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雄兵种相克,为什么有一些国人说日本战国时期的战争是村与村之间的械斗?
村子打架,一方面表达出日本人少,一方面说的是打仗毫无章法,瞎冲,这应该也算是对小日本的一种蔑视吧,我天朝泱泱大国随便几个村拉出来打架也比你日本战国打仗强多了,说出来是挺爽的,但是这确实是以偏概全。日本战国时间大概为1467—1615年,中前期由于各方实力割据太多,每个军阀都占据一小块地方,日本总共地方人口就这么多,所以各个小军阀之间战争规模确实很小,往往都是几百数千人在那打打杀杀,很像我们国家明清时期的乡村械斗,但是到了后期由于不断地兼并,形成了几大豪强,战争规模也迅速拉大,动辄几万十几万人,这相比我们国家可能有些逊色,可是力压同时期任何欧洲国家都不在话下。且不说战国时期的日本战争,我们再往前推两百年,先看看元朝蒙古征服日本时,当时幕府时代的日本战争能达到什么规模,是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村子级。
文永之役蒙古入侵日本有两次,第一次是公元1274年的“文永之役”,元朝组织了大约三万两千人的部队,当时的幕府权臣北条时宗决定反抗,调集当时分封各地的大名将部队移至靠近高丽的日本西部地区并举行大规模祭祀,增强部队信心。元军在博多湾登录,在技术冷兵器火器都全面占优的情况下,日军五万部队硬生生扛了二十余天,他们的全装甲重骑兵在弓箭手掩护下甚至对元军发起自杀式反冲锋,最终把元军赶回船上过夜,而在当夜,元军不幸遭遇第一次“神风”200余艘船只被掀翻,剩余兵士无奈只得返航。
第一次元日战争结束后,镰仓幕府为了防范即将到来的第二次入侵,做了大量准备,动员全国之兵,集结了规模空前的二十万武士并在沿海滩涂修建了大量工事。蒙古征服南宋以后的1281年,元军分兵两路从浙江和朝鲜两地出发,裹挟高丽南宋降军共十五万人,战舰四千余艘浩浩荡荡开往日本,元军先是在对马岛海战中受挫,而后在登录博多港后再次被日军击退,激战一月,始终未能挺进九州岛腹地,无奈再次选择撤退,在撤退途中又惨遭神风袭击,部队损失惨重,元朝征日宣告永久性失败。
两次战争总结这两次战争彻底击垮了我对古代日本的古板印象,在日本战国之前,幕府居然能组织起十几万甚至二十万规模的部队并且在战争中各兵种默契配合,充分发挥战术技巧,战斗精神果敢,部队士气高昂,不由得让我对那时的日本产生了一丝的敬意。两次战争,元军都被阻挡在前沿滩涂,始终无法前进,可以这么说,元军不是被台风打败的,是被日本人强大的动员能力打败的。日本人在13世纪就能组织起这样规模庞大的部队,确实还是值得称赞的!
日本战国时代战争规模事实上日本人口在战国时期就已经达到了一千万级别,而我国汉朝初期人口只有一千五百万,到明朝中期也才六七千万,这样的人口足以支撑起十万人级别的战役,而且在如此狭小的土地上战斗,人员更密集,死伤更为惨重,绝不会仅仅是我们印象中的村子打架。在战国后期发生的日本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内战“关原合战”之中,德川家康的东军和石田三成的西军双方都出动十万以上部队,死伤更是达到了五万余人。这样的人数级别放在当时的世界都属于响当当的存在。毛主席说过:从战略上藐视敌人,从战术上重视敌人!藐视不是自我意淫,而是自身不断地修炼、壮大,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负有复兴中华的责任,复兴中华从正确对待敌人开始,意淫误国,实干兴邦!支持的请动动小手点个赞!谢谢!
赵括率领40万拿着冷兵器的现代军人?
