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怎么玩,西安适合玩几天?
1.时间安排:首先如果你时间比较充足的话,建议游玩5天左右时间,这样玩的比较全面,如果时间不充足3天左右也是可以的。
2.景区安排:西安游玩的景区比较多,也比较分散,几个方向都有景区。一般来说,西安兵马俑、华清宫、大唐不夜城 华山是必玩的,有时间的话,可以壶口瀑布都是很有特色,(最重要的还是吃货必需要去的西安永兴坊吃特色美食!)
3.注意事项:如果你是第一次去西安,先了解情况是必须的,现在西安很多旅行社的低价路线都是有强制消费和购物的,价格很低吸引游客,所以还是不要报那种低价团,我们这次选择的是全新自由行模式的旅游方式。
近点的地方有哪些地方可以去玩的?
有很多地方是只有老北京知道的,有很多地方是爱玩会玩的人知道的,基本上就是一个北京,两个世界:
1、老北京
妙应寺,位于西二环内,金融街北。俗称白塔寺,建于元朝,是北京现存最早的完整建于元朝的建筑,建筑师是一位尼泊尔人。
逛逛白塔寺,你会知道北京城是怎么来的。
白塔寺紧东边,是历代帝王庙,建于明朝,供奉着自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皇帝和有名的大臣。
历代帝王庙再往东,是鲁迅纪念馆,有关于鲁迅先生的生平经历和作品接受,纪念馆院里西北角是鲁迅故居,鲁迅亲自设计的一个小四合院。鲁迅非常有名的“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就在后院。
再往东,就是西四了,西四往南,就是西单,西单大悦城,年轻人的聚集地,全市帅男美女,虽然没有三里屯的气质高,没有三里屯的颜值高,但绝对比三里屯年轻。
西边这一片儿还有很多历史建筑,比如西什库教堂、恭王府、什刹海等等,都值得一逛。
南边的话,就更多了,现在老北京的风貌,更多存在在南城,最早的一座寺庙:北京法源寺,就在南城,这个寺院因为李敖的历史小说《北京法源寺》而出名。
郭德纲毕业的学校清华,就在南城,虎坊桥旁边,不过这个不是清华大学,而是清华池,是的,你没看错,就是清华池,西安杨贵妃洗澡那个叫清华池,不一样。北京清华池建于1905年,光绪年间,专业修脚一百多年。
现存的老胡同、老四合院,南城居多,前门那一大片,全都是。
老北京的值得逛的地方太多了,不一一说了。说说新北京好玩的。
2、新北京好玩的。
年轻人爱去的,当属西单和三里屯,年轻人的聚集地,全市帅男美女,忒好看,腿也好看。
三里屯工体院里,都是好吃的,格调也很高。晚上更是热闹,夜店的话,现在最火的是13.
逛街除了西单、三里屯,东大桥那个芳草地也很浪漫,文艺青年,小资格调,装饰装修的非常艺术。喜欢艺术的可以去798,近点的地方可以去东四那边的中国美术馆、嘉德艺术馆,远点的地方可以去顺义的罗红摄影艺术,这是好利来老板罗红开的,还能品尝黑天鹅蛋糕,温榆河那,还有一座松美术馆,这个是华谊兄弟的老总王中军创办的。
在北京,一定要看话剧,比较有名的几个话剧院:首都剧院,也叫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是人艺的大本营,经典剧目《茶馆》;海淀剧院,是开心麻花的大本营,经典剧目《夏洛特烦恼》《乌龙山伯爵》《李茶的姑妈》;国家大剧院,坐落在人民大会堂紧西边,隔着一条马路,这里上演的都是大戏。
喜欢戏曲的可以去长安大戏院、梅兰芳大剧院。
北京活跃的还有很多小剧场,上演剧目也都很景点,比如繁星戏剧村、先锋剧场等等。
不过呢,北京现在最火的,还是故宫,有机会的话建议多逛几次,每次都会有不一样的发现,不一样的感觉。
西安周边适合老人们旅游的地方有哪些?
