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雄兵种相克,吴起被杀时为什么趴在楚悼王尸体上?
吴起临死前抱住楚悼王的尸体,是我见过最成功的复仇,七十多家仇家全部被诛。
吴起的出身极好,家里面穷的就只剩下钱了,然而吴起并不满足,富家翁并不是他的目标,做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才是。
为了实现抱负,吴起辞别母亲走上行程,第一次外出多年,吴起没有获得任何成就,反而消耗了不少钱财,被乡里人嘲笑。
一怒之下的吴起就把这些人都给杀了,随后再次离开家乡,这次他拜了当时的大儒曾参之子曾申为师。
当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在外的吴起没有选择返回家乡,老师曾申认为吴起没有孝心,将他赶出师门,此后吴起弃文从武。
吴起从武后先是来到了鲁国,为了消除鲁穆公的疑虑,吴起亲手杀掉了自己齐国的妻子,吴起也成功为将,大破齐军。
后来由于鲁国内部原因,吴起再次逃亡,这次逃亡的地方是魏国,在魏国吴起也是大展手脚,创建了魏武卒。
吴起建立的魏武卒制让魏国盛极一时,当时吴起带领魏武卒直接占有了秦国的河西地区,一时间吴起名声大噪。
在魏国遭受冷落的吴起选择再次离开,这次吴起选择的地方是楚国,这也是他的最后一站。
可以说吴起在楚国才算是实现了自己的抱负,在楚悼王的支持下,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政治家、改革家。
吴起的变法内容主要有:向百姓公布法律,让百姓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凡是已经传过三代的贵族将取消俸禄,对边远地区的贵族减少供给;
淘汰楚国官场上毫无作用的官员,将节省下来的俸禄用作强兵;
大力制止官员内部的贪污现象,并且排除谗害忠良的风气,让楚国上下都一心为国家效力;
……
在吴起一系列的改革下,楚国的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可以跟当时的霸主魏国一争高下。
不过天不遂人愿,吴起的改革确实很成功,但这切切实实的损害了贵族的利益,但在楚悼王的支持下才相安无事。
在楚悼王去世后,楚国的贵族也终于恢复了本来的样貌,开始趁机攻打吴起。
这次吴起没有顺利逃脱,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吴起跑到了楚悼王的停尸处,紧接着抱住楚悼王的尸体。
见到吴起走投无路,楚国贵族立刻下令乱箭射杀吴起,吴起被乱箭射死,一同被射中的还有楚悼王的尸体。
为什么吴起临死前抱住楚悼王的尸体是我见过最成功的报复呢,因为在当时欺辱国君的尸体算是重罪,参与围剿吴起的七十多家贵族无一避免,全部被灭族,这算不算吴起的最后一步棋?
当然,吴起临死前抱住楚悼王的尸体有没有其他想法呢?
吴起还不想死?
在当时侮辱国君的尸体算是重罪,吴起知道这个法律,贵族们也知道这个法律,所以吴起想赌,赌这些人不敢这样做。
可惜的是吴起赌输了,这些贵族由于吴起的打压已经红眼了,看到如此一个机会自然是不择手段。
如果当时吴起真的逃过一劫,我想他肯定会有办法为自己置办后路,只可惜他低估了这些贵族对他的恨。
表达知遇之恩?
我觉得吴起在楚国才算是最快乐的时光,因为他实现了自己的抱负,而这一切都是楚悼王的支持。
在明知自己必死的情况下,吴起想见见这个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人,也是有可能的。
你觉得吴起在临死前抱住楚悼王尸体,是想报复多一些,还是怕死或者是感谢知遇之恩多一些?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文章不错,给文青点个关注鼓励吧~
(网络配图,侵权删除)
军事家和名将有什么区别?
