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栏之战第三天,刘备曹操汉中之战?
如果比优势,在汉中之战中,恐怕刘备更有优势。但仅有优势,并不代表刘备就一定能赢,刘备能在汉中之战取胜,除了刘备有优势之外,还有正确的策略、合理的用人、必胜的信心。
汉中之战前的双方形势
汉中之战是在公元217年,由刘备发起的,在此之前,刘备已经精心准备了2年,2年前曹操趁刘备赶赴荆州处理与孙权关于荆州归属问题的争论时,曹操发兵攻占了汉中,逼降了张鲁。
曹操虽然在很短的时间内拿下了汉中,却没有趁刘备不在益州之际攻打益州,没有乘胜进军,反而将主力撤退回中原,仅仅留夏侯渊、张郃率领的关中边防军镇守汉中,并且让张郃率军逐渐蚕食益州所属的巴郡和巴西郡,刘备急令张飞抵御张郃,最终将入侵益州的张郃军打得全军覆没。
汉中是益州的北边门户,曹操想要夺取益州必先攻占汉中,刘备想要夺取关中必先拿下汉中,汉中对于曹刘双方来说,都一块战略要地,但对于仅有一州之地的刘备来说,则是生死存亡的必争之地。
汉中对于曹操来说,虽是战略要地,但是远离中原,即使从关中进入汉中也是极其困难的,中间隔着茫茫八百里秦岭险地,如果曹操想攻占益州,就必须拿下汉中,但是曹操在拿下汉中时发出得陇望蜀的感叹,放弃乘胜进攻益州。
法正看出了曹操的心思,认为曹操是因为内部有忧患,才不敢继续进军益州,事实上,曹操晚年面临一系列内忧外患,让曹操放弃了扩大战争的机会,于是法正劝刘备攻打汉中,刘备在经过两年的休整之后开始攻打汉中。
双方在汉中之战中投入的实力对比
刘备一方投入汉中之战的总兵力约有8万人,除了关羽的荆州军以及蜀汉南中边防军没动之外,蜀汉在益州能调得动的军队全部调上了,刘备可谓是投入了血本。
曹操一方投入汉中之战的总兵力只有4万人,基本上是夏侯渊、张郃率领的关中边防军兵团,直到夏侯渊被杀前,曹操本人及所属的曹魏中央军都没有出现在战场,虽然夏侯渊战死之后曹操率领5万中央军进入汉中,但此时战争的天平的已经向刘备方倾斜,曹操由于后勤补给、边民迁移等原因无法击败刘备,只能以失败退出汉中。
换句话说,夏侯渊被杀之前,刘备军的实力双倍于曹魏军,夏侯渊被杀曹操进入汉中之后,两军的实力相当。
除了军队数量,还有将领数量,刘备方也投入了除了关羽之外的所有名将,刘备方参与汉中之战的将领有: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黄权、吴懿、雷铜、吴兰、陈式等,其本上益州将领全部参战。
曹操方参与汉中之战的将领有:夏侯渊、张郃、徐晃、郭淮、曹真、曹休、曹洪等名将,曹魏关中军团主要将领全部参战。从将领的数量上看,也是刘备军占优势。
但是曹魏投入的兵力只是关中的边防军,而蜀汉投入的兵力是益州的中央军以及能派得上的所有边防军、郡县兵,同时刘备比曹操更重视汉中之战,因为在持续两年的汉中之战中,曹操只参与了三个月时间,其余时间都是夏侯渊在对抗刘备,直到战死曹操才赶来汉中。
另外,刘备对汉中之战的投入是相当大的,益州近百万百姓基本上都在为刘备的汉中之战服务,要知道刘备在前线的8万军队,就需要16万民夫来运输粮食物资以及与战争相关的工作,甚至连益州的妇女都为汉中之战运输物资,刘备动用了全益州的益州才打赢了这场战争。
刘备是怎么打赢汉中之战的