个人觉得西安是个“有容乃大”的地方,历史与现代并存!无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都能在这收获一段难忘的旅行经历。推荐几个老人也必打卡的地方:
首先肯定是兵马俑~兵马俑一共有三个坑,分别是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一号坑,约有6000个真人大小的陶俑,这也是最大的坑;二号坑是有战车/骑兵/弩兵混合组成的,三号坑是军阵指挥系统。要想把把三个坑都逛完的话,建议穿衣裳特别舒服的鞋子,不然就只会像我一样,逛到脚底全是泡。可以找一个导游或者买个电子讲解器,毕竟有些当时历史文化不是很了解的,只能是”看热闹“了。
另外建议一下,可以逛逛博物馆。西安周边大大小小总共有100多家博物馆,光国家一级博物馆就得有七八家,其中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并称全国三大博物馆。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底蕴相当丰厚。想要了解西安文化,博物馆绝对不可不去。
大唐芙蓉园,这里拥有国内最大的仿唐建筑群。虽然很多人认为这里是后期仿建的,没什么文化底蕴,但我却觉得可以让我有更好的代入感,更加亲密的感受这里的历史文化氛围。色彩灿烂的液晶,灯火辉煌中的唐文化长廊/芳林苑/紫云楼等地,灿烂夺目,祈天鼓舞/宫廷演出/服饰表演让你应接不暇。对了,这里还有全球最大的水幕电影表演和大型歌舞剧“梦回大唐”,让你为那一段凄美的爱情不禁动容。
提个醒,个人觉得于此处类似的华清池一般,门票还不便宜。个人觉得很多旧址已经面目全非了,加上游客很多,特别缺少代入感,感觉在逛一般的旧公园。可能也是本人真的欣赏不来也体会到那种历史文化氛围。
古城墙也必须打卡呀不过说实在的很累。我们租了自行车,环城墙一周,历时2个多小时,整个人累得够呛,感觉也没怎么好好看风景。可以慢慢的环城墙半周,站在城墙上,感受城内城外的差异,感觉历史与现代的强烈碰撞。
论西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少不了最具代表性的秦腔剧和皮影戏。秦腔,声调高亢、豪迈,它用近似于“吼”的表达方式代替了“唱”,像极了陕西人的豪迈;皮影戏,中国古老而奇特的戏曲艺术,线条优美生动有力度,有势有韵,繁简得宜、虚实相生。去回民街和高家大院就能欣赏一段简单的皮影戏,感受特色的陕西话。
你还可以选择去看看特色的仿唐歌舞,听听独具一格的陕派相声,也是别具风味的。
来西安,必须要吃呀~回民街/永新坊走起~不过还是更建议往回民街深处走走,外面越来越商业化,更多的就是给外地游客的。回民街尽头的洒金桥绝对是个能吃到西安地道美食的好地方。肉夹馍/羊肉泡馍/biangbiang面/饸饹面……准备好几个肚子也吃不完呀哈哈哈
西安是个百去不厌的地方,而且特别适合老人,走走停停,行走在历史文化长廊中,绝对的赞!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搞笑却真实存在的事情?
耶律德光是辽朝的第二位皇帝,为契丹民族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他的死也足够奇葩,高烧不退自创“近女色降温法”,结果彻底凉了,死后被人做成了羓,成为了历史上唯一的”腊肉皇帝“!
辽太宗耶律德光在北返的途中突然高烧不退,随行军医皆束手无策,耶律德光便自己想出一个妙计。
耶律德光认为高烧不退,是身体里有火气,只要找一个办法泻火就能解决掉自己高烧不退的情况。
耶律德光还因此怒斥了随行军医,认为他们医术不精,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想不出来,耶律德光的话让军医无言以对。
耶律德光便让军中将士找来几个女子,秉承轻伤不下火线的原则,发着高烧,以自己的方式为自己降温,结果耶律德光的高烧终于退下来了,因为他彻底凉了。
对于当时的耶律德光来说,要找女子是件很容易的事情,耶律德光生性好色,除了本族女子外,每打下一个地方,都会搜罗当地的女子,在他的随行队伍中都会有一个移动的后宫。
耶律德光开始了泻火退烧的治疗,为了让效果更加明显,耶律德光决定不用重复的“药材”,可惜他自创的退烧法对他的病情并没有缓解。
因为好色,让这位本该大有作为的辽国皇帝不幸早亡。
整件事要从936年说起,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想要取代后唐政权,以割让燕云十六州为代价,让辽国出兵相助,耶律德光爽快答应,率领契丹勇士南下轻松灭掉了后唐。
石敬瑭绝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后唐灭亡后,石敬瑭又当儿子又称臣。
认了耶律德光当爹,重要的是耶律德光比石敬瑭还要小十多岁,耶律德光非常满意,便敕封石敬瑭为后晋皇帝。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四十多岁的人跟在一个三十多岁的人身后叫爹,是一副什么样的画面。
942年,石敬瑭的养子石重贵继位成为后晋出帝,石重贵拒不向辽国称臣,提出“称孙不称臣”的要求,打破了石敬瑭时期与契丹表面上的和谐。
耶律德光早就在打后晋的主意,只不过出师无名,石敬瑭又称臣又认爹的,耶律德光实在没有办法。
对于皇权来说,就算是亲儿子都照打不误,何况是认的儿子。
耶律德光一直对中原虎视眈眈,听说石重贵拒不称臣后大怒(大喜),以此为借口,亲率大军南下中原。
946年,耶律德光举全国之力南征,如此声势浩大除了教训石重贵,还想借此机会成就一番事业,只可惜耶律德光想得太容易了。
947年1月,耶律德光攻陷汴京,生擒石重贵,后晋就此灭亡,石重贵成了亡国之君,耶律德光改国号为大辽,年号大同。
耶律德光觉得自己如此轻松就抓了石重贵,那么中原皇帝的位子除了自己还有谁有资格坐?
