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蓝筹基金,你愿意持有哪个基金经理的?
先说结论,吴哥不太可能以十年期的时长去持有一只基金,但如果确实要选择一只基金的话,吴哥会考虑指数型基金,即被动基金,而且会是一只宽基,不依赖于单个行业,不依赖于某位基金经理,而只与经济的成长和未来的长期趋势相关!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吴哥一一解释。在文章的最后,吴哥也提了五大建议供你参考!
一、基金投资是应该以长期投资的心态来进行的基金投资与股票投资会有很大的不同。基金投资其实是一个组合,这个组合是不断变动的。而变动的主要因素,在于基金经理。
一般来说,基金经理会有各种的投资理念,但从总体来说,必然是从市场中找出最优质,或相对优质的股票或债券进行组合。
所以,我们很难看到基金经理会去找一些亏损大的,前途渺茫的ST股进行投资。而一般是某些行业内最优秀的头部企业受到青睐!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基金也许在最近半年甚至一年里的收益可能是负数,但是拉长时间来看,基金取得正收益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
当然,也有一些行业基金,由于投向的市场或行业处于长期下降趋势,这就另当别论了。
二、基金的选择很重要前面我们说到,基金最重要的是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可以说是一只基金的灵魂。但我们也要考虑另一点,即基金的本身属性,即基金条款中的一些约定与限制。
比如说,一些基金,本身就是QDII基金,只能投资于港股中的医药类股,那么基金经理的主观能动性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另外,还有一些行业,是明显有着周期性变化,甚至是一种夕阳产业,吴哥大胆地说,目前还如日中天的煤炭,或许在三五年后,就将出现明显的衰退。
而未来的发展动力,必然是在科技行业,特别是一些硬科技领域,比如说半导体、新能源和高端制造领域 。
所以,我们选择基金,并非直接先看基金经理,而是要坚持自上而下的模式,选对赛道,再从赛道中选择优秀的基金经理。
而赛道,则要结合未来的发展趋势来选择,我们可以设想在未来的5年或10年时,现在的需求会有哪些变化,哪些行业会有大发展来进行判断。
比如吴哥目前就看好新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等硬核科技的发展方向。这些方向在五到十年后仍有较好的发展。当然,现在的世界节奏变化越来越快,也会有一些新的变化,所以有时候,我们的观念也要时常更新。
三、基金的投资组合应该是动态的很多时候,一些行业的变化会是动态的。比如说,最近国际局势比较紧张,那么一些大宗商品的走势就比较强,比如油气等,但是从未来的角度看,这些化石能源的未来,可能会受到新能源的替代的冲击。
另外,每一年的行情发展的重点,也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说2020年的下半年,蓝筹板块受热捧,但到了2021年春节后,整个行情就转向了中小板。
而所谓的价值、还是成长;大盘还是中小盘,其实不同的基金经理,意见也有所不同,而每年的行情趋势也有所不同。
比如说易方达蓝筹,前些年的净值持续增长,但是到了2021年,整体出现明显下滑,这说明每年的行情都在变化。
因此,以此来看,我们的投资理念,和投资组合,也应该随之变化。
所以,很难有固定的投资策略,是可以坚持三到五年的。
四、关注能够长期穿越牛熊的品种或基金经理1、行业分析
但凡事无绝对,总有一些行业是可以穿越牛熊的,总有一些基金经理,做到了长期业绩优秀。
比如说,大消费和大健康赛道,就是吴哥看好从长期的角度来看,是可以持续成长的两大赛道。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人的一生,不管是什么时候,都离不开衣食住行,而这些,其实都属于消费的范畴。所以,以白酒,食品饮料为代表的消费板块,有着长期成长的趋势。
至于大健康就更不用说了,毕竟生活好了,对于健康的关注也会更多,在健康方面的消费会持续增加。
当然,与双碳目标有着密切关联的新能源赛道,也是吴哥认为有着十年甚至二十年成长空间的少有的赛道。
2、基金经理
再说说基金经理吧。目前市场上如此之多的基金经理,能做到一两年业绩优秀,并不算什么,能够做到五年以上,甚至十年以上的年化收益率高,那才是了不起。
比如,朱少醒,从业16年多,目前年化收益19.11%;
曹名长,从业15年多,目前年化收益19.77%;
徐小通,从业10年多,目前年化收益23.35%;
谢治宇,从业9年多,目前年化收益21.98%;
周晶,从业8年多,目前年化收益20.14%;
刘格菘,从业近8年,目前年化收益20.13%;
周海栋,从业近8年,目前年化收益21.14%;
饶晓鹏,从业近8年,目前年化收益25.23%。
分析上述的几位基金经理,我们其实可以看出,首先,他们的稳定性非常好,有较强的投资能力;其次,他们管理的基金都是混合行业类的基金,即很少集中于某一个行业。
典型代表就是朱少醒、谢治宇等。这或许也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五、一些建议想要长时间持有一只基金,其实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一来,你要确保是闲钱投资,能够长时间持有;二来,要对基金有绝对的信任,对基金方向及基金经理有足够的信任;三来,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能够较长时间处于稳定,与时俱进。
前几天,冠军基金经理赵诣就从农银汇理基金公司离职了,不管是什么原因离职的,那些信赖并跟随着赵诣的投资者,显然是要失望的。
虽然新能源仍可持续看好,但基金经理对于基金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而赵诣的能力是经过长时间验证过的,换人或许会对基金的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
所以,吴哥要给长期持有基金的小伙伴们一些真诚的建议!
