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文明,30文明国家是指什么?
3.0是指人类文明程度全球化的第三个阶段。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从全球1.0阶段开始的,其经历了全球化2.0阶段,到现在这个3,0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各自的独特之处。在这个3.0时期,人成为了主角,在这个时期,其不再分肤色或者是东西方,而是在这些方面都不存在合作和竞争的阻碍,世界各国人民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也变得更加的密切。为什么吃素的大猩猩没有蛋白粉却一身肌肉比人类都强壮?
这个问题很有趣,首先它有“啤酒肚”,第二:如果你是想一天天不吃肉,同时练就一身肌肉,就像大猩猩那样,我劝你趁早放弃。大猩猩只要不断的吃素食纤维,它就能源源不断获得肉类所需蛋白,而人体不具备这个技能!下面我具体聊聊怎么回事。
图:学我,想都别想
大猩猩PK你大猩猩的强壮之处,不用说,看看就知道了,如果没看出来,你可以上去比划比划。不过,你可以先看看数据再决定动不动手。
图:别说战胜我,你看看抗着我需要多少人
1、雄性体重一般270斤~500斤
2、力气大约是人类极限的六倍
3、咬合力1300psi,(狮子1000psi,大白鲨900psi)
4、它们的手臂跨度1.4~1.8米,这意味着下面这个画面:
5、千万别想着打不过就跑,博尔特极限是37.6km/h,大猩猩是40km/h
6、它不需要从小扎马步,重心本身就比人类低,更稳定,更善于战斗
7、还有,它可是会咬你的,你不要妄想咬过它,因为它有尖牙
图:离我远点,我脾气不好
不过你也不必太担心,只要你不靠近它,大猩猩一般不爱搭理你。除非你进入它的领地,或者嘲讽了它,然后几分钟后你可能会归西,接着被甩到一边去,再也不看你一眼,也不吃了你,看完数据你可能忘记了它主要是吃“菜”长大的。
大猩猩的食物其实大猩猩并非食草动物,它偶尔也吃点昆虫,蚂蚁之类的,但这绝不是它身体肌肉所需的蛋白质来源。
图:味道真不错
动物园的大猩猩主要吃生菜和卷心菜等绿叶蔬菜,还有胡萝卜,西葫芦,芹菜和苹果或橙子等水果,并不需要包括昆虫在内的任何蛋白质。即使在野外,昆虫最多也不会占不到饮食的2-3%。那么大猩猩如果不吃任何蛋白质,身上如何堆积出那么多肌肉呢?
完全取决于大猩猩的肠道如果你仔细看过大猩猩,您会发现它们都有“啤酒肚”或者“将军肚”。
图:我使劲吹了,我真的没喝酒;不用给我让座,我没有
大猩猩肚子的肉跟你可不一样,并不是脂肪,而是它的大肠更大,肠道也更长,需要更大的地方才能“塞进去”。更大、更长的“跑道”意味着可以跑得人更多,跑的时间更长,跑不到终点的也就更多。金针蘑又叫“see you tomorrow”,大猩猩不存在这种情况。
图:芹菜、香菜,都不是我的菜,是猩猩最爱(重口味)
有一种东西叫做“纤维素”,它使植物的结构具备一定的韧性,构成围绕植物细胞的细胞壁。芹菜就是代表之一,纤维素含量高,当然很多人不爱吃,我也不爱吃,受不了那个味道,但是甘蓝或者叫卷心菜也蕴含大量纤维素,总之它存在于大量蔬菜和水果中。但实际上对于人体来说,纤维素基本上怎么进去的,怎么从另一端出来。大猩猩蛋白质的秘密就是纤维素怎么进去的,就不出来了。(人类只能吸收少量可溶性纤维素,大部分纤维素虽然不能吸收,但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助消化,所以不要拿这个当你不吃菜的借口)
不过,纤维素并不是蛋白质,也不会转变为蛋白质,它只是由许多糖分子(葡萄糖)连接在一起构成的。谁能拆散它,谁就能得到其中的能量。人体消化食物主要靠身体里的菌群,因此我们经常饭后来点酸奶和益生菌助消化。
大猩猩的又长又大的肠道内居住着大量微生物可以分解纤维素,吸收其中的能量,也可以说纤维素是这些细菌的“食物”。这些细菌富含美味的蛋白质,就像在消化道中“饲养”的大量“蛋白粉”,随时等待肌肉的调用。
图:找到肥肉算你赢,我有四个胃,想要白百叶、黑百叶、还是金钱肚,随便你涮?
顺便说一下,这种方法并不是大猩猩的独门绝招,奶牛和其他食草动物都有特殊的消化系统可以吸收纤维素,通过不同程度的肠道发酵,来产生它们用来生长的蛋白质。
总结大猩猩可以通过吃素获得纤维素,又长又大的肠道中有“吃”纤维素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是高蛋白,可以直接在肠道被高效吸收,所以大猩猩只需要一天到晚吃“草”就相当于吃“蛋白粉”,因此它浑身肌肉。
河南省会为何在1954年迁往郑州?
