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证上的花是什么花,遗下人指的是什么人?
刘玉兰结婚第8年,丈夫喝药去世了。公婆认为刘玉兰克夫,将她赶出家门。刘玉兰在外打工时,遇见了比自己大5岁的朱伟亮,朱伟亮的父母得知刘玉兰是遗下人,坚决不让儿子将她娶进门,他们告诉朱伟亮,如果他不听劝,日后会倒大霉的。
但是朱伟亮和刘玉兰已经交往一年多,他相信娶了刘玉兰不是他的劫难,而是他的福气。一开始,朱伟亮的家人不肯接纳刘玉兰,但是了解了刘玉兰的经历,再加上后来发生了一些事,家里人改变了对刘玉兰的看法。
刘玉兰和第一任丈夫赵伟是相亲认识的,赵伟老实到有些木讷,不善言辞,刘玉兰本不想同意这门婚事,但父母觉得女孩子嫁人就要嫁一个老实本分的男人,刘玉兰在父母的说服下,同意了这门婚事。
婚后,刘玉兰发现赵伟虽然对他很好,但性格太过老实,没有自己的主见,公婆让他干什么,他就言听计从,从来不会说不。
刘玉兰怀孕时,想吃葡萄,婆婆认为刘玉兰怀的是女儿,不让赵伟给刘玉兰买葡萄,赵伟就告诉刘玉兰,他妈妈不让他买。刘玉兰很生气,婆婆不让他买,他就不能偷偷地买?
赵伟却说:不行,我妈说了不让买,就不能买。
更让刘玉兰生气的是,她到了预产期,婆婆说孩子出生要花不少钱,让赵伟外出打工。刘玉兰认为孩子还有半个月就出生了,等她出了月子再出去打工也不迟,但赵伟竟然在夜里,趁她睡着时外出打工了,女儿6个月大时,他才回来。
刘玉兰怪赵伟太听从父母的话,她和赵伟已经结婚了,如果赵伟总是听他爸妈的话,丝毫不考虑她的感受,不如离婚。赵伟从来没有想过离婚的事,再加上当时农村人离婚的很少,赵伟觉得离婚有点丢人,只好向刘玉兰保证,他以后会考虑她的意见。
结婚第5年,刘玉兰的儿子出生了,公婆得知刘玉兰生了儿子,喜极而泣。不过刘玉兰的日子却不好过了,公婆觉得刘玉兰不会照顾孩子,孩子满月后,公婆就让刘玉兰外出打工,他们老两口在家照顾孩子。
刘玉兰不同意,公婆就说刘玉兰不会过日子,只想在家享清福,不想出去打工。家里有他们照顾,刘玉兰有什么不放心的?
刘玉兰让赵伟站出来说句公道话,孩子刚满月,正是需要妈妈的时候,她不能离开。再说了,公婆重男轻女,从来不对女儿正眼相待,她要是外出打工了,女儿以后还有好日子过吗?
赵伟夹在中间,不知道该怎么办,公婆劝赵伟和刘玉兰离婚,刘玉兰也哭诉日子没办法过了,让赵伟给她一个说法,赵伟除了沉默,就是沉默。最终,刘玉兰坚持留在家带孩子,不过公婆不让赵伟给她钱花,刘玉兰只能做一些杂活赚生活费。
儿子2岁时,赵伟打工回来,公婆让赵伟和刘玉兰离婚,他们说刘玉兰不孝顺,不懂事,总是忤逆他们的意思,这样的儿媳妇娶进门何用?刘玉兰也对赵伟失望之极,不愿意和他说话,赵伟回到家,两人也分床睡。
公婆哭着对赵伟说,如果赵伟不和刘玉兰离婚,他们就不认赵伟这个窝囊废儿子。赵伟不同意离婚,婆婆就指责赵伟不是个男人,竟然管不住自己的妻子,真是让人笑掉大牙。她要是知道赵伟这么没骨气,当初就不该生他。
公婆一连闹了半个月,直到那天早上,刘玉兰到卧室喊赵伟吃饭,才发现他在卧室喝了一瓶农药,人已经不行了。
公婆认为赵伟这样都是因为儿子和刘玉兰八字不合,坚决让她滚出这个家。刘玉兰舍不得孩子,公公拿起一根木棍将刘玉兰打得浑身是伤,刘玉兰才不得不离开家。
走之前,婆婆将躲在一旁不敢吭声的孙女拽到刘玉兰面前,让她带着女儿一起滚。刘玉兰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先带着女儿回娘家。刘玉兰知道公婆年纪大了,已经没有外出打工的能力,为了让公婆和子女过得好一些,刘玉兰将女儿放在娘家,自己外出打工。
过年时,刘玉兰将省吃俭用攒下的钱给公婆一半,又给儿子买了几件新衣服,可婆婆竟然当着她的面就把衣服烧了,刘玉兰给他们的钱,也被她扔出来,公公一手拿着砖头,一只手指着刘玉兰说:从今以后,我们家和你没有半毛钱关系,我们也不会让光辉认你这个妈妈的,你要是敢进这个家门,就别怪我不客气。