1、尽量不要预设前提,比如说五年十年这样的长时间,反而可以根据收益率进行目标设定。比如说,这只基金,在达到20%,或30%,甚至是50%的收益情况下,就赎回!用收益做为条件,比用时间做为条件会更靠谱些。
2、如果要投向基金经理,那么一定要认准五年以上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参考吴哥上面列的几位。
3、如果要以中长线的方式进行投资,可以考虑投向宽基,比如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双创指数等为主的指数基金。
这些指数基金的好处是不以单一行业为主,另外,都是被动式基金,不依赖于某位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变动,也不会造成影响。
4、看好中国经济,看好A股未来的发展,投向宽基是没有问题的,五年或十年的周期,可以考虑用定投,比如周定投的方式来平滑波动,以更好的心态来进行投资。
5、在长时间持有的时候,还是应该设定好止盈计划,这样可以适时收获成果,让投资的心态更加良好,且通过滚动投资获得更大回报!
当然,以上的建议供参考!
今年的行情买什么基金最好?
买什么基金呢?
借下粉丝的思路,2022年是防御年,要么选深度价值型选手,要么选交易型选手。01深度价值型选手一、什么是深度价值?
形象点说,深度价值就是,用5块钱去买价值10块钱的东西,然后等到价格涨到10块钱后卖出。明明是10块钱的东西,怎么会跌到5块钱呢?因为人是非理性的、未来是不确定的。比如,一只股票的真实价值是10元,现在股价也是10元,岁月静好。突然,这家公司遇到了危机,股民恐慌抛售,股价跌到了5元。深度价值投资者这时就会评估危机对公司的影响,如果结论是影响不大,危机过后公司股价还能回到10元,那他就会买入。也就是说,深度价值投资者最看重的是低估。当然,也有可能判断错。这家公司没熬过去,最后破产了,那投入的5块钱就打水漂了。怎么提高判断的成功率呢?深度研究。所以,典型的“深度价值”投资者有2个特点:深度研究看重低估在国外,代表人物是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他发明了“捡烟蒂”的投资方法,买那些低市盈率(PE)、低市净率(PB)的股票。在国内,代表人物是曹名长。虽然在2019、2020年连续2年跑输沪深300,但凭借着“低估的时候买、高估的时候卖”,他还是实现了从业15.02年,年化收益率22.24%的传说。纵观整个公募基金历史,从业超过14年、年化收益率超过20%的基金经理只有2位:曹名长和朱少醒。二、代表基金经理
再看下“深度价值”基金经理的收益情况,都是赚的(截至2021年12月28日)。赚的比较多的几个基金经理,丘栋荣、袁维德,重仓小盘股,一个赚了62.01%,一个赚了47.77%。徐彦,配置均衡一些,煤炭和制造业股票都拿了一些,每个季度都是赚钱的。周云,二季度抓住了几只消费、医药、科技领域的大牛股,基金净值涨了不少。曹名长也迎来了顺风局,重仓的几只股票,宁波华翔、广宇发展等都大涨,带动基金净值上涨。林英睿,重仓周期股,上半年赚了不少。但下半年换成银行和航空后,就原地踏步了。接下来,懒猫简单介绍下12位“深度价值”风格的基金经理。1、丘栋荣·中庚小盘价值丘栋荣,懒猫以前写过他,(文章传送门在这里)https://mp.weixin.qq.com/s/eS8sY4jAdQaHteJjj1uFxA一句话总结,丘栋荣是“小盘+深度价值”。他认为,买低估值的股票,潜在回报率才会高。而A股散户众多,小盘股又特别容易创造超额收益。持仓上,丘栋荣买的主要是煤炭(兰花科创、陕西煤业)、科技(木林森、中孚信息)等。2、曹名长·中欧价值发现曹名长,大家应该表述熟悉了,深度价值投资的代表人物,从业15.02年,年化收益率22.24%。投资上,曹名长看重低估值。他认为价值投资的本质就是估值,要在低估的时候买。也看重好公司。只有买好公司才有估值回归的可能,差公司更多的是价值毁灭。持仓上,曹名长长期重仓宁波华翔(汽车零部件)和广汇汽车(汽车4S店)。3、袁维德·中欧价值智选回报袁维德,懒猫以前也写过。(戳这里回看)https://mp.weixin.qq.com/s/LBCEeKkUmJP4GaneoABl_Q他是曹名长的徒弟,投资思路和曹名长很像,看重低估值。不过低估之外,他也看重行业景气度,还敢于买一些小盘股。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不是特别纯粹的“深度价值”投资者。持仓上,他主要买了科技股,吉比特(游戏)、火炬电子(电子元器件)、大华股份(安防)、鸿远电子(电子元器件)、纳思达(打印机耗材)。4、徐彦·大成睿享徐彦是2012年开始管基金的,不过中间离开过一段时间,基金管理年限只有7年多。2019年12月,他开始管理大成睿享的,管理以来基金涨了47.47%,平均每年涨21.44%。投资上,徐彦不追风、也不追高,踏踏实实做研究,自下而上选股,买那些估值比较低、成长性也还可以的股票。5、周云·东方红新动力周云是2015年9月开始管东方红新动力的,这是他的第一只基金。管理以来,基金涨了145.7%,平均每年涨15.35%。周云也是“深度价值”投资的典型人物。他说,“价值投资的方法大家都耳熟能详,简单的说就是“低估值买入好公司‘”,“低估值不仅提供了安全边际,也是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持仓上,周云主要买了地产(万科、保利)、家电(海信视像)等。