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复仇者官网,为什么感觉正义联盟没有复仇者联盟火?
这不是感觉,事实上在电影领域,《正义联盟》就是没有《复仇者联盟》火!一、直接的差距,票房的碾压
《正义联盟》全球票房为6.58亿美元;而《复仇者联盟》的全球票房是15亿多美元
这是两者的票房!
从中可以十分直接并且客观地看出来,《正义联盟》比不过《复仇者联盟》。
二、至于原因,其实也是大家常说的漫威和DC双方对于电影宇宙的布局问题。在《复仇者联盟》上映之前,漫威可是先上了《钢铁侠》、《无敌浩克》、《钢铁侠2》、《雷神》、《美国队长》5部电影。
并且,这5部电影都通过了彩蛋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串联。
从《钢铁侠》的“你以为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是超级英雄?”
到《无敌浩克》的“我们正在组建一个联盟!”
《钢铁侠2》的“墨西哥的“迷宫仙境”彩蛋场景出现在《雷神》中;
《雷神》彩蛋的穿越时空另一端;
《美国队长》的彩蛋直接就是《复仇者联盟》的预告;
这些场景的彩蛋,就像是一枚枚拼图,慢慢将《复仇者联盟》的世界拼凑起来。然后才有了《复仇者联盟》。
而《正义联盟》之前呢?
有《超人:钢铁之躯》、《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就没有任何与《正义联盟》有关的人物和电影。
并且,在《正义联盟》中,十分突兀地将几个新英雄登场组队去打怪兽,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为了组队而组队一样。
并且,《正义联盟》的战斗力体系崩坏的程度,让人感觉是在看《超人2:超人的觉醒》一样。
这是剧情上的设置导致了《正义联盟》不如《复仇者联盟》的原因。
三、还有就是粉丝粘性的问题。正义联盟是史上第一个超级英雄团体,而复仇者联盟则是漫威漫画中,只能算作是二线的英雄团体。
按照在漫画界的地位和粉丝数量上而言,正义联盟是妥妥的碾压复仇者联盟,但是将这个人气放到世界电影领域中,又会如何呢?
事实上也看到了,漫威通过前期的运营,逐步将MCU这个宇宙一点一点建造起来,观众一点一点地看完。而DC则是直接甩了个世界给观众,观众连看哪里都不太清楚。
在这样的情况下,漫威通过几部电影将自己的粉丝运营起来,然后在有了口碑之作《复仇者联盟》,碾压只有漫画粉丝基础,而无电影粉丝的《正义联盟》,自然就是合情合情的事情。
漫威十大最弱人物?
第1名 黄蜂人(Yellowjacket)
出现于《蚁人》里,战力佳也挺心狠手辣,可惜最后被汤玛士小火车干掉了(大误)。
第2名 亚历山大 皮尔斯(Alexander Pierce)
出现于《美国队长2:冬日战士》里,是少数几位没有超能力和强大个人战力的嘴炮智慧型反派,虽然找了大咖演员来饰演,但还是没啥能在观众心里留下深刻印象。
第3名 卡西利亚斯(Kaecilius)
出现于《奇异博士》里,令人印象深刻的大概就只有他的黑眼圈
第4名 罗南(Ronan)
出现于《银河护卫队》里,虽然战力非常高强但感觉二二的,最后被干掉的方式也略神奇
第5名 劳菲(Laufey)
出现于《雷神:索尔》里,但因为是一开始就出现的反派,最后风采都被洛基给抢走了所以也没多少表现,应该说还有多少人记得这位寒冰巨人呢?
第6名 多玛姆(Dormammu)
出现于《奇异博士》里,感觉很强啦但出场时间只有那么一点点而且也只出现过一颗头,没把奇异博士杀死反而被他给烦走,完全就是一个莫名其妙等级的BOSS啊!!