只可惜历来是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打江山靠的是武力,坐江山除了武力外,还得有实力。
没多久,耶律德光目光短浅的本性就显露出来,很快便出了昏招。耶律德光下令手下的士兵以牧马为名,四出抢掠,称为"打草谷"。
打草谷的意思就是让自己的士兵四处抢劫,对外却说是牧马,标准的掩耳盗铃。
契丹士兵接到此命令后,完全没有了顾虑,大肆抢掠,开封和洛阳方圆数百里全被纳入抢掠范围,全部遭灾。
耶律德光又以犒军为名,让后晋的官员上贡,不管是谁,都得交点东西出来,得到的财物,却没有分给手下的士兵,全部进入自己的私库,运回契丹国内。
这里可以看出耶律德光是一个贪心、又残暴的统治者,他的结局只可能有一个。
没过多久,耶律德光就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刘知远在晋阳称帝,诸镇和后晋旧将纷纷起兵响应,攻破州县,杀掉辽国所任命的官吏。
耶律德光屁股还没坐热,便看出大势已去,准备溜之大吉,反正这一趟也赚够了。
返程途中耶律德光的军队路过相州,下令屠城,城中男子被杀,妇女被掳,耶律德光的这次暴行造成了近十万人丧命。
没过多久,耶律德光的报应就来了,在返回上京途中,耶律德光突然高烧不退,随行军医皆束手无策,用冰块敷,喝药各种方法用尽,耶律德光却没有丝毫好转,军医只能提醒他勿近女色,注意休息!(可能还有多喝热水,多吃清淡的饮食,少吃辛辣刺激的东西。)
结果却遭到耶律德光的大骂,“你们这群庸医,不学无术。我现在身患热病,正需要消火散热,却劝我勿近女色?”
耶律德光此言一出,军医无力反驳,心里估计想得是,“你官大,你有理!”
耶律德光用泻火降温显然是行不通的,军医为什么不劝他?
不能劝、不敢劝!
自己治不好病,又说耶律德光的方法不行,那不是明显嫌命长么,军医不发声,其他人只能任由耶律德光胡来,反正一路上他都是这样过来的,身体远非常人能比,说不定真把自己折腾好了也说不定。
耶律德光则坚信自己这个办法应该很有效,决定就加大力度治疗,一个“药引”不行那就多来两个。
结果没多久就一口老血喷出,彻底凉了。
耶律德光死了,只有45岁。正当壮年,当丧事报回上京,太后坐不住了,认为自己的儿子一向健壮,不管白天还是晚上都猛如虎,怎么可能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了,她决定要查清楚儿子的死因,便下了一道旨意,“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接到太后的旨意后,随行大臣都傻了,此时正是夏季,尸体没法保存,而且路途遥远,死要见尸,显然是不现实的事情。
后来,耶律德光的厨子想到了一个办法,不得不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同样是厨子,为何你就能如此优秀?
大臣们采用了厨子的想法,给太后带回去一份大礼,正是这份大礼险些把太后吓死。
这个厨子怀揣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想法,提出了一个建议,把皇帝做成羓!
羓类似于我们现在常吃的腌鱼腌肉,辽人常以牛羊为食,一顿又吃不完,为了方便长期食用,便会把牛和羊做成牛羓和羊羓,做法就是掏空内脏用盐进行腌制。
这确实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唯一的办法,但是把皇帝做成羓,谁敢下达这样的命令?
这可是大不敬的罪名,不过如果就这么回去,还是一个死,等军队返回上京,耶律德光估计比羓也好不到哪去。
横竖都是一死,众人决定就算要死也要干一件大事,这件事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们最终还是把耶律德光做成了人羓,但就这样还不能算完,到时候回复太后总得有个称呼吧,大臣们在中原居民的启发下,给耶律德光取名“帝羓”。
《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六卷》里这样记载:
“契丹主至临城,得疾;及栾城,病甚,苦热,聚冰于胸腹手足,且啖之。丙子,至杀胡林而卒。国人剖其腹,实盐数斗,载之北去,晋人谓之‘帝羓’。”至此,耶律德光被人称为腊肉皇帝正是因此得名,他也是历史上唯一的“帝羓”。
帝羓倒是好做,主要是原材料不好找。
随行大臣总算是完成了太后的懿旨,将耶律德光风干,运了回去。
哪些地方比较有趣适合和朋友一起玩的呢?
大雁塔广场,地标建筑,晚上去效果更好。广场分南北,晚上有音乐喷泉灯光秀,看完溜达到大唐不夜城,很惊艳。
民族风情一条街,也叫回民街、步行街、小吃一条街,一年四季人山人海,主要是民族小吃聚集,去主要看看热闹,感受一下就行。钟鼓楼就在眼前,顺便拍照。
永兴坊,汇聚陕西本地特色小吃,抖音里的摔碗酒就是从这儿开始红的。
白鹿仓,在西安边儿上,市区去有个二十公里,属于休闲度假风格,陕西所有小吃这里都有,各种民国风情建筑。
明城墙,一般来西安的人都会上去走走逛逛感受下穿越金戈铁马的时代。
历博,国家级博物馆,对历史考古有兴趣的话一定要去看看。
兵马俑,在临潼,我就不多说了,同上(参考历博)
华清宫,在临潼,如果去兵马俑的话顺路去,皇家行宫,杨贵妃和李隆基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西安事变遗址。
近的就这些,远的就多了,根据你的假期计划安排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