刘备打赢汉中之战的关键就是夏侯渊犯了致命错误,因为汉中之战从217开始,一直打到219年正月,刘备都没有取得任何胜利,对于坚守险隘的曹军一点办法也没有,如果这么一直打下去,刘备根本没有取胜的机会。
可是刘备在法正的建议下,改变了策略,使了一招引蛇出洞,刘备攻打并占领了紧靠汉中治所南郑附近的一座山-定军山,引诱夏侯渊出关迎战,当时夏侯渊军紧守阳平关,刘备无法攻克。
夏侯渊听说刘备占领定军山后,率领张郃出关争夺定军山,夏侯渊一出阳平关就意昧着失败,因为他采取了错误的策略,在敌人预设的战场与敌人进行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而且还中了敌人的声东击西、围点打援之计,夏侯渊哪有不败的道理。
定军山是刘备选定的战场,刘备先占领这里,抢占了优势地形和位置,利用声东击西、围点打援的计谋,先攻打张郃,夏侯渊派兵救,就打夏侯渊,夏侯渊不派兵救,就吃掉张郃,夏侯渊放弃了阳平关的优势地位,与刘备在定军山争夺,就注定了失败。
换句话说,汉中之战曹操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夏侯渊这个白地将军作出了错误的决策,放弃了自已的优势与刘备来争处于劣势的定军山,还被刘备一系列的计谋所败,连主帅都战死了,汉中的曹军粟然,选择收缩并推举张郃为临时主帅才勉强稳定军心,可是这个时候汉中大部分发都落入了刘备手中。
即使后来曹操亲自赶到汉中,也无济于事,因为刘备占领了汉中大部分要地,并且固守以待,消耗曹操的粮食,同时派兵攻击曹操的后勤补给线,让曹操无法安心作战,况且当时曹操的粮食要从关中运来,非常耗时,导致曹操最终失败。
除了夏侯渊的错误决策,刘备在汉中之战取胜,还采纳了法正及下属一系列正确的建议和谋略,并正确的实行了计谋和战略,还包括刘备的合理用人,以及诸葛亮在后方的鼎力支持,最重要的还有刘备必胜的信心。
cs大灾变怎么玩通关?
老兄,你是菜鸟吧?大灾变地图有5张,你不管玩那一张都要通关成功或者失败才给钱的。中途退出扣100快。现在用奖励了。大灾变系列 通关失落之城50关(大概要3个多小时才能通关)就可以获得作战地图、通关黑暗之门(大概要1个多小时才能通关)20关就可以获得电波干扰器、通关地狱围栏50关(大概要1.5个多小时才能通关)就可以获得安德雷手册,通过关异乱之战[追击2关](大概要1个多小时才能通关)就可以获得异形斗兽残骸。通关生化魔方(1个小时左右)随机赠送4件物品的一个,或者是一种不知到干嘛的针剂。收集齐全部四种道具就能换取到A博士的行李箱。 开启A博士的行李箱后,就能获得以下一件随机道具。 生命补液:A博士开发的战斗辅助产品,服用后即使在僵尸狂袭之下也能屹立不倒。(效果:在求生模式中初始生命值等级自动升级为15级。) 龙力丸:A博士开发的战斗辅助产品,吞服下这颗神奇的小药丸后将在体内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效果:在求生模式中初始攻击力等级自动升级为15级。) 巨额资金:A博士通过神秘途径募集的研发资金,在战斗中将提供给你强大的资金支持。(效果:在求生模式中提供32000的初始资金。) 赏金操纵仪:A博士通过无线信号侵入组织的赏金分配系统,增加击毙僵尸时获得的赏金。(效果:在求生模式中击毙僵尸的赏金增加50%。) 注:道具是限时一个月。要不然也不会可以重复获得
有哪些中国历史的冷知识?
