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豆豆,大家踊跃的评价一下当年的杀马特和现在的精神小伙?
这两年,导演李一凡带着他的纪录片《杀马特我爱你》在各地进行线下小范围的放映与交流。这部于17年开始拍摄的纪录片,通过采访遍布中国各地七十多位杀马特,并且完全凭借他们的自述,梳理了杀马特现象的发展脉络,呈现了这一群体的生活与困境、选择与命运。借助这部纪录片,许多人才第一次知道杀马特是什么意思,知道杀马特青年们并非“脑残”“低俗”,杀马特现象其实反映了中国城乡二元对立格局背后沉重的农民工身份困境,甚至许多观众看完这部影片后惊讶地发现“原来大家都是杀马特”。那么,选择成为杀马特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群人?他们被谁打压?为何消失?现在还有杀马特吗?曾经的杀马特去哪了?为什么我们都是杀马特?
△图源:百度图片
杀马特的前世今生
杀马特这个名字到底什么意思?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它来源于smart这个英文单词,被刚开始使用的人音译为杀马特,好读有个性,听起来很酷,不好惹。正如他们选择这个单词时看重的正是它意味着“聪明的、时尚的”。而在视觉造型上,其实模仿的是日本的视觉系摇滚(visual rock)。日本视觉系摇滚乐队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以X JAPAN为代表,他们其实也是受到欧美华丽摇滚(glam rock)的影响而诞生,以华丽夸张的发型和服饰来表达叛逆的个性与重金属音乐风格。由于他们的音乐质量颇高,渐渐的视觉系摇滚在日本也不再是完全的非主流音乐,受到一定的尊重。
△X JAPAN乐队,图源:百度图片
但大约兴起于2007年的中国杀马特,与摇滚乐已经完全无关。对于杀马特是如何开始的,网络上流传着多个版本,谁才是创始人也无从考究。流传较广的说法是,杀马特创始人是一位95年生名叫罗福兴的广东梅州人。据他的讲述,他十几岁便出来打工,打工的生活辛苦且无聊,偶然在网上看到这种日本视觉系造型,觉得特别酷,便去发廊做了类似的发型,发到QQ空间,结果被许多人看到和模仿。模仿与加他好友的人越来越多,他便建立QQ群,并选择了杀马特这个词作为家族称呼。
与杀马特同时存在的,还有诸如葬爱、残血、狂少等各种非主流家族。在视觉造型上,这些家族都喜欢长发、爆炸头、盖住眼睛甚至半张脸的刘海,喜欢各种花哨鲜艳色彩的服饰,而杀马特家族与这些家族最大的区别,就是头发一定要反重力竖起来。由于杀马特的造型算是最夸张的,所以杀马特家族更加广为人知,乃至现在已成为所有非主流家族的代名词。
△图源:百度图片
在线上,杀马特家族建立了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QQ群,入群还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比如必须要看到申请人的发型是符合杀马特反重力的标准。在QQ群和QQ空间,天南海北玩杀马特的人互相交流最新的发型信息,展示自己的新造型,讨论各自的生活,亦或者找对象、找工作的话题,甚至没钱了还可以找地方借住......
