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袭击战,大秦天王苻坚在淝水之战败给东晋?
这道题潇生来答。
苻坚堪称一代霸主,他曾是整个两晋南北朝中差点就可以统一天下的雄主之一,但人无万般好,花无百日红。苻坚在淝水之战大败亏输,除了留下三个脍炙人口的成语,别的就只剩千古哀叹。淝水之战的失败不仅保下了东晋以及后世南朝的数百年国运,还让强大一时的前秦分崩离析,就连苻坚本身也无法幸免。
这一切的源头就是在中国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 前秦折戟不同于在段子中,苻坚以九十六万之众,投鞭断流,携泰山击累卵之势进攻东晋。前秦出兵,其实坎坷不断,早在王猛死前,就曾留下遗言:
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鲜卑、羌虏,我之仇也,终为大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苻坚不同于往日对的王猛百依百顺,他本人已经被胜利冲昏头脑,心中对统一天下立万世不拔之功的欲望愈发强烈,很快就将王猛的遗言抛之脑后。
前秦朝堂众臣竭力劝阻苻坚,希冀这位英明神武的陛下可以将讨伐东晋的想法按下,可苻坚已经疯魔就连宗正阳平公苻融的进谏也不听从。
此时的前秦都城,鲜卑、羌、羯攒聚如林,苻坚仅仅只留下数万弱军留守,还天真地把氐族亲信纷纷打发出去,引狼入室也不过如此。
而相较于前秦,东晋此时则有些四平八稳,有谢安居中调和,谢玄和桓冲二人在长江上筑造的防线近乎坚不可摧。东晋遗留在梁、益二州的军队本来就弱,为前秦所败实属正常。而桓冲的荆州兵强盛,谢玄又在京口(又称北府)召集壮勇,命彭城刘牢之日夜训练,终成精兵,名号“北府军”。
东晋虽然在381年连续损失了梁州、益州以及襄阳等地,主力却并未有损,而前秦在兵败广陵后仅仅两年就仓促出兵。国内有大量异族,前燕皇帝慕容暐、前燕慕容垂、前燕慕容冲、前凉张天赐等人各怀异心。
在淝水之战中,前秦西线与中线军团共计三十万人并没有到达淝水战场,在淝水,苻坚身边仅有三十万嫡系部队,另有四十万民兵迟迟未到。驻守八公山的北府军兵势严整,苻坚望去,竟将草木也认成了东晋的部队,面露惧色地对苻融说道:
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东晋降将朱序暗自反正,与谢玄谢石谢琰等东晋主将私下定计,想要回到南方。谢玄谢石同意后,书信苻坚,要求前秦军队后退,让开地盘与他决一死战。苻坚想要趁谢玄等半渡而击,欣然同意,可事与愿违,要知道军队想要假装兵败撤退是最难的,一个不小心假败就会演变成溃败。
前秦军队刚刚后撤,军队已然散乱,此时朱序等人高呼前秦已败,人马皆惊,自相奔走,踩踏无数。才登上岸的北府军趁机掩杀,除却谢石畏惧前秦名将张蚝不敢向前外,谢玄谢琰等率精骑八千突入阵中,搅得前秦大败。
苻坚被流矢射中,苻融乘马约束军队,却被乱军裹挟翻下马来,死于乱军从中。由于没了主帅,本就濒临崩溃的前秦军队更是迎风就倒,余众纷纷跳水求生,死者枕藉,竟充塞河道,残兵败将听闻风声鹤唳都以为东晋兵至,拔腿就跑,苻坚见无法挽回颓势,逃回了淮北。
前秦分裂 苻坚被杀淝水战败后,苻坚麾下建制全部丧乱,独剩下慕容垂的部队因未曾抵达战场建制完整且距离苻坚最近,苻坚率领几千人马前往投奔。
慕容垂之子慕容宝,其弟慕容德都劝慕容垂趁机杀之,以报国仇。但慕容垂念着苻坚对当初投奔前秦的自己非常礼遇,不忍心趁人之危,还将军权悉数奉上,苻坚得以召集余众,兵马达十余万。