军事家是指具备军事战略、军事战术或者军事理论的人,一般是军队的最高统帅或者高级将领,有影响后世的战略战术或者军事理论存在。
名将是指同时代有名气的军事将领,可能是一线将领,也可能是某次战役的统兵大将,军事家可以是名将,但名将不一定是军事家,军事家在军事方面的造诣及深度均要高于名将。
军事家与名将的主要区别是:军事家有战略战术和军事理论,而名将没有或者水平偏低,另外军事家的级别一般高于名将。接下来举例说明军事家与名将的区别。
1、庞涓与孙膑
庞涓是名将,孙膑是军事家,两人在军事上的造诣是完全不同的,地位也是不同的。
孙膑与庞涓庞涓与孙膑是战国同时代的人,庞涓后来做了魏国的大将,因为嫉妒孙膑,庞涓诬陷孙膑有罪并处于膑刑和黥刑,庞涓在史书中有何战绩并没有详细记载,但庞涓遇到孙膑,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孙膑打败庞涓一共有两场战役,一是桂陵之战,二是马陵之战。
这两仗孙膑都用了巧妙的战略战术,比如桂陵之战,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故事围魏救赵的来源,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派出孙膑与田忌率军救援赵国,孙膑采用的战略战术是:声东击西、围魏救赵。
孙膑并不直接救援赵国,而是率领齐军攻打魏国都城大梁东边的战略要地平陵(今山东省定陶县东北),同时派出轻装战车兵快速攻打魏都大梁,当时魏军的主力尽出攻打赵国,魏国内兵力空虚,魏军有救援都城的可能。
孙膑在战役中让齐军主动示弱魏军,引诱魏军进入齐军包围圈桂陵(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一战大败魏军主力,还俘虏了魏军主将庞涓,在整个过程中,庞涓没能识破孙膑的计谋,一步一步落入孙膑设置好的圈套中,最终失败被俘,后又被释放。
围魏救赵在桂陵之中就能看出名将与军事家的区别来,名将虽然身经百战,很会打仗,甚至骁勇善战,但是战争并不完全靠勇猛取胜的,名将在战略战术上明显不及军事家。
马陵之战同样说明了这一点,战国初年的第一强国是魏国,齐国实力不如魏国,所以齐军并不与魏军硬碰硬,而是靠谋略打仗,马陵之战最初是魏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马陵之战孙膑用的战略战术是:围魏救韩、诱敌深入、减灶迷惑、围而歼灭。
孙膑再次选择攻打魏国都城大梁,齐军向西攻向大梁,庞涓率军在后面追赶齐军,孙膑故意用减灶的计谋,第一天做饭有十万个灶,第二天做饭有五万个灶,第三天做饭有三万个灶,让庞涓认为齐军因为有人逃亡而人数越来越少。
要知道庞涓已经上过孙膑一次当,理应小心谨慎的,但是孙膑完全抓住了庞涓的心理,当时魏强齐弱,孙膑让庞涓在同样的错误上犯了两次,这本身就是不容易的,但事实是庞涓的确再次犯错,率领骑兵追击齐军,结果进入齐军的包围圈,被射杀而死,仅此一战,齐军就杀死十万魏军,从此魏国由强转弱。
桂陵之战2、韩信、项羽、英布、章邯
韩信、项羽是军事家,英布、章邯是名将。
韩信是兵权谋家的著名代表人物,韩信打仗全部是用谋略,从来不靠实力,比如著名的背水一战,韩信用的战略战术是:背水列阵、诱敌深入、拔旗易帜、双面夹击。