△“QQ空间是最温暖的地方”,纪录片《杀马特我爱你》
在线下,杀马特最为集中的地方是广东,尤其是东莞的石排。因为实际上,绝大多数杀马特都是90后、95后新一代农民工,他们的工作去向就是流水线工厂。在广东的东莞、汕头、中山等城市,则拥有不计其数这样的工厂。08、09年的石排,工厂休息日,街上、公园里、溜冰场,随处可见顶着扇子头穿着低腰紧身裤的男生,顶着爱心头穿着超短牛仔裤和网袜、化着烟熏妆的女生。他们的娱乐方式倒是非常简单,逛逛公园,聊聊天,溜溜冰,自拍一下,成群结队在街上臭美一下自己新做的造型。
△图源:百度图片
然而,仅因为大众认为他们的造型“雷人”、土味、不符合主流审美,从10年开始,从不曾对社会造成实质性伤害的杀马特,开始遭受到从线上到线下的大肆攻击。黑客攻占或是解散了他们的QQ群和贴吧;假杀马特则顶着假发做骚扰市民或一些自黑的行为,并拍摄视频照片发布到网上来污名杀马特(实际上,自黑不是杀马特);工厂原本并不限制他们的发型,后来也开始要求他们必须剪去长发染回黑发,原因则是怕他们吓到年长的人。同年,国家提出“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社会掀起一次新的“道德运动”,杀马特也被包括在整顿对象里。不论是因为民众自发的排斥,还是国家和主流媒体层面的抵制,杀马特开始逐渐变少。2013年左右,杀马特就几乎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了。
△“自黑不是杀马特”,图源:纪录片《杀马特我爱你》
到了2016、2017年,在快手这样的平台,则出现了一批以拍摄乡村非主流舞蹈、自黑自嘲搞笑视频为主的账号。他们留着长发,穿着彩色的紧身裤,以农村环境为背景,创作了大量“土味”视频作品,引发了所谓的“非主流文艺复兴”。这些账号背后的创作者,有些是曾经的杀马特,他们从城市回到农村,不具备一技之长,却发现在网上有很多人愿意看他们而取乐,于是拍视频开直播以此赚取生活费。有些则是较为专业的短视频制作团队,模仿乃至恶搞杀马特。
△纪录片《杀马特我爱你》
快手是草根文化的大舞台,其中不乏以低俗行为和恶劣行径博取眼球的内容,许多杀马特主题的账号则充斥着这样的内容,引起用户的反感。2017年快手封杀了一批涉及色情、暴力、政治不正确、低俗等内容的账号,被称为快手净网行动,其中就包括不少违规的杀马特账号。然而经过这次净网,即使是并没有违规操作的“原装”杀马特也逐渐无法依靠视频和直播维持生计。
如今,不论是在线下世界里还是网络世界里,我们都很少能看到真正的杀马特了。
为什么成为杀马特?
13年后,当我们回过头去看待发生在08年的这一引发全国热议的社会文化现象时,我们除了发现自己的青春不再,再次感叹他们的造型怪异不主流,我们还能发现什么?如果说17年网络世界里的真杀马特们做直播拍视频是为了谋生,允许大众像看猴一样取笑消费他们,那么08年选择成为杀马特的他们又是因为什么?他们自己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呢?
实际上,如前所述,在08年选择成为杀马特的不外乎都是90后95后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多数来自西南和中部省份里较为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在成为农民工之前,他们还有另一个身份:留守儿童。在《杀马特我爱你》的片尾,许多杀马特都提到了自己从小与父母之间的聚少离多,对亲情与完整家庭的渴望。家境贫困,父母离家打工,乡村教育资源差,随着身边许多长辈和同辈都离开农村去城市,农村环境更显单调,大城市成为他们想象中的出口。
△纪录片《杀马特我爱你》
他们中的许多人十三四岁便跟随村里年长几岁的人来到沿海城市。未满18岁、小学或初中学历,基本上都只能到流水线工厂打工。然而,城市并非如他们所想的一样拥有很多机会与乐趣。被骗押金、每天至少12小时的重复性劳动、极低且稍不留神就被克扣的工资、没有朋友、没有娱乐、没钱去市中心消费、一个月两三天假期......在互联网大厂的“厂民”哭诉996之前,这些流水线工人早已提前十年步入996。
笔者也曾经在中考结束后被父母以挣零花钱的名义要求进厂打过工,每天12小时、完全机械性的劳动、白班夜班轮流,强度完全不是一个十四岁青春期孩子能够承受的。笔者只坚持了半个月,实际上也很少流水线工人能长期坚持这一工作。因为不论在经济回报、身体健康还是精神满足层面,这一工作模式都是对人的极大折磨与损耗。中国从千禧年开始的经济腾飞、“中国制造”神话以及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一定程度上却是以此为基础的。
这样压抑的工作与生存空间,结合千禧年第一个十年的大环境及纪录片中杀马特们的自述,笔者认为,当年的新生代农民工选择成为杀马特,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内部心理需求也有自身条件或外部环境原因,两者互相交织。
从内部心理需求角度来看,首先,是对自我保护的需求。
城市比他们想象得要复杂。比起农村,城里确实有更丰富的机会,但也潜伏着更多的危险与欺骗。筹备纪录片时,李一凡导演希望联系到更多杀马特来做采访,并且想从他们手中购买他们以前录下的流水线工厂视频。“杀马特教父”罗福兴建议,要告诉他们接受采访或售出视频都是“不要押金”的,因为许多杀马特刚到广东时都曾被工厂老板骗取押金或是被看似好心的陌生人骗得身无分文。所以必须要有这四个字,才能消除许多杀马特的担忧。因此,实际上,他们非常需要让自己看起来酷和不好惹,让自己更具有“震慑感”。没有任何其他资本及权力的他们,能动用的便是自己的身体。
△“你就觉得有安全感了”,纪录片《杀马特我爱你》
因此,他们看中日本视觉系风格的造型,并非没有道理。这种造型把头发吹得尽可能大和长,矮小的个子能因为头发增高起码5公分;刘海长到只能看到半只眼睛,增加了神秘感;红色裤子,烟熏妆,铆钉、纹身、网袜和厚底鞋,增强了个性、气场与力量。他们需要也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城里人看到,他们是时尚的,是有自己想法的,不是胆小怕事可以被随便欺负的。甚至可以说,虽然他们知道杀马特风格不是城市主流,但是他们也不再是完全的农村人了,起码有半只脚已经算城里人了。城里人应该不会那么喜欢欺负城里人,他们想象。
其次,是对个性、自我与自由的需求。
也许有人会感到愤怒与不解,同样都是在流水线工厂打工,70后80后那些被压抑了更久的人为什么不玩杀马特,为什么90后就这么喜欢特立独行?
