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猪,DOTA里面钢背猪这个英雄怎么玩?
刚背兽,又名菊花猪.顾名思义,要经常用菊花对着对手,不然就不是一个好的刚背. 加点的话个人觉得前期一技能加一点就够了,线上压力不大可主升二技能,线上压力大的话主升三技能,有大点大.出门吃树大药圆盾感觉是必须的,其余的可以补树枝和买小净化,不过吃小净化的时候千万要注意走位.鞋子875看情况吧,个人喜欢先出个875. 在线上遇到别人gank的时候,注意别人抬手,你feel到别人要放技能就用菊花对着他,然后g一个,靠近aaa,菊花杀人就是靠gr和平a,个人建议有了先锋盾后可以补出个魂戒这样就不会有你想用魔又没有的尴尬情况.当然,对面法系输出高的话,可以先出挑战不急着出先锋盾. 打刚背如果顺的话,你有时候会发现你刚出了个先锋盾,就不知不觉有了3800了,那就果断辉耀再补其他装备,逆风的话,还是乖乖先肉起来再补辉耀吧,活着才是王道. 感觉玩刚背要先熟悉好你的r的伤害和你平a的威力,a出去你感觉还差一丝血就马上r. 记得见过一个大神玩gank流,他是三技能点的少,主升一二技能,先魂戒再补先锋盾,真的很nb,不过这个要对意识走位有较高要求. 刚开始玩还是做好肉的角色吧. 还有,玩刚背一定要记得走在最前面甚至卖自己也行,不要等队友都挂了你再上去..如果你能把流浪vs等一系列的技能吸收过来了,导致对面控制不足团灭,那你自己挂了所谓也不大.团战的胜利是最重要的,不要为了一个人头而害了己方的c. 大概就这么多吧,希望你的刚背也能走上超神节奏吧~
或者知道同事和朋友的尴尬事迹?
上高中一年级发生的一件事不仅仅是尴尬,羞于启齿,而是从身体上到心理上折磨了我十几年。[捂脸][流泪]
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考上了县里一高,还是省级重点高中。
家离县城很远,住校,记得很清楚,男生宿舍一个大院,在校园西南角,女生宿舍院在挨着男生宿舍在北边。
寝室都是那种老房子,一排排青砖红瓦房。厕所在西边靠学校院墙,因为条件不好,里面卫生比较差,尤其遇到雨天,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早起起床铃一响,大家都争先恐后起床了,厕所就有点不够用,加上人特别多,都是男生,好多学生就选择在寝室门口前面路边小便。
当时我们的语文老师,姓沈,一个性格古怪,很有个性的老教师。他给我们上第一堂课,没有带书本,而是胳肢窝里夹了个镰刀。
开始给我们讲思政,具体内容记不太清楚了,但是有一句话至今记得,我拿镰头就是要割你们的资本主义自由思想的小尾巴。
沈老师课讲得很好,很负责任,还是我们年级主任,兼管部分学校纪律管理。
记得有一天早自习领响后,我们都起来了。天还不蒙蒙亮,我就和其他同学一样,站在寝室门口前面路边小便。
就听见一个同学喊,沈老师来了。没有等我反应过来,沈老师已经抓住了我,腰带还没有系好。因为人多,其他同学就边提裤子边跑,沈老师也抓不过来啊。就丢了我,去抓其他人,我就趁机跑了。
从那以后,我就落下一个古怪的毛病。只要有人站在我旁边和我一起方便,我就感到紧张,越紧张越不能顺畅解决。我当时以为是偶尔暂时的,后来发现,每次都这样。
我就养成了一个人去厕所的习惯,大都是课间最后几分钟去。有时候和大家一起玩,喊我一起去,我就找理由不去,都是大家完了后,我就找借口说突然想去了,再一个人去。
后来读大学,接触到心理学知识,才知道自己就是心理问题,可是又不知道怎么克服解决。
一直到后来参加工作,结婚,有了孩子,也没有彻底解决问题。
这个事情一直折磨着我,真的感觉从身体到心里都痛苦。好在我自己比较注意一些,也一直在自己内心做调整,情况比以前好了好多,倒是周围朋友同事们并没有注意到。
虽然有所改善,还是持续到了2006年,将近十多年时间。我平时也告诫自己不要刻意去想这个事情,放松,也许是我自己的心理调整有了效果,亦或是身体状态有了变化。
困扰我很久的问题不知道什么时候消失了,只有我体会到那一刻有多轻松,好像压在心里的一块石头突然搬走了。
我自己也没想清楚,问题是怎么得到解决的,不知道有没有在心理学上或其他方面解决这个事情有专长的朋友,欢迎可以进行评论交流。[捂脸][祈祷]
猪身上的茱萸是什么东西?
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果实成小粒裂状,味极辛香,可食用,茎、叶可入药,功能暖胃燥湿,为“十全大补丸”、“六味地黄丸”的重要成分之一。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
重阳这一天,采摘它的枝叶.连果实用红布缝成一小囊,佩带身上,可用来辟除邪恶之气,是古来常用作防疫的民间药。重阳节插荣英之风,在唐代已很普遍,除了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外,他如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至于储光羲在《登戏马台作》一首诗中所云:“天门神武树元勋,九日茱萸飨六军。”写南朝宋武帝刘裕在重阳节宴群僚于戏马台,更把茱萸当作犒赏全军的奖品了。
茱萸雅号“辟邪翁”,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茱萸的目的在于除虫防蛀。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湿,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这段时间又是桂花盛开之时,所以民间称之为“桂花蒸”,这时必须防虫。茱萸有小毒,有除虫作用,制茱萸囊的风俗正是这样来的。
但是在宋元之后,佩茱萸的习俗逐渐稀见了。其变化的因由大概要从重阳节俗的重心的潜移中去理。重阳在早期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强调的是避邪消灾,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人们不仅关注目前的现实生活,而且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与延寿。所以“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盖过了“避邪翁”(茱萸)。
你做过哪些奇葩的事情?
感谢邀请,我来说说我做过的奇葩的事情。
前方高能1.“放屁”。记得小时候,很调皮,和小伙伴们一起玩的时候,感觉自己要放屁了,然后就把手忘裤里一揣,然后把屁捏在手里,往小伙伴鼻子那里一放,哈哈,那味道,那酸爽,现在想起来都遭不住。同样自己也这样被小伙伴坑过。
2.“千年杀”。不知道这个有没有人听过,小时候喜欢把手比一个姿势,然后趁小伙伴不注意,往他屁股那里一cha,哦豁,真的是菊花爆裂的感觉,疼得你眼泪花花淌,简直受不了。
3.“玩泥巴”。小时候喜欢在小河边玩那边,每个人去抱一大坨泥巴上来,然后在路上玩啊玩,还可以做一些好看的泥人车子之类的,其实这些都是小时候的爱好,农村小孩的记忆。
4.“河里游泳”。暑假到了,天气暖和了,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河里游泳,哈哈,超级尴尬,什么都不穿,就光着一个屁股,这里跳那里跳。现在想想真的是羞死人了。
5.“洗面奶当牙膏”。emmm,记得有一次,起来早了,迷迷糊糊的,然后刷牙,随手一挤,味道怪怪的,竟然把洗面奶当牙膏用了。话说这个味道还不错,就是不能刷牙哈哈哈。
菊花锅怎么做?
材料:
材料鸡高汤6杯,鸡胸肉75克,鲷鱼肉片75克,里脊肉75克,沙虾仁10只,鸭胗2个,油条1根,蟹脚肉7个,粉丝1/2把,嫩豆腐1块,白菜1/2棵,金针菇1小把,香菜1小把,葱3支,菠菜1把,蛋丝若干,菊花1~2朵
做法:
1、鸡胸肉、鱼肉、里脊肉切薄片。
2、沙虾仁去除沙筋。
3、粉丝入油锅炸松(时间勿太久)。
4、油条切段。白菜、葱均切丝。菠菜切段。
5、菊花洗净、去花蒂、掰成一瓣一瓣。
6、所有材料摆盘;将鸡汤底煮滚,移入火锅中,加入菊花瓣。
7、其他食材以边涮边吃的方式,陆续放入汤底中,涮熟后即可食用。
蘸酱
香菜末、葱段、姜末、芝麻油、甜面酱、胡椒粉、辣椒油、酱油、香醋、梅子酱
速配火锅料
油炸豆腐皮、笋片、雪里蕻
注意事项
菊花锅除了吃食材外,菊花香气是重点之一,不宜用大火,食材也不宜久煮,以涮熟即食为佳。
鸡高汤做法:取鸡骨1200克,汆烫后加入5000毫升沸水中,煮约1.5小时,滤出即可。
典故
菊花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说它“服之轻身耐老”。隋唐时代,宫廷御膳在火锅中放入鲜汤、鱼丸、鲜肉,加入菊花瓣,盖锅焖煮,汤鲜肉嫩,兼有花香,称为“菊花锅”。相传菊花锅是慈禧太后的最爱,在当时是在暖锅里以高温汤底焖熟食材后即不再加温。现在虽多当火锅食用,但还是宜用慢火焖煮较好,因为加入的肉片、鱼片和菊花瓣不耐大火久煮,尤其菊花瓣久煮后香气会消失。
五彩菊花锅