6、林英睿·广发多策略林英睿,懒猫也写过,(戳这里回看)https://mp.weixin.qq.com/s/jzvoJqp_6FTsWObvSEIDlw高考状元、北大学霸..年初,林英睿因为重仓周期股大火,不过事后证明那是个美丽的误会。他的投资逻辑是“低估”,寻找那些处在行业周期底部,未来有较大上涨概率的股票。之所以买周期股,是因为年初的时候便宜。后来周期股涨上去后,林英睿就卖了。三季度,林英睿持仓主要以银行(杭州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航空公司(中国国航、中国东航、南方航空、吉祥航空)为主。7、杨嘉文·易方达科瑞杨嘉文是2017年12月开始管理易方达科瑞的,这是他管理的第一只基金,管理以来涨了122.86%,平均每年涨22.13%。杨嘉文的投资方法有3个,一是坚持逆向投资,二是持股行业集中度较低和个股相对分散,三是秉持“以深度研究为基础的价值发现”理念,做好股票的深度研究和跟踪。持仓上,杨嘉文配置比较分散,单只股票仓位也不高,最高也就4.96%。8、杨鑫鑫·工银创新动力杨鑫鑫是2013年开始当基金经理的,那时还是在华安基金。2018年加入工银瑞信,并于2019年2月开始管理工银创新动力。管理以来,基金涨了83.43%,平均每年涨23.85%。投资上,杨鑫鑫认为“风险是主要的,收益是次要的”。他很少去右侧买那些已经涨起来的股票,更喜欢买那些低估、安全边际比较高的股票。为了进一步降低风险,他还创造了自己“核心—卫星”的投资策略,“核心”,就是重仓沪深300成分股,“卫星”就是会买一些非沪深300成分股,增强收益。持仓上,杨鑫鑫买的基本都是银行、地产、基建等低估蓝筹股。9、鲍无可·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鲍无可,也是“深度价值”投资的代表人物,江湖地位不比曹名长、丘栋荣低。他投资中最看重的是“安全边际”,他说:“我做了几年基金经理,投资方法也有一些进化,但有一点一直没有发生改变:我非常看重估值的保护。我从做投资的第一天就有着非常强的安全边际思维,我有一直产品覆盖港股投资,港股市场几乎全是机构投资者,极度理性且非常成熟,通过港股市场投资,更让我对安全边际极其重视。”2016年5月,鲍无可开始管理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管理以来涨了100.63%,平均每年涨13.26%。持仓上,鲍无可买了川投能源(水电)、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腾讯,还有一些传媒股。10、伍旋·鹏华盛世创新伍旋是2011年12月开始管理基金的,管理的第一只基金就是鹏华盛世创新。管理以来,基金涨了369.67%,平均每年涨16.71%。关于投资,伍旋说过这么一句话:“我是一个非常低风险偏好的投资风格,希望以好价格能够买到好企业”。持仓上,伍旋拿了不少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保险(中国平安)、建筑(中国建筑)、服装(地素时尚)等低估值股票。11、陈一峰·安信价值精选陈一峰是安信基金的研究总监。2014年4月开始管理基金,管理的第一只就是安信价值精选。管理以来涨了403.2%,平均每年涨23.36%。陈一峰曾这样描述他的投资理念“我的投资方法用非常直白的话概括,就是坚定的价值投资,选择‘便宜的好公司’”。持仓上,他买了一些低估值股票,比如宁波银行、保利发展、北新建材,但也买了宁德时代、贵州茅台,还有一些医药股。12、谭丽·嘉实价值精选谭丽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消费基金经理",但消费之外,她还是一个深度价值投资者,喜欢左侧布局那些基本面好、估值低的股票。嘉实价值精选就是她管的另一只基金,买了不少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地产(万科A)、航空(春秋航空)等低估值股票。02交易(轮动)型选手一、什么是“轮动”?
轮动,其实就是“交易”。一些基金经理,比如张坤,对公司基本面要求高,护城河深、ROE高、伟大的公司...也愿意长期持有,茅台从2012年拿到现在。但还有一些的基金经理,对股票基本面要求没那么高,不太差就行。也不准备长期持有,可能就拿两三个月,甚至更短时间。他们真正在意的是景气度。判断行业景气度要往上走,就买入,等待股票上涨。认为行业景气度要往下走,就卖出,落袋为安。或者承认自己看错,果断止损。这就是“轮动”风格,不断追逐景气度,低买高卖。收益高的同时,回撤还比较小。当然,换手率也非常高。今年上半年畅畅和金金的换手率都在200%以上,去年换手率更是超过500%,一只股票平均也就拿2个多月。以至于不少人认为轮动风格就是“追涨杀跌”。其实这么理解有一点偏差,轮动是做交易,但背后有行业景气度、基金经理对未来的预判等作支撑,判断错了的时候,基金经理也会果断止损,和普通散户的追涨杀跌还是不一样的。有这么句俗话“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不管采取哪种方式,能长期为基民赚钱、合法赚钱就是好基金经理。当然,轮动风格基金经理也不是神,也有判断失误翻车的时候。今年10月份,刘畅畅就翻车了,回撤没控制好。去年3月份,另一位“画线女神”张宇帆也翻车了。最可怕的是,一旦盘子大了,交易策略就很容易失效,这也是交易型选手面临的最大“悖论”。这是懒猫关注的几位轮动风格做的比较好的基金经理,换手率都很高,2020年,换手率就没有低于500%的,意思是一只股票平均也就拿2个多月。