此时丁零族人翟斌反叛,进逼洛阳,苻坚之子苻丕遣慕容垂征讨,却暗自下令镇守洛阳的苻晖小心戒备防止慕容垂夺军叛国。慕容垂早有反意,半道上把苻丕派来监视他的人杀了,诛尽部队里的氐族人,接受翟斌的建议,攻取荥阳,自封为王。
前燕济北王慕容泓也趁机造反,先后击败前秦苻叡,姚苌,会合前来投奔的前燕中山王慕容冲,兵力已达三十万之众。要求苻坚返还前秦皇帝慕容暐及其亲属,与前秦划虎牢关为界,重建前燕。但慕容暐深知,苻坚不可能放自己回国,于是令人报信给慕容泓:
令他以慕容垂为相国,慕容冲为太宰,自领大将军之职,若自己身死,慕容泓可即位为帝。慕容泓后因内部争斗而死,慕容冲承袭大位,凤皇早年因姿容绝世,为苻坚收入后宫以为娈童,心中对苻坚无比憎恶,即位后率军屯驻阿房,猛攻苻坚,大有不死不休之意。苻坚因苻丕镇守邺城,又自废武功逼死了苻晖,自己麾下没有可用之兵,心生畏惧,令人送一锦袍给慕容冲,希望他看在以前的“关系”上放他一马,但慕容冲根本不会接受,冷笑着把锦袍撕碎。
苻坚无奈,向东晋称臣请求援助,谢玄巴不得前秦内乱,只是做做样子并不有心救援。苻坚困守孤城,一代帝王走投无路听信城中童谣:
帝入五将久长得自己率领宗亲族眷数千人逃入五将山独留太子苻宏镇守,慕容冲攻克长安大肆掠夺并未追击。
早先因被慕容泓击溃而遭到责罚的姚苌,此时在西北被羌人诸部推举为盟主,自封万年秦王、大将军、大单于,早已与苻坚决裂,并与慕容冲结盟。听闻苻坚被慕容冲击溃逃入五将山,姚苌派出大将吴忠围困五将山,捉拿苻坚。
可怜苻坚一代霸主,最终为姚苌这等阴险小人所掳,呵斥姚苌不忠,拒绝禅位给姚苌,后被缢死在新平城的佛寺内。
在潇生看来,苻坚早期英明决断,统一北方,在内任用贤能,麾下王猛,苻融,邓羌,张蚝都是名臣良将。但是苻坚性格冲动,且赏罚不明,对外族人毫不设防,甚至慕容垂等曾有叛国罪行的将领都不曾受到处罚,反而能获得重用。
淝水之战与官渡之战类似,虽对苻坚与袁绍造成重创,但不曾致命,攻者不足守则有余。但苻坚不能摆平国内混乱,上不能制衡朝臣,下不能约束武将,此为治乱之根源,有此一难实属应该。
这两天乌克兰方面一反常态?
这几天乌克兰一反常态,发布的消息特别少,主要在于进行了信息情报的管制。
此前俄罗斯新上任的苏洛维京大将指挥空天军一连7天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摧毁了乌克兰50%的电力供应系统。40%的通讯流量。1/10的情报机构。以及10多个重要的弹药库。迫使泽连斯基当局不得不召开最高统帅会议来商讨如何保护这些后方的弹药库和外国进口武器。
俄罗斯的空天军之所以打得这么精准,主要原因显然是后方侦查力度很大,也有相关的内部人员卧底等向俄罗斯情报机关通风报信。
况且俄罗斯空中地面的各种侦查手段几乎无处不在。然而有的时候对于乌军的调动,雇佣军的秘密行动似乎也缺乏信息的来源。如果一旦知道有一些风吹草动的话,顺藤摸瓜很快就能够找到更精准打击的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很张扬的气势汹汹的反攻,现在变成了像搞地下工作的秘密调动了。实际上说明乌军的被动,而非憋什么大招。#头条创作挑战赛##杭州头条#
作者为#乡村##园艺##策划##教师# 。#怎么生活才能开心快乐##在头条看世界##写作##分享你的今日感悟##我在头条搞创作##每天都值得被记录##头条创作挑战赛##夏日大作战#
为什么晚上的海边很危险?
