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齐天大圣孙悟空,王者荣耀猴子和程咬金单挑谁更强?
[摘要]孙悟空和程咬金在版本之中是很强的两位英雄,前者三棒子下来简直无情,后者不管是断兵线还是生存能力,都如同小强一般,那么在单挑上这两个人物到底谁更强呢?下面笔者就为大家来分析一下!
一,孙悟空
作为上个版本比较强势的英雄之一,孙悟空在S12赛季也是没有得到调整,但是由于野刀的调整,其应该也是属于受益的一类英雄,在单挑上的话,其前期伤害不高,尤其是四级的时候,肯定是打不死程咬金的,并且吸血在这个时候并不是很强,因此只能被咬金白白消耗,只能等待后期装备成型后,尤其是多了泣血之刃和制裁的增幅,就完全不用害怕他了,三棒子打不死,六下,九下呢?等你大招效果一过,你还想干嘛?
二,程咬金
作为峡谷之中小强的代言人,程咬金就是一个打不死的存在,在后期就算是敌方有制裁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在前期如果跟孙悟空单挑的话,完全能够将其打得找不着北好吗,虽然不能单独击杀他,但是恶心一下还是可以的,如果在中期不能以很大的经济差压制他的话,等到后期,最好就不要硬碰硬了,在其有想法击杀你的时候,可以立马开启大招,一技能位移躲开,等到第二个三技能马上CD好的时候,上去跟他刚一波!
三,总结
如果这两个英雄单挑的话,在排位中那么肯定是程咬金比较强,因为只要其经济起来了,后期看到你就躲,只欺负你队友不就好了吗?而在1V1之上的话,就肯定是孙悟空后面更为厉害了!对此,大家有何看法?
LOL齐天大圣该怎么玩啊?
装备推荐:
在出门时选择多兰之盾,在游戏进入中期时玩家可以选择三相之力。
三相之力能为英雄提供攻击力、攻击速度、生命值和技能急速,还能在释放技能后提供普通攻击额外伤害和增加移动速度。在出完神话装备后玩家可以根据战况选择斯特拉克的挑战护手、死亡之舞和黑色切割者。
斯特拉克的挑战护手能为英雄提供攻击力和生命值,可以在英雄濒死时为英雄提供护盾。
死亡之舞能为英雄提供生命值、护甲和技能急速,还能为英雄提供在参与击杀英雄后的移动速度和生命值回复。
黑色切割者能为英雄提供攻击力、技能急速和生命值,还能为英雄提供技能和攻击削减敌方护甲。
作为一个需要抗性的英雄,铁板靴和水银之靴是鞋子的最优选择,能帮助英雄提升相应的抗性。
最后一件可以出复活甲,猴子这个英雄本身也比较脆,容易被核心集火击杀,所以出一件复活甲,可以重新复活一次,继续打出更高的伤害。
另外,斯特拉克的挑战护手可以替换成大饮魔刀,主要还是看阵容,敌方阵容魔法输出比较多,那就处大饮魔刀,而物理输出多的话,那就出斯特拉克的挑战护手。
玩法推荐:
学会连招EAQA与AQAEA,利用的就是Q技能的破甲效果,合理的穿插W技能的使用就可以达到无伤换血。
例如EAQA后触发电刑了,我不想对拼了,果断开个W走人,或者AQA起手没机会,可利用W技能接近,但是这样一旦被抓,基本就要死悄悄了。
R闪就比较简单又粗暴了,怕的就是对手闪现的反应比你更快,当然正常团战我们偶尔也会用R闪来调整位置,争取晕到更多的人。
WR相对而言还是很稳定的,利用W的隐身时间我们利用幽梦的加速效果快速接近对手开启大招直接击飞,当然如果距离不够的话我们还可以用E技能或闪现,唯一的弊端就是有死无生,除非这波团战能赢那么死得其所
英雄联盟孙悟空技能?