栾江伟更夸张,换手率1540.91%,一只股票平均也就拿3个多星期。(12/15.4091=0.78个月,约等于23.4天,3个多星期)今年上半年,除了韩创(换手率190.3%),换手率都超过200%,平均不到一个季度就把股票换了一遍。收益也很漂亮,除了饶晓鹏,都是正收益。(截至12月30日)收益最高的是唐晓斌,上半年他重仓周期股,赚肿了,三季度,买的几只券商股表现也还好。今年以来赚了85.3%,在1944只灵活配置型基金中,排第4名。韩创,选股能力非常强,每个季度都能抓住几只涨幅超过30%的大牛股,今年以来赚了85.14%,是偏股混合基金中的第一名。一季度,韩创重仓的明泰铝业、赛轮轮胎、玲珑轮胎、鲁阳节能、山东赫达分别涨了36.49%、49.5%、33.07%、56.9%、86.42%。二季度,重仓的鲁阳节能、兴发集团、远兴能源、报喜鸟、瑞峰新材、长城汽车分别涨了37.85%、37.45%、79.62%、84.19%、42.22%、44.67%。三季度,重仓的广汇能源、明泰铝业、兴发集团、鲁阳节能、东方电气分别涨了160.66%、76.73%、140.67%、42.02%、69.48%。剩下的几位,杨金金、刘畅畅、张宇帆、栾江伟、杨喆、国晓雯,也抓住了不少牛股,但没有韩创这么夸张,收益就低一些。至于饶晓鹏,虽然也是轮动,但重仓大白马,收益就不太好。二、“轮动”风格基金经理介绍
接下来,懒猫给大家盘盘这几位轮动风格的基金经理。1、唐晓斌·广发多因子2018年6月,唐晓斌开始管理广发多因子。管理以来,基金涨了283.01%,平均每年涨46.44%。唐晓斌的投资方法是,在低估值的范畴里,寻找未来景气度向上,业绩可能大爆发的行业和个股。他认为,低估值股票主要集中在三个行业中,一是金融、地产、公用事业等传统行业;二是低估值成长股,主要是一些没被市场发现的中小成长股;三是顺周期行业,有色、钢铁、煤炭等。确定低估值股票后,他倾向于买那些景气度还可以、业绩爆发潜力大的股票,“估值+业绩”戴维斯双击,这样的股票最好赚钱。对于一些长期业绩增速一般、估值也比较低的股票,比如银行等大蓝筹,他兴趣不高。仓位轮动上,上半年唐晓斌买了不少顺周期的煤炭,三季度又换成了券商,原因是他认为券商将受益于大资管时代的到来。三季度的十大重仓股中,有4只是新建仓的。2、韩创·大成新锐产业2019年1月,韩创开始管理大成新锐产业。管理以来,基金涨了389.74%,平均每年涨70.57%。投资中,韩创看重3点:高景气度、估值合理、好公司。他会在高景气行业中选那些估值合理的好公司。有些行业,比如新能源,行业景气度很高,但估值偏高,韩创就没买。关于行业景气度,韩创曾说过这么一段话,“产业趋势是最大的景气度,它一般持续时间长、需求拉动大,受益环节多。比如能源革命带来光伏行业的投资机会,出行革命带来自动驾驶的投资机会,生物技术的革命带来创新药的投资机会,等等。除了万众瞩目的产业趋势外,生活中也有很多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产业变化趋势,比如冰鲜禽肉的趋势,代糖食品的逐渐流行,电子烟的兴起等等,背后都蕴含着投资机遇”。仓位轮动上,三季度,韩创10大重仓股中有5只是新建仓的。3、杨金金·交银趋势2020年5月,杨金金开始管理交银趋势。管理以来,基金涨了174.72%,平均每年涨84.17%。杨金金的投资方法是,在主流赛道之外,寻找那些行业景气度高的细分行业、企业家锐意进取带来的投资机会。他会分析不同机会的投资逻辑、胜率和赔率,然后结合个股流动性,进行分散配置(杨金金十大重仓股占比只有26.25%),赚取相对低波动、稳健向上的绝对收益。仓位轮动上,三季度,杨金金十大重仓股中有3只是新建仓的。4、刘畅畅·华安文体健康刘畅畅,懒猫以前介绍过,(文章传送门在这里)https://mp.weixin.qq.com/s/XejvGtSvBDZ77eAgNXefQw2020年1月,刘畅畅开始管理华安文体健康,这是她的第一只基金。管理以来,基金涨了208.5%,平均每年涨76.6%。刘畅畅是制造业研究员出身,对经济周期和产业周期有一定的把握能力,也能结合市场预期,判断个股的投资价值,经常能选出一些牛股。为了规避单一个股风险,他持仓集中度也很低,十大重仓股占比只有27.68%,和杨金金差不多。仓位轮动上,三季度,刘畅畅十大重仓股中有3只是新建仓的。5、张宇帆·工银物流产业张宇帆,懒猫以前也介绍过,(戳这里回看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LJqTN1NrUy3Csd245WJB3Q2016年3月,张宇帆开始管理工银物流产业,这也是她的第一只基金。管理以来,工银物流产业涨了309.7%,平均每年涨27.32%。张宇帆的投资步骤是这样的:第一,找到那些潜力大、成长空间大、增长速度快的赛道,第二,在这些赛道里找议价能力最强的环节,第三,再在这些环节中找竞争力最强的公司,第四,以合理的价格买入。至于每只股票买多少,张宇帆还会结合宏观政策、市场流动性、估值等具体分析。仓位轮动上,三季度,张宇帆十大重仓股中只有1只是新建的,但二季度十大重仓股却换了9只。(一季度只公布了十大重仓股,不排除一些股票一季度买了一些,但没进入十大重仓股的可能)6、栾江伟·中信建投行业轮换栾江伟是中信建投基金权益投资部负责人,2019年1月开始管理中信建投行业轮换,管理以来基金涨了169.19%,平均每年涨39.79%。栾江伟非常看重行业景气度。他说:“行业景气度最终决定了成功投资的概率,如果选到了景气度不好的行业,成功的概率很低,我们要尽量去找在成长初期的行业和股票”。投资中,他自上而下,筛选那些高景气的行业,偶尔也会参与一下市场热点。