第7名 魔雷基(Malekith)
出现于《雷神索尔2:黑暗世界》里,就是一位漫威电影世界里不知道在干嘛的反派。
第8名 憎恶(Abomination)
出现于《无敌浩克》里,创造出来的意义就是为了跟浩克互殴,除此之外的时间很影薄。
第9名 鞭索(Whiplash)
出现于《钢铁侠2》里,应该是很强的角色但却因为剪辑的关系很难在观众心里留下印象,也让鞭狂变成一个很肤浅的角色,就连鞭狂的演员都表示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演什么。
第10名 萨诺斯(Thanos)
出现于多部电影的片尾彩蛋里(但星际异攻队剧情里有出现就是),就只会坐在椅子上吹吹牛放放话,感觉他都要坐出痔疮了,因为根本没干过啥实质的坏事所以为最烂的反派。只能说这些反派被搞烂真的很可惜,而且里面还有不少是大咖演员所饰演的。
那么初代复仇者们又有哪些外挂?
作为漫威宇宙的“外挂”小王子,灭霸在漫威原设定中涉足过的宇宙终极神器不算少,有些甚至连OAA都有着头疼,不过,对于另一边的复仇者6元老来说,论“外挂”版本其实也是有不少的。
当然,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初代六元老”这里笔者默认是钢铁侠、美队这6人了,但其实在漫威中,整个宇宙里面“初代复仇者”其实是指奥丁和远古恶灵骑士这类存在。扯远了,再说回复联6元老的外挂版本:
【1】钢铁侠:弑神者战甲、石中剑战甲时期;
作为漫威影版宇宙此前的绝对C位核心,可以说钢铁侠现如今在影版宇宙中已然有着不可撼动的位置。
尤其是在“终局之战”中的表现。
当然,在影版中钢铁侠的设定其实并不算突出,很多看起来很拽,但其实和漫画中的钢铁侠相比就差的很远了,这里典型的就是弑神者战甲和石中剑战甲时期。
对于被弑神者战甲,熟悉的粉丝都清楚,这是漫威给钢铁侠的堪称最强设定之一,在漫画中弑神者战甲是漫威宇宙远古种族为了对抗天神组而制造的一款可以一击击杀百万天神组的战争神器。
不过,有意思的是——
在漫画中,这款神器装甲一开始其实并非是为了钢铁侠准备的,而是为了老斯塔克的真正儿子“阿诺”准备的,换句话说,在漫画这段剧情中展现了一个事实就是:钢铁侠(托尼)并非是老斯塔克亲生儿子,而是养子。
之所以老斯塔克这么做,其实就是为了避免当时自己儿子阿诺被记录机器人451(弑神者战甲就是这货给找到的)用来作为弑神者战甲的宿主,因为在原设定中,451从阿诺还未出生前就开始为期调控基因,目的就是想让阿诺能够承受使用弑神者战甲的代价(如果阿诺使用,基本上会在40岁挂掉)。
但是老斯塔克最终起了恻隐之心,领养了托尼混淆视听,而阿诺则是在出生后被秘密安置了起来。
而这也是直接促成了后来的斯塔克继承了弑神者战甲,不过因为使用负荷太大,钢铁侠无法发挥这款战甲的全部力量罢了。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款战甲的实力还是非常恐怖的。
而对于另一个钢铁侠比较牛掰的时期,就是在漫画中的“石中剑战甲”时期——
在设定中,钢铁侠和毁灭博士以外穿越到了亚瑟王时期,在而在这一设定中,钢铁侠为了帮助亚瑟王,意外拿到石中剑,并且获得了石中剑的力量加持。
而这股力量,也是直接让钢铁侠拥有了媲美多元宇宙的力量。
【2】雷神:凤凰之力雷神,和宇宙融为一体(符文王);
同样的,对于雷神来说在漫威设定中,也是具有2个比较强势的外挂版本,这其中“凤凰之力雷神”源自于漫画《托尔v8》中,讲述的就是整个宇宙在逐渐走向灭亡,而此时的雷神已经成为了老年雷神。
在时间的流逝中,曾经的复仇者几乎全部都消逝了,徒留下一个老年雷神。