千禧年第一个十年里,中国社会在各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网络媒介通讯的便捷化也是从这里开始的。出生于90年代初的孩子,到手机、电脑普及的时候,正处于十来岁的青春期。如前所述,部分农村孩子在这个年纪辍学,跟随年纪大几岁的同村人来到城市。年轻的心本就渴望精彩,而网络和城市为他们提供了许多新鲜的刺激和信息,比起同样在工厂打工的上一代人,新生代农民工们对个性的渴求自然萌发。
流水线不需要个性,甚至试图扼杀人性与自由。越是被压抑,对个性,对自由和对自我表达的渴望,就越促使他们试图“越轨”。成为杀马特,就是试图在流水线之外,哪怕只是在一个月仅有的3天休息日里,通过改造自己的外形,表达自己的个性,寻获一些独特的自我,寻获不成为一模一样螺丝钉的可能性。
不喜欢杀马特造型的人,大可以认为这种审美是落时的、不好看的,但是只要杀马特群体的行为在合法范围内,大家或许都应该尊重他们的自由。如李一凡所说,审美自由是最基本的自由。在没有任何其他自由的时候,审美自由应该是最简单易得的自由,也应该是最不被其他人绑架与审判的自由。
△“感受到她的个性力量”,纪录片《杀马特我爱你》
第三,是对获得认同及归属感的需求。
除了保护自己和表达自己的个性,在城市里几乎无依无靠的青春期农村孩子,也同样渴求同伴,渴求不论是友情亲情还是爱情的归属感。纪录片中一位女生杀马特说“只要玩杀马特的,就是一家人。”甚至当杀马特渐渐消失,只出现在线上直播平台时,许多曾经的杀马特也会毫不吝啬给做直播的杀马特刷礼物,有人甚至一个月刷了五千块钱,因为知道他们不容易,并且无论何时何地,都感觉是家人。
杀马特家族确实像一个大家族,成员之间互相给予了很高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是亲人又是朋友。通过共享杀马特身份,他们互相确认彼此,通过确认彼此又实现或加强了自我认同。除了亲情与友情,通过扮酷耍帅来获得异性的认同,也是重要原因。玩杀马特的基本只会和同样玩杀马特的异性成为情侣,甚至如果另一方突然不玩杀马特了,那结局就是马上分手。可以说,发型意味着一种文化身份标识,意味着谁与自己共享一套审美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因为你想要被关心”“我需要其他人”,纪录片《杀马特我爱你》
以上是几点比较重要的内部需求原因,而就自身条件及外部环境来说,他们选择成为杀马特,还受到以下这些因素的影响。
首先,他们的经济水平非常有限。
我们许多人都会嘲笑他们的服装廉价低档,然而这也确实是他们极低的经济水平能够负担得起的消费。“越轨”亦需要本钱,一无所有的时候身体便是最大的资本,而改造身体需要的经济成本是比较低的,虽然还是有很多杀马特因为玩头发而变得更加贫穷。此外,城市虽然多元丰富,但是实际上也根据消费者水平对各区域进行了明码标价的区隔。杀马特们知道很多高档一点的地方自己是根本消费不起的,所以许多人几乎一直就待在厂区附近,也就是郊区或城中村。所谓的到城里开拓眼界,其实并非那么容易,罗福兴就表示自己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抬头看那些高楼大厦,非常的自卑。有限的经济条件,有限的眼界,杀马特是他们力所能及范围内的最能体现个性的审美消费。
其次,信息茧房的存在。
