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师五月神秘图案,你见过哪些比较离奇复杂的真实案例?
《今日说法》是中国一档家喻户晓的法制节目。播出二十年来,在为我们传输无数法律知识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无数令人匪夷所思的离奇案件。
下面要说的这个案子,案情曲折程度绝对超过大多数人的想象。办案警察甚至向记者表示:自己做了一辈子刑警,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会碰上一起这么复杂的案件。
2010年7月13日,山东省商河县孙集乡的一口枯井中发现了一具高度腐烂的全裸男尸。死者年龄介于30-40岁之间,身高183cm,体重90kg,死亡时间在3个月以上,一年以内,也就是2009年12月底到2010年1月28日这段时间。死者是由于头部遭到钝器重击而死,警方推测凶器是钝器一类,这里也不是第一现场,而是凶手杀死死者后,将其衣物脱光后,抛尸废井之中的。
现在是一块废弃农田,平时很少有人涉足,更不存在什么目击者。现场除了发现了凶手遗留人的一把斧子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线索。
狡猾的凶手虽然在现场遗留了一把斧子,但上面既没有血迹,更没有指纹。但是,细心的警察还是通过这把斧子,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并为凶手初步画了像。
警方认为,凶手是一位身强力壮的30-40岁壮年男性,熟悉周边情况,极有可能是本地人,或者至少曾在本地长往过。作案用的这把斧子,是本地人常用的式样,但这把斧子在手把与斧头的连接处,凶手为了加固,加装了两块金属片。
警方通过细致的走访,终于找到了这把斧子的来源。这种斧子在当地总共只卖出13把,而且都是操本地口音的人买的。虽然无法确定这13人到底是谁,但说明警方之前的判断是正确的:凶手极有可能是本地人,且做案时间就集中在2009年12月底到2010年1月28日这段时间。
调查尸源的工作也遇到了困难。警方对近期当地的失踪人口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DNA比对,但这些人都不是死者。警方扩大调查范围,在全国失踪人口数据库中进行比对,也没有任何发现。
东方不亮西方亮,警方得到一条重要的线索,有个名叫王希元的村民,前段时间把刚买回来不到半年的汽车全部重新喷漆,而交警那边确并没有王希元出交通事故的纪录。细心的警方注意到了这一反常的行为,于是秘密的对王希元的这辆红色桑塔纳汽车进行了检查,结果在车的后备箱发现了微量的血渍。警方将这血渍提取后进行比对,发现正是那位被害者的。
王希元有重大作案嫌疑!案件似乎看到了曙光。但是,这时的王希元却突然失踪了。莫非他察觉到了什么?
警方立即调取了王希元的通话记录,发现在做案时间段内,有两个天津电话的电话号码与王希元通信相当频繁。但1月24号之后,这两个号码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警方通过电话号码,很快查到其中的一名机主名叫韩本立,与家人已失联半年多,现在不知道在哪里。警方提取韩本立家人的DNA与死者比对,终于确定了死者就是韩本立。
据韩本立的家人反映,韩本立并不是一个人外出打工的,与他一起出去的,还有一个叫韩宝山的人。而这个韩宝山,正是另一个神秘电话号码的登记人。也就是说,这个韩宝山有重大做案嫌疑。
警方利用技侦手段,很快抓获了这个韩宝山。据韩宝山交待:那个王希元是他在网上认识的。这个人本想出钱请自己和韩本立去杀一个名叫张本岭的仇人,但是几次谋划都没有成功。王希元对两个姓韩的“杀人技能”产生了怀疑,便对韩宝山说行动取消,14万元的佣金照给,但有个条件:因为韩本立的嘴不紧,韩宝山必须先将韩本立灭口,这样佣金就可以一个人独吞了。
韩宝山本就是个见钱眼开的主,一听可以独吞14万元,于是起了贪念,便买来一把斧子,将韩本立杀死,之后再与王希元一起抛尸井中。在得到14万元后,两人互删了电话号码,从此再无联系。
韩宝山落网后,只要成功抓获王希元,此案便可以结案了。于是警方撒下天罗地网,在全国范围内查找王希元的下落。但几个月过去了,王希元就如人间蒸发了一样,再元半点音讯。
这是不合常理的。王希元再狡猾,在今天的刑侦技术下,他也不可能不留下丝毫的蛛丝马迹。他是个人,总要吃饭,要住宿,要使用电话,要使用银行账号,要与其他人产生联系。但是,警方在这方面的追查却没有一丝进展。难道这个王希元有什么特异功能?
