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答案,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一、我是谁?
对于“我是谁”这个问题,它首先问的是我是因何而存在的?这一下子就扯到人的主体性何以存在上了。
笛卡尔的回答就是我思故我在,就是说外界的一切可能都是魔鬼的欺骗(缸中之脑就是这个思想实验的翻版),我唯一不能怀疑的就是思考中的自己,所以自己因此就有了绝对自明性。
但是这个思路之下,整个世界都是无法展开的,这就必须要引入上帝。
1、我不可能由自身保存自己的存在,否则我就会把一切完满性赋予自身,因为完满性只是实体的属性,而我则是一个实体;但是我并没有把一切完满性赋予自身,所以必须依赖于其他的存在,而不是我自己去保存我的存在;
2、所以,我的保存依赖于这样一个存在,其形式地或卓越地包含着我以及我里面的任何东西,而我里面包含我所缺少的完满性以及上帝的观念,因此这种完满性和观念只能存在于这个保存我的存在中;
3、因此,这样的存在形式地或卓越地拥有一切完满性,并将这种完满性赋予自身,这就是上帝,其可以做出我们所能清楚领会的一切东西。
因为思考着的我仰赖完满的上帝存在,由此整个世界才能也因上帝而实在,世界才有了客观实在性。
于是你就能发现,一旦你接受了笛卡尔的假设,就必须连带接受一整套基督教体系。
不接受这个假设呢?那我们就必须引入其他假设,比如物理主义的假设,我们直接假设宇宙是客观实在的,因此我是存在的。
不同的假设所带来的一切都是完全不同的。
二、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如果接受了基督教的假设,就是我是有限而上帝是无限,有限派生自无限,因此我由上帝而来。
而上帝“赐予”了我们自由意志
因此我的自由意志决定了我的去向。
但如果你接受了业力/轮回的思想,你会认为果报起码导致了在一世之中的自由意志是受限的。而如果你是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你会认为可能我们根本不存在自由意志。
(当然,神经科学的自由意志和哲学的自由意志可能并不完全等同,前者讲的是你的意识能否先于大脑决定你的下一个行为,后者讲的是你作为人的整体能否决定自己的人生。当然,科学家可能会认为后者也是不行的。)
所以哲学三问并不全是哲学问题,它很大程度上是政治问题——信奉哪种哲学观的人群掌握了政权,哪种哲学观就会占据主流。
比方说如果教会掌握一切,笛卡尔就是钦定的御用哲学家,而资产阶级代表的启蒙思想要推翻教会的时候,永恒神性就转移给了永恒人性。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和代表平民的人。
无人知晓的人?
知人者智,自知之明。——老子《道德经》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哲学三大终极问题。当年刚听到的时候,还不以为然:“我就是我啊,我从家里来,要到学校去。多简单的问题啊,至于这么复杂吗?”随着年龄增长,直到现在,我才初步对这三个问题有了自己的理解。
“你是谁?”实际上问的是,你真的了解你自己吗?你知道你喜欢什么,喜欢吃什么,喜欢玩什么。可是,你知道你适合做什么吗?你知道你自己的优点在哪里吗?你知道你的不足在哪里吗?人生之路,道阻且长。你该如何对待别人的奉承亦或是讽刺?当你的世界观与别人的世界观发生了碰撞,你又会如何做?世间纷扰,你又能否坚持本心?
你是谁,其实就是在问这些问题。有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过随波逐流而已。别人通宵玩游戏,于是他也去通宵玩游戏。别人吼着“不逃课不挂科的大学不是完整的大学”,于是他也不好好学习逃课出去玩。毕业了,别人说,我要回去继承家业了,而他只能一脸茫然地面对校招。
还有一个更有意思的例子。有人听说,现在搞IT的赚钱,PHP上手容易,轻松月入过万,于是去报了个PHP培训班。别人调侃说,PHP是世界上最好的语言,于是在懂得数据的增删改查后,他也跟着去喊“PHP是世界上最好的语言”,对其他语言不屑一顾。好玩的是,不懂PHP但跟风黑的人也有不少,黑的点还都很奇怪[注1]。这就是程序猿间的鄙视链了,而这种鄙视,其实除了跟风外,很大程度上是程序猿本人知识的欠缺。只看到了自己(语言)的优点,不知道或者刻意忽略了其他人(语言)的特色和优点,就会陷入这种鄙视链中去。殊不知,用合适的语言做合适的事情,这才是一个优秀的程序猿所应该做的事情,事半而功倍。与之类似,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在合适的行业里,对个体而言这才是最优解。
时代跑得越来越快,也让人变得越来越浮躁。21天学会XXX?不,现在一周就让你学会。一个月减肥?不,现在半个月让你减下去。想要赚钱吗?“轻松月入上万”的微商了解一下?每个人都感觉自己在狂奔,期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最多的事情。然而,现实是不会因为这种期望而转移的。21天只能让你拥有一个不算稳固的基础,让你入门,有后续自己学习的可能。而7天——我无法想象,只觉得如果自己是学习者的话,脑袋里面只会是一团浆糊。期望半个月减肥成功,就只能使用极端的方式,而极端方式的后果就不用多言了。有些事情,是必须花时间去一步步做的,比如学习,比如健身,没有捷径可言。然而世间纷扰,很多人都抱着立竿见影的想法去做事情,却忽略了自己的现实。就算有人可以7天学习完,你认为你有那么天才吗?你认为你可能一个月有效减肥成功呢?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才能合理安排适合自己的计划,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效果。
“你从哪里来?”我认为是对自我历史、回忆和经历的看法。可惜这里空间太小,我写不下,暂且留一个坑吧。
“要到哪里去?”问的是未来。你的理想是什么?你的目标是什么?你期待的未来是怎么样的?你想要怎样的生活?
