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闪电相当于多少度电,闪电的电压有多少伏啊?
闪电有3万伏以上电压。
闪电的的平均电流是3万安培,最大电流可达30万安培;闪电的电压很高,约为1亿至10亿伏特。相对而言,一个中等强度雷暴的功率可达一千万瓦,相当于一座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巨大的电流沿着一条传导气道从地面直向云涌去,产生出一道明亮夺目的闪光。一道闪电的长度可能只有数百千米,但最长可达数千米。
闪电直径多少?
闪电的直径是五米。
数年前,某大学的研究人员才在一次雷暴天气中绘制辐射地图时,意外拍下了它难以捕捉的身影,研究人员说它的直径大约有五米。
闪电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地之间或者云体内各部位之间的强烈放电现象(一般发生在积雨云中)。一道闪电的长度可能只有数百米(最短的为100米),但最长可达数千米。闪电的温度,从摄氏一万七千度至二万八千度不等,也就是等于太阳表面温度的3~5倍。闪电的极度高热使沿途空气剧烈膨胀。空气移动迅速,因此形成波浪并发出声音。
闪电的电流有多大?
一般闪电的电流有几万安培,不过闪电发生的时间很短,大概是0.01~0.02秒,所以通过的电量是100~500库伦左右。不是很多,500库伦的电量给一个普通的电冰箱使用500秒左右。
还有,闪电的收集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是闪电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是不可预测的,建造这样的存储设备是很难的,所以还是不可行的。
闪电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地之间或者云体内各部位之间的强烈放电现象(一般发生在积雨云中)。
通常是暴风云(积雨云)产生电荷,底层为阴电,顶层为阳电,而且还在地面产生阳电荷,如影随形地跟着云移动。正电荷和负电荷彼此相吸,但空气却不是良好的传导体。正电荷奔向树木、山丘、高大建筑物的顶端甚至人体之上,企图和带有负电的云层相遇;负电荷枝状的触角则向下伸展,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最后正负电荷终于克服空气的阻障而连接上。巨大的电流沿着一条传导气道从地面直向云涌去,产生出一道明亮夺目的闪光。
一道闪电的长度可能只有数百米(最短的为100米),但最长可达数千米。闪电的温度,从摄氏一万七千度至二万八千度不等,也就是等于太阳表面温度的3~5倍。闪电的极度高热使沿途空气剧烈膨胀。空气移动迅速,因此形成波浪并发出声音。
化学反应编辑
1.闪电时,可以使大气空中的氧气化学合键发生改变,生成极少量的臭氧。
2.可以让氧气和氮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这是天然固氮的一种重要形式。
3.3H2+N2=2NH3
闪电结构
被人们研究得比较详细的是线状闪电,我们就以它为例来讲述闪电的结构。
闪电是大气中脉冲式的放电现象。一次闪电由多次放电脉冲组成,这些脉冲之间的间歇时间都很短,只有百分之几秒。脉冲一个接着一个,后面的脉冲就沿着第一个脉冲的通道行进。现在已经研究清楚,每一个放电脉冲都由一个“先导”和一个‘回击”构成。第一个放电脉冲在爆发之前,有一个准备阶段—“阶梯先导”放电过程:在强电场的推动下,云中的自由电荷很快地向地面移动。在运动过程中,电子与空气分子发生碰撞,致使空气轻度电离并发出微光。第一次放电脉冲的先导是逐级向下传播的,像一条发光的舌头。
开头,这光舌只有十几米长,经过千分之几秒甚至更短的时间,光舌便消失;然后就在这同一条通道上,又出现一条较长的光舌(约30米长),转瞬之间它又消失;接着再出现更长的光舌……光舌采取“蚕食”方式步步向地面逼近。经过多次放电—消失的过程之后,光舌终于到达地面。因为这第一个放电脉冲的先导是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地从云中向地面传播的,所以叫做“阶梯先导”。在光舌行进的通道上,空气已被强烈地电离,它的导电能力大为增加。空气连续电离的过程只发生在一条很狭窄的通道中,所以电流强度很大。
