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城与勇士好感度,你最喜欢哪个游戏?
和平精英
地下城与生活怎么升级?
该玩法中,玩家可以自由种植、采集、钓鱼,从而获取材料,提升NPC好感度,进而获得奖励与BUFF,不过这里也得实话实说,该玩法提升程度其实相当有限,如果玩家只追求提升的话,建议玩家适当参与该玩法即可。
地下城与生活玩法行动将会消耗体力,初始阶段体力为30点。当喷泉的级别提升时,玩家的体力上限也会提升。玩家体力消耗完了之后,当天就不能再进行任何行动了,不过玩家也不必担心,第二天6点体力将会全部恢复。
如何评价剧版长安十二时辰?
文|张书乐
看了两三集雷佳音、易烊千玺主演的《长安十二时辰》后,总觉得追剧太累,便找来马伯庸的原著,熬了个通宵,看完收工。
随后恍然大悟,马亲王(马伯庸昵称)这一出爆款,还真是非一般的山寨。
可怎么就火了呢?总不至于大家没看过《达芬奇密码》吧。
但火的就是那么名正言顺,那么让人惊叹于脑洞与奇葩。
坦诚自己要高仿的马亲王
然则,马亲王自己都在后记里自爆了高仿的梗。只不过指向了另一处——《刺客信条》,主角在城市里穿梭,执行刺杀任务的全球大爆款游戏。
他坦言小说最初的想法来自一则知乎提问:如果你个《刺客信条》写剧情,会把背景放在哪里?而马亲王自称脑海中浮现的就是长安城,还是唐代的。
于是,这么个《长安十二时辰》就出炉了。
高度复刻唐代长安城,就好像《刺客信条》每一代游戏,都会对某个时代的某个历史名城进行高度还原一般。
这不,就在4月间巴黎圣母院失火,结果舆论就热议起了《刺客信条》来。
由于巴黎圣母院结构复杂,重建工作相当具有难度。不少玩家就支招说,修复圣母院,一定要找游戏出品方育碧公司。
当年在创作《刺客信条·大革命》时,游戏设计师就曾花了两年时间在游戏中1:1还原了巴黎圣母院,其中制作游戏时的3D图像资料或许能够为巴黎圣母院的修复提供帮助。
还不仅如此,整个游戏对大革命时期巴黎的复刻程度,堪称神还原。
以至于许多《刺客信条》的玩家,都曾经自夸过对巴黎的熟悉。
一位女网友就在知乎上吐槽,自己的老公明明是第一次去巴黎游玩,可对那个语言不通的城市却是门清,总是一路小跑的奔赴各个景点,来去自如,“他说,坐在塞纳河边时,情不自禁的眼泪往下流,仿佛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
马亲王的脑洞也由此而来,复刻、高清级的深度神还原一个长安给你看。
于是,这个创意的火爆点也就来了——在众多古装剧沉迷于宫斗、迷失于离谱、错乱于装束、动辄就穿越和玄幻的当下影视圈和网文圈,“时辰”就成了一股清流。
尽管,“时辰”本身并非网文。
但考据的功力却细致非常,按照马亲王的说法,为了搞清楚唐代天宝年间的穿着打扮、吃喝拉撒,甚至下水道的走向、隔水的栏杆样式,他一头扎进了故纸堆里,把论文和考古报告都翻烂。
至少,光一个长安108坊(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有坊墙这档事)的全景图,就足够让考据者死掉一堆脑细胞。
此处还要感谢迪斯尼真人版《花木兰》适时放出预告片,达成了友情助攻:一个北魏故事出现福建土楼的梗,就足以让更多人想要看看真正高仿的“时辰”。
高仿了《刺客信条》的“时辰”,也就顺便完成了对唐长安的高仿。
把密室变成十二个时辰的脑洞
悬疑的节奏感把握,是“时辰”成功的关键。毕竟高仿的长安城,更多的是让人惊艳,却未必能够让人亲近。
自然,此处必须要有一个导游,阴谋就是最佳的导游。
马亲王玩的梗并不新鲜,丹·布朗在《达芬奇密码》《天使与魔鬼》《地狱》等一众畅销书中,就是通过各种阴谋论,将巴黎、罗马、梵蒂冈等一众名胜古迹串联在了一起,阴谋论若隐若现的线索,让受众更深度的和众多或许只是知道或看过的文化与遗迹发生了亲密接触。
“时辰”本质上也是同样的路线,只不过丹·布朗热衷于用符号的力量,而马亲王则是用的大仲马那般在历史主线下虚构一条冒险武侠故事的路数。
至于用“韵”这个唐诗至美的东西搭建的望楼,不过是用来解决高度压缩的“时辰”里,没有手机和微信而无法真正达成快速信息传递的奇技淫巧道具罢了。
至于真实功效,不过是烽火台与旗语的效果,聊胜于无。