网络虽然带来了许多远方的信息,但是每个人自身慢慢都会形成一个网络信息茧房,在这个房间里他们几乎只看到自己认可的人与观点。08年,虽然那时候还没有根据个人数据进行推送的机制,但是放进自己QQ里的人,也主要都是与自己亲近、接近的人。对于杀马特们来说,由于身边的许多同龄人都在玩头发、发自拍、使用火星文,渐渐的,他们确实觉得这个就是一种潮流,也确实觉得这些造型是好看的,是酷炫的。
此外,时尚也是有时差的。
时尚虽然总是在轮回,但是什么元素、风格能成为一时的潮流,很大程度上还是决定于选择这些元素与风格的人群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地位。所以时尚也总是一种模仿行为,经济文化水平较落后区域倾向于模仿水平较高区域。杀马特现象不仅反映出我国在时尚方面热衷于模仿欧美日韩,也鲜明地折射出我国城乡之间的时尚时差。
千禧年最初几年,城市的主流时尚便是鲜艳颜色的头发和紧身彩色裤子,杀马特可以说是城市时尚在郊区迟到了几年的夸张变体,他们试图通过模仿造型来进入城市,但却被告知使用的门票早已过期多年。
△05年的“超女”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杀马特这一群体和这一文化现象的形成,背后并不只是源于一群审美落时的人渴望博取眼球,而是一群没有力量的青春期新生代农民工,试图通过审美自由来对抗流水线生活,来对抗城市的危险或来融入城市。在他们身上反映出来的,实则是这一代农民工的精神困境,是城乡之间的对立格局及差距,是城市依靠这一群体来获得经济腾飞但却忽视了这一群体的生存状况。
杀马特现在在哪里?
曾经的杀马特现在都在做什么呢?
除了部分仍留着彩色长发的杀马特在通过直播、拍视频谋生,大多数剪去长发的杀马特,都回到了老家或是家乡城市,有的在乡下种香蕉,有的在工地搬砖,口才较好的去做了销售,掌握一门手艺的在发廊或美容院工作,情况更好一些的则拥有了一家自己的发廊或是快餐店。还有一些则继续留在广东沿海城市的工厂打工。
而自称为“杀马特教父”的罗福兴则试图复兴杀马特。他仍生活在东莞石排,成为了一名理发师,同时在各个社交软件开通个人账号,分享经典或新设计的杀马特发型。他还在北上广分别开设过为期3天的杀马特体验馆,个别网友也会慕名而去,体验一回杀马特发型。而在他的众多社交平台评论里,许多网友无奈感慨“对不起家族,我已经秃了”“羡慕教主的发量”,还有部分人则仍然对杀马特表示不理解乃至厌恶。无论大众的态度如何,曾经盛极一时的杀马特现象都很难通过一个人的呼喊而复制重现。
△罗福兴的视频号
△网友在罗福兴的豆瓣账号上的留言
然而,“杀马特精神”却从不曾消失,甚至在今天越来越普遍,以至于实际上今天的年轻人,大家都是“杀马特”。什么是“杀马特精神”?笔者认为,它其实就是一种在高度工具理性、功利主义现代世界里对个性与自由的渴求。如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所说,现代以来的世界是一个由工具理性建立起来的“铁笼”,一切都最好“非个人化”,人要力当做好一个没有个性没有非理性情绪的工具,来促进国家、社会、城市的发展。
同样是95后,虽然没有成为杀马特,但是那些出生在城市的或是通过高考从农村来到城市读书就业的孩子,现在面临的是:高压的、充满风险的生存空间,睁眼工作闭眼睡觉的工作模式,也许拼尽全力也无法实现阶层上升的内卷,躺平即被迅速淘汰的残酷机制,努力挣钱为了做稳房奴车奴孩奴。
而这些年轻人,难道不是也都试图通过审美自由,通过服装、化妆、发型、首饰等外型塑造,哪怕只是周末打扮得美美的去喝咖啡看展览拍照,来呼吸一下铁笼之外的新鲜空气,来表达自己的个性主张,声明自己的与众不同?
