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革命,全球页岩气页岩油储量有多少?
全球页岩气和页岩油储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在化石资源日益匮乏、能源需求增长、价格高企的大背景下,其作为常规天然气的有益补充,重要性不言而喻。页岩气和页岩油“革命”有望引领全球能源市场进入新的时代,并对国际政经格局产生深刻影响。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来自2013年6月10日的最新资料显示:美国和其他41个国家的137页岩层的页岩油和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 ,分别占世界原油和天然气技术可采资源的10%和32%。其中页岩气和页岩油资源储量前十位的国家见下表,分布情况见下图。
页岩气是指主体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聚集。页岩气是天然气在地层中的一种非常规赋存方式,成分以甲烷为主,是一种清洁、高效能源。页岩气主要有两种成因类型,包括生物成因气和热成因气。页岩气的形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页岩气成藏阶段;第二阶段是根缘气成藏阶段;第三阶段是常规圈闭气成藏阶段。据资料显示,页岩气的可采储量为207万亿立方米。世界上三分之二以上页岩气的地质储量集中分布在六个国家,即美国、中国、阿根廷、阿尔及利亚、加拿大、墨西哥。前十国家的页岩气分布超过总量的80%。具体情况请看下图。
页岩油是指以页岩为主的页岩层系中所含的石油资源。页岩油储量,是非常规石油储量中的一种。通常有效的开发方式为水平井和分段压裂技术。全球页岩油产于寒武系至第三系。据资料显示,储量约11万亿~13万亿吨,约为3450亿桶,其中俄罗斯750亿桶,美国580亿桶,中国320亿桶。世界上三分之二以上页岩油的地质储量集中分布在六个国家,即俄罗斯、美国、中国、阿根廷、利比亚、澳大利亚。前十国家的页岩油分布超过总量的75%。具体情况请看下图。
我国可采页岩气的总量为31.6万亿立方米,达到全世界的可采储量的15%,是常规天然气储量的近10倍,排名世界第一位。可采页岩油为44.1亿吨,位于美国与俄罗斯之后,位世界第三位。2017年我国勘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超过千亿立方米的页岩气田2个,分别是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田和威远页岩气田。而我国的页岩油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鄂尔多斯、准噶尔、吐哈等盆地内。
在2009年,中石油同石油巨头壳牌合作,12月底,中石油川东钻探在四川威远县打下了中国页岩气的第一钻,次年11月,中国第一口页岩气井威201井投产。截止目前仅12年时间,因此我们跟西方国家存在差距是必然的。美国的页岩气产出将占据全球产量的绝大部分。
但是我国页岩油还处于勘查初期,由于开采技术方面还不够成熟,和政治方面原因,所以暂时还不具备大规模开采的条件。除了技术问题,对于页岩油气开发,我们还缺一个时机。因此我们不能着急,要等祖国日益强大后才行。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原创作品,谢谢阅读。
欧佩克7月石油减产执行率达159?
近日,有消息传出,欧佩克7月石油减产执行率达159%。而此前6月欧佩克减产执行率也已升至137%。现在,布伦特原油现在还是维持在60美元/桶的位置。这个价格已是从4月底最高点下跌以下已超过17%。这意味着,欧佩克国家为了抬高油价在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后,也没见到国际油价有任何上涨迹象。
纵观欧佩克的这次减产协议,大家都有自己的盘算。带头减产的是沙特和阿联酋,本来只要减产33万桶,现在减产规模超过了80万桶。还有被动减产的委内瑞拉、利比亚、伊朗和俄罗斯。俄罗斯、委内瑞拉等国一方面是因为受到美国制裁,另一方面管道受污染,导致输欧的管道被迫关闭。当然,带头增产的是伊拉克,因为增产能让伊拉克经济更快恢复。
现在大家都觉得奇怪,既然欧佩克在近二个月加大了对石油减产的执行率,为啥国际油价还是没有起色?还是在下跌通道之中,难道是欧佩克国家对国际油价失去了影响力了吗?我个人认为,国际油价对欧佩克减产措施无动于衷,主要有以下几大因素。
首先,欧佩克这次进一步延长减产协议,再加上中东的地缘风险,局势不稳,但这些利好因素,并没有推动国际油价的上涨。因为在全球贸易放缓的情况下,世界经济前景黯淡,可能会放缓全球经济增长,那也必然会减少原油的消耗。由于市场预期石油需求将放缓,所以欧佩克减产,根本拉不动国际油价下跌的步伐。
再者,美国页岩油革命改变了国际油价的格局,页岩油的产能增加把油价从120美元/桶左右的高位拉到现在的水平,并且对国际油价限定了高度。也就是说,当国际油价涨到70美元/桶时,就达到了页岩油的平均成本线以上,大量页岩油产能将集中释放,从而压制了油价。但当油价下跌至55美元以下时,页岩油因开采成本原因,就会关闭产能,这就导致国际油价下跌速度放缓。