当然,本身对于老年雷神来说在实力上,因为阿斯加德人越老越强悍的设定,其实力已经算是非常强悍了,但是在一次意外中,老年雷神发现了一位老朋友,“凤凰之力金刚狼”。
一开始,其实凤凰之力狼叔是要和雷神互怼较高下的,但是却因为后来吸收了绝大部分漫威英雄能力,实力媲美神明的毁灭博士上线,两人枪头调转一直怼上了毁灭博士。
但漫画中因为狼叔的大意被毁灭博士送了盒饭,而在临死前狼叔将自己的凤凰之力转移到了雷神之锤中,进而让老年雷神获得了凤凰之力。
显然,老年雷神+凤凰之力。
这种力量档次的融合,也是直接造就了凤凰之力雷神,强实力上相当bug,最终也是怼翻了当时实力堪比神明的毁灭博士。
除此之外,在漫威雷神支线中也还有另外一个状态堪比外挂,当然这里的恶“外挂”并非是之某一件装备,而是一股力量——
如尼符文。
在漫画中雷神曾经为了阻止“诸神的黄昏”降临,曾经自我献祭了眼睛,并将自己挂在世界树上9天9夜来期望获取符文魔法的加持,当然,这么大的代价最终也是让雷神成功如愿。
而在奥丁之力+符文魔法的加持下,符文王雷神上线,这一档次的雷神在实力上远超奥丁,曾经一个眼神就击碎了雷神的盾牌,一锤子结束了诸神的黄昏。
而在漫画最后更是和宇宙融为了一体。
【3】美队:宇宙立方体;
作为漫威“五五开”设定的代言人,可以说美队在漫威宇宙中也是曾经有过非常强悍的高光时刻。
也就是宇宙立方体。
在漫画《秘密帝国》中,美队曾经拿到了漫威宇宙中“神器榜”上能排前5没压力的“宇宙立方体”,熟悉这件神器的粉丝都清楚,基本上在拥有了宇宙立方体后,你就可以无视整个宇宙的规则逻辑,甚至可以做到瞬间修改宇宙现实的程度。
这一点在漫画《秘密帝国》中就有体现——
美队曾经利用宇宙立方体修改了雷神之锤的属性,将其从原本“只有内心正义、信仰坚定的人才可以举起来,并获取雷神之力”修改为了“力量最强之人就可以举起雷神之锤,并获取九头蛇之力”。
值得一提的是:
这里之所以是九头蛇之力,是因为漫画中的美队早已经被九头蛇利用宇宙立方体修改了历史背景,美队成为了“九头蛇美队”,在漫画中也算是成功黑化的一个典型。
当然,即便是如此,最终“蛇队”也还是倒在了剧情杀面前,被从宇宙立方体中突破出来的正版美队化身一锤子抡翻了。【4】寡姐:女雷神+4颗无限宝石时期;
对于寡姐来说,虽然在能力设定上并没有什么太强的姿态,甚至都没有什么超能力,但是这并不妨碍寡姐拥有外挂神器。
典型的就是在漫画中,寡姐曾经为了对抗世界蛇,举起了雷神之锤,成为了女雷神获得了雷神之力。
而在漫威动漫中,寡姐的外挂就更高一个段位了:在对抗多玛姆时,曾经直接动用了4颗无限宝石的力量,利用4颗无限宝石项链,一击击溃了多玛姆。
实力上也是外挂版本典型了。
【5】浩克:暴走版吞星浩克!
熟悉漫威宇宙的粉丝应该都知道,在漫威的世界观设定中,漫威宇宙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更多的也是会一代代进行更迭,而这其中,有意思的是在每一代宇宙消亡到最后时,整个宇宙的最后一个生灵,将会成为“行星吞噬者”,并进入到下一个宇宙世代进行吞噬星球的“职责”。
而促成这一切的就是一个叫“宇宙知觉”的神秘存在。
而在漫画《不朽浩克》中,就设定了浩克成为了第八代宇宙的最后一个幸存者,为此当宇宙知觉准备将浩克变为“行星吞噬者”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原来这一时期的浩克已经被一个叫“万物之下”的罪恶集合体附身(这有点像雷神支线中的仇恨的神魂结合体曼高戈),而万物之下在附身浩克后,彻底让浩克清醒的人格全部封印,进入了完全暴走的状态。
而当宇宙知觉准备赋予浩克“吞星”的能力时,却被浩克给强行下线了!
