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比丘,卡拉彼丘进不去怎么办?
一、了解游戏状态,若游戏属于维护、未开测状态是无法登陆的。
二、如果游戏已开测,那么可参考下方的解决方法:
1、结束游戏进程,切换wifi/4G网络,重新登录游戏;
2、检查网络,保证网络通畅;
3、检查并确保手机剩余存储空间在1G以上;
4、清除游戏缓存
往宇宙探索和往最小粒子探索?
人类就目前用可见光可观测最小的粒子是原子,也就是是这个世界的组成部分,事实上原子还有更微小的结构:原子由电子、质子、中子组成.而质子、中子又是由更微小的、不同类型的夸克组成.只是这些结构我们只能通过波长比可见光小的多的光波来“认识”.人类只能观察到可见光,而可见光的波长比这些结构大的多,对它们只会“视而不见”.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不能再用与生俱来的经验来判断了,宇宙中的“玩笑”越来越多。
还有一种假设的粒子,叫做普朗克粒子其大小约等于是十的负三十五次方米。 还有诸如量子泡沫,卡拉比丘,弦
理解这些”物体“已经不能用常规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了,或者就和你想的一样结局会不会到达同一个点?我的认为是肯定的,或者这个世界本身就是由无数个世界组成的。在或者说人类或许就是某种”生物“或者带有”意识形态“的物体上的”细菌“种的一种生物。
卡拉彼丘怎么激活?
卡拉比丘无法激活。
1. 因为卡拉比丘并不是一个需要激活的存在,它是一只虚构的宠物形象而已,无需特殊操作来激活。
2. 卡拉比丘是一只精灵宝可梦中的可爱电气类型精灵,可以在游戏中捕捉和培养,但并不需要额外的步骤或操作来激活它。
3. 如果你指的是在某个具体的游戏或设备上激活卡拉比丘,我需要更多的详细信息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
徒步最佳去处是哪里?
阿尔山:阿尔山位于内蒙古尔邦节尔族自治旗境内,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以草原和森林景观著名。穿越阿尔山草原可以选择徒步、骑马、自驾等方式,沿途可以看到辽阔的草原、清澈的河流和美丽的花海。此外,还可以参观当地的蒙古族文化和风俗习惯,感受不同于城市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
2. 呼伦贝尔草原:呼伦贝尔草原是中国最大的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境内。呼伦贝尔草原有着壮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民族文化,是一个徒步旅行的好去处。沿途可以看到广袤的草原、优美的湖泊和美丽的河流,还可以参观蒙古族民俗文化村、草原游牧民族文化博物馆等。
为什么就说宇宙是十一维的?
最近,网上开始流传一个微信稿《一张图弄明白:从零维到十维空间》,其实这篇伪科学我在08年在网上就看到过了,看了以后觉得跟什么李大师的那一套有点相似,于是没有理睬。但不知道谁又把它给刨出来广为流传,连我的同学都开始找我问我是不是真的,我觉得有必要看帖辟谣了。
故事还是从爱因斯坦讲起吧,我们知道1905年堪称奇迹年,这一年,爱因斯坦发表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之前的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合为一体,“四维时空”一词正式走进词典。
之后,爱因斯坦和众多物理学家一起发展了量子力学,用于解释微观世界。他又单独提出了广义相对论,整个宇宙都被一个方程所解释,爱因斯坦走上人生巅峰,他试图寻找宇宙的终极理论“大统一理论”。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不为人知的小角色物理学家卡鲁扎找到爱因斯坦,提到宇宙有可能是“五维时空”,多加一个维度,可能更好的去解释一些问题。他提出“我们宇宙的空间结构既有延展的维度,也有蜷缩的维度。”这些蜷缩的维度之所以看不见,就好比我们从很远的地方去看一根水管,以为它是一维的,但是凑近了去看,发现它还是三维的,有两个维度蜷缩了。
爱因斯坦心想我也就敢提出四维时空,你直接跟我来五维了,简直超出我的想象,于是回复“我对你的理论很有兴趣。”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现在回顾一下,卡鲁扎是最早提出更多维度的科学家。