甚至,在服饰夸张、模仿他国时尚(如法式、日系、女团风)这两个角度上,今天的我们也在做着几乎与杀马特当年同一性质的事情。
△b站上众多的法式穿搭分享
我们理应对杀马特宽容,正如我们对我们自己一样宽容。在大家都困于铁笼的时代,审美自由确是最基本也最易得甚至是唯一的自由。如果作为个人,我们暂时无法改变铁笼,那么起码我们可以做到尊重他人的审美自由。
结语
时隔十三年,当我们重新认识杀马特这一文化现象,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杀马特群体的生存与精神困境,看到中国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忽略了什么,也应该看到今天的人们所同样面临的困境,防止一个群体被打压失语的现象再次发生。
参考资料:
1.李一凡:“一席”演讲《可是没有精彩的杀马特,只有生命极其贫乏的杀马特》,2020年。李一凡:纪录片《杀马特我爱你》,2019年
2.王斌:《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差序制造与污名构建—再议“杀马特”群体》,载于《中国青年研究研究》,2015年
3.张乐,常晓梦:《“杀马特”现象的社会学解读》,载于《中国青年研究》,2014年
4.张淑丽,张艳秋:《透视“杀马特”: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载于《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
5.孙乐涛:《抓住“杀马特”》,载于《中国服饰》,2014年
6.孙天潘:《“杀马特”:一个需要被了解的存在》,载于《南方都市报》,2013年
你曾经因为什么放弃了玩了很久的游戏?
这里是专注于有为青年游戏体验的敢为青年游场,我是敢哥!
你曾经因为什么放弃了玩了很久的游戏?游戏对于我来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剂品,可以让我在紧张的工作中,拥有一些的放松,保持松弛有度,不至于崩坏了神经。
在以往的日子里,曾经因为一些原因放弃过几个自己玩了很久的游戏,不说后悔吧,想想也是一种成长。
因为学业我高中的时候CF非常流行,那个时候玩游戏的时候总是控制不了自己,总是会沉迷而忘记时间,总是玩的时候开心的不得了,游戏之后又后悔的不得了。
经过了几次这样的复杂心理后,我决定放弃CF,因为正面临高考,我知道再这样下去肯定是考不上好的大学的,也一定会让父母失望。这是我第一次主动的去禁止自己做某项事情.
因为任性时间多了之后喜欢玩天天酷跑,虽然很多人都说这是初中生玩的游戏,你一个大学生怎么这么幼稚,但是我从来不介意,玩的不亦乐乎。
后来放弃这个游戏是因为一时的任性气不过,因为黄金奖池我总是抽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简直就是气煞我也,于是任性的卸载了游戏。
后面也有想过重新下载来玩玩,但是一想到自己的悲惨体验,狠心封闭了这个想法,渐渐的就再也没玩过。
因为热血不再皇族永不放弃,这是承载着很多玩家热血的一句话。
s7赛季和朋友一起为了RNG欢呼的日子想想再也不会有了。
人总是要长大的,天下无不散的宴席,英雄联盟也终将成为我们的过去式,存活在记忆里。
总结:不管怎么样,对于我们年轻一代来说,游戏作为生活中的必须调剂品,还是很有存在的价值的。我是敢哥!日常帮大家解析各类游戏,喜欢的朋友记得点下关注哟!
dnf刺客怎么集豆豆快?
只要是刺客的技能就是说你在强制使用刺客本身任何技能打到怪,就会有有豆应该说用两人条件1,必须是刺客技能强制,其他的不行。比如影袭,手里剑都是不可以出豆的2.必须强制技能攻击到目标,目标不一定是怪,只要是可以打的东西就可以了,比如箱子,柱子等!!
有些技能是可以一次出两个豆的,比如强制疾空踏!豆子越多,用收招(终结追击)技能打出伤害就越高!
刺客一共有4个技能可以使用收招(终结追击) 翔击。
绝杀斩。
剑刃风暴。
绝命瞬狱杀每个豆都有一定持续时间,时间已过豆 会自己消失!
想找份靠谱兼职增加收入?
