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邪鬼青,有哪些露骨而又深情的诗词?
提问的兄弟,咱能不能委婉点,毕竟诗词是那么文雅的事,咱可以把“露骨而又深情的诗词”换个说法吗?这东西在古代确实有个专用名称,叫做“艳词”。
“艳词”也叫“侧艳之词”,起源于隋唐到五代这一时期,本来是个正经的诗词体裁概念。但是后来不知道怎么着,竟成为题材艳冶、辞藻艳丽词作的专称,变成了词的内容、风格的分类概念。
”艳词”在文学史上是个很大的概念,其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欢乐姿”,指的是欢娱的艳词;二是“发直言”,指的是针砭现实的艳词;三是“哭古恨”,指的是吊古伤今的艳词。严格的说,这三类中,只有“欢乐姿”可以算是真正的艳情词,符合提问者的要求。
白居易在 《与元九书》 中留下了被称为艳词的一组作品:“今春游城南时,与足下马上相戏,因各颂新艳小律,不杂他篇。自皇子破归昭国里,迭吟递唱,不绝声者二十里余”。
陈寅格先生经过考察,在在《元白诗笺证稿》中认为:元、白春游城南时所说的“艳体诗”,主要包括描写妇女的奇装异服和男女艳情的诗。比如这首《重到城七绝句-其一》:“容貌一减一日,心情十分无九分。每逢陌路犹哇叹,何况今朝是见君。”还有这首《刘家花》:“刘家墙上花还发,李十门前草又春。处处伤心心始悟,多情不及少情人。”
元、白的这些诗词主旨为感时伤事,或因故友重逢而唤起心底感慨,或是感伤年华易逝、人生多难,题材既不艳冶,辞藻也不艳丽,几乎无涉于男女艳情,所以唐朝的“艳词”算不得严格上的“艳词”。
唐朝“艳词”的题材内容十分宽广而丰富。既可以现男欢女爱、男女相思、狭邪艳情,也可以反映民生疾苦、针破社会时弊、歌颂天下大治、颂扬君主圣明,吊古伤今、思归怀乡、伤时感事等等。在作品的题材内容方面,唐朝的“艳词”与诗没有太明显的区别。总之,在唐朝,“艳词”不是用来专门概括艳情词或辞藻艳丽的词的术语,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它泛指在酒宴、聚会等场合用于演唱的歌词。
聚会“艳曲”“艳曲”不同于“艳词”,它是个音乐概念。《宋诗话辑佚》中说:”李煌作红罗亭,四面栽红梅花,作艳曲歌之“,说的就是这种聚会时演唱的曲子。但您不要误会,这个”艳“,并非男女之情的露骨描写,而是指宴会的雅乐里又另外加进了华丽而婉转的抒情部分。
正如《乐志 》中记载的那样:”隋场帝解音律,大制艳曲,令乐正白明达造新声 《纳刑乐》、《万岁乐》、《藏钩乐》、《七夕相逢乐》、《投壶乐》、《长乐花》 等曲。皆掩抑摧藏,哀音断绝。“
隋唐燕乐是词体起源时期的词乐,艳曲正是隋唐燕乐的组成部分。艳曲的特点是乐体短小,”短歌能驻日,艳舞欲娇风“。由于它易记易唱,因此流行于各种饮宴聚会,成为当时的流行音乐,文人们也便于即席填词。在唐末及五代时期,凡是能填入艳曲的歌词就叫“艳词”,艳词也就是配合艳曲的歌词。
“侧艳之词”何为“侧艳之词”?“侧”,就是不严肃、不正当的意思;“艳”,就是那些香艳美丽的写爱情跟美女的歌词。温庭筠是写“侧艳之词”的专家。《旧唐书-温庭筠传》上说:“( 温庭筠) 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