路上一辆马车正在疾驰,车上坐着一位年轻的将领,他就是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
赵括这次担负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接替长平前线廉颇的指挥权抵御秦军的进攻。
马车很快来到了赵军大营前。
军营内喊声震天。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象首歌;
绿色军营,绿色军营教会我;
唱得山摇地也动;
唱得花开水欢乐;
一呀么一呀么一呀么一;
一个钢枪交给我;
二呀么二呀么二呀么二;
二话没说为祖国;
三呀么三;
三军将士苦为乐四海为家嗨!
嗨嗨!!
哪里有我哪里有我
哪里就有一!二!三!四----
战士的歌!”
营门前站着一队将领,为首的一位向赵括行了一个奇怪的军礼,说道:赵将军你好,我是李将军,奉命率领40万现代虚拟战士,已经完成对赵军的换防,请您指示!
原来,大营中40万手持冷兵器的现代军人已经代替赵国军队,他们的任务是配合赵括继续接下来的长平之战。
赵括悬着的心稍稍平静下来,在来的路上他一直担心赵军将领抗命,要知道当今赵国第1名将是廉颇,大家都服他,而自己则是毫无大规模战争指挥经验的毛头小子,替换赵廉颇指挥一定会引起大家的不满,那么接下来的战斗就很难发挥出赵军的战斗力了。
所以,在路上本来赵括想的是替换掉廉颇的人,换上换上一批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将领,不过这样一来新任命的将领虽然对自己忠心耿耿,但是照样会削弱赵军的战斗力。
这下好了,40万虚拟现代军人代替了赵军,他们可以完全执行自己的命令,最起码指挥权的问题不会受到质疑。
赵括和李将军一同进入兵营,士兵们正在操练,杀喊声震天歌声嘹亮,看上去士气旺盛。
进入军营之后,赵括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主要是宣布一下赵王的任命书,做一些具体工作安排。
几天之后,二十万秦军前来挑战。
赵括率领40万手持冷兵器的现代军人出营御敌。
在赵括看来,40万打20万击退秦军,然后一鼓作气攻占秦军壁垒,那么秦军必败。
当年父亲赵奢就是通过这种战术打败的秦军。
下面说一下40万现代军人的武器配置:这支军队没有战车。
大家可不要觉得古代用于作战的战车是个人就能驾驶,还真不是这样,当时主流的是驷马重型战车,如何操纵四匹马步调一致的奔跑,如何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及时让马转向或者停止,如何平稳地驾驶战车让车上的弓箭手长戈手能随时随地对敌人发动攻击,里面牵扯到的技术非常多,很难快速掌握。
至于骑兵,数量也非常少,骑马比驾驶战车要求不会低多少,士兵不仅要骑在马上自由的操纵马奔跑、停止,还要在马上和敌人搏斗,甚至是射箭,所以不仅要会骑马,而且还有骑马的同时把身上大部分力量用来操作武器,这对于现代军人来讲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所以现代军人只有骑兵用于侦查、传递信息和追击,使用规模有限。
40万现代军人装备的武器主要是长矛、短矛、长剑、盾牌、弓弩等,但这已经够了。
此次出战,排列的是古代战斗中的经典阵列,长矛手在前、弓弩手在中间、最后则是手持短矛的士兵随时准备加入近战,另外还有手执长剑的盾牌手,他们夹杂在这三大兵种中间提供防护任务。
大军走出军营,指挥官喊着口令协调本方阵士兵的步伐:“幺而幺,幺而幺,左右左,左右左!”
