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车为三国何人所造,如果古人开通了微博?
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我来试着回答下。如果古人开微博,要关注的人分为几大类。
1求财的,关注红顶商人胡雪岩,富可敌国的沈万三和陶朱公范蠡。
2求仕途的,关注唯才是举的曹孟德,晚清能臣袁世凯和汉武大帝刘彘。曹操不多说,唯才是举。袁公小站练兵时期的几位带兵管带诸如张勋,冯国璋等人最后都是北洋重臣,跟对领导绝对不会错。汉武帝不论出身提拔了公主的骑奴卫青和卫青的侄子霍去病,建功立业,封妻荫子。
3求提高文化修养的,关注庄子,老子和孔子。诸子百家学说是中华文化的起点,跟着大宗师学习,肯定有长进。
4喜欢历史的关注司马迁和班固,另外淮南子也不错。
5学习育儿的,关注爱新觉罗家族,清朝200余年基业,父传子肯定有一套教育方法。
6喜欢音乐的,关注唐玄宗,霓裳羽衣曲和秦王破阵曲如果传给你,你就是国乐大师了。
7喜欢健美的女性,关注赵飞燕和杨玉环,环肥燕瘦不解释。
8爱好宗教的关注玄奘法师和鉴真和尚,或者鸠摩罗什。
9爱好艺术的关注唐伯虎,米芾等人。
10爱看小说的关注罗贯中,施耐庵,曹雪芹等
11热爱旅游的关注谢灵运
12注重养生的关注孙思邈,李时珍。
13爱养花的关注观音大士,花瓶天天不离手
14饲养宠物的关注二郎神
15喜欢美食的关注战国时期的易牙,把亲生儿子都能做成饭菜。
16喜欢汽车的关注黄帝,指南车的发明人。
最后喜欢这个段子的关注《说林》
古代行军打仗怎么知道行进了多少里?
古代大军出行,必须要有向导。
向导在以前又叫乡导。
乡导这个名字就好理解了,本乡本土的向导嘛。
有本地人带路,当然无需测量也能知道行进了多少里。
《孙子兵法·军争篇》:
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其地利。建安十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为了恶心曹操,跑到塞外投降了乌桓,然后,这二人做了乌桓兵的乡导,屡次侵犯曹魏边界。
曹操得打回去啊!
曹操亲率大军往征。
按说,这是曹操在他自己的地盘上采取军事行动,什么粮草啊,饮水啊,行路啊,包括每天走了多少里路这种事情都应该安全无虞了吧?
应该不需要乡导了吧?
可是不行。
天有旦夕祸福。
天老爷也要求有发言权的。
忽然天降大雨,一时间洪水爆发,道路断绝。
怎么办?
有一个叫田畴的人,他本来是刘虞的手下。后来刘虞被公孙瓒杀了,田畴带着数百族人跑进徐无山中隐居了起来,既不接受公孙瓒的逼降,也不接受袁绍的征兆。
但他的这个隐居却也不是 那种真正的隐士,他召集了五千多户人家在山中开垦土地,举办教育,练兵自卫。
即是说,田畴其实是当地豪强,手下能办事的人有很多,非常熟悉当地的风俗人情,道路交通。
然后,田畴去做了曹操的乡导。
一切都不是问题了。
曹军走小路率大军深入塞外,一直走到了乌桓大本营柳城二百里地 ,乌桓才发觉。
与游牧民族打仗,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他们的主力。
曹操这一次在田畴的帮助下找到了。
遂大胜而归。
《资治通鉴》描述这一段说:
操令畴将其众为乡导,上徐无山,堑山堙谷,五百馀里,经白檀,历平冈,步鲜卑庭,东指柳城。至于乡导怎么知道具体里数?
有专用工具“记道车”。也被称为大章车,记里鼓车。
在古代,郡县之下,“十里一亭,十亭一乡”的行政区划,就是在这种记道车的帮助下完成的。
就算是亭子各种原因倒塌了,当地乡导也是 可以准确知道亭子的具体位置的,所以,只要找到了乡导,军队行进了多少里是很容易知道的。
在古代四大发明有哪些应用?