为此,实力上又一次提升的浩克,在第9代宇宙中,疯狂摧毁星球,直接让第9代宇宙还没真正意义上寿终正寝前,就已经没有一颗星球存在。
所以,这一时期的浩克在实力上还是非常强悍的,但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这一状态下的浩克比此前的绿殇这类版本强悍无数倍,但依旧还是没有达到顶峰。
换句话说,这一浩克版本可能是未来浩克的最强版本也说不准。【6】鹰眼:我就算了~
其实在影版中虽然鹰眼是漫威复仇者联盟的元老之一,但是对比漫画中其实鹰眼的存在感并不强,甚至很多都没有寡姐来的明显。
因此,对于鹰眼来说,在实力设定上你要说拥有过哪些外挂版本,其实还真的没有(起码就笔者所知道的来说,并没有)。
这也算是,漫威初代复仇者中比较尴尬的一位了。
以上这些初代复仇者的高光时刻,其实大部分对比无限手套灭霸来说,还是有些够呛的。
毕竟如果依照漫威宇宙原设定,无限手套灭霸的实力处于“多元宇宙巅峰”状态,即便是钢铁侠拥有石中剑战甲,也处于多元宇宙级别,但可能依旧比较够呛。
但对于“万物之下”的不朽浩克来说,其实倒是有点对抗无限手套的资本。
不过,这并不能说就一定能够怼翻,毕竟就现如今还在连载的不朽浩克来说,浩克的实力还有提升的空间,并未达到击碎宇宙世代,超越多元宇宙的地步。
更多精彩漫威电影情报、漫威美剧推荐、漫威吐槽,请关注漫威电影情报局本文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如何评价复仇者联盟4电影票售价如此之高?
下面内容,隔夜君将会从《复联4》高票价事件的始末过程,包括国家电影局曾作出的整治举动以及票房总额屡屡刷新新高,还有部分经济学原理来给大伙详细的剖析这件事情---
四月份的影视圈无疑是相当精彩的,我们除了看到《沙赞》《调音师》《祈祷落幕时》《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等等佳作的上映之外,我们还几乎整整一个月时间都能够在微博热搜榜单上方看到《复仇者联盟4》的身影。
可别以为都是些关于网友们探讨剧情的话题哦,不是的,相反这系列话题似乎也并无太多人关注,而真正刷上热搜的却是有关“《复联4》高额票价”的相关资讯---
2019年4月24日凌晨12点国内电影院便会同步首发《复联4》正片了,然而一众电影院却趁着这趟热潮将首映票价拖拽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刷新出了高达数百元,乃至上千元的价码,让一众消费者嗷嗷叫苦。
时间到来4月中旬,面对着消费者的怨恨国家电影局也全力出手整治了---
“难免坐地起价,但收获票房不是收割韭菜,光影世界的门槛不能够被任性抬高,吃相难看”
人民日报的这条社评发出后不久,相关的处罚规定便颁布了:各大电影院不能够收取超过10%票价的服务费,否则在检查的时候会被禁制怎么样播放钥匙。
这样的规定显然是能够博取到不少消费者赞赏的,也让相当一部分的电影院做出了差价退回的决定。
不妨看看网友的评价吧---
“监管理应如此,高票价行为一次不禁以后随便上天,这都是资本家榨取利润的手段,觉得没问题的消费者都是奴性成瘾的体现”
“有一次就有无数次,必须打击,支持国家做法”。
显然,从上方两条评论中可以看到网友对于高票价事件是带有着极度憎恶的情绪。
那事情的发展又是怎样的呢?在相关部门的严控之后,各大影院的票价是否有所收敛了?
确实不假,就拿隔夜君家门口的电影院来看,《复联4》票价已经从刚开始销售时的168元,降价到现在的140+元了,足足近30块的降幅,相信也让不少前期购票者感到不少的愤怒吧?