士兵在指挥官的口令中迈着整齐的步伐 前进。
随后,双方爆发大战。
在秦军潮水般的冲击之下现代军人组成的长矛手喊着同样的口令不断刺杀,冲到面前的秦军士兵每一个人都要面对几杆长矛的攻击,这个时候个人的武力已经被降到最低,很快就损失惨重。
后方的弓箭手则在指挥官的命令之下有条不紊地向秦军射击。
几分钟之后秦军就冲不动了,短矛手和剑盾手迅速越过弓箭手和长矛手加入和秦军的混战,一刻钟之后秦军就被杀的大败。
远处的山上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将脸上浮现出诧异的表情,他就是军神白起。
这一次他秘密接替秦军指挥权,决定使用诱敌之计,将赵军诱入秦军壁垒前的山谷,然后来一个关门打狗,把赵军堵在这里,利用秦军兵力上的优势和周围的地形优势困死赵军。
本来,20万秦军出击,白起认为怎么着也能打个一个时辰,没想到一炷香功夫战斗就结束了,似乎有点快。
不过没关系,只要赵军追击这股溃退的秦军,他的计划就是成功的。
果不其然,赵括命令军队随后追击,一路杀进了山谷,来到了秦军壁垒前。
这里有一支秦军的生力军准备随时替换撤下来的秦军,可是他们发现,担任诱敌任务的秦军退下来的有点狼狈。
那当然了,和历史上的不一样的是,这一次是秦军真的败了。
结果,败退的秦军和壁垒前的秦军迎头相撞,扭成一团,完全失去了战斗队形。
而赵括正率领40万手持冷兵器的现代军人冲来。
于是,秦军壁垒前爆发了一场混战,由于秦军的战斗队形已经被打乱,非常被动。
与此同时,赵括也发现了问题,既然秦军在壁垒前已经有所准备,那说明对方在使用诱敌深入之计。赵括看了看周围的环境,两边高山林立,如果后边的谷口被堵住,就凶多吉少了。
他命令20万大军继续攻击秦军,20万大军迅速撤到山谷谷口避免这里被敌军堵住。
可是白起早已经指挥另外20万秦军堵在了谷口之前,于是双方在这里又爆发了激烈的战斗,20万对20万,秦军生力军对疲惫之师,虽然现代军人的训练更好,但是一时半会儿仍然对秦军无可奈何。
好在攻击秦军壁垒的20万军队已经趁秦军大乱之际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俘虏了二十万,还将壁垒完全占领下来。
随后,赵括命令5万人守卫秦军壁垒,10万人去山谷支援(经过大战之后,手持冷兵器的现代军人也会出现大规模的伤亡,所以出现了5万人的减员)。
10万援军让20万现代军人士气大震,一举击溃秦军。
白起只好率领残余部队撤回秦国,长平之战以赵括的完胜而告终,并取得了歼敌10万俘虏20余万的胜利。
从此赵括接替了他父亲赵奢马服君的爵位,成为和廉颇地位相当的将领。
下面说明一下,为什么我认为赵括率领40万手持冷兵器的现代军人能够取得对秦军的大胜?首先,赵括是一个合格的将领。虽然赵括缺少大规模兵团指挥经验,也缺少和名将对抗的经历,不过他的指挥能力还是可圈可点。历史上赵括追击到秦军壁垒前之后马上就意识到中计了,所以迅速回撤,可惜山谷已经被白起堵住,说明赵括反应能力还行。
40多天的包围赵括能够保证赵军没有溃散和大规模投降,说明赵括管理能力还不错。
其次,现代军队的战斗力肯定远超当时的赵军。即使手持冷兵器,现代军队依靠良好的纪律性、执行能力,也能爆发出比古代军队更强的战斗力。
而且,现代军队的基层组织能力远超那个时代,很难会因为局部的失利而导致整个军队的溃败,有很大的容错率。
于是,赵括不仅能够让本来担任诱敌任务的秦军从最初计划的假失败变成真的溃败,还能顺利拿下秦军壁垒。
接下来就是谷口之战,此时白起能够动用的军队只有20万,面对20万现代军人最多也就是打个平手,一旦赵括占领秦军壁垒,分出10万人来支援,形成3:2的优势秦军必败,在绝对优势面前任何技巧都是浮云。
手机上有哪些比较好的国战游戏?