韩信表面上把自己的主力放在河边背水列阵,这是军事大忌,因为没有退路,手下士兵只得死战到底,然后暗地里在山上埋伏了一支轻骑兵,韩信亲自率军攻打赵国,佯装败退,然后在河边与赵军死战,韩信是拿自己当诱饵,引诱赵军全军出击,导致后方营地空虚。
然后埋伏的骑兵就趁机攻打赵军营地,夺取营地后全部插上汉军旗帜,赵军主力回来后发现营地被占,军心开始不稳,然后汉军前后夹击赵军,赵军崩溃,主将陈馀当场被杀,韩信以弱胜强取得了胜利。
兵仙韩信在整个过程,韩信用了一系列的计谋来欺骗赵军,宁愿让自己当诱饵来引诱赵军,尽管赵军人数众多,但主将陈馀并不能识破韩信的计谋,最终落得被杀的下场,这就是兵权谋家打仗的手段。
项羽是兵形势家的著名代表,千万不要以为项羽打仗靠的是勇猛,这么想你就错了,项羽是有战略战术的,比如著名的巨鹿之战,项羽的战略战术是:破釜沉舟、攻敌甬道、断其粮道、分而歼灭。
项羽率军渡河只带了三天的口粮,做饭的锅全部凿破,意味着将士们没有退路,极大地激发了将士的求生欲望,然后全力攻击秦军用来运输粮食的甬道,切断了王离军队的粮道,当时秦军有40多万,王离和章邯各有20万人。
王离这边一断粮,军心开始不稳,再加上楚军为了活命,在战场上拼了命地攻打秦军王离部,秦军很快崩溃,主将王离也被俘虏,20万秦军长城军团覆灭,章邯的20万秦军失去屏障,再加上赵高的猜忌,于是投降了项羽。
战神项羽项羽打彭城之战用的也是谋略,其战略战术是:避开主力、攻其不备、骑兵突袭、攻其中枢。项羽从齐国回防彭城,避开了刘邦防守最严密的彭城东北,先向西绕到彭城的西北,然后再南下到达彭城的西边,再发动突然袭击,直接攻打彭城防守最薄弱的西边,并且一直追着刘邦打,用3万人打跨了56万人。
韩信与项羽都是一流的军事家,只是两人的特点不同,韩信侧重于谋略,项羽侧重于勇猛,相比较之下,英布和章邯就只能是名将了。
英布当过囚徒和盗贼,后来参加反秦起义,投靠了吴芮,成为其女婿,英布靠着骁勇善战一路从囚徒当上了诸侯王,他的能力不可谓不强,在项羽军中时,英布总是充当前锋,比如巨鹿之战,项羽的前锋就是英布。
英布一生身经百战,军事经验丰富,但在战略战术方面很是欠缺,尽管他当上了诸侯王,仍然没有战略眼光,原楚国令尹薛公就认为英布没有战略眼光,后来英布造反,薛公认为英布会选择下策来对抗刘邦,这是最差的战略,所以英布只能是名将,而不是军事家。
英布章邯是秦末最后的名将,他原本是秦国九卿之一的少府,陈胜部将周文打进关中,章邯提出让骊山囚徒参战,才缓解了咸阳之危,章邯首先打败了周文,然后一路势如破竹,杀田臧、破邓说、败伍徐、斩蔡赐、降宋留、迫陈胜、杀项梁,以一人之力打败了整个黄河以南的反秦义军,实力相当强。
章邯同样是身经百战、战功赫赫,但在巨鹿之战,章邯不敌项羽,在战略战术方面,章邯也不是项羽的对手,他本身也没有战略战术特别出众的地方,所以他只能是名将,而不是军事家。
3、诸葛亮、陆逊、关羽、夏侯渊
诸葛亮、陆逊是军事家,关羽、夏侯渊是名将。
别看诸葛亮是蜀汉丞相,但他在主政蜀汉政权时期,作为军队的统帅,有平定南中叛乱的军事行动和五次率军北伐,诸葛亮在军事方面的造诣主要是其军事思想和军事理论,在实际作战过程中,整个三国综合军事实力比诸葛亮强的,只有曹操了。
诸葛亮是军事家总有人认为诸葛亮北伐没有成功,怎么还能被称为军事家?不要用成败来讨论是不是军事家,胜败乃兵家常事,要知道蜀弱魏强,蜀汉的实力只有曹魏的五分之一,而且天下形势已经不可能逆转,魏国汇集了天下绝大多数的人口、人才、土地、城池,再加上魏国君主英明,北伐很难成功。
