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脱本色3-6,具体指的哪四声?
谢邀!我是心累力乏,谢谢你阅读,关注我,分享更多农村俗话老话的乐趣。
今天要分享的"家有四声叫,不是好预兆",是一句农村迷信老话,这四声是哪四声?有什么不好的预兆?听我给你们回答:
一是指的是哪四叫?既然是四叫,当然是四种叫声了!具体的说就是猫头鹰、乌鸦、狗和母鸡的叫声。古时候的农村,没有几个有文化的人,长年累月若遇见了用科学解释不了的事,就会用迷信去理解,这四种动物,猫头鹰和乌鸦被人认为是不祥物种,叫声瘆人;狗在晚上叫声像婴儿哭,母鸡学公鸡打鸣叫也是人的忌讳。所以,每听到了这四种叫声,人们就认为是不祥之兆,会有不吉利的事发生。
二是有啥不好预兆?
①猫头鹰是一种独来独往的夜行猛禽,叫声很特别,因为多是在夜深人静时候发出,古代人们认为它不是什么“好鸟”。在我国的农村,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猫头鹰会“报丧”,能预知人类的死亡,如果猫头鹰接连出现在谁家的周围,而且发出怪叫声的话,那么这家里很可能会有人去世。还有俗语:“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不怕夜猫子叫,就怕夜猫子笑”。总之,人们认为只要猫头鹰夜里在谁家叫,就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②多数人认为乌鸦是不祥的象征,因为乌鸦不但一身黑,还有它那死难听的叫声,很多人都把乌鸦看成是不祥之鸟,谁要是说了不吉利的话,别人怕你的话万一成真发生了倒霉的事情,就会说你是乌鸦嘴。文艺作品中,有什么罪恶事发生,就会有乌鸦的出现:或在荒凉的野地,或在阴气重的场地,或在老宅内一棵孤独的枯树上,传来一阵阵凄惨苍老的乌鸦叫,给人一种危险恐惧的感觉。
③夜间狗叫像婴儿哭声,在夜间发出哭声,人们都认为是不好的征兆,有人说是暗示家里有倒霉运,还有可能是家里有人即将离世, 还有说法是因为听到了远方有人送葬的哭声,狗狗共鸣。其实,狗在夜间发出哭声,有可能是因为生病了,很难受,发出了这样异常的呻吟声,中间还会夹杂着几声吠叫。
④农村俗语:“母鸡打鸣走霉运,母狗狂叫须谨慎”,鸡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家禽。在以前的农村,几乎家家都养鸡,公鸡是用来报晓的,而母鸡是用来产蛋的,自古天经地义,司空见惯,倘若母鸡在产蛋的同时也开始打鸣,那肯定是另类,让人感到奇怪,甚至是不安,古人就认为母鸡打鸣有“妇女篡权乱政”之嫌,预示着家庭会出现运势的败落。因此,民间便有了“母鸡打鸣走霉运”的说法。
【图片来自网络,欢迎阅读,谢谢你关注我!】
很多人都会读悯农这首诗?
你好,我是眉画张敞,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悯农》(其二)这首诗本身就脍炙人口,千古传诵,后来又因为收编进了小学课本,所以在现代社会知名度大为提高,很多小学生都能完整地背下来。
但是真正能懂得诗人的悲悯之情的人恐怕很少,能理解农民的辛苦并能真正做到“悯农”的人就更少了。
一、《悯农》二首《悯农》诗是一组两首,我们最常见到和运用的还是第二首,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两首诗:
悯农(二首)李绅(唐)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二、李绅其人这两首诗的作者李绅,唐代诗人,字公垂,安徽亳州人,官至宰相。生前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是新乐府运动的重要参与者,《悯民》是其代表作。
三、《悯农》诗背后的故事提到这两首诗,还有一个故事:
当年李绅中了进士,做了翰林学士。一年夏天,他回老家毫州探亲,恰好遇到同榜进士浙东节度使李逢吉。
二人登上城东高台,李绅见看到田野里辛勤劳作的农民,吟了三首《悯农》诗。
李逢吉认为诗中有指责讽刺朝廷之意,就想踩着李绅再官升一级。
李逢吉就把这三首诗献给皇上,说李绅写反诗泄私愤。
谁知皇上看到后认为李绅能体察民情,反而升李绅为尚书右仆射,相当于宰相,而李逢吉反而被降了官。
人们一直以为《悯农》诗只有两首,第三首直到近代才在敦煌石窟的唐人诗卷中被发现。
四、《悯农》诗的内涵这两首共同反映了封建社会农民的生存状况,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怜悯,为农民的悲惨命运发出了深深的叹息,并含有强烈的警示、教育和劝诫意味。
第一首诗写农民辛苦劳动,就算是获得了丰收,就算是农民拼命地开荒种田,但是农民依然难逃饿死的命运,这让人不得不思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第二首诗写农民耕种的辛劳,顶着烈日,汗如雨下,但是那是不事稼穑的达官贵人,有谁知道他们盘中的粮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用辛勤劳作换来的呢?