刘玉兰无奈,只能转身离开。儿子5岁时,得了肺炎住院,刘玉兰得知后,请假赶回家,结果还没进病房,就被公公一脚踹到地上,疼得半天没爬起来。刘玉兰为了见儿子,只能偷偷躲起来,趁公婆不注意的时候看他两眼。
但公婆每次知道她悄悄看孩子,都会对她拳打脚踢,刘玉兰只好打消了见儿子的念头。
刘玉兰在外打工时,认识了现在的丈夫朱伟亮。朱伟亮家庭条件不好,所以一直到35岁还未结婚,刘玉兰本来没有动过再婚的念头,但朱伟亮比赵伟体贴,也懂得心疼她。她和朱伟亮同居时,朱伟亮每天下了班会做饭,刷碗,吃完饭还会牵着她的手下楼遛弯。刘玉兰想吃什么,朱伟亮都会给她买。虽然两人赚得不多,房子也是租的,但刘玉兰和朱伟亮在一起,第一次体会到家庭的温馨。
朱伟亮的父母反对他们在一起时,朱伟亮也是力排众议,坚持要娶她进门。刘玉兰觉得朱伟亮比赵伟值得依靠,所以思虑再三,和他领了结婚证。
婚后,朱伟亮知道刘玉兰身体不好,不适合再次怀孕生子,从来没有要求她必须为朱家生下一儿半女,朱伟亮还让刘玉兰将女儿从她娘家接回来,给她一个幸福完整的家。
夫妻俩在外打工时,就将女儿带在身边,女儿在学校借读。朱伟亮的父母一开始并不接纳刘玉兰和孩子,但朱伟亮对刘玉兰太好,所以刘玉兰和公婆在一起时,能忍则忍,很少和公婆顶嘴。
婆婆中风后瘫痪在床,公公身体不好,没办法照顾她,刘玉兰就辞职,接过照顾婆婆的重任,每天给她擦洗身体,洗衣做饭,上午和下午还要各抽出一小时的时间带婆婆外出锻炼。为了婆婆的身体着想,刘玉兰还在家门口安装了可以让婆婆锻炼的器械。
在刘玉兰的精心照顾下,婆婆一年后,就能下地走路了,虽然说话时含糊不清,走路也只能慢吞吞地走,但是相比之前的情况,已经好了很多。
刘玉兰的付出,身边的人都看在眼里。村里人见到刘玉兰的公公婆婆,经常夸他们有福气,娶到刘玉兰这样的好媳妇。如果不是刘玉兰,他们现在的日子一定不好过。
公婆仔细想过,如果没有刘玉兰,朱伟亮肯定要辞职在家照顾他们,那他们一家人的生活来源怎么办?虽然现在朱伟亮一个人在外打工,要养活一家人,但刘玉兰的女儿已经能自食其力了,刘玉兰又在家里种了菜,喂了鸡和鸭,能减少家里不少开支。总的来说,刘玉兰嫁到他们家,好处大于坏处。
公婆以前对刘玉兰嗤之以鼻,好在他们不像赵伟的父母,总是对她动用武力,老两口都是甩脸色给刘玉兰看。不过现在他们看到刘玉兰干活累了,会劝她多休息一会。刘玉兰去地里干活,公公会烧好饭菜,等着刘玉兰回家吃饭。
刘玉兰心里很感动,虽然家里依旧贫穷,但心里是甜的。
朱伟亮的父母身体不好,不过在他们在世期间,刘玉兰尽心尽力照顾他们,葬礼也办得十分体面,所以朱伟亮一直对刘玉兰心存感激。
刘玉兰以为日子能一直这样幸福下去,谁知就在她58岁这年,发生了两件大事。女儿因为丈夫背叛了家庭,决定离婚。刘玉兰不想让女儿像她一样对子女愧疚,离婚时支持女儿要回了3个孩子的抚养权。好在3个孩子都是女孩,很懂事听话,成绩优异,刘玉兰心里宽慰了不少。
唯一让刘玉兰内疚的人是朱伟亮,因为他不仅同意刘玉兰的女儿离婚后带着孩子跟他们一起住,平时他打工赚钱,也会将大部分钱都贴补到孩子身上。
刘玉兰心疼朱伟亮,朱伟亮笑着说:都是一家人,你女儿也是我女儿,我疼自己的外孙女和女儿是人之常情啊。
刘玉兰觉得朱伟亮为她背负了太多,本就心存愧疚时,儿子突然联系上了她。
原来刘玉兰自从再婚后,就没再找过儿子。刘玉兰认为公婆重男轻女,一定会对儿子好,谁知儿子为了养家,小小年纪就背着箩筐上山捡煤,十几岁就跟着师傅学木工赚钱。因为年纪太小,身高不足,干起活来十分吃力,手上磨出不少血泡。
赵伟的爸妈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不能赚钱,还要经常吃药,赵伟的弟弟只顾着自己一家人,从来不管父母和侄子的事,所以刘玉兰的儿子小小年纪便扛起了这个家。
因为家里太穷,如今他已经三十多岁还未结婚。他年少时吃了太多苦,如今又得了急性肝衰竭,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可能没命。
刘玉兰得知这件事后,嚎啕大哭。刘玉兰得知赵伟的妈妈还活着,她哭着跑到家门口质问她,儿子已经病入膏肓,为什么不通知她?