让提问者失望的是,“侧艳”之“侧”与“艳”都是音乐术语。“艳”就是指艳曲,而“侧”则是指“侧调”。清商三调为清调、平调、瑟调,三调中的“瑟调”被称作“侧调”。侧调来自楚音,属于与雅乐相对立的俗乐,“侧艳”一词本不含有狭邪艳情之义。虽然温庭筠是侧艳词的专家,温词的绝大多数是以妓女、宫女、战士妻子、商人妇、采莲女为描写对象,但其所着重描写的,不外是这些女子的容色服饰之美和离合悲欢之情。因此我们绝对不能把温词”侧艳”的特点理解为狭邪艳情。
宋代艳词扯了这么多,还是没有扯出提问者想要的答案,真是抱歉。提问者问的那种“艳词”,到底有没有呢?当然有。这种词在宋朝开始出现,其创作的主流一定是读者诸君没有想到的一类人,因为创作“艳词”最著名的,居然是和尚。
和尚也多情,做了和尚还大写爱情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不乏其人。现代有苏曼殊,西藏有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宋代则有仲殊 、惠洪等 “情僧 ”。
对于和尚写艳词一事,历代评论家在多半持嘲讽 、抨击的态度 。前人在评论惠洪诗词时说:“忘情绝爱,此瞿昙氏之所训 。惠洪身为衲子 , 词句有 `一枕思归泪 ' 及 `十分春瘦 '之语 ,岂所当然!”所以,大家得出的结论是:“此僧风流蕴藉,不减少年,然恐非莲社本色也 。”
宋代的艳词,一般指的是带有男女情爱色彩的词。宋代和尚写艳词,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其原因又是什么呢?
艳僧仲殊仲殊的是宋代著名诗僧,“世传僧仲殊清才丽藻,雅能缀属小词,每一阕出,人争传玩”,可见他的诗词在当时的受欢迎程度。他是一位与贺铸齐名的诗人,他的词在当时很有影响。
仲殊是个男人,又是个和尚,但他的艳词却带有男女情爱色调,甚至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倾向。比如他的《虞美人》:“一番雨过年芳浅。 袅袅心情懒。 章台人过马嘶声,小眉不展恨盈盈。 怨清明。烟柔露软湖东岸 。 恼乱春风惯。 一声莺是故园莺。 乃至如今 见闻处,又多情。”
仲殊还有一首《荷花 》诗:“水中仙子并红腮, 一点芳心两处开。想是鸳鸯头白死,双魂化作好花来 ”。这两首作品,一咏杨柳,一咏荷花,借咏物来写爱情。词用了大量形容女性身体、体态、心理的常用词语来比拟、描绘景物,显得柔情如似水,完全是对思春少女形象的惟妙惟肖的整体勾勒。
仲殊最有名的词作是《柳梢青 ·吴中》:“岸草平沙。 吴王故苑,柳袅烟斜。 雨后轻寒,风前香软,春在梨花。 行人一棹天涯。酒醒处, 残阳乱鸦。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深院谁家。”这首词里。作者就像工笔淡彩画家,慢慢地点染出一幅赏心悦目的水光山色,而最后才画龙点睛地画出露出墙头的美人 。所谓万绿丛中红一点 ,美人才是仲殊心中最美的景观。
如果说写女性尚可理解的话,那么作为一个出家人,在作品中公然追思艳遇 ,就让人大跌眼镜了。仲殊的 《南歌子·忆旧 》就是这样的另类:“十里青山远, 潮平路带沙。 数声啼鸟怨年华 。 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 清风散晓霞。 绿杨堤畔闹荷花 。 记得年时沽酒, 那人家?”