在中国上下有记载的近3000年历史中,发生过许许多多或鲜为人知,或不知其据,或以讹传讹的事情,这些被后人统称为“冷知识”。
以讹传讹版一、马谡并不是诸葛亮斩杀的,而是病死的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可谓千古传颂,说的是诸葛亮北伐时,马谡丢失街亭,导致蜀汉大军功亏一篑,诸葛亮按律治马谡之罪的事件。
可马谡因失街亭获罪不假,但并不是被诸葛亮斩首的,而是病死在狱中。《三国志》中记载很明确:“谡下狱物故(死亡)”。所以,马谡其实是在狱中就病死了。(《三国志·马谡传》)
二、第一个焚书的并不是秦始皇,而是孔子
很多人都知道秦始皇焚书的典故,但实际上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曾经有焚书的行为。
西汉《七纬》记载,孔子得书3240篇,取其中120篇留存,烧掉3120篇。《郑板桥家书》也说:“秦始皇烧书,孔子亦烧书。”
不过,孔子所烧书只是他所得的那部分,影响有限。(《七纬卷弟九·尚书纬之一》)
三、蔺相如从未做过赵国国相
“将相和”,讲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
廉颇是将军不假,但蔺相如却从未做过赵国国相,他最大的官职是上卿。(《史记·蔺相如廉颇列传》)
四、尧的原名不叫“尧”
按《皇极经世书》,尧登基于西元前2357。都城一般认为在山西临汾的陶寺。尧的名字很有趣,叫“伊祁放勋”。
不知其据版一、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今天经常被提到,但其实最早不是英国人培根说的。
早在东汉时期,王充就曾说:“人有知学,则有力矣。”(《论衡·效力篇》。
二、可怜天下父母心
“可怜天下父母心”最早是慈禧太后说出的。在清朝年间,慈禧太后母亲七十大寿的时候,慈禧没有时间去参加母亲的大寿,就让侍臣给母亲送了很多的东西,同时,亲笔写了一幅书法,全诗如下: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鲜为人知版一、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木乃伊皇帝
辽太宗耶律德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木乃伊皇帝。公元947年,耶律德光南征灭晋后,在返程途中病死。
文武大臣为了防止其尸体腐烂,就仿效牛羊“羓”的做法,将耶律德光的内脏掏空,用盐卤上,谓之“帝羓”。
二、明清朝女子出嫁前会检验其是否为处子
明清婚俗“婚前验处”。明清时期贞洁观念强烈,近乎至酷。女子出嫁时,女方往往派人到夫家打听消息,如果洞房第二天鼓乐喧天,则证明新娘通过了夫家检验,婚礼会一切照常进行。
否则不但不举乐,新娘还会被送回女方家,并索还聘礼,赔偿男方所有开销。女方家也会感到非常丧气,而这位新娘想要再嫁,恐怕已是不可能了。(《右台仙馆笔记》)
三、小米是从狗尾草中培育出来的
从上古一直到秦汉,中国人最重要的、也是吃的最多的主粮是小米。小米是汉人祖先从狗尾草中优选培育出来的。
四、牙刷是中国人发明的
据美国牙医学会的资料表示,世上第一把牙刷由中国皇帝明孝宗于1498年发明,方法是把短硬的猪猔毛插进一支骨制手把上。2004年,伦敦罗宾逊出版社出版的《发明大全》一书,列举了人类300项伟大的发明,也把牙刷的发明权归到朱祐樘名下。五、曾国藩脱衣点白银
道光二十八年,38岁的曾国藩为证清白,当众脱掉衣服,光着屁股走进银库清点现银,这才查清了国库亏空的真相。
沙俄为什么非要把阿拉斯加卖给美国?
1867年,俄罗斯以720万美元的价格将阿拉斯加的领土卖给了美国。仅仅50年后,美国人已经将这一数额提高了100倍。俄罗斯怎么能放弃这么大一片土地呢?很多人不理解。
有人曾经在白宫站台上发布的一份归还阿拉斯加给俄罗斯的请愿书,在取消之前收集了超过35000个签名。许多人仍然相信要么是美国人从俄罗斯人那里偷走了阿拉斯加,要么是租借它但没不归还。
尽管很多传言存在,但是那次交易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双方都有充分的理由这样做。并且实际上,关于阿拉斯加的交易,俄罗斯和美国可谓是一拍即合,很快达成一致。
