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理财培训,居民偏爱理财产品投资?
50.1%居民偏爱理财产品?这个有点以偏概全了,因为理财的渠道很多,其中50.1%的偏好主要指的是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
我们先来看下央行真实的调查数据2019年3月22日,央行公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数据,本次调查的样本是全国 50 个城市2 万户城镇储户。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用户群体当中,大家偏爱的前三位投资方式依次为:“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理财产品”、“基金信托产品”和“股票”,选择这三种投资方式的居民占比分别为50.1%、20.4%和17.2%。
居民对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的偏好达到了50%以上,虽然这个并不能代表所有居民想法,但这跟目前大家的投资意愿基本吻合。而大家之所以偏好这三类投资理财产品,我个人认为主要有几个原因。
第一个、兼顾安全性跟收益
目前理财市场有很多产品,其中银行理财跟国债的安全性是最高的,但是目前银行存款和国债的利率都相对比较低,虽然个别银行能给到5%以上的存款利率,但是期限比较长,所以流动性比较差。
而有些理财产品,比如p2p、基金、信托、股票虽然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但是这些理财要么门槛高(比如信托最少100万起投),要么就是风险较大,比如个别p2p平台虽然可以获得12%以上的年化收益,但是也潜在平台跑路的风险。
相对来说,目前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是介于银行存款和那些高收益理财产品之间,兼顾收益和安全,所以大多数人都能接受。
第二个、互联网渠道的促推
目前很多理财平台上的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都非常受到大家的欢迎,比如支付宝上的一些养老保险理财产品期限30天-365天不等,年化收益大概在4%左右,而且从历史表现来,这些理财产品实现了100%对付,所以深受广大网友的欢迎。
目前不只是支付宝,还有微信、京东金融、券商APP等其他平台也有很多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类型的理财产品,所以大家购买非常方便。我认为这也是这些理财产品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个、大家对未来收入预期较低
对未来收入预期较低,那就要做到开源节流,一方面是要减少消费支出,另一方面是要在保证本金安全的前提下,想法设法投资获得更高的收益。这点可以从本次央行的一些调查数据看出来。
比如本次调查中有一些数据显示,目前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 25.9%,比上季回落 2.8 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 45.0%,比上季上升 0.9 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 29.2%,比上季上升 1.9 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最近2年大家的收入信心指数、就业感受指数、就业预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因此,出于对未来的担心,很多都会选择那些兼顾收益和安全的理财产品。
个人理财有哪些基本原理和方法?
那要看你是哪种投资者?
第一种 进攻型投资者。富贵险中求,要么会所嫩模;要么下海干活。直接股票满仓走起。头条大V说哪个红,我就买哪个;今天平平淡淡,明天财务自由。
第二种 防御型投资者。每年希望自己的财产跑赢通货膨胀,随便赚个烟钱,油钱啥的。20%的主动型基金;30%指数基金;50%债券。比例大概是这样控制在5%的偏差。债券的年华率在6%左右;指数基金大概在10%左右;主动型基金如果选的好的基金公司和经理,加上大盘不好不坏的情况下,一般的年化率在15~20%。这样投资组合加起来大概年化率在10~12%;按照2019年通货膨胀率6%左右,烟钱、油钱到手。
第三种 保守型投资者。就想自己的财产不缩水,不贬值。这种最适合银行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年化率4%左右的很多,这个年化率和通货膨胀率差不多,每年略微贬值一点。
投资需谨慎。[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每个月有一些结余?