五、《悯农》的写作风格这两首诗从风格上讲简朴厚重,语言朴实通俗,音节琅琅上口,正因为其通俗易懂,节奏明快,所以才广为传诵,被人们广泛选为启蒙诗作。
这首诗在写作手法上讲究虚实结合,既有亲眼所见农民劳作场景的实写,也有想象中的达官贵人对粮食毫不珍惜的虚写;
同时诗中农民辛苦劳作与地主阶层的毫不珍惜粮食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农民辛勤劳作却最终落个饿死的命运也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些手法的运用都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并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六、当代社会怎样“悯农”1. 珍惜粮食是“悯农”的一部分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并不了解农民的辛劳和农民的生存状况,读到这两首诗也只是读读而已,最多也只是停留在爱惜粮食的层面,而爱惜粮食这一点也落实得并不是太好。
现实生活中,国家提倡“光盘行动”,这个倡议的提出就是因为很多有识之士看到,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解决温饱问题还没多久,很多人就忘了挨饿的历史,点餐时为了面子铺张浪费,吃不完的食物为了面子不肯打包,餐厅、饭店每天都有大量的食物被浪费,实在令人心疼。
就算是我们的下一代青年学生们,有些人不知道粮食怎么来,也不知道粮食生产的辛苦,也有些人大放厥词,认为世界上粮食很多,外国的粮食很便宜,我们根本没有必要担心粮食危机。这是一种危险而又幼稚的想法,我们的口粮一定要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任何时候依靠别人都是危险的。
我们不仅要保证我们国家的粮食生产,同时一定要节约粮食,让每一粒粮食都发挥它的作用。
同时,我们一定要保证农民的利益,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否则有一天粮食出现了问题,那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2.关心农民的生存状况是真正的“悯农”
曾经有一个学者对中国农村进行了调查,然后写出了一份调查报告,这份报告的要义就是“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对他这种说法,我是非常赞同的,这是一个有良知的、有实践、有科学精神的专家。
现在的农村,因为缺乏工业和商业,大批农民只好外出打工。打工的农民打了工就顾不了家,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这些孩子的教育和老人的养老都是问题。
农民工外出打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受经济形势的影响很大,而且大多数农民工处于出卖劳力的阶段,打工看不到前途,收入也并不高,一旦遇上经济衰退或者产业升级,将会产生大量失业的农民,这些农民将会生活无着。农村的土地被大量蚕食,也有大量的土地因无人耕种而撂荒,我们18亿亩耕地红线无法很好地得到保障。因为农业生产的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大,很多搞养殖和种植的农民经营风险很大,一旦出现失误,就会给农民造成重大损失,而农民抗风险能力很差。所以许多农民放弃了这种风险很大的产业,宁肯到外地打工。农民的就医、养老、教育、环境等问题都日益严峻。所以,希望人们读了这两首《悯农》诗以后,“悯农”不要只停留在珍惜粮食这个层面上,而要更全面、更深入地去关心农业、关心农村、关心农民,我们才算真正具有了比古人李绅更慈悲的情怀和更深入的悲悯。七、为什么真正做到“悯农”的人并不多首先现在是经济社会,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相比,创造的经济效益差得不是一点半点,在重视经济效益的今天,不能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的农业和农民不受重视是必然的。
当代社会有些人受一些视频或文章的影响,把农业生产当成了诗酒田园,以为农业就是自己到农村去见到的农庄、农家乐和采摘节,以为农业是快乐的、诗意的、美好的。他们以自己短暂的、肤浅的体验代替了对农业繁重劳动的看法,认为农业并不辛苦。也有些人认为国外的粮食又多又便宜,我们没有必要再进行辛苦的农业劳作,只要进口进行了,缺乏对粮食安全的重视。有了这种看法,当然认为农民辛苦是多此一举,认为粮食那么多,当然也没有必要珍惜了。也有些人,认为农业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农民的劳动已经今非昔比,农民的劳作已经没有那么辛苦了。实际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农民的辛苦程度确实有所减轻,但是我国的机械化程度还很低,还有很多农业劳作是纯手工、纯体力的,是非常辛苦的。也有一些人,长期生活在城市中,对农村、农业、农民缺乏了解,也没有深入的体验和研究,不了解农民的疾苦,认为农民的生活都像新闻里那样美好。农民这个阶层,也缺少代言人,很少有人为农民发声,所以很多人心目中的农民生活闲适幸福,而淡忘了农民真正的疾苦。八、总结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真正地悯农,不仅珍惜粮食,更要关心农民的疾苦,关心农业的重要性,关心农村的建设,让我们的国家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幸福美好的大家庭。
韩检察机关枉费心机?
