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猜图 航空公司,游客大部分乘坐的是晚间飞机?
旅游包机的航班时刻基本都是接近半夜到凌晨
根据多年申请航班时刻的经验判断,您所遇到的半夜航班,基本上都是旅游包机。
这个时段的飞行航班我们称之为“红眼航班”,大谱气都是航司包给包机商的旅游包机。
飞行时刻的黄金时段
对于航空公司来说,都希望自己航班的飞行时刻能在白天黄金时段(一般是11:00-17:00)。
我们在预订机票时会发现,凌晨最早的航班和临近半夜的航班,往往机票价格比白天的便宜。
从航司收益来说,白天出行旅客人数多,票价销售高,是收益的最佳时段。
对于旅客来说,白天航班出行方便,也便于后续航班的联运,也是最佳选择。
所以我们在业内经常开玩笑说,谁能拿到飞行黄金时刻,谁就拿下了市场。
航班时刻优先权
但是,不是谁都能随便拿到黄金时刻,航班飞行时刻的申请要严格按照民航局的规定申请。
一般都有优先权规则的顺序,依次为:
正班机 VS 包机:正班机优先
国际航班VS国内航班:国际航班优先
基地航空VS 非基地航空:基地航空公司优先
国际航班首都城市VS 其它城市:首都机场优先
国家航空公司VS地方航空公司: 国家航空公司
当然,没有绝对,但大部分航班,基本上都遵循一定的行规。
统筹调配,才能做到轻重缓急,保证空中交通的有序发展及安全。
我们返回来看半夜的“红眼航班”,为了不占用白天正班机的资源,保证各航空公司正班机的正常运行,航司申请的旅游包机,一般飞行时刻都会被安排在半夜或凌晨。
包机商一般都是连同旅游产品,包机机票一同打包销售给客人,价格实惠便宜,便于旅游目的地的推广和销售。
所以,如果你报名参的团是属于旅游包机,那么经常是半夜起飞,也就不奇怪了。
这样的包机,旅客基本是在机上睡觉了,旅途非常辛苦,如果报名参加诸如此类的旅游包机团,也要做好心理准备。
女网红进驾驶舱?
11 月 3 日晚间,有网友在传,有无关旅客在商业航班中进入驾驶舱,并在驾驶座就座。图片显示,一位着非航空制服、未带任何证件的年轻女性。在飞机驾驶舱中,单手做 V 型手势拍照,多位飞行员表示,根据网传图片中飞行通话频率、油门位置、存在水杯茶具等细节。基本可以判定网传女性,是在客机飞行中拍摄的相关图片。
网传这位机舱拍照女性,是一位网络红人。
桂林航空在11月4日下午做出了处罚,当事机长被处于终身停飞。涉事其他机组成员被无限期停飞并接受进一步调查。当事机长被桂林航空停飞后,将无法以机长身份转去其他航空公司。如果要从头开始,必须用学员身份报考其他航空公司,但是也要看其他航空公司要求。
听说是广州区域的,按照图拍显示,应该算是正在飞行途中了。虽然机长要吃饭!要上洗手间!但是机舱必须时刻保持,有两位机组成员在工作,以保证驾驶舱安全,作为机组成员就会被安排进入!
无关人员违规进入驾驶舱,还可能酿成机毁人亡的灾难。1994年3月23日凌晨,俄罗斯航空593号航班,坠毁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机上75名机员及乘客全部罹难。调查人员检查驾驶舱的通话录音带发现,事发前正机长按正常程序离开驾驶舱到客舱休息,只有第一副机长和第二副机长在驾驶舱。这时第一副机长把自己15岁和12岁的子女到驾驶舱参观,更让他们坐在机长座位“学习”飞行,因此酿成大祸。
一位敬业的网友讲述:每次老婆孩子坐公司飞机,我都让她安分一点,不要因为是家属,做出一些越格的事情,让机组同事难做。曾经有一次,老婆怀孕挺个大肚子,也是第一次坐他开的飞机,机长是大学的师兄。机长让他到达目的地之后,让旅客下完了,然后一起坐机组车出场,他当时就拒绝了。
机长在飞行任务中有最终决定权,大家心里都默认机长是对的,导致此案例中机长私自让网红进驾驶舱的行为。他认为实际上乘务长和副驾驶心里都是反对的,因为面子原因不好当面反对而已。说到底没有坚持心中的底线,或者是没有遵守行业规章制度。他们并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职业的副驾驶和乘务员。当然也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拍照在朋友圈秀一秀没有问题。
航线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万米高空之上,不出事则已,一出事就是机毁人亡。请问:你开心了,谁还能放心?
飞机是怎么知道被导弹锁定并发出警报的?
实际上题主提到的导弹锁定警报说法有些不准确,战斗机不是对导弹锁定才报警,实际是根据自己是否被战斗机火控雷达锁定,以及自己是否被导弹逼近来判断并警告飞行员的。下图就是阵风全套的告警系统,包括了被动雷达告警系统、导弹尾焰告警系统,这已经是目前最典型的三代半、四代机的标配了。尾焰告警系统
导弹的告警系统主要体现在战斗机的“尾焰告警系统”,这是四代机研发的导弹来袭告警系统,采用红外成像或者光电原理,全向搜索战斗机周围的目标,发现导弹尾焰然后对飞行员进行报警。
最典型的就是苏-35的导弹逼近告警器为例,用6个遍布机身光学探测装置以及2个激光告警接收装置,可帮飞机实现全360°全向覆盖,预警各类导弹目标的来袭,他能发现30公里外来袭的空空导弹,以及50公里外大型低空导弹的来袭,甚至还能对10公里内的肩扛式防空导弹进行预警!