这首诗看似写景,实是留情。词人在孤独远游时突然想到的那 “人家 ”,肯定是非常温馨美丽的。这首词就是在追思他本人曾有过的艳遇。这个艳遇的对象是他俗世的妻子,还是他的另一位异性知己? 我们无从得知 。僧人的身份决定了仲殊的动情只能是电光石的一刹那,是业已逝去的一场美丽梦幻。
为何僧人要做艳词宋代诗僧艳词虽艳而 “雅 ” , 艳而 “美 ” ,但绝不艳而“俗 ”,艳而 “淫 ”。以仲殊为例,宋代诗僧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士人出身,他们的出家多是情不得已 。仲殊本人就是因身患麻风 ,才不得已出家的 。他本身并无坚定的宗教信仰,虽托空门,却依然眷恋尘世,曾有的情爱体验无法完全释怀。创作情诗艳词尤正是他们身为凡夫 , 六根未净的典型表现。
唐代开始的禅宗南北宗之争,在宋代以南宗胜利为结束。南宗“一切皆空 ”、“触处皆真”的禅学思想,凸现了所有的世俗现象与日常生活。所谓烦恼即菩提,人欲即妙道,在 “自然” 、“适意”的观念提倡下,给僧人们七情六欲的放纵开了一个方便之门 。在宋代禅林“戒律不必持,定慧不必习,道德不必修,嗜欲不必去”的思想引导下,僧人们往往能直面正视人性、人情尤其是人欲问题。
北宋城市经济及商业文化的日渐繁荣,士林风俗中的宴乐文化弥漫到社会各阶层,歌妓歌舞侑酒与文士填词听曲为一体的宴乐之风成为社会风俗,也是士大夫日常生活的一种行为模式 。宋人喜作词,是因为词更多地承担了与儒家诗教 、诗文道统迥异的文化功能 ,即文学的消遣性、游戏性 、审美性等功能,这种娱宾遣兴式的文化功能体现出宋人对人性人情的理性认识,以及宋人对人之主体价值和独立意识的觉悟。
就算是苏轼、黄庭坚、晁补之、秦观 、贺铸这样的大词人,也流连于个人精神享受,对词文体情有所衷,喜作艳词和赠妓词且津津乐道 。北宋前期的晏殊、柳永自不必说,连欧阳修甚至王安石都写过艳词。黄庭坚好作艳词 ,还被人呵责为 “笔墨劝淫 ”。这些文坛领袖都好写艳词,与他们交好的诗僧写几首,当然一点都不奇怪了。
宋代统治者对佛教采取扶植 、利用政策 ,寺院经济非常发达。 有些寺院月收房租在一万五千以上,每年收粮食百石以上,寺院之富有可想而知。但是宋代僧人出家需要度牒,经考试合格者方可剃度为僧。这种考试通过的名额极为有限,要想出家还真得要有点真才实学。这也造成宋代僧人的文化水平较高,往往以没落不得意的知识分子为主,他们有能力,有情趣去创作虽艳而 “雅 ”的作品。
总结在中国的抒情文学中,有一个规律性的现象,即当着任情而发的原初状态的文学到了 “淫”(过分)的程度时,就会受到儒家哲学思想的规范。这种现象在文学史上是周而复始的。
以偏于言情的诗歌为例:《诗经》中的情歌,至梁陈.间的宮体诗而走上极端,于是有陈子昂大力号召风雅比兴以矫之;而在杜诗成为普遍的审美规范后,发展到明代,又出现了绮艳之作,于是清代诸批评家再起而矫之。词的发展过程中也遵循着同样的规律,在中国的文学中,风雅教化是最重要的批评观念,所以从本质上说,超越这一观念的标准并不存在。 .
当然,一些底层知识分子可能在特定的场合,特定的时间点创作过一些露骨的诗词,这种诗词只能算是“淫词”而不是”艳词“。这种“淫词”香软猥亵,格调低下,绝对是文学的糟粕,还是收起好奇心,远离为妙。
中医称风是六淫之首?