材料:
材料鸡高汤6杯,鸡胸肉75克,鲷鱼肉片75克,里脊肉75克,沙虾仁10只,鸭胗2个,油条1根,蟹脚肉7个,粉丝1/2把,嫩豆腐1块,白菜1/2棵,金针菇1小把,香菜1小把,葱3支,菠菜1把,蛋丝若干,菊花1~2朵
做法:
1、鸡胸肉、鱼肉、里脊肉切薄片。
2、沙虾仁去除沙筋。
3、粉丝入油锅炸松(时间勿太久)。
4、油条切段。白菜、葱均切丝。菠菜切段。
5、菊花洗净、去花蒂、掰成一瓣一瓣。
6、所有材料摆盘;将鸡汤底煮滚,移入火锅中,加入菊花瓣。
7、其他食材以边涮边吃的方式,陆续放入汤底中,涮熟后即可食用。
蘸酱
香菜末、葱段、姜末、芝麻油、甜面酱、胡椒粉、辣椒油、酱油、香醋、梅子酱
速配火锅料
油炸豆腐皮、笋片、雪里蕻
注意事项
菊花锅除了吃食材外,菊花香气是重点之一,不宜用大火,食材也不宜久煮,以涮熟即食为佳。
鸡高汤做法:取鸡骨1200克,汆烫后加入5000毫升沸水中,煮约1.5小时,滤出即可。
典故
菊花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说它“服之轻身耐老”。隋唐时代,宫廷御膳在火锅中放入鲜汤、鱼丸、鲜肉,加入菊花瓣,盖锅焖煮,汤鲜肉嫩,兼有花香,称为“菊花锅”。相传菊花锅是慈禧太后的最爱,在当时是在暖锅里以高温汤底焖熟食材后即不再加温。现在虽多当火锅食用,但还是宜用慢火焖煮较好,因为加入的肉片、鱼片和菊花瓣不耐大火久煮,尤其菊花瓣久煮后香气会消失。
菊花锅酱

