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天启者,历史上有哪些残忍到令人发指的记载?
印第安人大屠杀——一个国家对一个民族的灭绝
如果我们了解过美国感恩节的由来,我们会认为美国先民乐于感恩,善良热情。1620年,“五月花号”船载着102名受迫害的清教徒来到了美洲大陆。那年冬天,印第安人给他们送来了食物与衣服,还教他们种植、狩猎与捕鱼。正是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当时的移民们才能获得丰收,在美洲生活下去。为了感谢印第安人的帮助,他们邀请印第安人一起庆祝,由此有了感恩节。
但这些人可没有记住印第安人的恩情,反而为了土地、矿产等资源对印第安人举起了屠刀。美国学者统计,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大陆时,印第安人总人口在3000万到1亿之间,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全国“保留地”里的印第安人不到80万人。这中间,是持续了百年的种族屠杀。
为了获得资源,为了扩张领土,白人移民们可不管什么恩情,他们向大大小小的印第安人部落发起了一次次“讨伐”。
《另一半美国史:美利坚的道义黑债与救赎》中,罗列了许多次印第安人与美国政府的冲突,大部分都是以印第安人的惨败告终。
1862年,明尼苏达的印第安人受够了饥寒交迫,大规模起义,最终被惨烈镇压。
1862年,美国政府为了逼迫亚利桑那州的印第安人向西墨西哥迁徙,开始掠杀牛羊,向水里投毒。
1864年,美国军队屠杀了南北夏延河和阿拉珀霍的妇女儿童。
1875年,美国军队在红河之战对印第安人又进行了一次屠杀。
有关数据记载,19世纪20年代到90年代,美国正规军在民兵的帮助下,发起了1000多次不同规模的军事行动。
这只是有记载的大战争,还有数不清的小战争、小冲突。
一系列有目的、有组织的“讨伐”,让印第安人数逐渐减少。
种族大屠杀1860年2月25日晚上,美国海德斯维尔的民兵偷袭了印第安韦尤特部落。当时,部落里的男人们大部分都乘着独木舟出去打猎捕鱼了,只剩下60个妇女儿童。这些民兵对妇女儿童展开屠杀,用斧头砸碎他们的头颅。
这只是美国人屠杀印第安人的一个小片段。
那时的《纽约世纪报》有一篇文章这样写的:
“加利福尼亚近日犯下的暴行,史无前例……大部分暴行发生在北部的洪堡县。犯事者似乎故意灭绝印第安人。被屠杀的全部是妇女和儿童,男人当时不在部落里。他们是迪格尔部落,待人友善,地位最低,最无防卫能力,没有其他部落那种大胆杀人的精神……我们所说的屠夫是白人。他们是货真价实的屠夫。我们想方设法也编造不出什么逻辑,没办法把他们和我们自己的种族区分开来。”
不仅是民兵对印第安人展开屠杀,国家层面也出版了有关法律。
《世界通史全编》中提到,1703年,立法会议上规定,每剥一张印第安人的头盖皮给赏金40镑。到了1814年,美国詹姆斯·麦迪逊政府重新规定,每上缴一个印第安人头皮,奖赏50到100美元。
不仅有“头皮政策”,美国独立后,还立法把印第安人赶到“保留地”里去。1830年通过的《印第安人迁移法案》,就规定美国东部印第安人必须全部都迁移到密西西比河以西的保留地里去。这不是种族隔离和迫害,是什么?
在迁往保留地的路途中,数不清的印第安人死在路上。有记载一个叫彻罗基的部落,1839到1849年间,被枪炮看押着驱逐,在迁徙途中死去了大约4000人,已经占了该部落人口的四分之一。
无数印第安人在屠杀、驱逐、迫害、被迫迁徙中,凄惨地死去。
总统急先锋对印第安人的暴行可不是美国普通人的自作主张,美国政府也是相当支持。
就拿美国总统山上的那四位总统来说,他们哪一位手中没有沾染印第安人的血?
美国首任总统、美国开国元勋之一华盛顿在屠杀印第安人过程中,曾说:“在所有印第安人居留地被有效摧毁前不要听取任何和平的建议。”他把印第安人和狼进行比较——“两者都是掠食的野兽,仅仅在形状上不同。”更令人发指的是,他还指示将士们从印第安人尸体上剥皮,“从臀部往下剥皮,这样可以制作出高的或可以并腿而长的长筒靴来。”
还有托马斯·杰斐逊,就是那位起草美国《独立宣言》,还提出“人人生而平等”的总统。美国大规模驱逐且屠杀印第安人,就是在他的任期内开始的。他说美国人必须“灭绝印第安人或者将他们驱赶到我们不去的地方。”
林肯总统任期内虽然没有大规模的屠杀,但1862年,他下令绞死了38个印第安人部落酋长,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冤杀。
西奥多·罗斯福虽然没有屠杀过印第安人,但这位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却说:“这是难以避免且最终是有利的,我不想走得太远去说只有死印第安人才是好印第安人,但我相信十个好印第安人中九个是死的,而我也不愿深究第十个的死因。”
总统们对印第安人都是如此的态度,可想而知印第安人在美国的悲惨了。
一直到1924年,美国才通过《印第安人公民资格法》。
文化大灭绝一个种族的消亡,是从文化的消亡开始的。
美国人不仅企图在肉体上消灭印第安人,在文化上也是“欲亡其史。”
美国政府先是把印第安人驱逐到保留地里,限制他们在保留地里定居。印第安人不能随意离开,非印第安人也不能随意进入。这和“集中营”有什么区别?
