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WCG 2011,那会儿我印象还挺深的,正好是我那段时间瞎折腾的高峰期。
那时候我刚毕业没多久,工作也就那样,不上不下的,业余时间就全扑在游戏上。正好赶上WCG 2011,那可是当年电竞圈的大事儿,全球性的比赛,在韩国釜山办的。我记得特别清楚,那年加好几个新游戏,像什么DNF、CF、还有LOL,当时可引起不少老玩家骂街,觉得WCG变味,不够“纯粹”。但我那时候倒是觉得挺新鲜,毕竟多点花样看看也不错。
我的WCG 2011“实践”经历
我这种菜鸟水平,肯定跟去现场打比赛是没半毛钱关系的。我的“实践”主要是在电脑前面。那几天,我几乎是全程盯着直播看的,虽然那时候的网络条件和直播画面质量,啧啧,跟现在没法比,卡顿、模糊是家常便饭,但那气氛是真足。
- 守着直播: 我记得是12月份,天气都冷,我就裹着被子坐在电脑前,找各种直播源。那时候不像现在平台这么多,找个能看的源都得费点劲。
- 关注战况: 主要还是看自己喜欢的项目,比如War3和SC2。看到中国队赢就激动得不行,输就唉声叹气。还记得好像有场经典的,Tyloo对DK?好像是Dota项目,具体记不清,反正当时讨论度挺高的,什么复仇、捡装备啥的,梗挺多。
- 尝试参与: 受那气氛感染,我也“实践”一把。不是去打比赛,而是试着去更深入地解。我那时候甚至还找一些比赛的录像,自己下载下来,一帧一帧地看,学别人的操作和战术。虽然也没学成什么高手,但那个过程挺投入的。
- 线下“模拟”: 更逗的是,那段时间正好我们几个朋友也迷这个,看完比赛手痒,就约着去网打几次。模仿比赛的劲头,还煞有其事地分座位、选地图,搞得跟真的一样。结果当然是吵吵闹闹,打得一塌糊涂,但那种快乐现在想想还挺有意思的。
为啥对这届印象这么深?
还有一个原因。那会儿我正好处于一个挺迷茫的阶段,工作不顺心,也不知道未来干天天看WCG,看那些选手为梦想拼搏,虽然知道那是别人的故事,但多少也有点触动。感觉自己不能再这么混下去,得找点正经事做做。
WCG 2011对我来说,不光是一场电竞比赛那么简单。它更像是我那段特定时期的一个背景板,见证我的瞎折腾、迷茫,也间接推我一把,让我开始思考怎么把“实践”用在更有意义的地方。
后来嘛游戏还是会玩,但没那么疯狂。重心慢慢转移到工作和生活上。现在回想起来,那段守着电脑看比赛、跟朋友在网“模拟”WCG的日子,虽然有点傻,但也确实是我青春里挺难忘的一段实践记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