材料:
石头火锅汤汁1大匙,芝麻酱1小匙,甜酱油1小匙,豆辣酱1/2小匙,果糖1小匙,葱末1大匙,香油1/2小匙,辣油1/2小匙
做法:
碗中放入所有材料搅拌均匀即可。
玉米冰花锅烙

材料:
玉米,瘦肉,胡萝卜,葱,姜,油,酱油,盐,面粉
做法:
1.这玉米嫩的,能掐出水来。
2.高压锅添水,把玉米放进去冒气5分钟就关火。煮好了马上进了孩子肚里仨,这三个还是我虎口夺食抢下来的,差点就做不成玉米馅锅烙。我也尝了一口这玉米,又香又甜又软又糯。
3.瘦肉剁碎,玉米切粒,胡萝卜也多碎,还有葱姜。这营养老丰富了。拌上油盐酱油,馅香喷喷的。
4.温水和一块软面,放一边饧十五分钟。
5.揪成大小相等的剂子。
6.擀皮的是我老公,那手黑吧,著名的黑手党。
7.锅里加点油,先小火煎,煎到底部微黄,浇上一小勺面汤(一小碗水里加三勺面粉和少量盐),盖上锅盖,继续小火煎5分钟,等锅烙皮都透明了就是熟了。啪,往盘子上一扣,冰花就出来了。
冰花锅贴

材料:
面粉和淀粉1:1,盐,色拉油
做法:
1.月牙饺子蒸5分钟置熟。(也可省略,直接生煎,不过要盖盖,时间更长罢了)
2.平底锅热锅冷油先炙锅(这步很关键,当然,如果是不粘锅就可以省略哈),加少许油放入蒸饺煎到上色。
3.倒入淀粉浆(期间可以补漏),不断转锅,直到上色,并形成冰花。
4.再次淋入少许色拉油,用铲子轻轻推动边沿的冰花。
5.准备一个与平底锅大小相差不多的盘子覆于饺子上,翻扣即可。
豆花锅盖鱼