诸葛亮有八阵图流传后世,有实力改编八阵图的人,整个中国历史屈指可数,诸葛亮还有军事理论流传下来,比如《便宜十六策》,诸葛亮的练兵能力是当时一流的,关羽去世,数万荆州军全军覆没,刘备去世时,又是数万精锐覆没,仅仅5年时间,诸葛亮就能训练出一支可用于北伐的强大军队,这个能力整个中国历史上都不多见,司马懿就称赞过诸葛亮的练兵能力,所以诸葛亮是军事家。
陆逊能被称为军事家主要是两场战役,一是夷陵之战破刘备,二是石亭之战败曹休,刘备与曹休都是身经百战的军事将领,在夷陵之战中,陆逊利用地形阻挡刘备进军,以固守的方式寻找刘备军队的破绽,最终定下的战略战术是:火攻破敌、围而歼之。
陆逊石亭之战中,陆逊用诈降的方式引诱曹休孤军深入,然后差一点包围并歼灭了曹休,这两战陆逊都是用计谋打败对方的,陆逊是一个沉稳,能够把握大局的军事家。
关羽是三国家喻户晓的人物,至今还在供奉,关羽还是三国唯二的万人敌、熊虎之将,白马之战中,关羽单骑策马刺杀了敌军主将颜良,一战定乾坤,解了白马之围,襄樊之战时,关羽生擒于禁、庞德及三万魏军,包围襄阳与樊城,此战威震华夏。
但关羽缺乏战略高度与深度,作为将领,关羽称得上是三国第一名将,但是远远达不到军事家的高度。
夏侯渊是曹操手下的领兵大将,算是曹操西部军区的主将,放到现在相当于军区司令级别,夏侯渊作战勇猛,进军速度很快,但同时也被人称为白地将军,也就是有勇无谋,在汉中之战中,夏侯渊被刘备用计打败,黄忠在战场上直接斩杀了夏侯渊。
夏侯渊被杀是因为他亲自到前线去补鹿角,这不是主将应该做的,他给自己带来了危险,最终战死,主将一死,军心不稳,导致汉中丢失,所以说夏侯渊的战略高度是不够的,他只是名将,而不是军事家。
关羽是名将纵观中国历史,被称为军事家的人太多了,各个朝代都有,比如西周的姜子牙,春秋的管仲、孙武、伍子胥、范蠡、司马穰苴,战国的孙膑、吴起、白起、王翦、李牧、廉颇、乐毅,秦末汉初的韩信、项羽,西汉的卫青、霍去病,东汉的邓禹、吴汉、耿弇、寇恂、岑彭、冯异。
三国时期的曹操、诸葛亮、陆逊、周瑜、司马懿、钟会,西晋的杜预、刘琨,东晋的谢玄、祖逖、桓温,南北朝时期的韦孝宽、刘裕、檀道济、斛律光,唐朝的李靖、郭子仪,宋朝的岳飞、孟珙,元朝的成吉思汗、拔都,明朝的于谦、王守仁、戚继光,清朝的多尔衮、左宗堂、曾国藩,这些人都是军事家。
曹操是军事家至于名将,历史上就更多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庞涓、匡章、田单、赵奢、蒙武、桓齮、甘茂,西汉的周勃、周亚夫、灌婴、樊哙、李广、赵充国,东汉的贾复、马援、段颎、皇甫嵩,三国时期的关羽、张飞、张辽、于禁、吕蒙、邓艾、姜维,西晋的羊祜、马隆,东晋的陶侃、王镇恶、刘牢之。
南北朝时期的陈庆之、韦睿、陈显达、曹景宗,隋朝的韩擒虎、史万岁、贺若弼,唐朝的徐世勣、苏定方、薛仁贵、侯君集、王忠嗣、李光弼、王孝杰、裴行俭、尉迟恭,五代十国的李存孝、王彦章、史敬思,宋朝的曹彬、狄青、李继隆、潘美、种师道、杨业,元朝的史天泽、速不台、木华黎、哲别,明朝的徐达、常遇春、蓝玉、傅友德、李定国、卢象升,清朝的施琅、岳钟琪、年羹尧,这些人都是名将。
如果赵王不用赵括一直用廉颇赵国能打败秦国统一中国吗?