河南曾是我国最早的文明起源,也正是这个原因,相比于全国其他地区,河南在我国历史上发展的时间最长,也自然有着诸多历史名城。
如开封和洛阳就是河南乃至全国最著名的古都,我国六大古都中仅河南一省就占有此两席。而直至我国近代,洛阳依旧繁华,开封更是成为我国华中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河南省数百年的省会。
可就是同时拥有着这两大名都,为什么河南还要在1954年将省会迁往郑州呢?
难道当时的郑州真的后来居上了吗?其实恰恰不是。
成为省会前的郑州
1954年的郑州不但城市规模无法和洛阳、开封相比,市区只有一条七百米长的水泥马路,还是坑坑洼洼尘土漫天,甚至连人口也只有不到16万人,简直不如一个普通的县城,当时曾有一个形容郑州的民谣“无风三尺土,下雨满街泥”。
可就是这么一个落败、泥泞,犹如偏远县城一般的城市,居然在1954年摇身一变成为我国华中大省——河南省的省会,享受华中枢纽的地位,这就不得不让人满心疑问了。
其实,要说郑州能够从名都云集的河南脱颖而出,成为其省会城市和华中交通枢纽,看似仿佛不可思议,实则却并非偶然,因为郑州确实具备着成为河南省会和华中地区中心城市的潜质。
解放初期,郑州破败的原因
虽说解放初期时,郑州确实十分破败,简直不如一座小县城,但那并非是郑州本来的模样。
虽然河南省一直是洛阳、开封两市并驾齐驱,相比之下,郑州虽然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都,并在宋、元之后一直与开封共同成为承南起北的两个华中地区交通枢纽,但由于洛阳、开封两市实在底蕴太深,因此郑州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只能扮演着陪衬的角色。
但在1887年以后,随着黄河灾害的泛滥,传统的开封官道受到严重威胁,这让相对安全的郑州在交通上的重要性越加突出,并成为晚清政府在华中地区建设铁路的首选。1906年至1908年,“京汉”和“陇海”两大铁路先后通车,并在郑州交汇,使得这里一下子地位飞升,成为20世纪初期我国的交通枢纽。
由于铁路的建成和地处河南中部、全国中心的优势位置,昔日一直以来作为陪衬的郑州真正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
到了民国时期,由于交通的便利和地处中原四大产棉区的中间,郑州依仗棉纺业和物流业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当时的郑州,往来商贾云集,以火车站为中心的商业区聚集了一千多家各式店铺,仅饭店就有七十余家,在河南省内一时无二。
此外,由于交通便利,又处于得天独厚的位置,中国、交通、中国农工、中国实业等十几家知名银行,“豫中”“协和”“大中”三大机器打包厂,华兴厚”“大东”“广兴”等大型铁工厂也先后在郑州落户,使得郑州的经济在民国黄金十年时期空前高涨。
因战火而败落的郑州
虽说那时的郑州繁花似锦、光彩照人,但在霓虹灯的背后,民国昏暗的政局也时刻牵绊着郑州的发展,甚至直接造成了解放初期郑州破败不堪的局面。
从1921年-1927年间,处于兵家要地的河南不断被各大军阀占领,更替频繁,郑州更因所处的位置是重中之重,视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在战乱频繁的中原地区,但凡部队经过,大小商家均要被刮上一层皮。
例如1924年,路过河南北上的军阀靳云鹗,仅仅三天就在郑州当地刮走七十万银圆的“开拔费”。
不光如此,由于连年内战,国库入不敷出,作为人口大省和交通、物流命脉的河南,自然是被税负压榨得最重的一个,仅1926年,河南全省男女老幼就要承担近一亿银圆的赋税,外加河南交通便利,又处于南北军阀必争的要地,各大军阀你争我夺,给河南经济带来的严重破坏,百姓的负担重上加重。
而郑州作为河南省的交通中心,更是被摧残得最严重的一个。
而这还只是相对和平的年月,到了全面抗战时期,郑州经济就更是雪上加霜。
中日双方你来我往在河南焦灼混战,使得河南地区民不聊生,本就不堪重负的经济,每过一日都是举步维艰。很多不堪重负的企业和店铺纷纷倒闭,人口也因战祸大量流失,直至1944年国军上演了震惊世界的“豫湘桂大溃败”,作为战争的中心,郑州更是在劫难逃,被凶残的日军烧杀抢掠几近焚毁。
经过了这么多浩劫,即便郑州在黄金十年时期有过昙花一现的繁荣,也早已在战火中烧为灰烬了,所以,到了解放初期,昔日繁花似锦的郑州才会败落成七百米街区满地泥泞的惨相。
跃升省会,再次腾飞
但是郑州之前的辉煌并没有被人忘记,党中央更是不会忽略郑州曾经展现过的经济发展潜力,在1952年8月,河南省人民政府的报告里,就曾有如下阐述:
“郑州市为中原交通枢纽,为全省经济中心,将来发展前景尤大。如省会迁往该市,则对全省工作指导及上下联系均甚便利”。
这不但是对郑州市发展潜力的一个清楚认识,也代表了我国政府敢于发展建设一个强大国家的决心。
就是由于郑州所处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能够很好地起到一个承南起北带动华中地区经济的作用,所以我国政府才做出了这个看似大胆的决定,将河南省省会迁至郑州,以此让郑州快速发展。
科学家发现外星重复信号?