个股上,栾江伟倾向于买行业龙头股,一些他深入研究、竞争优势明显的非龙头个股也会买。栾江伟的轮动就比较夸张了,2020年,他的换手率是1540.91%,今年上半年,他的换手率是883.52%,三季度,十大重仓股中有8只是新建仓的,真真的一只股票平均拿不到1个月。7、杨喆·同泰开泰杨喆管理公募基金的时间不久。2019年8月才开始管理,管理的就是同泰开泰。管理以来,基金涨了72.04%,平均每年涨26.03%。但他其实是一位资管老兵。2001年就入行做研究员了,2005年开始管钱,在瑞泰人寿做投资经理。2006年,又去了中信证券,做研究员、策略组负责人、投资主办人(管理证券公司的集合理财产品)。2014年,去了银河金汇(银河证券全资子公司),任权益及量化投资部总经理、研究部总经理、投资主办人。还和陈光明一起获得“2015年度中国基金经理英华奖三年期权益最佳投资主办人”。2019年,加入同泰基金,任研究部总监。在杨喆看来,一个好的基金组合要追求投资的高胜率、同时适当兼顾风险,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都能稳健增长,让投资中安心持有。所以,他选股是从行业景气度出发,选择景气行业中的优质公司,然后再做行业景气轮动,获取不同行业股票的成长收益。仓位轮动上,三季度,杨喆十大重仓股中有3只是新建仓的。8、国晓雯·中邮新思路2017年6月,国晓雯开始管理中邮新思路。管理以来,基金涨了245.44%,平均每年涨31.59%。投资上,国晓雯会结合宏观经济周期和国家经济政策,自上而下选择三到四个高景气度、高性价比(估值没那么高)的行业进行配置。确定好行业后,她优选行业内龙头个股,一些竞争优势明显,潜在上涨空间大的个股,也是她的菜。仓位轮动上,三季度,国晓雯十大重仓股有3只是新建仓的。9、饶晓鹏·华安升级主题2015年9月,饶晓鹏开始管理华安升级主题。管理以来,基金涨了241.81%,平均每年涨21.47%。饶晓鹏的投资框架是“核心+卫星”。“核心”就是买那些大白马。“卫星”就是采取行业轮动策略,寻找高景气的方向,适应不同市场风格,增强组合的收益。他说,拉长时间来看,企业盈利增长是股价上涨的主要来源。但A股是一个弱有效市场,短期情绪对市场影响很大,估值波动要远远大于盈利波动。所以,在长期关注基本面的前提下,他也会关注市场趋势,做一些轮动,降低回撤,同时也能提高收益。持仓上,饶晓鹏拿的主要是大白马,三季度是十大重仓股只有1只是新建仓的。*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理财投资如何选择基金?
理财投资如何选择基金?基金数据怎么看?
对比基金投资,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择基技巧,选择基金的绩优或差与收益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选择到一支优秀的基金,能赚到的钱就会多一些,反之,选择业绩差的基金,赚得少不说,可能还会导致本金亏损,因此选择基金还是蛮重要的。
那么,如何选择基金,有哪些数据可以看?
一、根据持有时间,对比过往业绩选基金按照我个人自己的选择来讲,我第一步会根据自己持有的时长来选择基金,比如我购买想要购买一只债券基金,持有时间在不超过一个月,也就是短线交易,那么我会选择该只基金近1个月与近3个月的走势与业绩进行对比,然后选择业绩进入前10名的基金,我不会直接选择排名第一的基金,我一般情况下会选择第4名-8名之间的基金。
或者说定投一只基金,预算持有时长为3年左右,那么可以查看一下过往近3年这只基金的业绩如何,对比同类型的基金排名,从下面的截图中可以看到,短期的波动较大,收益效果出现了不佳状态,也就是有可能出现本金亏损,但从长线来看,近三年在同类排名进入了前30名,业绩是优秀的。
二、基金评级高低目前各个基金公司在售的开放式基金加起来有数千只,作为基金投资者,看到这么多基金,难免会眼花缭乱,不知如何选择。而不同的基金有的标着3星,有的5星,有的1星,有很多投资者在挑选基金时,会把星级作为一个参考,不可否认,基金评级是可以作为基金投资中的一个的参考。
第一、基金评级如何来
基金评级是由第三方机构根据基金相关的数据做出的评价,不同的证券机构会有自己的一套评价标准,基金的整体业绩与投资管理密切相关。评级是根据基金过往业绩、收益指标、风险指标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其中,基金业绩是评价基金评级排名的主要指标。例如,该基金过去的基金业绩优异,排名会更高,获得的评级也会更高。
基金评级一般为每月进行一次,本月将公布上月基金的评级结果,包括1年期评级、2年期评级、3年期评级、5年期评级和10年期评级。
第二、基金评级仅和同类评比
虽然说基金评级排名的高低可以作为选择基金时的一个参考,但基金的评级排名只是对同一类型的基金对比,不同基金公司的基金,或同个公司旗下不同类型的基金,也就是说,比如对比的是股票型基金,那么只能与同类股票型基金的评级进行比较。
假设说,选择一只混合型基金与指数型基金的星级比较,或者拿股票型基金与债券型基金进行比较,选择两只不同类型基金进行星级比较,是没有客观性可言的,也就是说,对比评级只能是同类型的基金,才能对比出所以然。
第三、选择自己想要的基金
下方的这张截图中的基金,我选择的条件是、3星以上,资产50亿以上,近一年回报率20%以上,通过筛选,符合以上这条件的基金一共有47只。剩余的基金评级都是在3星以上的,这样一选范围就大大缩小了。