韩国检察机关和前法务部长曹国,结下“梁子“”,拥有不共戴天之仇,是韩国民众众所周知的政治娱乐新闻。现在身为大学教授的曹国,能否吃“牢饭”,也是民众茶余饭后谈资的焦点。
先说说曹国个人情况,再说说曹国和韩国强大势力韩检集团,如何结下“梁子”。
曹国出生在韩国江南地区。韩国江南地区,是韩国财阀大佬们的聚集区。说白了,曹国出身财阀企业之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富二代。曹国的妻子也是出身财阀之家。
按理说,曹国只要是保持财阀家庭本色,不和韩国财阀制度对着干,不背叛自己的“财阀阶级”,他完全可以过很好的生活。可是,曹国却选择了自己的生活道路。那就是不停的著书立说,先后出版了十几部法律方面的书,大声疾呼,韩国必须进行司法改革。
韩国之所以存在财阀企业,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韩国存在对财阀企业保护的法律制度。也就是说,韩国的司法制度,充分保障韩国财阀壮大发展,让韩国国家的财富日益向财阀们手中集中。
韩国56家财阀企业,掌控了韩国80%的财富和国民生产总值。财阀大佬们对韩国经济发展,“贡献”不可谓不大。韩国早就过了人均年收入3万美金,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但是,韩国应该是全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国家;国民幸福最无感的国家。韩国民众对战争的恐惧感,堪比那些正在发生战争国家的民众。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韩国财阀大佬们,为了保护自己的财阀地位不变,早就通过各种手段,进入韩国政治、媒体和司法系统。韩国主要新闻媒体,娱乐节目,基本都被财阀大佬控制。
文在寅上台执政后,制订政策保障底层民众的生活水平,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本来是利国利民,缩小贫富差距的好事。但是,韩国媒体舆论,韩国民调公司却一边倒,大骂文在寅政府出台的政策,扰乱了韩国的经济发展。民调公司直接把文在寅总统的民意支持率,下调了20多个百分点。
看似公正的韩国民调公司,也是财阀大佬们用股份控制的企业。最先揭发朴槿惠“闺蜜干政”一事的韩国电视台JTBC电视台,就是三星集团旗下的媒体。
朴槿惠明明知道,和日本签订慰安妇协议,得不到韩国大多数民众老百姓的支持。她为何还要签订?因为韩国和日本搞不好关系,对韩国影响最大的不是普通民众,是财阀大佬们的企业。所以,朴槿惠就是“冒韩国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和财阀大佬们站在一起,对抗韩国老百姓的民族尊严。
曹国“同志”,为了自己国家的长治久安,不惜和自己的家庭决裂,坚定的走上了革命道路;走上了反对财阀的道路。当然和文在寅的影响和信任分不开的。
文在寅搞得“司法改革”,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对韩国司法有多大动作。无非就是学习一下邻居大国的司法设计,让韩国司法更能体现有利于普通老百姓的制度设计。
韩国的司法设计,确实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司法制度不合拍。韩国警察没有“拘捕权”,只是韩检检察官的跟屁虫。韩国警察的权利,仅仅是维持治安。所以,警察前面抓,韩检后面放。是韩国特有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曹国对司法进行改革的建议,虽然具有进步意义。但是,却动了既得利益者韩检的奶酪和面包。曹国推动司法改革,无疑就是和韩国最强大的政治势力,进行决死一战。他在为文在寅写下司法改革提纲后,面对国内民众大规模的抗议活动,黯然神伤的辞职回家。
韩检既然把曹国视为“夺权公敌”,就会对他置之死地而后生。韩检一而再,再而三的对曹国发动攻击后,在韩国法院的干涉下,也是黯然销魂。前几天,法院驳回韩检要求拘押曹国的申请。
曹国下一步何去何从,就得看他是否能够说服法院的法官,阻止韩检对他的进一步指控。但是,无论如何,曹国作为一个资深的法律教授,绝不会像朴槿惠那样,做个任人宰割的缩头乌龟。
曹国作为文在寅总统的干将,如果韩检继续纠缠下去。即使曹国被判有罪,文在寅就会利用总统的特赦权利,予以回击。曹国的后半生,应该可以平平安安的在韩国大学教书育人。
为何在松锦大战中一败涂地?
