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涮羊肉,那可是个老古董的吃法了,流传了几百年呢!大家冬天搓顿涮羊肉,那是既能暖身子又能饱肚子,甭提多好吃了!您要是想知道这涮羊肉的来历嘞,咱得往回翻翻,主要说是元代开始有的。
涮羊肉的起源
这个涮羊肉呀,传说最早是元朝时候出来的。那会儿元世祖忽必烈带兵打仗呢,有一回,带着人马走得又累又饿,大家伙都撑不住了。忽必烈也觉得肚子饿得慌,可赶路总不能耽误吧?结果呢,他就赶紧叫人杀只羊,切成薄片,往锅里一烫就吃。这一吃不要紧,发现这样吃又省时又能吃饱,于是这涮羊肉的吃法就这样传下来了。
其实嘞,这涮羊肉就相当于咱们吃火锅。原来呀,元代的蒙古人吃羊肉很讲究,尤其到了冬天,冻得都受不了,就喜欢吃这热气腾腾的羊肉暖和暖和身子。慢慢地,这涮羊肉就从蒙古军营流传开了。
元代到明清,涮羊肉的演变
到了明朝和清朝,涮羊肉开始慢慢走入了百姓人家,尤其是清代更是兴旺。说起来,清朝时候皇帝也喜欢这个涮羊肉,特别是乾隆、康熙那阵子,他们好几次举办“千叟宴”,那宴席上头也有这道涮羊肉呢。皇宫里这道菜可是排场十足的,专门用铜锅煮,汤里头加上些姜片、八角,那香味可是飘得满宫里都是!
可别小看这“千叟宴”,皇帝用的材料和调料都是顶级的,那滋味别提多香了。不过当时的涮羊肉嘞,还只是宫里人吃得着,民间可没那么容易尝到。
涮羊肉进入百姓生活
一直到了清朝末年,到了光绪年间,有个“东来顺”羊肉馆的老掌柜,为了让百姓也能尝上这道涮羊肉,可是费了不少心思。他呀,偷偷地托人买通了皇宫里的太监,偷出了涮羊肉的独家配方。得了这秘方以后,这东来顺羊肉馆的涮羊肉嘞,甭提多受欢迎了。那时候的老百姓,赶个集、逛个庙会,或是过年过节,来上这么一锅涮羊肉,简直就是过年过节的头等大事了。
从此之后嘞,这涮羊肉不光是宫里头的菜了,也成了百姓家里可以吃得着的美食,特别是在咱北京,这道涮羊肉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火热,成了冬天的一道“硬菜”。
涮羊肉的吃法和好处
说到这儿,有人可能要问了,这涮羊肉到底怎么吃才算地道呢?涮羊肉,讲究“鲜”。得用鲜嫩的羊肉,切得薄薄的,像纸一样,这样一烫就熟,嫩得很。铜锅底下烧着木炭,水里头放上几片姜,再加些料酒、花椒,汤烧开了,把羊肉片往里头一放,用筷子在水里头稍微一涮,这就好了。
烫好的羊肉捞出来,得蘸上点调料,那才有味儿。像什么芝麻酱、辣椒油、蒜泥、韭菜花、腐乳这些,您想吃啥就蘸啥。那滋味真是香得舌头都快掉下来了!
其实呀,冬天吃涮羊肉不仅好吃,还暖身子。羊肉本身是暖性的,吃了能驱寒。尤其在北方冬天冷,羊肉这玩意儿又高蛋白、低脂肪,吃完也不腻,吃完浑身暖洋洋的,可好过冬了。
总结
所以呀,这涮羊肉真不简单!元代蒙古人发明了它,清朝时候皇帝们把它发扬光大,最后传到老百姓手里,成了咱们大伙冬天最喜爱的美食之一。现在您去北方一问,谁不爱这涮羊肉呀?尤其北京的老字号东来顺,那味儿真是原汁原味。每年一到冬天,家里人聚一块儿,锅里头滚着热腾腾的涮羊肉,那叫一个美!
下次大家再吃涮羊肉的时候嘞,可别忘了它背后这长长的历史,元代的忽必烈、清朝的乾隆、康熙,这些历史人物都在这锅热气腾腾的涮羊肉里头留下了印记呢!
Tags:涮羊肉, 起源, 元代, 清朝, 东来顺, 美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