当第一个先导即阶梯先导到达地面后,立即从地面经过已经高度电离了的空气通道向云中流去大量的电荷。这股电流是如此之强,以至空气通道被烧得白炽耀眼,出现一条弯弯曲曲的细长光柱。这个阶段叫做“回击”阶段,也叫“主放电”阶段。阶梯先导加上第一次回击,就构成了第一次脉冲放电的全过程,其持续时间只有百分之一秒。
第一个脉冲放电过程结束之后,只隔一段极其短暂的时间(百分之四秒),又发生第二次脉冲放电过程。第二个脉冲也是从先导开始,到回击结束。但由于经第一个脉冲放电后,“坚冰已经打破,航线已经开通”,所以第二个脉冲的先导就不再逐级向下,而是从云中直接到达地面。这种先导叫做“直窜先导”。直窜先导到达地面后,约经过千分之几秒的时间,就发生第二次回击,而结束第二个脉冲放电过程。紧接着再发生第三个、第四个……直窜先导和回击,完成多次脉冲放电过程。由于每一次脉冲放电都要大量地消耗雷雨云中累积的电荷,因而以后的主放电过程就愈来愈弱,直到雷雨云中的电荷储备消耗殆尽,脉冲放电方能停止,从而结束一次闪电过程。
电频率
王者气息
王者气息(19张)
就在你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世界各地大约正有1800个雷电交作在进行中。它们每秒钟约发出600次闪电,其中有100次袭击地球。
闪电可将空气中的一部分氮变成氮化合物,借雨水冲下地面。一年当中,地球上每一公顷土地都可获得几公斤这种从高空来的免费肥料。
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和印尼的爪哇岛,是最易受到闪电袭击的地方。据统计,爪哇岛有一年竟有300天发生闪电。而历史上最猛烈的闪电,则是1975年袭击津巴布韦乡村乌姆塔里附近一幢小屋的那一次,当时死了21个人。
电荷流向
袭击地面的云地闪电为正闪电(击)和负闪电(击),云中正电荷对地的放电称为正闪电,云中负电荷对地的放电称为负闪电。正闪电时电流由云流向地面,负闪电时电流由地面流向云。即正闪电是正电荷由云流向地球,负闪电是负电荷南云流向地球。在云地闪电中,绝大多数是负闪电,负闪电其电流峰值以20~50kA居多,而正闪电比负闪电猛烈,其电流幅值往往在100kA以上 。
闪电的量词是什么?
答:你好,闪电的量词是道,如:一道闪电。
汉字:道。
拼音
dào
释义
①路;通行的路径。
②途径;方向。
③方法;技艺。
④德行。
⑤指道义。
⑥事理;规律。
⑦用话语表示;说。
⑧线条。
⑨量词。
组词
河道地道难道道路
一个闪电的电量是多少伏?
感谢邀请!
闪电是怎么形成的?闪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通常发生在阴雨天的积雨云中,简单说就是,云层上端有正电荷,云层下端有负电荷,地面产生正电荷跟随着云层移动,正负电荷会相互吸引,但是空气传导性很差。怎么办呢?
因为正负电荷就像磁铁一样相互吸引,所以地面的正电荷非常想与带有负电荷的云层相遇,可是够不着,那怎么办呢?想个办法拉近距离,地面的正电荷就跑到大树、高山、高层建筑或者站的比较高的人的身体上。
云层的负电荷也想和地面的正电荷相遇,怎么办呢?不断顺着云层沿着空气向下延伸,越向下越接近地面,终于,云层的负电荷与地面的正电荷,情投意合,相互拥抱连接。瞬间巨大的电流沿着一条传导气道从地面直向云涌去,产生出一道明亮夺目的闪光。
一个闪电的电量是多少伏?闪电的的平均电流是3万安培,最大电流可达30万安培。闪电的电压很高,约为1亿至10亿伏特。一个中等强度雷暴的功率可达一千万瓦,相当于一座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简单回答,祝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