三、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一只基金的业绩表现和基金管理人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因为我们购买基金的钱是由基金管理人在进行打理,所以有需要了解这只基金管理人背景,如果管理该只基金的公司拥有出色的研究和投资能力,那么基金的业绩水平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综上所述选择一只基金的参考因素有很多,比如我上面罗列的业绩排名,星级高低,基金管理人的能力等,还有就是基金的持仓成分股,也是和基金有最直接关联的,比如我截图的这只基金的持仓股,今天大部分都是涨的,其中有两只股票是跌的。
今天持仓股的涨幅还算不错,持有该成分股的基金今日涨幅是+1.01%。
因此,基金的持仓股是绩优股票,还是垃圾股,对于基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以为这只基金的涨跌就和这些股票息息相关。
总而言之,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基金,需要根据个人 投资风格,承受风险能力而定,上面罗列的方法仅供参考。
医疗基金可以长期持有吗?
“大家都道医疗好,唯我买医疗一直跌。”
那医疗到底怎么买,我用我十年的经验告诉你答案。A股市场追踪医药行业的指数主要有这么几个:中证医药、全指医药、800医药、300医药、医药100,从过去的涨幅来看,医药100的涨幅最高,自2005年1月到2019年8月,累计涨幅10.62倍,年化约18.32%。基金小白追求不踩雷,平衡且稳定,认为医药行业强者恒强就选300医药,能够得到平均偏上的收益。如果想激进一点,熊市能够忍受大跌,就是想吃到牛市中的香饽饽,那就选医药100,弹性大,上涨有想象力。如果不喜欢指数基金,觉得指数基金中包含了仿制药、中药等一些拖后腿的医药股,那么优秀的主动基金就是你的不二选择。中欧医疗健康、中欧医疗创新、工银医疗保健、易方达医疗保健都很优秀。今天我把收集整理了近一个星期的干货分享给大家。全文比较长,看不完的建议先收藏,如果觉得有用,可以给我一个小小的赞,鼓励一下哦。首先打个目录给大家看看一、医疗行业分类——长期收益最高的创新药、拖后腿的仿制药和中药二、医药为什么长期收益高三、医疗的历史走势四、医药指数基金这么多该怎么选?五、医疗行业的主动基金该怎么选?六、医疗行业该怎么买、怎么卖?一、医疗行业分类医疗行业属于十个一级子行业,在十个子行业中长期盈利能力位居前二,医疗行业也细分了很多子行业。比如高ROE的子行业:生物药、化学药物、医疗商业、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也有长期拖后腿的子行业:仿制药和中药。仿制药主要是自己没有专利,所以长期盈利能力不稳定,也容易出现一些黑天鹅。中药虽然在中国很受国人欢迎,但是因为它的药效没有明确论断,所以很多中药的公司都在往消费品市场靠,如云南白药出牙膏啊。医药行业的行业分类
二、医药为什么长期收益高?医药行业最关键因素:一是产品技术的进步;二是医药政策的变动。——产品专利。一个医药公司就可以垄断在某一病症上的利润,就是巴菲特所说的“护城河”。而且有产品专利利润空间大,回报率更高。所以医药行业是一个强者恒强的行业,药品的研发需要非常长的周期,大的企业能有更多机会融到更多的资金进行医药创新,形成良性循环。——产品刚需。不管是大人、小孩、还是老人,生病了就要吃药,不管有没有钱,所以医疗是刚需,而且基本不会受经济周期的影响。——政策支持。——风险。政策性风险。比如:带量采购政策,影响的也是少数没有技术含量的企业盈利。那么医疗既然具备长期上涨的条件,那是否涨上去就跌不下来了。三、医疗的历史走势医疗十年经历了两轮低估到高估第一轮 2012~2015年,医疗市盈率最低25倍。第二轮 2018~2020年,医疗行业带量采购政策以及当时的贸易摩擦带着医疗一起下跌。2018年带量采购:“4+7”城市药品带量采购(4个直辖市+7个省级城市),在招标时承诺药品的销量,保证在8~15个月之内用完,是赢家通吃的游戏。所以仿制药公司在此后就过过得很难,但创新药公司因为有专利,日子会相对好过点。2020年带量采购政策发布后,医药行业也下跌了不少。由于老龄化逐渐加大,心脏支架用量增加,此次带量采购直接把几万块的心脏支架降低到千元左右。所以对于医药行业也是一个冲击。四、医药指数基金这么多该怎么选?(一)国内的医药指数基金国内的医药基金非常多,根据成份股的选择范围、数量、加权方式、业绩表现都有不同300医药——大盘股为主,业绩最好,也比较稳定,采用市值加权。医药行业大盘股的盈利能力比行业更强。全指医药——大中小盘都有,采用市值加权,几乎包括了沪深两市所有的医药股。医药100——小盘医药股,成分股跟300医药指数的成分股重合比较大,采用等权重策略,弹性大。在牛市的时候上涨更有弹性中证医药——小盘医药股,采用市值加权策略,从中证800指数中挑选的医药行业。等权重策略VS市值加权策略市值加权策略:像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等都是市值加权的指数,也就是按照市值规模来挑选股票,谁的市值越大谁占的权重也就越高。龙头股权重最高的医药指数是300医药,前10大成分股的持仓比例大约占73%,其中恒瑞占比22.18%,跟踪的基金有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512010)。等权重策略:分配给每个成分股完全相同的权重,如医药100。