赵伟的妈妈却理直气壮地说:我就是不想告诉你,你自己身体也不好,如果我孙子康复了,以后还要给你养老,我自己养大的孙子,凭什么给你养老送终?
刘玉兰这才知道,前婆婆这么做就是担心她和儿子因为这件事和解。刘玉兰觉得前婆婆不可理喻,如今孩子重病,危在旦夕,她不想着治好孙子,竟然还在担心她和儿子会和解,她到底是爱孙子,还是只爱她自己?
刘玉兰来到儿子的病房,看到儿子身上插满了管子,心疼不已。儿子看到她时,却黑着脸说:你现在来干什么?你早不来看我,现在来看,已经晚了。当初你抛下我,从未来看过我,就已经把我这个儿子抛弃了。
刘玉兰的女儿知道母亲心里委屈,她告诉弟弟,母亲这些年一直都挂念他,只是爷爷奶奶总是欺负她,打她,母亲才不敢来看望他。这次得知他得了病,就急忙赶来了。她相信弟弟也是想见妈妈的,不然为什么给他打电话呢?
刘玉兰知道儿子要换肝,她跪在地上哭着求医生将她的肝换给儿子,不过儿子治疗的事,要考虑的事情很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刘玉兰儿子的病需要换肝,但换肝要符合他的身体状况,其次,就算手术成功,后续治疗费也要不少钱。
朱伟亮告诉刘玉兰,他知道刘玉兰愧对儿子,他愿意砸锅卖铁,四处借钱给她儿子看病。刘玉兰在医院日夜守在儿子身边,儿子发现母亲对她关怀备至,这才对奶奶的话产生怀疑。他喝着母亲亲口喂的鸡汤,突然对母亲的恨释怀了,如果母亲真的不爱他,怎么会在危急关头对他不离不弃地照顾呢?
亲戚邻居见刘玉兰对孩子照顾地很好,还为他四处借钱,也觉得刘玉兰做得不错,他们劝赵伟的母亲和弟弟也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大家一起为救孩子出一份力。
如今刘玉兰的儿子身体已经有了好转,刘玉兰和儿子也和解了。朱伟亮多了一个女儿,如今又多了一个儿子,虽然两个孩子都不是他亲生的,但是他相信,这个家走向圆满,就是最大的幸福。
俗话说:“宁娶二度花,不娶遗下人”,“遗下人”指的是什么人?
“二度花”,指的是离异后再婚的女人,女人结婚后因为夫妻性格不和,或者婆媳矛盾等问题选择离婚,离婚后遇见合适的人会再嫁。
而“遗下人”就不同了,在古代,“遗下人”一般指的是丧偶或者被夫家休掉的女人,这类人要么人品不行,要么被人认为命硬克夫,所以她们离婚后很难再嫁。
那么,遗下人真的不能娶吗?
我认为很多事不能一概而论,在赵伟父母眼里,刘玉兰不是合格的儿媳妇,她成为遗下人,不配再嫁,就算再嫁也过得不好。
但是从刘玉兰的立场来看,公婆一直在插手她的婚姻,导致她和丈夫矛盾不断。她为夫家生儿育女,公婆却不让她见儿子,明明公婆才是她家庭不幸的始作俑者,但是公婆却将所有的过错都交给刘玉兰背负,这对刘玉兰是不公平的。
如果刘玉兰不是一个好儿媳,为什么朱伟亮不顾父母的反对也要娶她?如果“遗下人”不能娶,为什么朱伟亮的父母会接纳她,觉得儿子娶了她是家里的福气呢?