根据所提问题进行回答:平时中医医生们口中向患者们解释的所说的“六淫”即为“风、寒、暑、湿、燥、火”。“风、寒、暑、湿、燥、火”本是自然现象中正常的六种属性,当这六种正常现象引起人体发病时,就被称为“六淫”。这六种邪气可以单独致病,也可以相兼致病,如风寒头痛、寒湿痹证、暑湿泄泻等。这六种邪气还和一年四季相对应,因风邪一年四季都有,所以也称为六淫之首,风也对应春天,夏天炎热为暑,为火,长夏为湿,秋天干燥为燥,冬天寒冷为寒。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给大家科普何为六淫。
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首风淫证是指外感风邪所致的证候,也称为外风证。
【临床表现】:恶风,微发热,汗出,鼻塞流涕,喷嚏,咽喉干痒或咳嗽;或皮肤瘙痒、丘疹风团、瘾疹;或局部麻木,口眼窝斜;或游走性关节疼痛;或突然面睑浮肿。查看舌苔见舌苔薄白,脉浮缓。
【证候分析】:风邪为百病之长,其性轻扬,善行数变,具有发病急,变化快,游走不定的特点、风邪袭表,腠理疏松,卫外不固,故见恶风微热,汗出,脉浮缓;风伤肺窍,则鼻塞流涕,喷嚏,咽痒咳嗽,风客肌腠,营卫郁滞,则皮肤瘙痒或瘾疹;风中经络,经气阻滞,则局部麻木、口眼窝斜;风闭关节,则肢体关节游走性疼痛;风袭肺卫,通调失职,则浮肿突发于头面、眼睑,继而全身。
寒淫证(寒主痛,主凝滞)寒淫证是指外感寒邪引起的证候。
【临床表现】: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身疼痛,鼻塞或流清涕,脉浮紧。或见咳嗽、哮喘、咯痰白稀;或为脘腹疼痛、肠鸣腹泻、呕吐;或为肢体拘急,冷痛,蜷卧,面色白或青,舌苔白,脉沉紧或脉伏。
【证候分析】:寒淫证有“伤寒证(寒袭于表)”和“中寒证(寒中于里)”之分;寒为阴邪,其性寒凉、凝滞、收引,多导致腠理、经脉、筋脉拘急,易伤阳气,阻滞气血运行。寒邪肌表,阻遏卫阳,故恶寒发热,无汗;寒束肺窍,故鼻塞流清涕;寒凝经脉,则头身疼痛,脉浮紧;寒邪直接损伤脏腑,客于肺系,则见咳嗽、哮喘、咯稀白痰;寒邪滞留于胃肠,则见脘腹疼痛、肠鸣腹泻、呕吐;寒伤阳气,凝滞血脉,则见肢体拘急,冷痛,蜷卧,面白或青,苔白、脉沉紧甚至脉伏。
暑淫证暑淫证是指外感暑邪引起的证候,简称暑证。
【临床表现】:伤暑则发热恶热,口渴,汗出,身体疲乏,小便黄,舌红苔黄少津,脉虚数;中暑则胸闷气短,呕恶腹痛,甚则神志不清,猝然昏倒。
【证候分析】:暑为阳邪,具有炎热升散,耗气伤津,多夹湿邪等致病特点。暑邪致病有伤暑、中暑之分。感受暑湿之邪为伤暑,暑性炎热,迫津外泄,出现恶热、口渴、汗出、尿黄;气随津泄,则身体疲乏,脉虚数(《素问》“气虚身热,得之伤暑”);暑热炽盛,可见舌红、苔黄少津。中暑则为暑湿内闭,暑闭气机,则见胸闷气短,呕恶腹痛;暑闭心神则神志不清,猝然昏倒。
湿淫证湿淫证是指感受湿邪引起的证候,也称外湿证。
【临床表现】:头重如裹,胸闷脘痞,口腻纳呆,或恶心呕吐,食少腹胀,肢沉身困,关节肿痛重着酸楚,便溏尿浊,或妇女带下量多,或阴部湿疹瘙痒,或下肢浮肿,舌淡胖而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濡缓。