也就是如果基金规模5个亿,那每个成分股配置500万。等权重策略的好处:一是避免了部分股票在指数中占比过高。二是等权重指数定期调仓,可以被动的卖出短期里涨的过多的股票,买入短期里跌得多的股票。(二)美国的医药行业基金:——易方达标普生物科技(161127)——广发生物科技指数(001092)——广发全球医疗保健指数基金(000369)跟踪的是标普全球1200医疗保健指数,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跟踪医疗保健股票的指数之一。四、医疗行业的主动基金该怎么选?医疗的主动型基金可以剔除盈利拖后腿的仿制药和创新药,投资一些ROE(也就是盈利能力)比较高的创新药、医药商业、医药服务等来获得一些超额收益。主动型基金就是靠基金经理的经验去选择买卖哪些股票,所以基金经理的挑选非常重要,我们挑选了一些业绩比较好同时管理过大的基金,同时基金公司又是比较知名的基金公司。挑选出来就是有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工银瑞信医疗、易方达医疗。三只主动基金前十大股票持仓非常相似,而且都取得了非常好的年化收益,大家可以根据喜好挑选1只就行。——中欧医疗健康混合该基金成立时间是2016年9月29日,基金经理葛兰是海外医药博士,该基金从成立到现在取得了30.58%的年化收益,非常惊人。中欧医疗创新(006228)是葛兰新发的一直投资医药的基金,投资的是创新药公司,不仅投资A股市场,还有0~50%可以投资港股市场。与中欧医疗健康混合持仓重合度比较大,但由于基金规模比较小,可以获得一些超额收益。如果想投资葛兰的基金,建议选择规模小一点的中欧医疗创新。——易方达医疗保健易方达也是比较知名的基金公司,在主动这一块也是非常牛的,该基金成立时间是从2016年9月29日开始到现在也有26%的年化收益。——工银瑞信医疗保健基金经理赵蓓拥有药学和金融学双专业背景,深谙医药行业发展脉络,从2016年9月29日至今该基金取得了20.2%的年化收益。六、医疗行业该怎么买、怎么卖?目前医疗行业PE百分位为88.33%,意思是比88.33%的时间都贵,所以现在医疗还处于比较贵的阶段。中证医疗:前段时间大跌之后刚刚摸到低估,这几天又补了一点涨,目前距离低估比较近。但医疗行业整体并不便宜。生物科技指数:距离低估还有距离,还需要一段时间消化当前估值,最大跌幅有可能达到35%。医疗行业的波动会比宽基指数更大。医疗买入的建议:低估时再投资,如果比较贵会损失惨重。医疗弹性大,低估不意味着不下跌。所以配合定投减少风险。医疗是刚需,如果在高位的时候配置了也不着急,下跌配合定投,医疗是长期收益不错的行业。长期坚持下来也是能够盈利的。公众号:复利定投。里面会定期发布一些有关于基金、可转债、套利的干货文章以及我自己投资的一些心得分享,欢迎来玩~。什么样的基金是好基金?
好基金只有一个标准,就是能帮你赚钱的就是好基金!只是对于好基金的选择,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毕竟基金市场发展到现在,已有万余只不同类型的基金,且数量还在不停地增加中。
毋庸讳言,我们投资基金就是为了获得回报,基金的实质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我们请了一位基金经理,来帮我们打理一篮子的股票或债券,通过付费给他们(手续费和管理费)来利用他们的专业投资能力,来实现投资的增值。
那么,什么样的基金是好基金,其实就是看他在单位时间内能够给我们带来的盈利是否足够。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在五年前投资了招商中证白酒,那么五年后,这笔投资就已经增值了五倍多,这只基金很显然就是一只好基金。相反的,也有像工银中证传媒指数这样的,五年多了,这只基金的收益还是负的,这显然就不是一只好基金。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基金是好基金?我想把这个问题换一个问法,即什么样的基金不要去选择,或许更容易回答一些,以下的判断标准,请你牢记。
1、基金公司规模太小的尽量不要选择目前市场上有100多家的基金管理公司,出色的基金公司,显然运作能力会更强,比如说有更好的管理方法,更好的考核制度,更好的后勤保障和更加严格的风控体系。
前些时候就传出叶飞曝料说某些基金公司会配合上市公司做市值管理,我相信在一些大的基金公司,有着完整且严格的风控体系和管理体系,这些事情就不太容易发生。
成功是可以复制的,如果一家基金公司持续小规模运作,显然无法招来大神,市场号召力也会较差,那么将会导致基金的规模也较小,而小于一定的规模则会面临清盘的风险。
所以选择基金,在同等条件下,尽量选知名基金公司的基金。下表是目前排在前十位的基金公司:
2、基金规模太大或太小的尽量不要选择基金的规模太大,会让基金经理的管理有很多的不方便,比如调仓换股就不如小基金灵活。典型的例子就是张坤的易方达蓝筹,根据一季报显示,易方达蓝筹的规模已超过880亿,这还是在日申购限额2000的情况下取得的。而根据易方达蓝筹最近的申购情况看,也许目前已经无限接近1000亿或超过1000亿。
而春节后易方达蓝筹的表现就令人十分不满意。我就在前一段时间将持有半年多的易方达蓝筹全部出清了。
当然,基金的规模也不能太小,对于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来说,管理费是主要的收入来源,而规模过小,则管理费收入少,很难维持正常的运营,更不用说吸引优秀的基金经理来运营。另外,基金规模小,也很可能是因为过往的业绩不理想导致。