毕竟在这件事情上方我们并无收到电影院的退差价通知呢,那是否说明隔夜君家门口的这家电影罔顾警告,势要通过铤而走险的方式攫取利润的最大化呢?
一开始我确实有不少疑惑的,但随着《复联4》预售总额从一个星期前的3亿元,还能够获得将近一倍的增幅,到来当下的“5亿”元票房总额之后,我似乎明白到了一个道理---
“《复联4》电影票的天价现象并非商家的行为,而是消费者推举创造的”
觉得反直觉?觉得这个结论有点不可理喻?觉得隔夜君就是在罔顾事实证据在自圆其说?
毕竟你们看,相关部门重拳整治了,电影院做出降价行为了,然后消费者进场购买了,不应该是一件逻辑自洽的因果链吗?
但隔夜君要说的是:现在以优惠价格购买电影票的用户所能够获得观影席位会与一个星期前的那批消费者所购买到的位置一样吗?一般情况下电影购买者会去购买前三排的席位吗?尤其在IMAX此等巨幕的院厅当中,理应更加不可想象吧?
140+元票价对应的电影厅可选位置...
那如此说来,这所谓的优惠降价,究竟是电影院迫于政策压力所作出的举措反馈,还是为了尽可能销售首映席位而做出的价格调节呢?
就冲着“票价降幅也就20-30块”这样的幅度来说,隔夜君可以断言,这也仅仅只是电影院的自发行径罢了。
站在这个基础认识之上再来看看上面提到的“部分网友将愿意支付高价购买《复联4》的消费者称之为奴性成瘾”的现象,我们基本也能够做出“愚昧”的判定---
“这究竟是何等的看轻了‘高票价’所可能给商家带来的竞争力消弭的代价呢!”
在经济学的理论当中,亘古烁今都有着一条铁一般的定律:供给-需求定律---在它的描述下,一件商品的价格上升之后,就会使得这件商品的需求量降低。
请务必记得,这个经济学模型是建立在理想状态之下,那就是这件商品的数量能够得到了充分的补充(并非指某一时刻会出现无限的数量,而是指代每一时刻都能够刚刚满足需求者的购买量),同时也被充分的需求者所感知和依赖(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且除了这款商品之外暂无其他的替代品)。
这种理想情况会在现实出现吗?如果不会,那为何又称之为亘古烁今呢?
其实其中的重点就在于“代价”二字上---理想模型当中价格上升会带来“销量下降”的代价,而在现实生活中,价格的上升则会造成整个商家的竞争力消弭。
“竞争力”是一种粗犷的说法,但也正因为如此般泛指我们才能够将诸如“价格”“服务”“科技含量”“品牌形象”等等一系列在商业竞争当中能够为消费者所感知,并依据其来选择的事物通通都涵盖于其中,进行最为科学的讨论。
是的,隔夜君必须承认,如果一件商品除了价格之外的因素都做的足够好,那么即便价格依旧保持高位,也同样能够获得数量不菲的用户青睐---比方说手机界的苹果公司,每台手机的溢价都不是安卓手机品牌能够媲美的。
但这已经是后话了,并且这种通过其它因素来补救商家综合竞争力的举措不也正正说明“高售价”可能对商品竞争力的影响吗?
如此说来,一众电影院将票价抬升的行为不就是一种粗暴的通过自我伤害来获得利润的方式吗?
当然,内容至此相信有不少网友会表以出“对呀,邪恶的商家们就是联合在一起共同将票价抬升的嘛,这是他们共同谋划的阴谋诡计”。
在经济学上对于商家联合起来进行垄断性经营的现象存有着一个专有名词:“卡特尔”。
那是否真是一场阴谋呢?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组数据:
从2012年-2017年这六年期间,全国影院的数量从3680间,一直蹿升到了1W+数量,而银幕数量也从12年的1.3W块,达到了17年时候的突破5块万数量。
并且截至目前为止,全国电影院的上座率平均下来也就只有11.32%而已,较比起15年的数据足足少了6个百分点,而且电影院平均每天的单厅销售额也就只有3000元罢了。在分析机构看来这是六年以来的行业最低点,也造成了许多影院入不敷出的处况。
用一句话归纳:曾经硝烟弥漫的战场已经逐渐遇冷了,入局院线行业的大多数玩家们都只剩下伤痕累累的躯体,在勉强的苟活着。
站在这样一个壮烈无情的市场境况之下,你们说如今在场的院线玩家真不想在别人家正在“抬高票价,自缚手脚”的时候,给它们送上一记漂亮的营销绝杀吗?(譬如电影票价不仅不提升,反而还能够以半价购买爆米花套餐)。
但为何截至今日都未能看到任何一家电影院采取此等举措?