【证候分析】:湿为阴邪,湿性重浊、粘滞、趋下,容易损伤阳气,阻滞气机。外湿侵袭,阻滞经气,则头重如裹,肢沉身困;湿浊内困,阻遏气机,故胸闷脘痞,口腻纳呆,或恶心呕吐,食少腹胀;湿留关节、肌肤,则关节肿痛重着酸楚,下肢浮肿;湿浊趋下,易袭阴位,故便溏、尿浊,带下量多,阴痒湿疹。《素问》云:“湿盛则濡泻,甚则水闭浮肿”。
燥淫证燥淫证是指外感燥邪引起的证候,也称为外燥证。
【临床表现】:唇鼻咽干燥,皮肤干燥甚至皲裂;干咳少痰,痰黏难咯,或痰中带血;口渴,大便秘结,尿少;或恶风发热,咽喉不利;苔干,脉浮。
【证候分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燥胜则干”。燥性干燥,易伤津液,易伤肺脏;肺系失润,则唇鼻咽干燥,干咳少痰,肤燥皲裂;燥邪伤津,则苔干口渴,大便秘结尿少,痰黏难咯;燥阻遏卫表,则恶风发热,咽喉不利,脉浮;燥伤肺络,则见痰中带血。
火淫证火淫证是指外感火(热)阳邪,使机体阳热之气过盛所致的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恶热,面红目赤,渴喜冷饮,尿短便秘,舌红或舌绛,苔黄干燥或灰黑起芒刺,脉洪数有力。或见心烦失眠,神昏谵语,躁扰发狂、惊厥抽搐,吐血、衄血、发斑疹,痈肿疮疡。
【证候分析】:火、热、温邪为阳邪,其性燔灼迫急,伤津耗气,具有炎上,生风动血,一导致疮疡对的特点。火、热、温邪入气分,气血沸涌则发热,面红目赤,脉洪数;热迫津伤则口渴,尿短便秘;火热入营血,逼血妄行,则吐血、衄血,发斑疹;热扰心神则烦躁不眠,神昏谵语,甚至躁扰发狂;热极动风则惊厥抽搐;火热郁结不解,腐肉成脓,则生痈肿疮疡。
综上所述,所谓的“六淫”本来是自然界产生的正常现象,但因过剩则不及,过满则亏,再加上人体本来体质就虚,就如《黄帝内经》所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如果想要减少疾病的发生几率,平时一定要注意锻炼,饮食讲究,起居规律等等,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增强体魄,这样可以避免一些外感疾病的发生,也可以少吃点药物。
关注橘皮半夏,关注更多中医药防治疾病小知识!谢谢大家点赞转发!
阴阳师觉醒十层和九层差别大吗?
阴阳师觉醒十层和九层差别很大。
扩展知识:
阴阳师觉醒挑战每一层的区别在于:
1、需要的战力不同:新手玩家战力低,所以只能做觉醒挑战的前几层,战力不够进不了高层,玩家战力一般都跟当前可以进入的觉醒挑战层数的怪物战力相对应;
2、需要携带的式神不同:挑战1-3层这样的低层数,只需要带上玉藻前,以津真天等式神就可以了;要挑战高层数时,需要带上培养好的式神,比如大天狗、彼岸花等ssr式神;
3、掉落的御魂不同:1-3层一般都是掉落3星御魂,4层会掉落4星御魂,5-6层会有掉5星御魂的机率,7层开始出6星御魂;
4、每层怪物不同:第一层的怪物是三尾狐、天邪鬼青、天邪鬼黄、山童、大蛇等;但是到了第10层,第一波怪物就有觉、二口女,最后一波更是有两只大天狗;层数越高怪物的战力也越高;
5、物品掉率不同:第一层的低级材料掉率为130%,没有中级材料和高级材料掉落;而到了第10层,低级材料掉率为220%,中级材料掉率为50%,高级材料掉率为25%。
甲亢是什么病?