科学家们忽悠起人来也是优秀的一笔。
昨天,外媒报道,天文学家公布了加拿大一座射电望远镜接收到来自遥远星系的神秘信号细节。在这一无线电信号中,有一个非常不寻常的重复信号。这一重复信号中两次相同的无线电脉冲,都来自大约15亿光年距离的一个相同信号源。
很多人觉得这是外星人要来了,并呼吁科学家,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真的是外星人吗?
其实,在人类历史上,曾经有很多次,我们都以为我们发现外星人了,结果最后发现,都是上帝的恶作剧而已。
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就是“哇信号”!
1977年8月16日,一个叫Jerry R. Ehman在检测宇宙窄频无线电讯号,接收到了一段完整且持续72秒钟无线电信号。
他惊讶于这个讯号与星际讯号天线选单中使用的是如此吻合,于是,他在电脑打印机的报表上圈出了这个讯号,为了表达自己的惊喜,它在旁边写下了一个“Wow!”。
这是什么?外星人在向地球人广播吗?
他赶紧去查,是哪里的外星人发来的?结果他更惊喜了,信号来自于200光年以外,就广袤的宇宙来说,这已经是近在咫尺了。
可当科学家重新望回那边宇宙,却毫无所获!
难道,那是一艘外星飞船?!
这是人类历史上距离外星人最近的一次,此后40年间,都没有人揭开这一谜底,也正因为如此,无数人坚信,外星人真的存在。
直到近年,科学家们才终于揭开谜底,原来哇信号来自于彗星的氢气云,人家发射完信号之后就走了,所以,当我们重新看回到那,一无所获。
科学家们随后用其它的彗星进行了验证,美好的念想就这样被打破了,确实不是外星人。
史上第二次著名的外星人信号事件,可以参考我上一篇问答,再次就不详述了。
这次的信号很明显也是如此,不要抱什么幻想,其实仍旧是上帝的恶作剧而已。
人类的活动早已产生了无数的很容易被识别的生命信号,大家都说不要回答外形信号,其实呢,我们早就已经暴露了 !
不过,不用担心,我们或许本来就是宇宙中孤独的存在;
也或许,在相对论的束缚下,即便有外星人,也不可能与我们牵手!!
科学可以很有趣,欢迎关注本姑娘!
农业发展到40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农业4.0”是以“土壤改良”、“零农残”等技术为基础,以CPS、NFC等互联网应用系统为技术手段,综合相关销售平台、物流平台、p2p金融平台,从实践出发开展农业的第四次时代变革。 ——百度百科所谓的4.0只是一个概念,它是指融合互联网的高度智能化的种养管理。并通过整合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全球定位系统、近距离通讯技术等高科技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智能化以及个性化。
在农业4.0之前,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农业1.0,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小农经济时代。主要表现特征是“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生产效率低,产量低,人力成本投入占主要。这种农业模式在中国存在了5000年,直到现在,很多地区都是这种生产方式。
农业2.0,以机械化为主的种植专业化模式。主要变现特征是,通过改良品种、机械代替人力、过度依赖化肥等。种植效率高、产量大,但同时也造成了土地资源污染并引发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在我国,这种模式的生产方式主要存在于平原地带以及区域性中心城市附近的开阔地带。
农业3.0,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特征表现在,集约化、科学化、商品化和产业化。由于更加注重科学生产,一般都追求高品质、无污染,主要适用于高端农产品的生产。
简单的说,农业4.0是基于农业定制化和农业工业化所结合的产物。当然,所谓的农业4.0现在只是一个概念,并没有成规模化。农业4.0是由工业4.0所演变而来的,在具体了解农业4.0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工业4.0.
工业4.0最早是由德国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的概念,他描绘了制造业的未来愿景,在未来人类将迎来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为基础(大概可以理解为物联网技术),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在此之后美国提出了“工业互联网”战略,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其核心都是为了实现制造业的新一轮革命(或者说是产业升级),在未来,制造业将成为新一轮大国竞争的核心。
简单的说,工业4.0的意思就是把工业和互联网整合起来,通过互联网组织管理工业生产,机器更多的代替人,而且实现全自动化生产(这一点可以参考“富士康关灯工厂”)。其前提是基于大数据、电子商务、物联网等技术,从市场调查、设计、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实现更加的智能化。(例如卖家可以直接从工厂订购一台改装车,而不需要去改装店)
农业方面,现在的趋势是农业工业化,那么,工业的进步也将推动农业向更高一级迈进,所以,我想这就是所谓农业4.0这一概念的来源。
单纯的讨论农业4.0之前所经历的的阶段意义不大,农业4.0和以往任何阶段的生产模式一样,都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基础上。4.0不过是市场和技术共同推动下的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只有当技术成熟了,市场需求量大了,农业4.0才有其存在的意义。就目前国内而言,技术是基本成熟了,缺的指市场和好的政策环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