首选,有理财观念非常好,哪现在在国内的理财方式有好多,具体要分清,不能乱投资:一、要划分理财方式,鸡蛋不能放在一个蓝子里的道理,也不能把所有的钱全部放在理财,因为有些理财产品急用取现是会亏钱的,我想大家都懂的,可以分为四份具体以下:第一是生活要用的钱,这个钱大约占20%就可以了,这个可以用于日常开支;第二是保本升值的钱,这个大约占30%,这个可以在银行存定期;第三是保命的钱,这个大约占20%,这个可以找身边的做保险的朋友买一份;第四是升值空间大一点的投资,这个约30%,我会在下面讲到,如股票,期货。这个划分不一定是所有人都按这个方式划分,要看家庭的总资产,有些人家里存款都有几百万,哪几百万的20%用来生活开支,也太不合理了。二、升值空间大一点的投资,要看你是激进型的还是保守型的,下面我们来看看哪些更适合你:激进型股票投资,一般是看市场热度,做短线投资;保守型的股票投资,一般是看好了一个比较好的股票,在股价比较低的时候买入,长期持有,这样的话,等到股价有升到一定的价位时卖出保守型的话还可以买入一些基金,这种也是一种长期的投入。激进的还有一些网上的P2P产品,也可看参考一下,但是要注意资金的安排。三、2000元的结余,这个也可以按上面第一点来操作,也可以作为保守型的方式来操作。建议可以买入定投基金,这种是可以作为储蓄的投资方式,这种是作为分散投资成本的一个好方法,你也可以上网找找这个面的知识。银行有一些年化收益比较高的理财产品,也是不错的选择,不一定要去四大行;以上是我一些观点,我以做过部份投资,我最喜欢的是定投基金,你呢,喜欢的可以关注我,欢迎点赞
富裕家庭的主要投资方向是什么?
富裕家庭理财与普通或较贫穷家庭理财最大的不同就是投资理念,也因此造就了不同的投资方向。
富裕家庭的理财资金体量至少超过1000万吧,而普通家庭可能100万都难以企及,那么这个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绝对值的不同,假设,普通保本的理财产品年化5%收益,那么:
1000万*4%=40万;而100万*4%=4万。
40万和4万可是有本质的区别,在不触及奢侈消费的情况下,40万足够一年宽裕的开销,而4万可能就捉襟见肘。
那么,也就会造成越有钱的人追求越稳定的收益,而钱越少的人追求高风险超额收益,因为只有超额收益才能获得更多财富积累,也就是众多韭菜的来源。
这也是为什么社会上买彩票最多的人反而是生活较为落后的群体,因为他们更迫切于一夜暴富。
当然,实际上无论是富裕还是贫穷,谁也不嫌钱多,所以富裕家庭也在不断追求着财富的增长,他们会觉得4%,40万一年太少,想要更多比如400万,乃至4000万。这也就是大韭菜的来源。
除了投资理念之外,那就是投资标的。
我国的投资标的无非就那么几种:
1、房产:这是近二十年来最受欢迎的,风险最低,见效最快的,也是中国家庭资产结构中占比最高的资产,达到70%以上。但时到今日,房产也成了普通中国家庭最大的负债。房住不炒成了主旋律,也就意味着让房产逐步退出投资标的的舞台。
2、股市、期货:富裕家庭股市投资不局限于国内A股市场,而是放眼全球,通过离岸账户进行多元投资,这也符合发达国家人民的投资理念,也跳脱出了国内股市的长期低迷。但股市、期货都是艺高人胆大的高风险投资,尤其是期货的保证金交易模式,赚的时候一飞冲天,亏的时候也是倾家荡产。
3、股权:股权、IPO、创业,这些其实是在富人圈里最为流行的,真正的金主,做preIPO,大资金量,相对低风险,资金规模有限的,做天使投资,赌10%的概率,当然也可以交给专业的投资机构打理。但这种方式,一旦成功,那回报率是非常可观的,最为著名的案例就是龚虹嘉投资海康威视,249万变500亿。无论从上市企业,还是互联网行业后起之秀,都把这种股权投资作为优先选择,BAT席卷了多少投资公司。
4、基金:实际上是一种委托理财方式,它自身并不是最终的投资标的。根据不同的标的和风控,又衍生出不同的基金模式:
1)货币型基金:主要投资于债券、央行票据、回购等安全性极高的短期金融品种,又被称为“准储蓄产品”,其主要特征是“本金无忧、活期便利、定期收益、每日记收益、按月分红利”。投资收益率较低,为2.3%-3.2%左右,偶尔有高收益的,如太平日日鑫货币A现在报价是4.799%,但它是会每天变化的;