现在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韩宝山撒谎了,是不是他杀了王希元呢?但是警方通过多方查证,发现王希元失踪的那段时间里,韩宝山并没有做案时间。如果王希元已死,那凶手到底是谁?
正在案件陷入僵局之际,王希元的一个叔叔突然找到警察,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
原来,就在前两天,这位村民收到一条王希元发来的短信,说自己目前正在山东躲债,要求这位朋友帮着照应一下家里老小,等他回来再报答。
这条短信看上去很正常,但细心的警察发现其中有一个大漏洞:王希元居然在短信中称自己的叔叔为“兄弟”!这只有一个可能,这个发短信的,并不是王希元,而是另有其人。而这个人,并不知道王希元与这位叔叔之间的辈份关系。这是一条欲盖弥彰的短信,这也意味着,王希元很有可能已不在人世。
是谁,到底是谁杀了王希元呢?
警方再次梳理案件,发现当初的排查中,漏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人物。这个人,就是王希元企图雇佣韩宝山去危害的仇人——张本岭。会不会是他先下手为强,把王希元做掉了呢?
其实早在韩宝山落网后,警方传讯过张本岭。张本岭在得知王希元想找人杀自己时,不但惊慌,反而笑了:“王希元想杀我,还花大价钱雇人,真是太笨了。要是我,就直接把他烧了。”
张本岭是何许人也?原来,他是搞殡葬服务的,烧一具尸体对他来说,再方便不过了。只要他能提供一份死亡证明,与他合作的火葬厂就会马上将他带来的尸体火化。
但是,张本岭每次拉着尸体去火化,都向火葬厂提供了正规的死亡证明,每一位都是有名有姓,都符合正常火化的手续。
警方决定扩大调查范围,对张本岭近五年来向火葬厂提供的证明进行一一比对,终于有了重大发现。这些证明中,有一个人出现了两次!
一个人不可能被火化两次,其中的一次,会不会是失踪了的王希元呢?或者说,张本岭有没有杀死王希元的动机呢?
别说,还真有。王希元为何一定要置张本岭于死地呢?经过走访,警方得知王希元与张本岭的妻子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这才想除掉张本岭,与张妻长相厮守。张本岭其实早就发现了两人的这种关系,说起来,他也有除掉王希元的动机。
警方马上传讯了张本岭的妻子,据她交待,张本岭曾在2010年3月的某一天,将她新买的沙发垫扔了,她还与张本岭为些发生了争吵。警方随后来到张家,结果在沙发角落发现了几点血迹,经比对正是王希元的。
面对血迹结果和两份相同的火化记录,张本岭承认杀害了王希元。他的杀人动机很简单,王希元出轨自己老婆,还想找人来杀自己,倒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自己将王希元骗到家中杀死后,在空白火化证明上填了一位死去老人的名字,将尸体送到火葬厂烧掉了。
最近,张本岭看到警方仍然在查王希元的下落,于是自作聪明的利用王希元的手机发了一条短信,企图制造出王希元出去躲债的假象,蒙蔽警方。没想到聪明反被聪明误,反而加速了这起案中案的告破。
其实一开始,张本岭是受害方,如果他在得知王希元雇凶想杀自己时,能向警方报案,王希元必然会得到法律的严惩。特别是王希元还伙同韩宝山杀死了韩本立,死罪难逃。但是他却采取了错误的方式,由受害人变成了一个凶手,将自己送上了不归路。
张本岭得知老婆与王希元有不正当男女关系后,也可以与老婆离婚,事情也不至于发展到这种地步。所以说,婚外恋真的是导致家庭毁灭的导火索,张妻虽然没有受到法律的惩罚,但她在今后的余生中,必然会背着沉重的良心债而生活,这又是何苦呢?