再者,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处于近5年平均水平高4%。另外,美国日进口原油和炼厂开工率都在下降。而美国日均原油产量仍维持在高位。现在的情况是,美国的原油存量已经足够多,而需求似乎并没有那么的强劲。此外,由于全球贸易摩擦加剧,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再加上国内环保要求上升,对石油需求也在下降。中美两国对石油需求降温,欧佩克即使减产也不起任何作用。
最后,油价涨跌,还要看美元的趋势。现在很多人都希望美联储9月份降息,美元进入长期贬值通道。但是美联储7月降息之后,美元指数还是站在98美元上万,美元并没有大跌。这主要是美国经济增速、通化膨胀率、失业率等指标,都没有出现很糟糕的局面。在我们看来,这次美联储降息也是试探性降息,如果美国经济运行还不错,通胀率又在上升,那美联储不会选择降息,届时,油价想要上涨是不可能如愿的。
尽管以沙特为代表的欧佩克成员国拼尽全力减产,但国际油价还是涨不起来。这主要是美元走势比较强劲、中美两国石油需求在下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页岩油技术的革命等因素的影响。未来油价要看,如果世界经济恢复、中美两国对石油需求上升,油价还可能有较佳表现。反之,那国际油价未来跌至50-55美元/桶乃是大概率事件。欧佩克现在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力是越来越弱了。
什么是天然气现状及发展趋势?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低碳的化石能源,广泛用于发电、供热、工业生产等领域。目前,全球天然气市场呈现出以下现状和发展趋势:1. 全球天然气需求不断增长: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全球对天然气的需求逐年增加。天然气成为替代煤炭的首选能源之一。2. 天然气供给变化巨大:近年来,由于页岩气革命的推动,美国等国家天然气产量大幅增加,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此外,俄罗斯、卡塔尔、澳大利亚等国也是重要的天然气出口国。3. 液化天然气(LNG)市场不断扩大:随着LNG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LNG市场规模逐年扩大。LNG的灵活性和便利性使其成为全球天然气贸易的重要形式。4. 温室气体减排促进天然气使用: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各国纷纷制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天然气作为一种低碳能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高碳煤炭和石油,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5. 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结合,可以实现能源供应的平衡和稳定。天然气发电配合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可以满足能源供需的变化和季节性差异。总的来说,天然气在全球能源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增加供给、推动清洁能源转型以及促进能源多元化。
7月减产执行率为159?
感谢邀请。
这个问题不能仅凭欧佩克+部长级监督委员会则称,7月减产执行率为159%超出减产协议就能支撑原油价格持续上涨,但此消息可以成为支撑原油价格上涨因素之一。还有其他支撑油价因素需要持续跟踪关注。如下所示:第一、全球经济发展疲软、贸易争端升级,导致对原油需求的下降。
美国经济方面:
美国8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2009年9月以来首次跌至50下方,另外美国国内订单和海外订单出现十年来幅度最大的下降。IHS Markit数据显示,美国企业对未来一年的展望达到2012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制造业的萎缩,势必会影响中下游行业的企业对原油的需求。
欧洲经济方面:
欧洲经济疲弱。欧元区7月CPI月率和年率终值低于预期。德国8月IFO商业预期指数也创下2009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德国第二季度未季调GDP年率终值自2013年5月以来首次录得零增长分析指出,受全球贸易局势和英国脱欧影响,德国经济短期内难以走出寒冬。随着德国经济逐步步入衰退,欧洲央行或采取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
中美贸易战:
