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兰祥,山东第一名校是山东大学还是蓝翔技校呢?
刚刚看到新闻,浙江卫视的娱乐节目跑男到济南蓝翔技校录节目,从中也可以看出,蓝翔技校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有多大,实事求是地说,山东第一名校,山东大学已经担不起了,蓝翔技校才是名副其实山东第一名校。
“学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学挖掘机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这么多震撼人心、风靡全国的广告词,让天下人都记住了,中国山东,有一家叫蓝翔技校的名校。
在各种影视剧、在网上各种段子里,人们喜欢拿蓝翔技校当一个梗,其实说明大家骨子里,总觉得学技术是下里巴人。
实际上,从挣钱养家的角度,还是从教育育人的角度,真的不是这样。
从挣钱养家的角度,比如山东大学,算是山东最好的一所高校,光研究生一年招6000多人,但是这6000多研究生,毕业时山东大学能保证他们都能找到工作吗?恐怕现在很多山东大学的研究生读了那么多年学,毕业出来,什么技能都没有,想考公务员事业编又考不上,干啥都不行,没有工作,怎么挣钱养家?
但是上蓝翔技校就不一样,学个挖掘机技术,或者学个厨师、美发,这都是社会必需的技能人才,而且技术好,都是能拿到高薪的,学成一本手艺,不用夸夸其谈,一辈子就有个饭碗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其次是教书育人的角度,现在的大学对学生基本是散养的,像山东大学这样的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松松垮垮,在校园里学生们都悠悠达达的,还有不少谈恋爱,这样的风气怎么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好学生是管出来的,像蓝翔技校采用军事化管理模式,连买个零食都只能在学校的小卖部里买,学校里下的命令,谁敢不听,后果自负,每天定时吃饭,定时干活,定时睡觉,像机器一样,这样才能练出优质的技能人才。
就像此前蓝翔校长荣兰祥所说的,你们要是什么都学,那不就跟清华北大的学生一样了吗?就是得学门谋生的手艺能挣钱养家的啊!
所以,济南蓝翔技校当之无愧,山东第一名校!
蓝翔现任校长?
2014年8月,网上盛传蓝翔校长荣兰祥在2014年毕业典礼上讲的一段话:“同学们,咱们蓝翔技校就是实打实的学本领,咱们不玩虚的,你学挖掘机就把地挖好,你学厨师就把菜做好,你学裁缝就把衣服做好。咱们蓝翔如果不踏踏实实学本事,那跟清华北大还有什么区别呢”。尽管荣兰祥事后否认提到清华北大,可这不妨碍“嘲他式”语体——“蓝翔体”流行。
擅长用自黑和恶搞,蓝翔利用一切机会让自己出现在公众视线里。有网民评价蓝翔炒作的成功:在屌丝基因当道的网络文化下,蓝翔天然具备这种气质,很契合网民恶搞与解构的需要,他们出品的技工受追捧,正是以屌丝逆袭为主题的网络英雄主义的主要故事情节。
山东蓝翔技校到底怎么火的?
自古山东的泰山,孔府孔庙等景点广泛被国内外游客所熟知,但是当前提起山东蓝翔的挖掘机,蓝翔的烹饪,也绝对要算作浓厚的一笔,并且挖掘机已经一定程度上成为外省人调侃山东的对象。
广告洗脑之所以蓝翔在山东如此出名,首先便是蓝翔的广告效应,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当年脑白金的广告,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一条广告,简单直白明朗,那个年代的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而蓝翔的广告在一定程度上与脑白金有异曲同工之效,循环的在山东电视台播放,并且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同样的广告词,对山东人进行着洗脑。
蓝翔有真技术另外,蓝翔也确实是有真本事,基本上蓝翔所培养的高级技工,在所学领域都能够独当一面,不要看网络上有很多段子,在调侃蓝翔的挖掘机,就认为蓝翔仅仅只是一个培训机构,只是广告打的响亮。
在蓝翔确实能够学到一定的技能本事。当然,前提是要肯努力,如果仅仅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管在哪里都是学不到真才实学的。
山东电视台神补刀最后山东电视台也对蓝翔有很大的助力,提起山东电视台,估计山东吐槽的人更多。电视剧基本上是以抗日神剧为主打,综艺栏目基本上又是以我是大明星为王牌。
除了这些栏目以外,山东的广告,基本上千篇一律,除了医院便是蓝翔,所以很多人一提起山东电视台,便会想到蓝翔,蓝翔本身也很争气,配合山东电视台的风格,的确能够深入人心,所以蓝翔当前已经在全中国出名。
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荣兰祥是河南人吗?
荣兰祥,男,汉族,河南人,是一位热爱生活、勇于拼搏的年轻人。他在河南地区生活了很长时间,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有着深厚的感情。荣兰祥非常关心家乡的发展,希望家乡能够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同时,他也关注着家乡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工作,为家乡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清华北大毕业的学生都去哪里工作了?
结合清华北大官方发布的2015年~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一起来探究竟。
首先,是清北两校毕业生总体的去向。去向可分为国内深造、出国(境)深造、就业和未就业这4类。先看数据——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清华北大两校毕业生的选择相似,都是就业>国内深造>出国(境)深造>未就业。
两校本科生在毕业之后,更多的是选择继续深造,均为国内深造>出国(境)深造。
清华大学近5年选择国内深造的本科毕业生,超过50%;选择出国(境)深造的本科毕业生在24%~28%之间,且呈现比例下滑的趋势。
北京大学近5年选择国内深造的本科毕业生,在43%~48%之间;选择出国(境)深造的本科毕业生在30%~33%之间,这个数值比清华大学的数值要大。
两校硕士研究生在毕业之后,更多的是选择就业。两校的硕士研究生就业比例高达90%,其中,清华的数据略低于北大的。
第二选择是出国(境)深造,两校数据在5%~7%之间,比选择国内深造的2%~4%的比例略高几个百分点。
两校博士研究生在毕业之后,第一选择也是就业,比例在64%~72%之间(其中由于北大未公布2019年博士毕业生国内深造的数据,因此比值出现异常,剔除掉)。
其中,清华博士就业的比值要略低于北大的博士就业比值,因为博士生的第二选择——国内深造,清华的比例有18%~22%,而北大的比例为16%~18%。
其次,是清北两校出国(境)深造的比例。从下图可以看出,两校选择出国(境)深造毕业生占比最多的均为本科生,远远高于硕博研究生的出国(境)深造数量。可以说,在两校留学生比例中,有70%以上的都为本科生。
这些出国(境)深造的学生,在学成之后是选择留在当地,还是会选择回国?
根据《2019中国留学生白皮书》调查数据显示,留学生群体中,有48%的人选择在当地工作,仅28%的人会选择毕业后立即回国。
如果清北也适用于这个比例,那么清北两校近5年里出国(境)深造的11298名学生中,有2260名学生会回国发展,有9038名学生会选择留在当地工作。
最后,是就业的那部分学生中,他们主要去了哪些单位?先看数据——
从上图可以看出,华为成最大赢家——成为了清北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的企业,有4年都在Top1的位置,1年在Top2的位置。清北为华为输送了许多人才。
另外,清华北大两校的毕业生就业偏好,两者在选择国企之外,清华更偏向国内的互联网企业,而北大对各大银行非常喜爱。查看北大的毕业生就业单位Top5还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北大留校人数非常多,而且呈现上涨的趋势。
参考资料:
清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国留学生白皮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