海上去海边的忌讳:不要靠水太近,晚上的时候视觉不清,很容易跌进水里。而且晚上还有水蛰,易受伤。
房子靠海的风水好不好,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海边如果是活水,所谓活水,也就是指缓缓流动的清水,这样的水在风水学中有着丰富的生命能量。流动的活水在自己的居所环绕流淌,风水学上认为这是引财气入室。活水即为有情水,死水即为无情水。此外,还要注意水的态势。究竟楼宇所面对的水是平静,还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海水平静则吉,若水势湍急,会影响人的心境而致心态不稳,从而影响住户事业运。
二战期间有什么有趣的事儿?
我是个吃货,我们就来讲讲二战中吃货们的故事吧
在二战期间,由于士兵除了作战以外很少有生活调剂。大部分休整的时间除了看看杂志外就是聊天。而这个时候士兵们大多需要些调剂品,因此在士兵的每日配给当中一般都会有一些零食之类的调整士兵的心理状态。
大部分交战国(除了中国和其他那些工业基础能力较差的以外)士兵都配给有部分的酒精、烟草和糖果。
酒精自然不用多说,在苏德战场上,苏联给前线的每名士兵配给50-100克伏特加或者威士忌,德国人配备杜松子酒。在北非战场上,英国人还有一些配给的啤酒和白兰地之类的。一般来讲这些酒并不能随时喝,只有在后方休整或者饮酒御寒用。
而烟草则是基本每个国家都会配备的,哪怕没有配备也是自选项。比如二战时期苏联给士兵配给是每人每天10支卷烟或者1.5倍的烟草。一般都会选择烟草,然后士兵们用真理报卷起来抽,美其名曰真理烟
而糖果则是大多数国家的不二之选,糖果这种补给不仅可以给士兵提供热量,更可以满足士兵们的沉闷心理,毕竟糖果这种零食无论小孩还是大人都是喜欢的。二战时期最有名的除了美国的口香糖,那就是德国的水果硬糖了,这种在现在看起来非常粗糙的香精水果硬糖在当时是士兵们为数不多的小零食,再有就是只有精锐士兵和军官们才有的比利时巧克力了。
至于一些从战争走来的小零食就是发挥士兵们的聪明才智了。在二战期间无论是哪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零副食品给大兵们排忧解闷。
日本:
日本陆军在二战期间比较惨,基本靠自己动手。而海军士兵们就幸福多了,不仅大型军舰上有充足的食物配给,更大的吨位意味着更多的食品机,也能制作一些常规军舰无法提供的零食。
日本的弹子汽水就是日本海军的象征之一。在二战期间,诸如大和级这种大型军舰上一般都配备有一个汽水机,能够给士兵们提供橘子味和青柠口味的汽水。而弹子汽水正是日本一种独特的汽水风格,至今除了日本外只有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有制作。
间宫羊羹。间宫号是日本联合舰队专属给粮舰,是日本海军吃货最心驰神往的地方。在日本全民皆兵的时候,给粮舰上聚集着全日本最优秀的厨师。这些厨师除了制作包括豆腐、咖喱一类的日本传统食物之外,还费尽心思给士兵们提供一些零食作以调剂。间宫羊羹就是间宫号上制作的羊羹。这种由红豆、糖和吉利丁制成的零食口感像果冻又像羊羹,清香甜糯,深受官兵喜爱。
除了羊羹,间宫号给粮舰还能制作汽水和冰激凌,主食能制作大量的生面包、面条。副食可以制作各种腌渍菜和豆腐、纳豆等。甜品有羊羹、水馒头、瑞士卷等。由于一顿好饭对士兵的士气提升过于巨大,间宫号被称为“联合舰队的士气来源”
美国:
美国给人的印象莫过于财大气粗和“城里人真会玩”的富有创造力的士兵们。