但巧妙就巧妙在于此,在悬疑中一个最常用的套路是密室杀人。
而“时辰”也好,丹·布朗的“符号”也罢,则都似乎是在一个开放的大系统下,上演的公路片。诚然,登场角色众多、移步换景频繁之余,唐长安108坊又何尝不是一个空间高度压缩的密室所在。
于是,看腻了各种虎头蛇尾悬疑剧、看淡了名侦探动辄在密室里解析巧妙杀人手法的本格侦探的受众们,眼前一亮,被从小密室中释放出来,并投放到了一个更为宏大的密室之中,一个不一定看得见却隐约有点感触的“楚门的世界”。
“时辰”就成了帮助这个庞大无比的“围城”,压缩成一个密室的关键。这样的设定在丹·布朗的故事里,也是惯用套路,一个隐藏在文化线索之下的暗线。就好像圣斗士在12时辰里闯过黄道十二宫去救援雅典娜一样,不断有个鼓点在催促着情节,别让读者掉队……
于是乎,马亲王想要达成的“一个古代反恐题材的快节奏孤胆英雄戏”出炉,亦如其所设定,如美剧《24小时》那样,半个时辰(1小时)为一章,改变的影视剧也保持如此节奏。尽管篇幅依然有些冗长,但且不至于让受众腻烦。
于是乎,有一个高仿被无意中暴露出来——高仿美剧《24小时》;也同时,整出了“时辰”火爆的另一个算不上脑洞的爆点——比起动辄拖沓剧情而冗长的各类宫斗、玄幻或穿越剧,高度压缩下的“时辰”不说形成高压爆破,至少让受众对何时收工有了明确预期。
中国的受众,受动辄百万字、百十集却只是讲了个逻辑混乱、前后不搭故事的文字和影视之荼毒久矣。于是,高仿货“时辰”,这才有了爆燃的干草垛。
创意的颠覆,本就该如此精细
或许从“时辰”中,真正的底色是颠覆了我们对创意的一个偏见。
长期浸淫在一些传统文化中的国人,尤其是创意产业从业者,哪怕并不热衷于国学,但都难免沾染上诸葛亮的盖世奇谋、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
结果,我们很多创意脑洞,真的就走进了脑洞,甚至进入到了虫洞。求新求变求搏击眼球,却若飘萍、浮于表面、毫无根基。
“时辰”其实从创意的角度来说,并没太多特别。
如果一定要给一个高帽子,无外乎将类似金庸这般大历史下的武侠、柯南道尔模式的悬疑和丹·布朗的阴谋论风格,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跨界组合。
但这样的跨界不可谓不多,且意义也颇一般。
同时,在“时辰”中各种突兀的草蛇灰线,也相对粗糙。
比如故布迷阵而让最不像嫌犯的贺知章(剧中为何监),最终击败传统历史框架中的突厥可汗、口蜜腹剑之李林甫和专职坏蛋安禄山,而成为终极Boss,而且结局依然是疑似。
真正值得夸耀的依然是精细,由精细带来的惊喜。
单一个108坊就很能说明问题:见识过西安现在的古城墙的不可谓不多,但知道唐长安却是用坊在围城中进行划分的就少之又少了。而知有坊却不知坊却有墙,形成城中之城的,往往仅限于研究者和历史爱好者。
结果,仅仅是一个坊墙的粗浅知识,就精细成了最终故事线索中,各小区(坊)保安、巡警以及望楼而构建成一个强大无比却又漏洞百出的防御体系的大框架,亦点名了非上元节这种一年中独一的夜不闭户、不关坊门的日子,成为十二时辰的选定日子的由来。
更多的精细,就如同考古一般,带个受众以知之、却不甚了然之感。
若下水道潜入中,管道中有铁栏杆,并不超越常识。但铁栏杆构建为龙鳞分水柱,以鳞片状凸起而形成卡住进入者的防盗效果,则是考据和精细。尽管只是个小障碍,且被锉刀解决,但若没有如此细说,则也就失真且流俗,更无法体现出主角之胆大心细于细节之中。
于是乎,创意也好、设定也罢,精细而考究则成为了成败的关键。
有脑洞而无精细会如何?
那就是《芈月传》,一时荣耀却被人诟病多多。
有精细而无脑洞会如何?
不过是掉书袋的李敖和他想笑傲江湖却让方家笑掉大牙的《北京法源寺》。
有脑洞且精细会如何?
或许如笔法并不太考究的历史大家黄仁宇的《汴京残梦》那般,以清明上河图做引,处处考究可读之乏味。
又或如马亲王这般,用快节奏掩盖了各种小漏洞后,让人发现,原来爆米花的口味还可以这般凝重,尽管还是爆米花。
刊载于《创意世界》2019年8月刊
张书乐 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互联网和游戏产业观察者
早年大家玩过哪些画质低劣却很有感觉的经典游戏呢?