1、指南针: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有多种形体。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先辈已用天然磁石制成指示方向的司南之勺。三国魏时,马钧就利用磁铁和差速齿轮制造了能指示方向的机械装置--指南车。宋代科学家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中记载了制作指向用的磁针的方法。后来,又发展成磁针和方位盘连成一体的罗盘。至晚在北宋后期,指南针用于航海;南宋时期已使用针盘导航了。
早期欧洲人没有指南针,对于大海视为畏途,只能沿着海岸航行,跨不出欧洲大陆这个框框。中国发明的指南针传到欧洲以后,哥伦布才敢于向大海挺进,去寻找传说中文明富庶的中国,结果中国未找到却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从而改变了欧洲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世界发展的格局。可见指南针的发明对于整个世界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
2、造纸术: 造纸术在我国大约公元前一世纪,就已经有了纸,但是当时的纸只是纺织业飘絮沤麻的副产品,产量很低,质量也很差,还不能用于书写。到了东汉时期,蔡伦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上,对造纸术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他除了用麻做原料以外,还采用了树皮等一些纤维的东西,并且采用了石灰碱液蒸煮的加工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而在没有发明纸张之前人们是用什么记载的呢?商代时期用的是甲骨,西周用的是青铜器,
春秋时则用的是竹简·木牍·缣帛,此外还曾将抽丝织绸和制取丝棉是残絮的薄片用于书写。上面的这些材料有的笨重,有的昂贵,有的来之不易,不能适合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从蔡伦发明纸之后就完全不一样了。方便而又简洁。纸的发明以及应用对社会历史的记载于保存,对文化思想的交流传播,发挥了重大作用。
3.印刷术:中国约在公元七世纪的初唐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采用雕版印刷术印制的书。唐咸通九年(868)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有刻印时间的印刷品。宋仁宗庆历年间,平民毕升在雕版印刷业已普及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他是用胶泥刻字,每字一印,烧后制成字印。然后将一颗颗字印排列镶嵌在铁板之上,
经过大火的烤和压平等工艺制成印版后就可以印刷了。印版上的字是可以取下来反复使用的。活字印刷术从13世纪后传到朝鲜和日本,到了15世纪中,欧洲才掌握了活字印刷术,这一发明是我国人民为人类做出的又一项重大贡献
4、火药:要说到火药那可厉害了,火药是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公元8~9世纪,炼丹家已经知道硫磺·硝石与木炭混合燃烧时会产生剧烈反应。在唐代就发明了这三种物质为原料的黑色火药。到了宋元时期,各种药物成分有了较合理的定量配比,并且现在军事上的已使用,出现了最早的火炮 火枪 火箭 地雷 炸弹 等火药武器。现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铜火镜,制造于元年顺三年(1332年)。他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铜炮,
由于靠火药作为推动力,其威力较大,所以称它为“铜将军”。火药在13世纪是传到阿拉伯持国,阿拉伯和波斯把制造火药的硝称为中国雪。14世纪以后,我国制造火药武器技术经阿拉伯传到了欧洲。火药的发明对世界科技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现代黑火药就是由中国古代火药发展而来。
我国四大发明反映了我国古代的文明与科技的领先地位,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与科技发展的重要贡献,它推动了人类历史进程。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加油加油加油,我们海的继续发扬前人的精神,创造更美好的中国!
指北车谁发明的?
祖冲之发明的
指南车的发明者是祖冲之,指南车也被称之为司南车,它的原理和指南针不同,指南针是利用电磁效应,而指南车则是利用齿轮传动来指明方向,它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装置,每个朝代的指南车结构也不相同。
只能车上一般有一个木人,木人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指南车是人力带动,在行走的时候车内的木制齿轮会转动,会将车轮的偏差传递给木人,木人会指向车子转动方向相反的角度,无论车子怎么转动,木人始终会指向设置好的方向。
炎黄蚩尤与尧舜禹之间是什么关系?
炎、黄、蚩尤是古唐朝各自的部落首领,距今一万两千年历史。
炎帝部落在今东北地区,黄帝在今西北地区,蚩尤在今南方地区。他们都是同期各自部落首领,历史上的炎黄大战、黄帝蚩尤大战,都是部落之间为争地盘发生的战争。他们都为半人半神之体,身高丈余,铜头铁臂,呼风唤雨,半空作战。
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古唐朝,即有文字也有实物,主要以玉器为主,文字是汉字。随着考古发现,总会找到的。
舜、禹是虞朝部落首领,禹是舜的儿子,距今八千年历史。虞朝既有实物也有文字,实物以青铜器、玉器为主,很精美。文字有篆体、汉字、象形文字等,以后考古逐渐会发现的。
虞朝主要活动在今的山东地区,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