数学家是比物理学家还天马行空的,在他们的脑子里,没有现实宇宙的牵绊,可以更加无边无际的飞翔。我管你宇宙是四维五维的,我直接给你整N维的。
1954年的一次数学家会议上,一位数学家卡拉比提出一个猜想,存在一种六维空间,它只有质子的亿万分之一那么小,因为它蜷缩起来,所以我们看不见。当时所有的数学家都表示无法理解,但年轻的丘成桐站了出来,希望能将卡拉比猜想证伪。他花费了四年时间,最终认识到他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他终于“皈依”并证明了卡拉比猜想,所以这个六维空间也叫作“卡拉比-丘成桐空间”。
数学家虽然天马行空,但是在当时并没有任何物理理论能容得下这个新的空间,所以他们的猜想只能被束之高阁。
1984年,英国物理学家格林提出,为了调和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可以假设宇宙的终极基本粒子其实是一根弦,弦不同的振动模式决定了它是什么样的粒子,之前人们认识到的基本粒子:夸克、电子、中微子等等,都只是这根弦不一样的表现形式,这就是“超弦理论”。原来,我们的宇宙是上帝在拨动琴弦,奏出的一段无尽的乐曲。
超弦理论提出以后也遇到了问题,它要求存在更多的空间维数,最早的玻色弦理论要求时空是26维,后来发现了“超对称”,所以“不用26维,也不用银河系的42,只要10维,只要10维,就可以解释宇宙!”
竟然是10这个数字,如果有人过来告诉你,早在上帝造人的时候,他就考虑到了宇宙有10维,所以给人安上了10个手指头,请你告诉他三个字“G-U-N!”发第三声哦。
然而10维对于习惯四维时空的物理学家来说毕竟还是太多了,剩下的6维在哪里呢?这个时候威腾等人翻出了卡拉比-丘成桐空间,缺的6维正好补上了。原来,我们的宇宙竟然是这番景象,在最微小的地方,竟然存在着一个又一个小宇宙:卡丘6维空间。每当你一挥手,你的手不仅穿过了我们熟知的3维空间,还拂过了无数个蜷缩的卡丘6维空间,然而你只是挥挥手,带不走那个“小宇宙”的一片云彩。
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10维时空,实际上是弦论的假设,我们熟知的三维+卡丘6维空间+一维时间。
后来的第十一维又是怎么来的呢?
弦论出现以后,一个又一个版本出现了。最终,竟然发展出五种主要的弦理论。所有这些理论似乎都是可行的,但科学家们不习惯用五组看似矛盾的方程来描述同一件事。
1995年在南加州大学的弦理论会议上,高级研究所的Edward Witten指出,五种不同版本的弦理论可能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同一件事。他增加了一个维度,提出弦实际上是在11维时空中振动的二维膜上的一维薄片。这个较为统一的理论被称为“M理论”。
当然,弦论只是一种假说,这么多物理学家扑在上面研究,不过是弦的假说太过于吸引人,只需要一个假设,就可以解释所有的问题。这些可恶的弦论物理学家啊,就是希望后面的物理系学生找不到工作。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标准模型提出的预测却一步一步得到印证,越发牢不可破。2013年3月14日,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发布消息,他们探测到了“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这更加为标准模型撑上了保护伞。
——华丽的分割线(以下纯属作者个人见解,并不是科学公论,如有异议,概不负责)——
弦如果是宇宙的终极基本粒子,那大致处于普朗克长度的尺度:10的-35次方米,然而现在我们能研究的基本粒子(比如质子)的尺度还在10的-15次方米这个数量级呢,其中相差了20个数量级。质子相对于普朗克长度,就好比一个银河系对一个足球。如果要说银河系是由足球组成的,那我是打死也不相信,从银河系到足球,还有很多层次的结构呢。所以,个人见解,从质子到普朗克长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标准模型表明出来的规律也许就是下一个层次更基本粒子性质的体现,也许接下来还有很多层次要走,更有可能走到普朗克长度,我们发现的会是比“弦”更美妙的东西,那就根本用不着“十维空间”这个假设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