手机上国战游戏应该还是很多吧,但质量就参差不齐了,我只玩过一款,但是非常满意。
给大家推家一下吧,率土之滨。
网易大作,其实我个人还是比较热衷于网易的,虽然坑还是司空见惯的坑,但是坑的时候质量也是相对比较高的,国内应该很少找得到这样重视画质内容情怀的公司。
这款游戏呢,没有VIP,当然也有月卡周卡等圈钱的内容,很多的就是玩家之间的对抗了,活生生的重现战火纷飞年代的阴谋诡计勾心斗角,当然了,因为玩家才是主体,所以这样的感觉让人紧张兴奋是有的。
土豪肯定也还是有的,大佬也还是有的,但更多的是平民玩家之间的相互帮助信任,朋友之间的聊天调侃,这类游戏不比吃鸡联盟,更多的在休闲娱乐中攻城拔寨冲锋陷阵。
每个人都是自己游戏中的主体,每个人都有一部属于自己的三国史,因为参与了所以快乐,因为这个游戏,认识了很多朋友兄弟,虽然是款单机游戏,但还是感觉很棒很开心很高兴认识你们。兄弟们记住的是,这个游戏一个人永远不可能多厉害,强大的只能是一个群体一个大集体,所以一切的相遇相知相识就显得格外美丽了。
我玩过的国战类型就这一款了,反正我是觉得挺好的了,老铁们你们喜欢的又是那个呢?
欢迎留言分享一起交流哦……
我是圆圆小哥哥,每天更新回答关于游戏的小故事,觉得还不错的话麻烦点个关注或者点个赞吧,谢谢。
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有哪些?
1946年2月我东北民主联军挫败日本关东军残部疯狂反扑的“通化暴动”就很经典,不足500人的我通化警备部队,击败了20000多人的日军余孽、国民党特务、土匪和叛变队伍,可谓以少胜多的典范战例,而胜利的关键是能够及时采取“斩首行动”,打乱了敌人的指挥体系。
(开国中将刘西元)
吉林省通化市地处长春市东南,临近中朝边境,抗战末期是日本关东军的“战斗司令部”所在地(长春总司令部之外的野战指挥所),也是在苏联红军发起进攻后,东北日军逃往朝鲜或转道回国的必经之路,因此一度聚集了许多日军机关和部队。1945年8月末苏军进驻通化,解除了当地日军主力第125坦克师团的6000余人的武装,并实施军事管制。
然而在日军高层的暗中指使下,第125师团参谋长藤田实彦大佐等部分顽固分子拒不缴械,纠集3000余人连夜出逃,藏匿于通化山区的老爷岭林地,试图保存力量东山再起。这次事件后来被部分日本人称为“第一号逃跑”,因为藤田在第125师团和通化地区的日军中“威望”较高,足可以掀起一股腥风血雨。
(藤田实彦)
藤田实彦,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33期、陆军大学第42期,1937年曾作为轻装甲车的少佐中队长参加淞沪会战,1942年升任大佐战车联队长,1945年1月担任坦克师团参谋长,是日军内部的“军事专家和后起之秀”,时年46岁,若非日本投降,这厮差一步就要跨进将军行列。
在日本关东军特务头子池田中将的撮合下,藤田很快与国民党“东北南部先遣军司令”莫德惠搭上了线,后者封其为“通化前进区司令官”,同时受国民党通化党部书记孙耕尧直接指挥,任务是搜罗散兵游勇对抗民主联军,发起暴乱以配合国民党中央军对通化地区的接收。
(莫德惠)
为了驱使日军残部为自己卖命,孙耕尧一口气答应了藤田组织和参加暴动的三个条件:通化地区的日本兵不回国、不失业、暴动成功后集体前往台湾。1945年12月15日,藤田化名“田友”正式加入国民党,同时潜回通化城区,开始串联和发动放下武器的日本士兵和侨民参加暴动,不料却因同胞揭发而被捕。