幸福的婚姻需要两个家庭共同努力,我们不能因为婚姻失败,就将问题全部归咎在一个人身上。
幸福的婚姻,考察的是双方的人品和经营婚姻的方式,而不是通过“二度花”或者“遗下人”这种方式将女人分为三六九等。只要对方心地善良,人品过关,不管她是二度花还是遗下人,都值得被爱。
领证男方给女方准备的礼物?
不需要准备礼物。因为领证是一种共同的决定,男方和女方都一样重要,没有必要在领证这个场合上给对方准备礼物。当然,如果男方或女方想要送给对方礼物来纪念这个特别的日子,也是可以的,具体礼物的选择可以根据对方的喜好来选购。领证是一个人生中十分重要的时刻,不仅代表着两个人的承诺和决定,也代表着两个人开始进入另一个人生阶段。在选择礼物的时候,除了考虑对方的喜好和需求,也可以选择一些与这个意义相关的特别礼物,例如订婚戒指、丝绸枕头等等。总体而言,礼物不是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一份心意和对彼此的关爱和承诺。
男方却要和女方领结婚证?
乍一看你的问题没反应过来,仔细想想,明白了,你是把“举办结婚典礼”“扯证”视为结婚的两个步骤,估计你现在遇到的问题是,还没办典礼,男方就拉你去扯证,于是你心里不爽——觉得这男的是不是想扯了证,变成既定事实,剩下的彩礼婚宴蜜月婚纱照什么都省了。
其实事情我们可以反过来再想想,如果这男的先跟你举行典礼,不提扯证,你是不是心里还是不爽?——不扯证法律就是不承认,你是不是怕跟我分财产?还是想随时找个小三合理合法的一脚把我踹了?
所以,问题的症结不在于先扯证还是先举行典礼,而是你对这个男人的不信任和没有安全感。不妨坦率的沟通一下。或者仔细想想,他到底哪里让你没有安全感,让你觉得他不管怎么操作都让你觉得他是有预谋的,有想法的,耍个小心思的。
以你现在的思维模式即使顺利结了婚以后日子还长呢,之后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一直这么猜忌两口子还过不?
祼婚什么意思?
裸婚就是指既没有车、也没有房、更没有存款的两个人,在不设立婚宴,不买钻戒,不度蜜月的情况下,只花九元钱领结婚证的简易结婚方式。
这是源于当下无房族新兴起的一种结婚理念,而这种不买房,不买车,无婚礼,无婚戒,被时下的新人认为是坦诚相待,无隐无私结婚方式。
[1] 备注:现在领用结婚证只需要五元了。
拿结婚证怎么祝贺?
领结婚证祝福语怎么说一:领导
作为新人的领导,在祝福新人的时候不可以使用过于俏皮的词语,一般都是用长辈般严肃的口吻为新人送上祝福,而且领导为员工送祝福的内容还要提到公司对员工的期望。
1、小明先生是公司的骨干员工,小丽女士温婉贤淑,今天是你们喜结良缘的大好日子,为你们欢笑,为你们祝福。请允许我代表公司和公司的全体员工,祝愿你们新婚愉快,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2、今天是我公司员工小明先生和小丽女士结婚的大喜日子,作为小明公司的领导,在此我代表公司和公司的全体员工,祝愿一对新人白头偕老,永远幸福。同时也希望两位新人无论工作再忙,也要唱回家看看,孝敬父母。
领结婚证祝福语怎么说二:亲戚
与新人关系最密切的无疑是有着血缘关系的亲戚,无论是长辈,还是兄弟姐妹,都有着血浓于水的真挚感情,因此祝福新人时可以不用过于严谨,只要表达出自己对新人的肯定和期许就可以了。
1、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你们在茫茫人海中相遇,并携手攻速一生,分明是上天赐予的一段缘分,将无数个偶然拼接成必然,愿你们用真心呵护这段感情,今后相互尊重,彼此照顾。
2、在这百花争艳,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你俩喜结良缘,可谓是天生一对,地设一双。如果他是词,你就是曲,你俩组成一首和谐的歌曲。祝你们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领结婚证祝福语怎么说三:朋友
朋友之间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关系非常亲密。朋友或许是你婚姻的见证者,也可能是你们的引荐者,他们一直以朋友的身份默默关心你们,支持你们。作为如此亲密的关系,无论是优美的祝福语还是玩笑式的祝福语,都适合以朋友的身份祝福新人。
1、托清风送去真挚的祝福,让流云捎去深厚的情意。今日,空气中都弥漫着醉人的甜蜜,祝愿我亲爱的朋友,与心爱之人永浴爱河。
2、朋友,在这大喜之日谨祝你们新婚快乐,永远幸福。用爱缠住对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