端午节你们给孩子画额了吗?
古人认为,端午节是“五毒虫”开始活跃的时段——青蛇、蜈蚣、蝎子、壁虎和蟾蜍,这些虫子及蚊子苍蝇等,都会大量滋生,从而也就导致易发传染类疾病,所以五月是被称之为“毒月”,五日被称为“毒日”。于是,一些地方的人们,就会在,端午节这天用“雄黄酒”,在家中孩子的额头或脸上,画些图案,以达到除瘟、驱邪、求吉祥的目的,这就是端午节“画额”的习俗。
其实,“画额”的习俗是汉族人流传下来的,古代的汉族人认为,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以雄黄酒涂抹的孩子的额头,就可驱避一些毒虫及邪物的侵害。“画额”习俗最典型传统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孩子的额头画上一个“王”字,或是画一只“老虎”,这样做的用意有两个,一是借雄黄为孩子驱毒,二是借“猛虎”为孩子避灾镇邪。
据《燕京岁时记》里记载,“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意思就是说,端午节这天用“雄黄酒”抹在孩子脸,可以趋利避害。此外,山西的《河曲县志》也记载有,“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祛病延年。”是说,端午节这天不但饮用“雄黄酒”之外,还要用它涂在孩子的额头、手上脚上等身体上,可祛病延年。
上述两处记载都说明了,端午节这天用“雄黄酒”为孩子驱邪、求吉祥的目的。可见,“画额”是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孩子额头的传统习俗,传说可以为孩子驱避毒虫。据说,以前有的苏州人,每年的端午节都会早早备好雄黄酒,到了这天家家都会在孩子额头的在画一些像是老虎额头的花纹,大多都像“王”字,这就是流传下来的“画额”风俗,其实,它寄予着人们驱除邪魅的愿望。
那么,端午节这天给小孩抹雄黄酒有科学道理吗?抹了以后,蚊子苍蝇等虫子就真的不会来骚扰了吗?
其实,“雄黄”只是一种矿物质,性温,味辛,有毒,又称鸡冠石,主要用做解毒、杀虫药之用。因此,如果说是要解毒、杀虫用一些雄黄还是可以的。但科学研究表明,雄黄里还含有一种较强的致病物质;这种物质对人体是有害的,即使小剂量眼用雄黄做的酒,也会对人的肝脏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端午节这天为孩子“画额”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带来负作用。
央行520发行心形纪念币怎样获取?
央行520发行心形纪念币怎么获取?首先,这套纪念币不是520纪念币,而是在2020年5月20日正式发行的人民币贵金属类2020版吉祥文化系列金银纪念币。
至于获取方式,目前只能通过中国金币总公司的官方网上商城——中国金币网和其公众号,以实名会员抽签形式预售,或者部分中国金币总公司的直销渠道和特许零售商以及部分授权银行订购。
人民币贵金属纪念币类吉祥文化系列金银币的发行情况。吉祥文化系列金银纪念币属于人民币贵金属纪念币类,自2015年开始发行,至今已发行到第六套/组(2020年版)。每套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分为健康长寿、生儿育女、美满婚姻、吉祥幸福四大主题,每个主题每年发行一到两枚金银币。
2015年版和2016年版以及2017年版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各发行了8个品种(4金4银),四大主题每个主题2种。2015年版金币为1/4盎司,面值100元,银币为1盎司,面值10元;2016年版金币为8克,面值100元,银币为30克,面值10元;2017年版金币为5克,面值80元,银币为30克,面值10元。
造型分别为健康长寿主题的五福拱寿圆形精制金银币,生儿育女主题的瓜瓞绵绵圆形精制金银币,美满婚姻主题的并蒂同心心形精制金银币,吉祥幸福主题的年年有余圆形精制金银币。
2018年版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发行了8个品种(4金4银),四大主题每个主题2种,金币为5克,面值80元,银币为30克,面值10元。分别为健康长寿主题的寿居耄耋圆形精制金银币,生儿育女主题的榴开百子圆形精制金银币,美满婚姻主题的珠联璧合心形精制金银币,吉祥幸福主题的喜上眉梢圆形精制金银币。