被动:金刚不坏-孙悟空的护甲和魔法抗性会根据周围的敌方英雄数量而增加。 Q技能:粉碎打击-孙悟空的下次攻击提升125距离,造成30/60/90/120/150(+1.1)物理伤害,并减少敌人10/15/20/25/30%护甲,持续3秒。 W技能:真假猴王-孙悟空进入隐形状态,持续1.5秒,留下一个无法控制的替身。1.5秒后替身会对敌人造成70/115/160/205/250(+0.6)魔法伤害。 E技能:腾云突击-孙悟空冲向目标敌人,变出最多2个分身,攻击附近目标。对每个击中的目标造成60/105/150/195/240(+0.8)物理伤害。击中目标后,孙悟空增加30/35/40/45/50%攻击速度,持续4秒。 R技能:大闹天宫-孙悟空伸展金箍棒,不断旋转,每秒对敌人造成20/110/200(+1.2)物理伤害并将其击飞。在此期间,孙悟空的速度不断增加,持续4秒。
哪些英雄的名字叫得多?
盘点英雄联盟里面名字叫的最多都有哪些英雄呢?托儿索只排第三~
英雄联盟是现在依旧是最受欢迎的游戏,陪伴了很多人的青春,就算结了婚忙于工作,我相信还是有很多当年的伙伴都在默默关注。现如今英雄联盟中现在一共有141名英雄,每个英雄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和独特的技能,也有属于自己名称和外号,那么由小编来给大家统计一下谁的名字叫的多,哪些代号又叫的多。当然这个数据肯定跟英雄登场率有关,登场率高,玩的人就多,叫这个英雄的人肯定和很多。那么有那些呢?
TOP4诺克萨斯之手
小编还记得那会大家都亲切的叫这个英雄为小学生之手,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在匹配局当中,小学生必选,上单诺手不给就送。现在也是排位中很多小伙伴不愿意对线的英雄之一。登场率为百分之2.65%
TOP3疾风剑豪
这个英雄对于很多小伙伴来说,肯定是心中之痛,又爱又恨,全英雄联盟里面最秀的英雄之一,玩得好 就是快乐风男,玩不好 就是托儿索。登场率高达3.61%成了白银黄金分段必办英雄之一,我不是怕对面玩的6,我是怕队友秀。
TOP2虚空之女
为什么会是这个英雄呢,很多小伙伴肯定不明白,不知道你们最近有没有发现,这个英雄在这个版本是很强势的下路英雄,伤害爆炸不说,还单独出了一个土豪皮肤。登场率也一下高达3.95%现在很多下路都在说,卡莎卡莎。
TOP1盲僧
是的,你没看错,看到这篇问答的时候,很多小伙伴脑海中早已有了答案,全英雄联盟里面外号最多的英雄。瞎子,小学僧,华佗,和尚。登场率更是高达4.94%几乎每两局都能看到他,不管是白银也好,钻石也好,都能看见这个英雄。
各位小伙伴还有什么补充的可以留言,一起讨论哟
人和猴子都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从进化的角度看,现存所有的灵长类动物都有共同的祖先。也就是说人和猴子确实有共同的祖先,因此,很多人说:人是由猴子进化而来的。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解读,因为人确实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但是猴子和古猿是原始灵长类动物不同分化的结果。既然是两种不同的动物,存在生殖隔离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那么,人(或者说是古猿)与猴子是什么时候开始分化的呢?生殖隔离的形成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探讨一下这几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灵长类的起源从发现的化石看,最早最原始的灵长类动物出现在白垩纪末期,距今约6500多万年前,这个时间节点正好是恐龙灭绝的阶段。虽然早期的哺乳动物(摩根锥齿兽)早在三叠纪晚期就已经出现(距今约2.05亿年前),与恐龙出现的地质年代差不多。但是,始盗龙作为最早的恐龙早在2.2亿年前就已经出现,因此最早的哺乳动物比最早的恐龙的出现晚了约1500多万年,正是这一千多万年,决定了接下来是恐龙的世界,而早期的哺乳动物只能在夹缝里求生存,因此,摩根锥齿兽的体型与我们现在的老鼠差不多。
(上图为摩根锥齿兽复原图)