就目前我做的兼职来看,一个是头条自媒体写作;另一个兼职就是组织假发编制工作,这两项收入也使我现在月薪过万,不靠本职工作也能过得小康怡然。
头条自媒体的创作,赚取创作收益。在今年过年的时候,因为闲在家里没什么事情可做,就翻看头条西瓜视频和抖音等等。我这个人是有些不太喜欢看抖音的,抖音的都是说说笑笑的内容,我特别不喜欢一个人坐在公交车里,一大帮人都看着你,你傻呵呵的自己笑个不停。
那个时候大概率,都是在刷抖音等类似的自媒体内容,使自己深陷其中,也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所以对于这样的自媒体,我之前是有点排斥的,但是我后来发觉原来阅读新闻也能赚钱,所以我就慢慢进入头条的视野。
之前虽然我注册了头条几百天,但是基本上就是浏览浏览新闻,刷一刷有趣的事情,自己也深陷其中,其实我一边在嘲笑别人的傻笑,回想自己,未尝也不是身陷其中不能自拔呢。
我浏览新闻浏览搞笑的事情,实际上跟一个在刷着抖音格格傻笑的傻女孩,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我没有发出声音罢了。当我听说写自媒体也能赚钱的时候,也是我内心的写作潜能迸发出来。
当然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作家梦,都认为自己能写出漂亮的文章,写文章既能抒发情感还能挣钱,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我就审视我在头条上到底我能干点啥?
经过我分析拍视频,写微头条,写问答和写文章,这4个能变现的收益之后,我挨个试了试,除了拍视频。我先是写微头条。
写微头条,我也试了好多的体裁,包括很多大师的讲解,比如开头要选悬念,比如要有数字对比,比如情节要跌宕起伏,其实这我都懂,但是我写不出来。
按照这个模式应该是能写出一些爆款文章的,因为我也写10万+的微头条,大概有六七个。写微头条爆款10万+,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我可能两个星期才能爆出来一个。
而且微头条爆款的时间非常短,一般也就是一天左右的时间,再好一点,两天时间就基本上没有什么推荐量了。所以我就转向了写问答。
问答的创作之路也是一路走来,比如说现在基本上写一个爆款的文章也不太容易。但是只要认真写认真设计情节,也还是能写个阅读量大几万的文章的。就头条的问答而言,问答是一个半命题的作文,就是作者出一个问题,你所有的中心思想都要以解决这个问题为主,不论是举例子或者是写自己的观点都是如此。
但是具体到怎么写问答才能有比较好的收益呢,大师们各有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我几个月的创作过程来看,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可能会提高收益。
第1点:问答的选题非常重要。
问答怎么选题呢?我认为一定要选那些阅读量比较大的选题很多初入作者都觉得那么大的阅读量别人都写完了,观点也写完了,事例也举完了,我还能写吗?
当然可以写,因为每个人的观点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亲身经历也是不一样的,看法也是不一样的,怎么不能写呢!只要你写的有趣味性,情节逼真,当然阅读量也会高。
关于这一点我都尝试实践过,对于选题量阅读量不大的问答,你写的再好基本上也是歇菜。所以选题非常重要,前提就要选那些阅读量大的问题。
第2点:问答篇幅基本上是越长越好。
问答一般是300字以上就有收益。但是就目前的头条机制,大概来看跟你粉丝阅读量跟你的阅读时长,价值,内容系数等等密切相关,其他的我们搞不懂,但是你要写的短了肯定收益都低。
关于一些篇幅长短的问题,我都尝试过一个问答写得很长,一个问答写的很短,写得很长的单价笔写的很短的单价,就要高很多。
第3点:问答的趣味性,阅读性非常重要,或者你的文章有价值,能给读者带来价值。
比如我写的这一篇问答讲的是怎么兼职,怎么能收入的角度出发的,很多人看了大概就看了,阅读量也不会很高,但是确实它能解决问题。
我们想一想头条的阅读者为什么要阅读你的问答呢?第一个,一定能给他带来好处,那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
我认为要么有价值能你能确实给他解决问题,要么就是能够给他带来趣味性,能引起心理的共鸣。要么他看完之后能哈哈一笑,心情放松。
