代表了中国网游从封闭到开放到包容的过程,代表了国内网游的艰难的发展过程。在2011年央视新闻中,首次将魔兽世界作为了正面例子进行了表扬,彻底为魔兽世界正名。从此魔兽世界成为优秀网游的代表。但国内网友却因为魔兽世界的影响,却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总结:从魔兽世界爆红后,在品质上拼不过魔兽世界的国内游戏公司便开始靠数量取胜。抄袭、借鉴、模仿成为常态,广告营销、游戏托、免费游戏成为其生存之道。可以说魔兽世界让国内网游公司不得不走上免费游戏的道路。从早些年的冒出的许多优秀创意的网游,到如今同质化严重,靠氪金盈利的低质网游,不能说这都是魔兽世界的错,但魔兽世界的确影响了国内游戏发展,更影响了国内游戏市场。这种影响时好时坏,只有等你来评价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