“愚蠢?无知?”这只是怼人用的情绪化用语而已,对事情的本质是不带有任何的解释效用的。现实的情况不应该是商家们已经有多年的经营院线的行业经验了,他们明确知道哪些是“消费者真正需求的,哪些只是消费的情绪化观念”而已。
也就是说,或许在《复联4》电影票价格上真的给予了足够的优惠,那确实能够收获到不少的赞誉以及爆棚的观影人数,但这并不会给予这家电影院带来足够强烈的“长期竞争力的加持”---在《复联4》落幕后,观众往后的电影该去哪看还是去哪看,该不来你这里,还是不会来你这里。
那站在这样一个行业共识之上,影院商家又为何要给予你们这群冷漠无情的消费者优惠呢?
再来,我们继续给予上面提到的“提高《复联4》电影票价格,才是商家认为的能够获取最佳长期竞争力的方法”这一基础上,我们再来看看相关部门的打压行为---
这究竟是要干嘛?是维护消费者利益,还是好让如今已然出现大面积入不敷出的电影院市场进入到“快速淘汰”的局面呢?
本来院方通过对市场的感知,通过对用户需求的洞察,能够特意安排一两场热门电影来攫取高收益,并用此来继续维持电影院的经营,但如今这样的做法被扼杀了,真正能够存留下来的也就只有排列在头部的零星几位大玩家罢了。
那接下来会出现什么情况?你们觉得已经占据了稳定市场占有率的大玩家们会否做出这样的商定呢---
“不如来分分天下吧”
我们还可能有9块9,19元9的电影票吗?如果普通银幕也都能够让我赚得盆满钵满了(毕竟我统治的片区,消费者根本没其它选择了),那我还有必要引入所谓的IMAX,杜比声响等等配置吗?
甘愿花费高价格去购买《复联4》电影票就是一种“奴性成瘾”的体现?
说出这句话的朋友究竟是何等的愚昧无知,何等的目光短浅,究竟是将现代商业的成败看得何其的轻而易举啊!
最后
“你行你上”这句话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被看作为不理性的话语,毕竟评价一件商品,一部电影的角度是多种多样的,以及决定他们失败的因素也同样是各式各样的。
所以即便我们真不能够拍出一部高分电影,但我们还是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言论自由权利去予以这部创作在某某方面存在的糟粕。
比方说《流浪地球》确实票房高企了,特效也能够称之为数一数二的国产电影存在了。但是,若真将它视作为一部科幻小说改编的电影来看待,那剧情方面未免就稍显稚嫩---对比起原作删减得实在太厉害,最惊心动魄的人性黑暗剧情全都抹杀殆尽了。
但烦请记得,点评是一定要依据客观实在的事实来做出判断的,而非仅仅出于爽一下嘴舌的情绪化态度来予以唾沫喷击的。
连基本的市场规律,经济学常识都不知道,也胆敢在那里喷吐责备的狂言,那面对这样的网友,难道我们不应该给予他们一句警醒式的回复吗:
经营电影院?你行你上啊!
复仇者联盟3中洛基为什么送死?