俄罗斯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发横财:在19世纪,俄罗斯阿拉斯加是一个国际贸易中心。在首都,商人交易中国面料、茶等,甚至交易冰,这是美国南部在冰箱发明之前所需要的。并且正在建造船舶和工厂,开采煤炭。人们已经知道该地区的众多金矿。卖这块土地似乎是很疯狂的。
俄罗斯商人被吸引到阿拉斯加,寻找海象象牙和珍贵的海獭皮毛,可以通过与该地区的土著人民进行贸易来获得。当时有一家公司来完成交易,公司由俄罗斯的冒险企业家创办。该公司控制着阿拉斯加的所有矿山和矿产,它可以独立地与其他国家签订贸易协定,并拥有自己的旗帜和货币。这些特权是由俄罗斯政府授予公司的。政府不仅可以获得这个公司的大量税收,而且还拥有大部分股份,沙皇及其家族成员是这个公司的股东之一。
这个公司的主要管理者是才华横溢的商人亚历山大。他建立了学校和工厂,教导当地人种植大头菜和土豆,建造堡垒和造船厂,并扩大了海獭贸易。他还娶了阿留申酋长的女儿。
在他的领导下,这个公司带来了巨额收入,超过1000%的利润。当老化的他辞职时,一个接任者代替他接管了这家庞大的公司。
与土著的矛盾爆发:接任者首先给自己设定了天文工资,当时沙皇的一个部长和参议院的工资是1500卢布,而他给自己设定了15万卢布的工资。
他还以半价从当地人购买毛皮。结果,土著人非常不满,在接下来的20年里,爱斯基摩人和阿留申人杀死了几乎所有的海獭,剥夺了阿拉斯加最赚钱的贸易。当地人民并发起了起义,俄罗斯人只能通过从军舰上向沿海村庄开火。
所以俄罗斯人开始寻找其他收入来源。因此,冰和茶的贸易开始了,但不幸的商人也无法合理地组织这种做法,公司的业绩每况愈下,后来不得不转为国家补贴,俄罗斯每年20万卢布,但即使这样也没有挽救公司。
无奈出售阿拉斯加:然后克里米亚战争爆发,英国、法国和土耳其都反对俄罗斯。很明显,俄罗斯既不能供应也不能保卫阿拉斯加 ,海上航线是由盟国的船只控制的。甚至采矿的前景也暗淡无光。人们担心英国占领阿拉斯加,然后俄罗斯将一无所有。
莫斯科和伦敦之间的紧张局势有所增加,而与美国当局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温暖。双方几乎同时提出了交易阿拉斯加的想法。因此,俄罗斯驻华盛顿特使代表沙皇与美国国务卿展开会谈。
双方人民都反对:虽然官僚正在进行谈判,但两国的民意都反对这项协议。俄罗斯报纸写道:“我们怎样才能放弃我们已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进行开发的土地,这是一个找到金矿的地方啊!” “为什么美国需要这个大冰块和5万名在早餐时喝鱼油野生爱斯基摩人?”美国媒体愤愤不平地问道。
但是在1867年3月30日,在华盛顿特区,双方签署协议,以720万美元,即4.74美元/平方公里的价格出售150万公顷的俄罗斯土地,这纯粹是象征性的一笔钱。当时,在西伯利亚有相同表面积的非生产性土地,可能在俄罗斯国内市场上也要花费1395倍的价钱。
现代战争中坦克有用吗?
最近,在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的冲突中,大家刚刚领教了一番无人机对地面装甲“大开杀戒”的震撼场面。
阿塞拜疆的无人机充分发挥了“察打一体”的空中优势,而亚美尼亚的坦克则如同活靶子一般,毫无还手的余地,被击中后顷刻间引发殉爆,全体车组人员以极其惨烈的方式“牺牲殉国”。
更有老早前的两次伊拉克战争,尤其是1991年海湾战争那回。虽然当年还不流行无人机对付地面装甲,但美军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打坦克,也如同老鹰抓兔子般“手到擒来”。
战机做的是空中三维机动,坦克在地面,量再大,也只能进行二维机动,永远属于被动的一方,甚至还不如兔子,兔子好歹还能钻到洞里躲藏,而庞大笨重的坦克,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形下,几乎成了无路可逃的“活靶子”。
结果,萨达姆军团骄傲的坦克海洋,很多都没有机会直接遭遇对手的地面部队,就被美军的空中力量轻松打成了“坦克坟场”。
发展到如今,运用了无人机后,对付地面装甲的操作更简单、成本更低廉。不但在最近的亚-阿冲突中大显身手,还有去年胡赛武装那超级能打的“神秘”无人机,也多次刷新了人们对现代战斗模式的认知。