通过对藤田实彦的阴谋活动的掌握,以及我军打入敌人内部侦察员的汇报,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刘西元(后任38军政委)警觉起来,迅速布置抓捕日军战犯,将120多名大尉以上军官全部监押。命令部队在2月2日晚查抄敌人的暴乱总指挥部,将孙耕尧等5名首要分子抓获并紧急处决。
与此同时,我军将航校、炮校里作为内应的日本留用人员全部逮捕或软禁,保证了飞机、坦克和大炮不落入暴动日军的手中,这次成功的“斩首行动”对通化平叛意义十分重大。(东北民主联军战士)
根据情报,敌人阴谋暴乱的总兵力达到20000余人,其中日本关东军残部10000人、投靠国民党的伪满军和土匪10000人,还有企图作为内应的日本人、收编部队600人;由于通化支队主力外出执行任务,市内仅留500余人,加上武装起来的机关干部也不过600人,敌我兵力对比非常悬殊。
1946年2月3日凌晨4时,逃脱羁押的藤田实彦指挥13300多名日军按计划发起暴乱,分头向市政府、通化支队司令部、公安局等目标疯狂进攻,遭到严阵以待的通化支队迎头痛击;通化医院里留用的日本医生和护士,也动手残杀了我军伤病员参与暴乱,但由于暴乱日军缺乏武器而大多使用军刀、斧头等武器,500多我军战士在炮兵的支援下顽强地守住了各要点。
(日本关东军)
由于兵力紧张,负责看押战犯的只有一个班的战士,就在暴动日军即将营救成功的危急时刻,该班战士果断用机枪将120多名战犯全部射杀,使日军缺乏骨干从而失去有效指挥,继续着群龙无首的状态。
中午时分,回援的通化支队主力和朝鲜支队赶到战场,迅速击溃了日伪军的暴动主力,至当晚6时许基本平定暴乱,藤田等28名日本军人躲入日本人居住区,第二天终被搜出;战后统计,东北民主联军共毙伤俘敌4000余人,余皆溃散。
(抓获藤田)
民主联军之后在通化城进行了整整两周的地毯式搜捕,计有1800名日本人被处决,3000多人被关押,尤其是朝鲜支队的战士对日本人极为憎恨,搜捕中大开杀戒,春节期间没有挂对联的住宅一律剿灭,藤田实彦一个月后在监狱里羞愤自杀。
最可笑的是,挑唆暴动的国民党骨干分子都躲在家中没有参与战斗,准备坐收渔人之利:如果日本人得手,他们会出来摘桃子,如果日本人失败,他们也将没有责任。
七雄争霸的作用?
首先兵种作用:
步兵:不用多说,就是肉盾,打什么兵他都不如其他兵种
弓兵:他因速度适中攻速快深受我的喜爱,在有步兵配合下的弓兵是无敌的,尤其打骑兵和器械
骑兵和车兵:我基本不用,速度过快,冲过去就被人家群殴,后续部队赶到,他也基本挂了
器械:速度慢攻击高,只能和步兵配合,所以太多人喜欢器步器步器这个阵了,这个阵也不是无敌的,后面详细说。
装备宝石的镶嵌:
步将为肉盾,所以5防5体宝石是必须的,
弓兵器械作为主力功敏宝石必不可少,还其他5颗宝石我上的统帅。
骑兵高敏捷,敏捷宝石当然不能少了
车兵以高体着称,喜欢玩车的,记得上体哦。
战术配合:
既然要配合,那行军速度一定要相当,不能过快的和过慢的搭配,比如车兵和器械,那么结果就是车兵已经挂了,你器械还没到,那样你就亏大了,所以要选用速度相当的
所以器步器步器这个阵深受广大玩家喜爱,但是这个阵也是有缺点的,打楼,这个阵自然强的没话说,但在百战中,和玩家切磋,这个阵就不行了,我一次在无将可派的情况下,以弓器弓3队兵打器步器步器,兵力对比为3000:6000,结果敌军全歼,我损失不过1000,这能说明什么呢。这就是以慢制慢的效果,所以,和器步器步器这个阵比,我还是喜欢器弓步弓器,这个阵即不乏战斗力,也不会受速度影响,当步兵和敌军接触的时候,我的弓兵也已经开始攻击了,当敌器械赶到,足以消灭敌前锋,消灭前锋,器械就无保障了。砍瓜切菜,随便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