通过头条我这几个月的写问答了,也挣了3000多块钱,虽然不多,但是也是一分兼职收入,一天三二十块钱,六七十块钱,也还不错。这个兼职靠谱吗?我认为相当靠谱。
当然我的第2个兼职就是我组织假发编制收入,这个收入可比我的其他兼职收入好多了。就最近将近一年以来,为了增加收入,我想尽了各种办法,但什么样的兼职能增加自己的收入,然后自己又不用投入多少呢。
经过和朋友的了解,我了解到了假发行业。假发行业是一个日久弥新的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爱美之心越来越强,特别是欧美国家对自己的头发很是在乎。
比如欧美的圣诞节来临之际,电视上各种戴假发的扮演各种动物的等等。都是假发掩盖住了他们稀树高原的发型,2012年的数据显示,假发欧美消费总数在42亿美元以上。
现在国内市场也慢慢发展起来,由于yiqing的原因,之前很多拿到国外加工的假发兼职,现在也慢慢发展到国内,所以就造成了现在假发兼职的繁荣。
假发兼职需要投入吗?是不需要你投入一分钱的?比如说你想做假发钩织业务,那么我可以给你提供模具和支架发的针。然后你按照我的要求和规格去编制假发。
每编制织一个,我就给你结算一个单独的费用,不拖欠你一分钱的工资。那编制一个多少钱呢?这是很多人问过我的一个问题,特别是新手。
答案是编制一个接一个的费用,因为规格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比如说4×4发块和5×5发块,那价格根本就是不一样的。因为4×4的针数,肯定要比5×5的针数要少,所以价格就低。
有人非要问我那大概多少钱呢?我说没有,大概只有大小之分。你就编一个给你一个的钱得了,你想做了你就可以仔细询问我下去,你不想做了,我们也免谈。
因为做假发的核心点就是利用你的闲暇时间来编织,一个就是利用你时间的变迁现,你的劳动来换钱就这么简单。只不过时间比较自由而已,你想什么时候做就什么时候做。
通过假发编织这一个行业的一年经调整,现在我的收入一个月也有几千块钱,甚至多的时候大几千块钱,因为我靠量吃饭一块假发,我的是挣两块钱到三块钱,但一个月下来,我也挣了几千块钱。
所以不论坚持什么行业,只要你坚持路找对了又是正当行业,你就慢慢坚持下去,随着你量的增加一定能挣到钱,而且这个社会,只要你坚持能吃苦能战斗,基本上也能挣到钱。
这是目前我所能做到兼职认为比较靠谱的两个行业:一个是自媒体写作,拍自媒体可能比写自媒体更赚钱,拍自媒体可能赚钱比写字媒体更快,但是我不知道拍什么,所以我只能先写着,但是我想随着我个人体会的加深,我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条路。
而假发的编织事业看着是一个女生干的事业,但是我这一个大男人介入进来,我只做运营开发,质控工作,招聘工作时间长了也能挣个一分收入,一个月几千块钱多的时候甚至大几千块钱。
这个社会,只要你脑子勤奋,加上行动勤奋,肯定是有吃有喝,没啥问题。
DNF3月19日更新100级版本?
哈喽哈喽大家好,我是鱼丸豆豆
下面我们来解读一下上述问题
DNF即将迎来100级版本的大更新3.19就是DNF更新的日子了,现在离这个日期仅剩下十九天了,相信很多小伙伴还是非常期待新版本更新的,版本更新意味着更多的副本,更多的副本材料,相信一些肝帝的小伙伴都已经激动不已了,就等着新版本更新,开始搬砖了下面我们来说一下就韩服目前已经出的100级版本来说,搬砖圣地
DNF100级搬砖圣地 暴风航路搬砖副本有两个 一个是暴风航路 这个副本给新版本的“时空石”,这个材料是可以交易的,主要就是搬这个材料,这张地图掉落金币增加翻盘金币减少(翻盘10000金币),目前而已暴风航路这个副本的难度不会太大,但是估计没有取代市场的能力,比较是100级版本,想当初格兰迪发电站,不知道让多少人在这里发家致富,硬生生的将当时的金币汇率提高了好几个百分点,格兰迪发电站这个副本的优势比100级版本的多的多,而且按照腾讯那个尿性,不会让新版本的搬砖圣地有多大吸金力
还有一个搬砖圣地 红玉诅咒红玉诅咒这张地图,每层消耗3点疲劳值,无法进行组队。之前就有主播,就刷过红玉诅咒,最终止步47层,他的装备可是增幅红14起步,可见,高层难度非常大。其实,主要还是血厚,且无法用复活币。当玩家通关5层以上时,可以领取奖励,也就是100级版本中,跨界、继承和升级所需材料,这个版本的设定就可以看出,搬砖可以啊,实力拿出来,先充个几万把,但是对于肝帝玩家而已也不是不可能,到时候估计版本升级的材料会比较稀缺,取代市场的概率更不大了
以上就是相关内容了,最后放上我宝哥的照片镇楼,祝大家游戏愉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