2019年版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发行了7个品种(2金5银)。分别为健康长寿主题的寿居耄耋圆形精制金银币(金币5克面值80元,银币100克面值30元),生儿育女主题的榴开百子圆形精制银币(银币60克面值20元),美满婚姻的珠联璧合心形精制金银币(金币3克面值50元,银币30克面值10元),吉祥幸福的喜上眉梢圆形精制银币(2种,各30克面值10元)。
2020版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发行了6个品种(2金3银1金银双金属)。分别为健康长寿主题的松鹤延年圆形精制金银币(金币5克面值80元,银币100克面值30元),生儿育女主题的麒麟送子圆形精制银币(银币60克面值20元),美满婚姻主题的百年好合心形精制金银币(金币3克面值50元,银币30克面值10元),吉祥幸福主题的金玉满堂圆形精制金银双金属币(双金属币12克面值100元,含8克金4克银)。
人民币贵金属类吉祥文化系列金银纪念币怎么获取。已经发行了的五套/组39个品种的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目前只能在线上和线下的钱币收藏市场购买。还未开始发行的2020年版6个品种的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目前可以通过中国金币总公司的官方网上商城中国金币网,以及中国金币网公众号金币云商抽签订购,要求是必须为可以通过支付宝授权保证金的中国金币网实名会员才能参与。
另外部分中国金币总公司的直销渠道和特许零售商以及授权银行,也可以参与抽签订购,不过同样有参与条件,比如中国银行必须有其银行账户等要求。具体首批抽签订购时间为2020年5月16日至2020年5月19日,另外首批参与抽签订购的2020年版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为非封装版。
首批参与抽签订购的2020版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有六种套币和单币,具体首批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如下:松鹤延年金银套币4820元一套,数量110套;松鹤延年银币1650元,数量1300枚;麒麟送子银币920元一枚,数量6600枚;百年好合金银套币2520元一套,数量2600套;百年好合银币520元一枚,数量2850枚;金玉满堂金银双金属币4800元一枚,数量1200枚。
此外,根据中国金币网消息,在2020年6月初,中国金币网和公众号金币云商以及中国金币总公司各销售渠道,还会销售一批封装版的2020年版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至于是否还要实名会员抽签订购模式,就不得而知了。
你和初恋做过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
其实说起初恋,我就能想到星爷的《喜剧之王》,谁还没遇到过几个渣渣呢?
提起我的初恋,很羞涩的一件事情,记得高一的时候,又一次在活动课的时候遇到她的,人长得很高挑,也很漂亮,是个艺术生,性格很活泼,第一眼真的是让人眼前一亮,那时候没啥钱,也没有一起吃过饭,记得是一个菜夹饼开始的
那时候问了她在哪个班,然后早上早早的就去小卖部买了一个菜夹饼,然后一瓶牛奶,里面夹着我人生中的第一封情书托人送了过去,然后故事就开始了
第一件让我很难忘的事情就是抽烟,有一次我们俩下晚自习在操场闲逛,身边过去一个抽烟的男生,然后她就说了一句:“淡淡的烟草味好香啊!”然后你懂得,我开始学着抽烟了,至今为止,没有戒掉,现在有时候想到戒烟的时候脑子里面马上就会跳出来那个画面!
第二件事情,相处了几个月,想着感情能够根深一步,朝思暮想,就想着逮找个机会能牵一下她的手,然而一直不敢行动,有一次回家的必经之路有人出车祸了,据说肇事司机跑了,路上就剩下那个出了车祸的人,被车撵的血肉模糊,围观的人很多,她看了一眼,然后猛的抓起我的手赶紧离开,作为一个男的,竟然让女生主动,这件事情我永远都忘不了!