作为此前漫威《复联3》中曾经不少影迷一脸懵圈的设定,洛基在电影开局没多久就自己怼上了灭霸,以至于被灭霸最后成功下线,属实让不少影迷有些不解,但是,如果我们从漫威洛基的起源设定来看,其实你会发现在电影中洛基这一操作其实是有——
自我救赎的含义!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我们很多影迷之所以很喜欢洛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一个角色虽然在一开始作为雷神支线的附属角色上线,但是在整个角色的剧情发展中,你会发现其实电影中洛基的角色前后发展的跨度和立体层次,是很多复联角色所没有办法比拟的。
对于这样一个亦正亦邪的角色,我们说在整个角色生命周期中,前后的变化也是让洛基最后作出了行刺灭霸的计划,而电影中行刺灭霸之前的那一段自我身份的陈述,其实也是洛基最终对于自己的身份的本真回归。
具体来说,在整个洛基的人生中一直都在干的事情其实只有2件——
1、洛基一直在为自己冰霜巨人的身份而自卑,因此想让奥丁承认自己;
2、洛基因为对奥丁的“失望”,而想要站在和奥丁等同的位置上,证明自己能够做的更好;
而如果你理解了在这2件事情中洛基的前后心态的变化,自然而然的你也就懂了为啥《复联3》中洛基会最后选择行刺灭霸,让旁人看来纯粹是作死的行为。
承认:洛基的自卑让他一步步走向了错误的方向!在整个“雷神”支线中,洛基一开始上线就像咱们前面说的,纯粹就是以一个反派的定位出现的,因此,在《雷神1》中洛基就开始暗地里各种怂恿自己的老哥雷神去冰霜巨人的领域搞事。
显然,对于一个本身就是异族人身份的养子,洛基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雷神各种闯祸,进而让奥丁对雷神感到失望,由此,之后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变相的让自己得到奥丁的承认。
这种明显“清宫戏”夺嫡大战当中的套路,可以说《雷神1》中的洛基可谓是玩的相当的纯属,严重怀疑洛基是晚上在偷偷追剧~
而在电影中,对于洛基的前期计划,其实算是成功的,雷神因为头脑简单直接被洛基算计,傻乎乎的去找冰霜巨人搞事情,结果不仅要奥丁降临来帮忙擦屁股,更是直接让雷神被夺走的神力和雷神锤,直接贬到了地球。
之后,洛基再次趁着奥丁休眠的时期,将冰霜巨人引入阿斯加德,自导自演了一处大义灭亲且王前护驾的戏码,并且一度利用永恒神枪准备全功率开启彩虹桥,直接将冰霜巨人的领地摧毁,只不过在最后临门一脚时,雷神归来,所有计划泡汤。
看起来,这一时期的洛基是纯粹的反派,但其实在电影中凭借着洛基最后坠落前的台词,我们其实也可以知道,这时期的洛基其实只是为了获得奥丁的认可而已,但是奈何洛基选择了错误的方式。
而对于洛基的支线,其实到了这里第一个阶段,洛基想要获取奥丁的认可算是结束,因为至此,洛基开始有些打算彻底堕落黑化的节奏,也正是因为这样,洛基开始对奥丁从想要获得认可,到了痛恨奥丁,甚至想要和奥丁平起平坐比一比的节奏。
为此——
洛基在坠落阿斯加德之后,遇到了漫威前期作为铺垫的剧情“灭霸”!
这一时期的灭霸,其实在整个主线的发展中,已然开始有了收集无限宝石的打算,并且,本着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的原则,灭霸将蕴含了心灵宝石的权杖交给了洛基,让洛基去攻下地球,为自己后期去地球多去无限宝石做先锋军。
而这其实也就是漫威的《复联1》的剧情!
对此,其实相比较其他人来说,洛基可能没有真正意义上接触到灭霸这一层次,但是大体上这时期的洛基其实是有和灭霸手下的齐塔瑞人有接触的,并且,这一时期的洛基知道,答应帮助自己攻打下地球的“这帮人”是多么的强大。
痛恨:因爱生恨,洛基想要取代奥丁!显然,对于洛基来说,愿意用齐塔瑞人帮助自己攻打地球,其实一开始就是为了能够占领地球,让自己拥有可以和奥丁叫板的资格。
但对于洛基来说,这种行为无异于是一个被父亲“揍急了”的孩子的破罐子破摔的既视感,只不过,奈何自己老哥实力过于强大,最终的洛基还是败在了复仇者手里,被抓回了阿斯加德,至此,洛基的支线剧情来到了《雷神2》中最惋惜的一幕——
神后弗丽嘉之死!