基金的规模,我个人理解要尽可能在1亿以上,而如果低于5000万,则有可能出现清盘的风险,尽量不要选择。如果是上限,我选择尽量不要超过200亿的,当然如果是行业类基金,可以适当放宽上限。
3、基金经理的从业年限不要太短一般来说,大家普遍的认知是没有经历过牛熊转换的基金经理,容易出现过于激进或过于保守的情况。A股经历2015年大跌,2016年熔断,2018年贸易战,2019-2020则是大牛市,进入到2021年,则是在牛市中的局部熊市。
如果没有经历过熔断,很难想象到什么是股灾,是无法对风险有足够的意识的。
不过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得分两面来看:
其一,五年的从业经验固然是很重要的,但由于目前基金数量众多,很多基金经理是新入行的,他们需要经历市场检验。但也不能因为这条硬指标,就将这些年轻有想法有冲劲的基金经理们就全部排除在外。
其二,市场变化越来越快,一些细分行业越来越专业,投资辅助分析或操作手段越来越先进,投资理念也需要与时俱进。而对于原生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基金经理们,有着天生的好奇心与敏锐嗅觉,他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对于新工具的利用度都会更高。
所以,对于这点,我并不会过于看重基金经理一定要满五年的从业年限,只要是行业比较专业化,那么会放宽这方面的条件。
例如说我注意过一只大健康基金,天弘医药创新的郭相博,从业仅三年半,但基于其出色的专业背景,其执掌的这一只新基金今年就表现很不错。
另外像中泰开阳价值优选的田瑀,从业只有两年多一点的时间,但这只基金的表现就令我眼前一亮。
4、基金投资的行业不能没有前途投资上有两种选股方法,一种叫至上而下,一种叫至下而上。我认为选择基金也是如此。即我们应该先从大势出发,选择未来看好的赛道,然后再来选择专注于这些赛道的基金。这也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的一种体现吧。
比如说能力如张坤,但如果摊上一个不理想的市场和细分领域,就算能力出众,估计结果也不会理想。张坤的易方达亚洲精选,就是这样的例子。由于港股表现得疲软,这只基金近一年的增长只有8.31%可谓表现非常难看。
如果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最看好的赛道总结出来就是七个字:“喝酒吃药晒太阳”。
喝酒指的是以白酒为代表的大消费赛道,吃药指的是以医药为代表的大健康赛道,晒太阳则是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赛道。
而我的基金组合,主要分成3+1,其中3即对应上面的三大主流赛道,1则是偏防守和临时性的。感兴趣的可以翻一翻我之前写过的毫无保留地公开我的持仓的文章。
比如,我最喜欢的三只基金是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工银前沿医疗和农银汇理新能源主题。
5、基金经理的持仓风格不能太激进好的基金经理,对于基金中的股票或债券的组合,是有独到理解和控制能力的,这也是基金经理的核心能力。
比如以张坤为代表的基金经理,就是价值投资理念的践行者,他们淡化择时,持仓股票的变化较小,更重于股票的选择,看好了就入手并长期持有。
而如广发多因子的唐晓斌,则是另一种风格,他的基金以高换手著称,基金经理有非常强的择时能力,以量化操作的方式来保持盈利的持续。
几个指标可以看出基金经理的持仓风格:
1、股票占比
股票占比大,则风险相对较高,回撤可能较大,当然上攻也会更有力。
2、重仓股占比
从基金定期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基金的重仓股明细,重仓股对于基金的净值影响较大。如果单只股票的占比较高,则基金受单只股票的影响也越高,相对风险也较大。当然如果持仓中重仓股占比小,则股票相对分散,波动是小了,但在行情好的时候,涨幅也会小一些。
3、波动率
波动率越大,说明基金净值越不稳定,呈现上下起伏的状态。
4、夏普比率
夏普比率是描述投资相对分险的一个参数,夏普比率越高,则投入产出比相对较高,说明基金的性价比越高。
5、回撤率
是指基金单位时间从最高点回撤的最大幅度,越小越好。但一般来说,行业性的基金,回撤率控制也相对较差,比如说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近一年的回撤率高达近30%。
总结:基金的选择,确实是一门学问,一只基金的核心是基金经理,但基金经理又非唯一要素,也取决于这只基金在成立之初的定位。比如说侯昊的招商中证白酒指数,这是一只被动型基金,主要跟踪中证白酒指数,由于行业的因素,基本上算是躺平的典型样例。
基金选择虽然无法完全量化,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则,但一些相对的原则还是可以参考的。针对我们上面说的五个方面,即看基金公司的规模、基金经理的从业年限、基金本身的规模、基金所专注的行业、基金经理的风格等等,综合考虑,就可以选出相对靠谱的基金了。
当然,基金的投资魅力,也在于测不准的现实,没有绝对的正确,也没有绝对的错误,但只要用心,多思考多比较,跑赢大势还是可以做到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