材料:
豆花一盒,黄豆芽半斤,郫县豆瓣酱,泡椒,生抽,料酒,花椒,蒜头,葱姜,油
做法:
1.鱼的加工 鱼买来以后,去除内脏,洗去粘稠之物,切成3公分见方的块,冲洗干净。然后烧一锅开水,将鱼块入水焯去血沫和膻味,捞出以冷水冲洗干净。这样鱼块就加工好了。
2.鱼的烹制 1、做豆花锅盖鱼,需要准备豆花一盒,切成小块以凉水漂清备用;黄豆芽半斤去根清洗干净备用。
3.2、选用郫县豆瓣酱、泡椒、生抽、料酒、花椒、蒜头、葱姜等做调味料。
4.3、锅内放一勺油,如花椒、泡椒、豆瓣酱、蒜头煸炒出香味,放入鱼块翻炒几下,烹入二两黄酒焖一分钟使酒味渗入鱼块,然后加水,生姜片、葱段大火煮8分钟,再下豆芽、豆花煮2分钟,加生抽少许增味,即可出锅。出锅时可先将豆芽以筷子夹出做底,然后放上鱼块豆花,撒上葱花即成.
抹茶桂花锅饼

材料:
白豆沙90公克,桂花酱10公克,抹茶粉3公克,冷水面面糰200公克
做法:
1.将白豆沙、桂花酱、抹茶粉拌匀,放入塑胶袋中桿成扁平状,再用面刀整形后,放入冰箱冷冻30分钟至硬。
2.将冷水面面糰桿成0.1∼0.2公分厚的长方形面皮,两面抹油,松弛10∼15分钟。
3.中华锅倒入油均匀加热,面皮用桿面棍捲起,平整放入锅中,铺放上豆沙馅,再按照豆沙馅的形状包成长方形,以中火半煎半炸,至两面呈金黄色即可。
霸王鞭花锅

材料:
乌龟600克,牛鞭150克,猪鞭、羊鞭、腰花各100克,真菇150克,梁山雷笋100克,高汤、盐、白糖、鸡汁、汤皇各适量
做法:
1、将乌龟、牛鞭、羊鞭、猪鞭分别治净,用文火炖60分钟。
2、加入腰花、真菇、雷笋,加调料调味,烧制入味,转入铜锅中即成。
香蜂花锅摊

材料:
香蜂花300克,红椒30克,面粉50克。调料鸡蛋液60克,生粉10克,盐5克,色拉油30克。
做法:
1、香蜂花洗净后改刀成末;红椒洗净后改刀成小粒;面粉、鸡蛋液、生粉、盐加入50克水调成稀糊备用。
2、将香蜂花末、红椒粒放入稀糊中搅拌均匀;不粘锅内放入色拉油,烧至五成热时放入调好的稀糊小火煎3分钟后大翻勺,再用小火将另一面煎2分钟后出锅。
3、将煎好的香蜂花取出,改刀成重约10克的三角块,装盘即可。
小诀窍
特点
口味家常,乡土气息浓厚。
五彩三文鱼松

材料:
三文鱼肉200克,胡萝卜50克,马蹄80克,卢笋50克,西生菜4张,玉米脆片50克,腌鱼料:柠檬汁1/2小匙,白兰地1小匙,白胡椒粉1/8小匙,盐1/8小匙,炒菜细盐1/4小匙
做法:
1.马蹄,胡萝卜去皮切小丁,卢笋切小段,西生菜修剪成碗状。
2.将三文鱼肉切成小方块状。
3.将鱼肉用腌鱼料拌匀,腌制15分钟。
4.锅内热油至180度,放入鱼肉丁,中火炸约2分钟。
5.捞起沥净油。(也可用快火炒的,但不能炒碎了)
6.锅内热少许油,加入胡萝卜,马蹄,卢笋,盐1/4小匙,大火翻炒约1分钟。
7.加入三文鱼丁翻炒均匀。
8.最后洒上玉米脆片,装在西生菜碗内即可
五彩缤纷回锅肉

材料:
五花肉,红椒,大蒜,小笋,豆腐干,韩国辣椒酱,芝麻甜酱,蒜头,干辣椒,芝麻油,生抽,料酒,白糖,家乐浓汤宝(老母鸡汤)
做法:
1、所有材料洗净,将豆腐干切长块、大蒜、小笋切段,红椒切块,蒜头拍扁,干辣椒切小段备用。
2、五花肉焯过后切薄片。
3、爆香大蒜头后,放入五花肉油爆之后,小火拌炒逼出油来,有点略焦最好。
4、放入干辣椒拌炒。
5、放一匙甜酱、一匙辣椒酱拌炒。
6、加入豆干、小笋拌炒。
7、汤宝兑小半碗水倒入大火煨煮。
8、见开始收汁后,加入料酒、糖、生抽、少许盐调味大火拌炒。
9、加红椒、大蒜进去继续拌炒至断生。
10、出锅前淋少许芝麻油即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