第三件事情当然就是分手了,现在记起来还有些许的伤心,高三快要高考了,她要去省城先参加艺术考试,那时候没有手机,有两个月没有联系,不知道咋回事,那时候似乎也不是很想她,有一天她突然回来找了我,说晚自习下了操场见,当时心情很激动,想着我们以后的防线个,憧憬这大学生活,然后去了之后她看起来心情很不好,对我说:“我们分手吧,我不想影响你学习”(那时候我是班里的尖子生,据她后来说,她的艺术成绩不理想,可能要上一个不太好的大学,可能以后就会分道扬镳)现在只记得当时心情很不好,但是很快的又投入到了学习中……
其实大家都说初恋是人生中最难忘记的一个人,但是我倒觉得没什么,大家有什么看法吗?
清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关于清朝外交的冷知识。
1.1729年大清第一次对西方主动外交,雍正皇帝派遣理蕃院侍郎托时(穆德麟)出使俄罗斯。使团以庆祝沙皇彼得二世加冕为由,其实是商讨中部边界问题遗留问题和劝说沙俄不要支持准格尔部。(准格尔汗国疆域图)
使团到达莫斯科后发现彼得沙皇已经驾崩,新沙皇是彼得的侄女伊凡诺夫娜。双方基本达成了双方都比较满意的协定,穆德麟尚未回国礼部满侍郎德新率领第二个使团也来到沙俄新京彼得堡。1732年德新向女沙皇进献了中国雍正皇帝赠送的十九箱价值连城的宝物,郑重的上呈给了女沙皇大清帝国的正式国书。
(雍正皇帝像)
值得注意的是穆德麟和德新向女沙皇行叩拜之礼,这是以往清朝对周边蕃属国君主所没有的。而在1720年俄罗斯的使节伊斯迈洛夫在觐见康熙皇帝时,也按照中国礼仪向康熙帝行三跪九叩之礼。这也是双方能够互相交往的基础,而英国的马嘎尔尼伯爵显然没有这么灵活的外交手腕。
这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对外主动外交,也是中国少有的对外平等外交。雍正皇帝摒弃了传统的宗藩式外交,用双方对等的关系进行了边界谈判划定和核心利益谈判,以及经济文化交流活动。
俄罗斯和清朝政府经过康熙时期的和战和雍正乾隆时期的谈判划界,清朝政府认识到俄罗斯对北部边界的重要性和潜在威胁。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外交活动维持双方的和平局面,所以双方确立了比较特殊的近代外交关系。(康熙皇帝像)
可惜清朝政府没有借机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以至于后来鸦片战争时期对洋务一窍不通,对外国事务愚昧无知以至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清朝中后期时大清完全没有了前期对外交往的灵活和实力,甚至连了解西方对手的愿望和能力都十分欠缺。
2.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觐见同治皇帝。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列强提出重要的一条要求就是外国公使进京。而这一条也是清政府最无法接受的,甚至还排在割地赔款前面。随后清政府和英法因为换约进京问题发生冲突,随即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咸丰皇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最后恭亲王同英法俄美签订《北京条约》,双方在条约明确规定了公使驻京的问题。和约达成不久保守的咸丰皇帝死去,年幼的同治皇帝继位由两宫皇太后和议政王恭亲王奕䜣执政。(恭亲王奕䜣像)
外国公使进京后一直要求觐见清朝皇帝,总理衙门一直以皇帝年幼尚未亲政,中华风俗两宫太后不便接见外使拒绝求见。1872年同治帝大婚邀请各国公使参见,1873年二月同治帝亲政。总理衙门再无借口只得安排各国公使觐见同治皇帝,并且同意各国公使以鞠躬代替叩头的礼节觐见。
(同治皇帝像)
1873年6月29日,一大清早各国公使被告知等候接见,直到上午九点才在中南海的紫光阁接见各国公使。第一个受到接见的是日本外相副岛种臣,随后是俄国公使倭良嘎哩(Vlangaly)、美国公使镂斐迪(Low)、英国公使威妥玛、法国公使热福哩(de Gcofroy)、荷兰公使费果逊(Ferguson)、德国翻译壁斯玛(Bismarck)。他们向同治帝进献国书并通过恭亲王在一旁代为通传问候,觐见仅仅只有半个小时便匆匆结束。