一定程度上,如果说奥丁是个合格的国王但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的话,那么,在这方面一直讲洛基视如己出的弗丽嘉王后就真心没话说了。
但可惜在《雷神2》中被黑暗精灵给下线,对此,洛基为了给老妈报仇,选择了答应雷神一起合作,但是在电影的最后我们也可以看出来,洛基因为从一开始因为自卑,认为奥丁从没有将自己当成他的儿子,所以也并没有放弃对奥丁的恨,直接用魔法将奥丁迷惑送到了地球的养老院里,顺带自己还扮演成奥丁占了一把自己老哥雷神的便宜。
至此,洛基的这一时期的计划彻底成功,但是本以为洛基会在阿斯加德搞事情,但实际上这一时期的洛基其实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野心,貌似自己坐上奥丁的位置就像小孩子拿到了自己的心爱的玩具,已然无欲无求了,剩下的就是利用自己的权限,给自己各种洗白。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洛基在电影《雷神3》中给自己安排一出以洛基为主角的话剧,而即便到了这里洛基对奥丁其实还是有不少怨气的,直到之后奥丁即将大限将至时,洛基发现奥丁一直都没有怨恨过自己,甚至依旧将自己当做儿子时,我们说,那一刻那个邪恶的洛基瞬间烟消云散了,这一时期的洛基开始真正意识到自己可能做错了。
但是还没给洛基机会,海拉剧情就上线了,而真正留给洛基审视自己身份的恰恰就是——
灭霸旗舰半路堵上阿斯加德飞船的支线。
行刺灭霸:是自我的救赎,也是承担自己阿斯加德皇子的责任!对于灭霸,就像我们前面说的,可能洛基并没有仔细的认知过,但是通过此前和齐塔瑞人的交集,洛基知道这是一群下手不会有丝毫手软的人,而电影中灭霸对阿斯加德的飞船采取杀一半留一半的操作时,洛基也是证实了自己的看法。
但是对比整个在场的阿斯加德战斗力来说,最强的雷神和浩克,一个被制服,一个被活生生揍晕,而海姆达尔更是被利刃穿心,显然,这一时期对于洛基来说,靠着正面的攻击根本就没有办法来脱困。
唯独只剩下了——
身为刺客的自己可以靠着敏捷度高来进行行刺,成了大家就能够活下来,失败了,洛基也就不用管了,因为洛基知道失败的结局就是自己先下线。
至此,我们在回过头来看“洛基为何会去行刺灭霸”的问题——
其实这一时期的洛基知道自己此前的小聪明已然到了绝境,并且,纵观自己前面的所作所为来说,一定程度上奥丁最后的仙逝,阿斯加德的最终毁灭,其实都和自己有不少的关系,因此,单纯的从这一点来说,洛基认为现如今的结局有自己的一份原因。
为此:
基于赎罪和拯救的目的,在知晓不成功则成仁的下场时,洛基开始正式审视自己的身份,这也就有了电影那一段洛基对自己身份定位的宣言,以及对雷神的那一眼眼神。
显然,对于雷神来说洛基的并不痛恨,甚至在最后和雷神的兄弟感情在萨卡星之后还有了不小的提升,这一眼中有不舍,也有弟弟对哥哥的感情在里面。
至此,洛基完完全全有了要去自我救赎、用一个阿斯加德皇子的身份来捍卫自己的人民、用奥丁之子的身份来拯救自己的哥哥的理由。
但奈何灭霸老谋深算,或许在加持了空间宝石,将自己的战甲脱下,就是为了故意引诱洛基出手,让灭霸自己有一个能够除掉洛基的机会而已。
只不过,这些在洛基这里并不知晓就是了。
更多精彩漫威电影情报、漫威美剧推荐、漫威吐槽,请关注漫威电影情报局本文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