临近年终,工作任务、总结不断。你是不是变得脾气暴躁、特别容易激动,还心慌失眠……千万不要以为这只是工作压力导致的所谓"亚健康"状态。
专家提醒,如果突然间变得性情急躁、情绪改变时,一定要想到患甲亢的可能性。
微医特别邀请 成都锦江区人民医院 甲亢科 主任医师 郑永华教授,看看专家是如何向我们介绍甲亢的吧。
一、甲亢疾病的发病原因
1.先天性因素
部分人在出生的时候就缺乏某种酶或者免疫系统存在某些缺陷,这些因素导致人体对于甲状腺组织激素的调控能力下降甚至是失常,无法控制自身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从而就会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上升,形成甲亢。
2.精神因素
我们知道,人的精神起伏、情感变化是会通过内分泌分泌变化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因此如果精神经常波动的话,那么就会导致内分泌系统的长期紊乱,从而就可能造成患者染上甲亢疾病。
3.碘元素摄入过多
甲状腺激素的一个主要合成原料是碘元素,而碘元素大家日常生活中一般是通过食盐或者海产品来补充的。如果说在日常饮食中摄入过多这些食物或者调味品的话,那么就会导致碘元素的含量上升,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变多,形成甲亢疾病。
专家指出,想要及时发现自己患病,首先是得知道甲亢疾病的症状有哪些。知道了甲亢疾病有何症状,我们就可以在发病的第一时间发现异常,然后及时处理。下面就来给大家说说甲亢疾病的常见症状表现。
二、甲亢疾病的症状表现
1.肢体颤抖
甲亢疾病患者的手脚往往会出现颤抖的情况,尤其是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如果出现四肢不自觉的抽动,那么很可能就是患上了甲亢。
2.心慌气乱
甲亢疾病患者在简单的运动之后,会非常容易感到疲倦。这么一来就会和容易出现心跳加速、营养消耗过多的情况,从而导致患者三高的出现。
3.多食消瘦
甲亢疾病患者因为新陈代谢的原因,食物的摄入会比常人明显高很多。不过由于消耗速度也很快,因此患者的体形不仅仅不会变胖,反而会越来越瘦。
三、甲亢给患者造成的危害
1.身体上的表现
甲亢疾病患者的新陈代谢速率会明显的加快,从而就会直接导致患者出现皮肤潮湿、多汗的情况。而且往往还会伴随着一定程度的低热、发烧,同时体重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从而让身体处于一种比较虚弱的状态。
2.眼睛异常
甲亢疾病还会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出现,其中最直接最明显的莫过于眼睛异常了。半数以上的甲亢疾病患者眼部都会有凸起的情况,从而给患者的视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精神上的表现
甲亢疾病患者的情绪也是非常容易激动的,因此很多变。故而患者通常会有狂暴症、焦虑症的情况存在,同时还会对患者的性格造成影响,导致患者情绪失控,出现乱发脾气的情况。
四、治疗甲亢需要考虑的因素
甲亢疾病在治疗的时候,需要优先考虑的因素有以下这么几点:
1.就诊的医院一定要正规
首先,正规的医院不会存在乱收费的情况。其次,正规公立医院立院数年甚至几十年,治疗往往具有长期性,因此会尽心尽力的为患者进行治疗。
2.根据自身病情选择治疗方式
甲亢疾病的种类很多,不同类型的疾病患者其具体的症状表现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治疗时所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是有所差异的,这就要求患者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病情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万不可迷信某种方法,盲目治疗。
3.注意日常的护理措施
对于甲亢疾病治疗来说,除了要积极及时的治疗外,还应该做好日常的护理措施,因为做好了护理措施不仅仅能够对疾病的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有效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四、甲亢患者日常注意事项
患上甲亢之后,患者的身体会因为疾病的原因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这个时候如果不积极进行处理的话,很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到无法控制的地步。因此为了避免甲亢疾病给患者身体、心理个方面造成更加严重的伤害,我们有必要了解下甲亢患者平时应该注意哪些。
1.甲亢疾病患者应该避免饮食的刺激。
如果甲亢患者平时喜欢吃富含碘的食物,比如多放食盐,海产品等等,很容易就会导致病情的加重,还很有可能引起甲状腺组织变大等并发症出现。
2.一定要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
甲亢患者如果保持积极乐观精神状态的话,不仅仅有利于患者自身的情绪调整,还可以规避一些不必要的冲突,从而减少内分泌系统的波动,给疾病的治疗创造一个相对较好的环境。
3.患者应该保持一定量的运动。
保持一定量的运动不仅仅可以保持身体的活力,而且还可以起到劳逸结合的作用,从而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
专家简介:
你知道哪些民间的歇后语?