据外媒此前报道,美国总统特没谱提出对价值3000亿美元中国对美出口产品加征10%关税。随后,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约75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贸易冲突愈演愈烈,加剧能源需求的疲软。
第二、中东地缘冲突--美伊局势。
G7方面:8月25日,G7峰会现场出现惊人一幕:伊朗外长扎里夫对G7举办地比亚里茨进行了旋风式访问,并与法国总统马克龙等人进行了会谈。扎里夫到访比亚里茨之事,事先没有任何官方宣布,他的突然出现让各方感觉意外。白宫表示,这一突如其来的外交行动让他们感到惊讶。在此期间,扎里夫和法国、德国、英国的领导人和官员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会谈,,但是没有迹象表明扎里夫和美国总统特朗普或是其他美国官员有过类似的讨论。扎里夫本人对此次会谈表示了高度的称赞。说明除美国外,伊核协议中其他国家都在支持伊朗继续履行义务并在为此而努力着。反观美国呢?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称,除了美国自己,没有人会关心美国的利益,疑似讥讽马克龙。从这里看出美方目前根本没有解决美伊冲突的想法。
随后,伊朗总统鲁哈尼周二表示,只有美国解除对伊朗的制裁,他才可能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美伊局势的进展仍举步维艰。另外,伊朗外长扎里夫日内表示,在美国重新履行《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的义务之前,伊朗总统鲁哈尼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不可能会面。这无疑中止了与美国和解的希望,原油供应继续受到威胁,因此,有提振油价的作用。
第三、美国原油产量情况。
1、近段时间,由于国际贸易局势、中东地缘冲突等多空因素此消彼长,国际油价也坐上过山车。贸易局势和地缘冲突都是难以捉摸和预估的风险事件,对油市造成的影响一般是暂时的;但从目前来看,油市其中一个长期存在的利空因素,正在发生明显转变。
瑞杰金融集团指出,在过去三年美国原油增产速率已经跌了接近一倍,从320万桶/日降至接近160万桶/日。此外,已完成钻井作业但未完成完井作业的库存井(DUC)数量也出现下降,钻井数和完井数目前已大致相等。要知道的是,想维持产量不变,每年需要新建超过12000口水平油井,完井数还需保持每年递增。而现在,从钻井数据来看,美国原油产量的增长预期恐将大打折扣。
2、在美国最重要的页岩油生产基地二叠纪盆地,虽然产量仍处于增长状态,但也出现日渐衰退的迹象。回溯去年的数据可以发现,2018年8月二叠纪盆地的页岩油日产量同比增长达到峰值,为每日113万桶,但本月增速放缓至每日72.8万桶。更重要的是,EIA钻探产能报告预测二叠纪盆地今年将开拓更多新钻井,这本应该释放更大产能,结果却恰好相反。其次,IEA还表示,虽然6月份开始进行的水力压裂活动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量增长,但是石油生产商的谨慎态度,导致钻探活动没有出现任何加速迹象。除二叠纪盆地之外,美国其他重要页岩油产地的供应状况也不理想。综上,渣打银行指出,IEA对2020年石油市场供应的预测结果取决于非欧佩克国家产能水平。IEA此前估计原油产量增幅会从今年的每日21万桶升至明年每日85万桶,但如今看来可能并不完全准确,因为非欧佩克产油国的实际产量增长可能会远低于目前的市场预期。
第四、后续关注今年9月12日召开的欧佩克+部长级监督委员会会议的最终结果。
大家好,我是驭龙,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赞、点关注。欢迎留言交流!!!!!!
沙特石油设施遇袭?
目前来看沙特的石油设施遇到袭击,对原油市场已经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冲击。原油价格短期内的暴涨也说明了这一点,然而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这一点点产能受挫并不能引起石油危机。
首先,并不是说沙特的产油能力太小,沙特左右着世界上很大份额的原油供应,但是在页岩气革命之下,美国页岩油的产能潜力已经能弥补沙特在偶然然事件或者长期战略中出现的减产。事实上在今年上半年沙特做出的减产协议之后,可以看到油价迅速就被平抑了,这就是页岩油产能上升带来的影响。所以虽然这次产能回复需要时间,然而长期来说这不是什么太大的影响。
即使胡塞武装表现了自己能够威胁沙特石油主产区的能力,但是,即使沙特长期受到威胁,美国也有产能仍然可以弥补这个缺口,只是时间稍长一些。
另外在当前经济整体下行的趋势之下,原油的需求趋软预期仍然是主要原油市场的影响因素,因此,长期油价还是受到压制。可以看到上周虽然出现了油井遇袭的事件,然而美国的原油库存量反而是上升了,这意味着需求面的疲软,比供应链的收紧还要严重。
因此无论是从长期来看还是短期的因素,沙特这次事件不能说不严重,但是仍然是影响较小的事件。短期内可能会造成油价市场的上下波动,但是长期来说造成石油危机还太轻微了一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