冰激凌作为清凉解暑的甜品,基本就是现象级的“军需物资”。然而对于军舰来说,一寸土地,1吨重量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小型舰船如驱逐舰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在美军舰队中,驱逐舰一般只能制作一些常规的炖菜和烤肉等食物,至于零食除了小卖部的口香糖、巧克力之外就没什么了。而大型军舰上(巡洋舰以上级别)大多配备有汽水机等小型零食生产机,而且还具有生产甜甜圈的能力。至于冰激凌机,对不起,没有,这家伙太费电了。
而美国的航空母舰作为舰队主力,其舰员在饮食方面简直就是亲妈养的。除了设施齐全的餐厅外,包括汽水机,冰激凌机在内的高端甜品制作机通通都有。因此美军其他舰艇想方设法去航母上弄点冰激凌。由于战斗当中势必会有大量的友军飞行员落水,而这些飞行员对于航母来说都是最为宝贵的财富,因此美国海军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能够救回一名落水飞行员并送回原航母的,一名飞行员换20升冰激凌。
这可不得了了,无论有多大风险,前面有多少日本军舰,美国驱逐舰都会冲在最前线-去营救落水的友军飞行员。创造最高“身价”的飞行员是美国企业号航母的战斗机大队长“杀手凯恩”,在二战中以95升冰激凌的“身价”绝冠三军!(这么一想美军的飞行员想不成为王牌都难)
而驻守在岛屿上的飞行员们也想吃到冰激凌怎么办啊!要不说广大吃货的智慧是无限的呢,陆航的飞行员们也做出了自己的冰激凌!
驻守于佩里硫的112海军陆战队航空兵少校利用飞机在高海拔地区的温度制作出了陆航冰激凌。他们利用飞机的副油箱进行改造,在副油箱外部开口并在中间加入可以由小螺旋桨带动的搅拌器。这样只需要在升空的时候挂上副油箱,里面加上牛奶、奶油、鸡蛋和可可粉就能制造出冰激凌了。刚开始这玩意属于内部特供,不与外人道也。不过后来意外的让地区司令部知道了,这个方法被推广到其他单位的同时,司令部也经常过来蹭冰激凌吃。
苏联:
苏联的伙食一般比较粗狂,什么列巴香肠大炖菜啥的,毕竟战斗民族嘛。但是在他们的食物配给中有一项配给特别特殊,那就是与苏联粗狂完全不符的巧克力。(俄罗斯坦克和大列巴,俄罗斯芭蕾和巧克力,嗯,绝配)。
红色十月巧克力厂是世界最有名的巧克力厂之一,在二战期间即使物资最为匮乏的时候,红色十月巧克力厂依旧在生产著名的“近卫”巧克力,优先配发给需要长时间疲劳作战的苏军飞行员和作战人员。这些巧克力在战斗过程当中与伏特加一起提供给苏军士兵无与伦比的战斗热情,可以说为反法西斯战斗立下了汗马功劳呢!
现在红色十月巧克力厂生产的阿伦卡巧克力依旧是俄罗斯外贸零食中的龙头产品,也是无数孩子和大人们的最爱。
中国:
在电影《红海行动》中牺牲的石头最爱吃的就是奶糖,出发的时候他身上就揣了几块奶糖。虽然这个奶糖并没有太多的特写,但是在所有中国人的心中,尤其军人的心中都知道这是什么。没错,上海特产的大白兔奶糖。
这款国庆10周年贺礼产品如今已经成为了中国糖果的代表之一,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都享有盛名。这款奶糖从寒冷的珍宝岛到炎热的越南边境,士兵们都喜欢揣上两块放在兜里,在战斗休息的时候吃上一块聊以慰藉。
而另一款中国特点的“零食”则有些心酸了。
这就是咱们“最可爱的人”战士的口粮-炒面
油炒面本来是一道从西安走出来的美食,我们一般作为夜宵或者早餐喝,而且滋味也非常够,加了大量的糖或者牛油和盐。然而在抗美援朝战斗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口粮就是小麦粉加黄豆粉炒制而成的炒面,也没有一滴的油。送到前线后基本就是一口炒面一口雪,就这样依旧把美国人打退到三八线,不得不说,咱们中国军人的战斗意志真的绝冠世界。
潼关保卫战是哪一年?