“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古代版“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话说一富家之子,笨的什么也学不会,把他爹急的没办法,光私塾的先生就请了七八个也教不会。后来,重金悬赏:“谁要是能教会我儿子写字,赏银百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位老秀才自以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就是一个小娃娃,有什么教不了的”这位秀才想。
秀才于是信心百倍地把“银榜”就揭了,暗想着很快就要发财了,心里美滋滋的。
不承想这位“娃娃”公子哥,前头学后头忘,怎么也教不会。文字学不会,干脆教数字吧!教“一”简单吧,经过几天的努力,好不容易把“一”教会了,秀才就抓紧时间给他复习。
秀才把“一”写在纸上,问:“这念什么?”
公子哥回答:“念一”。
秀才高兴极了。于是高兴之余,就把“一”竖起来问他:“这念什么?”
这位公子哥瞟了一眼:“念棍儿”。
哈哈......把秀才的鼻子都气歪了。
几个月过去了,孩子他爹很想知道他这宝贝儿子学写字学的怎么样了,就到书房去问秀才,这可把秀才难为坏了,怎么回答东家的提问呢,急出了一身汗。不过,不愧为秀才,急中生智回答说:“七窍通了六窍”。
“七窍通了六窍?真得吗?”把这东家高兴的差点背过气去,高兴的一蹦三尺高“太好了,你可以回家了,快去柜上领银子去吧!”
这秀才也顾不得那么多斯文了,哪还敢到柜上去领什么银子,这简直就是一场恶梦。一转身,一阵风似地就“鼠窜”回家了,再也没有“只不过就是个娃娃嘛”的豪言壮语了。
看来“一对一”的教育方法在古代就有了,哈哈......
“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的歇后语自此产生。
现代版“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我友之子每次考试英语总是给他爹扛回“大鸭蛋”。孩子挺聪明的呀,为什么学习英语就不行呢?当爹的不服,就请家教“一对一”学习。请的老师赫赫有名,听说是带中考班的老师,每年他带的班学生的英语都会在中考中拿高分。但“一对一”的价格不菲,一节课250元。经过一个月的“一对一”的学习,老师反映不错,说是孩子很聪明,一学就会,肯定这次月考能“一飞冲天”。当爹的听到这里,自然很高兴。
当月考英语分数下来时,这位当爹的一看傻眼了,依旧是红灿灿的“大鸭蛋”!但也无耐,只能气恨恨地说:“真是他xx的二百五”。
在当今的学习中,做家长的无一不为孩子的学习担忧,恨不能让孩子成为学霸中的学霸,但做家长的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
给孩子补课,你征得孩子的意见了吗?
当孩子处于不想学的状态时,即使再聪明的孩子,就算家长再怎么去想努力培养他也是无济于事的。一句话“他不想学”。所以,当孩子不想学的时候,当爹的再“不服”也得“服”,“不服不行”,因为你的宝贝儿子会用任何的办法告诉你他学会了,但实际上他只是当时给了你一个学会了的“瞬间记忆”的“光环”,这“光环”一闪即逝,所学的知识转身就会抛的无影无踪。
孩子不是不开窍,是不想开窍。
“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实际上并非通不了,而是根本就“不想通”!
(图片来自网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