感谢邀请,我是狂狼。
关于这个问题,我发现要同时符合三个条件才算是完美回答:画质低劣、很有感觉、经典游戏。作为一名80后,狂狼接触游戏还算是比较早的,从最早的小霸王游戏机,到各地开花的街机厅,再到烟雾缭绕的黑网吧,都是当初难忘的记忆。在这个时期,符合以上三点的游戏还是能列举出不少的,我就大概说说几个我接触过的几款游戏。
1、魂斗罗1代、2代
想必没有人不知道这两个游戏吧?但有一点你可能不知道,在那个年代,魂斗罗的精髓,就是单人游戏的时候,比谁最强,能在3条命之内打通关;双人游戏的时候,比谁最笨,谁先把自己的人死没了,去跟对方“借人”。当初我跟小伙伴不知道因为多少次在家偷偷玩这个游戏太入迷而被家长抓住挨揍……
2、双截龙2代、3代
这两个也不用多说了吧,充分享受拳脚交加、拳拳到肉的快感吧!反正就是一个字:干就完了!只是千万不要在小伙伴残血的时候手欠过去给一下重击哦,容易引发真人PK……
3、天使之翼(足球小将)2
这个游戏可能小众了一点,主要是因为在那个时代,它是日语版,而且流程超长,一共有6大关33小关,而且每一大关从第二小关开始每输一场,就要倒退到上一小关。想要一口气打通关几乎不可能,可那时候游戏机和卡带没有存档一说,也不存在模拟器可以随时保存存档,想要中途续关的话,只能靠每一场比赛开始之前记下专门的日语密码,然后下次游戏的时候从游戏主界面输入日语密码才能接上,这对于当时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之所以喜欢这个游戏,完全是因为当年最流行的一部动画片:《足球小将》,我尤其喜欢这部动画,看到这个游戏自然是如获至宝,为了能续关,我拿着一支铅笔一个练习本趴在电视前,仔细的记着当年对我来说如同天书的日语密码,而且每过一关就实验一次,看看是否正确。我用了整整一个暑假的时间才把这个游戏打通!虽然因为语言的原因看不懂游戏剧情,但看到通关的那一刻,感觉还是无比骄傲的,因为我是我们这群小伙伴里唯一一个能做到的!而且日本队让我把等级练的,随便一个替补队员上场,都能用普通射门一脚射穿最后一关巴西队的球网,而且还是连着守门员一起飞……密码整整记了厚厚的一本,在小伙伴中成为了“武林至宝”,被争相传阅。(在这里,狂狼偷偷问一下:有跟我同样记录密码本的小伙伴吗?[what][笑])
4、三国志2赤壁之战
这个游戏更不用我多说了吧?街机厅的代表之一,最多可以四人一起合作,玩的那是相当的嗨了,尤其是打完第二关夏侯惇吃包子的时候,几个人一起拍摇杆……街机厅老板骂骂咧咧地拿着拖把、扫帚就冲过来了……
5、反恐精英(CS)1.5
电脑上的枪战游戏经典!还记得放学后在学校附近的黑网吧约战吗?某两个班级男生为了追一个女生而约战,方式就是网吧开黑选地图5V5。仓库地图、沙漠2地图、bloodstrike地图、车站地图、意大利地图……还有更多更经典的地图实在是数不过来了。
总结:其实狂狼还有很多想说的游戏还没有说到:超级玛丽、沙罗曼蛇、热血高校、恐龙世纪、三国战纪、西游记释厄传、暗黑破坏神、红色警戒……甚至还包括普及率没那么高的掌机游戏,要是算上那就更多了,都是符合题主画质低劣、很有感觉、经典游戏这三点要求的。虽然现在的游戏画面越来越精美,但可玩性却不一定要比八九十年代的老游戏高出多少。老话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想游戏也是如此吧,至于其他的,交给时间来检验吧。我是狂狼,感谢大家的观看。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的话,可以给我一个点赞加关注,谢谢大家![呲牙][呲牙]
你都玩什么游戏?
感谢你的邀请,回答你最喜欢什么游戏。
终于有这么个话题能聊聊我玩这些游戏了,从青春期到现在玩的游戏真的很多,今天就举例说几个吧。
1.传奇:这个想必80后都玩过,这个真是青春的记忆,那个时候在学校课间男孩子讲的最多的就是我今天得了一个魔杖,我今天得了一把炼狱,我今天得了什么,我升到多少级了?哈哈说到这儿,脑子立马浮现当初的情景,真好!
2.梦幻西游:当时传奇之后网吧最火爆的一个游戏,说明一下本人玩了10年,后来因为总是改版,就在没玩,当时有时间就去网吧,挂新区,打怪升级,抓鬼,打装备,挖宝物,活动自己级别高了,带小号升级,这就是那个时候最大的快乐。
3.劲舞团:这游戏男女都爱玩的游戏,记得当时刚走到网吧门口就听见卡卡的声音,哈哈敲空格的声音,敲的越响,跳的越快,当时可能都这么想的,网吧老板那时候应该换了不少键盘吧😂。那时候跳劲舞团,虚拟结婚,后来成现实的应该也有不少。有没有你,有没有你哈哈😄
当然还有很多,火线,坦克世界,魔兽,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等等。
我最喜欢的还是《梦幻西游》,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