一九三八年三月七日(农历二月初六)下午四点半,风雪交加,日军侵占山西永济洽河,在风陵渡赵安村炮轰潼关。潼关县城(今港口镇)烟火弥漫、血肉横飞,万座民宅被日寇的炮弹夷为废墟,城中百姓从水关城门逃到城外苏家村至南刘村,聚集地形成了两条难民沟。失去父母的儿女悲声痛哭,死了儿女的父母咬牙切齿,在侵略者飞机炮弹的呼啸中,在亲人模糊的血肉中,人们擦干眼泪,生产自救、参军支前。军民团结万众一心,依靠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潼关摆下了打击日寇侵略者的大战场。
军民齐抗日 三月七日晚,潼关城内十室九空,警局巡官钱渭城带领数十士兵誓与潼关共存亡。十时,国民革命军46军军长樊松浦命28师赶赴潼关,立即构筑河防工事,布置河防兵力,一面固守黄河,一面维持治安。 为了保卫家乡,保卫大西北,潼关人民踊跃支持河防部队抢修河防工事——城里人把自家的楼板卸下来,农民则把古庙的檩条、柱子、圆木拆下来,连夜送到黄河岸边。他们协助部队挖战壕、修掩体、抬伤员、运送弹药,饿了啃口冷馍,渴了喝口黄河水。不几日,沿河埝每三十米一个重机枪工事和地堡群构成的工事修筑完毕。该河防接待过盟军的马歇尔元帅和魏德迈。 宣传抗日 后方支前 潼关城东街红场上写着大红标语“宁做沙场鬼,不当亡国奴”。西安抗敌后援会的救亡宣传工作者,以及延安和八路军办事处派来的抗日救亡宣传者纷纷来到潼关,宣传抗日救亡图存,教唱抗日歌曲《游击队》《保卫黄河》《义勇军进行曲》《大刀挺进曲》等,鼓舞军民抗日士气,号召民众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各地学生也来到潼关,大演街头剧、教唱抗日战歌,一时间,军民振奋,抗日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潼关县政府设立潼关国民抗日兵团(设副团长一人,团副一人),负责征召壮丁、新兵培训,以及维护社会治安、抗日宣传教育等工作,下辖自卫分队、常备分队、后备中队及各乡镇队。抗日的地方武装有保安队、社会军事训练总队和任务联队(下设特务连、工事连、担架队、救护队等分队),后来又成立了河防大队(队长李西圆),配合部队组织游击队夜间渡河,以袭击日寇。誓死保卫黄河的潼关军民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敌机偷袭;敌船也被军民打得在黄河里转圈圈,最终葬身河底。 保卫交通 日军见渡河不成,只能调整战略,他们日夜不停地炮击潼关桥及火车站,目的是封锁中原和大西北的运输线。从中原过来的沦陷区同胞、难民要乘“闯关车”(当时潼关军民给冲破日军炮火封锁的火车起了个名字叫闯关车)西奔。由于闯关车常被敌炮击中,火车被迫中断,火车司机便总结研究敌炮的规律,与敌人斗智——东来的火车有意远远地先鸣笛放汽、轰隆长鸣,敌人以为火车过来了,便打炮过来,而火车呢,则等炮声过后迅速闯过潼关。为了使火车顺利闯过潼关,聪明的铁路工人和抗日民众还在火车站北边筑起一道高四米、宽两米的城墙,以挡住敌人的视线,掩护行车安全。当时有位叫张胜义的老人编了顺口溜形容闯关车:“小日本真可恶,大炮扎在风陵渡,大炮打得震天响,火车照样东来和西往,不管炮弹打多少,闯关车照样夜夜闯;炮弹打了千万千,火车跑得没耽搁……” 八年抗战,潼关军民利用关隘河险众志成城,在潼关与日军隔河对峙七年之久。打退了敌人无数次进攻,击沉敌船无数,死伤日军更是不计其数。而日军向潼关发炮一万七千六百余发,这是潼关老人马万胜用“听到炮声则向碗里扔白豆”所记下的数字,死伤群众万余人,财产损失约17亿元。黄河见证了日本侵略者侵华的暴行,也讴歌了我潼关军民抗日的英雄业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