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间的生死大战,秦胜,则秦统一天下,赵胜则赵一扫六合。
结合秦赵两国综合实力及对战双方将领,即使赵国不换赵括,一直用廉颇也难逃失败的结局。
首先,秦赵两国综合实力有很大差距赵国实力在东方六国中虽强,但所辖地域及人口不及秦国,秦不仅有关中之地,更有巴蜀粮仓作为后援,打消耗战,赵国打不起。
秦军主帅白起,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在当时没有对手,可攻可守可奇袭,战法多样,而且经常以少胜多,有他出战,各国基本上没有赢得可能,六国就没有人敢做他的对手。能放弃就放弃,实在不行只能坚守,廉颇就采取的守势。
廉颇虽然有万夫不挡之勇,同为战国四大名将,但对白起从未胜过当然廉颇也善守,如果赵国国力厚实,一直由廉颇防守也不是没有问题,关键是一直防守就打成了两个国家实力的消耗战。赵国没有实力一直消耗下去,一直耗下去也只有死路一条。
赵国换赵括取代廉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希望赵括像他爹马服君赵奢一样,复制阏与之战的胜利。现在一谈起赵括,更多的人想到的是纸上谈兵,其实赵括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将领。只不过他遇到了神一样的对手白起。
赵括的军事才能在长平之战体现的淋漓尽致,赵军被围,断粮46天而没有崩溃,最后关头摆出车城圆阵,如果不是白起识破,胜负同样难料。
白起曾说:赵括此战不死,必是天下名将,大秦克星
赵国另一名将李牧,就是由赵括发现并提拔,只是长平大战时太过年轻难以服众。
总之,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的生死大战,比拼的是综合国力,包括外交策略,而不仅仅是双方的军事力量。两国都有明君良将坐镇,哪一方都不是泛泛之辈,只能说秦国更强,白起更强
匈奴为什么不趁机灭掉汉朝?
刘邦建立西汉王朝是在公元前202年,从秦始皇去世的第二年开始,由于陈胜吴广的振臂一呼,天下先是开始了三年的反秦战争,然后又是四年的楚汉战争,在经过七年的战争之后 ,刘邦才统一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虽然战争只有七年时间,但是西汉建立之初的国力是非常弱的。
国力弱首先体现在人口的大量减少,在当时的年代,人口是第一生产力,任何物资比如城池、土地都比不上人口的重要,秦朝鼎盛时期的人口有3000万人,但到西汉初年时期,全国总人口只有1800万左右,人口减少了百分之四十,人口少国力就弱。
匈奴族再加上刘邦建立西汉王朝时,国内还有异姓王的威胁,刘邦的心思都放在剪除异姓王的势力上,根本无力对外发动战争,刘邦第一次与匈奴面对面发生激烈碰撞是在白登山之围,当时刘邦只率领一万多人的先锋部队追击匈奴,结果被匈奴冒顿单于40万大军团团包围。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匈奴人40万大军只要吃掉刘邦,整个华夏就会再次陷入分裂离析的阶段,匈奴难道不能灭了汉朝吗?
回过头来看看匈奴,按照史记的说法,匈奴是夏朝遗民,为了躲避战乱逃到草原上生存,与中原王朝一直处于敌对状态,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匈奴也开始强大,匈奴历史上强盛的转折点就是冒顿单于领导匈奴时期,之后一直经历了三四代人都是强盛的时期,与汉朝对应的时候是从汉高帝刘邦一直到汉武帝刘彻时期。
匈奴骑兵以白登山之围来看,匈奴包围刘邦的兵力是40万骑兵,要知道中原的骑兵是相当贵的,40万骑兵就相当于要有40万匹战马,人要吃饭,马也要吃食物,养一个骑兵的费用是步兵的2倍以上,40万骑兵如果一起上战场,那绝对是非常震憾的,要知道当时整个中原的骑兵部队是非常少的,当年项羽率领精锐楼烦骑兵总共也就3万人发动彭城之战打败了刘邦的56万人,整个中原凑不出10万骑兵,而且还是雇佣胡人的骑兵。
既然汉朝那么弱,匈奴那么强,匈奴为什么不灭了汉朝?