明朝著名的将领有着很多,但崇祯年间弃笔从戎的洪承畴绝对是最为传奇的一个。洪承畴从考得进士之后,就开始走上了他的为官之路。但这个时候,洪承畴也只是一个文官。从23-36岁的这个年龄段,洪承畴的人生平平淡淡,并没有显露出他在领军上的锋芒。
直到1629年,这是崇祯帝上位的第二年,也是洪承畴在明为官的第13年,这一年,陕北地区爆发农民起义。洪承畴主动请缨,率兵征战,镇压农民起义。这次的带兵打仗并没有被看好,因为是洪承畴反复地要求,才被勉强地同意他带兵出征。
可出人意料的是,洪承畴居然以少胜多,成功镇压了农民起义,此役过后,洪承畴名声大振,也算是开启了他金戈铁马的征战之路。而在随后的几年中,洪承畴也不负众望,征战于西北以甘肃,宁夏为主等地,战战告捷,洪承畴的军事地位空前提高。
包括后来著名的李自成,在当时也是被洪承畴打得失败逃走。洪承畴那时也成为了封疆大吏。但不断的农民起义,其他政权的入侵,也代表着明朝根基的开始动摇,再多的战争,也并不是洪承畴一人的耀目就能得以拯救的。
洪承畴的转折之战在于松锦大战。洪承畴受朝廷之命,带领将士前往锦州,解开清军围困锦州的困局。洪承畴麾下13万人马,整装待发,想要挫清军的锐气。可到了战局,结果却不同以往的所向披靡,无人可挡,洪承畴在锦州的战役中,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和阻力。
松锦之战长达两年之久,洪承畴的败落也没有摧枯拉朽,不过却是落在下风,劣势日益明显。那个时候明朝的国库也早已空虚,难以支撑起锦州城的士兵的供给,内忧外患,整体战斗力也直线下降。
而且这支强大的清军,也是洪承畴从军生涯以来,最为难缠的对手,和以往镇压的零散无组织纪律的农民起义军截然不同,甚至整体的战斗力和军事谋略还在洪承畴之上,所以在正面对抗中,洪承畴并没有还击之力,也不是清军的一合之将。在锦州城,当时也还有着监军的干扰,洪承畴面对清军的策略本来是先蓄势待发,但奈何朝廷给予巨大压力,而监军也从中持续干扰洪承畴的判断,使洪承畴开始大乱,进行了一次极为消耗的进攻,而这次进攻也被清军切断了粮食的后路,损失极为惨重。
在正面碰撞失败后,洪承畴主张决一死战,但锦州的政治集团却又畏畏缩缩,贪生怕死,主张退军,导致洪承畴难以寻找生机,随后明军一路败逃,清军一路追剿,明军节节败退,持续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洪承畴也因此役成为了清军的阶下囚,实属被拖累,败得非常冤枉。而松锦大战的失败,也开始象征着腐败的明朝正式开始进入了消亡的阶段,洪承畴的决策被干扰,导致最后被俘虏,已经体现出了统治阶级的自私和急功近利,加上失去了洪承畴这样有作为的军事将领,也注定明朝未来一落千丈。
松锦大战消耗完了几乎明朝倾力培养的九边军,而洪承畴随后也被清朝重用,在后来的对明的征战中,起到了举重若轻的作用。
能不能介绍一下他的生平?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每次读到《滕王阁序》中的这句,都感觉非常有意境,也很是佩服王勃的才情!
但往往语文老师却很少介绍滕王阁的来历,也不说滕王到底是谁!或者也是一句带过。
当时也是很不解,后来才知道老师不介绍滕王的原因!
但后来再去了解滕王,感觉并不是表面的那么简单!今天我们来介绍下滕王李元婴!
前段时间看历史剧《清平乐》总是感慨像宋仁宗这么贤德的君主怎么难得一皇子,生的三子都是早亡的!然而唐高祖李渊确是子嗣兴旺,一共生了22个儿子,即使到了62岁还生有一子,就是今天要讲的主人公李元婴!
宋仁宗
李渊老年得子,所以对李元婴还是极其宠爱,李元婴恃宠而骄,从小就是放荡不羁,李渊去世之后就嘱托李世民善待李元婴,虽说李世民残害过手足,但李元婴尚小,不足以构成威胁!
李渊剧照
且李世民始终对李渊心存愧疚,所以李渊的交代,定会遵从,李世民对于李元婴儿,亦兄亦父!
同样十分宠着他,平时各种宫廷宴会都带上他,李元婴也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之下颇具才情!