之后,美国政府建造了印第安人寄宿学校,把印第安人小孩从父母身边带走,强迫他们学习白人文化,让他们忘掉母语。而且,星期天他们还要去白人家当保姆,以至于常年不能和父母团圆。
1879年,第一所印第安人寄宿学校在宾夕法尼亚建成。在这里,印第安人孩子们开始“丢失”自己的身份与文化。
印第安人大屠杀,不仅是对他们生命的剥夺,也是对他们历史与文化的剥夺。这是一个国家对一个民族犯下的罪行,应该和黑人贸易一样被永远批判。
印第安人失去了生命,失去了历史,失去了文化,更失去了话语权。
还有什么比丢掉自己民族的文化与历史更残忍的吗?
DNF奶爸是什么职业转职后叫什么?
圣职者转职之后叫圣骑士 觉醒后叫天启者,二觉之后叫神思者。
圣骑士是唯一能在战斗中帮助队友快速恢复的职业,战场上的多面手。其强大的增益状态技也备受青睐。
圣骑士们始终扮演着守护者的身份,他们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圣光之力,挽救了无数的生命。只要一提及他们的名号,冒险者们都会肃然起敬。
为什么石达开能不叫一声?
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
古代凌迟的残忍程度让人毛骨悚然,如果现代人去观看古代的行刑过程,应该没几个人敢正眼看完。但在古代,每次行刑的时候总是围着很多人观看,甚至还对刽子手的刀法叫好,现场弥漫着麻木和冷漠。
凌迟到底有多残忍?历史上很早就有凌迟的刑罚,但将其列入官方刑法是在五代十国的时候。明清时期记载的凌迟案例非常多,主要还是离现代比较近,很多史料得以保存下来。在众多的凌迟案例中,太平天国幼主洪天贵福的凌迟过程应该是最能体现这种刑罚的残忍。
1864年11月,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被执行凌迟。他被绑在囚车上押往刑场,一路上这位年仅16岁的少年被吓得胡言乱语,大声求饶,到了刑场被脱去衣物的时候,更是吓得大小便失禁,污秽满地。
洪天贵福的求饶丝毫没有动摇刽子手的心,行刑的时候,两名刽子手从工具篮里取出刀具,在他身上割下一片片的肉,每割十刀就吆喝一声,刑场下面围观的百姓也跟着喝彩。整个行刑过程从早晨开始一直到傍晚结束,洪天贵福的惨叫声也随着刽子手的刀起刀落而渐渐微弱,直至消失。
在割完第1003刀的时候,刽子手从工具篮里取出一把特制的刀具扎向洪天贵福的心窝,然后一旋转,掏出一块心头肉来,此时洪天贵福才最终断气。行刑结束后,从他身上割下来的肉和内脏都被围观的百姓买走,据说可以入药,其中命根子和眼睛价格最高。这也反应了围观百姓在看凌迟的时候,不是看着犯人怎样死去,而是看着这些所谓的“药”是如何从刽子手里制作出来,那种冷漠和麻木甚至比行刑的人还要可怕。
石达开凌迟的时候为什么不叫一声?洪天贵福的凌迟过程因为有他的恐惧而变得更加残忍,但同为太平天国的石达开在凌迟的时候却一声不吭,连刽子手都对他另眼相看。
在《蜀海丛谈》的记载中,石达开“致死默默无声”,丝毫没有畏缩的神情,让清朝官员都感叹他为“奇男子也”。
石达开面对凌迟无所畏惧的态度主要还是和他的性格有关。他从小就吃过很多苦,经历过很多的艰苦磨炼,后来参加起义后也是英勇神武,打过很多大大小小的战役,生死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好怕的了。他被清军包围的时候,决定自己出去投降而保全士兵们的性命,在他做出这一决定的时候就已经做好面对死亡的准备,因此哪怕是凌迟极刑,对于石达开来说也就是一死,咬咬牙就过去了。
历史上面对凌迟表现无所谓的人有不少,比如明朝大太监刘谨,他被剐了三千多刀,分三天剐,第一天割完三百多刀就押回监狱,他当晚还喝了两碗粥;还有清朝最后一个被凌迟的大盗康小八,也是整个凌迟过程都没有喊叫一声。
结束语凌迟之刑非常残忍,在1905年由沈家本向光绪皇帝提出废除这一刑罚,同年四月光绪皇帝批准了他的奏折,决定把凌迟、枭首、戮尸等酷刑永远废除。
比尔吉沃特需要几个转职?
比尔吉沃特在职业生涯中需要至少两次转职。首先,他需要从一名大学生转变为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这需要通过参加选秀或签约球队来实现。其次,作为一名职业球员,他可能需要在职业生涯中转会到其他球队,以适应不同的战术和环境。这些转职可能需要时间和努力来适应新的角色和团队。总之,比尔吉沃特需要至少两次转职来实现他的职业篮球梦想。
英雄联盟天启者咒语?
英雄联盟里的天启者(卡尔玛)咒语为三句梵语:
第一句话的大致意思是梳理思路,或者是编法。
第二句话的大致意思是丰收之风,或者回报的气流。
第三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发掘真理。
卡尔玛是一位有着不屈意志和无拘灵力的女性。她是显灵的艾欧尼亚之魂,战场上的精神支柱,保护友军击退来犯之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