于是,近些年来,很多声音都在质疑坦克“陆战之王”的人设,甚至开始否定坦克在现代化战争中的角色和未来存在的必要性。
其实,同期,坦克也有闪光时刻。比如,在另外一个局部战争,叙利亚战场上,坦克就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我们看到,面对并不具备空中优势的对手,在平原、沙漠等开阔地带野战环境中,俄叙联军的装甲突击作战是非常成功的,像T-62M、T-72B3等俄制坦克分层次波浪式快速突进,能够迅速击溃正面的反政府武装。
(叙利亚战场上,老当益壮的T-62M)
那么,可能有人会反问,在野战中,坦克确实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遇到了巷战,则非常容易陷入被动。
这方面的例子,最典型的当属第一次车臣战争。
在1995年的格罗兹尼战役中, 面对按照堡垒要求打造出的城市,俄军笨重的装甲武器在城市巷战中,很难做到立体防护,坦克主炮因为仰角限制无法攻击高处的反坦克手,成了最致命的火力死角。
这种情形下,隐蔽在街边、各类建筑的回廊、门窗后的敌人,随时可能向坦克发射致命的反装甲武器;而且,巷战中,坦克的视野不足,对于近距离的战场情况更是无法有效侦查,其装甲和火力优势很难发挥,尤其是顶部和侧翼,防护的比较脆弱。
结果,第一轮巷战后,俄军惨烈的大败。打头阵的那支俄军装甲作战旅几乎团灭,短短半个小时后,300多辆坦克装甲车开进去,200多辆被击毁,阵亡官兵1000多人。
情急之下,部分官兵选择放弃装甲车,可刚跳下车,又被隐藏中的狙击手射杀。最终,只有1个军官带着9名士兵活着走出了格罗兹尼。
显然,二十多年前的俄军,还没走出冷战思维,打的太粗暴,让坦克成了葬送士兵生命的“铁棺材”。
(战后的车臣首府格罗兹尼)
俄军的教训也直接引发了全世界对坦克战法的思考和改革。这就是咱们现在经常听到的“合成旅改革”。即,把装甲部队、防空、电子对抗等作战部门整合为一体。无人机和武装直升机与地面装甲互相“搭配着用”,再配合着电子战,能较为理想的发挥出坦克的战斗力。这点,在叙利亚战场的巷战阶段,俄军已经有了相对成功的实践。
另外一点也不能忽视。目前,咱们看到的各种无人机轻松命中坦克的案例,其实针对的都是战场上落单的坦克。
这种胜利更像是侥幸撞上的。
在现实作战中,地面部队往往呈体系出现在战场,像1995年格罗兹尼战役战役中的俄军那样,粗暴的直接把装甲开进四面埋伏的城市,早就属于老黄历了。
当今的装甲战,并非只是坦克在忙前忙后,首先要进行近地轨道空间的控制和区域防空火力的搭建,不同型号的远程打击火力逐步就位后,配合装甲的防空火力也要时刻伴随地面突击力量入场展开。
在坦克与武装直升机组成的地面突击力量网络中,无人机能够到的,只是对手的边缘地带。而且无人机地面基站还需要与卫星传输信号,也因此极大增加了被发现的概率。
一旦无人机基站和行踪被定位,可以对其实施电子干扰。无人机数据链路受到高强度、多手段的蓄意干扰后,地面控制站与无人机的联系将被切断,无人机就会像断了线的风筝,再无法发挥其战斗力。
总之,在当今的战场模式下,坦克但作为防护、机动、火力的结合体,仍属于陆军突击力量的首选,也一直被看作重要的火力平台,只要地表还有战斗,坦克的引擎就不会被熄灭。
毕竟,无论空中力量多么强大,最后阶段占领城市、清缴残留敌人的工作,还得依靠地面部队。
典型的就是当今的叙利亚战场。
我们看到,最难的战斗基本都发生在建筑物密集的城镇地区,而这些密集的建筑物又为武装分子提供了绝佳的藏匿和掩护场所。当外围的战斗结束后,士兵们需要进入城区与武装分子展开巷战,并对每座建筑和每个房间进行清查,确定完全清除掉武装分子。
但建筑密集区易于藏匿,如果没有坦克这种火力猛、防护力强的重型装备的掩护以及伴随实施火力的压制,步兵就会成为敌方的活靶子。
只不过,保障坦克等装甲平台真正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这种突击力量不能再单纯指望地面装甲本尊,必须得与武装直升机、无人机和电子战、防空力量“组团”出现,尤其在制空权和战场感知能力方面,愈发被认作是决定地面装甲战斗胜负最关键的角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