图:苏-35的机身传感器示意图,单孔的就是导弹逼近告警器
全向告警光电系统并非苏-35的独创,这套系统最早在试验机米格-35开始试验,欧洲更是该技术的鼻祖,目前在“台风”、“阵风”都广泛采用类似技术,中国的的尾焰告警系统研发很早,但感觉并不是很重视,一般的飞机都只是在尾椎上布置2个勉强覆盖后向光学告警窗口,唯一的例外是,歼-10C在进气口增加2个探测前向空域,使总数加到4个,但同属三代半、空间更大的歼-16却依然是2个。
而像现在新出来的两款4代机,美国的F35和中国的歼20战机,已经将这一个告警功能集成到机身分布的EODAS(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中了,不但可以进行尾焰告警,即使是饶后偷袭的战斗机也会被发现
F-35分布孔径系统图像
雷达锁定告警器被动雷达告警系统是比较早,并非什么高大上的玩意,各国战斗机早在二代机时代就装备这样的系统了,甚至美国的F22就是依靠被动雷达告警来对付三代机的,下面我们细说一下:
战斗力的机载雷达,在不同模式工作下,其雷达波频率特征各有不同,战斗机机载雷达,在空战模式下主要有四种模式:搜索扫描,敌我识别,边测距边搜索,锁定攻击!雷达在不同模式下表现出来的特征是不一样的。
比如搜索扫描模式下,雷达在能够照射的最大范围内进行扫描搜索,搜索区域最广(一般为机头前方±65°),在发现目标后,进行敌我识别,确认为敌方目标后,雷达工作模式开始慢慢转换,基本以目标为中心,搜索范围慢慢收窄,雷达波扫描频率会越来越快,并开启边测距边搜索模式对目标进行跟踪,获取目标的距离和距变率。如果要对敌人进行攻击,则切换为锁定模式,这时候雷达的扫描的范围缩小至大约只有机体前方10°左右。整个过程雷达波刷新频率从大约10秒以上变成1秒左右。
而雷达锁定告警器的作用,就是判断雷达搜索模式到跟踪锁定模式下雷达波的不同频率和能量,来判断对方战机雷达是否在试图跟踪你,如果雷达波的扫描频率达到1.5秒以下,可以判定战机已经被锁定,雷达告警灯会急促闪烁并发出急促的告警声音来警告飞行员。但其实没有任何卵用,现代空战准则,只要完成火控雷达锁定,飞行员按下导弹发射按钮——你已经死了,这也是为何各国都对自家飞机被火控雷达锁定反应如此之大的原因,因为自家飞机距离被击落仅仅只差按下按钮而已!
再说说F22是怎么猎杀三代机的,是怎么打出144:1的惊人战绩的。F22在与三代机的对抗中一般采取静默模式飞行,而三代机开启的雷达波搜索过程中,虽然发现不了F22,但是F22的被动雷达警告系统会发出提示,再然后F22开雷达开始搜索目标,而且F22的APG-77雷达就采用了低频信号组的方式,让自身的雷达波隐藏在环境电磁波里,使对方的被动雷达告警失效,达到完全隐身攻击的目的,这就是F22的杀招!
为什么飞机失事?
之前学物理一个鸡蛋从百米的上空掉落就能砸死人,一支铅笔也能杀死一个人,何况几十上百吨从近万米的高度垂直坠落,它着地的冲击力就足以让所有的一切粉身碎骨,还有大火烧过,要是不烧可能现场还有血迹留痕!本来所有的遗骸都是碎片再烧一把雨水冲刷真是一点痕迹都没有!当年的马航事件是飞机都不知道去哪了,现在至少还能知道失事在地球上!更万幸飞机坠落在山林里,要是在都市或者乡村城镇后果更不堪设想。
坐头等舱容易跟空姐搭讪吗?
无论是坐经济舱还是头等舱,与空姐搭讪都需要注意一些礼貌和职业的原则。下面是一些建议:
1.尊重她们的工作:空姐是在工作岗位上提供服务的专业人士,她们需要专注于保证飞行安全和乘客的舒适度。因此,在搭讪前请尊重她们的职业,并避免在她们忙碌时打扰。
2.注意场合和方式:如果您想与空姐搭讪,选择合适的场合和方式非常重要。可以在飞机起飞或降落过程中,或者在空闲时向她们请教有关飞行、航空业务等方面的问题。避免在她们正忙于工作时打扰或过于频繁地搭讪。
3.尊重个人隐私和空间:即使您希望与空姐建立友好的交流,也要尊重她们的个人隐私和空间。不要问及过于私人的问题,比如婚姻状况、个人收入等。同时,避免过于侵入性的言语和举止。
4.遵守航空公司规定:每家航空公司都对乘客的行为有相应的规定和准则。请确保您遵守航空公司的规定,并尊重其安全和服务的要求。
总之,与空姐搭讪需要保持适当的礼貌和尊重,避免给她们工作带来困扰或不适。记住,她们的首要任务是确保飞行安全和乘客的舒适度,职业优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