这样看上去,确实显得匈奴比汉朝强,但是比较两个国家,不仅仅只看军队数量,还要看综合实力,汉朝的骑兵非常没有匈奴多,但是汉朝军队总数量是肯定超过匈奴人的,从秦朝末年到汉朝初年的乱世中,动用的军队总数至少超过80万人,巨鹿之战秦军就有40万人,诸侯联军至少20万人,再加上刘邦进入关中接收秦朝降军及自身军队总数达到20万人,所以汉朝可以动员的军队总数在80万左右,这是整个西汉初年能动用的军队总数。
冒顿单于再看人口基数,匈奴虽然有40万骑兵,但匈奴是游牧民族,是全民皆兵的,匈奴的总人口只有200万人而已,而当时西汉总人口有1800万人,匈奴只需要5个人就能供养一个兵,但汉朝至少需要10来个人才能供养一个兵,这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区别,匈奴的40万人很可能是他全部的军事力量了,但如果汉朝总动员的话,兵力至少是匈奴的一倍,达到80万人,这是人口基数决定的。
匈奴如果能灭了汉朝的话,在白登山之围就应该不会放了刘邦,事实上,白登山之围时,匈奴40万军队多次向刘邦的1万多人冲锋,始终没有攻破刘邦的阵地,一是因为刘邦是占据山上,居高临下;二是因为汉军的战斗力非常强,武器比匈奴人先进。三是因为刘邦还有32万援军在路上,如果匈奴攻不破刘邦的阵地,必然会陷入汉军的前后包围。
刘邦白登山之围根本不是陈平说几句好话,行贿下单于的夫人,献些财富,就能打动匈奴人的,而且还是匈奴历史上最强盛的冒顿单于,根本原因就是匈奴没有能力拿下刘邦,否则也用不着与汉军讲和,战场上打不赢的,谈判桌上永远争不来。
事实上,匈奴根本没有实力灭亡汉朝,只是刘邦出于要先解决内部异姓王问题,才与匈奴讲和的,好汉不吃眼前亏,匈奴的白登山之围也暴露了匈奴的实力,刘邦于是采取了和亲的政策,这是政治手段,以金钱、美女换取时间上的发展。
汉兵另外,匈奴是游牧民族,从主观上说匈奴也不会灭亡汉朝,匈奴习惯了游牧生活,他们在没有做好准备之前,即使有实力灭亡汉朝,也是不习惯汉朝的农耕生活的,也不会轻易发动一场灭国之战,要知道中原大地可没有草原给匈奴人放牧,况且还是汉朝这么大的国家,同样的道理,汉朝也无法灭亡匈奴,当年秦始皇那么强大的时候,也只是把匈奴向北方赶走七百多里远而已。
匈奴在早期的扩张重心并不在汉朝,而是在整个蒙古高原上,蒙古高原并不是只有匈奴一个游牧民族,还有其他相当多的游牧民族,比如东胡、月氏等,匈奴人把征胜重心放在这些游牧民族上,一是因为生活习惯相同,二是因为有实力灭亡他们。
汉匈和亲但是对于汉朝来说,真正的原因还是匈奴人没有实力灭亡汉朝,汉朝不仅人口基数比匈奴人多,而且科技、经济、文化都比匈奴人先进,匈奴人需要的铁器、盐、丝绸等很多物质还需要与汉朝交易而获得,如果匈奴发动全面对汉朝的战争,那么将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很可能匈奴人打光了,而汉朝也奄奄一息了,冒顿单于可不会做这种傻事,能获得汉朝的财物和美女进行和亲,何必与汉朝开战呢?
好玩的手游有哪些?