终于到了白垩纪的末期,恐龙相继灭绝,生态位的空缺给了早期哺乳动物发展的机会。虽然恐龙灭绝以后,鸟类(例如身高2米的加斯顿鸟)和爬行动物(例如锯齿鳄类、巨蟒等等)率先占领了主要的生态位。但是,哺乳动物们还是以小小的体型躲过了以上两大类动物的捕杀,慢慢的进化着。
从已发现的化石看,原始的灵长类动物早在恐龙灭绝以后就已经出现的,但是就目前来看,只是根据白垩纪末期一些零星的牙齿和骨骼的化石与现存灵长类动物对比。真正发现的灵长类完整头骨化石是来自于我国湖南衡东一个化石坑,在该化石坑中,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一具来自于距今约5580万年前的灵长类头骨化石,后被命名为“德氏猴”。
从德氏猴的头骨化石的形态看,它已经与现存的灵长类动物头骨化石非常接近,都有这大大的眼睛,较短的吻突。但是与现存灵长类不同的是,德氏猴的体型依然是比较的细小,比家鼠稍大,体重不足1公斤。这代表德氏猴是真灵长类动物的第一阶段,也就是最原始的直系祖先。
从生物学分类上看,德氏猴是哺乳纲灵长目始镜猴科德氏猴属下的动物。之后,在亚洲、欧洲以及北美大陆上相继有出土了不少德氏猴的化石,这些化石大都来自于距今约5500万年前-3800万年前之间。除了始镜猴科外,在欧洲和北美的一些地区还出土类似于狐猴的灵长类化石,它们就是兔猴科。由于兔猴科与现存狐猴科有些接近,但与灵长目下的其他科相差较大,所以,科学家认为,它只是与始镜猴科有共同祖先,但不同分化的结果。相对来说,始镜猴科下的成员与现存的灵长目下的大多数动物都更加接近。
因此,德氏猴才是灵长类动物共同的祖先。
人、猴与古猿的关系在这三种动物中,人是最后出现的,所以,我们先来看看出现时间比较接近的猴与古猿。现存的灵长目一共有两个亚目:原猴亚目和简鼻亚目,其中原猴亚目属于比较低等的灵长类,成员的形态与狐猴都比较接近,因此,它们可能是早期兔猴科演化后的物种。而简鼻亚目下一共有两个下目:类人猿下目以及跗猴型下目。现存的跗猴型下目下仅有眼镜猴科这一个科,而最早由于跗猴型下目下的动物形态更接近与原猴亚目,所以一直以来,它们都被划分到原猴亚目下,不过科学家通过对比跗猴型下目动物与类人猿下目动物的基因,最终将跗猴型亚目划分到了简鼻亚目下。
原猴亚目与简鼻亚目的分化大约在距今约4500万年前,这一点从中华曙猿和原上猿的出现就能看出,这两种猿都是最原始的古猿。也就是说最早的始镜猴科的一部分进化成了古猿,而另一部分或灭绝或单独演化,而通过早期灵长类动物的基因测序发现,古猿与猴子(猴科动物)的分化大约在距今约3000万年前左右。
而人最早的直系祖先是南方古猿,而南方古猿则是由原上猿经过四千多万年的进化而来的。
总的来说,人、猴以及古猿都有着共同的祖先,但不同的是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而古猿与猴是早期灵长类动物不同分化的结果。
物种间生殖隔离的产生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也就是说一个物种想要成为独立的物种,就必须与亲缘关系较近的其他物种产生生殖隔离。而生殖隔离的产生有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物种向不同方向发展、环境的不同、生态位的不同等等。
生殖隔离的定义是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间不交配、或者交配后没有后代亦或是交配后有后代但后代不具备生育能力。
放在古猿和人以及猴子之间也是一样的,由于古猿与猴子的分化时间长达3000万年,而在这3000万年里,古猿与猴子分别演化成了两种具有明显的形态、习性差异的物种,所以,生殖隔离就慢慢的形成了。
而人类又是古猿进化后的产物,与猴子相差更远,所以人与猴子也是存在甚至隔离的。而且由于分化时间过长,以至于都形成了单独科,比如猴子是猴科,人是人科。即使是同科同属不同种的动物间都存在生殖隔离(比如狮子和老虎),更不用说人和猴这两个完全不同科的动物了。
总结现存的所有灵长类动物都有着共同的祖先,而在漫长的进化中,同一类动物选择了不同的进化方向才产生了物种的多样性,而物种想要形成多样性就必须形成严格的生殖隔离。因此,人与后以及古猿都是存在生殖隔离的。
最后,人并不是猴子进化来的,因为猴子是猴科动物,而最早的灵长类动物是始镜猴科,不是猴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