事后公使们得知紫光阁是乾隆皇帝接见藩属贡使的地方,虽然大清皇帝被迫以鞠躬礼仪接见外国公使,但是在心理上还是把西方各国等同于周边藩属国的位置上,这一招就是鲁迅先生总结的精神胜利法。
3.大清第一次派遣驻外公使,兵部侍郎郭嵩焘出使英法。鸦片战争后大清被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国门,被迫睁开眼睛来看待世界。但是强大的保守势力视洋人为夷狄禽兽,避之唯恐不及更不论去接触学习洋人了。但是主政的恭亲王和与洋人打交道的地方督抚们知道洋人的强大,也愿意学习了解西方的社会经济等。于是才有了曾国藩派遣幼童留美、恭亲王创办同文馆,地方督抚和中央恭亲王遥相呼应的洋务运动。(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像)
列强早早的派遣公使来到大清,并要求大清也对外派遣使节。由于保守势力的强大和滞后的行政能力,大清对外派遣公使迟迟不能落实。恭亲王只有在1866年派遣一支非正式使团去欧洲考察以收集了解西方社会的情报和信息,使团带回了大量的关于欧洲各国的风俗和新式工业革命的信息。
1868年为了避开顽固派的阻挠清政府委派离任的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为特使出使美国和欧洲,并且和美国达成了一系列的协议。1870年十月蒲安臣回到北京,通过这次对外活动清政府也认识到外交的重要性并有意派出对外常驻使节。(中国外交先驱郭嵩焘像)
1875年云南边境发生了马嘉理事件,李鸿章和英国公使威妥玛经过谈判达成协议签订《烟台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必须派专人前往英国递交国书,对马嘉理事件表示惋惜。由此清政府洋务派看到了派出常驻使节的契机,1876年郭嵩焘以兵部侍郎衔出使英国后任驻英国公使。郭嵩焘在伦敦设立清朝使馆,这也是中国第一个对外使领馆。
郭嵩焘不顾六十岁高龄远渡重洋,在英国处处留心英国的政治制度、社会教育和科学情况并潜心学习英语。1877年为保护中国华侨利益,郭嵩焘提议清政府在华侨聚集的地方设立领事馆以维护海外华侨的利益。
(十九世纪的英国街景)
1878年清政府从郭嵩焘之议在新加坡、旧金山、横滨等地设立领事馆,并任命郭嵩焘兼任驻法国公使。郭嵩焘对外交往中很会拿捏其中的分寸,既不像顽固派那样傲慢无礼也不像某些恐洋派那样卑躬屈膝。因此很受英法各界的欢迎,认为他是一个合格的外交人员。
郭嵩焘是近代中国外交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职业外交的先驱。《清史稿》记载:中国遣使,始於光绪初。嵩焘首膺其选,论交涉独具远识。郭嵩焘出使欧洲见到列强强大的社会文明,感叹说“孔孟欺我!”。郭嵩焘认为中国应该摒弃自己为世界中心视其他国家为蛮夷之地的天朝上国心态,欧洲文明是不输于中华文明的存在。应该用客观平等的心态来看待外国,并学习外国先进的科技文化以实现自强。(李鸿章像)
由于郭嵩焘的这些言论思想而被国人视为“汉奸”,有人甚至编出一副对联来讽刺郭嵩焘。“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郭嵩焘不被当时的国人所理解,又被同僚中伤险些被革职论罪。多亏继任曾纪泽和李鸿章力保才能安然回国,回国后守旧派也是对他喊打喊杀。湖南家乡的守旧士绅要开除他的省籍,回国后身心俱疲的郭嵩焘告病退休回到家乡著书立说。
(翻译家严复像)
两江总督刘坤一曾经上书力荐郭嵩焘出山,朝廷也没有回应。1891年,73岁的郭嵩焘病逝,好友李鸿章上奏请求为郭立传赐谥号。朝廷以郭嵩焘出使所著书籍,颇受外界争议不为追赠谥号。郭嵩焘死后好友严复曾撰写一副挽联追忆故友:平生蒙国士之知,而今鹤翅氋氃激赏深惭羊叔子;惟公负独醒之累、在昔蛾眉谣诼,离忧岂仅屈灵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