特别是在绘画上表现出很高的天赋!
他非常向往风流才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可以随意洒脱,无拘无束!
终于在其十一岁的时候迎来了这个机会!李世民于贞观十三年封李元婴为滕王,封地为山东滕县!
李元婴初到山东封邑,骄奢淫逸,横征暴敛,大兴土木,在当地民怨四起!
他还修建了一座滕王阁,并邀请狐朋狗友聚于此饮酒作乐!当地百姓无不恶之!
所谓臭名传千里,李世民得知后也是愤怒不已,但不忘父亲的嘱托,还是要慢慢教导和磨炼他,于是把他调到金州担任刺史!
金州离长安不远,也好约束看着他!然而李元婴并不知道悔改,仍然像往常一样!
邀请各种宾客在家饮酒作乐,风流快活!
当然也干了很多荒唐事!据《新唐书》记载,李元婴喜欢骑马狂奔,随意破坏农作物,见人也要捉弄一番,经常拿着弹弓打人,百姓见到滕王都躲之不及!
李世民虽知其荒谬,但还是纵容他,因为自己也年事已高,如果惩处了李元婴,估计下去不好向李渊交代!而且李元婴也不算罪不可恕!
李世民驾崩,举国哀悼,李元婴深受李世民的恩泽,这个如父兄般的人去世,李元婴竟然没有一丝伤感,照样饮酒享乐。
他经常对旁人说人生短短几十载,要及时享乐。但在国丧期间肆意饮酒作乐,李治对这位皇叔很是不满!
但李世民嘱咐李治不要动李元婴,但离得近也很是碍眼!于是刘元婴被调至苏州,随后又调到洪州做都督!洪州就是现在的江西省南昌市!
李治剧照
李元婴到洪州上任之后,一如既往的肆意享受,仍继续潇洒王爷的做派!并建造了一座供观景享乐的楼阁,这就是王勃笔下的滕王阁!
李元婴娇纵淫欲,好色风流,竟有与曹操相同的爱好,喜欢别人的妻子!
常借夫人之名宴请下属的妾室,看到漂亮喜欢的,行不轨之举!
古代人三妻四妾的,妾本位男人的附属品,下属官员为了巴结李元婴并不会责怪于他,当然也有敢怒不敢言的,毕竟是当今天子的叔叔!没人惹得起!
李元婴剧照
公元679年,李元婴再次贬到偏远的隆州做刺史,隆州位于川蜀之地,虽然偏远,但毕竟天高皇帝远,对于李元婴来说更自在!
来到隆州后发现府衙别院甚是破旧,于是大兴土木修建宫殿高楼,并且在玉台山建滕王阁!
常常与阁楼上饮酒作画,日子过得似神仙,简直是乐不思长安。于政事经常是敷衍了事,经常把啰嗦,影响其心情的官员随意打一顿,很多事情都交给幕僚处理!
自己很少过问!因为他的身份特殊,所以属下不敢随意犯上,自己也就安枕无忧了!
有一次李治封赏亲王,各亲王得到绫罗绸缎两车,然而李元婴得到的却是两车的麻绳!高宗笑着说:“各位亲王中,滕王是非常的富有的了,隆州盛产蜀锦,甚是精美,怕是滕王看不上这些绸缎,于是差人给滕王运来两车的麻绳用来穿钱,还希望滕王能够明白朕的心意!”
李元婴并不傻,知道这是李治对自己的讽刺,同样也是旁敲侧击!
但知道李治不会真正的治他!因为自己毕竟是他皇叔!
而且自己这些年虽然干了很多的荒唐事!但多为小事,罪不至死!
这个潇洒王爷最后也得以善终!生有十八个儿子,差一点就超过李渊了!一生享乐,一生风流,估计皇帝也没有他快活肆意了!而且还留名于世!
这个名首先就是兴建滕王阁!其次就是画蝶之名了,其创立的滕派蝶画自成一派,并得以继承!
1996年,南昌的画坛在滕王阁举办了一次画展,展现的正是滕派蝶画,让世人目睹到这一画派的风采!同时李元婴也更多的被世人熟知!
不过现在很多人史学家认为李元婴是大智若愚!
因为在生在帝王家,必定知道李世民曾经为了夺权制造玄武门之变!
虽然当时他还年幼,但也不能保证在李世民会为了给李治而清除威胁!
所以只有让李世民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带来的威胁才能保全自己!
由于其看似荒唐无志向所以躲过了帝王争权的厮杀!
李渊宠着他,李世民护着他。李治虽厌他,但也没有动他!穷极一生的享乐,竟还在绘画领域留美名!确实是人生大赢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