2)QDII型基金:基金是指在一国境内设立,经该国有关部门批准从事境外证券市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业务的证券投资基金,简单的说就是投资海外股票、债券的基金,有收益在-23%-10.15%;3)FOF型基金:与开放式基金最大的区别在于基金中的基金是以基金为投资标的,而开放式基金是以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为投资标的。它通过专业机构对基金进行筛选,帮助投资者优化基金投资效果。简单的说就是以投资别的基金为标的的基金,收益率在-3.48%-3.02%;4)指数型基金:以特定指数(如沪深300指数、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日经225指数等)为标的指数,并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所以,它与股票市场密切挂钩,28支近三个月收益率超过10%,最高的广发中证全指汽车指数A达44.44%;5)债券型基金:指以国债、金融债等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因为其投资的产品收益比较稳定,又被称为“固定收益基金”,近三个月最高的是浙商丰利增强债券4.85%。6)股票型基金:是指投资于股票市场的基金,80支近三个月收益率超过10%,最高的是建信新能源行业股票达29.78%7)混合型基金:是在投资组合中既有成长型股票、收益型股票,又有债券等固定收益投资的共同基金。混合型基金设计的目的是让投资者通过选择一款基金品种就能实现投资的多元化,而无需去分别购买风格不同的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135支近三个月收益率超过12%,最高的是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达24.39%。5、理财产品:与基金类似,它也是委托理财的一种,相对而言,风险低,收益也较低。根据期限不同,分为T+0、短期、中长期理财,期限越长,自然收益也越高。
1)T+0理财。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实时赎回,但它的收益又比银行存款的定期还要高。主要的渠道有支付宝的余额宝、微信的零钱通以及各银行渠道的T+0钱包类理财,余额宝和零钱通的渠道用户太过庞大后,现在的收益率已比较低,今天的零钱通只有1.98%,而像杭州银行的“新钱包”高达3.0791%,兴业银行的“添利1号”2.902%,都要比互联网巨头的要高出很多,题主可以选择自己常用的银行直接进行理财,需要用钱时,只需赎回,来去自如,堪比存款。
2)短期理财(30天-360天),这部分理财与T+0不同,互联网巨头就具备聚合信息优势,各银行虽然也经常发行,但抢购现象严重,好的产品很难抢到,还要等待,而在支付宝和理财通可选择的余地就很大。
但这个理财也要注意选择稳健型的产品,比如一些养老型,以及银行结构性存款的产品,关注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和风险揭示,在都是中低风险的类别中选择较高的收益产品。千万别被高收益的基金产品所吸引,那个可不同于存款和低风险,它们的风险不低于股市。短期理财产品还可以选择自动续期,这样就可以自动续期购买,省去管理麻烦,用款也较为灵活。3)中长期理财(1年以上),三到五年内没有大额用款需求,所以可以安排一部分资金做长期的理财,也可以安排一部分银行定期存款或大额存款,购买1年以上甚至3年期的理财,这部分理财三年期高的可以达到年化7%,一年期的都在4.64%左右。渠道选择上还是一样,支付宝和理财通,但银行的理财产品有一些特殊优势,像杭州银行的理财产品是可以转让的,意思就是你买了3年期的,常规来讲只能等到到期才能赎回,但杭州银行有理财转让功能,可以在到期前将理财转让给别人,实现提前赎回。这样也可以解决需要提前用钱的需求。总而言之,在投资标的有限的情况下,只能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进行有效的组合,在富裕阶层来说,基金、理财产品是基本配置,谈不上投资。他们最为热衷的还是股权投资和房产投资。
10天小白理财训练营是真的吗?
这个是某个理财培训机构为了引流推出的一个10天免费学理财的活动,对于没有接触过的理财小白,可以听听免费的,会讲到一些关于理财的工具,产品等,但到第二天之后,会讲一半课程之后,就开始推销后续的课程了,一个半小时或是两个小时,我本人是不报这种理财课的。因为赚钱本来不容易,如果都那么简单的话,大家不都富了吗嘛。本人建议是可以学免费的,但花钱报课还是要慎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