多谢邀请,本人热爱各种游戏,有丰富的游戏经验分享给大家
大型的联网游戏王者荣耀,天天酷跑:相信这个不需要多介绍了哈。
第五人格:这个是最近兴起的一个游戏,画质风格很好,做工细腻,之前有个电脑付费版的黎明杀机,现在网易开发了个手游版的,游戏玩法算是手机里面开辟了新的方式,值得一玩,版权和对抗平衡机制可能正在调整
荒野特训,绝地求生,穿越火线:CF生存特训:吃鸡类游戏,手机版现在已经有很多版本了,如果要真实度,建议玩绝地求生,狙击打的你没脾气,莫名其妙就被不知道哪里的人打死了。如果要游戏体验,建议玩CF生存特训,穿越火线的一个模式,杀得很过瘾,死的也明明白白,不会不明不买莫名其妙
球球大作战:大球吃小球,有套路有配合,有阴谋,也有不可控不可抗的运气,可能就是非人力因素太多,导致的玩家体验如果气量小,很容易被气死,两个高手配合可以打扫圈世界,却可能因为一个猪队友吧全世界拱手让人,我被气吐血多次,最终卸载,但是如果要推荐好游戏,这个风格这个类型的游戏,首选球球大作战,精品
海岛奇兵:策略养成类游戏,自己建立一个岛屿和军队,别人也建立一个岛屿和军队,互相攻击防守,各种防守武器,排列布阵;各种兵种,各有攻城策略。缺点是耗时太久,兵死了要花两个小时或3个小时补充才能攻击下一次,很烦,游戏体验这个方面很差,想玩的时候玩不了,可能这就是这个游戏一直没火起来的原因吧。这类游戏,在策略讲究,玩法上面,我认为这个是做的最好的一个。棒棒哒。
混沌与秩序2,无尽战区:动作格斗类游戏,这类游戏,要求画质体验要好,流畅清晰,绝对控制的操作感,很棒。
精品大型单机游戏额,写了半天了,求各位读者关注一波吧。
纪念碑谷:这个游戏在我当初玩的时候可是惊叹了两三天呢,真正的让我脑洞大开的好游戏呢,利用视觉上的错觉?好吧估计是错觉,很新奇很好玩,精致有趣。游戏后面的那个鱼,好吧就是有点像鱼眼睛的柱子,让我有种莫名的感动,非常喜欢的一个单机游戏,付费,但是值得
LIMBO,INSIDE:探险类游戏,设计精巧,叹为观止,冒险紧张的好游戏,个人觉得,能算得上单机的好游戏,才是真正值得玩的好游戏,脑洞大开哦,精品游戏
island:孤岛求生类游戏,从石头木头等简单材料到盖房子制作枪支弹药,生存打僵尸大鳄鱼,打熊,单机类3D好游戏,但是资源来的太慢了,不知道要玩到猴年马月去了,建议搞个无线破解存档之类的,
狂野飙车8:赛车游戏中的老大,个人认为没有超过这个的游戏,当然,里面的车要花钱的太多了,还很贵,所以我觉得这个游戏最大的缺点就是要钱太狠了,最求游戏质量体验,他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但是玩着玩着就应为不能解锁新车,和土豪差距太大而卸载,但是想玩赛车游戏,首选还是这个,画质操作都是绝对的第一,而且电脑版和手机版一抹一样哦,非常棒
Sniper:狙击类游戏,精品中的精品,只有一张地图,就有1.3G,游戏画质,游戏隐藏技巧,趣味性很足,个人认为,这个游戏是狙击中当之无愧的第一
ROOM:room系列的密室逃脱类游戏,个人认为,这个游戏是密室逃脱类精品中的精品,关卡不是很多,但是非常精品,设计精巧,3D动画,各种线索联系非常精妙。可惜是付费的,当然,我们就是不怕付费,嘿嘿嘿,毕竟牛人太多
设计精巧的小游戏嗯……这个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Osmos,魔幻粒子,魔性建筑工,29 Days,滑雪大冒险,赤潮,归家异途,僵尸尖叫,花语月
这类游戏有两个提点,设计上有可取之处,画质精美,易懂好玩不耗时,随时玩随时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