对于这点,我认为我做得比较好。小学的时候,我爸自己买配件,组装了我们家第一台电脑。这台现在看来Low到不行的台式机,当年完成了我的互联网启蒙,也让我萌生了以后做IT的念头。到了高中,我报名去参加了NOIP,这才第一次接触到了编程。也是在这里学习到了编程的核心——算法,为后续职业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学,很忧伤也并不忧伤地被调剂到了英语专业。虽然专业和我期望的相距甚远,然而这并不重要,或者说,并没有那么重要。我知道我要走的路,要做的事情,虽然会更艰辛一点,但是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自己。依靠自学,我也走到了今天的这一步——称不上大佬,但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程序员。
不光个人职业规划如此,情感方面也是如此,生活方面亦是如此。你知道你到底想要什么,就不会有那么多纠结的事情了。你不喜欢你的专业,喜欢唱歌?那就尝试加入乐队或者合唱团,提高自己的乐理知识,未来你就有更大的机会做你喜欢的事情。即使最后无法成为一个歌手,但是能从事这个行业,认识其他歌手大佬,岂不美哉。你不知道这是不是你的Mr Right?那么先试着接触一下,然后问你自己:你想要找到一个怎样的人?你期望的到底是什么,真的只是一个“看起来顺眼就行”的人?生活上,你希望有一个怎样的生活节奏以及生活方式呢?短期内可以忽略这些,拼一拼,奋斗到天亮。但是长期而言,一个人还是必须要在生活与工作中找到一种平衡。虽说很多事情其实并不以人的愿望而转移,但是,还是要尽力而为,去考虑并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毕竟,有了合适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我们才能有所谓“幸福生活”的基础,不是吗?
知道自己要走的路,然后一直走下去,不偏不倚,这才是比较理想的人生。作为年轻人,其实优势就在这里——我们不知道我们会走哪条路,但是我们的试错成本相对比较低。走着走着,就会发现自己想要走怎样的一条路。不过呢,还是希望能多独立思考这个问题,早点找到自己的方向。毕竟,成本比较低,那也是有成本的。
哲学三问,问的都是心,问的,是对人生的看法与追求。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梦想与追求,都是只能自己去寻找的。有人说,浮生若梦;有人言,人生如逆旅。而这些,并不能让你赚钱,或者说,帮助你获得世俗上的“成功”。懂得很多大道理,然而(可能)还是过不好这一生。但至少,它可以让你安心,让你心安。在你的BGM里,没有人能战胜你。
你女儿是我女儿的妈妈?
我是男的,你女儿是我(女儿的妈妈=我妻子),你的女儿是我妻子,女婿关系。
我是女的,你女儿是我(女儿的妈妈=我),女儿关系在电影院里我是什么?
在学校时我是学生,活泼开朗的小女孩,学习成绩中上等,在老师们心中还是乖乖女。
在电影院里我是观众,认真的看着故事情节,感受着剧情带给我的悲和喜。
在公园里我是游客,感受大自然给我带来的清欣空气,让人心情舒畅。看小说时我是忠实的读者,随着故事情节的节奏感受着作者的良苦用心,带给我喜怒哀乐!
双枪会给出答案这个梗是怎么来的?
“双枪会给出答案”这个梗出自抖音“自律第一人”@奖励哥,原话为王者荣耀游戏中马可波罗暗影游猎皮肤的独家语音,全句为“关于我是谁,双枪会给出答案”。
抖音up主@奖励哥在刷了很长时间的某种视频后,这位老哥就会“自律”地停下,并摆出双枪的姿势,拍下照片or视频,用这个神奇的方式来提醒自己“休息”,并配上一段十分契合的马可波罗语音,来“奖励”自己的“自律”行为。因其滑稽且具有内涵,因此被广大网友们玩梗。
一个哲学问题?
一个人要知道自己是谁,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才能摆正自己的心态,在自己努力下有所成就。如若不然,一切的追求都是不切合实际的奢求。
人这一辈子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实在,平常日看似肝胆相照的朋友或许很多,遇难时真正伸出援手的兄弟少之又少,我靠谁,能靠谁,想必每一个人的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现实生活中,没有谁会靠你生存,只不过你的存在会让他们更幸福快乐,这些人就是你的至亲好友。好好的珍惜就是最好的陪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